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
劳动合同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解释
1. 合同订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应当包括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等内容。
双方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2. 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双方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性质、工作量、质量等因素协商确定工资报酬,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 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条件,保障劳动者的人身权益和劳动安全。
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环境、劳动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4. 劳动纪律,劳动合同中应当包括劳动纪律的约定,明确劳动者应当遵守的工作纪律和规定,以及用人单位对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理措施。
5. 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和程序,包括双方协商解除、通知解除、经济补偿等规定。
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条件,以及双方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权利和义务。
以上是劳动合同法的一些主要解释内容,具体的劳动合同范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劳动合同范本,欢迎咨询我,我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徐景山律师解析】:立法宗旨开宗明义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是说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社会法,其立法价值在于追求劳资双方关系的平衡。
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太强势,而劳动者过于弱势,如果法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同等保护,必然导致劳资双方关系不平衡,背离劳动合同法应有的价值取向。
因此,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取得劳资双方关系的相对平衡。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徐景山律师解析】:本条增加了一个用工主体,即民办非企业单位,且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可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徐景山律师解析】:此条是订立、变更和履行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履行违反本条规定的,将直接导致无效的法律后果。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法释〔2001〕14号)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劳动法》,和《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第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情况予以处理:(一)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二)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第四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审查,确属主体不适格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第五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新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六条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劳动合同法全文。
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属独立的劳动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析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析第一条本法依法规定,适用于从事劳动工作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合同关系。
•本条规定了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合同关系。
当劳动者从事劳动工作时,就适用本法规定。
第二条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定劳动关系的协议,劳动者为报酬从事劳动工作,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提供工作条件。
•本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达成协议来确定劳动关系。
劳动者为报酬从事劳动工作,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提供工作条件。
第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实际从事工作的,视为建立了劳动关系。
•本条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即使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实际从事工作,就视为建立了劳动关系。
详细条文朗读如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实际从事工作的,视为建立了劳动关系。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
•本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并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劳动者有权拒绝对其人身、财产造成伤害或者威胁危害的劳动。
•本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并提供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劳动者有权拒绝对其人身、财产造成伤害或者威胁危害的劳动。
结语劳动合同法是用来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
通过全文逐条解析,我们清晰地了解了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为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希望劳动合同法的逐条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合同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解释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旨在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秩序。
它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家条例第299号)。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与以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合同条例》(国家条例第99号)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签订的,关于用工关系中包括职务、工资收入、劳动时间及其它劳动条件的协议或约定。
劳动合同可以是以固定期限为条件的合同,也可以是以无固定期限为条件的合同等。
二、劳动合同的定义从法理上讲,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宪法、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达成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并由劳动者提供服务的合同。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一般为工资、薪金或劳务费;另外,用人单位还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和健康保障,依法提供住房补贴或其他福利等。
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可以是劳动服务,或其他非劳动服务。
三、劳动合同的规定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以书面形式订立。
当事人可以有一份书面合同,也可以有多份书面合同,但其有效性应统一,不能变动成立时不一样。
2、劳动合同应当写明合同双方的名称、住所、联系方式、合同签订日期、用人单位的经营性质、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劳动时间、工作地点、基本工资标准、休假制度、增加负担的规定、福利待遇等,并应以书面形式确认。
3、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者工资、维护劳动者安全及健康权益等,劳动者则要按时完成用人单位交付的工作任务,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等。
4、劳动合同订立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准确告知写入合同的内容,劳动者应当完全弄清劳动合同的内容,并对内容进行审慎书写。
四、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效力是指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依法行使权利义务的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读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读《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读》一、引言劳动合同是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书。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本法全文逐条解读旨在说明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双方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各项条款符合法律要求,维护用人单位与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双方基本信息(1) 用人单位信息: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
(2) 职工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或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等。
三、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一) 用人单位的身份、权利和义务1. 身份:用人单位是合同当事人之一,享有法律规定的职业权利和职业义务。
2. 权利:(1) 基本权利:用人单位有权依法组织工作,管理职工,制定规章制度,调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有权要求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有权对职工实行鼓励、处罚、奖励和调职制度。
(2) 特殊权利:用人单位有权依据公司业务、经济状况,需要对职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整工资,以及终止劳动合同。
3. 义务:(1) 尊重职工人格:用人单位应尊重职工的人格权利,保障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2) 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支付职工的工资。
(3) 安全生产:用人单位应为职工提供安全、无危险的工作场所和条件,负责职工安全、健康保障。
(4) 组织职工休息:用人单位应为职工安排休息及节假日休息,保证职工的合法休息权利。
(5) 建立劳资协商机制:用人单位应积极主动与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及其他劳动事宜。
协商达成协议后,应签订书面条约,严格执行条约规定。
(6) 办理相关手续:用人单位应为职工办理社保、工伤保险等相关手续。
4. 履行方式: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规定,依法履行其在劳动合同中的各项义务,与职工签订书面合同。
5. 定期检查劳动合同是否到期:用人单位应定期检查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到期,及时与职工协商劳动关系的续签。
最新劳动合同法解释二
最新劳动合同法解释二
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根据最新的劳动合同法解释二,以下为对该法律的详细解释:
第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劳动合同双方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当载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险等条款。
劳动合同签订时,应当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权利。
第二,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属于双方约定,变更时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
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三,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不能单方面随意解除。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告知劳动者,并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有权提出书面解除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接受并处理。
第四,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依法终止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双方应当协商劳动合同终止事宜,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总之,最新的劳动合同法解释二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劳动合同法律意义。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一、引言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和用人单位管理的重要法律。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劳动合同法,本文将逐条解释该法的各项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指导。
二、合同订立与解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一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劳动条件等事项达成的书面或口头协议。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双方应当平等自愿、公平合理地协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纪律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双方应当明确约定,并尽量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用语和条款,以免引起合同解释的争议。
三、劳动者权益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依法履行下列义务:1. 提供符合规定的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设施,确保劳动安全与健康;2. 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3. 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劳动报酬,并及时支付;4. 提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确保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5. 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不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劳动纪律。
四、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在合同有效期内对原有合同内容进行修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应通过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双方具有平等的权利。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终止的情况,可以分为解除协议解除和事业情况解除两种。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注意遵守法定程序和提前通知期限,以免引起纠纷。
五、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中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等方式解决。
在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双方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求和谐解决纠纷的途径,避免对立和对抗,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考虑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企业稳定发展的大局。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及其解析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及其解析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加强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劳动义务。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护规定,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六)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解释一
劳动合同法解释一第一条劳动合同的定义与类型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而订立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条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条款: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5. 劳动报酬;6. 社会保险;7.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8. 劳动合同期限;9.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四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合同的起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之日起生效。
第五条试用期的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的期限不得超过法定最长期限,且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第六条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双方应当严格遵守。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第七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用人单位解除和劳动者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第八条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包括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解散或者破产终止等情形。
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第九条劳动合同的无效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或者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该劳动合同无效。
第十条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本解释的适用范围本解释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事项。
劳动合同法全文解读
劳动合同法全文解读第一章总则1. 目的与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劳动者。
2. 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3. 劳动合同的类型: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4. 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5.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姓名、住址、身份证件号码,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工作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违约责任等。
6. 试用期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的期限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7.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8.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9.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0. 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劳动合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11. 集体合同:用人单位与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12. 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
第六章监督检查13.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14.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15. 实施日期:本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一)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xx》(以下简称调解xx)、《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一、解释的适用范围第一条用人单位的界定本解释所指的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以及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
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属于本解释所称的用人单位;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不属于本解释所称的用人单位,但可以受用人单位委托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自然人、家庭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属于用人单位。
第二条住房公积金争议的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七条;调解xx第二条)第三条社会保险争议的范围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而遭受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直接支付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赔偿金发生的争议,属于调解xx第二条规定的社会保险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补办社会保险手续,或者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但由于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但应告知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调解xx第二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二、诉讼主体的确定第四条不具备经营资格和挂靠情形下的主体确定劳动者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因用工关系发生争议,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作为共同当事人。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还应当将出借营业执照的一方作为当事人。
劳动合同法全解释
劳动合同法全解释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开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
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思: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依据。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开始对方案经济下的固定工制度进行改革。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决定在国营企业中新招收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开始打破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
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法定的用工制度,规定适用不同所有制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也从新招用的职工扩大到所有的劳动者,不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不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作了专章规定,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
劳动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式建立。
劳动法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破除传统方案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用工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开展,劳动用工情况多样化,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一些新型的劳动关系,如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工、家庭用工、个人用工等等。
同时,在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滥用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将正常的劳动用工变为劳务派遣等等,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
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劳动合同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
最新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
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解读】:本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目的,也即通常所称的立法目的。
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有必要制定实施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解读】:为了促进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消除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与"消极评价",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等组织应当将劳动合同法的正面宣传视为己任。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解读】: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遍布,实践中律师、会计师与其执业机构关系一直不明不白,各地各法院也对此处理不一,本条对劳动合同法所称的用人单位做了延伸解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解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1)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2)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具有用工主体资格,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直接作为劳动合同中的甲方(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读最新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读最新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的一种约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
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于2018年1月1日,以下是对其逐条解读:第一条: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解除合同以及履行其他相关义务的活动。
第二条:平等自愿原则劳动合同法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双方在合同订立时应当是基于自愿互利的原则,不得存在强迫、欺骗、恐吓等行为。
第三条:合同订立形式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协议、书面协议或者确定行为方式。
但是,当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一年时,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第四条:合同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超过三年,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解除。
第五条:试用期试用期对于确定劳动关系的性质和条件具有重要影响。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不得重复试用。
第六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遵循法定程序,可以是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是一方按照法定程序单方解除。
第七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权按照合同约定享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权益,同时也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工作职责。
第八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也有权要求劳动者履行工作职责。
第九条: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将自己的劳动者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从事工作的行为。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保障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变更,但变更内容应当合法合规。
第十一条:法律适用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第十二条:争议解决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的重要法律法规,双方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第一条: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内容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劳动者为一方、以用人单位为另一方订立的书面或者口头的劳动关系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址或者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
2. 劳动合同的名称、数量、期限、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等。
3. 劳动地点和工作时间,以及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障等相关条款。
4. 劳动合同的解除、变更、终止等情况的约定。
第二条: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但是应当以书面形式为主。
如果采用口头形式订立,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为劳动者开具书面劳动合同。
第三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工作任务和工作期限。
第四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法律规定或者经过双方协商解除。
如果劳动合同解除违反法律规定,一方应当支付对方违约金或者赔偿金。
第五条: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下,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执行解除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总结:劳动合同法的逐条解释旨在明确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劳动条件和解除终止方式等。
同时,劳动合同的存在也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进行了明确和保障,促进了积极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的有效执行对于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的权益至关重要。
各方应当在劳动合同订立和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加强沟通与协商,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劳动合同法注解版
劳动合同法注解版劳动合同是用于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关键内容。
本文将对劳动合同法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条款和具体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定本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适用本法。
1.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
合同内容应明确规定劳动岗位、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等相关事项。
劳动合同双方应当合法、真实、完整地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工作经历、专业技术资格等相关信息,并签订书面合同。
2.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条件、劳动报酬,并确保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
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以一个月为单位,最长不超过三年。
特定情况下,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
3. 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可以分为自然终止和提前解除。
自然终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死亡、劳动者到退休年龄等情况。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符合法定条件,例如双方协商一致、一方提前通知等。
第二章劳动报酬第三条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规定。
劳动者有权按时领取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者随意扣除劳动者的合法报酬。
第四条劳动报酬的构成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其中,基本工资是劳动者的主要报酬,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设置和支付。
第三章劳动保护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防止和减少事故伤害的发生。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对工伤进行赔偿和救治。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向劳动者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假第八条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一天、一个月、一个年度内实际工作的时间。
劳动合同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解释《劳动合同法》解释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本解释旨在明确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具体事项和程序。
1.2 适用范围本解释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基本原则2.1 平等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基于平等自愿原则,雇主和劳动者在达成合同过程中应平等对待。
2.2 公平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约定和执行应公平合理,兼顾雇主和劳动者的利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一节:合同的形式3.1 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明确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3.2 口头合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口头合同也可视为有效合同,但需有证据证明各方真实意愿。
第二节:合同内容4.1 合同内容的重要性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双方权益和义务,应明确记载。
4.2 合同订立要素合同应包括雇主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
第三节:劳动报酬5.1 劳动报酬的确定劳动报酬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质量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5.2 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报酬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给劳动者。
第四节:试用期6.1 试用期的设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6.2 试用期的解除试用期期间,雇主或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通知对方。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一节:劳动合同的履行7.1 合同义务的履行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益和义务。
7.2 合同期限的延续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协商继续履行、解除合同或签订新的合同。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变更8.1 合同变更的程序劳动合同的变更应经过双方协商一致,书面形式确认。
8.2 合同变更的情形合同变更可以涉及工资调整、工作岗位变动、工作时间调整等。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解除9.1 解除的程序和方式劳动合同的解除可由一方提出书面通知,通常需提前一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
劳动合同法逐条解释
第十八条【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一、事项约定不明的情况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订立了劳动合同,但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的标准约定的不明确,会引发争议。
(一)劳动报酬的约定不明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在招到自己需要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将工资定得很高,等劳动者进入工作岗位后才发现,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是标准工资,而是总的收入,包含了加班费、奖金等。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应该是标准工资,指正常工作时间内的'正常劳动应得的报酬,是个定数,而不包括加班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等内容。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的劳动报酬一定要明确、详细。
明确约定劳动报酬要求双方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报酬的种类、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以及拖欠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等相关内容。
二、重新协商不成的情况
三、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情况
四、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的情况
在没有集体合同或是集体合同没有约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确定相应事项的标准。
除了劳动法,还有
很多其他法律、法规对劳动条件等事项作出了相关规定。
如国务院《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第七条规定:“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如果
有损坏或者危险的象征,应该立即修理。
”国务院《建筑安装工程
安全技术规程》第八条规定:“遇有六级以上强风的时候,禁止露
天进行起重工作和高空作业。
”;对于工作时间约定不明的情况,
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规定执行;对于职
业危害防护约定不明的情况,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
治法》、《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