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中图版

合集下载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教案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第二节主要讲授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其特点为亚洲是“人口众多”,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

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2)使学生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3)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使学生了解到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1)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亚洲相关资料。

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提问:亚洲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回答: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

提问: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小结:都位于北半球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既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

中图版八下6.1《东南亚》

中图版八下6.1《东南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你知道为什么吗? 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 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东亚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3、为什么说马六 甲海峡对中国来说 也很重要?
中国经济主要以“出口导向 型”工业为主,需要向全世 界大量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 产品,海上运输繁忙,而马 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 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我国向 欧洲非洲等地进出口产品的 必经之路,故马六甲海峡对 于我国海上航线具有特殊意 义。
老 越 国 挝 柬埔寨
南 文 莱
菲 律 宾
临海国
缅甸、泰国、柬埔寨、越 南、马来西亚、文莱、东 帝汶
马 来 亚 西 亚 来西 马 新加坡 印 度 尼 西 亚
岛国
东帝汶
菲律宾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哪些国家与中国相邻?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观察思考
东南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特点:
全年高温、年降水量 大,有明显的干季和 雨季之分。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四季皆夏,年 降水量大,各月降水比 较均匀.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观察
热带季风气候
你能说出这两种 气候类型主要分 布在东南亚的什 么地方吗?
热带雨林气候
你能说出这两种 气候类型的特点 吗?对当地农业 生产的影响?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地区
东南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二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二

地理八年级下中图版5.1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二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区域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具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师导学设计学生学习学案[引入]问题抢答: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情景提问]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归纳、确认]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启发引导]1. 计算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 度,距离约110 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 千米)c.跨经度数(约164 °,大部分在东半球)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亚洲的自然环境-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质构造;2.认识亚洲的气候带和自然植被;3.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1.亚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质构造;2.亚洲的气候带和自然植被。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利用;2.掌握亚洲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教学内容1. 亚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质构造(1)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北半球东部和欧洲、非洲的接壤处,东、南、西三面环海。

(2)亚洲的地形特征亚洲的地形变化很大,呈现出高原、平原、山地等不同的地形特征,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米。

(3)亚洲的地质构造亚洲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同时也存在多种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2. 亚洲的气候带和自然植被(1)亚洲的气候带亚洲的气候带多样,分布广泛,从寒带到亚热带、热带等不同气候带都有,最北部是北极地区,最南部是热带雨林,中部是温带。

(2)亚洲的自然植被亚洲的自然植被非常丰富,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等多种类型,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珍稀植物,如亚洲象、金丝猴等野生动物。

3. 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利用(1)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地震、山洪、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也存在着环境污染等问题。

(2)亚洲的自然环境利用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利用也很广泛,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农业等,同时也存在着旅游等服务业。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活动探究法;3.观察法;4.讨论法。

六、教学流程1.写好教学PPT;2.开始讲授,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质构造等知识点;3.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亚洲的气候带和自然植被;4.分组讨论亚洲对人类的影响和利用,设立小组展板,组织展示。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更加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增强了对亚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板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中图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认识大洲》期末考点大串讲(解析版)

中图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认识大洲》期末考点大串讲(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第五章认识大洲(知识清单)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课本P4-10页)一、世界上最大的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在北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3)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约达南纬11°,经度约在东经26°至向东西经170°之间。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和高、中、低三个纬度带,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亚洲的范围(1)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

(2)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3、亚洲的面积亚洲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⅓,比4个欧洲还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1、亚洲的地形和地势地势特征:地表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地形(1)地形特征: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约占3/4)。

(2)主要地形区①主要的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②主要的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西部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

③主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等。

3、亚洲的河流(1)河流的流向: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分别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外流河:①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等;③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恒河、印度河等。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精品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精品课件)

.混血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黄种人
五 中考直击
Test the hitting
(2019·北京中考真题)“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 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 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和·合”来讲述亚文明。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6.多彩的亚洲文明( ) A.孕育 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海洋B.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
广的大洲C.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D.亚洲人口最多,自然增
长率居世界第一位
本课结束
The end of the lesson
下课
8.受气候影响( )A.河无明显汛期
B.幼发拉底河的流速快C.黄河没有结冰期
D.长江水量季节变化大9.文明对话大会中提到的( )①“和”是地区间和谐共处②“和
”是地区间统一文明③“合”是地区间消除差异④“合”是地区间互利合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五 中考直击
Test the hitting
五 中考直击
Test the hitting
(2012·福建莆田·中考真题)图是世界局部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题 。 3.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4.③地以南地区所在半岛的名称是( )A.阿拉伯半岛
B.
中南半岛C.印度半岛
D.索马里半岛5.④地的主要人种是( )A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中图版

第5章认识亚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复杂的气候,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5、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气候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6、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形分布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形成。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亚洲气候图、《亚洲雄风》录音带、亚洲地形填充图、气候填充图幻灯片、非洲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亚洲的地理位置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这两部分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亚洲的位置出示亚洲地形图。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指图讲述)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面、东南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是欧洲和非洲。

(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小结。

)师:好!现在我们来了解我们生活的亚洲。

播放录音《亚洲雄风》师:从歌声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亚洲的雄伟壮丽,同学们!我们作为一个亚洲人,亚洲有那些值得我们自豪呢?黄河、世界人口最多)师(指挂图):哪个洲最大?生:亚洲。

一、世界第一大洲(板书)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亚、欧、非三大洲分界线吗?请一名同学在挂图上依次指出来。

生(指图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尔其海峡和苏伊世运河。

师:刚才同学回答说亚洲最大,现在请同学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师:请同学从亚洲跨越的纬度方面去查阅地图,同时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生:亚洲北到北极圈以北,南到赤道以南,跨越纬度80度左右,东西距离10000多千米。

师总结:亚洲是跨越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的大洲,面积最大的一洲。

师:讲述亚洲的六大分区,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方位,属于哪一个分区?生:在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各个方面。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环境也有自己的认知。

但是,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和图片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2.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3.准备PPT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地图,让学生对亚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亚洲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做好笔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做好记录。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

初中地理教案中图版

初中地理教案中图版

初中地理教案中图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八年级教材:《初中地理》图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地理素养。

4. 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增强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1. 亚洲的基本概况。

2. 亚洲的地理特征。

3. 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1. 亚洲地理特征的详细理解。

2. 亚洲各国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图版。

2. 课件。

3. 地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吗?请问亚洲在哪里?2. 展示亚洲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二、亚洲的基本概况(15分钟)1. 讲解亚洲的面积、人口、国家数量等基本数据。

2. 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东、南、西、北分别与哪个大洲相邻。

3. 强调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三、亚洲的地理特征(30分钟)1. 讲解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2.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地理特征。

3.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记忆亚洲的地理特征。

四、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10分钟)1. 概述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如经济、文化、政治等。

2. 重点介绍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 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各国的合作与发展。

第二课时:一、复习亚洲的基本概况(5分钟)1. 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亚洲有哪些基本概况?2.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巩固记忆。

二、深入讲解亚洲的地理特征(30分钟)1. 针对亚洲的地理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里海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特征。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亚洲地理特征的理解。

三、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20分钟)1. 讲解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日本、中国、印度等。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和部分亚洲国家的地理知识,对亚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还没有系统的认识,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让学生明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特点。

2.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PPT,展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3.准备学生活动材料,如地图、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特点。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中图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中图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中图版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认识区域”的第一节,区域地理的学习方式以案例方式为主,让学生了解某个区域的同时,掌握区域学习的方法,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教材内容的编排,也反映了区域学习的框架。

第一部分亚洲的自然概况,包括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分区;第二部分是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分布;第三部分是亚洲的气候。

这三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区域要掌握的自然要素: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数据,阐述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亚洲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形象、直观的印象。

●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区域的方式2、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3、运用地形图和相关数据,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4、运用地形图,归纳亚洲河流的分布特征5、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亚洲气候的特征6、初步综合分析亚洲气候形成的原因7、初步分析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掌握亚洲的知识,本节课“引导法”为主,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规律。

同时,增加课堂趣味,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兴趣,适当的穿插活动,播放音乐,展示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图表:世界七大洲面积,七大洲人口,俄罗斯奥依米娅康的气温曲线,印度乞拉朋齐的降水量柱状图,亚洲季风风向变化示意图,印度孟买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图片: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炽热的印度,寒冷的北极,青藏高原的藏民,新疆的绿洲,季风区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图片。

多媒体课件:“眼明手快”活动课件,音乐《亚洲雄风》二、教学流程的整体框架三、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1亚洲的自然环境5-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1亚洲的自然环境5-中图版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五章亚洲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1、识记亚洲的位置。
2、掌握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3、记住亚洲的世界之最。
4、了解亚洲人口及经济的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重点
目标1、2、3
难点
目标5
教学
环节
内容(或知识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前后呼应,形成整体知识框架。




不足:学生小结环节,因个人疏忽,学生板书出现错别字未能发现。
补救措施:在教学环节中,应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亮点:1、学生积极参与,经检测课堂效果较好,达到预设目标。
2、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时间安排较为紧凑。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
1、歌曲导入
2、生读目标
活动二:
1、大屏幕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小组评价)
2、师利用大屏幕梳理本节知识。
3、学生根据目标及知识梳理并结合教材速记本节知识。
(师监督指导,并对学生进行抽测。)
活动三:
1、学生完成典型例题、核对答案,并思考试题考查的内容。
2、小组交流疑难问题。
3、师点拨指导。
活动四
当堂检测。
(大屏幕出示答案,生自评纠错;师抽查小组部分成员,进行小组评价并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活动五
1、课堂小结
(学生板演)
2、布置作业
(完善知识网格)
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任务。
走进教材,回顾知识点。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夯实基础。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衡水杯”一等奖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衡水杯”一等奖
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年级:七学科:地理
课 题
自然环境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的地势地形特点。河流分布特点。亚洲地理集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热爱亚洲的情感。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回答问题:
组织课堂纪律
兴趣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态修改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中寻找亚洲主要地形区并分析特点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中寻找亚洲主要内流河和外流河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北美洲地形地势及河流特征
1、亚洲有哪些平原
2、亚洲有哪些高原
3、亚洲有哪些山地
归纳总结:
4、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5、亚洲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的走向
归纳总结:
6、亚洲的河流分布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读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纬线的地形剖பைடு நூலகம்图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起伏有何特点
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并出示相关图片
活动:开展竞赛。看谁亚洲的世界之最记得最多
活动:读图,北美洲的地形: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A、在图中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B、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
环节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中图版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认识区域”的第一节,区域地理的学习方式以案例方式为主,让学生了解某个区域的同时,掌握区域学习的方法,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教材内容的编排,也反映了区域学习的框架。

第一部分亚洲的自然概况,包括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分区;第二部分是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分布;第三部分是亚洲的气候。

这三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区域要掌握的自然要素: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数据,阐述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亚洲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形象、直观的印象。

●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区域的方式2、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3、运用地形图和相关数据,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4、运用地形图,归纳亚洲河流的分布特征5、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亚洲气候的特征6、初步综合分析亚洲气候形成的原因7、初步分析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掌握亚洲的知识,本节课“引导法”为主,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规律。

同时,增加课堂趣味,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兴趣,适当的穿插活动,播放音乐,展示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图表:世界七大洲面积,七大洲人口,俄罗斯奥依米娅康的气温曲线,印度乞拉朋齐的降水量柱状图,亚洲季风风向变化示意图,印度孟买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图片: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炽热的印度,寒冷的北极,青藏高原的藏民,新疆的绿洲,季风区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图片。

多媒体课件:“眼明手快”活动课件,音乐《亚洲雄风》二、教学流程的整体框架三、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

图表:世界七大洲面积,七大洲人口,俄罗斯奥依米娅康的气温曲线,印度乞拉朋齐的降水量柱状图。

【提问】这些图表和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学生看图回答【叙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有世界气温最低的,有世界降水最多,还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高原,世界最低的盆地。

【提问】你知道亚洲还有哪些世界第一?学生回答【叙述】亚洲有很多的世界之最,是一个复杂的大洲。

【板书】第5章认识大洲[新课教学]【提问】怎样开始认识一个大洲?【情景提示】比如,你第一次要去某个同学家,你要先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结】认识一个大洲,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然后再了解这个地区有“什么”,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大洲有这些“什么”?【板书】学习方法:where,what(自然,人文),why【提问】你知道亚洲在哪里吗?请同学们参照教材5页活动(1)-(4),归纳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板书】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自然概况1、位置与范围:【小结】亚洲位置可以有两种方法确定,第一种是经纬度位置,也称为绝对位置,通过亚洲的跨过的纬度、经度来确定亚洲的位置。

第二种是相邻位置,也就是找出亚洲的“左邻右舍”。

这两种方法也可用来描述其他的地区!【拓展】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5页,请你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转承】同学们的迁移能力很强!同学们也注意到,大洲的范围很大,又包括很多国家,大洲内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

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和认识,通常把大洲分几个较小的区。

比如亚洲,通常分为六个区,教材6页。

【板书】2、分区【活动】“眼明手快”:读图P6 亚洲地理分区,举手抢答。

1、这个国家属于亚洲的哪一个区?2、这个国家与中国接壤吗?【转承】我们基本上认识了亚洲的位置与范围,就像看到一个人的轮廓,接着,就要走近,看看这个人的相貌,也就是了解亚洲有“什么”。

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你能从歌声中了解到亚洲的“什么”?【活动】播放音乐《亚洲雄风》学生回答【讲述】歌声中歌颂了亚洲的山峰,亚洲的河流,亚洲的人等等。

【板书】二、地形与河流【提问】你能看着《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的山脉和河流吗?学生读图回答【提问】注意观察一下,河流的源头一般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提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过的地形都有什么?比如中国的黄河、长江,其他的河流呢?学生读图回答【提问】现在,你来归纳一下,亚洲的地形分布特征是什么?也就是,在亚洲的范围内,哪一部分地势高,哪一部分地势低?河流的分布特征呢?学生读图,讨论回答【小结】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是亚洲的“屋脊”,四周是比较低矮的高原和低平的平原,整体上是“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四周的平原,呈“放射状”。

【板书】地形: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为主河流:放射状分布【叙述】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

请同学们阅读7页图D六大洲海拔比较。

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在亚洲(中国xx年测量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世界最低的死海也在亚洲。

请同学们阅读8页,看看死海有什么特色!学生阅读【转承】亚洲范围广大,南北跨纬度90多度,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东西距离也是七大洲中最长的;地形复杂,有世界最高的山峰,也有世界最低的陆地。

那么亚洲的气候呢?生活在亚洲的居民,他们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都一样吗?【展示】图片:炽热的印度,寒冷的北极,青藏高原的藏民,新疆的绿洲【板书】三、亚洲的气候【提问】为什么这三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什么因素影响了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学生讨论回答【提问】请同学们阅读9页亚洲气候类型图,数一数亚洲的气候类型有几种?对比背投上,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数一数世界的气候类型有几种?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读图回答【提问】为什么亚洲的气候类型如此复杂多样?学生讨论回答【提问】亚洲大陆的东部、东南部、南部,又哪些气候类型?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读图回答【提问】为什么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季风显著?主要成因是什么?【展示】亚洲季风风向变化示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小结】亚洲东部是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雨;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比较干燥,降水较少。

比如,热带季风的印度孟买的降水季节变化。

【展示】印度孟买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提问】如果某一年,夏季风很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那季风气候区会怎样?如果夏季风很弱,带来的降水很少,那又会怎样?学生讨论回答【展示】季风区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图片。

【提问】亚洲沿海以季风气候为主,那亚洲的内陆呢?学生读图回答【小结】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拓展】分析非洲气候的特点。

地图册12页。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活动】一个学生代表一种气候,提问最喜欢哪一种气候?为什么?提示:从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等四、问题研讨本节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区域地理的学习以案例方式展开。

因此,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迁移。

本节课一开始就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的方法:where,what(自然,人文),why。

以此为线索,展开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可以包括两种: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教材第5页的活动设计很好的引导学生认识亚洲的地理位置。

紧接着,进一步巩固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让学生尝试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

在《亚洲雄风》的歌声中,激发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单元和主要的河流,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亚洲地形和河流特征及其关系。

亚洲的气候则是通过展示对比强烈的景观图,认识亚洲复杂的气候,进而探索为什么,以及亚洲季风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这部分的学习,大量使用图片,让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的印象。

同时,进一步知道学生分析非洲的气候特征,再次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

附录:参考资料1、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

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登珠峰成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许多登山者在珠峰顶上留下脚印。

1841年:印度总监督官乔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记录下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

1853年:珠峰被勘测为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0米。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使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队员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

1999年,马洛里的遗体在海拔8150处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因此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33年:两名英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到达珠穆朗玛峰。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同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93年5月5日:中国海峡两岸联合攀登珠峰活动中,王勇峰、普布、其米、开村、加措登顶,台湾省同胞吴锦雄首次从北坡北侧登顶。

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79年:南斯拉夫登山队从西坡登上珠峰。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峰成功。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峰成功。

登山队12人全部成功登顶,其中6人进行了南北大跨越。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登顶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5月19日,中国和斯洛伐克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5月24日,中国和斯洛伐克登山队各有一队再度登顶。

同年,失去一条腿的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顶的残疾人。

1999年:5月27日,中国西藏登山队一行10人全员登上珠峰,并在珠峰顶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