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优做强高原特色马铃薯种业——基于大理州脱毒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发展优势的若干思考
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
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4.7万公顷,鲜薯产量350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6.8%和5.1%。
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巨大和生态垂直变化的立体农业特点,在全省马铃薯可以多季栽培,周年生产,因此,对云省如何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将马铃薯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本文分析了种植区域并提出产业发展的建议。
1生态区域特点及栽培品种云南省20世纪80年代将马铃薯划分四个种植区。
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适宜品种的选出,技术的普及,交通运输业的改善,马铃薯种植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大,栽作制度和种植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全省各地都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在适宜的季节种植马铃薯。
尤其是在滇南地区冬季农业开发中,将冬、春季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发展较快,全省形成了春、夏、秋、冬周年生产的模式。
因此,本文根据目前云南省马铃薯栽培的耕作制度、自然生态条件、地理区域和产业发展趋势,建议将云南省马铃薯划为三个区:1.1?滇北马铃薯大春一季作种植区本区位于滇东北、滇西北高原,海拨高度1900-3000 m。
主要包括曲靖市、昭通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怒江州以及大理州、昆明市的部分县。
常年播种面积18.667万ha,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其中以昭通、曲靖两地面积最大,占全省总产量的81.78%。
本区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优越,农民历史上一直作为主要作物栽培,并用做粮食和饲料,产量对于农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农民种植经验丰富,单广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生产水平。
在滇东北,滇西北高原,乌蒙山脉,横断山脉贯穿境内。
种植海拔高度从1900~3000 m。
高寒山区面积大,夏季凉爽,日照充足,雨水调匀或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高山土壤主要是棕壤,一般山区和坝区为红壤和黄壤。
光热条件很适合种植大春一季马铃薯,整个生长季节马铃薯生长健壮,病毒侵染率低,退化程度低,常可获得高额产量。
大理州马铃薯四季种植情况
Planting Situation of Potato in Four Seasons in Dali PrefectureXIE Chunxia 1,YANG Xiong 1,LI Canhui 2,DUAN Xiaoyan 2,TAO Caili 1,XIE Shiyang 3,HAO Dahai 2*(1.Institute of Food Crops,Dal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ali,Yunnan 671005,China;2.Institute of Potato Crop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3.Weishan Meteorological Bureau,Weishan,Yunnan 672400,China )A bstract:Potato crops are grown in all counties and cities in Dali Prefecture throughout the year due to its diversity of landforms,climate types,and the strong vita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of potatoes.According to the growing season,the potato planting could be grouped into five types:spring,early spring,autumn,winter and late-early spring season.The potato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Dali Prefecture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ting situatio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aiming at providing advic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industry in Dali Prefecture.Key Words:Dali;potato;planting;growing season;planting situation大理州马铃薯四季种植情况谢春霞1,杨雄1,李灿辉2,段晓燕2,陶彩丽1,谢时杨3,郝大海2*(1.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5;2.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500;3.巍山县气象局,云南巍山672400)收稿日期:2023-02-03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23KJTX003)。
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79--农业经济与管理 引用格式: 卢瑶,白小东. 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 湖南农业科学,2024(1):79-83. DOI:10.16498/ki.hnnykx.2024.001.015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STAT 数据库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28%和25%;我国马铃薯的种植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铃薯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晋北、晋西北黄土丘陵地区的抗旱增产作物;山西省的马铃薯产业具有稳定的资源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
根据《2022年山西统计年鉴》可知,山西省主要农作物产量从2015年的1 314.02万t 增长到2021年的1 421.25万t ,年均增长率达到1.58%,其中,马铃薯产量从2015年的29.8万t (折粮,即按5 kg 的马铃薯折合1 kg 的粮食进行计算)增长到2021年的57.04万t (折粮),年均增长率达到13.86%。
山西省马铃薯总产量的稳步提高以及单产的快速增加,为全省粮食连续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虽然在品种选育、脱毒种薯推广、水肥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等一系列挑战[2]。
针对这些挑战,已有研究提出山西省应坚持“特”“优”战略,大力发展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多措并举提升马铃薯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水平;顺应市场需求,加快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增加马铃薯附加值[3-4]等。
因此,该研究拟系统总结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限制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卢瑶,白小东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摘要: 总结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限制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助力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种子法大修:为种业做大做强注入新活力
种子法大修:为种业做大做强注入新活力
李小健
【期刊名称】《法治与社会》
【年(卷),期】2015(000)008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李小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做大做优做强高原特色马铃薯种业——基于大理州脱毒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发展优势的若干思考 [J], 李江;赵宗福;杨曙辉;赵彪;严绍萍
2.种子法首迎“大修”——法律护航种业振兴 [J], ;
3.种子法首迎“大修”-法律护航种业振兴 [J], ;
4.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强调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J],
5.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强调: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农机院科研成果:薯类主食化加工关键新技术装备+主要农作物种子加工与商品质量控制技术
农 业 T. 程
Agricultural Kngineering
Vol.ll No.4 Apr. 2021
中丨却农机院科研成果:
薯类主食化加工关键新技术装备+ 主要农作物种子加工与商品质量控制技术
加快科技创新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 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 位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等问题。
( 3 ) 通过种子图谱特征的多维量化分析实现邻近色种子
( 5 ) 研制智能化种子加工成套装备,集成低损加工、包 高通量精准选别。利用双目三维重建和光谱大数据技术实现
衣丸化、无损输送、智能控制等绿色、节能、智能配套设备, 了种子中异色、杂质和不合格种质的分选;3 6 0 ° 可见红外多
实现加工工艺过程设备高度集成、远程多参数同步测试和多 点实时控制,建 立 7 大农作物种子加工新工艺技术体系与标
类发酵与非发酵食品、薯类鲜切及复配烘培、区域特色、挤 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种子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
压方便食品等生产线,开展了专用品种、高产高效栽培、低 和全产业链机械化,可提供种子加工成套装备和整体解决方
损贮藏、生粉加工、薯类主食加工的中式厨房及产储加工一 体化集成示范。
案 ,商品种子的精加工率达到1 0 0 % 。 我 国 农 作 物 种 子 加 工 过 程 中 存 在 高 损 伤 、不 标 准 、带病
1 . 成果主要内容 针对增值减损、节能降耗、自动高效、质量保障、低成 本 消 费 等 目 标 ,开 展 了 薯 类 产 后 储 运 减 损 、全 粉 生 粉 加 工 、 薯类主食升级、原薯主食制品、挤压重组方便食品加工关键 新技术装备研究及示范。 ( 1 ) 形成主食加工原料标准化保障技术和储运加一体化 模式。建立了主食加工品种筛选指标体系,选出了适宜加工 品种,优化了高产高效机械化区域栽培规范,开发了内外部 品质检测及基于储期生理变化特征的远程智能控制农户型贮 窖 、规 模型贮库,并进行示范应用。 ( 2 ) 开发高占比薯类主食加工新工艺和食品。以鲜薯、 生全粉及熟全粉为原料,优化了褐变抑制、配方专用粉标准 图谱、质构成型、品质改良、智能醒发、高湿糊化、低温复 水 、挤压与重组等工艺技术;开 发 了高占比薯类发酵类(馒 头、面包等)、非 发 酵 类 (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鲜切、 烘 焙 、蒸 煮 、地 域 特 色 与 营 养 薯 泥 等 鲜 薯 复 配 制 品 ,薯类方 便 面 (粉丝、米粉>、方便粥、重组米等挤压食品。 ( 3 ) 研制核心装备。突破了品质检测、低破损净理、细 胞 防 损 、组 合 节 能 干 燥 、构 型 防 粘 、 智 控 醒 发 、复 合 压 延 、 挤压膨化、模压成型等核心技术。创制了甘薯高温愈伤、除 土净理、缺陷与品质检测分选、机械与蒸汽低损耗去皮、淀
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
第 1 。 位
1 马 铃薯 产 业 发 展 取得 的成 效
20 0 5年 , 委 、 政府 作 出把 马 铃薯 打 造 成贫 州 州
困地 区农 民增 收的优 势支柱 产业 的决 定 。 5年来 , 采 取 “ 府 引导 、 头带 动 、 政 龙 规模 种植 、 约发 展 ” 产 集 的
市地 州 面积排 名第 5位 、 总产 量第 4位 。6 m 产量 67
第 1 。在 四川省 面积 、 位 总产 量 、 6 m 产 量均 排名 67 z
工 鲜薯 能力 达 15万 t 2 以上 ;建 立 马铃 薯专 合 组织
4 9个 。以经 营 马铃 薯 为 主 的营 销 大户 发 展 到 15 1
模化、 生产 标准 化 、 营产 业 化 、 品 品牌 化 ) 动 , 经 产 推 取 得 了显 著 的成效 。
11 规模 效益 不断增 加 .
20 0 9年 .凉 山 州 马铃 薯 种 植 面 积 达 l . 3 5万 h 产 量 3 62万 t实 现 产 值 l .8亿 元 , 别 比 m, 1. , 45 分
声 )
产基地 凉 山州马铃 薯种植 技术 规程 》 着力 规 范标 准 ,
化生产 和管理 技术 流程 , 狠抓标 准化 技术 培训 . 培 年
p
,
p p p
避免设置过高门槛 ,限制发展。②积极开展创建州
( ) 范合作 社 活动 , 示 范合 作 社 予 以政 策和 资 县 示 对
规 范 化 和 规 模 化 。2 1 0 0年 .全 州 生 产 原 原 种 达 1 5 0万粒 , 毒 生产 种 2 0 脱 5万 t 分 别 比 2 0 , 0 4年 增 加
l 6 0万粒 、95万 t 4 l. 。 1 。 标 准化生 产技 术得 到推广 4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推广计划汇总表
附件1:
2011年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推广计划(汇总)表
市(州)填报单位(盖章):
附件2:2011年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推广计划表
县(区)填报单位(盖章):
2 / 7
附件3:全省马铃薯原种生产企业原种中标价格表
3 / 7
4 / 7
5 / 7
附件4:
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2011年供种意向协议
(参考式样)
甲方(县区农业局):
乙方(种薯生产企业):
经甲、乙双方协商,现就2011年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2011年计划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万亩,需脱毒二级种薯万亩,脱毒一级种薯———万亩。
为确保上述任务完成,共需脱毒原种万公斤(品种公斤,品种公斤,品种公斤,),除品种—公斤原种在本县内扩繁外,需从乙方调入原种万公斤(品种公斤,单价—元/公斤;品种公斤,单价—元/公斤;品种公斤;…….),总种款万元。
供种时间——年——月——日,供种价格(出库价)在乙方中标合同供种数量之内按中标价格执行,合同数量之外由甲、乙双方依供种时市场情况商定。
2、乙方为甲方供应的脱毒原种质量保证符合《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管理办法》对种薯质量的要求,所用标签、包装规范,供种时具有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对种薯质量作
出的鉴定或评判证明。
3、若本县(区)在今年扩繁的一级种薯、二级种薯仍不能满足当地需求,可参照本协议格式与外县(区)供种单位签订一、二级脱毒种薯供种协议。
4、此协议一经签订,甲、乙双方保证遵守相互约定的条件,如有违约由违约方承担一切责任。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乙方法人代表签字:
甲方单位盖章:甲方单位盖章:
2010年——月——日2010年——月——日。
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
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在大力支持下,经过产业布局规划的实施,我省马铃薯产业以脱du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为抓手,按照“提高淀粉质量、扩大鲜薯外销、开发种薯产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完善种薯繁育和质量控制体系,改善贮藏条件提高贮藏质量,加大一级种薯推广,推广抗旱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一、马铃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一)主要成效1、生产稳步发展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66万亩,平均亩产鲜薯830.5公斤,鲜薯总产44.2吨。
种植面积增加134.5万亩,平均亩产增加226.5公斤。
目前,马铃薯面积位居各作物第二位,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3%,马铃薯产量占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1%。
近年来,马铃薯销售价格连创新高,马铃薯种植户从马铃薯产业中的收入逐年提高,人均马铃薯纯收入已超过1000元。
2、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我省马铃薯种植形成了区域相对集中、各具特色的早熟菜用薯、淀粉加工薯、晚熟菜用薯和种薯生产四大基地。
早熟菜用薯基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品种以克新1号为主,种植面积占全省的20%左右。
淀粉加工薯基地主要集中在,品种以庄薯3号、陇薯3号等为主,种植面积占全省的30%左右。
晚熟菜用薯基地主要集中在,品种以青薯9号、青薯168、冀张薯8号等为主,种植面积占全省的40%左右。
种薯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0%左右。
3、脱du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建设马铃薯脱du 种薯三级繁育体系的思路。
目前初步建成了以脱du苗和原原种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为核心,原种和一级种梯级扩繁的三级繁育体系。
一是建成了脱du核心种苗生产供应中心,实行核心种苗统一生产和供应。
二是建成了5个脱du快繁中心,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1.2亿粒。
三是建成了布局合理、高产稳产的种薯繁育基地,2015年建设原种基地2万亩,生产原种2.2万吨;一级种薯基地22万亩,生产一级种26万吨。
2022—2023年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2022—2023年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作者:沈成春张婷温宪勤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4期摘要为给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合理布局、推广应用和品种登记提供科学依据,加快推广适合云南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促进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以合作88为对照,选取6个云南省冬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区域,对新育成的1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冬作马铃薯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综合性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云薯118、昆薯14号、会薯27号、昭薯11号及滇薯14023综合表现较好,可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性状;云南省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8.001云南省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地理环境,可一年四季栽种马铃薯。
云南省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53.3万hm2,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10%,面积、产量均居我国前4位,在省内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居第3位。
云南省冬马铃薯种植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超过20.0万hm2,冬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次年3—5月收获上市,而6—7月才是全国其他主产区的马铃薯收获期[1]。
云南省冬马铃薯的生产填补了我国春、夏季鲜食马铃薯供应不足的缺口,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
但马铃薯主要种植地为冬闲水稻田,冬季雨水少、气温低、日照时间短,诸多限制因素导致云南省冬马铃薯品种相对单一[2]。
品种种质创新慢,突破性品种少,从而不能满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要,云南省马铃薯种植产业遇到瓶颈。
研究人员需要加强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丰富马铃薯品种类型,优化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构,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3]。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此次区域试验选取12个马铃薯品种,分别是昭薯11号(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昭薯12号(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滇彩薯101(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滇薯14023(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云薯11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薯118(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昆薯14号(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昆薯15号(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凤P7.1(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会薯27号(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会薯28号(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1个对照品种合作88(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对策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对策第23卷第4期2007年4月甘肃科技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Z.23Apr.No.42007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对策姚乔花,李学文(1.定西市安定区农技中心,甘肃定西743000;2.定西市农业局,甘肃定西743000)摘要:文章从定西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区位优势出发,立足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提出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对策.以期把定西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关键词:定西市;马铃薯;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8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总人口298.72万人.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1983年国务院把定西北部四县列为"三西"建设重点县,1986年又把南部三县列为国扶贫困县,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全市1999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3年国务院批准定西撤地设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尽快稳定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目标,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提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指导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l区位优势马铃薯从欧洲传人中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定西市种植也有200多年的期限.经过长时间的生态适应性选择,加上品种的不断创新和换代, 使马铃薯更加适应定西的不同自然气候类型区,成为定西市抗御自然灾害,发展特色产业的首选作物之一.定西之所以适合种植马铃薯,是与定西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农田环境条件密切相关.'(1)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定西地处东经103.52一105.13,北纬34.26一35.35的区域内,海拔在1640—3900 米之间,是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交汇地带,全市大致分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复杂的地质地理和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的多样性,为马铃薯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南部高寒阴湿区, 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是马铃薯脱毒种薯和良种扩繁的最佳区域;在中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干旱半干旱区,主要适宜高淀粉马铃薯和优质商品薯生产; 在洮河,渭河,漳河流域的河谷川水区主要适宜优质菜用型和加工型马铃薯的生产.(2)干旱少雨但与马铃薯生长雨热同期的气候资源,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年均气温5.7—7.7℃,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16.1—19.8℃,≥O℃的积温2582.6—3257. 4℃,≥1O℃的积温1729.2—2616.7℃,无霜期109 —162天,年降水400—6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 8,9三个月.降水规律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雨热同期,生长期内日最高气温≥3O℃的日数很少,既有利于马铃薯增产,也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同时有利于抑制马铃薯病毒病的蔓延和加重,减缓了马铃薯品种和品质的退化速度.(3)较为充裕的耕地资源和立地条件,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全市耕地面积为771 万亩,实际航测耕地面积为1100万亩,全市266.7 万农村人口人均4.12亩.耕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上,保水保肥和透气性适中,大部分土壤富含钾素,特别是400多万亩的梯田,立地条件较好.南部高寒阴湿区土壤以黑垆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在1.5—3以上,土壤肥沃,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高;中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以黄绵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在1—1.5之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提高商品率;河谷川水区土壤以黑垆土为主,还有少量红粘土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由于热量充裕,非常适宜菜用型马铃薯早种早上市和加工型马铃薯生产.这些优越的土地资源,为生产优质马铃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农田环境条件,再加上不同区域布局的优质品种,定西所产马铃薯个大,质12甘肃科技第23卷优,色白体圆,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口感醇香,干物质含量高,耐运耐藏,是各种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生产的上好原料.据抽样检验结果:定西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含量为24.1—3O.7,淀粉含量18.97—24.25,蛋白质含量为1.18—2.44,糖类1.5左右,矿物盐类1.1左右.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马铃薯既是适宜定西种植的首选作物之一,同时又是顺应市场,发展特色产业的最佳作物.2发展现状从1995年市上提出实施"洋芋工程"迄今,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自给自足阶段到产业培育,进而步入目前的马铃薯产业"块状经济"雏形阶段.从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经历可以看出定西市乃至甘肃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潜力和成效所在.2.1自给自足阶段(1995年以前)在1995年以前,马铃薯种植面积徘徊在100万亩左右,占当时粮播面积的1O左右,总产量在100 万吨左右.在这一阶段,全市马铃薯主要是农民群众自发种植,以群众自食为主,规模小,无外销,Jjn-r 也仅限于家庭小作坊的粗淀粉,粉丝,粉条等,加工率占不到总产量的l.2.2发展培育阶段(1996—2002年)1996年,定西在开展扶贫攻坚过程中,当时的地委,行署提出并大力实施"洋芋工程".第一次把马铃薯产业的开发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从扩大种植面积,改良品种,提高产量人手,开始探索向外销售和淀粉加工,使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从"洋芋工程"建设开始逐步向商品农业转变.1998年,当时的地委,行署认真总结多年来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指导方针,把马铃薯产业列为全区第一大支柱产业来开发,各级政府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了产业发展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推荐认证委员会,制订颁布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马铃薯无公害生产质量安全标准》等5项无公害农产品甘肃地方标准.全市结合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围绕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马铃薯产业,实现了农业种植结构由对抗型向适应型,由适应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2002年,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2.38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的年纯收入由1996年的85元增加到326元,增幅达2.8倍.2.3块状经济雏形阶段(2003年以后)2003年开始,定西市委,市政府按照"立足全国,着眼世界,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并尽快形成'块状经济'''的思路,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编制了《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链规划》,着力在继续扩大马铃薯面积,实现区域布局科学化;提高马铃薯加工增值能力,实现产品系列多元化;扩大马铃薯外销,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出口创汇"三篇文章"上下功夫,使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块状经济"雏形初步形成.近两年来,我市在认真查找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的同时,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把马铃薯作为全市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提出了"扩充规模,增加总量,依靠科技, 提升层次,开拓市场,扩大外销,发展贮藏,均衡上市,强化~jn-r,打造品牌"的指导方针,从布局规划,良种调运,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和贮藏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人手,狠抓马铃薯产业发展.2.3.1科研开发实力不断增强,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健全为了切实加强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我市农业科研,推广部门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校靠接,在引进新品种(系),开展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梯级扩繁以及集成组装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依靠现代农业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耕作栽培方式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立了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马铃薯种薯病害检测实验室,完成的"优质专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方面,坚持"引,育,繁,推"四措并举,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调运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乡镇协调,协会牵头,大户运作,农户参与"的马铃薯良种调运模式.通过近几年的适应性选择,已在全市三个不同自然气候类型区确定了陇薯,渭薯,武薯,青海薯,甘农薯和外引专用薯等六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品种系列,形成了年生产脱毒苗2000万株,原原种3000万粒的能力,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第4期姚乔花等: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对策13 2006年全市网棚扩繁原种基地达2000亩,建立专用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11.39万亩,建立优质良种生产基地35万亩.种薯生产已由政府推动为主向公司化,企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2.3.2区域化布局已经形成,基地良种化,集约化,规范化和订单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已形成了洮河,渭河,漳河流域河谷川水区优质菜用型和加工型专用薯生产基地,南部高寒阴湿区优质菜用型和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北部干旱半干旱区高淀粉型和外销商品薯生产基地三个特色鲜明的局域化布局生产基地.2003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90.63万亩,总产量412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9和55,实现产业产值13.2亿元,全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收入为33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493元的23oA.2004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0.24万亩,总产达500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7.8和62.5%,实现产业产值14.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40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590元的25.7.200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0.47万亩,总产量达465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6.08和52.25,实现产业产值15.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全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446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的27oA.2006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18.57万亩,占全市粮播面积的55,预计总产量在450万吨左右.2006年,全市有6个县区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其中4个县区突破50万亩,安定区达到了85.13万亩,成为中国马铃薯种植第一县.按照"村有点,乡有片,县区有带"的要求,全市共建立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176个,139. 49万亩,建成示范点,片,带358个,148.61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示范带33个,42.9万亩.全市共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0多个,主要从事良种,种植,加工,贮藏,外销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尤其在订单生产上,中介组织发挥了主要作用.全市今年以"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实施马铃薯订单化种植209.5万亩,占全市马铃薯总面积的66.2.3.3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工转化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淀粉加工企业达到443家,其中千吨以上的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企业33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设计生产能力已达35万吨,其中万吨以上设计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0 家;产品已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陇西清吉等四家企业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临洮腾胜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成立了市马铃薯淀粉行业协会,组建了甘肃首家马铃薯淀粉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2005年全市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实际生产量达到8.5万吨,其它小型加工企业生产粗淀粉,粉皮,粉条等产品15 万吨.据市上统一抽样检验结果,全市多数企业生产的精淀粉综合指标达到国标一级品标准,部分企业产品达到国标优级标准.2.3.4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外销市场和规模迅速扩张目前全市已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鲁家沟,岷县梅川四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其中临洮康家崖市场被农业部定点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全市有中小型马铃薯交易市场26个,参与马铃薯交易的农贸市场185个,有1500多个收购网点遍布全市乡村,马铃薯贩运大户达到2321个.初步形成了以四大专业市场为主体, 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购销贩运大户为依托,以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2003年以来,面对公路治超,铁路运力十分紧张的严峻形势,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铁路等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市县区成立了马铃薯协调调运领导小组,组建了路,地联运办公室.多方协调争取铁路运力,开辟了绿色通道,从组织领导, 运行机构,政策措施等方面着手,保证了马铃薯销售工作健康运行.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举办"马铃薯产业发展经贸洽谈会"和积极开展马铃薯及淀粉终端市场调研等措施,加强了对外宣传和推介, 收到了良好效果.2003年以来,全市马铃薯年外销量在160万吨以上.由于政府积极调控市场,马铃薯产地价格逐年上升,2005年马铃薯外销价格比2003年平均每吨上涨130元;截止目前,全市马铃薯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每吨增加100元以上.2.3.5贮藏设施建设有效加强,均衡上市格局初步形成在加大马铃薯外销和深加工的同时,为了调节市场需求的时空分布,延长鲜薯上市时间,确保马铃薯价格稳定和企业加工原料供给充足,市上提出了14甘肃科技第23卷"深挖窖,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思路,认真总结推广农户,大户和协会,企业创造的不同类型有效贮藏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加快贮藏设施建设.2004年,全市新建各类贮藏窖12.82万眼,实际贮藏能力达到120万吨; 2005年,新建贮藏窖6.56万眼,实际贮藏能力达到170万吨;今年全市计划新建贮藏窖3.82万眼,新增贮藏能力35万吨,总贮藏能力将达到200万吨以上.2.3.6质量品牌意识不断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截止目前,全市共制定审颁无公害马铃薯甘肃地方标准5项;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1O个;"渭源马铃薯良种","安定区专用型马铃薯及其加工制品", "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及其制品"等3个马铃薯产品已经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j临洮"腾胜"牌, 安定"鲁家沟"牌,陇西"清吉"牌马铃薯,通渭粉丝和安定超兴精淀粉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安定"大江"牌马铃薯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渭源,陇西,临洮,安定四县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安定,渭源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3发展对策面对国际国内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定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提出今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解决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 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深化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基地, 做强龙头,做优产品,创立品牌,不断提升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层次,全力打造具有定西特色的马铃薯"块状经济".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将定西市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构筑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格局.3.1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选育及脱毒种薯梯级繁育体系建设依托定西市旱农科研推广中心和省农科院渭源会川马铃薯育种站及定西爱兰,渭源渭河源,定西百泉等马铃薯种业公司,积极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及该中心在北京建成的"国家马铃薯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和我省刚刚建成的"中国西部马铃薯育种中心"进行对接,充分利用国内外马铃薯品种品质资源,切实抓好高淀粉型,优质菜用型和专用加工型三大类型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适应性筛选及新品种选育.到2010年,引进选育出适合我市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5—6个;其中高淀粉型品种2个,优质菜用型品种2个,薯条,全粉等休闲食品加工型品种1 —2个.到2008年,建成全国一流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形成年产脱毒苗3000万株,原原种5000万粒,原种网棚扩繁基地1万亩,年产脱毒原种1500—2000万公斤,脱毒一,二级原种基地达到5O万亩,年产脱毒良种75万吨以上;使全市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率由现在的2O提高到5O以上,优质良种推广率由现在的5O提高到8O以上.3.2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建设依据省,市已制定审颁的马铃薯质量安全甘肃地方标准,按照品种专用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基地订单化,产品优质化的要求,着力抓好良种良法配套,机械配套和农机化技术应用,质量安全监测检验,订单生产等工作,确保加工原料和外销商品薯质量安全稳定.按照"企业+协会+基地+农户" 或"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有效模式,使企业,协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生产.经过2—3年的努力,除建立5O万亩脱毒种薯基地外,高淀粉型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万亩,全粉,薯条等加工型原料基地稳定在1O 万亩,优质菜用商品薯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3.3马铃薯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坚持实施"抓大,扶中,限小"战略,重点扶持万吨以上有规模,有效益,重环保的企业,适度扶持5000吨以上有前景的企业,限制发展1000—5000 吨,产品低档次,污染环境的小企业,下决心关闭千吨以下高污染的小型加工企业.尤其要积极扶持重点企业进行国内外先进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尽快新上一批变性淀粉,颗粒全粉及高档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以及环保,循环利用等项目,到2010年,定西市马铃薯精深加工能力达到4O万吨,其中精淀粉,变性淀粉35万吨(变性淀粉生产能力达到1O万吨),全粉,薯条等高档休闲食品5万吨.3.4马铃薯贮藏体系建设到2008年,在现有贮藏能力的基础上,新建贮藏设施9.52万眼(座),新增贮藏能力100万吨;全市各类贮藏窖(窑,库)达到89.55万眼,总贮藏能力达到300万吨.(下转第132页)132甘肃科技第23卷结果也符合实际情况,仿真的曲线图也就证明是正确的.图4所示为滚珠丝杠在工作台运动到不同位置处时的振动曲线图如下所示:图4丝杠在工作台运动到不同位置的振动曲线图从图4可以看出,在滚珠丝杠开始的0~360ram阶段里,它的振动幅度很大一0.39~+0.7lmm,表明刚开始时,伺服电机马上启动,而工作台没有随即跟随伺服电机的响应而马上启动,因而造成了冲击,迫使滚珠丝杠发生颤抖,因而就出现了振动.再往后,滚珠丝杠基本上跟随了伺服电机的响应,滚珠丝杠的颤抖就相对比较弱,因而振动也趋于平稳.但是由于滚珠丝杠本身存在制造的精度误差,以及刚度等的原因,振动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在某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表现出微小的,平稳的振动的.(上接第14页)3.5马铃薯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集中人,财,物力,重点建设地点在安定南川的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和渭源马铃薯良种交易批发市场,并不断完善现有四大市场.经过2—3年的努力,将以上六大市场建成集交易批发,贮藏保鲜,加工包装,信息发布,企业运作,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全国一流,功能齐全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到2008年力争六大马铃薯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的年吞吐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在六大商品薯及种薯批发市场建立相应的大型电子公告平台,推进计算机网络管理.积极探索经纪人代理,竞价拍卖,电子统一结算和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建设跨区域的中介性马铃薯物流中心,尽快提高马铃薯物流能力.3结论从仿真曲线图3和图4分析可以发现,当工作台运行到丝杠中点的位置时,丝杠的变形量最大,相应刚度相对较弱.如果增大床身导轨及工作台的刚度,这样工作台对滚珠丝杠因为弯曲而产生的压力减小,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下滚珠丝杠的刚度;当工作台开始运动时,滚珠丝杠的振动相对较大,是由电机开始运转的冲击造成的,运动一段距离以后,基本没有冲击,滚珠丝杠的振动也就相对也比较平稳.所以,在工作台直线运动时,进给速度一定要保持基本上均匀恒定,这样有利于滚珠丝杠的传动精度和寿命.参考文献1[11北京航空学院机械加工教研室.数控机床结构与传动[M1.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7,9.[21王培功.XK717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动态优化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5.E31刘剑.高速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的测试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E41宋海林.滚珠丝杠的选择及应用.MC研发与应用, 2004,4.[51邵忍平.机械系统动力学[M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1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结构与设计[M1.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E71杨檐,唐恒龄,廖伯瑜.机床动力学[M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一批马铃薯购销大户,鼓励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组织.3.6马铃薯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市县区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作用,切实加强种植环节原料和种薯生产质量的监管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二是充分发挥市马铃薯淀粉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配套现有加工企业的检测装备,在搞好企业自检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市级质量抽检和监测工作,帮助企业改进技术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参考文献:[1]马燕玲,马光威.甘肃马铃薯文献计量分析与研究进展EJ1.甘肃科技,2006,22(4):8—10.。
全国马铃薯(土豆)的种植区域分布及优势产区介绍
全国马铃薯(土豆)的种植区域分布及优势产区介绍一、全国马铃薯(土豆)的种植区域分布目前,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在8000多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
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马铃薯产业开发以14个省(区、市)包括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重点。
1、四川省:全省全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100万亩。
四川全省各地都有马铃薯栽培,但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和部分丘陵地区。
全省一年四季均有马铃薯种植,根据种植和收获季节不同,可以分为小春、大春、秋季和冬季4个栽培季节。
2、内蒙古: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均排在全国前三位,均占到全国的10%以上,主产区种植马铃薯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地区有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占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92.4%;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下的地区有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通辽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占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7.5%。
中西部阴山沿麓和东部大兴安岭沿麓共42个马铃薯旗县。
其中:中部主要布局在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和林县、清水河县,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卓资县、丰镇市、察右前旗、凉城县、兴和县、化德县、集宁区,锡林郭勒盟的多伦县、正蓝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等3个盟市的18个旗县;西部主要布局在包头市的达茂旗、固阳县,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准格尔旗、杭锦旗、伊金霍洛旗等两市的6个旗县;东部主要布局在呼伦贝尔市的阿荣旗、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海拉尔区、莫力达瓦旗、鄂伦春旗、鄂温克旗;兴安盟的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阿尔山市,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左旗、松山区、翁牛特旗、敖汉旗、喀喇沁旗等3个盟市的18个旗县。
就内蒙古武川县而言,马铃薯面积已达75万亩。
3、山西省:山西省马铃薯平均年播种面积254.8万亩。
浅析马铃薯主粮产业化发展现状——基于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调研
浅析马铃薯主粮产业化发展现状韩 晓摘 要:马铃薯具有高产、抗旱、适应性广和全营养等特性,是重要的粮菜饲料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产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
本文通过对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调研,对马铃薯主粮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化;发展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好食物。
西方早在50多年前就把马铃薯当作主粮,联合国粮农组织一直把马铃薯列为“第四大主粮”进行归类统计。
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都将马铃薯视为主粮。
据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如拿大、俄罗斯人均马铃薯消费量分别为54公斤、105公斤、72公斤、53公斤、66公斤、114公斤,均远高于我国37公斤的人均消费水平。
一、马铃薯主粮化主食化的发展现状自2015年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社会各界对马铃薯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随着宣传热潮退去,尤其随着很多企业陆续受挫,马铃薯主粮化又近乎停滞;除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希森马铃薯集团)连续十几年专注于马铃薯外,已很少有企业再涉足。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人们对马铃薯主粮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推行方式欠妥当、不接地气。
2019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8500多万亩,居全球第一位,而单产水平较低,原因就是种子落后。
种子是农业之母,马铃薯育种这一行业门槛高、技术要求严格、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
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荷兰)的脱毒种薯培育都是政府投入,而国内,就连企业都很少投资这一领域。
为搞好马铃薯育种产业,希森马铃薯集团先后培育出脱毒种薯新品种希森3号、希森6号等,到目前已经杂交培育出了18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系);其中希森3号、6号等7个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注册登记。
希森6号以单季亩产9.38吨、9.58吨的产量,两度刷新世界纪录,而普通马铃薯品种亩产只有1.8吨左右。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在喜德县适播密度试验研究
设计试验|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年1期|>>>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光热充足、降水充沛,农业生产条件比肩成都平原,被委以“天府第二粮仓”的重任。
喜德县地处安宁河流域,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多山少坝,海拔2000m 以上的二半山耕地占全县耕地资源的90%以上。
按照《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全县纳入规划建设范围,是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主战场。
马铃薯是喜德县重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99万hm 2,占全县播种面积的1/3,鲜薯产量21万t 左右,以青薯9号为代表的中晚熟品种为主栽品种,品种结构单一、农户连年留种、种薯退化严重,成为制约喜德县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瓶颈。
丰富品种类型,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是农技推广部门和广大种植户的共同愿望。
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撑下,全县多点引进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和集中示范,其中,中晚熟新品种川凉薯10号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产量表现稳定,在生产示范中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潜力。
为进一步摸清该品种在喜德县高海拔山地的最佳播种密度,团队科研人员开展了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合产量经济效益分析,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和配套技术集成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品种为川凉薯10号,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生育期110d ,薯块椭圆形,黄皮白肉。
供试材料为该品种脱毒原种,规格40g 左右。
1.2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安排在喜德县冕山镇尔思村四组,海拔2600m ,土壤为中壤土,pH 值6.68,有机质2.78%,全氮1.42g/kg ,全磷0.82g/kg ,全钾13.47g/kg 。
前茬作物为玉米,肥力中等。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6个处理,种植密度分别为T1:3500株/667m 2;T2:4000株/667m 2;T3:4500株/667m 2;T4:5000株/667m 2;T5:5500株/667m 2;T6:6000株/667m 2(表1)。
山西省晋中市创新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7月刊6产 业 发 展1、选种(1)品种选择山西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白小东表示,目前山西马铃薯发展瓶颈在于“一头一尾”,“头”即品种,“尾”即加工。
目前马铃薯品种结构单一,种植的食用型马铃薯品种主要有晋薯16、并薯29、、青薯9号、冀张薯12号,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主要有旭美一号、夏波蒂、大西洋等。
(2)脱毒种薯选用原则丰产性强,单株结薯个数适中,块茎个大,亩产较高。
抗性好,适应性广,抗病虫害,抗旱耐涝,肥力高低地块均可种植。
薯形好,薯皮光滑,茅眼浅,无病害,干物质高,淀粉含量高或适当,食用性好,商品性好。
2、选地马铃薯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较低,根系生长期需大量氧气,土质疏松透气、酸碱度适中即可种植[1]。
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肥沃、排灌便利的壤土或砂壤土,尽量避免碱性土地,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地块。
3、深松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中应以提高块茎产量和商品率为主。
种植前深松(翻)20~35 cm,可改善土壤透气性和蓄水性,有效降低土壤容重,优化土壤理化性质,促进马铃薯根系生长,对马铃薯产量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
4、轮作倒茬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偏老龄化,为降低劳动强度,种植呈单一模式,常年连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慢慢减少,微生物数量和活性逐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下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同时土壤中病原物增加,尤其青枯病较严重,导致品质及产量降低。
马铃薯不耐连作,山西一般采取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马铃薯轮作方式。
榆次区长凝镇采用地膜覆盖马铃薯,收获后播种豆角,一年两作后第二年复式种植玉米和大蒜,轮作倒茬既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的同时对调整种植业结构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5、田间管理播种前15天,将马铃薯脱毒种薯从窖内取出晾晒并催芽处理。
要求通风透气良好,温度15~20℃,可堆放2~3层,晾晒催芽期间翻动2~3次,长出0.3~0.5 cm 短壮芽时即可播种。
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及对策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46XIANGCUN KEJI 2020年7月(上)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及对策王斌(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成都610041)[摘要]作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四川省在马铃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详细分析四川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同时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今后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等。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发展思路;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326.11;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9-46-2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适应性强、产量高、易于种植。
据统计,我国西部地区约有30%的人口依靠种植与加工马铃薯为生,尤其是四川省,马铃薯产业是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1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1.1环境优势四川盆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十分适宜马铃薯生长。
并且由于四川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特征明显,因而四川省一年三季都可种植马铃薯。
可以说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我国北方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干燥,降雨比较集中,因此北方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收成一次。
但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四川盆地中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符合马铃薯生长习性,因而四川省春、秋、冬季均可种植马铃薯。
多季种植使四川省马铃薯产量高,且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马铃薯供应。
马铃薯上市时间长,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1]。
1.2技术及经验优势马铃薯在四川省的种植时间长,四川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马铃薯种植经验。
例如,在良种繁育方面,四川省已建设相对完善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一直以来,四川省一面不断培育本地优良品种,一面不断引进外来优良品种。
四川省通过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从国外引进大量的马铃薯种质资源。
目前,四川省已有费乌瑞它、米拉等多个国外优良品种。
大食物观下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
大食物观下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
孔立;李丹;陈峰
【期刊名称】《世界农业》
【年(卷),期】2024()6
【摘要】在“大食物观”视域下,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有利于丰富粮食供给来源,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粮食产能,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本文构建包括统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市域面板数据集,运用双重差分等事件研究方法,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剖析内在作用机制、异质性和次生效应。
研究发现:①产业发展政策显著促进了马铃薯单产和总产量的提升,体现出效率改进的特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②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山区、东北华北作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符合马铃薯的作物优势;③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发展政策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④产业发展政策并未对三大主粮产生不利影响,符合政策设计初衷。
优化战略布局、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加强品种推广等措施能够进一步强化马铃薯产业发展政策的正向效应。
【总页数】12页(P111-122)
【作者】孔立;李丹;陈峰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大食物观下我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现实困境与政策思路
2.基于大食物观视角下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分析
3.人口竞争背景下上海市新城政策效应研究——以五大新城新落户政策为例
4.大食物观背景下的大农机观
5.大食物安全观下粮食增产政策的逻辑反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马铃薯生产概况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在我国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气候、病虫害等影响因素,其产量和质量不稳定,因此需要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 种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根据不同地域和季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品种,以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
2. 土壤改良在种植前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性,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3.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一般在亩产50吨以上的地区,每亩种植量为3000-4000公斤。
4. 灌溉管理在生长期间,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溉管理,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马铃薯的影响。
5.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化学、生物和农业机械等综合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危害。
6. 施肥管理根据生长期的需要,采用分季施肥,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保证马铃薯的充分营养供应。
7. 环境保护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8. 收获与储藏在适当的成熟期进行收获,采用合理的存储技术,确保马铃薯的质量和保鲜度。
9. 市场营销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
10. 技术培训开展马铃薯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对马铃薯生产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技术水平。
三、总结上述内容是针对全国马铃薯生产技术的指导意见,只有科学地应用这些技术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生产,才能推动我国马铃薯生产技术的持续创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马铃薯的现实意义
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现实意义1.3.1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黑龙江省种植马铃薯已有近9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马铃薯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马铃薯一直作为粮食作物,连同谷物、豆类构成了粮豆薯生产格局,这种统计方法延续至今未变。
黑龙江省历来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作为当家作物,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根据市场需求,各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明显。
进口的小麦、大豆数量逐年增加,使得黑龙江省粮食价格优势逐渐丧失,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的模式已被打破,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
种什么作物,种多少面积,要看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大豆、玉米、水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小麦面积急剧减少。
与1985年相比,2006年水稻播种面积由39万hm2增加到208.9万hm2,增长了4.36倍;玉米播种面积由157.7万hm2增加到296.1万hm2,增长了87.76%;大豆播种面积由216.7万hm2增加到393.7万hm2,增长了81.67%;小麦播种面积则由203.8万hm2下降到24.8万hm2,下降了7.21倍;而马铃薯播种面积则由22.2万hm2增加到33.3万hm2,增长了49.54%。
需要指出的是,马铃薯播种面积从2001年开始,连续7年超过小麦播种面积,2006年马铃薯播种面积比小麦高出了34.27%。
马铃薯在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再创新高。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2007年2月发表的统计公报,该省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7.6万hm2,比2006年增长2.9%;粮食产量3780万t,增长5.0%,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呈现“两增两减”:水稻产量1360万t,增长16.0%,玉米1453.5万t,增长5.4%;小麦93万t,下降4.3%,大豆652.5万t,下降12.8%。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应发薯1号选育报告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应发薯1号选育报告作者:闫巧丽肖弘童延虎周廷芬冯宜林刘兴南张连明李应发闫文君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3年第11期摘要:為了给生产上提供适宜白银高扬程灌区和高寒二阴地区栽培的加工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以引进的资源材料9501-59为母本、9333-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统选育法,成功选育出了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应发薯1号。
2017 — 2018年在会宁、榆中、古浪、西吉、定西 5个试点进行的马铃薯新品种多点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9 448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23.14%,增产差异显著。
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1 d,株型直立,株高63 cm。
叶片绿色,花冠白色。
结薯集中,单株平均结薯4.6个,商品薯率86.0%。
块茎椭圆形,薯皮薯肉白色,芽眼浅,薯皮略粗。
块茎干物质含量240.0 g/kg,粗淀粉含量180.6 g/kg,蛋白质含量21.9 g/kg,Vc含量81.4 mg/kg,还原糖含量2.0 g/kg。
植株田间抗晚疫病和花叶病毒病,适宜在甘肃白银、定西、兰州等高寒冷凉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山区种植。
关键词:冬马铃薯;应发薯1号;高淀粉;选育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3)11-1021-05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11.008Breeding Report on A New Starch Processing Potato Variety Yingfashu 1YAN Qiaoli 1, XIAO Hong 1, TONG Yanhu 2, ZHOU Tingfen 3, FENG Yilin 4, LIU Xingnan 1,ZHANG Lianming 1, LI Yingfa 5, YAN Wenjun 1(1. Baiyin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2. Baiy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r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3. Jingtai County Agricultural Extension Centre, Jingtai Gansu 730400, China; 4. Municipal SeedStation of Baiyin,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5. Huining Liuhe Potato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Huining Gansu 7307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processing potat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high-lift irrigation areas of Baiyin and alpine humid areas, a new potato variety Yingfashu 1was selected and bred based on 9501-59 as female parent and 9333-1 as male parent. In 2017 and 2018, the average yield of Yingfashu 1 from 5 locations in 2a(Huining, Yuzhong, Gulang, Xiji and Dingxi) in the multi-point experiment was 49 448 kg/ha which was 23.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y Longshu 6, demonstrat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yield. This variety is late-maturing with the growth period of 111 days. The plant type is erect, and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is 63 cm, other agronomy characters including green leaves, white corolla, and concentrated tubers with 4.6 tubers per plant and marketable tuber rate of 86.0%. The tuber is in oval shape with white flesh, light eyes and slightly thick skin. In tubers,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dry matter, starch, crude protein,vitamin C and reducing sugar are 240.0 g/kg, 180.6 g/kg, 21.9 g/kg, 81.4 mg/kg and 2.0 g/kg,respectively. This variety is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and mosaic virus. 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alpine humid regions and semi-arid mountainous regions such as Baiyin, Dingxi and Lanzhou in Gansu Province.Key words: Potato; Yingfashu 1; High starch; Breeding收稿日期:2023 - 08 - 25;修订日期:2023 - 09 - 28基金项目:甘肃省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1-7N、2022-2-11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大理州脱毒马铃薯种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已取得重要进展,且具备诸多做大做强的后发优势或基础条件。
在简述大理州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主要成就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地理区位、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等层面分析了区域马铃薯脱毒种薯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之优势条件;进一步分析指出,良种匮乏、生产成本高、良繁与质监体系不完善、规模经营主体弱势等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并提出:强化政策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完善良繁体系、健全质监体系和扶强规模经营主体等若干对策建议,做大、做优、做强区域脱毒马铃薯种业。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成效;优势;制约因素;着力点;大理州马铃薯是中国,也是云南省和大理州继玉米、水稻和麦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5年1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伴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种植面积已达568.4万hm 2,年产量9000万余t ,成为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第一、总产量最大的国家。
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指出,未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扩大到666.67万hm 2,脱毒种薯普及率将达到50%以上[1]。
做大做优做强高原特色马铃薯种业——基于大理州脱毒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发展优势的若干思考李 江 赵宗福 杨曙辉 赵 彪 严绍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大理671005)种薯是马铃薯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环节,是产业之根本;种薯质量是关乎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是马铃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然而,相对于荷兰、加拿大、英国等马铃薯生产最为先进的国家,我国云南省尤其是滇西片区和大理州,种薯产业发展显著滞后或尚处初始阶段,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极低;脱毒马铃薯种薯应用普及率仅为25%~30%,略高于20%~25%的全国平均水平,显著低于50%的中国西部平均水平和90%的发达国家水平;种薯质量整体偏低或参差不齐,合格种薯比率更低等,进而深刻影响或严重阻碍区域马铃薯产业持续绿色发展。
大理州地处中国西南的滇西低纬高原地区,既是马铃薯的优势产区,更是优质特色种薯的优势产区,推动[28] 龙洪进.国内外辣椒(C .annuum L .)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4(S1):439-443[29] 付文婷,廖芳芳,何建文,等.不同温度和外源添加物对辣椒花药的培养效果[J].南方农业学报,2015,46(4):635-640[30] Qin X ,Rotino G L .Anther culture of several sweet and hot pepper genotypes[J].Capsicum Eggplant Newsl .1993,12:59-62[31] 陈肖师.甜椒花药培养及“塞花一号”的育成[J].中国蔬菜,1988(3):5-7[32] 赖黎丽,张嘉园,杨梅,等.新疆加工型辣椒花药培养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7(19):6-10[33] 刘广霞.影响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效率的因素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34] Supena E D J ,Suharsono S ,Jacobsen E ,et al .Successful developmentof a shed-microspore culture protocol for doubled haploid production in Indonesian ho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J].Plant cell reports ,2006,25(1):1-10[35] 谭诤,宋莉英,高峰.生物技术在辣椒育种研究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2004,14(2):74-76[36] 李怡斐,张世才,蒋晓英,等.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创制加工型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J].分子植物育种,2017,15(6):2317-2321(收稿日期:2018-03-30)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发展并做大、做优、做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大理州马铃薯种业发展主要成效马铃薯是大理州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与“钱粮”双增作物,广泛分布于大理、洱源、剑川、鹤庆、漾濞等全州12个县市的山区、半山区及坝区,并具有较悠久的栽培历史,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中扮演着愈益重要的角色。
进入21世纪,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以年均7.3%的速度扩增,并进一步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马铃薯种薯产业尤其是脱毒马铃薯种业亦同步呈现愈益向好的良性发展格局,并逐步从“自给自足”的传统陈旧生产经营模式向现代种业发展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尽管大理州马铃薯种业发展明显滞后,现代意义上的脱毒种薯产业亦起步较晚,但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脱毒马铃薯组培室3500m 2、温网室4000余m 2,年产脱毒苗150万株;原种基地133.33hm 2,年产量0.3万t [2];一、二级种薯基地2000hm 2,年产量4.65万t 。
全州共有2家马铃薯加工企业、3家种业公司、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在鹤庆草海、洱源牛街及剑川、漾濞等地建成7个种薯良繁基地。
以大理州农科院为龙头,县乡农技部门、种业公司等种苗生产单位为支撑,良种繁育基地为纽带,种植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网点,集微型薯和一、二级种薯生产为一体的脱毒马铃薯种薯产业体系已初步建成,产业化发展雏形初具,将为推动大理高原特色现代马铃薯大产业的持续绿色乃至跨越发展,助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大理州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条件2.1 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类型与产地环境 大理州是中国西部典型的低纬高原地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光温资源丰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适中偏丰,年均降雨量748.4mm ,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州内最低海拔730m ,最高海拔4247m ,高差悬殊3502m ,气候垂直变化,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州内90%以上土地面积为山区或山地,其中,海拔2500~3100m 的冷凉山区土地广袤、人口稀少;光照充足,光时长、光质好;土壤肥沃、疏松;自然隔离条件好,作物品种单一,病虫害较轻,品种退化缓慢等,与马铃薯的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自然条件极为相似,是最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种植栽培的地区之一。
优越独特的气候条件、富足的光温资源及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等,为大理州马铃薯周年生产和高效、高质量种薯产业发展铸就了至关重要的自然基础条件。
2.2 具有强劲的整体产业发展态势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广泛深入推进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大理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骄人成就,并进一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0年以来,全州马铃薯面积以年均7%以上、总产近10%的速度快速发展;2016年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1万hm 2(其中,冬早马铃薯8633.33hm 2,占全年马铃薯总面积的41.2%),平均鲜薯产量1.55t/667m 2,总产量48.15万t [3]。
尤其是随着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的不断加码,具有显著高原特色的冬马铃薯产业发展更为迅猛,以弥渡、南涧、巍山等县市为主导的冬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预计“十三五”末,大理州马铃薯栽培面积将扩增至3.0万hm 2,其中,冬马铃薯面积将达1.33万hm 2[4]。
同时,以脱毒马铃薯种薯为核心的优质种薯生产,以其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相对较大的生产利润空间而备受广大山区农民的推崇或认可,具有日益广泛而厚实的群众基础;预计2020年,全州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面积将突破0.67万hm 2。
马铃薯整体产业、大产业良好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对厚实的产业根基,为进一步激发和催化传统种薯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源。
2.3 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前景 当前,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加速以及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种薯尤其是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供不应求。
而滇西地区生产的种薯以其质量好、上市早、运输便捷与低成本等优势,在国际或国内市场初现较强的竞争力,广受国内外或州内外客商与薯农的青睐;同时也为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并预示着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前景。
2.4 拥有良好的技术储备 经多年多方的努力打造,大理州初步建立了以大理州农科院为龙头、县乡农技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为重要支撑或纽带,集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马铃薯专业化研究推广机构组织或技术体系;学科门类齐全、人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年富力强,能从事科研、懂经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开拓型人才。
近年来,科研部门不断加强国际、国内的技术交流与协作攻关,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大理州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引种鉴定、扩繁及优质丰产技术研究”等重要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相继建成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硬件设施或技术装备;成功外引或选育出合作88、丽薯6号、丽薯7号、凤薯3号、凤薯4号等一批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并进行大面积广泛应用;“大理州滇西北高原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项目扎实推进,示范成效显著……。
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为大理州乃至滇西马铃薯种薯产业特色化、优质化、规模化、绿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2.5 具有凸显的区位优势 大理州地处滇西腹地,是滇西重要的交通要塞和中国南下东南亚、南亚,北进西藏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滇西最大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文化“准中心”,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境内交通发达便捷,集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农业产地环境优越、生态环境质量领先全国以及深厚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等,无不蕴涵或彰显利于马铃薯及其种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地利条件或区位优势。
2.6 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机遇 大理州是集山区、内陆、贫困和少数民族“四位一体”的农业大州,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贫困特困区域或人口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重点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山区,既是马铃薯种薯的优势产区,又是贫困度较深、扶贫攻坚难度较大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典型地区。
当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愈益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西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正酣,“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和“质量兴农”重大倡议和战略相继开启,“对外开放”步步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特色农业被提到空前的战略高度,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日臻成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方略与政策利好,无不为大理州乃至滇西高原马铃薯种薯产业特色化、生态化和持续绿色发展创造良好的先机,并进一步为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与生机;同时,也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带来了新思路、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