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专题01如何破解集合间的关系类问题Word版含解析
2017年12个高考数学考场解题方法.doc
2017年12个高考数学考场解题方法高考数学考试很多考生都觉得头疼,这是因为大家没有掌握好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不同类型的数学题要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12个高考数学考场解题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轻松应对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
方法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方法二、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方法三、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
方法四、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
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备战2018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 专题01 如何破解集合间的关系类问题 含解析
【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第01讲如何破解集合间的关系类问题考纲要求: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基础知识回顾: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B 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A⊆B真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A中的元素A B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图形语言符号语言A∪B={x|x∈A,或x∈B}A∩B={x|x∈A,且x∈B}∁U A={x|x∈U,且x∉A}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应用举例:招数一、韦恩图:一般地,若给定的集合元素离散或者是抽象集合,则用Venn图求解.【例1】【2017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入学考试】已知集合A={-1,0,4},集合B={x |x2-2x-3≤0,x∈N},全集为U,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解析:∵B={x|x2-2x-3≤0,x∈N}={x|-1≤x≤3,x∈N}={0,1,2,3}.而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为属于A 且不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故该集合为{-1,4}.答案:{-1,4} 【例2】【2017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设全集U ={n ∈N |1≤n ≤10},A ={1,2,3,5,8},B ={1,3,5,7,9},则(∁U A )∩B =________.【例3】【2017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全集U =R ,A ={x |x 2-2x ≤0},B ={y |y =cosx ,x ∈R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x |x <-1或x >2}B .{x |-1≤x ≤2}C .{x |x ≤1}D .{x |0≤x ≤1}解析:选D.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 ∩B .依题意知,A ={x |0≤x ≤2},B ={y |-1≤y ≤1},∴A ∩B ={x |0≤x ≤1},故选D.招数二、数轴图示法:若给定集合的元素连续,则用数轴图示法求解,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例4】【2017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 ={x |-2≤x ≤7},B ={x |a +1<x <2a -1},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 难点01 集合思想及应用技巧解答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难点01 集合思想及应用技巧解答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lastic part’s structure service requirement, mounding quality and mould menu factoring cost.A corresponding injection mould of internal side core pulling was designed. By adopting the multi-direction and multi-combination core-pulling. A corresponding injection mould of internal side core pulling was designe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mould was introduced难点1 集合思想及应用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为历年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对集合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作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运用.本节主要是帮助考生运用集合的观点,不断加深对集合概念、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与应用.●难点磁场(★★★★★)已知集合A={(x,y)|x+mx-y+2=0},B={(x,y)|x-y+1=0,且0≤x≤2},如果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案例探究[例1]设A={(x,y)|y2-x-1=0},B={(x,y)|4x2+2x-2y+5=0},C={(x,y)|y=kx+b},是否存在k、b∈N,使得(A∪B)∩C=?,证明此结论.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集合及其符号的分析转化能力,即能从集合符号上分辨出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而解决问题.属★★★★★级题目. 知识依托:解决此题的闪光点是将条件(A∪B)∩C=?转化为A∩C=?且B∩C=?,这样难度就降低了.错解分析:此题难点在于考生对符号的不理解,对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不能认清其实质内涵,因而可能感觉无从下手.技巧与方法:由集合A与集合B中的方程联立构成方程组,用判别式对根的情况进行限制,可得到b、k的范围,又因b、k∈N,进而可得值.解:∵(A∪B)∩C=?,∴A∩C=?且B∩C=??y2?x?1∵? ∴k2x2+(2bk-1)x+b2-1=0 ?y?kx?b2∵A∩C=?222∴Δ1=(2bk-1)-4k(b-1)<0∴4k2-4bk+1<0,此不等式有解,其充要条件是16b2-16>0,即b2>1?4x2?2x?2y?5?0∵?y?kx?b? ①∴4x2+(2-2k)x+(5+2b)=0∵B∩C=?,∴Δ2=(1-k)2-4(5-2b)<0∴k2-2k+8b-19<0,从而8b<20,即b<2.5 ② 由①②及b∈N,得b=2代入由Δ1<0和Δ2<0组成的不等式组,得2??4k?8k?1?0, ?2??k?2k?3?0∴k=1,故存在自然数k=1,b=2,使得(A∪B)∩C=?.[例2]向5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比赞成A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B 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B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问对A、B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命题意图:在集合问题中,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数轴法取交并集,韦恩图法等,需要考生切实掌握.本题主要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属★★★★级题目.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考生能由题目中的条件,想到用韦恩图直观地表示出来. 错解分析:本题难点在于所给的数量关系比较错综复杂,一时理不清头绪,不好找线索.技巧与方法:画出韦恩图,形象地表示出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解:赞成A的人数为50×35=30,赞成B的人数为30+3=33,如上图,记50名学生组成的集合为U,赞成事件A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B的学生全体为集合B.设对事件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则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不赞成B的人数为30-x,赞成B而不赞成A的人数为33-x.依题意(30-x)+(33-x)+x+(x3x3+1,赞成A而+1)=50,解得x=21.所以对A、B都赞成的同学有21人,都不赞成的有8人.●锦囊妙计1.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2.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B,则有A=?或A≠?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歼灭难点训练一、选择题1.(★★★★)集合M={x|x=A.M=Nkx2??4,k∈Z},N={x|x=k?2??2,k∈Z},则( )D.M∩N=?B.MNC.MN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三年数学如何解决集合与映射的问题
高中三年数学如何解决集合与映射的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集合与映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内容。
学生们常常会面临各种与集合与映射相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三年数学中,解决集合与映射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一、理解集合与映射的概念在解决集合与映射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集合与映射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集合是由一定规则或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元素组成的整体,而映射是一种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我们对集合与映射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集合与映射的相关性分析在实际问题中,集合与映射往往会相互关联,我们需要通过分析问题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一些典型的问题类型包括:1. 集合的运算问题:如交集、并集、差集等。
2. 映射的性质问题:如一一映射、满射、单射等。
3. 集合与映射的综合问题:如给定映射,求定义域、值域、像等。
三、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我们需要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解决集合与映射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包括:1. 特例法:通过取特定的元素或集合来探索问题的规律和性质。
2. 推理法:通过逻辑推理和运算法则来推导得出问题的答案。
3. 统计法:通过统计元素个数或集合属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 图像法:通过绘制集合图或映射图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四、具体问题的解决步骤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理清问题:仔细阅读问题,弄清题意,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 确定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目标。
3. 运用符号和定义: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引入适当的符号和定义。
4. 分析问题:运用数学方法和思维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导。
5. 求解问题: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具体计算和推导,得出问题的解答。
6. 验证结果:将得出的解答代入原问题进行验证,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五、练习与实践集合与映射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练习与实践,通过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2017年高考数学热点、难点知识汇总
2017年高考数学热点、难点知识汇总第一、立体几何 知识要点一、 平面.1.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面.注: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2. 两个平面可将平面分成3或4部分.(①两个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相交)3. 过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1或3个平面.(①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平行,②三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平行)[注]: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三条直线的公共点有0或1个.4. 三个平面最多可把空间分成 8 部分.(X 、Y 、Z 三个方向)二、 空间直线.1. 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反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α,b 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2.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下图).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 180,0∈θ)(直线与直线所成角(] 90,0∈θ)(斜线与平面成角() 90,0∈θ)(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90,0∈θ) (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5.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的长度.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三、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12方向相同12方向不相同[注]:①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a ∥α. (×)(平面外一条直线)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相交,则a 与平面α相交. (×)(平面外一条直线)③若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则α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不是任意一条直线,可利用平行的传递性证之)④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可能在此平面内)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可能相交)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异面)⑦直线l 与平面α、β所成角相等,则α∥β.(×)(α、β可能相交)3. 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4.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若PA ⊥α,a ⊥AO ,得a ⊥PO (三垂线定理), 得不出α⊥PO . 因为a ⊥PO ,但PO 不垂直OA .●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亦成立.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5. ⑪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⑫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四、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 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 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哪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注]:一平面间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4.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二:如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注:如果两个二面角的平面对应平面互相垂直,则两个二面角没有什么关系.5.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推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平面,则它们交线垂直于第三平面.P O AaP αβM AB证明:如图,找O 作OA 、OB 分别垂直于21,l l ,因为ααββ⊥⊂⊥⊂OB PM OA PM ,,,则OB PM OA PM ⊥⊥,.6. 两异面直线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θcos 2222mn d n m l +++=(θ为锐角取加,θ为钝取减,综上,都取加则必有⎥⎦⎤ ⎝⎛∈2,0πθ) 7. ⑪最小角定理:21cos cos cos θθθ=(1θ为最小角,如图)⑫最小角定理的应用(∠PBN 为最小角) 简记为: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且又比交线夹角补角一半长,一定有4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比交线夹角补角小,一定有2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与交线夹角相等,一定有3条或者2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小,又与交线夹角一半小,一定有1条或者没有.五、 棱锥、棱柱. 1. 棱柱.⑪①直棱柱侧面积:Ch S =(C 为底面周长,h 是高)该公式是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得出的.②斜棱住侧面积:l C S 1=(1C 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l 是斜棱柱的侧棱长)该公式是利用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平行四边形得出的.⑫{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直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⑬棱柱具有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 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注:①棱柱有一个侧面和底面的一条边垂直可推测是直棱柱. (×)(直棱柱不能保证底面是钜形可如图)②(直棱柱定义)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⑭平行六面体:定理一: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注]:四棱柱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定理二: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推论一: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为γβα,,,则1cos cos cos 222=++γβα. 推论二: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各侧面所成的角为γβα,,,则2c o s c o s c o s 222=++γβα.[注]: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斜四面体的两个平行的平面可以为矩形) ②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应是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直.棱柱才行) ③对角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直四棱柱一定是长方体.(×)(只能推出对角线相等,推不出底面为矩形)图1θθ1θ2图2④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 (两条边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若两条边相交,则应是充要条件)2.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棱柱棱柱3V Sh V ==.⑪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②正棱锥的侧面积:'Ch 21S =(底面周长为C ,斜高为'h )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αcos 底侧S S =(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α) 附: 以知c ⊥l ,b a =⋅αcos ,α为二面角b l a --. 则l a S ⋅=211①,b l S ⋅=212②,b a =⋅αcos ③ ⇒①②③得αcos 底侧S S =.注:S 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方法).⑫棱锥具有的性质: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⑬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 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I 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注]:i. 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 ii. 简证:AB ⊥CD ,AC ⊥BD ⇒ BC ⊥AD. 令===,, l ab cB F E D得c a c b AD BC c AD a b AB AC BC -=⋅⇒=-=-=,,已知()()0,0=-⋅=-⋅0=-⇒则0=⋅AD BC . iii. 空间四边形OABC 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iv. 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一定是正方形.简证:取AC 中点'O ,则⊥⇒⊥'⊥'AC AC O B AC o o ,平面=∠⇒⊥⇒'FGH BO AC B O O 90°易知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GH 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EFGH FG EF ⇒=为正方形.3. 球:⑪球的截面是一个圆面.①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 ②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 ⑫纬度、经度:①纬度:地球上一点P 的纬度是指经过P 点的球半径与赤道面所成的角的度数.②经度:地球上B A ,两点的经度差,是指分别经过这两点的经线与地轴所确定的二个半平面的二面角的度数,特别地,当经过点A 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时,这个二面角的度数就是B 点的经度. 附:①圆柱体积:h r V 2π=(r 为半径,h 为高) ②圆锥体积:h r V 231π=(r 为半径,h 为高) ③锥形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4. ①内切球: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设边长为a ,a h 36=,243a S =底,243a S =侧 得a a a R R a R a a a 46342334/424331433643222=⋅==⇒⋅⋅+⋅=⋅. 注:球内切于四面体:h S R S 313R S 31V 底底侧AC D B ⋅=⋅+⋅⋅⋅=- 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六. 空间向量.1. (1)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亦称平行向量,指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 注:①若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共线.(×) [当0=b 时,不成立]②向量c b a ,,共面即它们所在直线共面.(×) [可能异面]③若∥,则存在小任一实数λ,使λ=.(×)[与=不成立]④若为非零向量,则0=⋅.(√)[这里用到)0(≠b b λ之积仍为向量](2)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0(≠a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具有唯一性),使b a λ=.O r OR(3)共面向量:若向量使之平行于平面α或在α内,则与α的关系是平行,记作∥α.(4)①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不共线,则向量与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x 、y 使b y a x P +=.②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三点......A .、.B .、.C .,则)1(=++++=z y x z y x 是PAB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简证:→+==++--=z y z y z y )1(P 、A 、B 、C 四点共面)注:①②是证明四点共面的常用方法.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z y x ++=.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 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 z y x ++=(这里隐含x+y+z≠1). 注:设四面体ABCD 的三条棱,,,,d AD c AC b AB ===其中Q 是△BCD 的重心,则向量)(31c b a AQ ++=用MQ AM AQ +=3. (1)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 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 轴是纵轴(对应为纵轴),z 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①令=(a 1,a 2,a 3),),,(321b b b =,则),,(332211b a b a b a ±±±=+))(,,(321R a a a ∈=λ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 ∥)(,,332211R b a b a b a b ∈===⇔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 0332211=++⇔⊥b a b a b a b a 222321a a a ++==(a a =⋅=)232221232221332211||||,cos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212212212)()()(z z y y x x d -+-+-=.(2)法向量:若向量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如果α⊥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3)用向量的常用方法:①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射线,其中DBα∈A ,则点B 到平面α||n ②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21,n 分别是二面角βα--l 中平面βα,的法向量,则21,n 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21,n n 方向相同,则为补角,21,n n 反方,则为其夹角).③证直线和平面平行定理:已知直线≠⊄a 平面α,α∈⋅∈⋅D C a B A ,,且CDE 三点不共线,则a ∥α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μλ⋅使CE CD AB μλ+=.(常设CE CD AB μλ+=求解μλ,若μλ,存在即证毕,若μλ,不存在,则直线AB 与平面相交).ABII. 竞赛知识要点一、四面体.1. 对照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我们不难得到立体几何中的四面体的类似性质:①四面体的六条棱的垂直平分面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②四面体的四个面组成六个二面角的角平分面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此四面体的内接球的球心; ③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重心与相对顶点的连接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此四面体的重心,且重心将每条连线分为3︰1;④12个面角之和为720°,每个三面角中任两个之和大于另一个面角,且三个面角之和为180°.2. 直角四面体:有一个三面角的三个面角均为直角的四面体称为直角四面体,相当于平面几何的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四面体中,记V 、l 、S 、R 、r 、h 分别表示其体积、六条棱长之和、表面积、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及侧面上的高),则有空间勾股定理:S 2△ABC +S 2△BCD +S 2△ABD =S 2△ACD.3. 等腰四面体:对棱都相等的四面体称为等腰四面体,好象平面几何中的等腰三角形.根据定义不难证明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的三条面对角线的端点为顶点的四面体是等腰四面体,反之也可以将一个等腰四面体拼补成一个长方体.(在等腰四面体ABCD 中,记BC = AD =a ,AC = BD = b ,AB = CD = c ,体积为V ,外接球半径为R ,内接球半径为r ,高为h ),则有①等腰四面体的体积可表示为22231222222222c b a b a c a c b V -+⋅-+⋅-+=; ②等腰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可表示为22242c b a R ++=;③等腰四面体的四条顶点和对面重心的连线段的长相等,且可表示为22232c b a m ++=; ④h = 4r.二、空间正余弦定理.空间正弦定理:sin∠ABD/sin∠A -BC-D=sin∠ABC/sin∠A -BD-C=sin∠CBD/sin∠C -BA-DO A BCD空间余弦定理:cos∠ABD=cos∠ABCcos∠CBD+sin∠ABCsin∠CBDcos∠A-BC-D立体几何知识要点一、知识提纲(一)空间的直线与平面⒈平面的基本性质⑪三个公理及公理三的三个推论和它们的用途.⑫斜二测画法.⒉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直线、平行直线、异面直线.⑪公理四(平行线的传递性).等角定理.⑫异面直线的判定:判定定理、反证法.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定义(求法)、范围.⒊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⒋直线和平面垂直⑪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判定定理.⑫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5.平面和平面平行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6.平面和平面垂直互相垂直的平面及其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二)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的证明思路(见附图)(三)夹角与距离7.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⑪平面的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面角余弦公式、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⑫二面角:①定义、范围、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②互相垂直的平面及其判定定理、性质定理.8.距离⑪点到平面的距离.⑫直线到与它平行平面的距离.⑬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段.⑭异面直线的距离: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及其性质、公垂线段.(四)简单多面体与球9.棱柱与棱锥⑪多面体.⑫棱柱与它的性质:棱柱、直棱柱、正棱柱、棱柱的性质.⑬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平行六面体的性质、长方体的性质.⑭棱锥与它的性质:棱锥、正棱锥、棱锥的性质、正棱锥的性质.⑮直棱柱和正棱锥的直观图的画法.10.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⑪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⑫正多面体.11.球⑪球和它的性质:球体、球面、球的大圆、小圆、球面距离.⑫球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二、常用结论、方法和公式1.从一点O 出发的三条射线OA 、OB 、OC ,若∠AOB=∠AOC ,则点A 在平面∠BOC 上的射影在∠BOC 的平分线上;2. 已知:直二面角M -AB -N 中,AE ⊂ M ,BF ⊂ N,∠EAB=1θ,∠ABF=2θ,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cos cos 21θθθ=3.立平斜公式:如图,AB 和平面所成的角是1θ,AC 在平面内,BC 和AB 的射影BA 1成2θ,设∠ABC=3θ,则cos 1θcos 2θ=cos 3θ; 4.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1)平移法: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中选择一特殊点,作另一条的平行线;(2)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平面所成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它的三条边分别是平面的垂线段、斜线段及斜线段在平面上的射影。
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技巧与方法
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第56讲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技巧与方法考纲要求: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体会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差异;掌握演绎推理的“三段论”,能运用“三段论”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绎推理.基础知识回顾:一、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1)定义: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2)特点: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1)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2)特点: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二、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应用举例:类型一、归纳推理1、形的推理例1.下面图形由小正方形组成,请观察图1至图4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2、式的推理例2.已知f(x)=x1+x,x≥0,若f1(x)=f(x),f n+1(x)=f(f n(x)),n∈N+,则f2 014(x)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例3.观察下列不等式1+122<32,1+122+132<53,1+122+132+142<74……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__________.3、数的推理例4.观察下列等式: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根据上述规律,第n 个等式为________.点评:运用归纳推理时的一般步骤:首先,通过观察特例发现某些相似性(特例的共性或一般规律);然后,把这种相似性推广到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最后,对所得出的一般性命题进行检验.在数学上,检验的标准是能否进行严格的证明.类型二、类比推理例5.已知点A(x 1,ax 1),B(x 2,ax 2)是函数y =a x(a>1)的图象上任意不同两点,依据图象(图略)可知,线段AB 总是位于A ,B 两点之间函数图象的上方,因此有结论ax 1+ax 22>a x 1+x 22成立.运用类比思想方法可知,若点A(x 1,sin x 1),B(x 2,sin x 2)是函数y =sin x(x ∈(0,π))的图象上任意不同两点,则类似地有________成立.例6.在Rt △ABC 中,AB ⊥AC ,AD ⊥BC 于D ,求证:1AD 2=1AB 2+1AC 2,那么在四面体A -BCD 中,类比上述结论,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点评:(1)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步骤为: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2)类比推理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结论等,可以类比到立体几何中,得到类似的结论.①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三棱锥是类比对象;②三角形各边的边长与三棱锥的各面的面积是类比对象;③三角形边上的高与三棱锥面上的高是类比对象;④三角形的面积与三棱锥的体积是类比对象;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中的“二分之一”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中的“三分之一”是类比对象.类型三、演绎推理例7.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1,a n +1=n +2nS n (n ∈N *).证明: (1)数列⎩⎨⎧⎭⎬⎫S n n 是等比数列;(2)S n +1=4a n .点评:演绎推理的推证规则(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本题中,等比数列的定义在解题中是大前提,由于它是显然的,因此省略不写.(2)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一些稍复杂一点的证明题常常要由几个三段论才能完成方法、规律归纳:类比推理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结论等,可以类比到立体几何中,得到类似的结论.比如 :①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三棱锥是类比对象;②三角形各边的边长与三棱锥的各面的面积是类比对象; ③三角形边上的高与三棱锥面上的高是类比对象; ④三角形的面积与三棱锥的体积是类比对象;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中的“二分之一”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中的“三分之一”是类比对象.实战演练:1.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 (x )=sin(x 2+1)是正弦函数,因此f (x )=sin(x 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 ) A .结论正确B .大前提不正确C .小前提不正确D .全不正确2.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n >0,公差d >0,则有a 4·a 6>a 3·a 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n >0,公比q >1,则b 4,b 5,b 7,b 8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 .b 4+b 8>b 5+b 7 B .b 4+b 8<b 5+b 7 C .b 4+b 7>b 5+b 8D .b 5·b 8<b 4·b 73.观察一列算式:1⊗1,1⊗2,2⊗1,1⊗3,2⊗2,3⊗1,1⊗4,2⊗3,3⊗2,4⊗1,…,则式子3⊗5是第( ) A .22项 B .23项 C .24项D .25项4.已知“整数对”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1,1),(1,2),(2,1),(1,3),(2,2),(3,1),(1,4),(2,3),(3,2),(4,1),…,则第60个“整数对”是( ) A .(7,5) B .(5,7) C .(2,10)D .(10,1)5.观察下式:1=12,2+3+4=32,3+4+5+6+7=52,4+5+6+7+8+9+10=72,…,则第n 个式子是( ) A .n +(n +1)+(n +2)+…+(2n -1)=n 2 B .n +(n +1)+(n +2)+…+(2n -1)=(2n -1)2 C .n +(n +1)+(n +2)+…+(3n -2)=(2n -1)2 D .n +(n +1)+(n +2)+…+(3n -1)=(2n -1)26.对于命题:若O 是线段AB 上一点,则有|OB →|·OA →+|OA →|·OB→=0.将它类比到平面的情形是:若O 是△ABC 内一点,则有S △OBC ·OA →+S △OCA ·OB →+S △OBA ·OC →=0,将它类比到空间情形应该是:若O 是四面体ABCD 内一点,则有__________. 7.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2 34 5 67 8 9 1011 12 13 14 15…根据以上排列规律,数阵中第n(n≥3)行的从左至右的第3个数是________.8.把正整数排列成如下图甲的三角形数阵,然后擦去第偶数行的奇数和第奇数行中的偶数,得到如图乙的三a,若a n=2015,则n _________.角数阵,再把图乙中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得到数列{}n9.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①sin213°+cos217°-sin 13°c os 17°;②sin215°+cos215°-sin 15°cos 15°;③sin218°+cos212°-sin 18°cos 12°;④sin2(-18°)+co s248°-sin(-18°)cos 48°;⑤sin2(-25°)+cos255°-sin(-25°)cos 55°.(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10.观察下列各式:C01=40;C03+C13=41;C05+C15+C25=42;C07+C17+C27+C37=43;…照此规律,当n∈N*时,=________.C02n-1+C12n-1+C22n-1+…+C n-12n-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热点难点精讲精析 1.1集合
高考一轮复习热点难点精讲精析:1.1集合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相关链接(1)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以分析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在解决集合的概念的问题时,要注意养成自学使用符号的意识和能力,运用集合的观点分析、处理实际问题。
(3)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Venn图,在解题时要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
注:①要特别注意集合中的元素所代表的特征。
如:A={y|y=x2+2},B={(x,y)|y=x2+2}.其中A表示数集,B表示二次函数y=x2+2的图象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二者不能混淆。
②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③常见集合的意义2、例题解析例1.(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A)9 (B)8 (C)7 (D)6(2)已知-3∈A={a-2,2a2+5a,12},则a=______.【解题指导】(1)从P+Q的定义入手,可列表求出a+b的值.(2)-3是A中的元素,说明A中的三个元素有一个等于-3,可分类讨论.解析:(1)选B.根据新定义将a+b的值列表如下: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P+Q 中有8个元素,故选B.(2)∵-3∈A,∴a-2=-3或2a 2+5a=-3,∴a=-1或.=-3a 2当a=-1时,a-2=2a 2+5a=-3,不合题意; 当.=-3a 2时,A={-72,-3,12},符合题意, 故.=-3a 2答案:.=-3a 2例2.集合{}0,2,A a =,{}21,B a =,若{}0,1,2,4,16AB =,则a 的值 为 ( )A.0B.1C.2D.4答案 D解析 ∵{}0,2,A a =,{}21,B a =,{}0,1,2,4,16A B =∴2164a a ⎧=⎨=⎩∴4a =,故选D.例3.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C )A .M = {(3,2)},N = {(2,3)}B .M = {(x ,y )|x + y = 1},N = {y |x +y = 1}C .M = {4,5},N = {5,4}D .M = {1,2},N = {(1,2)}答案:C解析:由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无序性、唯一性)即得。
【高三学习指导】高考数学考点集合的一轮复习方法
【高三学习指导】高考数学考点集合的一轮复习方法【摘要】历届高中三年级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
高考一轮复习正是打基础高中三年级,逐一击破的阶段。
同学们一定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的高考数学考点集合的一轮复习方法,帮助大家有效复习!对于集合的审查,我们首先要注意基础,掌握集合(子集和真子集)之间的关系和集合之间的操作的判断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区分集合的相关概念和符号。
只有准确地把握它们,我们才能高考落入命题者设计的陷阱首先,要明确集合元素的意义,弄清集合由哪些元素所组成,这就需要对集合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相互转化.其次,由于集合知识的新概念和许多符号,我们经常照顾一件事而失去另一件事。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注集合元素的三个属性(确定性、相互各向异性和无序性);第二,注意0,{0},{0}之间的关系。
数字0不是一个集合,{0}是一个包含元素0的集合,但是一个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0}是一个元素集合;第三,要注意空集的特殊性。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实子集,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第四,我们应该注意“符号”之间的差异∈“和”“(或)。
符号”∈“表示元素和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或)表示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不可忽视集合的交汇性及创新性问题对集合的重点复习是集合间的关系判定以及集合间的运算问题.其中关系判定以及集合间的运算问题,常常是集合内容与不等式等内容进行交汇,故应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二次、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含参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等的解法.但也有可能考查较为灵活的非常规的开放题,探究题,信息迁移题等创新题.其实也是近年高考在集合方面的一个新命题背景,特别是定义新运算.如已知集合a={0,2,3},定义集合运算a※a={xx=ab,a∈a,b∈a},则a※a=_________.此类关键是理解新运算,易得a,b可以相同,知填{0,6,4,9}.相关亮点:。
《推荐》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专题02求同存异解决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Word版含
【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第02讲求同存异解决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考纲要求: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基础知识回顾:1、集合的基本运算{x|x∈A,或x∈B} {x|x∈A,且x∈B}2、集合的运算性质①A∪B=A⇔B⊆A,A∩B=A⇔A⊆B;②A∩A=A,A∩∅=∅;③A∪A=A,A∪∅=A;④A∩∁U A=∅,A∪∁U A=U,∁U(∁U A)=A,∁U(A∪B)=∁U A∩∁U B, ∁U(A∩B)=∁U A∪∁U B 应用举例:类型一:已知集合中的元素,求其交集、并集或补集【例1】【2017河南省洛阳市一中高三入学考试】若集合A={i,i2,i3,i4}(i是虚数单位),B={1,-1},则A∩B等于( )A.{-1} B.{1} C.{1,-1} D.【答案】C【例2】【2017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摸底】已知集合2{|230}A x x x =--≤,{|ln(2)}B x y x ==-,则AB =( )A .(1,3)B .(1,3]C . [1,2)-D .(1,2)- 【答案】C【解析】由题意{|13}A x x =-≤≤,{|20}{|2}B x x x x =->=<,所以{|12}A B x x =-≤<.【例3】【2017东北四市高三联考】设集合M ={x|-2<x<3},N ={x|2x +1≤1},则M ∩(∁RN)= 【答案】{x |-1<x <3} 【解析】因为集合N ={x |2x +1≤1}={x |2x +1≤20}={x |x +1≤0}={x |x ≤-1},故∁R N ={x |x >-1},故M ∩(∁R N )={x |-1<x <3}.类型二:已知集合交集、并集或补集中的元素,求其集合中的元素【例4】【2017浙江省温州市高三月考试题】设全集{}()1,2,3,4,5,U U C AB =={}(){}1,A 3UC B =,则集合B =( )A .{}1,2,4,5B .{}2,4,5C .{}2,3,4D .{}3,4,5 【答案】B【解析】如图,{2,4,5}B =.故选B .13U :1,2,3,4,5BA【例5】【2017河北省温邯郸市高三月考试题】已知全集{1,2,3,4,5}U =,集合{1,2,3}A =,{3,4,5}B =,则U A C B ( )A .{3}B .{1,2,4,5}C .{1,2}D .{1,3,5}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运算,意在考查学生运算求解能力.由题意得,{1,2}U A C B =,故选C.类型三:已知集合关系求参数的值或范围【例6】【2017年长郡中学高三入学考试】已知集合{|A x y ==,{|1}B x a x a =≤≤+,若A B A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3][2,)-∞-+∞B .[1,2]-C .[2,1]-D .[2,)+∞ 【答案】C【解析】{}{||22A x y x x ===-≤≤,又因为A B A =即B A ⊆,所以122a a +≤⎧⎨≥-⎩,解之得21a -≤≤,故选C. 【例7】【201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一中高三月考】【已知A ={x |x 2-3x +2=0},B ={x |ax -2=0},若A ∩B =B ,则实数a 的值为( )A .0或1或2B .1或2C .0D .0或1【答案】A【例8】【2017西藏林芝市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 ={x |x 2-2x -3≤0},B ={x |x 2-2mx +m 2-4≤0,x ∈R ,m ∈R}.(1)若A ∩B =0,3],求实数m 的值;(2)若A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m =2.(2)(-∞,-3)∪(5,+∞).【解析】由已知得A ={x |-1≤x ≤3},B ={x |m -2≤x ≤m +2}.(1) 因为A ∩B =0,3],所以⎩⎪⎨⎪⎧m -2=0,m +2≥3.所以m =2.(2) ∁R B ={x |x <m -2或x >m +2},因为A ⊆∁R B ,所以m -2>3或m +2<-1,即m >5或m <-3. 因此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5,+∞).类型四:新定义集合运算问题【例9】【2017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设,A B 是非空集合,定义{}|,AB x x A x B =∈∉且,已知{}{}2|20,|2x A x x x B y y =--≤==,则AB =( )A .∅B .[]1,0-C .[)1,0-D .(]1,2【答案】C【解析】()R A B A B Θ=ðQ I ,[1,2]A =-,B=(0,)+∞,故(,0]R B =-∞ð,()[1,0]R A B A B ∴Θ==-ðI .【例10】【浙江省温州市2017届高三8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设集合0123{,,,}S A A A A =,在S 上定义运算⊕为:i j k A A A ⊕=,其中为i j +被4除的余数,,j =0,1,2,3.若230()m A A A A ⊕⊕=,则m 的值为( )A .0B .1C .2D .3【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231A A A ⊕=,,∴143m m +=⇒=,故选D.方法、规律归纳:1、一个性质:要注意应用A ⊆B 、A ∩B =A 、A ∪B =B 、∁U A ⊇∁U B 、A ∩(∁U B )=∅这五个关系式的等价性. 两种方法2、两种方法:韦恩图示法和数轴图示法是进行集合交、并、补运算的常用方法,其中运用数轴图示法要特别注意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实战演练:1.【201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考试】已知集合{1,2,3,4}A =,2{|log (31),}B n n k k A ==-∈,则A B =( )A .{3}B .{1}C .{1,3}D .{1,2,3} 【答案】C2.【2017广东省珠海市高三摸底考试】设集合{}{}11,3<<-=∈==x x B R x y y A x, ,则A B =A. ()11-, B. ()10, C. ()∞+,1- D. ()+∞0, 【答案】C.【解析】因为03>=xy ,所以集合{}0>=y y ,由集合的并集定义可得AB =()∞+,1-,故应选C.3.【2017青岛一中高三质检】2.已知数集A ={a 1,a 2,…,a n }(1≤a 1<a 2<…<a n ,n ≥2)具有性质P :对任意的i ,j (1≤i ≤j ≤n ),a i a j 与a ja i 两数中至少有一个属于A ,则称集合A 为“权集”,则( )A .{1,3,4}为“权集”B .{1,2,3,6}为“权集”C .“权集”中元素可以有0D .“权集”中一定有元素1 【答案】B【解析】由于3×4与43均不属于数集{1,3,4},故A 不正确;由于1×2,1×3,1×6,2×3,62,63,11,22,33,66都属于数集{1,2,3,6},故B 正确;由“权集”的定义可知a ja i 需有意义,故不能有0,同时不一定有1,C ,D 错.4.【2017北京市高三入学定位考试】已知集合{|11}A x R x =∈-<<,{|03}B x R x =∈≤≤,则A B =( )A .{|01}x x ≤<B .{|13}x x <≤C .{|13}x x -<≤D .{|1,}x x x <-≥或0 【答案】C5.【2017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已知{1,2,4,8,16}A =,2{|log ,}B y y x x A ==∈,则A B =( )A .{1,2}B .{2,4,8}C .{1,2,4}D .{1,2,4,8}【答案】C【解析】由已知可得22222{log 1,log 2,log 4,log 8,log 16}{0,1,2,3,4}B ==,所以{1,2,4}A B =.6.【2017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高三试题】已知集合{|21}A x x =-<<,2{|20}B x x x =-≤,则A B =( )A .{|01}x x <<B .{|01}x x ≤<C .{|11}x x -<≤D .{|21}x x -<≤ 【答案】B【解析】解二次不等式可得{|02}B x x A B =≤≤⇒⋂= {|01}x x ≤<,故选B. 7.【2017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月考试题】已知集合1|,,11M y y x x R x x ⎧⎫==+∈≠⎨⎬-⎩⎭,集合{}2|230N x x x =--≤,则( )A .MN =∅ B .R M C N ⊆ C .R M C M ⊆D .M N R ⋃= 【答案】D 【解析】1111,[3,)(,1]11y x x M x x =+=-++∴=+∞-∞---;{}2|230[1,3]N x x x =--≤=-,因此{1,3}M N =-,(3,)(,1)R C N M =+∞-∞-⊆,(1,3)R C M M =-⊆,M N R ⋃=,故选D.8.【2017江西吉安一中高三月考】已知集合M ={x |x +2x -8≤0},N ={x |y =-x 2+3x -2},在集合M 中任取一个元素x ,则“x ∈M ∩N ”的概率是 . 【答案】110【解析】因为M ={x |x +2x -8≤0},所以M ={x |-2≤x <8}.因为N ={x |y =-x 2+3x -2},所以N ={x |-x 2+3x -2≥0}={x |1≤x ≤2},所以M ∩N ={x |1≤x ≤2},所以所求的概率为2-18+2=110. 9.【2017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周考】已知集合A ={-1,1},B ={x |x 2-2ax +b =0},若∅≠B 且A ∪B =A ,求a ,b 的值.【答案】⎩⎪⎨⎪⎧ a =0,b =-1或⎩⎪⎨⎪⎧ a =1,b =1或⎩⎪⎨⎪⎧a =-1,b =1.10.【201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一中高三月考】设A={x|x 2+4x=0},B={x|x 2+2(a+1)x+a 2-1=0},其中x ∈R,如果A ∩B=B,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a=1或a ≤-1.【解析】由A ∩B=B 得B ⊆A,而A={-4,0},Δ=4(a+1)2-4(a 2-1)=8a+8,当Δ=8a+8<0,即a<-1时,B=∅ ,符合B ⊆A; 当Δ=8a+8=0,即a=-1时,B={0},符合B ⊆A;当Δ=8a+8>0,即a>-1时,B 中有两个元素,而B ⊆A={-4,0};∴B={-4,0}得a=1.∴a=1或a ≤-1.。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知识点整理.doc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知识点整理高考数学一直是很多考生头疼的科目,考生难以取得数学高分是因为掌握的知识点不够透彻,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数学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用心记住这些知识点。
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掌握好集合的知识既是数学学习本身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进入高中,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就是集合。
由于集合单元的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研究方法跟学习初中数学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致使部分同学初学集合时,感到难以适应,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解题失误,形成思维障碍,甚至影响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谈谈在集合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几个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是集合单元的一个显着特点,例如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义等等。
这些概念、关系和表示方法,都可以作为求解集合问题的依据、出发点甚至是突破口。
因此,要想学好集合的内容,就必须在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
二、注意弄清集合元素的性质,学会运用元素分析法审视集合的有关问题众所周知,集合可以看成是一些对象的全体,其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知识点整理是为大家精心总结的,希望大家能够在复习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多下功夫,这样就能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考数学破解命题陷阱专题01集合的解题技巧
专题01 集合的解题技巧一、命题陷阱设置1.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关系混淆陷阱;2.造成集合中元素重复陷阱;3.隐含条件陷阱;4.代表元变化陷阱;5.分类讨论陷阱; 6.子集中忽视空集陷阱; 7.新定义问题;8.任意、存在问题中的最值陷阱. 二、典例分析及训练.(一)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关系混淆陷阱 例1. 已知{0,1}M =,{|}N x x M =⊆则A.M N ∈B.N M ∈C.N M ⊆D.M N ⊆【答案】A陷阱预防:表面看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这类题目防范办法是把集合N 用列举法表示来.练习1.集合{|52,},{|53,},M x x k k Z P x x n n Z ==-∈==+∈{|103,}S x x m m Z ==+∈之间的关系是( )A. S P M ⊂⊂B. S P M =⊂C. S P M ⊂=D. P M S =⊂ 【答案】C【解析】∵{|52,},{|53,},{|103,}M x x k k Z P x x n n Z S x x m m Z ==-∈==+∈==+∈,∴{}7,2,3,8,13,18M =--L L , {}7,2,3,8,13,18P =--L L , {}7,3,13,23S =-L L ,故S P M ⊂=,故选C.练习2. 对于集合A {246}=,,,若A a ∈,则6A a -∈,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2或4【解析】2A ∈,则624A,4A -=∈∈则642A,6A -=∈∈,则660A,-=∈舍去,因此a 的值是2或4(二)集合中元素重复陷阱 例2. ,a b 是实数,集合A={a,,1}ba,2{,,0}B a a b =+,若A B =,求20152016a b +. 【答案】1-【解析】{}{}20010A B b A a B a a ∴Q =,=,=,,,=,,. 21a ∴= ,得 1.1a a ±== 时, {}101A =,, 不满足互异性,舍去; 1a =- 时,满足题意.201520161a b ∴+=- .陷阱预防:对于两个集合相等或子集问题,涉及元素问题,必须要保证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练习1.已知集合3{1,2,},{1,},A m B m B A ==⊆,则m = ____. 【答案】0或2或-1【解析】由B A ⊆得m A ∈,所以3m m =或2m =,所以2m =或1m =-或1m =或0m =,又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1m ≠.所以0m =或2或-1. 故答案为0或2或-1练习2. 已知集合()}{,0A x y ==,集合(){},B x y ==,集合(){},C x y ==请写出集合A ,B ,C 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答案】B C A ≠≠⊂⊂【解析】集合()}{,0A x y ==表示直线10x y --= 上的所有点;集合(){},B x y ==表示直线10x y --= 上满足1{x y ≥≥ 的点;集合(){},C x y ==表示直线10x y --= 上满足0{1x y ≥≥- 的点故B C A ≠≠⊂⊂(三)隐含条件陷阱例3.已知集合()(){}{}210,11A x x x B x Z x =-+<=∈-≤≤,则A B ⋂=( ) A. {}1,0- B. {}0,1 C. {}1,0,1- D. {}1,2- 【答案】A陷阱预防:注意两个集合代表元的条件,容易忽视集合中元素属于整数的条件. 练习1. 集合(){}()(){},A x f x x B x ff x x ====,则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 )A. A B ⊆B. B A ⊆C. B A ÖD. A B Ö 【答案】A【解析】设a A ∈,则()()(),,a f a f f a f a a a B ⎡⎤=∴==∴∈⎣⎦,说明集合A 的元素一定是集合B 的元素,则A B ⊆,选A.练习2. 已知集合{}2230A x x x =-->,集合{}2Z 4B x x x =∈≤,则()R A B ⋂=ð( ) A. {}03x x ≤≤ B. {}1,0,1,2,3- C. {}0,1,2,3 D. {}1,2 【答案】C【解析】集合{}2230A x x x =--> {}=31x x x <-或, {}{}2Z 44,3,2,1,0B x x x =∈≤={}|13R A x x =-≤≤ð 故(){}0,1,2,3R A B ⋂=ð故答案为C 。
2017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 专题04 新定义集合问题的破题利器 含解析
【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第四讲新定义集合问题的破题利器考纲要求:了解创新型问题的基本解法,读懂创新型问题的基本背景。
基础知识回顾:新定义题型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命题方式,考查考生阅读、迁移能力和继续学习的潜能.当题目的条件中提供一种信息,需要解题者很好地把握这种信息,并恰当地译成常见数学模型,然后按通常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去解决.这种信息常常用定义的方式给出,有时规定一种运算,有时把一些未学过的知识内容拿来用定义方式给出.因此,解决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新定义的实质,紧扣新定义进行推理论证,把其转化为我们熟知的基本运算.以集合为背景的创新性问题是命题的一个热点,这类题目常以问题为核心,考查考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新定义、新运算与性质等.应用举例:类型一:定义新运算【例2】【2017河南郑州质检】]已知集合A,B,定义集合A与B的一种运算A⊕B,其结果如下表所示:A {1,2,3,4}{-1,1}{-4,8}{-1,0,1}B{2,3,6}{-1,1}{-4,-2,0,2}{-2,-1,0,1}A⊕B {1,4,6}∅{-2,0,2,8}{-2}按照上述定义,若M={-2012,0,2013},N={-2013,0,2014},则M⊕N=________。
【答案】{-2012,2013,-2013,2014}【例2】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2∉A,且k∉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给定S={x∈N|y=lg(36-x2)},设M⊆S,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集合M有( )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S为函数y=lg(36-x2)的定义域内的自然数集,由36-x2>0,解得-6〈x<6,又因为x ∈N,所以S={0,1,2,3,4,5}.依题意,可知若k 是集合M的“酷元”是指k2与k都不属于集合M.显然,若k=0,则k2=错误!=0,若k=1,则k2=错误!=1,所以0,1,都不是“酷元”.若k=2,则k2=4;若k=4,则错误!=2.所以2与4不能同时在集合M中,才能称为“酷元".显然3与5都是集合S中的“酷元”.综上,若集合M中所含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则这两个元素的选择可分为两类:(1)只选3与5,即M={3,5};(2)从3与5中任选一个,从2与4中任选一个,即M={3,2}或{3,4}或{5,2}或{5,4}.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M共有5个.故选C。
[推荐学习]2017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
[推荐学习]2017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集合A ⊆B (或B A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若A ⊆B 且B ⊇A ,则称A 等于B ,记作A =B ;若A ⊆B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2)简单性质:1)A ⊆A ;2)Φ⊆A ;3)若A ⊆B ,B ⊆C ,则A ⊆C ;4)若集合A 是n 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其中2n -1个真子集);3.全集与补集:(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2)若S 是一个集合,A ⊆S ,则,SC =}|{A x S x x ∉∈且称S 中子集A 的补集;(3)简单性质:1)SC (SC )=A ;2)SC S=Φ,ΦS C =S 。
4.交集与并集:(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
}|{B x A x x B A ∈∈=⋃或并集。
4.(2012·盐城模拟)如图,已知U ={1,2,3,4,5,6,7,8,9,10},集合A ={2,3,4,5,6,8},B ={1,3,4,5,7},C ={2,4,5,7,8,9},用列举法写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________.解析: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C ∩(∁U B )={2,8}.答案:{2,8}5.(教材习题改编)已知全集U ={-2,-1,0,1,2},集合A =⎩⎨⎧ x ⎪⎪⎪⎭⎬⎫x =2n -1,x ,n ∈Z ,则∁U A =________.解析:因为A =⎩⎨⎧x ⎪⎪⎪⎭⎬⎫x =2n -1,x ,n ∈Z ,当n =0时,x =-2;n =1时不合题意;n =2时,x =2;n =3时,x =1;n ≥4时,x ∉Z ;n =-1时,x =-1;n ≤-2时,x ∉Z.故A ={-2,2,1,-1},已经遗忘。
高考数学命题热点名师解密:专题(01)集合的解题技巧(理)(含答案)
专题01 集合的解题技巧一、集合的解题技巧及注意事项1.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关系混淆问题;2.造成集合中元素重复问题;3.隐含条件问题;4.代表元变化问题;5.分类讨论问题; 6.子集中忽视空集问题; 7.新定义问题;8.任意、存在问题中的最值问题; 9.集合的运算问题;10.集合的综合问题。
二.知识点【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来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在具体情境中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4.能使用韦恩(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知识要点】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方法有:描述法、列举法、区间法、图示法(4)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分为属于与不属于两种,分别用“∈”或“∉”来表示. (5)常用的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集合之间的关系(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若A ⊆B ,且A ≠B ,则A B ⊂,我们就说A 是B 的真子集.(2)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 . 3.集合的基本运算(1)并集:A ∪B ={x |x ∈A 或x ∈B };(2)交集:A∩B={x|x∈A且x∈B};(3)补集:∁U A=.4.集合的运算性质(1)A∩B=A⇔A⊆B,A∩A=A,A∩∅=∅;(2)A∪B=A⇔A⊇B,A∪A=A,A∪∅=A;(3)A⊆B,B⊆C,则A⊆C;(4)∁U(A∩B)=∁U A∪∁U B,∁U(A∪B)=∁U A∩∁U B,A∩∁U A=∅,A∪∁U A=U,∁U(∁U A)=A;(5)A⊆B,B⊆A,则A=B.三.典例分析及变式训练(一)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关系M=,则例1. 已知{0,1}A.M N∈ C.N M∈ B.N M⊆⊆ D.M N【答案】AM=,【解析】{0,1}∴∈M N练习1【广西百色市高三年级2019届摸底调研考试】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A【分析】求出A中x的范围确定出A,求出B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B,求出两集合的交集即可.【解析】由A中y=log2(x+1),得到x+1>0,即x>-1,∴A=(-1,+∞),由B中不等式变形得:(x﹣3)(x+2)≤0且x解得:﹣2≤x<3,又,,则A∩B=,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练习2.【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已知集合,集合,全集为U=R,则为A. B. C. D.【答案】D【分析】化简集合A,B,然后求出A的补集,最后求交集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又∴故选:D【点评】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Venn 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nn 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二)集合中元素重复陷阱例 2.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2018-2019测试题】.设整数,集合.令集合,且三条件恰有一个成立},若和都在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分析】采用特殊值排除法,取x=2,y=3,z=4,w=1,可排除错误选项.【解析】取x=2,y=3,z=4,w=1,显然满足(x ,y ,z )和(z ,w ,x )都在S 中, 此时(y ,z ,w )=(3,4,1)∈S ,(x ,y ,w )=(2,3,1)∈S , 故A 、C 、D 错误,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中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练习1. ,a b 是实数,集合A={a,,1}ba,,若A B ,求20152016a b +.【答案】1-【点评】:对于两个集合相等或子集问题,涉及元素问题,必须要保证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练习2. 【上海市2018-2019期中考试】如图,为全集,、、是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 .C .D .【答案】C【分析】先根据图中的阴影部分是M ∩P 的子集,但不属于集合S ,属于集合S 的补集,然后用关系式表示出来即可.【解析】图中的阴影部分是: M ∩P 的子集,不属于集合S ,属于集合S 的补集即是C I S 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M ∩P )∩∁I S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同时考查了识图能力,属于基础题. (三)隐含条件陷阱 例3. 集合,则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 )A. A B ⊆B. B A ⊆C. B A ÖD. A B Ö 【答案】A【解析】设a A ∈,则,说明集合A 的元素一定是集合B 的元素,则A B ⊆,选A. 练习1已知集合,则A B ⋂=( )A. {}1,0-B. {}0,1C. {}1,0,1-D. {}1,2- 【答案】A【解析】,,则,选B.(2)由题意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评】解答本题时注意转化思想方法的运用,已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可根据数轴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转化时要注意不等式中的等号能否成立,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集合包含关系的含义.练习1.设集合,,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由题意得,,根据可得,从而可解出的取值范围;(2)先求出,根据可得到,解出的取值范围即可.【解析】由题意得,;(1)∵,∴,解得,又,∴,∴实数的取值范围为.(2)由题意得,∵,∴,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本题考查集合表示中描述法的定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子集的概念,以及交集的运算.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注意转化方法的运用,特别要注意不等式中的等号能否成立.(六)子集中忽视空集问题例6【云南省2018-2019学年期中考试】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集合是()A. B. C. 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先将集合,化简,然后再根据分类讨论.【解析】∵集合∴若,即时,满足条件;若,则.∵∴或∴或综上,或或.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集合子集关系确定参数问题,易错点是化简集合时没有注意时的特殊情况.练习1.已知集合,.(1)若,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2) 或【点评】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常借助数轴来建立不等关系求解,此时应注意端点处是实点还是虚点(七)新定义问题例7.【清华附属中2018-2019学年试题】集合A,B的并集A∪B={1,2},当且仅当A≠B时,(A,B)与(B,A)视为不同的对,则这样的(A,B)对的个数有__________.【答案】8【分析】根据条件列举,即得结果.【解析】由题意得满足题意的(A,B)为:A=,B={1,2};A={1},B={2};A={1},B={1,2};A={2},B={1};A={2},B={1,2};A={1,2},B=;A={1,2},B={1};A={1,2},B={2};共8个.【点评】本题考查集合子集与并集,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练习1.【华东师范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数学试卷】已知集合M=,集合M的所有非空子集依次记为:M1,M2,...,M15,设m1,m2,...,m15分别是上述每一个子集内元素的乘积,规定:如果子集中只有一个元素,乘积即为该元素本身,则m1+m2+...+m15=_____【答案】【分析】根据二项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构造出函数,当时,函数的值就是所有子集的乘积。
《推荐》专题2.1题型特点与命题规律-《奇招制胜》2017年高考数学(理)热点+题型全突破Word版含解析
题型特点与命题规律一、集合【热门考点展示】1.集合的概念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集合的基本运算4.创新集合新定义【题型归纳与分析】高考对集合的考查有两种主要形式:1.直接考查集合的概念;2.以集合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运用.从考查形式上看,题型一般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占5分。
从涉及的知识上讲,常与映射、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相联系,小题目综合化是这部分内容的一种趋势.【5年高考考情分布】(理数)2.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确定参数范围3.考查用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线的位置关系2015课标Ⅱ,1. 5分2014课标Ⅰ,1, 5分2014课标Ⅱ,1. 5分2013课标Ⅰ,1, 5分【典例1】【2016新课标1理(1)】设集合,,则()(A)(B)(C)(D)【答案】D【考点】集合的交集运算【思路点拨】集合是每年高考中的必考题,一般以基础题的形式出现,属得分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把参与运算的集合化为最简形式,再进行运算,如果是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等有关数集之间的运算,常借助数轴求解.【典例2】【2016山东理数(2)】设集合则=(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则,选C.【考点】本题涉及求函数值域、解不等式以及集合的运算【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并集运算,是一道基础题目.从历年高考题目看,集合的基本运算,是必考考点,也是考生必定得分的题目之一.本题与函数的值域、解不等式等相结合,增大了考查的覆盖面.【典例3】【2017届安徽百校论坛高三理上学期联考二】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A.2 B.3 C.4 D.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则,故选B.考点:集合的基本运算.【易错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较易题型,但容易犯错.研究一个集合,我们首先要看清楚它的研究对象,是实数还是点的坐标还是其它的一些元素,这是很关键的一步.第二步常常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我们首先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在解分式不等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和不属于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有包含关系.【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集合仍是每年高考考试的重点, 主要以考查概念和计算为主,考查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常联系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关系,试题难度较低,一般出现在前三道题中,常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而集合的运算是高考考试的重点,且集合在历年的高考中考查的形式与内容几乎没有变化。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专家讲坛 三法破解集合运算和充要条件判断的问题 理
三法破解集合运算和充要条件判断的问题一、三法定乾坤——谈集合运算问题的三种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主要包括交集、并集、补集,集合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解决集合的基本运算问题,首先要明确集合中元素的性质,通过解不等式求出每个集合,然后弄清几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列举法、借助数轴或Venn 图等根据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进行基本运算,从而得出结果.1.列举法列举法就是通过枚举集合中所有的元素,然后根据集合基本运算的定义求解的方法.此类方法适用于数集的有关运算以及集合的新定义运算问题.其基本的解题步骤是:[例1] 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 *Q ={z |z =a ÷b ,a ∈P ,b ∈Q },若P ={-1,0,1},Q ={-2,2},则集合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解析] 当a =0时,无论b 取何值,z =a ÷b =0; 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故P *Q =⎩⎨⎧⎭⎬⎫0,-12,12,该集合中共有3个元素.[答案] B[点评] 求解两个集合之间的运算应该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元素是数还是有序数对,是函数的定义域还是函数的值域等;二是注意集合中对应不等式端点值的处理,尤其是求解集合补集的运算,一定要搞清端点值的取舍;三是求解集合的补集运算时,一定要先求出原来的集合,然后求其补集,不要直接转化条件而导致漏解出错,如集合A =⎩⎨⎧⎭⎬⎫x |log 12x ≥12的补集不是B =⎩⎨⎧⎭⎬⎫x |log 12x <12,而是B =⎩⎨⎧⎭⎬⎫x |log 12x <12,或x ≤0. 2.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就是利用数轴或Venn 图表示出相关集合,然后根据图形求解集合的补集或者进行相关集合的交集、并集的基本运算.其求解的基本步骤是:[例2] (2013·嘉兴模拟)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log12(x -1)>0},B =⎩⎪⎨⎪⎧⎭⎪⎬⎪⎫x ⎪⎪⎪2x -3x <0,则B ∩(∁U A )=( ) A .[0,1] B .[0,1) C .(0,1)D .(0,1][解析] 由log 12(x -1)>0,得0<x -1<1,即1<x <2,∴A =(1,2). 由2x -3x <0,得x (2x -3)<0,即0<x <32, ∴B =⎝ ⎛⎭⎪⎫0,32.如图所示,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B.则∁U A=(-∞,1]∪[2,+∞),∴B∩(∁U A)=(0,1].[答案] D[点评] 数形结合法主要是利用图形的直观性来进行集合的基本运算,应注意利用数轴表示集合时,要根据端点值的取舍情况正确选用实心点或空心点标注对应集合,避免因区间端点值的取舍不当造成增解或漏解.3.属性分析法属性分析法就是根据元素与集合之间的确定关系来进行集合基本运算的方法,主要是解决点集问题中某个集合与已知集合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例3] 已知全集U={1,2,3,4,5,6,7},M={3,4,5},N={1,3,6},则集合{2,7}=( )A.M∩N B.(∁U M)∩(∁U N)C.(∁U M)∪(∁U N) D.M∪N[解析] 显然2∈U,2∉M,2∉N,所以2∈∁U M,2∈∁U N,所以2∈(∁U M)∩(∁U N);而7∈U,7∉M,7∉N,所以7∈∁U M,7∈∁U N,所以7∈(∁U M)∩(∁U N).综上,易知{2,7}=(∁U M)∩(∁U N).[答案] B[点评] 属性分析法的实质是利用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即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在推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已知集合之间的关系,如a∈U,a∉A且A⊆U,则必有a ∈∁U A.二、三法破解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充要条件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函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等为背景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二是根据充要条件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这两类问题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试题难度不大.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要注意“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与“p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这两种叙述方式的差异,先将问题转化为第一种基本的叙述方式,然后再判断.利用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可将其转化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构造相应的不等式进行处理.1.定义法定义法就是将充要条件的判断转化为两个命题——“若p,则q”与“若q,则p”的判断,根据两个命题是否正确,来确定p与q之间的充要关系.其基本步骤是:[例1] 设0<x <π2,则“x sin 2x <1”是“x sin x <1”的________条件.[解析] 因为0<x <π2,所以0<sin x <1,不等式x sin x <1两边同乘sin x ,可得x sin 2x <sin x ,所以有x sin 2x <sin x <1.即x sinx <1⇒x sin 2x <1;不等式x sin 2x <1两边同除以sin x ,可得x sin x <1sin x ,而由0<sin x <1,知1sin x >1,故x sin x <1不一定成立,即x sin 2x <1⇒/ x sin x <1.综上,可知“x sin 2x <1”是“x sin x <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必要不充分[点评] 判断p 、q 之间的关系,只需判断两个命题A :“若p ,则q ”和B :“若q ,则p ”的真假.两命题的真假与p 、q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等价转化法就是在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否”的有关条件之间的充要关系时,根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形式较为简单的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其基本步骤为:[例2] 已知条件p :4x -1≤-1,条件q :x 2-x <a 2-a ,且綈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解4x -1≤-1,得-3≤x <1. 由x 2-x <a 2-a ,即(x -a )[x +(a -1)]<0, 当a >1-a ,即a >12时,不等式的解为1-a <x <a ;当a =1-a ,即a =12时,不等式的解为∅;当a <1-a ,即a <12时,不等式的解为a <x <1-a .由綈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p ,可知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 为q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即条件q 对应的x 取值集合是条件p 对应的x 取值集合的真子集.当a >12时,由{x |1-a <x <a }{x |-3≤x <1},得⎩⎪⎨⎪⎧-3≤1-a ,1≥a ,解得12<a ≤1;当a =12时,因为空集是任意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满足条件;当a <12时,由{x |a <x <1-a }{x |-3≤x <1},得⎩⎪⎨⎪⎧-3≤a ,1≥1-a ,解得0≤a <12.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0,1]. [答案] [0,1][点评] 判断两个命题綈p 和綈q 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直接利用定义法,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或利用集合的方法寻找与之对应的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当两种方法都较难判断时,可转化为p 、q 之间的关系,再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进行判断.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p 、q 之间的关系 綈p 和綈q 之间的关系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是q 的充要条件綈p 是綈q 的充要条件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綈p 是綈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集合法就是利用满足两个条件的参数取值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充要关系的方法.主要解决两个相似的条件难以进行区分或判断的问题.其解决的一般步骤是:[例3] 若A:log2a<1,B:x的二次方程x2+(a+1)x+a-2=0的一个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则A是B的________条件.[解析] 由log2a<1,解得0<a<2,所以满足条件A的参数a的取值集合为M={a|0<a<2};而方程x2+(a+1)x+a-2=0的一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的充要条件是f(0)<0,即a-2<0,解得a<2,即满足条件B的参数a的取值集合为N={a|a<2},显然M N,所以A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 充分不必要[点评] 设p、q对应的集合分别记为A、B.则p、q之间的关系可转化为与之相应的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A、B之间的关系p、q之间的关系A=B p为q的充分必要条件A B p为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 p为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B且B⃘A p为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考点集合的一轮复习方法
高考数学考点集合的一轮复习方法【】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
高考一轮复习正是打基础,逐一击破的时期。
同学们一定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精品的高考数学考点集合的一轮复习方法,关心大伙儿有效复习!关于集合的复习,第一要注重基础,熟练把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与真子集)的判定方法,集合间的运算;同时,还要对集合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进行辨析,只有准确把握它们,才可不能在高考中掉进命题者设计的陷阱之中.第一,要明确集合元素的意义,弄清集合由哪些元素所组成,这就需要对集合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相互转化.其次,由于集合知识概念新,符号多,往往顾此失彼,因此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集合元素的三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二要注意0,{0},,{}的关系,数字0不是集合,{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而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则是以为元素的集合;三要注意空集的专门性,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它在解题过程中极易被忽视;四要注意符号与(或)的区别,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或)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不可忽视集合的交汇性及创新性问题对集合的重点复习是集合间的关系判定以及集合间的运算问题.其中关系判定以及集合间的运算问题,常常是集合内容与不等式等内容进行交汇,故应熟练把握一元一次(二次、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含参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等的解法.但也有可能考查较为灵活的专门规的开放题,探究题,信息迁移题等创新题.事实上也是近年高考在集合方面的一个新命题背景,专门是定义新运算.如已知集合A={0,2,3},定义集合运算A※A={x|x=a b,aA,bA},则A ※A=_________.此类关键是明白得新运算,易得a,b能够相同,知填{0,6,4,9}.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2017年高考数学考点解读命题热点冲破专题01集合与经常使用逻辑用语理
(3)等价法:将命题等价转化为另一个便于判定真假的命题.
【变式探讨】(1)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那么“m∥β”是“α∥β”的( )
A.充分而没必要要条件
【感悟提升】
(1)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的否定只否定命题的结论,真假与原命题相对立;(2)判定命题的真假要先明确命题的组成.由命题的真假求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还能够考虑从集合的角度来试探,将问题转化为集合间的运算.
【变式探讨】(1)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那么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 )
4.(2021·山东)设集合A={x||x-1|<2},B={y|y=2x,x∈[0,2]},那么A∩B等于( )
A.[0,2]B.(1,3)
C.[1,3)D.(1,4)
答案 C
解析 由|x-1|<2,解得-1<x<3,由y=2x,x∈[0,2],解得1≤y≤4,∴A∩B=(-1,3)∩[1,4]=[1,3).
A.充分而没必要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没必要要条件
(3)已知集合A={x|log2x≤2},B=(-∞,a),假设A⊆B,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c,+∞),其中c=________.
【答案】(1)C (2)C (3)4
(3)由log2x≤2,得0<x≤4,
即A={x|0<x≤4},而B=(-∞,a),
3.“∀x∈M,p(x)”的否定为“∃x0∈M,綈p(x0)”;“∃x0∈M,p(x0)”的否定为“∀x∈M,綈p(x)”.
2017年高考数学-集合命题逻辑关系送分、秒杀技巧
2017年高考数学-集合命题逻辑关系送分、秒杀技巧展开全文【热点深度剖析】1.高考对集合问题的考查,主要以考查概念和计算为主,考查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小题形式出现,常联系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关系,试题难度较低,一般出现在前三道题中,常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2014年文科考查集合的运算,理科考查不等式的解集,2015全国卷考查了离散型数集的交集运算及不等式的解法,2016年理科考查不等式解集的交集与并集运算,文科考查离散数集的运算,预测2017年高考仍是考查集合的运算为主,理科可能与指对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结合,会涉及到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 文科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运算,另外集合的子集及补集问题已连续3年没有考查,今年考查的可能性比较大.2.命题及其关系,以及逻辑联结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此部分知识在高考命题中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四种命题中互为等价的命题,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否定是考查的重点.常以本节知识作为载体考查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以逻辑推理知识为命题背景的解答题也会出现.2015年全国卷1考查了全称命题的否定,预测2017年全国卷高考题中单独考查命题之间的关系不会出现,还是以其它的知识为载体考查命题的真假.3.充要条件是每年高考的重要内容,试题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如:数列、向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基本概念的考查都能以充要条件的形式出现,预测2017年高考仍将以充要条件,命题及其关系作为主要考点,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4.集合是每年必考, 命题的否定及充要条件2015年已考,四种命题的关系、命题真假判断以及逻辑联结词, 估计2017年可能会涉及.【重点知识整合】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在求有关集合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2.空集是一个特殊且重要的集合,它不含有元素,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要掌握有空集参与的集合间的关系或运算,特别是根据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来讨论参数的值或范围时,不要忽6. 数轴和韦恩图是进行交、并、补运算的有力工具,在具体计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7.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真假相反”.如下列说法中:【应试技巧点拨】1.分析集合关系时,弄清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这就需要我们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也就是善于对集合的三种语言(文字、符号、图形)进行相互转化,同时还要善于将多个参数表示的符号描述法的集合化到最简形式.此类问题通常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还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还应注意“空集”这一“陷阱”,尤其是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因此分类讨论思想是必须的.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2.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示,增强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意识.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3.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按定义来写;在判断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真假时,要借助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或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或同假来判定.4.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①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否定作为条件,将原命题的结论否定作为结论构造的一个新的命题;②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常用于反证法.5.充要关系的几种判断方法【考场经验分享】1.对于集合问题的考查,常以不等式为载体进行命题,试题难度不大,考查基本的计算能力,因题目为选择题,故在考试中能够恰当应用验证的方法进行解决可节省不少时间.在平时训练是应注意这种方法的强化,争取在几秒钟内得到正确答案.2.对于命题的考查,因其载体丰富多彩,涉及知识较多,但命题角度以基础知识为主,多以易错点出发命制,故得分不易,出错率较高,因此解题时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慢慢审题,联想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考虑全面即可.【真题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
第01讲 如何破解集合间的关系类问题
考纲要求: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基础知识回顾: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A
并集的性质:A ∪∅=A ;A ∪A =A ;
A ∪
B =B ∪A ;A ∪B =A ⇔B ⊆A . 交集的性质: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 补集的性质:A ∪(∁U A )=U ;A ∩(∁U A )=∅;∁U (∁U A )=A . 应用举例:
招数一、韦恩图:一般地,若给定的集合元素离散或者是抽象集合,则用Venn 图求解. 【例1】【2017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入学考试】已知集合A ={-1,0,4},集合B ={x |x 2
-2x -3≤0,x ∈N },全集为U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
解析:∵B ={x |x 2
-2x -3≤0,x ∈N }={x |-1≤x ≤3,x ∈N }={0,1,2,3}.而图中阴影部
分表示的为属于A 且不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故该集合为{-1,4}.答案:{-1,4} 【例2】【2017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设全集U ={n ∈N |1≤n ≤10},A ={1,2,3,5,8},B ={1,3,5,7,9},则(∁U A )∩B =________.
【例3】【2017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全集U =R ,A ={x |x 2
-2x ≤0},B ={y |y =cos
x ,x ∈R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x |x <-1或x >2}
B .{x |-1≤x ≤2}
C .{x |x ≤1}
D .{x |0≤x ≤1}
解析:选D.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 ∩B .依题意知,A ={x |0≤x ≤2},B ={y |-1≤y ≤1},∴A ∩B ={x |0≤x ≤1},故选D.
招数二、数轴图示法:若给定集合的元素连续,则用数轴图示法求解,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例4】【2017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 ={x |-2≤x ≤7},B ={x |a +1<x <2a -1},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1)当B =∅时,有a +1≥2a -1,则a ≤2.
(2)当B ≠∅时,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图.
则⎩⎪⎨⎪
⎧a +1≥-22a -1≤7a +1<2a -1
,解得2<a ≤4.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a ≤4.
【例5】【2017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周考】已知集合A ={x ∈R||x +2|<3},集合B ={x ∈R|(x -m)(x -2)<0},且A∩B=(-1,n),则m =________,n =________.
解析 A ={x ∈R||x +2|<3}={x ∈R|-5<x<1},由A∩B=(-1,n)可知m<1,
则B ={x|m<x<2},画出数轴,可得m =-1,n =1.
招数三、正难则反: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朗,难于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可调整思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未知的关系.这样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而是问题得以解决.
【例6】已知集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方法、规律归纳:
1.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
2.在解决两个数集关系问题时,避免出错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合理运用数轴帮助分析与求解,另外,在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分类原则,然后对每一类情况都要给出问题的解答.分类讨论的一般步骤①确定标准;
②恰当分类;③逐类讨论;④归纳结论.
3.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需要合理利用数轴、Venn图帮助分析.
4.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与联系:集合A的真子集一定是其子集,而集合A的子集不一定是其真子集;若集合A有n个元素,则其子集个数为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真子集个数为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实战演练:
1、【2017江西吉安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的Venn图中,A,B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B
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若x,y∈R,A={x|y=2x-x2},B={y|y=3x,x>0},则A#B为( )
B .{x |1<x ≤2}
C .{x |0≤x ≤1或x ≥2}
D .{x |0≤x ≤1或x >2}
解析: (1)因为A ={x |0≤x ≤2},B ={y |y >1},A ∪B ={x |x ≥0},A ∩B ={x |1<x ≤2},所以
A #
B =∁A ∪B (A ∩B )={x |0≤x ≤1或x >2},故选D.
2. 【2017河北正定一中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 ={x|x 2
-2017x +2016<0},B ={x|x<a},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x 2
-2017x +2016<0,解得1<x<2016,故A ={x|1<x<2016},又B ={x|x<a},A ⊆B 如图所示
得a≥2016.
3、【201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一中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 ={x|-1<x<0},B ={x|x≤a},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
B . B .(0,4)
C .(1,4]
D .(1,4)
解析:A ={x|x2-x -2≥0}={x|x≤-1或x≥2},B ={x||x -3|<a ,a >0}={x|3-a <x <
3+a ,a >0}.∵A∩B 中的最小元素为2,∴⎩⎪⎨
⎪⎧
3-a≥-1,3-a <2,
解得1<a≤4,故选C.
5、【2017河北省沧州市高三月考】设全集U =R ,A ={x |x 2
+3x <0},B ={x |x <-1},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x |-1<x <0}
B .{x |-1≤x <0}
D.{x|-3<x≤-1}
解析:由题意知,A={x|-3<x<0},∁U B={x|x≥-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U B)={x|-1≤x<0},故选B.
6、【2017江西吉安一中高三月考】已知全集U=R,那么正确表示集合M={-1,0,1}和N={x|x2+x=0}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 )
A B C D
7、【2017西藏林芝市高三月考】已知A,B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B={3},(∁U B)∩A={9},则A=( )
A.{1,3} B.{3,7,9} C.{3,5,9} D.{3,9}
解析:方法一:因为A∩B={3},所以3∈A,又因为
(∁U B)∩A={9},所以9∈A,故选D.
方法二:如图8所示,得A={3,9},故选D.
8、某校田径队共30人,主要专练100 m,200 m与400 m.其中练100 m的有12人,练200 m的有15人,只练400 m的有8人.则参加100 m的专练人数为________.
解析:用Venn图表示A代表练100 m的人员集合,B代表练200 m的人员集合,C代表练400 m的人员集合,U代表田径队共30人的集合,设既练100 m又练200 m的人数为x,则专练100 m的人数为12-x.∴12-x+15+8=30,解得x=5.所以专练100 m的人数为12-5=7.答案:7
9、【2017江苏泰兴中学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x|1<2x≤16},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c,+∞),其中c=__________.
解析:由1<2x≤16,得0<x≤4,
由于A⊆B,如图所示,则a>4,即c=4.
10、(1)已知集合A={x|y=ln(x+3)},B={x|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B⊆A
(2)已知集合A={x|log2x≤2},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1)A={x|x>-3},B={x|x≥2},结合数轴可得:B⊆
A.
(2)由log2x≤2,得0<x≤4,即A={x|0<x≤4},
而B={x|x<a},由于A⊆B,如图所示,则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