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转向与城市研究
空间:解读城市文学的一个视角——关于新时期北京书写研究的断想
一百年中国文学的总主题可以说是现代性或现代化,不论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还是各党派、各主义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曲折探索,都是为了实现“老大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艰难转变。
在现代化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空间的变化。
不论是半殖民地时期,上海租界咖啡馆里诞生的文化沙龙,还是民国北京皇家园林变为公园,成为新文学巨匠们的聚会之所,空间始终与百年中国文学有着深深的纠葛。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文学表征空间的激变,伴随弄堂、胡同、戏园、茶馆等旧时空间的衰败,工厂、车间、大院、火车站等新空间的诞生,文学以审美的方式给出自己的现代性应对。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全球化时代来临,新的城市空间令人应接不暇。
城市空间的革新浪潮给写作者带空间:解读城市文学的一个视角——关于新时期北京书写研究的断想张鹏禹来视觉上、情感上、伦理上的巨大冲击,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判断,他们写下一曲曲城市的欢歌或哀歌。
可以说,文学中的城市书写是观察中国现代性生成最集中、最贴切的视角,而空间作为一个切入点,孕育着复杂多变、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场域。
另一方面,引入空间视角,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看待文学对现实世界空间、地方、地理的影响。
比如史铁生与地坛在身体与精神上的联系,虚构的福尔摩斯为何能成为爱丁堡街头的真实人物,等等。
正如福柯给空间化时代下的判语:“当今的时代或许首先是空间的时代。
我们正处在共时性(simultaneity)的时代:我们在并置(juxtaposition)的时代,远与近的时代,肩并肩的时代,离散的时代。
”在今天的语境下回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空间之变与文学之变的纠缠,显然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20世纪下半叶以降,产生了诸多研究范式的转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空间转向”。
中国学者陈丽概括说:“所谓‘空间转向’,指的就是针对柏拉图以降的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空间阐释传统的转向。
简单说来,空间转向就是空间的意义从空到满的赋义过程:空间从早期哲学里永恒不变、无形无状的容器,转变为一个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的复杂场所。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一、概述《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这篇文章旨在深入剖析自20世纪中叶以来,社会理论研究领域内日益凸显的空间化趋势,及其对传统社会分析框架的重要拓展与革新。
社会空间转向,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场深刻思想变革,不仅反映了学者们对社会现象复杂性与多元性认识的深化,更标志着学术界对于地理、建筑、城市规划等与空间紧密相关的学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整合。
文章首先从历史脉络出发,梳理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特别关注哈维、列斐伏尔、索亚等关键理论家的思想贡献。
这些理论家通过对空间生产、空间实践和社会空间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空间在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文化建构以及个体经验中的核心作用。
这一部分的探讨旨在勾勒出空间转向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不同学派间的交融与对话。
接着,文章将深入剖析空间转向所带来的方法论革新。
这包括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时间优先”与“空间缺席”问题的批判,以及对如何运用多尺度分析、网络理论、流动空间等新概念与工具来丰富社会现象的空间维度理解的探讨。
通过实例解析,本文将展示空间转向如何促使研究者超越线性因果逻辑与固定边界思维,转而关注社会过程的动态网络化、流动性与地方性特征。
文章还将聚焦空间转向在若干核心社会议题上的应用与影响,如城市化进程、全球化与地方性、环境正义、社会不平等等。
这些案例研究旨在揭示空间转向理论如何为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新颖视角与策略启示,同时也展示其在政策制定、社区规划、社会治理等实践领域的潜在价值。
面对空间转向带来的理论挑战与机遇,文章将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
通过全方位、立体地展现空间转向作为一种学术潮流的理论内涵、实践意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深远影响,《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一文旨在激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空间性本质进行更为敏锐且深刻的思考,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社会空间转向所带来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启示。
“城市空间转向”与新城市地理研究
理 学家 应抓 住人 文地 理学 研究 方 法转 向的机 遇 , 努力 探 索 当今 城 市客 体变 化 的理 论 , 新 创
收 稿 日期 :2 0 —92 0 7 0 —9:
修 订 日期 : 0 7 1 —0 2 0 —0 3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0 7 09) 4 5 14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金 项 目(5 J0 2;广 东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0 BL ) 4
维普资讯 hபைடு நூலகம்tp://
第 l 第 1 7卷 期
2 008年 3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Vo . 7. . 1 1 No 1
W ORL RE ONAL S DI D GI TU ES
Ma .. r 200 8
文 章 编 号 :1 0 — 4 9 2 0 ) I 0 3 — 7 0 4 9 7 (0 8 ( 一0 2 0 )
事 实 , 市地 理 研 究 不仅 需 要 对物 质 空 间 进行 研 究 , 要 对 人 文 空 间及 文化 空 间 等 进 行研 究 , 城 更 其研
究 的视 点 是 城 市空 间 的 主 观性 与 客 观性 的融 合 , 应 这 种转 变 , 展 新 城 市地 理 研 究 就 成 为必 然 。 顺 开
代计 量革命 审 视批判 基础 上 . 文地 理吸 收 了心 理学 , 构 主义 的理论 与思 想 , 人 结 产生 了行 为
主 义地 理 (e ai a gorp y 、 b h vo l e gah ) 马克 思 主义 地 理 ( ri ega h ) r Maxs g orp y 及人 文 主义 地 理 (u t h.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特别是对叙事空间理论进行全面概述。
我们将从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
通过对叙事空间理论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如何运用空间元素来构建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意义,以及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文还将探讨叙事空间理论在不同文学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发展,以期对未来的叙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叙事学领域,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关注时间、情节和人物等要素,而空间往往被视为背景或场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随着空间转向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空间不仅是叙事作品的背景,更是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关键因素。
因此,叙事空间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本文将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进行概述,包括空间与情节的关系、空间与人物塑造、空间与主题表达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来阐述叙事空间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也将对叙事空间理论在不同文学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共性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叙事空间理论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叙事作品的空间魅力。
二、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时间维度的叙事研究,即事件的顺序、节奏、时长等。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空间在叙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种从时间到空间的转向,是叙事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首先体现在对叙事空间的重新认识上。
叙事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场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意义的重要因素。
空间在叙事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能够影响叙事的结构、节奏和氛围。
空间转向还体现在对叙事空间的多维度探索上。
除了物理空间外,叙事空间还包括心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个层面。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1、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叙事理论,作为研究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和叙事意义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
从古至今,叙事理论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古典修辞学时期,叙事理论主要关注修辞技巧和说服力,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叙事手段来影响听众或读者的观点和情感。
这一时期的理论家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叙事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后来的叙事理论奠定了基础。
进入现代语言学阶段,叙事理论开始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和叙事结构的内在逻辑。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如普罗普通过对民间故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叙事结构的普适性模式,如“功能”和“行动元”等概念。
这一时期的理论对叙事文本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生成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随着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叙事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视野。
文学批评家如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叙事话语”的概念,深入探讨了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声音等核心问题。
同时,文化研究学者如福柯通过对权力、知识和话语的分析,将叙事理论与社会文化现象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叙事在构建社会认同和权力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叙事空间理论强调叙事文本中的空间元素和空间结构对叙事意义生成的重要影响。
这一转向不仅拓宽了叙事理论的研究领域,也为文学、电影、地理学等多个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以及空间转向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理论家都在不断地探索和深化对叙事的理解,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这些理论也在不断地拓展其应用范围,为文学批评、电影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的意义与影响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空间转向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叙事的基本结构。
空间转向与新马克思主义都市研究
变为过去 ,又不断地承接上未来 ,可以说是一个十 足 的 时 间概 念 。 另外 ,社 会 学 家 斯 温 杰 伍 德 也 指
出: “ 现代 性意 味着 历史 意识 ,一种 历 史连 续性 的 意识 ,过去 在现 在延 续 的途 径 。 4 ”【
理论 的主导权 。许多思想家 ,如马克思 、韦伯 和 涂尔干等 ,都 自觉不 自觉地 赋予 时间和历史相对 于空间的优先 权 ,但却忽 略了历史进程 中空间 的 作 用 。正 如 福 柯所 说 , “ 间在 以往 被 当作 是 僵 空 死 的 、刻 板 的 、非辩证 的和 静止 的东 西 。相反 ,时
空间。
列斐伏尔用组成空间的一组三元组合概念来 阐
释他 的 “ 间的生产 ” “ 间实践(pc ate” 空 : 空 sa p cc 、 e r i) “ 间 的表征 (ersn tno ae” 以及 “ 征 空 rpeeti f pc) ao s 表
落后概念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
间成 了审视现代性 和后 现代性 的重要视 阈 ,在空 间认 知 范 式 的作 用 下 ,建 筑 、地 理 学 以及 文 化 研 究 等 学 科 开始 变 得 你 中有 我 ,我 中有 你 , 1 呈 3益
现 相 互 交叉 渗 透 的趋 势 。本 文 试 图描 述 空 间 理 论 的 兴起 ,并 说 明在 空 间理 论 影 响 下 的都 市 文 化 研
社 会 关 系和 社 会 的偏 爱 ,转 移 到 空 间上 来 了 。 空
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 2 ”[ 】 他 指 出 , 1 纪 以前 的 西 方思 想 史 一 直 与 时 间 的 9世
主 题 相 纠 缠 ,人 们 普 遍 迷 恋 历 史 ,关 注 发 展 、危 机 、循环 、过 去 、死亡 等 问题【 。 ” 这种 重视 时 间而忽 视空 间 的传 统 长久 以来 未被
第十一章 空间转向 《文化研究导论》
▪ 时空压缩成为后现代性状态下的不二真实:
如何应对?
解构主义、否定世界的复杂性、撇弃宏大叙 事、知难而上。第四节 空间与地方来自1. 流动空间中的草根文化
▪ “流动空间” 和“地方空间”
▪ “关于流动空间,我过去是指,现在也是指容纳 各种社会实践同时发生其中,又无地域相连的物 质安排。它不纯然是一个电子空间。……”
1.古典空间理论
▪ 柏拉图把“空间”定义为理念和现象之外 的第三类存在。
▪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都是 把空间看作一个客观的、同质的载体或者 说容器。
▪ 在奥古斯丁的心目中,空间只是时间的附 属品。
2.空间转向
▪ 西方文学(文学批评)和哲学史,长期以 来,都是褒扬时间,贬低空间,把空间看 作没有生命的容器。
▪ 土地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重——轻——重
4.城市空间问题
▪ 空间的规划(城市规划)必然同时连接着 各种意识形态要素,将城市空间纳入整个 社会的资本循环和商品生产之中。
▪ 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
➢ 洛杉矶: 不成功城市化——都市解中心主义 ➢ 阿姆斯特丹: 成功城市化——都市中心主义
▪ 列斐伏尔认为建构一种“空间科学”,是 势在必然。
2.社会空间
▪ 生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 ▪ 广义上,人类作为社会存在是生产了自己
的生活、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世界。
▪ 社会空间的地位:列斐伏尔对威尼斯的个 案分析 威尼斯是一个独特的空间,是真正的奇迹。 但是,威尼斯并不是艺术作品。因为它并 不是构思在先的。在它的社会空间后面潜 藏着生产。
2. 空间与地方的差别
▪ 安东尼·吉登斯《后现代性的后果》: 两者是缺场和在场的关系。
城市化与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空间转向”探析
城 市 化 与 空 间的 生产
列斐 伏 尔哲 学 思想 “ 间转 向" 析 空 探
杨 奄 茨
( 兰州交通大学 文学与国际汉 学院 , 甘肃 兰州 70 7 ) 3 0 0
摘
要: 列斐伏 尔缘何 转向空间是理解其 空间理论 的关键 。二战后 法国现代化和 城 市化 带来 了现代性 的空 间焦虑
令人喘不过气来。法国社会战后从一个乡村的、 帝国型、 天
主教 的国家转变成一个 完全工 业化 的 、 去殖 民化 的城 市 国,
物构成 的整体 。能听见手艺人 的歌声和锤子 的敲打 声 、 工 木 刨发出的刺耳 的响声 、 孩子的哭喊以及母 亲的责骂 。但这 种 ”
收稿 日期:0 10 —0 2 1-81
关键词 列斐伏 尔; 空间的生产 ; 城市化 ; 市体验 城
中图分类号 : 6 B
文 献标 志码 : A
‘
随着 2 0世纪末 叶西 方学术 界 的“ 间转 向 ”各 学科 都 空 ,
其转变速度 意味着 , 现代化所要的东西——例如受过教 育的
不 同程度地经历 了一场空 间范式转型 , 空间成 了学术研究 的
和异化 , 这种创伤性现 实促使 他开始空 间思考 。游牧 式马克思主义使他 能在 马克思资本主 义批 判框架 内熔铸海德 格尔日 常生活概念和尼采永恒轮 回思想 , 市化这 一现 实问题进行 了政 治经济 学批判 。他 所参与的先锋 派运动 对城 和学生运动等城市体验也作为真理 事件影响和建构 了他 对空间和城 市本质的思考 。
第3卷 O
第5 期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o . O No 5 13 . Oc. 0 1 t2 1
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
学等传 统空 间学科研 究 的对象 , 间进入城 市社 会学 空
视 野 ,始 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亨 利 ・ 斐 伏 尔 对 于 空 间 列
的 发 现 以及 新 城 市 社 会 学 的社 会 空 间研 究 。新 城 市 社
会 学 研 究 的社 会 空 间 不 同 于 传 统 社 会 学 根 据 群 体 、 社
三 、 会 空 间 的 诸 种 阐 释 : 列 斐 伏 尔 到 社 从 新 城 市 社 会 学
列 斐 伏 尔 ( n y L fb r ) 公 认 的 新 城 市 社 会 He r ee ve 是
学 的奠 基 人 , 致 力 于 返 回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的 经 典 论 他 述 以重 新 阐释 城 市 空 间 的再 生 产 机 制 。他 对 马 克 思 主
间 , 绘 出 曼 彻斯 特 的住 宅 分 离 景 观 模 式 。 加 哥 学 派 描 呓
的 伯 吉 斯 ( u g s ) 经 验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出 同 心 圆 EB re s在 提
城 市 结 构模 型 的解 释 框架 , 绘 出城 市 内部 人 群 的地 带 描
、
空 间 的 发 现 : 会 空 间 转 向 的 早 期 奠 基 社
城 镇 和 乡村 的分 离 和 对 立 , 内在 地 表 达 了对 空 间 的某 种 程 度 的强 调 , 管还 比较 隐 晦 , 视 野 转 向可 见 一 斑 。l 尽 但 1 1
基金项 目 : 张
1 08
品 (9 1 )女 , 津 社 会 科 学 院社 会 学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开 大 学 社 会 学 博 士 生 。 邮 编 30 9 18一 , 天 南 0 11
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论媒介进化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
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论媒介进化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媒介进化的过程中,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的重要性及其引发的空间转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媒介形态和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介空间与物理空间的互动关系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媒介进化的角度出发,分析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并探讨媒介研究在空间转向背景下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在媒介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媒介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社会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
空间媒介化指的是媒介技术通过构建虚拟空间,改变人们对物理空间的感知和认知方式,从而对社会空间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而媒介空间化则是指物理空间通过媒介技术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了新的空间形态和功能,进一步推动了媒介的进化和发展。
本文首先将对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媒介进化历程中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的重要节点和趋势。
接着,本文将分析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对社会空间结构、人类行为模式和认知方式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媒介研究中的重要性。
本文还将探讨媒介研究在空间转向背景下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媒介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将更加紧密和复杂,媒介研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展其研究视角和方法。
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媒介研究如何适应空间转向的新形势,如何深化对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的理解,以及如何推动媒介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在媒介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媒介研究在空间转向背景下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以期为媒介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媒介进化的历程与趋势媒介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历程与趋势始终与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紧密相连。
从古代的甲骨文、竹简,到近代的报纸、广播,再到现代的电视、互联网,媒介形态不断演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也日新月异。
媒介进化的历程,既是一部技术革新的历史,也是一部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
以空间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功能研究
以空间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功能研究摘要:在此次研究中首先分析了智慧城市的功能特征,同时从城市规划中空间的需求和数据普及度的变化以及大数据下的优化度三个方面来对空间数据下的智慧城市的设计进行分析,再分别从理想模式与理性空间模型的关系和“空间性”的转向这两个唯独来阐述智慧城市中规划与设计是如何进行空间转化的,最后结合智慧城市在空间维度上的实际与运用具体说明以空间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功能研究。
关键词:智慧城市;空间;功能转化1.智慧城市的理论依据智慧城市的空间复杂性看似都难以描述,通常设计师和规划师常常不得不采用简化的概念去描述它们。
基于自然语言,这些概念强调有序的等级、图示化的重复和前后一致、各组成部分的分隔或与整体形态的隔离。
目前,这些简化的概念主导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即深层次智慧城市的建设研究。
1.1智慧城市的定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问题。
尤其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的难题日渐严峻,智慧城市这一理念的出现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
简单来说,智慧城市主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运行过程中核心系统中的各类关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并运用,最终实现城市智慧化的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表明,现阶段国内部分城市也逐步引进了智慧城市这一理念的建设,例如上海市政府与腾讯公司已经在沪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政府与企业部门共同转变观念,充分投入各自战略资源最佳状态,完整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机制共同实现提升上海市作为智慧型城市的最佳服务水平,同时探索创新,驱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智慧城市这一理念的建设已经运用在国外很多城市和地区,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例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和韩国的“U-City计划”等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1.2智慧城市的功能特征“智慧城市”这一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间分析上的功能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从宏观的层次上来说,智慧城市理念可以用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位置、规模的确定;从微观的层次来说,智慧城市可以确定公共空间的布局,组织活动的流线。
10 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87[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对于成果应用的研究比较薄弱,其不足表现在研究成果多为总结性、描述性和一般性,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
寻求适宜于中国发展需要的城市空间结构增长模式及其规划调控机制,是将来城市空间研究的重点。
应积极探讨新的城市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从城市空间设计转向城市空间政策的制定,开展城市空间规划的比较研究,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城市空间;空间规划;研究综述Progres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n Urban Spatial Planning in China/He Zizhang[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on urban spatial planning.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nough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chievements. That lack is shown by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ore summing-up,descriptive and general researches tha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es. The focu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urban space is to look for a structural growth pattern of urban spac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planning regulating mechanism.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new technical methods for urban spatial planning and star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hifting from the design of urban space to working out policies for urban space, so as to establish an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Urban space, Spatial planning, Research review我国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何子张[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7-0087-04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城市空间研究是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城市研究的成果无法落实到城市空间上,则说明其已经超过了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范围。
论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摘要: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本文从城市空间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内容、任务入手,浅析现代城市发展与空间研究趋向。
关键词:空间发展;城市规划;立体化;复合化引言城市规划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空间演绎,经济、社会发展与制度环境的变迁从根本上推动城市规划的转向和进步。
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影响也是深远和多方面的。
一、空间发展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
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
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
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二、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和复合化近几十年来,城市空间结构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高层建筑、高架路、空中花园、人行隧道、地铁、屋面广场、地下商城、建筑中庭和室内步行街等要素,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越来越普遍,城市空间有朝着立体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一)城市空间的立体化1.立体化的城市要求①传统城市都是沿着二维平面而生长的,街道、广场、园林等城市空间主要在城市地面上发展,城市的各种分项系统分别占据城市土地的二维平面。
在城市职能体系日趋复杂的今天,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又造成了城市功能不能很好实现。
②城市设计的立体化试图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职能矛盾,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其实质是城市空间的多维度综合利用。
例如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同交通方式的立体切换、建筑跨越交通路线形成整体群组、城市广场高抬或下沉以改善高空和地下的环境质量、自然要素、生态景观与建筑、交通、市政设施的上下层叠等等。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社会空间问题,正在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成为研究社会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福柯认为20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处于一个同时性和并置性的时代,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更可能是一个点与点之间的相互联结、团与团之间相互缠绕的风格[1],“后现代思想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思想家们重新思考空间在社会理论和构建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空间意义重大已成为普遍共识”[2]。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社会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和理论拓展,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其理论旨趣、观察角度、话语概念或设问方式,为社会经验事实的社会学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转向,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为一种新的社会学想象的延续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一种新的问题意识。
那么,空间,作为一种新的解释社会的路径和理论转向,如何理解空间?空间的演绎路径和论证逻辑如何?社会空间的理论架构和经验研究进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经由社会空间视角提出什么样的命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的思路是:首先经由社会空间的缘起,诠释社会空间如何成为社会知识史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接着经由社会空间视角的经验研究的展开和理论的解释维度的论述,检视不同的社会理论如何处理社会空间形式与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5&ZD037)的阶段性成果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潘泽泉内容提要空间的社会学研究成为社会学领域近几年一个热门话题,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社会空间涵括了丰盈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或想象力限度,通过对西方社会学知识史的回顾和总结以及有关空间的经验社会学研究的思考,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或分类概念且为整个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空间的逻辑和运作机制能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不同的新的知识系统,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赋予空间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使之具有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意义,将是一件重要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社会2006・2Society第26卷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何雪松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博士摘 要: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是社会理论的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
本文旨在系统地呈现这一转向的基本脉络。
关键词:空间理论 空间转向 新城市社会学 后现代地理学一、导言英国著名社会学家J ・厄里(John Urry )宣称:“从某些方面来看,20世纪社会理论的历史也就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奇怪的缺失的历史。
”(厄里,[2000]2003:505)空间的缺席似乎比时间更为明显,福柯(Fo ucalt ,1980:70)如是说:“空间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
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空间仅仅被视为社会关系与社会过程运行其间的、自然的、既定的处所,这样,社会理论空间之纬的缺失就抹杀了地理学想象力(Soja ,1989)。
厄里([2000]2003:505)继续这样写道:“……这种缺失的局面是不可能全面维持的。
时间和空间总会在一个地方冒出来,扰乱某些既存观念,而这些既存观念原本是围绕着一些主要旨在构筑一种无时间和无空间向度的社会学的区分而形成。
”空间确实在社会理论之中“冒出来”了,并构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空间转向或地理学转向,即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Crang &Thrift ,2000),这样,地理学想象力就成为社会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Gregory ,1994)。
然而,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并不暗示空间这一要素从未出现在社会理论之中,经典社会理论大师涂尔干、马克思和齐美尔或多或少地关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注了空间这一重要纬度,芝加哥学派对此亦有所阐述。
《空间转向背景下的健康观念与实践研究》范文
《空间转向背景下的健康观念与实践研究》篇一一、引言空间转向已经深入到各个学科的研究之中,它不仅仅是地理学或建筑学的特定研究方法,也是对于社会现象与文化理解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健康观念的实践与实践模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本文以空间转向为视角,对当前健康观念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二、空间转向的理论背景空间转向是一种对空间的重新理解与认知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性的历史观,更加关注空间的复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
这一理论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角度来理解与处理各类社会问题,包括健康问题。
三、空间转向与健康观念的转变随着空间转向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健康观念往往局限于个体自身的生理健康,而忽略了环境、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然而,在空间转向的视角下,健康不再仅仅是个体的生理状态,而是一种社会与环境的复合产物。
健康的维持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生活方式、所处环境以及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
四、空间转向下的健康实践模式(一)健康环境的营造:在空间转向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健康环境的营造。
这包括城市规划、环境治理、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
通过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居民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健康社区的建设:健康社区是空间转向下的一种新的健康实践模式。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以居民为中心的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三)健康教育的普及:健康教育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空间转向的视角下,健康教育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结合社区、学校、医院等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技能。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该市在空间转向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健康环境的营造和健康社区的建设。
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该市还建立了以居民为中心的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务。
此外,该市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技能。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空间转向,即叙事学研究从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转变。
随着人文地理学、空间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叙事学的空间转向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首先介绍叙事学的发展历程,然后阐述空间转向的背景和动因,接着分析空间转向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最后探讨空间转向对叙事学研究带来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通过对叙事学空间转向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的空间构造和空间意义,从而深化对叙事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背景叙事学,作为一门研究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的不同侧重。
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叙事的时间维度,即事件的先后顺序、时间的长短以及时间的节奏等,对于叙事空间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兴起,叙事学研究的视野逐渐从时间转向了空间。
这一转向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传统的叙事时间和线性结构提出了质疑,强调非线性、碎片化和多重视角的叙事方式,使得叙事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空间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亚等人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将空间视为一种社会产物和权力的载体,为叙事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地理学的空间转向也为叙事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地理学家强调空间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使得叙事空间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这一背景下,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不仅是对传统叙事学研究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叙事时间和空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它不再将空间视为单纯的背景或场景,而是将其视为与叙事时间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的元素,通过空间来揭示叙事的主题、意义和结构。
因此,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不仅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空间转向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元素在叙事作品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张品【摘要】空间研究成为近几年城市社会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通过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知识史的回顾与总结,整理出空间理论的核心基础,使之呈现出社会学的学科属性,同时认清空间转向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未来空间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对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期刊名称】《社科纵横》【年(卷),期】2010(025)006【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城市社会学;空间转向;空间【作者】张品【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3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0620世纪的社会学历史是空间缺席的时代,康德所谓的“先后”和马克思界定为首条件制约的“历史创造”,使历史方式的认识论成为批判思想和阐释本质的长期在场。
理论意识中的这种历史属性也使城市社会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历史的建构。
20世纪70年代,米歇尔·福科对“空间时代”崛起的前瞻性观察以及亨利·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科学的研究,形成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广泛的空间转向,其后,新城市社会学将空间应用于城市社会研究,开启了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空间时代。
空间转向不是简单的切换和转变,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城市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和理论拓展。
我们必须认真地审视这个发展过程及其意义,才能真正认识空间如何成为研究城市社会的一种新的理论和视角。
传统城市社会学虽然没有关于“空间”完整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不乏若干具有洞察力的论述。
在早期的城市社会研究中,一些社会学家就或多或少地关注了空间这一重要纬度,在某种意义上为后世的空间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恩格斯为揭示城市内在的贫富现象,对19世纪曼彻斯特的居住情况进行研究,把英国社会划分为穷人和富人两大阶层,并将其投影到城市空间,描绘出曼彻斯特的住宅分离景观模式。
[1]暗含了对于城市社会问题分析的空间语境。
滕尼斯比较了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不同,并阐发了城市生活的特性。
城镇与乡村对立的思考内在地表达了对空间某种程度的强调,尽管还比较隐晦。
透视与内嵌:城市空间转向及其实践——理论探讨和三个案例
透视与内嵌:城市空间转向及其实践——理论探讨和三个案例方琦;王伯承【摘要】城市空间转向是空间理论与实践探讨聚焦点.研究基于空间理论发展脉络,对上海市"析出街道"三个案例进行观察,发现城市空间转向在西方历经了生态本位到经济本位转变,并在中国展现出政治本位向社会本位过渡.社会本位的城市空间转向,将以建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治理空间等三大空间为具体呈现.【期刊名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4【总页数】7页(P89-95)【关键词】空间转向;社会本位;析出街道【作者】方琦;王伯承【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81空间是相对时间的一个实体化概念,最早在自然科学中广泛运用。
自20世纪以来,空间概念及议题被不断抽象化,成为人文社会学科讨论焦点。
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世界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诸多社会问题,以列斐伏尔、卡斯泰尔、哈维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者,在城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凭借对空间概念思考尝试解决当时城市问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城市社会学崛起,空间转向(Spatial Turn)也成为了理论研究中的新议题,以福柯、德里达、布迪厄、哈贝马斯、吉登斯等为代表的后现代社会学家为空间转向研究描绘了新蓝图,将现实空间问题转向虚拟空间,给空间理论研究带来了新契机①何雪松:《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学海》,2005年第6期。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城市空间转向层面研究著述颇为丰富,主要聚焦在以下层面。
一是对空间转向的哲学探讨,如通过哲学本位中主客体二元对立进一步认识时空变化,突破二元对立世界认识,对空间进行审视并建构多样态空间进行谱系认识及研究等②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国土空间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讨提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国家关于顶层规划已经完成,即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已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未来一段时间,这种体系会进一步深化。
在百年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经过实践总结和经验思考,已经形成具有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使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何研究和支撑未来规划高质量的发展,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本质必定会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规划体系引言城市总体规划作为调控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引导城市的发展建设。
随着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及自然资源有效整合的情况之下,将城乡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规划改革建设,从总体上推动城市的总体规划有序发展。
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有效的控制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而合理优化国土空间资源的有效分配。
1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1.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背景渊源我国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构建是由两个方面提出:一是为了实现“一张图”管控多种规划的矛盾问题;二是为了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而进一步管控国土问题。
我国以前实行的空间规划包括住建部门主导的城乡规划、国土部门主导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发改委主导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三大空间规划类型。
但三大规划之间冲突矛盾较多,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关于建设用地指标的冲突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出现了大量规划需要调整的问题,不仅减弱了规划在顶层设计的权威性,而且对实际实施落地带来巨大的影响。
只有国土空间规划的统一搭建,才能从问题的源头解决多种规划带来的矛盾。
随着生态文明战略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因生态要素保护带来的国土全要素管控诉求日益强烈。
2015年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强调对山水田林湖草的生态保护的同时,明确提出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转向与城市研究空间转向是近年来城市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推动下,西方国家城市化迅猛发展,也出现很多城市问题。
如何理解这些问题?法国学者列斐伏尔在1974年《空间生产》一书中指出,关键是理解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
它表现为城市的迅速发展、社会的都市化,这种生产将全球和地方、城市和乡村、中心和边缘连接起来。
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对城市空间的生产和消费起重要作用。
在社会城市化的条件下,空间生产是理解城市问题的关键。
美国学者卡斯特在1972年《城市问题》中指出,空间作为一种社会产品,永远是由不同的社会结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及其联合形成的关系来决定的。
城市是一个系统,是诸多因素组成的特定空间。
美国学者哈维在地理和空间研究中注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活力,对城市问题进行探讨。
他的城市研究相对集中在1973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1985年的《资本的城市化》和《意识与城市经验》、2003年的《巴黎:现代性之都》等著作中。
从城市和空间与地理的关系看,他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城市化,城市中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看作是资本控制下形成的。
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是构成城市空间的核心因素,城市空间布置是由资本支配的。
美国学者索亚是总结、概括并大力推广空间转向理论的重要人物。
他认为空间或者空间性是具体的,即空间已经是城市的,或者彻底城市化的。
在1989年《后现代地理学》中,他明确提出并比较系统地论证了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转向。
在2000年的《后大都市》一书中,他提出在城市与区域研究中,空间性分析是第一位的,我们需要在后现代视野下综合现有对城市的各种理解,以形成城市建构或者重构的新认识。
在2009年《时代精神到空间精神:空间转向的新纠结》一文中,他指出空间转向在当代的突出表现就是空间作为资本出现,由于这些空间是社会生产的而不是自然给予的,这些城市化的空间中形成的问题应该通过社会行为来改变。
他对空间生产和消费中实现空间正义给予强调并充满期待。
总的来看,空间转向首先是空间的社会转向,从社会的资本化和市场化的生产模式来理解空间问题;其次是空间的城市转向,空间在现代和当代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主要指的是城市空间。
所以,城市难题应该从城市社会空间生产的资本化和市场化的角度来分析。
资本逻辑与城市危机的生成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各种城市难题,比如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紧张、污染严重等。
从空间转向的角度分析,城市危机就是资本和市场的危机,经济危机与城市空间危机联系紧密。
较早对城市危机进行探索的是卡斯特。
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城市问题意味着城市危机、城市化加速、城市规划的矛盾后果等。
卡斯特认为城市危机表现为城市核心区域社会秩序的破坏、城市核心区域地方政府的危机、城市发展模式的危机等。
他把城市危机理解为城市系统中诸多因素之间冲突和矛盾的结构性危机。
后来他用更加实证的方式,以空间的集体消费来理解城市问题。
他认为,在当代条件下,国家对大众住房、交通、医疗、休闲设施等干预加深,这些消费直接和某一空间区域中的人有关,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性。
国家干预作为城市结构中的一个因素并不能单独决定城市空间集体消费,城市就成为资本积累与社会分配之间、国家控制与民众自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
这是城市难题的根本所在。
索亚在《后大都市》一书中指出,19世纪中叶以来,城市工业资本主义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繁荣与危机的周期性变化。
城市危机与这种危机是契合的。
这种危机的波长大约是50年,19世纪70到80年代、20世纪20到30年代、20世纪60到70年代都发生过城市危机。
每次城市危机都表现为,城市发展出现实验性时期,城市建设中试错行为较多,城市发展方向重新定位和改变,同时有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发生。
危机时期社会矛盾突出,经济生活效率受到影响。
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现代话语基础上达成共识,超越大都市,将人们从市场和资本的不正义的空间统治中解放出来。
哈维理解的空间和地理问题中包含很多内容,有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本支配问题,有资本主义发展的地理不平衡问题,有资本逐利中的跨地域逐利即资本积累的空间修补问题,有社会高度发展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的压缩问题。
城市问题与这些都有关,而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
在2010年《资本之谜》一书中,他提出危机和繁荣的交替是资本积累的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生产尤其是城市化变成了大买卖。
这是吸收剩余资本和迅速增长的人口的关键方式。
大量的相关资本,通常以长期贷款的形式出现,被放进城市发展过程中。
这些债务推动的投资,经常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成的震中。
当不平衡发展、城市空间发展不能容纳这些过剩的资本和人口的时候,危机就到了。
2008年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并传递到全球,就是因为城市空间危机、房地产危机和金融危机不可分割。
日本也有过惨痛教训。
没有对资本的控制与超越,城市危机不是最后一次。
资本批判与城市难题的解答国内对空间转向与城市有关问题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空间与城市哲学的研究,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空间与城市理论探索,一些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研究者也涉及这个问题。
第二,城市问题研究,这些主要在社会学、地理学、建筑理论、城市研究中展开。
第三,还有一些学者在重大现实问题推进下,比如世博会、城市规划、城市治理等问题需要理论支持的背景下,评介国外有关研究,这个角度多有跨学科特征。
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开启了更多研究的空间。
而我们需要重视市场和资本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以形成解决城市难题的新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很多难题。
空间转向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应该从资本和市场的局限性来理解城市难题的形成和解决。
在当前,我们用资本投资的方式进行城市化,进行城市建构、重构。
资本和市场以追逐利益为导向,这与构建多数人宜居的城市这个目标有矛盾甚至对立。
比如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与政府博弈的能力大增,导致国家的调控屡屡不能到位。
这样,城市社会管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就受到严重侵蚀。
城市房地产难题是非常典型的城市空间生产难题。
当然,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建构和重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很多城市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还不充分,城市空间的集体消费偏好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而从空间转向看,城市空间生产中市场化和资本化存在问题,才是产生城市难题的关键所在。
(破解大城市发展空间难题网络化大都市:破解大城市发展空间难题本期话题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这一领域具有自然、技术、经济相交叉结合的特点。
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和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方面引进有关理论方法,使经济地理学朝着数量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本期特邀学者共同探讨经济地理视角下的经济空间发展新趋势。
□李国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7%。
其中,特大城市的快速增加和大都市圈的加速发展尤为突出,2008年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已达到122个。
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支撑和组织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并将继续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城市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交通、住宅、环境等问题尤为突出。
而网络化大都市作为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模式,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呈现新特征信息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不仅催生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式,也影响了地域经济形态,最终使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首先,随着城市的郊区化,郊区出现新的聚集中心,又称郊区次中心。
这些郊区次中心具有相对综合的功能,并高度专业化,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化。
其次,城市由中心向边缘扩张过程中,区域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化程度加强。
这不仅在老的城市中心以外造就了新的城市中心,而且也加强了区域内不同城市中心之间的全方位联系,使传统的“中心—边缘”关系趋于淡化,单中心聚焦的空间发展模式不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最终导致城市发展观念和模式的革新。
最后,受网络化经济生产体系影响,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呈现大范围集中、小范围扩散的发展趋势,即在大城市地域内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扩散和再集中;同时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城镇群体化的发展在更大空间尺度上实现集中,形成大的都市区域。
而大都市区域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它们在本国和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特别是依托于全球城市发展起来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和跨国公司的控制中心,在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
网络化城市空间发展备受关注城市空间发展新的趋势导致发展模式和理念的革新:在空间组织上,由传统的、等级型的中心地模式,向多中心、扁平化、网络型模式转变;在空间范式上,由传统的“地方空间”向基于网络的“流动空间” 转变;而在空间增长上,由早期的“城市蔓延”向强调空间管治的“精明增长”转变。
近年来,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发展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探索的前沿。
在美国,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大都市区的多中心化现象。
而在欧洲,更多关注由多个同等规模城镇组成的多中心城市区域。
在我国,随着大城市郊区化发展,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等已显现出多中心空间结构。
而且随着这些中心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城镇群体化、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正在从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区域(或区域城市)转变。
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模式也在我国一些特大城市的规划中被强调。
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指出,要打破传统的单中心聚焦蔓延的空间发展模式,北京全市域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了“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并明确提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杭州不仅提出了构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并且组建了“推进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领导小组”,开始了实质上的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建设。
网络化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过程的快速推进,也带来了城市空间发展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我国许多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仍未摆脱“一极集中”的空间发展格局,城市职能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造成城郊、城乡差距明显,联系薄弱,难以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