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认识论.PPT2010

合集下载

认识论

认识论

4,功能主义
许多哲学家并不完全抛弃二元论,而是努力地解决笛卡尔
的相互作用论引起的种种问题。
功能主义把因果关系作为它研究的主题。如果说,同一理
论把心理事件等同于中枢神经中的生理状态是把它等同于 具体的物体,而功能主义则是从因果作用的角度来把它等 同于某种具体的功能。
功能主义认为,心神复合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状态的系统,
灵, 成为了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者。认为认识主体和认识 对象的关系是灵魂和灵魂之中的观念的关系,而灵魂中的 观念并不是客观世界的反应。
拉美特利用机械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来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

现代哲学家
1、物理主义和逻辑行为主义
卡尔那普认为物理方法能够对这个世界作出就对完全的描
述,物理语言按是一种普遍语言,世界上发生的每一种事 件都可以用物理语言来表述,每一个心理学的命题都可以 译为仅仅包含物理概念的表述。
。他把自然等同于上帝和上帝的应该相信上帝所告诉我们的一切 东西都应该是真的。首先,我自己的自然清楚生动的告诉 我,我有一个身体。其次,自然通过痛、饿、渴等感觉告 诉我,身体受伤,心灵就感觉到痛,无需中介。
笛卡尔特别指明,心身结合并不是指心灵和身体的所有部
第二,从本体论来证明
心灵和形体在本体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每种实体都
有自己的本质、属性和样式。心灵的本质是思想,而物体
的全部本质是广延之间没有任何共同指出,他们是不相容
的。 意志、理解只是心灵的功能而不是心灵的部分。身 体是死灭的,而心灵、精神是不朽的,可以保持它自身的 同一性。
第三,认识论的证明
第四,松果腺
为了解决无广延性的心灵怎样能够推动身体以及心灵从何
处获得推动身体的力量,笛卡尔在讨论心身关系的专著《 灵魂的激情》中发展了“动物元气”的思想,认为动物元 气是心灵推动身体的物质力量或工具。

认识论ppt

认识论ppt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 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 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
•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 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 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 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 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 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 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 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 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 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 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 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 而积极的成果。 • 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的。 (4)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 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
• 注意:怎样追求真理?
1、实践出真知,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2012· 北京文综 )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 ,地图的变化记录了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 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 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 , 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 “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 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 ,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 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 ,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 ,政 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

马哲部分专题三 认识论PPT演示课件

马哲部分专题三 认识论PPT演示课件
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被动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3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消 极的、被动的反映论
其根本缺陷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 他们离开人类社会实践来观 察和理解认识问题 ,不了解实践在认 识中的重要作用。
( 2 ) 他们不了解认识发展的辨证 本性,把认识看作是机械的和一次就可 以完成的。
4
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点引入认 识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以实 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实践和认识 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反复无限、 前进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第一 次辩证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同一性
关系的问题。实现了认识史上伟大 的变革。
5
话题二:实践的重要性
1.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认 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对实践发 挥能动反作用。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 验和发展。
21
2.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 相结合。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 的中介环节。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 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经验论——经验主义 唯理论——教条主义
反对主观主义有两个方面,即
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经验主义。教
条主义,就是只知道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词句,不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
它使我国的革命遭受过失败和挫折。经
验主义,就是只看到一些具体实践,只
看到一国一地一时的经验,没有看到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
20
㈡由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哲学概论第3讲 认识论

哲学概论第3讲 认识论
• 从前苏格拉底时代到笛卡尔的时代,哲学家们将“有什么东西存在 ,和宇宙本质为何”等相关的问题,放在了“对于存在我能知道什 么、对于宇宙的本质我能知道什么”等相关问题之前。这就是说, 哲学家把考虑存在(being)的问题放在了认识(knowing)的问题之前。 笛卡尔的方法是一种探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怀疑的方法,这两 种方法强迫哲学家将存在的问题放在一边,直到他们处理了认识的 问题。由笛卡尔开始的革命循序渐进,古老形式的形而上学就结束 了,而新式的认识论取代了“第一哲学”的位置。
——王德峰《哲学导论》
(六)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人类思维与外部实在的逻辑同构,其实永远无法证实的,因此它是一 条信念,是在巴门尼德开创的本体论传统内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对 立双方共有的信念。
——王德峰
• 按照客观唯心主义,客观思维与感性事物逻辑同构,而不是与物质实 在逻辑同构,因为感性事物之为存在者(或云“半存在”)是被客观思 维规定出来的,所以,恩格斯说,按照这种唯心主义,“思维能够认 识那一开始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
• 唯物主义的坚决态度在于认定“存在”乃是感性实在之存在,思 维只是对此存在的反映;思维固可达到真理,且惟有思维才能达 到真理,但思维仍然只是真理的主观形式。客观思维的“客观性 ”,不是感性存在的客观实在性,而是在逻辑上的普遍有效性。 这普遍有效性来自人类思维自身的规律。在此原则下,唯物主义 用“物质”来表达感性实在的“客观性”,因为它是指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和意志,唯物主义就用物质范畴来表示存在。由此,思 维与存在的关系,亦可表达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认识论
• 一、思维与存在 • 二、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 三、唯理论VS经验论 • 四、休谟问题 • 五、纯粹理性批判
一、思维与存在

认识论

认识论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飞、如何飞
本质 认识
反 作 用 决

理性认识
飞实践
感性认识
现象
占有大量感性 材料、科学思 维方法
知 识 框 架
本质
事 物 现象
思维
理性认识
认 识
感官
感性认识
通过实践,反映到人脑中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区 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主观能动性”的外延最大,包含了 后两者;“意识的能动性”又包含了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意 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外延最小。 “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想”,又包 括“做”,而后两者不包括“做”。
4.方法论要求:
自己看重自己,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什么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 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规律 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 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3、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 结合起来。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 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如果只尊重客 观规律,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犯形而上学 的错误。 4、运用:规律客观性要求人类的活动要以承 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规律,依据自然界固 有的联系,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 识 框 架
正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
客观 因素
制 约 因 素

认识论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认识论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耗电量高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及世界平均水
平;万元GDP耗水量相当于德国的9倍;工业废水 、 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 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主要水域水质属于 劣5类。 材料二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
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 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
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
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 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 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
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 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 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办法,以减排、节能、节地、
(2)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理性认识依赖
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 识。
3.真理与科学理论
(1)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 正确认识。 (2)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 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3)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真理、科学理论
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 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人们的实践 活动有着巨大的 推动 作用。 深化整合: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
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
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 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
解析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
础;要正确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三问分别从经济 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的角度设问,增强了考 生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要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正确解读和获取材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认识论PPT课件(共5个) 通用2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认识论PPT课件(共5个) 通用2

D.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答案:D
2.结合生活热点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 什么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答案:(1)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与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 动,能促进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调动生产者 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是我国社会主 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就是要改变那些与生产力不相 适应的经济制度,改变农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管理体制 和活动方式,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
提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 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 践活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 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必将对解决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的各种问题发挥极 大的促进作用。
命题视角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 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 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 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 撑。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考点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2: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强调, 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认真做好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 阶段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 形势开展学习培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联系国际国 内经济形势,深入分析本地区本单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 战新任务,把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 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开展 深入调研,把应对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 作为调研内容之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本地 本单位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保持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维护和发展群众 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下,为什么要坚持科 学发展观的指导?

专题三:认识论

专题三:认识论

认识论:第5课、第8课第一节一、发挥主观能动性(见唯物论2)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一、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1.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假象是指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2.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3.现象与本质的关系:⑴现象和本质的相互对立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

⑵现象和本质的相互统一本质和规律真象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现象相同本质就相同,本质相同现象就相同 2000年全国高考)“眼见不一定为实”,这 A .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 .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 .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及理解A 和C 项讲D 项则是讲看不见的B 项回答了[答案]B 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才可靠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2.3.B一、真理、科学理论1.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⑴科学理论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1998年全国高考)“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是认识的辩证发展原C项A项讲的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BD项讲的是认识世界和A、B、D不应[答案]C(2001年全国高考)今年,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道理的理解和1.⑴⑵⑶2.3.⑴⑵⑶1. 分析素,②分析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必经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认识论

第三单元认识论5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论的先验论。

60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

(2)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本质、先于经验、先于实践的,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

6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机械反映论)的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两种反映论又有根本不同。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62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休谟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

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63认识的本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 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 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 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 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 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 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 弈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 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 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 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感谢你们奉献了你们的力量和希望。”
当地时间13日零时10分
当日21时55分
22个小时,33名被困井下矿工全部获救。
智利大救援,小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 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 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结绳记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 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 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 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被多家媒体称为“人类灾难救援
史上最伟大的一刻”。
“凤凰号”胶囊形救援舱
救援器材:“白兰鸽”
营救综合协调、
新闻报道机制, 提升施救的科 学性和人性化 和增强营救设 备的现代化等, 都值得我们在 此次“世界奇 迹”般的大营 救中吸取营养。
当地时间13日零时10分第一名被困智利矿工、31岁的工头弗洛伦西奥· 阿瓦洛斯升井。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的实践基础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徐悲鸿画马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你要有知识, 你就得参加变革现 实的实践;你要知 道梨子的滋味,你 就得变革梨子,亲 口尝一尝。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 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 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 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 验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庄子
康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 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主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客体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孔子
荀子
朱熹
孙中山
王夫之
王守仁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感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 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 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 认识的初级阶段。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2、认识客体及其特点 3、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 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 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认识 主体 认识 工具
认识 客体
认识工具
物质工具
认识工具
观念工具
认识工具
语言工具
民族语言
世界语言
柴门霍夫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认识主体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 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的实践基础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 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 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 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 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
蛇!
杯弓蛇影
鬼从何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 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 一。
模写
选择
主体
建构 创造
客体
认识
“迄今最先进的救援”
直接受益者超过70万人,
巴菲特与比尔· 盖茨 “劝捐”慈善活动
我在此郑重宣布:将
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 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 家。在我离开这个世 界的时候,将不是捐 出一半财富,而是 “裸捐”——向慈善 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 财产。这也是我给你 们两位先生中国之行 的见面礼。
自6月巴菲特与比尔· 盖茨掀起这场“裸 捐”慈善运动,即号召全美403位亿 万富翁捐出一半的财产以来,在美国 已经有40多名富豪签约参加这一活动 ,而在中国仅有三人。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 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知觉 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 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 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 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 的表面现象。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第谷
开普勒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培根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 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 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 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 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 值关系。
红花!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
观事物作用于人的 感官而引起的一种 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
硬!
红!
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
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苹果(知觉)=红+甜+硬+……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反映论:是指确 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 认识论原则,坚持从 “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路线。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 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 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 ,是先天就有的。它坚 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认识路线。
理性认识的含义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 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F=GM1M2
2 /R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
的思维形式。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 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认识客体
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 动所指向的事物。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认识客体的特点
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
认识客体
实践客体
认识客体的特点
在认识活动中接受主体的观念 改造,是认识客体的本质特点
认识客体的特点
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 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
古人问 “天”
飞船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