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散文之庐山游记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庐山游记》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庐山游记》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庐山游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江行观感译完了柯罗连科的《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第一卷三十万字之后,原定全家出门旅行一次,目的地是庐山。

脱稿前一星期已经有点心不在镐;合译者一吟的心恐怕早已上山,每天休息的时候搁下译笔,就打电话探问九江船期。

终于在寄出稿件后三天的七月廿六日清晨,父母子女及一外孙一行五人登上了江新轮船。

胜利还乡时全家由陇海路转汉口,在汉口搭轮船返沪之后,十年来不曾乘过江轮。

菲君还是初次看见长江。

站在船头甲板上的晨曦中和壮丽的上海告别,乘风破浪溯江而上的时候,大家脸上显出欢喜幸福的表情。

我们占居两个半房间:一吟和她母亲共一间,菲君和他小娘舅新枚共一间,我和一位铁工厂工程师吴君共一间。

这位工程师熟悉上海情形,和我一见如故,替我说明吴淞口一带种种新建设,使我的行色更壮。

江新轮的休息室非常漂亮:四周许多沙发,中间好几副桌椅,上面七八架电风扇,地板上走路要谨防滑交。

我在壁上的照片中看到:这轮船原是初解放时被敌机炸沉,后来捞起重修,不久以前才复航的。

一张照片是刚刚捞起的破碎不全的船壳,另一张照片是重修完竣后的崭新的江新轮,就是我现在乘着的江新轮。

我感到一种骄傲,替不屈不挠的劳动人民感到骄傲。

新枚和他的捷克制的手风琴,一日也舍不得分离,背着它游庐山。

手风琴的音色清朗象竖琴,富丽象钢琴,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的环境中奏起悠扬的曲调来,真有“高山流水”之概。

我呷着啤酒听赏了一会,不觉叩舷而歌,歌的是十二三岁时在故乡石门湾小学校里学过的、沈心工先生所作的扬子江歌:长长长,亚洲第一大水扬子江。

源青海兮峡瞿塘,蜿蜒腾蛟蟒。

滚滚下荆扬,千里一泻黄海黄。

润我祖国千秋万岁历史之荣光。

反复唱了几遍,再教手风琴依歌而和之,觉得这歌曲实在很好;今天在这里唱,比半世纪以前在小学校里唱的时候感动更深。

这歌词完全是中国风的,句句切题,描写得很扼要;句句叶音,都叶得很自然。

胡适散文庐山游记

胡适散文庐山游记

胡适散文庐山游记胡适散文庐山游记导语:胡适(1891.12.17-1962.2.24),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胡适散文庐山游记,欢迎大家阅读!十七,四,九昨夜大雨,终夜听见松涛声与雨声,初不能分别,听久了才分得出有雨时的松涛与雨止时的松涛,声势皆很够震动人心,使我终夜睡眠甚少。

早起雨已止了,我们就出发。

从海会寺到白鹿洞的路上,树木很多,雨后清翠可爱。

满山满谷部是杜鹃花,有两种颜色,红的和轻紫的,后者更鲜艳可喜。

去年过日本时,樱花已过,正值杜鹃花盛开,颜色种类很多,但多在公园及私人家宅中见之,不如今日满山满谷的气象更可爱。

因作绝句记之:长松鼓吹寻常事,最喜山花满眼开。

嫩紫鲜红都可爱,此行应为杜鹃来。

到白鹿洞。

书院旧址前清时用作江西高等农业学校,添有校舍,建筑简陋潦草,真不成个样子。

农校已迁去,现设习林事务所。

附近大松树都钉有木片,写明保存古松第几号。

此地建筑虽极不堪,然洞外风景尚好。

有小溪,浅水急流,铮淙可听;溪名贯道溪,上有石桥,即使道桥,楷朱子起的名字。

桥上望见洞后诸松中一松有紫藤花,直上到树杪,藤花正盛开,艳丽可喜。

白鹿洞本无洞,正德中,南康守王溱开后山作洞,知府何凿石鹿置洞中。

这两人真是大笨伯!白鹿洞在历史上占一个特殊地位,有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白鹿洞书院是最早一个书院。

南唐升元中(937—942)建为庐山国学,置田聚徒,以李善道为洞主。

宋初因置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三书院落并称为“四大书院”,为书院的四个祖宗。

第二,因为朱子重建白鹿洞书院,明定学远规,遂成后世几百年“讲学式”的书院的规模。

宋末以至清初的书院皆属于这一种。

到乾隆以后,朴学之风气已成,方才有一种新式的书院起来;阮元所创的诂经精舍、学海堂,可算是这种新式书院的'代表。

南宋的书院祀北宋周邵和诸先生;元明的书院祀和朱;晚明的书院多祀阳明;王学衰后,书院多祀和朱。

胡适经典散文集

胡适经典散文集

胡适经典散文集导读:胡适是中国第一位提倡白话文的学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在胡适的散文中,拥有先进的思想,有着旧文化和新文化的碰撞,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历史价值,值得我们仔细阅读。

以下文章选自《胡适散文》,一起随着胡适先生的优美散文感悟他领悟到的哲理吧。

1. 《记辜鸿铭》:我远远的望见他把我的报纸传给同坐客人看。

我们吃完了饭,我因为身边只带了这一份报,就走过去向他讨回那张报纸。

大概那班客人说了一些挑拨的话,辜鸿铭站起来,把那张《每周评论》折成几叠,向衣袋里一插,正色对我说:“密斯忒胡,你在报上毁谤了我,你要在报上向我正式道歉。

你若不道歉,我要向法庭控告你。

”我忍不住笑了。

我说:“辜先生,你说的话是开我玩笑,还是恐吓我?你要是恐吓我,请你先去告状;我要等法庭判决了才向你正式道歉。

”我说了,点点头,就走了。

>>>>>>/sanwen/78672.html2. 《庐山游记》:昨夜大雨,终夜听见松涛声与雨声,初不能分别,听久了才分得出有雨时的松涛与雨止时的松涛,声势皆很够震动人心,使我终夜睡眠甚少。

早起雨已止了,我们就出发。

从海会寺到白鹿洞的路上,树木很多,雨后清翠可爱。

满山满谷部是杜鹃花,有两种颜色,红的和轻紫的,后者更鲜艳可喜。

去年过日本时,樱花已过,正值杜鹃花盛开,颜色种类很多,但多在公园及私人家宅中见之,不如今日满山满谷的气象更可爱。

因作绝句记之:长松鼓吹寻常事,最喜山花满眼开。

嫩紫鲜红都可爱,此行应为杜鹃来。

>>>>>>/sanwen/78670.html3. 《差不多先生传》: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

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

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庐山游记500字作文

庐山游记500字作文

庐山游记500字作文范文一:《庐山游记》读后感《庐山游记》是袁枚先生所著的一篇游记,讲述了他与友人游览庐山的经历和见闻。

这篇游记让我收获颇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袁枚先生在游记中用极其瑰丽的图画描绘了庐山的山川景致,比如“岂独白石为彩屏,更有青天挂帘幕”、“悬崖峭壁,石壁如壁,幽谷深洞,轻烟细雾,怪石嶙峋,源泉溪流,松林竹海”。

这些细腻的描写,使我仿佛身临其境,一一感受着庐山的美妙风景。

在我的脑海中,这些景致仿佛已经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其次,袁枚先生在游记中随处可见他的感悟和思考。

比如,“物之所存,唯人心外无所有”、“人要若天地、时序、万物而已,无怨厌之心,少爱慕之情,则无此烦恼矣”。

这些语言虽然简洁明了,但意蕴深刻,启发着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袁枚先生把“情”与“景”相结合,把自己的情感插入到游记中,让我感受到旅游的真正意义。

在游记中,他细致地描述了旅途中和友人之间的互动和感情交流,使我深入体会到旅游不仅仅是为了看景点,更是为了与亲友分享感受、增进情感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吸取这篇游记的精华,我多次读过这篇游记。

每一次阅读,都能让我从中找到新的思考角度。

总之,这是一篇让人读了难以忘怀的游记,它不仅仅是一篇记录旅途轨迹的文字,更是一个智慧市场,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写作重点:具体描写、词语精准、感情表达。

用词分析:文中用词精准,图画描绘,瑰丽,深入体会,感情交流等词都映射出了精确而细致的写作风格。

范文二:庐山之旅庐山之旅,我们从早晨出发,到中午到达景区。

庐山宏伟的群山如天禅端坐着,向我们展现了庐山的壮丽和美丽。

我们走着一条难走的路,拐到山角,那里还有奇形怪状的石头和远处的河流。

我们下车走路,穿过一片漆黑的竹林,每一个地方之间,观音庙,玄景观,虎头岩等,都充满着美丽、神秘和惊喜,让我们一路走来,流连忘返。

登上了山巅,左侧是琼峰湖,右侧是清凉台。

膜拜了几位国内知名的文学巨匠在这里作出了珍贵的创作,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大师们的智慧、才华和灵气。

庐山记游

庐山记游

庐山记游遥想庐山,自中学始,已是经年,终于成行,在这个夏日,于我,不是避暑,而是缘于心灵之呼唤。

从南山始上,山路崎岖,稍有不适,但见竹树葱翠,渐渐心有沉浸。

入住牯岭新世纪,稍微休整,开始庐山之游。

步行花径,虽导游把如琴湖说的惟妙惟肖,然因其是铲除大林寺而蓄其湖,实是失望。

自然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已是无存,但依然游人如织。

或是因为“白司马花径”里的白居易石像吧,许多人争相合影,像前小池绿荷一片,让我独喜这一片翠意。

花径出来步入锦绣谷。

天桥之传说是夸张的,一路走下去倒真的是一幅锦绣,有险峻之美,据说是当年名僧慧远采撷花卉与草药之地。

只是,如今,有谁能如慧远般以禅心享受这一片锦绣?亲自感受仙人洞,绝无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喟。

也许是岁月遥遥,如今的仙人洞倒是香火缭绕,吕洞宾安坐于几个女道士中间,不知他是否还能感受到“一滴泉”的叮咚悦耳?午后,由自然转入人文。

淡淡无痕的“谈判台旧址”远没有在庐山会议旧址前来的震撼,因为历史在人心,少年读“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不仅是一个伟人对另一个伟人的盛赞,更是一种相惜之怀吧。

这个指挥过百团大战,指挥过抗美援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在文革饱受其辱。

在这个炎热的中午,站在那里,内心唏嘘不已,虽人流汹涌,但那一刻,我心滚动于历史的烟云。

在美庐别墅,感受一份清幽,抛开政治不谈,单单蒋宋之姻亲,在这样的院子,这样的树木,这样的水声里无论怎样的心事都会随风而逝吧。

同一幢房子,国共两党最高之领袖,这令人玩味。

“美庐”,这意味深长的名字即使是附会的,也让观者赞叹不已。

坐在院内的石凳上,不远处有几人在打牌,头顶大树参天,想想今日之平凡如你我安坐于此一刻,想想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风云际荡的历史,真是沧海桑田匆匆过。

晚上,本想去看一场《庐山恋》,宝宝下午流了鼻血,或是旅途劳顿不适,便随她们在宾馆里。

她们两个看书,我自己也看书,间或看电视,看有人欢喜有人忧的世界。

读庐山游记有感

读庐山游记有感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之一的胡适先生,自幼熟读经书,经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后来赴美留学,吸收了西学思想,归国后在文化和学术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他提倡的白话文创作和“活的文学”、“真的文学”、“人的文学”的革故鼎新之主张,影响深远,泽被后世。

源于此,他的散文“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博约笃厚,自成一派,“甚或超过他的新诗,而居其创作成绩的首位”,这恰好印证了他在《什么是文学》中所言:“文学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

”胡适散文内容博杂,意蕴悠长。

胡适最提倡写传记散文,认为“模范人物的传记”,“可以做少年人的良好的教育材料。

”例如在《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中,他力推富翁杨斯盛赈灾捐款的慈善之心和“破家兴学”的明智之为,在《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中,力赞美女昭君出赛和番的爱国之举,在《高梦旦先生小传》中深情回忆了梦旦先生“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和“没有利心,没有名心,没有胜心”的高贵品质。

适之的传记散文都是有史有据,此情恳切,令人深思,体现了“纪实传真”的思想。

胡适的杂文思想深刻,生动幽默。

譬如《差不多先生传》一文运用了夸张手法和巧妙的构思,刻画了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针砭了国民的劣根性,深刻又不乏幽默。

文中写差不多先生“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语言之畅,意蕴之深堪成为散文珍品。

胡适的游记不多,可是情景理交融,于素朴的叙写中穿插历史的考据,清新厚重,颇动人心。

譬如《庐山游记》一文,作者除了描写松涛杜鹃白鹿洞万山寺秀峰寺等美景之外,更多的则是对庐山文化和洞寺文化的探源与思考。

文中写道:“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

(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游庐山

游庐山

游庐山游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美,醉倒了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志士。

庐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是我憧憬的地方。

今天,伴着拂晓前的月亮和星星,我们一家踏上了去庐山的旅程。

经过巧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庐山脚下,山上雾气蒙蒙,山顶白云缭绕,景色十分迷人。

我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

山路两边,全是青青的竹子,竹子的颜色有深有浅,还很有层次。

这里的竹子很特别,直径不过三四厘米,细得就像小拇指。

密密丛丛,尖尖的竹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走在这条小路上,心情格外舒畅。

大家给它取了个优推的名字—竹林小路。

穿过“竹林小路”,一块巨石矗立在面前,巨石有三间屋那么大。

听导游说,这块石头原本是能转动的,后来,它下面的那块转盘风化了,所以就不转了。

据说这块石头会给人们带来好运,于是人们给这块石头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好运石”。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幢别墅前,这就是有名的美庐,当时宋美龄和蒋介石就住在这里。

在里面我知道了第一台冰箱是烧柴油的,也知道了宋美龄曾读过哪些书籍。

在庐山游了两天,细细品味,名人笔下的庐山只能描绘庐山美的百分之一,我只能怪笔墨的苍白无力。

马上就要走了,我买了一本《庐山风光》,一看,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走到,什么断桥、三叠泉、五老峰等,只有下次再去领略和享受啦。

精选作文评析:该篇精选作文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古诗名句人习题,既点出了庐山美,又引出了作者对庐山的向往。

作者从庐山脚下写起,通过对山脚到山顶两边景色的描写,描绘出了如诗如画的美景。

同时,又对庐山难以用文字表达的美进行了一番感慨,进一步使人对庐山美景充满向往。

整篇文章文字精练、逻辑清晰。

(张君红)。

庐山游记阅读答案教学提纲

庐山游记阅读答案教学提纲

庐山游记阅读答案篇一:庐山游记阅读答案文/丰子恺(有改动)品读:本文系作者1956年所作游记散文《庐山游记》中的一部分,为读者揭开了庐山的神秘面纱。

文章写景状物,从容不迫,随意自然;情感率真,语言朴质,而似乎信手拈来的诗文典故又使文章显得气韵生动,极富情趣。

1.选文围绕“庐山面目”而写。

第①段生动地说明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________;第②段揭开了一个常人不知的“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品味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①第二段中加粗的“凭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第二段中加粗的“太”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①的表达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4.通过画线句②,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个性?________________1.庐山多雾(白云出没,作怪)庐山天桥没有桥2.①面对庐山古迹怀念古人,感慨往事。

②表示否定;作者一方面从照相的角度肯定它没有出格,另一方面又批评了它像“商业广告”一般让人上当,因而“略感不快”。

3.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生动地描写了“凭窗远眺”所见的树林阴翳、白云变幻的美妙景象;同时连用四字短语和结构相近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4.特立独行、心态平和、心境闲适、自得其乐。

来源:学习周报语文中考版(适用于苏教版) 2009-2010学年第20期总第176期苏教版题型:048篇二:庐山游记阅读答案篇三:庐山游记阅读答案作者:来源:文章阅读网时间:2014-12-11 12:29 阅读:国庆前夕,说自驾到庐山走走,只是随意地一说,哪知欣然成行了。

我们是国庆前一天下午到九江的。

第二天天刚亮,从九江宾馆出发,不久,就开始登山了。

说是登山,其实是车载我们上去的。

二十余公里绕来绕去的盘山公路,我们小心地走了四十余分钟,才来到庐山山门口,真是“跃上葱茏四百旋”。

一看手机,整七点。

站在门口,伸了个懒腰,正欲踏步入门,忽听说离牯岭镇尚远,牯岭镇才是景区的起点,我们忙又驱车向前。

2016年庐山游记散文

2016年庐山游记散文

庐山游记散文2016年庐山游记散文庐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2016年庐山游记散文一:顾往昔,庐山一游,遥生得这般念好,滋生得这般朗貌,尤生得这般俊美。

八十年代,我们一行慕名苏鲁交界处的庐山,协同学友前去一游。

晨起,顶雾近山脚。

举目望上,庐山貌美,翠色生荡,绿波生烟。

顺着小路前行,荫荫茂密,一径蜿蜒。

但见小径旁,左有杨柳相拥,右有榆槐夹道。

左簇右拥,茂密叠荡。

继续上行,幽幽趋坡,亦行亦趋。

几多松林映遮面。

或高或低,错落有致。

一览清秀,苍翠生得浓浓绿烟。

或波涛,或起伏,交相辉映,生生醉焉。

请上眼,那如针的松叶铺展落地皆是,偶有松塔可供捡拾留念。

突地一声尖叫“啊呀”。

闻得一女生惊叫,抬望眼,交错的松枝上,擦身居有松鼠成溜烟窜去。

且不知,是我们一行惊扰了这松鼠,还是松鼠侵扰了我们一行。

但见得松鼠居枝翘首,举目相望,似乎有讶惊。

望着我们这些陌生的不速来客,又似乎在相探。

进得山,也许这巧小的松鼠便是这大山的杰灵。

见那巧灵的松鼠,毛色俊秀,隐隐生光,顺滑生色。

行动悠远,尾巴高高地卷翘着,一双黝黑的眼睛晶亮生光芒,尤显灵性非常。

到了半山腰上,乍细看,松树上竟有爬动的虫蛹,方言人称“松虎”。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松虎能吃的”,这下提醒了我们几个。

于是摘采些许,生火烤食。

原来,真是挺香的,确确的野味。

大山里的,就是不一样的。

那番滋味,那番味嚼,至今口留余香,回味依然。

据说这东西不能食用得太多,否则,食用者嗓子会起毛生烟的。

有道是“剩十里半九成”。

近得山顶,方觉路陡坡峭,崎岖无比。

感觉中愈上愈难,越来越艰。

高险处,有一种不敢俯视于山下。

回顾身旁,尤在云里雾里,不曾料,山下风静,山上风急,呼呼的山风从自己的身边掠过,吹拂过来的云雾,渐渐慢散开去,如云泊,如烟荡,给人一种荡胸生层云的愉悦!雾,慢散在脸上,抚在身上。

亦潮亦润。

纵人人确是很累,终是掩饰不住清心,掩饰不住那种赏心悦目,那种沁人心脾的愉悦。

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篇一」①常听朋友抱怨说,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又匆匆离去。

北方,简直就没有春天!②其实,相对于南方的“四车如春”,北方的四季当属最分明的了,只是因了北方的春天在热烈之中不乏有种平淡——纯粹、悠远、平和而寂寥,春色似乎是在春夜里潜滋暗长着。

这种不事张扬的“暗长”,使得众多的人难以察觉。

每年立春过后,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是大地已经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雨水过后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

田野里的麦苗由浅黄变得淡绿,泥土中的小草也跃跃欲试,等待着“春风吹又生”。

该是踏青的季节了,人们被春风鼓动着,三五好友,结伴而行。

踏青不一定要远行,近处的郊野、岗坡、湖边就足够了。

沿着松软的小路缓行,淡绿色的枝头时有三两只鸟儿啁啾跳跃,不远处的菜地里,青的葱,绿的菠菜可着劲往上长。

更让人心动的是野菜族一团团、一簇簇在田埂地头热热闹闹地相拥着,那抹鲜活的嫩绿,醉了春风,让人喜在心头。

③记得当年在乡下“插队”,“春荒”是很难熬的。

每天起早贪晚的下地干活,却又青黄不接,只有啃着玉米饼子就咸萝卜,吃得嗓子直冒酸水。

后来,同学们跟老乡学会了挖野菜:苦菜、荠菜,白花菜中午回来,同学们把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洗净后摆到饭桌中央,大家一口玉米饼,一口蘸着大酱的野菜,吃得真是香甜。

打那以后,野菜在我心中就成为了春的标志和参照。

④北方的春天或许不如南方那样浓烈,那样春深似海,然而争奇斗艳的古典诗词对春的咏叹,也并非是用平丽的词藻去铺陈春光的艳丽芳菲,大多是寥寥几笔,就足以勾人心魄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陌头烟柳绿烟丝”“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咏春的绝唱都是以接近直白的语言采撷浓春之中的一两个饶有意境的景观后,便止笔而留白。

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⑤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

几十年的光阴稍纵即逝,能够做成一两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

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做一两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境。

庐山游记优秀散文

庐山游记优秀散文

庐山游记优秀散文庐山游记优秀散文(通用2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庐山游记优秀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庐山游记优秀散文篇1“一山飞峙大江边”。

雄伟的庐山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

由长江、庐山、鄱陽湖相夹而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

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 也。

正因为如此,庐山才会水气郁结,云蒸霞蔚,孕育了庐山独有的云海、飞瀑、绝壁三大奇观。

自古以来,庐山以其峰峦叠嶂,万壑争流,幽谷深涧,瀑布飞悬,岩崖俏秀,云海滔滔,造就了一幅著称于世的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5 月28日清晨,游船抵九江港。

我们离船登岸,乘车向九江南郊驶去。

车行半小时,至庐山东麓的莲花洞。

进入了盘山路,沿途三百九十六道弯,转得人头晕目旋。

放眼窗外,漫山青翠,满眼碧绿,莽莽苍苍,无涯树海,在晨风中扶苏摇曳,我们仿佛陷入了巨大的绿色旋窝之中。

“跃上葱笼四百旋” 的诗意,的确把此时此境描绘得淋一漓尽致。

车到山顶,印入眼帘的,是一片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的莽莽绿野,著名的“云中山城”牯岭镶嵌其间。

牯岭这座钟灵毓秀的山城,被牯牛岭分为东西两边。

东边青松蔽日,溪流潺一潺,近千幢风格各异的别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点缀在万绿丛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西边地势平坦,峰峦葱笼,一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主亍道依山而建,蜿蜒于林阴之中,形成一座繁华的天亍云市般的山城。

我们乘车在亍心花园转了一圈,就沿着宽宽的景区大道,向城北的如琴湖驶去。

漫步于湖边的林阴|道上,凝望着这青山环抱的一潭碧水,碧水如琴,叮咚有声,真佩服殷周匡氏七兄弟有过人的眼光,能隐居于此,夫复何求?慢慢地走到湖的尽头,就是有名的“花径”。

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胡适散文之庐山游记(2)

胡适散文之庐山游记(2)

胡适散文之庐山游记(2)
此地离栗里不远,但雨已来了,我们要赶回归宗,不能去寻访的故里了。

道上见一石碑,有"柴桑桥"大字。

旧《志》已说,"渊明故居,今不知处"。

(四,页七。

)桑乔疏说,去柴桑桥一里许有渊明的醉石。

(四,页六。

)旧《志》又说,醉石谷中有五柳馆,归去来馆。

归去来馆是朱子建的,即在醉石之侧。

朱子为手书颜真卿《醉石诗》,并作长跋,皆刻石上,其年月为淳熙辛丑(1181)七月。

(四,页八。

)此二馆令皆不存,醉石也不知去向了。

庄百俞先生《庐山游记》说他曾访醉石,乡人皆不知。

记之以告后来的游者。

今早轿上读旧《志》所载周必大《庐山后录》,其中说他访栗里,求醉石,上人直云,"此去有陶公祠,无栗里也。

"(十四,页十八乙。

)南宋时已如此,我们在七百年后更不易寻此地了,不如阙疑为上。

《后录》有云:
尝记前人题诗云:
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古想风标。

至今门外青青柳,不为东风肯折腰。

惜乎不记其姓名。

我读此诗,忽起一感想:陶渊明不肯折腰,为什么却爱那最会折腰的柳树?今日从温泉回来,戏用此意作一首诗:
陶渊明同他的五柳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

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

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

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
"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
晚上在归宗寺过夜。

《游庐山日记》原文及翻译

《游庐山日记》原文及翻译

《游庐山日记》原文及翻译【原文】戊午(1618年),余同兄雷门、白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

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

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至东林寺。

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

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廊。

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

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规模甚大,正殿夷毁,右为三笑堂。

十九日出寺,循山麓西南行。

五里,越广济桥,始舍官道,沿溪东向行。

又二里,溪回山合,雾色霏霏如雨。

一人立溪口,问之,由此东上为天池大道,南转登石门,为天池寺之侧径。

余稔知石门之奇,路险莫能上,遂倩请、雇其人为导,约二兄径至天池相待。

遂南渡小溪二重,过报国寺,从碧条香蔼绿树香雾中攀陟五里,仰见浓雾中双石屼立,即石门也。

一路由石隙而入,复有二石峰对峙。

路宛转峰罅,下瞰绝涧诸峰,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外。

其下喷雪奔雷。

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门内对峰倚壁,都结层楼危阙。

徽人邹昌明、毕贯之新建精庐书斋,僧容成焚修其间。

从庵后小径,复出石门一重,俱从石崖上,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

如是二里,至狮子岩。

岩下有静室。

越岭,路颇平。

再上里许,得大道,即自郡城南来者。

历级而登,殿已当前,以雾故不辨。

逼之走近它,而朱楹彩栋,则天池寺也,盖毁而新建者。

由右庑wǔ廊屋侧登聚仙亭,亭前一崖突出,下临无地,曰文殊台。

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

亭侧岐路东上山脊,行三里。

由此再东二里,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台;北折而东,曰佛手岩。

升仙台三面壁立,四旁多乔松,高帝御制周颠仙庙碑在其顶,石亭覆之,制甚古指制作工艺和格式都很古雅考究。

佛手岩穹然轩峙,深可五六丈,岩靖石岐横出,故称“佛手”。

循岩侧庵右行,崖石两层,突出深坞,上平下仄狭窄,访仙台遗址也。

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

竹林为匡庐即庐山幻境,可望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佛寺敲钟和诵经之音,故以此当之,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何论竹林?还出佛手岩,由大路东抵大林寺。

庐山游记阅读理解

庐山游记阅读理解

庐山游记阅读理解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我的庐山游记阅读理解。

还记得我踏上庐山的那一刻,哇,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世界!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爬,那山路就像一条调皮的蛇,弯弯绕绕的。

旁边的树林郁郁葱葱,仿佛是一群绿色的卫士在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地方,这景色,难道不让你心动吗?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爷爷,他笑着和我说:“年轻人,加油爬呀!上面的风景更美呢!”我一听,劲头更足了!嘿,这老爷爷多亲切呀!
终于爬到了山顶,我的妈呀,那景色简直绝了!云海在脚下翻腾,就像一大团棉花糖,我都想跳进去打个滚儿。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是害羞的小姑娘。

面对这样的美景,我真的忍不住大喊:这也太美了吧!
下山的时候,我又碰到了一群小伙伴,他们叽叽喳喳地说着山上的趣事,还分享了各自带的零食,我们就像认识好久的朋友一样。

哎呀,这种感觉真好呀!
庐山就像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精彩画册,每一页都有让人惊喜的画面。

我觉得呀,一定要亲自去感受它,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魅力。

所以朋友们,别犹豫啦,快去庐山感受一番吧!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爱上这个地方的!不用多说了,去就对啦!。

在杂志+发表文言文游记

在杂志+发表文言文游记

在杂志+发表文言文游记
《游庐山记》
庐山,乃五岳之外一奇山也,其峰峻岭秀,瀑布飞泉,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吾与友人结伴而行,徒步攀登,沿途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至山腰,见一古寺,名曰“东林寺”。

寺内香火鼎盛,钟鼓悠扬,僧人们诵经打坐,一派祥和之景。

吾等在此参拜祈福,感受佛法之庄严。

继续上行,至庐山主峰,峰顶云雾弥漫,宛如仙境。

极目远眺,但见群山连绵,江河如带,令人感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吾等在此留连忘返,拍照留念,欲将此美景永留心中。

下山途中,吾等顺道游览庐山之美庐。

此处乃蒋介石与宋美龄之旧居,现已成为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二人之生活用品及照片,展示了其生活之点滴。

吾等在此领略历史之沉淀,感受岁月之变迁。

此次庐山之行,吾等饱览山水之美,领略历史文化之底蕴,收获颇丰。

庐山之美,言语难以形容,唯有亲临其境,方能领略其魅力。

《游庐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庐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庐山记》原文及翻译《游庐山记》是一片收录于《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由清代散文家恽敬作,记述了作者游历庐山六天的过程,于路程及登临的名胜古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庐山记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原文】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关于庐山的优美游记散文:走马观花读庐山

关于庐山的优美游记散文:走马观花读庐山

关于庐山的优美游记散文:走马观花读庐山店铺: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走马观花读庐山》这篇游记随笔吧!庐山可以说是一本古旧史书,记事、纪传皆有,有闲有心静静翻阅也必定有滋有味。

但庐山更像一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上上下下,除了偶尔换场休整,一直热闹着。

庐山也像一个要津驿站,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留下数不清的足迹遗响,供后人凭吊。

我们时间有限,不可能一页页地翻检品读,只是走马观光般拣读,跳读一些章节以求了解一个大概,或许也能感知庐山的风貌,知晓她的某些品格。

八点半,我们从酒店出发,计划先看人文景观,再欣赏自然风光,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地安排,实际游玩中两者相间,很难截然区别。

庐山山上的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在牯岭镇。

牯岭因山岭形似公牛而得名,是庐山上边的政治文化中心。

我第一次得知这个地名是因为茅盾写了一篇《从牯岭到东京》的文章,也知道了庐山是许多政要和社会名流聚散进退的重要场所。

此山此处绝非等闲之地。

庐山如同莫干山、上海外滩一样,所谓的人文景观主要是大量的别墅等建筑群。

庐山的老别墅主要集中在东谷的长冲河岸边,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美庐”。

“美庐”原是洋人别墅,后为宋美龄购得,蒋介石名之“美庐”,是典型的欧式建筑。

我们到时,方上午九点,周遭清泠,游客鲜少。

进得院落,乔木参天,石阶寂寂,早已不复当年政要往来的显赫景象。

庐山民国时期被称为夏都,而这夏都的心脏无疑是这”美庐“。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组织围剿江西红军,不少作战指挥都是在这里展开的,接下来的国共合作以及抗战决策都与庐山息息相关。

庐山的开发与建设应该说始于洋人,但赋予她浓厚的政治色彩则始于蒋氏,其后,毛泽东亦有此好,几上庐山,”美庐“和”芦林一号“则成新的政治中心。

“美庐“往下一二里则是庐山大礼堂,即59年庐山会议旧址。

这座不算宏伟的砖石建筑,古朴浑厚,但其沉稳的外表下,在岁月深处却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浪,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当代史。

关于游记的作文800字(庐山游记)

关于游记的作文800字(庐山游记)

关于游记的作文800字(庐山游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游记的作文800字(庐山游记)苏轼有一首关于庐山的诗,诗人所描绘出的庐山雄奇壮观,千变万化的景象,使我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庐山到底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很快小长假就到来了,我们一家跟团去庐山旅游。

庐山散文(2)

庐山散文(2)

庐山散文(2)•相关推荐庐山散文沿山洋房数百幢,华街亦有数百家,……岭上为西人避暑之地,设有教堂布教,并设医院,利济贫民。

此间夏令时,寒暑表较九江低二十度,故至地道暑者甚众,昔日山林,今为廛市。

据此可以推断,庐山的文化形象是在本世纪初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变化的契机是“西人避暑”,而结果则是以西方文明为先导的热闹。

散落在各处山间的寺院依然香火不断,但操纵它们兴衰的重要杠杆已是牯岭的别墅、商市、街道。

总的说来,这儿已不是中国文人的世界。

唐代钱起咏庐山诗云:“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但如今云雾飘散开去,露出来的却是一个个中外“大官人”、“大商贾”的面影。

当然也还是有不少文人来玩玩的。

本世纪20年代有一位诗人就在庐山住过一个半月,但他每天听到的,已不是山风虫鸣,而是石工筑路造房的号子声。

他从这号子里听出了石工的痛苦,写了一首十分奇特的《庐山石工歌》,想把号子传达给读者。

读着徐志摩的这首诗不难感悟到,这号子唤来了达官贵人们的一座座别墅,这号子在驱逐着诗人和他的同行们下山。

过不了几年,又有一位文人在山上住了几天便急急下来。

他刚刚被一个巨大的政治旋涡放逐,但庐山并不是避身之所,他很快发现这里也是一个风声鹤唤的焦点。

他下山了,到了上海,又到东京,写了一篇《从牯岭到东京》,不久,“茅盾”这个名字便出现于中国文坛。

此后,越来越多的政治活动、外交谈判、军事决定产生于庐山。

密密层层的云雾,藏进了中国现代史的`神秘经纬。

难道,庐山和文人就此失去了缘分?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太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就像一所庙宇没有晨钟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没有流盼的眼神。

没有文人,山水也在,却不会有山水的诗情画意,不会有山水的人文意义。

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是文人鼓吹出来的,但鼓吹得过于响亮了就会迟早引来世俗的拥挤,把文人所吟咏的景致和情怀扰乱,于是山水与文人原先的对应关系不见了,文人也就不再拥有此山此水。

看来,这是文人难于逃脱的悲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散文之庐山游记
昨夜大雨,终夜听见松涛声与雨声,初不能分别,听久了才分得出有雨时的松涛与雨止时的松涛,声势皆很够震动人心,使我终夜睡眠甚少。

早起雨已止了,我们就出发。

从海会寺到白鹿洞的路上,树木很多,雨后清翠可爱。

满山满谷部是杜鹃花,有两种颜色,红的和轻紫的,后者更鲜艳可喜。

去年过日本时,樱花已过,正值杜鹃花盛开,颜色种类很多,但多在公园及私人家宅中见之,不如今日满山满谷的气象更可爱。

因作绝句记之:
长松鼓吹寻常事,最喜山花满眼开。

嫩紫鲜红都可爱,此行应为杜鹃来。

到白鹿洞。

书院旧址前清时用作江西高等农业学校,添有校舍,建筑简陋潦草,真不成个样子。

农校已迁去,现设习林事务所。

附近大松树都钉有木片,写明保存古松第几号。

此地建筑虽极不堪,然洞外风景尚好。

有小溪,浅水急流,铮淙可听;溪名贯道溪,上有石桥,即使道桥,楷朱子起的名字。

桥上望见洞后诸松中一松有紫藤花,直上到树杪,藤花正盛开,艳丽可喜。

白鹿洞本无洞,正德中,南康守王溱开后山作洞,知府何凿石鹿置洞中。

这两人真是大笨伯!
白鹿洞在历史上占一个特殊地位,有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白鹿洞书院是最早一个书院。

南唐升元中(937-942)建为庐山国学,置田聚徒,以李善道为洞主。

宋初因置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三书院落并称为"四大书院",为书院的四个祖宗。

第二,因为朱子重建白鹿洞书院,明定学远规,遂成后世几百年"讲学式"的书院的规模。

宋末以至清初的书院皆属于这一种。

到乾隆以后,朴学之风气已成,方才有一种新式的书院起来;阮元所创的诂经精舍、学海堂,可算是这种新式书院的代表。

南宋的书院祀北宋周邵和诸先生;元明的书院祀和朱;晚明的书院多祀阳明;王学衰后,书院多祀和朱。

乾嘉以后的书院乃不祀理学家而改祀许慎郑玄等。

所祀的不同便是这两大派书院的根本不同。

祀许慎郑玄等。

所祀的不同便是这两大派书院的根本不同。

朱子立白鹿洞书院在淳熙己亥(1178),他极看重此事,曾札上丞相说:
愿得比祠官例,为白鹿洞主,假之稍廪,使得终与诸生讲习其中,犹愈于崇奉异教香火,无事而食也。

(《庐山志》八,页二,引《洞志》。


他明明指斥宋代为道教宫观设祀官的制度,想从白鹿洞开一个儒门创例来抵制道教。

他后来奏对孝宗,申说请赐书院额,并赐书的事,说:
今老佛之宫布满天下,大都逾百,小邑亦不下数十,而公私增益势犹未已。

至于学校,则一郡一邑仅置一区,附廓之县叉不复有。

盛衰多寡相悬如此!(同上,页三。

)这都可见他当日的用心。

他定的《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

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

(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趋势。

从白鹿洞到万杉寺。

古为庆去庵,为"律"居,宋景德中有大超和尚手种杉树万株,天圣中赐名万杉。

后禅学盛行,遂成"禅寺"。

南宋张孝祥有诗云:
老干参天一万株,庐山佳处浮着图。

只因买断山中景,破费神龙百斛珠。

(《志》五,页六十四,引《1史》·)
今所见杉树,粗又如瘦碗,皆近两年年种的。

有几株大樟树,其一为"五爪樟",大概有三四百年的生命了;《指南》(编者按指《庐山指南》)说"皆宋时物",似无据。

从万杉寺西地约二三里,到秀峰寺。

吴氏旧《志》无秀峰寺,只有开光寺。

毛德琦《庐山新起》(康熙五十九年成书。

我在海会寺买得一部,有同治十年,宣统二年,民国四年补版。

我的日记内注的卷页数,皆指此书。

)说:
康熙丁亥(1707)寺僧超渊往淮迎驾,御书秀峰寺赐额,改今名。

明光寺起于南唐中主李璟。

李主年少好文学,读书于庐山;后来先主代杨氏而建国,李璟为世子,遂嗣位。

他想念庐山书堂,遂于其地立寺,因有开国之祥,故名开先寺,以绍宗和尚主之。

宋初赐名开先华藏;后有善暹,为禅门大师,有众数百人。

至行瑛,有治事才,黄山谷称"其材器能立事,任人役物如转石于千仞之溪,无不如意。

"行瑛发愿重新此寺。

开先之屋无虑四百楹,成于瑛世者十之六,穷壮极丽,迄九年乃即功。

(黄庭坚《开先禅院修造记》,《志》五,页十六至十八。


此是开先极盛时。

康熙间改名时,皇帝赐额,赐御书《心经》,其时"世之人无不知有秀峰"(郎廷极《秀峰寺记》,《志》五,页六至七。

)其时也可称是盛世。

到了今日,当时所谓"穷壮极丽"的规模只剩败屋十几间,其余只是颓垣废址了。

读书台上有康熙帝临米芾书碑,尚完好;其下有石刻黄山谷书《七佛偈》,及王阳明正德庚辰(1520)三月《纪功题名碑》,皆略有损坏。

寺中虽颓废令人感叹,然寺外风景则绝佳。

为山南诸处的最好风景。

寺址在鹤鸣峰下,其西为龟背峰,又西为黄石岩,又西为又剑峰,又西南为香炉峰,都1奇可喜。

鹤鸣与龟背之间有马尾泉瀑布,双剑之左有瀑布水;两个瀑泉遥遥相对,乎行齐下,下流入壑,汇合为一水,迸出山峡中,遂成最著蛐青玉峡奇景。

水流出峡,入于龙潭。

昆山与祖望先到青玉峡,徘徊不肯去,叫人来催我们去看。

我同梦旦到了赤边,也徘徊不肯离去。

峡上石刻甚多,有米帝书"第一山"大字,今钩摹作寺门题榜。

徐凝诗"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即是咏瀑布的。

李白《瀑布泉》
诗也是指此瀑。

旧《志》载瀑布水的诗甚多,但总没有能使人满意的。

由秀峰往西约十二里,到归宗寺。

我们在此午餐,时已下午三点多钟,饿的不得了。

归宗寺为庐山大寺,也很衰落了。

我向寺中惜得《归宗寺志》四卷,是民国甲寅先勤本坤重修的,用活字排印,错误不少,然可供我的参考。

我们吃了饭,往游温泉。

温泉在柴桑桥附近,离归宗寺约五六里,在一田沟里。

雨后沟水浑浊,微见有两处起水泡,即是温泉。

我们下手去试探,一处颇热,一处稍减。

向农家买得三个鸡蛋,放在两处,约七八分钟,因天下雨了,取出鸡蛋,内里已温而未熟。

日陇间有新碑,我去看,乃是星子县的告示,署民国十二年,中说,接康南海先生函述在此买田十亩,立界碑为记的事。

康先生去年死了。

他若不死,也许能在此建立一所浴室,他买的地横跨温泉的两岸。

今地为康氏私产,而业归海会寺管理,那班和尚未必有此见识作此事了。

此地离栗里不远,但雨已来了,我们要赶回归宗,不能去寻访陶渊明的故里了。

道上见一石碑,有"柴桑桥"大字。

旧《志》已说,"渊明故居,今不知处"。

(四,页七。

)桑乔疏说,去柴桑桥一里许有渊明的醉石。

(四,页六。

)旧《志》又说,醉石谷中有五柳馆,归去来馆。

归去来馆是朱子建的,即在醉石之侧。

朱子为手书颜真卿《醉石诗》,并作长跋,皆刻石上,其年月为淳熙辛丑(1181)七月。

(四,页八。

)此二馆令皆不存,醉石也不知去向了。

庄百俞先生《庐山游记》说他曾访醉石,乡人皆不知。

记之以告后来的游者。

今早轿上读旧《志》所载周必大《庐山后录》,其中说他访栗里,求醉石,上人直云,"此去有陶公祠,无栗里也。

"(十四,页十八乙。

)南宋时已如此,我们在七百年后更不易寻此地了,不如阙疑为上。

《后录》有云:
尝记前人题诗云:
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古想风标。

至今门外青青柳,不为东风肯折腰。

惜乎不记其姓名。

我读此诗,忽起一感想:陶渊明不肯折腰,为什么却爱那最会折腰的柳树?今日从温泉回来,戏用此意作一首诗:
陶渊明同他的五柳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

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

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

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
"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 晚上在归宗寺过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