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是视觉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是视觉的艺术
纪录片是视觉的艺术。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没有了真实,纪录片就没有了灵魂。
纪录片就是电影的鼻祖。
电影便是从纪录片演变而来的,就是说电影是纪录片的发展,是纪录片的延续。
随着社会的发展,纪录片分出了许多的分支,如:人类学纪录片、人文类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独立型纪录片、娱乐型纪录片、文献类纪录片等。
人类学纪录片,顾名思义,它显然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
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
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的、理性的,属学术成果,在这个意义上,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等同,而与一般纪录片有异。
在课堂上,对于人类学纪录片,我是听得最认真的。
《最后的山神》以纪实风格拍摄了鄂伦春人孟金福两口子的山林生活。
这部经典的纪录片讲述的是孟金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该片表面上没提到人与自然应怎么样相处,但其内容本质已说明一切。
导演的高明之处也就在于他将自己的呼唤蕴藏于内容的一个个细节之中。
《最后的山神》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首先它的真实性就是历史地再现,这种情况对我们世人来说,可以反思某些现代人薄弱的优越意识,人们不能只顾往前走,应该不时的回望一下。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它还揭示了民族的变迁的本质是思想的变迁,这里不仅仅是族人生活方式得变化,一种没落的东西正在被更新,人的思想在正在积极的演变。
一种文化在世界各种大潮的冲击中的消失。
《最后的山神》引起了我莫大的思考,对于文化,对于精神文明,这不就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吗?
人文类纪录片,以“人的主题”为中心表现出来的一种纪录片,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记录了他们或平淡或艳丽的生活。
在讲人文类纪录片时,我们主要鉴赏了《沙与海》。
《沙与海》展现了居住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腾格里沙漠的牧民刘泽远一家和辽宁黄海井蛙岛渔民刘丕成一家不同的生活,通过他们生活状况的对比,反映了他们在劣势的自然环境之下顽强的生存意志。
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没有向命运屈服,也没有自怨自艾,然而他们学会在平淡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适应环境,享受环境。
记得有这么一个画面,小女孩在沙滩中脱掉自己的鞋子,自娱自乐。
在只有沙滩和风的环境下,那是一个多么孤独的一个童年。
然而小女孩却充满快乐的笑容。
我们呢,在丰衣足食的条件下,有时还是那么的挑剔。
我看完,想到了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自然类纪录片。
细腻的细节,美轮美奂的画面,天籁般的音乐,自然类纪录片呈现给我们一个充满宁静和和谐的世界。
自然类纪录片记录了灵气的生物,自然的精神,是人类单纯的眼睛,与自然对话。
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被称为自然界史诗的巨作《迁徙的鸟》,它真实地记录了雁,鹅,燕,鹰,鹤等大量野生的候鸟的迁徙活动,带给我们诗一般的画面。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电影开篇第一句话饱含深意。
《迁徙的鸟》的导演、拍过100多部电影的名导雅克·贝汉说:“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人们想象的什么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
它们要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
”在困难面前,它们不骄不躁,淡然处之,雪崩,捕捉,它们都碰到过,可是它们都还是继续前进,从不停止。
还有就是导演们的拍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导演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与鸟儿相处,接近它们,爱护它们,最后才能拍出这样的效果。
没有一颗爱心,没有对自然界的持久关注,是不可能拍出这类优秀的作品的。
呼吁了我们要保护好自然界的精灵。
娱乐型纪录片。
娱乐型纪录片栏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克服了以往纪录片过于“精英化”、过于强调“艺术性”、可视性不足等弱点,强调电视记录片的好看,耐看,有戏剧冲突、画面的可视性强、节目的故事性更有趣、更幽默,更多的娱乐元素被引入到记录片中,大有
电视记录片娱乐化势头。
本节课的央视《探索•发现》倡导“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采用讲述精彩故事,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运用生动的电视声画手段,向观众呈献出一部部既有文化品位、知识内涵,又有很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视节目。
栏目提出了制作娱乐化记录片的理念,也就是强调节目的故事性、悬念感和生动的电视表现手段,把严肃的历史、科技知识进行娱乐化的包装,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手段讲述给观众。
“纪录片的娱乐化”可以大大增加节目的“可视性”,它使记录片最大程度地贴近观众,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立身之地,并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纪录片娱乐化摒弃个性至上、漠视收视对象的传统观念,真诚地用心琢磨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纪录片。
琢磨观众的心理,制作出受众爱看的记录片,才能获得市场化的认可和商业利益。
这样的纪录片,我很喜欢。
这样既激起了我想看下去的兴趣,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独立型纪录片。
这是一种民间化、个人化的创作立场,看到了独立自由的创作精神。
《流浪北京》,分为“来北京”“生活在北京”“出国”三部分,讲述了五位来北京的艺术家,在北京谋生,最后,除瘦女人疯了,张慈出国以外,“小伙子”、张大力和牟森继续按原来的方式生活着(仿佛没有大浪之后的痕迹)。
九十年代初,“小伙子”和张大力出了国,牟森也离开了北京。
这些“盲流”们结束了在“北京”的流浪。
看完这部戏真的很心酸,很无奈,现实生活的残酷,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从事艺术的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傲,和我们一样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
只是在他们眼里,物质的贫乏已成为次要的东西,艺术已经融化进他们的血液。
为了绘画或摄影或写作或导演,他们可以抛弃一切。
让我们给予他们最高的敬意。
另一部是《老头》,《老头》是杨天乙在所居住的小区,独自一人抱着小机器和小区里面寂寞无比,唯有靠扎堆来打发去日无多的时光老头泡在一起,从1996年初泡到1999年,泡出二百多个小时的素材带。
坐在教室的我从半睁着眼到睁大了眼,这么一部一点不好看一点也没美感的片子看得人心里满是凄惶:人老了都是这样的吗?“老”,真可怕啊。
电影拍出了老的可怕,可怜,可笑,揭露了现在的儿女很少时间陪伴父母。
纪录片,在我脑海本来很纯粹的一个名词,在上了选修课之后变得不一样了。
变得多彩,变得可以让人深思,变得不需要理由。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真实的纪录,这些纪录在将来就是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