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合集下载

三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6篇

三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6篇

三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6篇三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能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运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做练习八第6题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计算的。

3、全班组织交流评议二、做练习八第7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做练习八第8题1、先让学生猜一猜。

2、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3、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四、做练习八第9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做练习八第10题。

1、学生准备好《少年报》的报纸。

2、讨论计算面积必须已知什么条件。

3、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反馈交流。

4、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1)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测量(2)尝试计算出结果。

六、全课: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何收获?2、作业:完成练习册。

三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时在动手操作及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计算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除法教学内容:p.1-16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1~3教学目标: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我们都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那我们来坐下下面的几题!如:98÷2 94÷3 94÷4 98÷5这样的计算孩子们你们是怎做的啊?说说你们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学习例1:谈话: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有600只鸡共三排)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2、探索口算方法问:600÷3结果是多少?⑴学生独立思考⑵学生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为3 个200相加是600所以600÷3=200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③因为6÷3=2所以600÷3=200⑶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把600÷3是怎么算的?得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三、探索笔算方法1、提出问题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⑴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⑵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⑶交流算法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②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4分掉了8个百还剩1个百没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个十再除以2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③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练习:李师傅4小时共加工856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四、总结鼓励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请大家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说说你在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五、课堂作业(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4-9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复习导入1、口算20÷2 24÷2 40÷420÷4 24÷4 40÷5同时指名两位学生板演:63÷7 52÷5集体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说商为什么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二、新课1.例题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指名回答要求用竖式计算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讲解:如果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除不尽除数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例题2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讲解书写格式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三、完成"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四、课后作业(3)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P11和P12的1~3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口答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563÷4 303÷5 426÷6 912÷3259÷6 856÷8 700÷5 214÷7二、学习新课看书本图(书架)1.224÷2=112(本) 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2.4×2=8(层) 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3、讨论比较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讲解:应用两部连除应该要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是求出什么第二部得出我们需要的答案三、课堂作业补充题1、学校把买来的840本图书分给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2、拓展题3、填上合适的数4、油厂把411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至少需要这样的油壶多少只?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两步练除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第二单元:年、月、日教学内容:p.17-2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嫉妒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教学难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年、月、日教学内容:P17--18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一张大的2013年的年历卡学生:每人准备一张2013年的年历卡黄、蓝色彩笔各一枝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出示2013年的年历卡)这是一张2013年的年历(教师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吗?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指名到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问:你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有哪些了解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关年、月、日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活动后组织全般交流谈话: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1、初步认识年、月、日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充分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如: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有28天......)2、认识大月和小月谈话: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13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3、记住大月和小月学生交流利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讲解:老师有一种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老师是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的(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注意两点: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4、计算全年的天数谈话: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13年全年的天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三、总结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怎样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谈话:同学们不但知道了很多年、月、日的知识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想办法解决好吗?(2)认识平年、闰年教学内容:P19--21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教学过程:1、探究活动一小明的弟弟出生的日期是2012年但是到2013年时发现小明却没有生日的那一天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应该是2012年哪一天出生的?小结:2012年2月的天数和2013年2月的是不同的小明应该是2012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13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问: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一样你能很快算出像2012年这样的闰年的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算的?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问:那么公历年份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小结: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讲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出示问题: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问:闰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要求: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讲解: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是一回事三、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3、通过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二、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P24~2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2、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应用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在运动着而它们的运动方式却各不相同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1、提高典型的感知对象引出平移现象2、教师用纸片在方格纸上做歪歪斜斜的运动问:是这样平移的吗?2、提供更多更贴进学生生活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引出旋转现象多媒体依次出示动态的风车、小火车、升国旗、方向盘、钟摆等的运动状态观察剩下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给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引导讨论钟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3、在活动中加强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⑴想想做做1多媒体依次出示各种物体的运动状态请学生判断哪些是哪些是旋转说明理由4、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就可以看做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做是旋转现象二、将图形进行平移谈话: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工程师将我们的"小纸片"进行平移1、移一移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和一张小房子纸片按要求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平移2、教学例题出示下图:问:在方格纸上的"音乐厅"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研究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音乐厅"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或某条边移动的格数学生独立分析例题中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情况完成填空后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互相评价4、教学"试一试"问:如果在方格纸上把"音乐厅"向上平移3格平移后的图形将在什么位置?你能将平移后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怎样画比较好?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确定几个关键的点再将这些点平移最后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请一个学生当场在投影仪上做示范再让学生选择"试一试"中的图形进行平移也可以由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图形来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平移操作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评价如果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正确、合理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5、想想做做5学生独立画一画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2015年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年、月、日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十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1×10= 3×32= 5×11=2×20= 30×3= 6×20=学生计算,汇报交流。

(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2023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2023秋)
举例:以一个蛋糕为例,将蛋糕平均切成几份,取其中一份表示为几分之一。
(2)分数的读写方法:学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线、分母和分子的意义。
举例:3/4的读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总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3)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举例:比较2/5和3/5的大小,以及2/5和4/10的大小。
举例:描述一张纸的折叠过程,如将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展开看到的图形中有几个几分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直观教具、实例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数的读写和应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几分之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一样东西平均分给几个人的情况?”(如分水果、饼干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数的奥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将一张纸折叠并剪裁,演示分数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3.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5.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优秀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优秀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优秀数学教案5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优秀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课件出示:0.8 ○ 0.6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 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 0.6。

10101010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

(得出0.8 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88, 1,而1 1.5,所以0.8 1.5,雪糕便宜。

独家资源(共293页)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汇总(打包下载)

独家资源(共293页)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汇总(打包下载)

(2套293页)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册)教案汇总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 1 课时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授课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学挂图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图画,谈话:⑴同学们,田老师画了三幅画,你们想看看吗?⑵问:看了这三幅画后,你想说什么?⑶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2、举例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吗?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

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⑴猜想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学生汇报。

⑵验证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分组活动。

⑶交流、总结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⑷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⑸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

问: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⑹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配套新版教材】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配套新版教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年、月、日✧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十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1×10= 3×32= 5×11=2×20= 30×3= 6×20=学生计算,汇报交流。

(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除法教学内容:p.1-16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1~3教学目标: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我们都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那我们来坐下下面的几题!如:98÷2 94÷3 94÷4 98÷5这样的计算孩子们你们是怎做的啊?说说你们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学习例1: 谈话: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有600只鸡共三排)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2、探索口算方法 问:600÷3结果是多少?⑴学生独立思考⑵学生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为3 个200相加是600所以600÷3=200 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 ③因为6÷3=2所以600÷3=200⑶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把600÷3是怎么算的? 得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三、探索笔算方法1、提出问题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⑴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⑵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⑶交流算法 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②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4分掉了8个百还剩1个百没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个十再除以2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 ③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练习:李师傅4小时共加工856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四、总结鼓励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请大家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说说你在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五、课堂作业(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4-9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复习导入1、口算20÷2 24÷2 40÷420÷4 24÷4 40÷5 同时指名两位学生板演:63÷7 52÷5 集体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说商为什么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二、新课1.例题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指名回答要求用竖式计算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讲解:如果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除不尽除数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例题2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讲解书写格式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三、完成"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四、课后作业(3)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P11和P12的1~3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口答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563÷4 303÷5 426÷6 912÷3259÷6 856÷8 700÷5 214÷7二、学习新课看书本图(书架)1.224÷2=112(本) 112÷4=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2.4×2=8(层) 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3、讨论比较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讲解:应用两部连除应该要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是求出什么第二部得出我们需要的答案三、课堂作业补充题1、学校把买来的840本图书分给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2、拓展题3、填上合适的数4、油厂把411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至少需要这样的油壶多少只?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两步练除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第二单元:年、月、日教学内容:p.17-2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嫉妒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教学难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年、月、日教学内容:P17--18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一张大的2013年的年历卡学生:每人准备一张2013年的年历卡黄、蓝色彩笔各一枝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出示2013年的年历卡)这是一张2013年的年历(教师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吗?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指名到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问:你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有哪些了解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关年、月、日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活动后组织全般交流谈话: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1、初步认识年、月、日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充分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如: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有28天. .....)2、认识大月和小月 谈话: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 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13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3、记住大月和小月 学生交流利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讲解:老师有一种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老师是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的(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注意两点: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4、计算全年的天数谈话: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13年全年的天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三、总结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怎样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谈话:同学们不但知道了很多年、月、日的知识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想办法解决好吗?(2)认识平年、闰年教学内容:P19--21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 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教学过程:1、探究活动一小明的弟弟出生的日期是2012年但是到2013年时发现小明却没有生日的那一天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应该是2012年哪一天出生的?小结:2012年2月的天数和2013年2月的是不同的小明应该是2012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13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问: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一样你能很快算出像2012年这样的闰年的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算的?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问:那么公历年份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小结: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讲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出示问题: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问:闰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要求: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讲解: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是一回事三、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3、通过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二、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P24~2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2、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应用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在运动着而它们的运动方式却各不相同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1、提高典型的感知对象引出平移现象2、教师用纸片在方格纸上做歪歪斜斜的运动问:是这样平移的吗?2、提供更多更贴进学生生活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引出旋转现象多媒体依次出示动态的风车、小火车、升国旗、方向盘、钟摆等的运动状态观察剩下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给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引导讨论钟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3、在活动中加强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⑴想想做做1 多媒体依次出示各种物体的运动状态请学生判断哪些是哪些是旋转说明理由4、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就可以看做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做是旋转现象二、将图形进行平移谈话: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工程师将我们的"小纸片"进行平移1、移一移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和一张小房子纸片按要求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平移2、教学例题出示下图:问:在方格纸上的"音乐厅"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研究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音乐厅"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或某条边移动的格数学生独立分析例题中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情况完成填空后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互相评价4、教学"试一试"问:如果在方格纸上把"音乐厅"向上平移3格平移后的图形将在什么位置?你能将平移后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怎样画比较好?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确定几个关键的点再将这些点平移最后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请一个学生当场在投影仪上做示范再让学生选择"试一试"中的图形进行平移也可以由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图形来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平移操作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评价如果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正确、合理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5、想想做做5学生独立画一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新】苏教版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苏教版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 年级
数学 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运算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们分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小动物们分到的食物的数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打包下载(共293页)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套)全份教案汇总

打包下载(共293页)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套)全份教案汇总

(2套293页)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册)教案汇总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 1 课时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授课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学挂图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图画,谈话:⑴同学们,田老师画了三幅画,你们想看看吗?⑵问:看了这三幅画后,你想说什么?⑶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2、举例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吗?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

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⑴猜想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学生汇报。

⑵验证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分组活动。

⑶交流、总结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⑷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⑸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

问: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⑹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1000字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数的拆分,进一步掌握每位数的意义及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2. 教学内容:数的拆分,比较大小,多个数相加3. 教学重难点:数的拆分、比较大小4. 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讲授法、问答法5. 教学过程:Step 1:课前预热1、师生互动,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简要讲解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讲解新知1、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数的拆分方法。

例如:将数字22表示成2+2+2+2+2+2+2+2+2=18+4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字单位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练习法:结合练习巩固数的拆分方法。

例如:练习计算16=10+__,用拆分法求出正确答案。

3、问答法:让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拆分方法。

例如:如果一个数字是19,除了1,还有哪些数字可以加上变成20呢?Step 3:比较大小1、讲授法:讲解数字的大小比较原则。

例如:2位数的大小比较时,比较十位数,如果十位相同,则比较个位数;3位数的大小比较时,比较百位数,如果相同,则比较十位数,如果还相同,则比较个位数。

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练习法: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对数字大小比较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例如:把数字20、38、7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Step 4:多个数相加1、示范法:通过示范来让学生掌握多个数相加的方法。

例如:计算 2+3+4+5+1=?2、练习法:通过练习来让学生巩固多个数相加的方法。

例如:计算 5+7+9+2+1+8=?3、问答法:生成练习题来让学生回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个数相加的方法。

Step 5: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掌握能力。

6. 计划安排:本课为1次课时,大致讲解内容安排如下:时间活动内容5分钟预热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预告本节课内容10分钟新知数的拆分10分钟比较大小比较数字大小10分钟多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10分钟练习讲解+学生自主练习5分钟小结布置统计本节课掌握情况并布置作业以上就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最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最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XXX学校教学设计(2018年春季定稿)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吴老师;2018年月日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简单的估算,并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重点:1.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 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4. 不同条件的组合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

难点:1. 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格式。

2. 理解末尾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1.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难点:1.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共112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共112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共112页)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两位数乘整⼗数的⼝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试⼀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标:1、掌握两位数乘整⼗数的⼝算⽅法。

2、会进⾏简单的估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数以及整⼗数乘整⼗数的⼝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数以及整⼗数乘整⼗数的⼝算⽅法。

4、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活的联系。

在探索计算⽅法的过程中培养⾃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整⼗数以及整⼗数乘整⼗数的⼝算⽅法,会进⾏简单的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的算理以及估算的⽅法。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导⼊新课。

1、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和整百数乘⼀位数的⼝算,⼤家⼀起来⼝算下⾯的⼏道式⼦:20×5 30×6 40×8 6×70师⽣交流⼝算的⽅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算,不过是两位数乘整⼗数的⼝算。

(板书课题)2、谈话:蔬菜美味⼜有营养,⼀天,李叔叔将⾃⼰培育出⼀批的新品种菜椒送给敬⽼院,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3、出⽰主题图及题⽬。

⼆、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1。

⑴师⽣交流列算式。

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能把⾃⼰的想法说⼀说并列出算式吗?学⽣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盒有12个这个信息。

⑵探讨12×10的算法。

(板书:12×10=)谈话:观察例题中的10箱菜椒是怎样摆放的,你能利⽤学过的知识计算出10箱菜椒⼀共有多少个吗?交流学⽣的算法。

学⽣可能运⽤的算法有:① 12×5=60 60×2=120 ②12×9=108 108+12=120③把每箱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共是120瓶。

④由12×1=12,可以想到12×10=120(板书)⑶让学⽣讨论这⼏种算法中最感兴趣的是哪⼀种,说⼀说理由。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24人,其是男生19人,女生5人。

在经过了两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1、两位数乘两位数 2、千米和吨 3、解决问题的策略4、混合运算5、年、月、日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7、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8、小数的初步认识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0、期末复习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能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以及1 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从问题开始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 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数,以及判断平年、闰年;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是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上学时间》-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上学时间》-苏教版
五、教学反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上学时间》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我发现他们对于时间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读取时钟时刻和进行时间计算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时钟的三个指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还发现,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上学时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自己上学的时间?”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上学时间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时间概念的理解:理解小时、分钟、秒的概念和关系,对时间进行合理的估算。
难点解析: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2)时间计算的准确性:在进行时间计算时,正确地进行小时和分钟的转换,避免出现错误。
难点解析:学生在进行时间计算时,可能会出现混淆小时和分钟、计算不准确等问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提高计算准确性。
2.时间的计算:介绍小时和分钟的关系,学会将时间转换为分钟,进行简单的上学时间计算。
3.生活实例:设计关于上学时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时间观念。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1×10= 3×32= 5×11= 2×20= 30×3= 6×20=学生计算,汇报交流。

(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时钟读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时钟读写教案

本次教学主题:时钟读写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时钟上的时、分针,并能够快速分辨它们所显示的时间。

2、能够正确读写时钟上的时间,掌握时钟的基本用法。

3、能够使用时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4、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观察能力,提高其数理能力。

一、导入环节不同时期出现的时钟(日晷、机械表、电子表等)的介绍,引发学生对时钟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1.第一节课1)语音感知通过播放一段短语音,要求学生听出时间的表示方法,并表达出来。

2)文字和照片辨认将时钟表示时间的文字和照片分离,学生进行配对练习。

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时间的数字表示来理解所指示的时间点。

3)时间计算讲解时间的加减法,运用时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启发学生用时钟传递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2.第二节课1)时间概念巩固学生通过观察钟表,辨认和理解钟表上时针、分针所示的基本时间概念。

2)时间转换要求学生了解24小时和12小时制之间的转换,通过演示youtube视频和老师给予示范来巩固学生的记忆。

3)时间问题解答让学生使用时钟算法(主动倾听、安排优先项和提高优先事项效率),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更好地解答时间问题。

三、教学方案1、教学形式:讲授、对话问答、示范演示等。

2、教学环节:内容和效果的销售、信息差、环节穿插与循环巩固等。

3、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实物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模拟法等。

四、教学总结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培养对时钟的基本认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读写时钟时间。

通过时钟算法提高学生数理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时间的观察力,并帮助学生掌握时钟的基础技能。

老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查和分析学生在时钟概念和计算方面的理解程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孤立点,并及时进行补救和巩固,以达到高效的教育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年、月、日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十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1×10= 3×32= 5×11=2×20= 30×3= 6×20=学生计算,汇报交流。

(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24×10= 20×10=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

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列式为:30×60=1800(千克)(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追问:你想怎么估算?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

7×8+3= 6×6+4= 5×9+7=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一共多少个?)(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

(重点理解方法二)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48+240=288(个)……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板书: 2 4× 1 24 82 42 8 8(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

42×4= 72×7= 28×3=56×2= 47×4= 74×3=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是求53个24是多少)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24×53=2 4× 5 37 2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

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