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功能主义)【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新功能主义一、选择题与传统功能主义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相比,新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经验主义B.结构主义C.个人主义D.后实证主义E.建构主义【答案】D二、填空题亚历山大从新功能主义角度实施研究纲领的重要方面是对文化的研究,他的这一研究关注到了两个当代的突出问题:第一是问题,第二是运用话语分析考察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答案】现代性【解析】亚历山大从新功能主义角度实施研究纲领的重要方面是对文化的研究。
他的这一研究关注到了两个当代的突出问题:(1)现代性问题。
亚历山大提出,分化理论以一种更加笼统的和现实的方式为描述现代性提供了一次机会。
即认为现代性意味着生活世界的多元化、而非文化殖民化,这种多元化创造了现代生活的各种机会与各种问题。
(2)运用话语分析考察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
亚历山大所关注的是市民社会的语言符号特征。
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讨论都忽视了符号系统中的二元对立或“辩证”的品质。
三、名词解释1.单面社会答: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进行剖析,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
社会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变得单一化、一体化。
主要表现:①机械化的盛行使花费在生产劳动中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日益减少。
②工人的职业分层发生了变化,蓝领工人变少和白领工人增多。
③劳动的特点和改变的生产工具,同时改变着劳动者的意识。
④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使工人的否定性地位被进一步削弱,工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自身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
2.新功能主义答:新功能主义理论以杰弗里·C.亚历山大为代表,亚历山大是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
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功能主义及社会学理论传统作了诠释与重建。
一方面努力发掘和发展帕森斯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又指出其不足,通过借鉴和引入其他理论的合理要素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在一般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进行重构。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一、选择题“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该关系存在于个人意识和意志之外,它并非人们之间互动或主体间的纽带。
场域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下面的哪个人所提出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A.福柯B.布迪厄C.卢曼D.科林斯E.舒茨【答案】B二、填空题1.“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它更多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案】布迪厄2.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对的重新说明,它试图解释的是______,在各类行动者有目的的行动之下,社会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社会秩序三、名词解释1.布迪厄(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研)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
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
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
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
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
此外,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答: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这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0-14章)】【圣才出品】
侯钧⽣《西⽅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0-14章)】【圣才出品】第⼗章符号互动论⼀、选择题⼈们在“舞台”上“表演”的过程中,会努⼒去呈现观众期望的⼀系列⾏动,也努⼒去反对⼀些观众⾮期望的⾏动,⼽夫曼将此称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印象管理B.戏剧表演C.⾓⾊扮演D.舞台移情E.符号互动【答案】A⼆、填空题⼽夫曼的戏剧互动理论的实质是“_____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印象管理三、名词解释1.“镜中之我”(华中师范⼤学2003年研)答:“镜中之我”是社会学家库利在研究个⼈的⾃我概念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主要是指每个⼈都是通过观察其他⼈对⾃⼰⾏动的反应,了解别⼈对⾃⼰的评价,从⽽获得对⾃我的认识。
库利将这种⾃我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成为“反射的⾃我”或“镜中之我”。
2.⾃我(中南财⼤2010年研)答:⾃我亦称⾃我意识或⾃我概念,在⼼理学中主要是指个体对⾃⼰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进⾏⾃我评价的结果。
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的⼀切⽽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这就是⾃我。
⼤致包括三⽅⾯的内容:①个体对⾃⾝⽣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②对⾃⾝⼼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③对⾃⼰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3.印象管理理论(⼽夫曼)(中央财经⼤学2012年研)、印象管理(中⼭⼤学2011年研)答:印象管理是指如何在他⼈⼼中塑造⼀个⾃⼰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
或者说当⼈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
在⼈际互动中,“不管个⼈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的⾏为,特别是控制他⼈对他的反应。
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逐渐形成的限定⽽实现的,⽽且他能通过给他⼈某种印象的⽅式借以表现⾃⼰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的,他给⼈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愿地根据他的意图⽽⾏动。
”⼽夫曼主要从以下⼏个⽅⾯论述的: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关注的新问题)
第二十章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关注的新问题一、填空题罗纳德·博特在他的社会网络分析中,认为社会网络中存在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称作“_____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答案】结构洞【解析】罗纳德·博特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组织内权力的运作以及升迁过程。
“结构洞”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空洞。
存在结构洞时,连接两者的第三者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第三者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另外两者高度依赖于自己的活动,所以,网络可以帮助人控制局势,提高讨价还价的地位。
二、名词解释1.网络分析答:社会网络分析是新兴起的一套分析社会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观点是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网络”,并认为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包括两个层面:①它是一种理论,是从社会网络关系或人际关系的网络结构出发来解释社会现象;②它也指一套分析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网络分析的指标和测量方法。
2.社会网络(南开大学2005年研)答: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社会网络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社会单元(可以是人、群体或者位置)、社会单元之间的互动、社会单元互动形成的模式。
三、简答题1.简述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的观点。
答:(1)传统社会学对女性的研究的忽视,主要表现在:①社会学家的传统研究课题忽视了对妇女经验的研究;②社会学倾向于把社会作为一个单一性别(男性)构成的整体;③社会学家很少把社会性别作为重要的因素加以研究;④社会学家解释权力与地位现象倾向于维护现状;⑤某些方法论和研究情景会系统地阻碍某些信息的获取,而这些信息对于解释现象是不可或缺的。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侯钧生考研讲义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侯钧生考研讲义笔记绪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思想动力(见表0-1)★★表0-1 西方社会思想背景考点二: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思想传统(见表0-2)★★★表0-2 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考点三: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整合趋势★★1微观—宏观的整合(1)早在古典社会学理论家那里,微观—宏观的关系问题就开始得到重视。
(2)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库利和米德为代表的早期芝加哥学派注重微观层次的个人及个人之间的互动。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帕森斯发展出了他的结构功能主义,从宏观层次上对社会结构或系统进行阐述。
(3)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美国社会学理论的这种微观与宏观的分裂。
(4)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瑞泽尔就开始寻求一种整合的社会学范式。
这一范式旨在从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中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相整合。
2能动—结构的整合(1)英国的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将能动性和结构看成“二元性”,强调二者相互关联不能彼此分开。
(2)阿切尔则拒绝吉登斯的二元性主张,认为能动性和结构能够而且应该是分开的,为了区分这二者,我们要有能力去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3)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他的理论中以惯习和场域的关系来讨论能动和结构的主题。
惯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结构或认知结构。
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能动者。
(4)德国理论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则是在“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题目下讨论能动和结构这一主题的。
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互动与交往的微观世界,系统植根于这一世界、来源于这一世界,但是系统最终却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征。
3理论的综合(1)理论综合所涉及的是将两种或更多的不同理论进行综合,努力是普遍性的。
(2)这种综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为不同理论流派相互承认和吸取吸收对方的理论观点,而不是力图发展出大而全的社会学理论。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1.理想类型2.模式变量(帕森斯)3.生活世界(舒茨)4.常人方法学5.社会资本(科尔曼)6.社会网络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5小题共60分)1.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
2.简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主要观点。
3.试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项,他使用模式变项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分析?4.如何理解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
5.简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两小题共60分)1.如何理解社会互动形式与社会互动矛盾、社会互动规模的关系?2.叙述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并运用该理论的某一观点或某位学者的观点对当今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1.理想类型答:理想类型是指一套精确而严谨的概念体系,它只是为了理解和说明世界而建构起来的一个精确而有效的概念体系,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来的。
理想类型使社会科学像自然科学那样建构一套精确而严谨的概念体系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
这一概念体系作为衡量现实的标准,审视现实与概念之间的差距,并对这种差距作出因果解释。
其特点是:①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构建,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的理想提出来的;②理想类型虽是一种主观思维的构建,是社会学中理论构建的一种方法,但它的建立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③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解释,理想类型也许不止一个,但解释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对具体社会现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确归因。
2.模式变量(帕森斯)答:模式变量是帕森斯学派对社会系统进行分析的重要概念,是指行动者在确立情境意义之前,和在他能够根据情境采取行动之前所作的选择,是一定情境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
这些类型包括五对:①情感中立性—情感性;②自我取向—集体取向;③普遍主义—特殊主义;④成就性—先赋性;⑤专一性—分散性。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关注的新问题)
第二十章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关注的新问题20.1 复习笔记一、女性主义问题1.女性主义的发展(1)在西方,“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
从一般意义上说,女性主义是“指称所有那些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权力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2)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
这一阶段以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特征,强调生理性别的作用,即主要从生理差别上强调男女的不平等。
②20世纪60到80年代。
这一时期被视为西方女性运动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女性主义观点。
而且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社会性别的作用,提出造成性别不平等的因素,主要不在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而是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③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这一阶段的女性主义主要以“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为代表,对传统的女性主义的许多观念提出了挑战。
2.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1)传统社会学对女性的研究的忽视,主要表现在:①社会学家的传统研究课题忽视了对妇女经验的研究;②社会学倾向于把社会作为一个单一性别(男性)构成的整体;③社会学家很少把社会性别作为重要的因素加以研究;④社会学家解释权力与地位现象倾向于维护现状;⑤某些方法论和研究情景会系统地阻碍某些信息的获取,而这些信息对于解释现象是不可或缺的。
(2)女性主义理论与社会学结合的优势:①社会学为研究社会中的妇女以及妇女角色和地位的变化提供了极有用的理论和方法;②由于把性别主义纳入社会等级化的理论以及认识到性别是不平等的根源之一,社会学也得到了丰富。
(3)女性主义社会学侧重研究的问题是性别关系中的不平等或差异性,故被称为性别社会学或“女性社会学”。
影响女性主义理论与一般社会学理论结合的因素有:①作为职业的社会学组织;②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的关系;③社会学与女性主义所用词语和格调的不同。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理论
教材
典型
重难点
复习
题
社会学
第版
名校
理论 真题
年
教程
题 笔记 理论
社会
考研
详解
内容摘要
本书是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 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 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分章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 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每章均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以及相关的典型题,并提 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所选考研真题和典型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 热点。
0 5
第十一章舒 茨的现象学 社会学
7.1复习笔记 7.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目录分析
0.1复证主义社会 学的创始人
第二章涂尔干的社会 学理论
第三章社会学古典时 期的理解问题
第四章西美尔的社会 学理论
第五章韦伯 的理解社会
学
第六章曼海 姆与知识社 会学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7-9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研)答:《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社会学家曼海姆的经典代表作,奠定了曼海姆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该书中,他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做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即知识社会学,并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见解。
2.知识社会学答:知识社会学(the sociologyof knowledge)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一般说来,它是以人类认识活动同社会存在的关系为对象展开的,涉及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方式亦即思维方式等方面同社会行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的论述?答:曼海姆承认马克思把意识形态归结为一定阶级对社会存在的思想反映这个基本观点,他指出:“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产生于政治冲突中的一种发现,即统治集团在思想中受到利益的强烈限制,致使他们无法看到某些将会破坏他们统治的事实。
在‘意识形态’这个名词中包含了这种洞见,在某些情境中,一些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既对自己又对他人掩盖了社会的真实状况。
”(1)意识形态这个名词在曼海姆这里首先是一个评价性概念,特指那些同社会实际状况不一致的思想观点,是有偏见和局限性的意识形式。
(2)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的特征,原因在于:①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是特定阶级思想意识的普遍化,这从根本上规定了它不可能不具有虚假性。
统治阶级或代表统治阶级的政党,为了达到对全社会的统治,总是把本阶级或本党派的特殊思想意识说成是普遍的,是超越条件限制的绝对性。
这是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本要害。
②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还可以从时间上来考察。
意识形态作为各种思想观念,不可能正好反映当下正在发生着的事物,或者滞后或者超前。
因此,一些意识形态落后于事物的实际发展便难以避免。
至于那些超前的意识形态,曼海姆称之为乌托邦,其超越现实状况的原因在于价值要求的理想性。
(3)虚假性的表现形式①不自觉的意识形态精神。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第十八章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一、填空题柯林斯通过提出所谓“______”理论,试图将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统一起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答案】互动仪式链【解析】柯林斯认为,宏观水平现象最终是在个人之间,由微观的相遇来创造并维持的。
从本质上来说,宏观的和长期的社会结构是由他所称的“互动仪式”而建立起来的。
这种“互动仪式”经由时间延伸以复杂的形式而组合起来,宛如一条“链”,这就是他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
柯林斯试图运用其理论解释一切社会现象,通过对已有社会学理论的综合批判,建立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二、名词解释互动仪式链(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互动仪式链是柯林斯提出的,是指宏观过程来自于互动网络关系的发展,来自于局部机遇所形成的链条关系。
柯林斯认为,宏观社会现象都可以看作是由垂直的一层层微观情景构成的,微观情景的相互关联形成了宏观模式。
从本质上来说,宏观的和长期的社会结构是由“互动仪式”而建立起来的。
这种“互动仪式”经由时间延伸以复杂的形式而组合起来,宛如一条“链”,这就是“互动仪式链”。
三、简答题1.简述科林斯对社会组织的分析。
答:柯林斯认为组织分析对冲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组织和分层是日常生活中互动的基础。
柯林斯将组织看成人际影响的网络和利益冲突的场所,是体现人们在际遇中运用资源并形成关系结构的重要社会系统。
从微观过程出发,论述了宏观的组织控制、组织管理和组织结构问题。
(1)组织控制过程方面①对社会组织模式的控制程度与个体间的强制资源、物质资源及符号资源集中的程度成正比。
②社会组织模式中的控制形式是资源类型的函数,这些资源集中于想控制他人的个人手中。
③越是通过运用强制资源来谋求控制,受这些资源操纵的对象就越趋向:a.逃避;b.如果不能逃脱则反击;c.如果上述不可能,以及存在物质刺激,则服从;d.如不存在物质刺激,则消极服从。
④越是通过运用物质资源来谋求控制,受物质刺激操纵的对象就越容易:a.产生渴望获得的倾向;b.采取谋求私利的策略。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三章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卡尔·马克思,思想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与涂尔干、韦伯并称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其与恩格斯最主要的社会学著作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表3-1 马克思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概念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辩证法意味着没有最终的或绝对的、神圣的事物。
正是基于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在批判中需自觉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3)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的很大部分是对他所处客观社会现实即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①马克思认为,认为资本主义自产生就处于矛盾和对抗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存在,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②当社会矛盾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释放时,社会主义作为新制度替代之。
③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不仅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以及产生的根源,还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新社会的因素,并据此做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考点二: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人们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去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表3-2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考点三:阶级和阶级斗争★★1.阶级的本质(1)阶级斗争的理论基本上为马克思的社会学所独有。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认为,在社会的整个活动中,相互处于同样关系的个体和团体,亦即属于同一经济活动的范畴,都构成了一个阶级。
决定阶级的不是财产的多寡、收入的多少,或是职业的种类,而是经济活动的方式和由它决定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总结全(侯钧生)
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第一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孔德,法国人,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社会学之父”2.孔德看来,“实证”一词的社会学含义包括: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3.孔德看来,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念、主要概念以及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乡侯经历三种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虚幻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利己主义情感 敬慕人性结构 活动 利他主义 崇敬才智 仁爱4.社会学注:孔德认为人性结构的“情感”决定社会的起源与性质5.孔德的学说是“唯心主义”思想● 第二节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蕴含明显的接收功能主义的系统论思想 社会进化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2.斯宾塞从结构-功能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的进化第二章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1.涂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学化的目标,应先确立: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相应的研究方法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历史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其次,社会事实对于个人具有约束能力 最后,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 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而上学(解剖学)事实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 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 5.涂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6.涂尔干认为,在各种比较法中,只有共变法是最具证明力的7.涂尔干强调,比较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合适、最重要的方法8.实证社会学在涂尔干这里开花结果,将社会学最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讲堂,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 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1.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4.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分析其功能的方法2.涂认为,要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的划分3.涂根据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类型划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邮寄团结的社会4.涂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5.涂认为,道德意识和社会规范化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基础: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精神基础:集体意识法律特征:压制性制裁基础: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物质基础:社会分工法律特征:恢复性8. 涂认为,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9.涂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常态分工常态分工: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10.社会分工 失范分工:角色与规范不同步根本 原因 强制分工:一种不平等的分工 人口增加 不协调分工:原因是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 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11.涂认为,社会分工要想产生有机团结光靠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各行其则还不够,他们之间的责任还必须相互适应和平均分配12.涂认为,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第三节 自杀论1.实证研究的典范:《自杀论》2.涂认为,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原因:绝望的生无可恋分析方法: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两方面着手“过多的限制”所造成(压力过大)4. 涂概括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自杀主要为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多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而与自然环境和个人的心理生理联系较少。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0-14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符号互动论一、选择题人们在“舞台”上“表演”的过程中,会努力去呈现观众期望的一系列行动,也努力去反对一些观众非期望的行动,戈夫曼将此称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印象管理B.戏剧表演C.角色扮演D.舞台移情E.符号互动【答案】A二、填空题戈夫曼的戏剧互动理论的实质是“_____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印象管理三、名词解释1.“镜中之我”(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答:“镜中之我”是社会学家库利在研究个人的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主要是指每个人都是通过观察其他人对自己行动的反应,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库利将这种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成为“反射的自我”或“镜中之我”。
2.自我(中南财大2010年研)答: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
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②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③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3.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印象管理(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印象管理是指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
或者说当人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自己。
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戈夫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的: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
4.情境定义(南开大学2004年研)答:托马斯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在于分析人们的行为,分析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行为。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第四章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4.1 复习笔记格奥尔格·西美尔是经典社会学时期与韦伯和滕尼斯齐名的德国社会学家,他们一起奠定了德国社会学的基础。
西美尔主要的社会学著作,包括《论社会分化》、《历史哲学问题》、《货币哲学》、《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等。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问题领域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西美尔认为,社会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就需要发展出一种解释社会总体性的独特视角,换言之,建立一种适合社会学视角的“社会”概念。
为此,他提出了“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以在逻辑上分析社会构成的形成条件,从而确定社会学研究的合法性。
(1)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认为只有社会结构才是真正客观的存在,而社会唯名论则认为客观存在的是个体及其行为,社会只不过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集合。
在批判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的社会概念的基础上,西美尔发展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社会观。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西美尔看来,个人之间有意义互动关系所包含的社会形式,构成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任务,就是阐释社会互动与交往的形式。
在西美尔对社会的理解逻辑中,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始终是双重的,社会首先是超越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同时,社会又是个体互动和交往形式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之中。
2.社会学的问题领域西美尔将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划分为抽象层次不同的三个独立领域:(1)一般社会学或者说普通社会学其研究的问题领域,包括经由社会而形成的全部人类历史生活。
(2)纯粹社会学或者说形式社会学它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这是西美尔社会学最引人注目的特色。
(3)哲学社会学即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
认识论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各种概念、假设和前提,使零碎的知识整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图景;而形而上学则让我们超越日常经验的有限性,使不连续的个别事件呈现出完整的意义。
二、形式社会学1.社会互动和交往的形式(1)社会交往形式的含义西美尔所注重的不是宏观的社会结构分析,而是微观的社会互动研究。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功能主义理论)
第七章功能主义理论一、填空题1.帕森斯认为每一个“单元行动”包括下列要素:行动者、目的、______和规范限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情景2.帕森斯将行动系统按层次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行为有机体系统、______、社会系统和_____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案】人格系统;文化系统3.帕森斯划分的四类系统对应着四种功能: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功能、人格系统具有功能、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答案】适应;目标获取【解析】帕森斯把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
这些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子子系统。
例如,他把社会子系统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化和社区等四个子子系统。
这些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以共同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四类系统对应着四种功能: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适应功能、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功能、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
这就是系统的功能问题,称作四个功能分析范式。
4.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越轨行为是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案】社会规定的目标一、名词解释1.功能主义视角(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研)答:功能主义主张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
社会某一部分的运转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基于功能主义的上述理论取向,在它的研究中就必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为了实现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究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芝加哥学派(南开大学2005年研)答:美国芝加哥学派是以芝加哥的一些大学社会学学者为主的,以重视调查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问题的城市社会学派,是城市社会学领域内生态学派的先驱。
该学派于20世纪初形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帕森斯功能学派的兴起而逐渐衰落。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一、选择题1.吉登斯完成其全球化分析后,总结出全球化的几种维度,包括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军事秩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A.世界政治体系B.国际NGO组织体系C.世界经济共同体D.民族国家体系E.国际劳动分工【答案】DE【解析】吉登斯总结了两种关于全球化的观点,一种是关于国际关系研究的文献,一种是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前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民族—国家体系的发展之上,分析它在欧洲的起源及在世界的扩散。
吉登斯将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总结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扩张。
基于以上的分析,吉登斯总结出了全球化的四种维度: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它们与现代性的维度相对应。
2.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最小化B.中立化C.最大化D.多元化E.利他化【答案】C二、填空题1.吉登斯思想中的结构指的是_____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规则和资源2.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17世纪以来出现于欧洲,并且其影响随之向世界各地蔓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______方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案】社会生产三、名词解释1.吉登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答: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结构化理论的建立者。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
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对很多学科都有所涉猎。
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
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一整套研究路径。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
第三章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一、名词解释1.神学释义学答:神学释义学是一种通过语言上的注释将《圣经》等圣典中所蕴涵的上帝的意图揭示出来的方法。
后来这种方法应用于文学作品和法律文献并逐渐演化成文献释义学。
文献释义学的目的是通过对词汇、语法等语言表现形式的正确解释,达到对其原始含义的正确领悟。
2.维科答:维科(Gi.vannibattistaVico,1668-1744)是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他在《新科学》这本书里谈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解问题。
在反对笛卡儿的科学主义的时候,维科特别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理解问题。
笛卡儿认为,数学推理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维科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只有创造者才能对他的创造物有最真切的认识。
人类可以充分认识的只是数学工具本身,而不是自然规律。
他明确指出,社会科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理念的历史”,它只能从人类的“题材开始那里开始”。
维科在这里为社会科学采用理解方法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维科还指出,历史理解的可靠手段是理解语言,因为语言及其相关资料(如绘画、舞蹈等)可以充分显示人们的心理过程和思想认识,是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3.狄尔泰的“内省”答:在狄尔泰那里,“内省”并不是纯心理学式的。
心理学的“内省”是纯粹的自我认识,而狄尔泰的“内省”是既要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也要认识他人的内心世界。
它是在认识自我的同时去认识他人,通过认识自身的内部世界达到认识社会世界。
狄尔泰将这种从个人自身内部世界出发去观察社会“最后现实”的方法称作“理解”。
狄尔泰把由“内省”得到的经验称作“高级经验”,称作“个体世界和社会世界知识的综合”。
他认为,内省经验的获得是认识者的内部意识和外部经验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它以外部感性经验为前提。
4.李凯尔特答:李凯尔特(H.Rickert,l863-1939)是德国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扬了弗赖堡学派创始人文德尔班的思想,使新康德主义的历史社会理论达到完成的形态。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目录绪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0.1 复习笔记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编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第四章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编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七章功能主义理论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社会冲突论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社会交换理论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符号互动论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常人方法论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编当代社会学理论第十三章新功能主义13.1 复习笔记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14.1 复习笔记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五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15.1 复习笔记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六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16.1 复习笔记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七章理性选择理论17.1 复习笔记1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八章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18.1 复习笔记1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九章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社会学19.1 复习笔记1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章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关注的新问题20.1 复习笔记2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附录: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北京大学65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65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5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48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46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47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2012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74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2011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73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源自益星学习网,获取真题押题视频全套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一、填空题
1.齐美尔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并不是具体的个人互动,而是互动的抽象形式,故他的社会学被称为_____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
答:形式社会学
2.齐美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______》,详尽地研究了交换关系、特别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揭示互动形式对社会关系本质的影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答:货币哲学
二、名词解释
1.齐美尔(G.Simmel)
答: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又译西美尔)是经典社会学时期德国社会学家。
在社会学领域,西美尔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通过提出并回答“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一问题,确立了将社会交往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思想,从而为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基于这种观念,对社会互动的形式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尝试将量化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群体规模大小对群体互动性质的影响;通过对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和社会分化问题,尤其是货币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的内在“文化悲剧”。
西美尔主要的社会学著作,包
括《论社会分化》、《历史哲学问题》、《货币哲学》、《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等。
2.社会唯名论
答: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
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
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3.社会唯实论
答:社会唯实论,又称社会实在论,是与社会唯名论相反的一个观点。
它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派哲学的正统派。
与唯名论相反,早期唯实论依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一般脱离个别、先于个别而存在。
后期的温和唯实论则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学说为依据,认为一般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主张一般是对事物共性(普遍性、相似性)的抽象。
社会唯实论是唯实论观点在社会理论中的贯彻或表现。
4.形式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研)
答:形式社会学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进行分析,是齐美尔提出来的。
齐美尔认为社会的本质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互动过程之中。
社会学研究的并不是具体的个人互动,而是互动的抽象形式。
①互动来源:齐美尔受到当时流行的新康德主义思想的影响,从纯形式的立场考察历史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研究,提出社会学的研究从各种现象中分出社
会交往的要素。
②四种类型:合作、竞争、联合、秘密等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国家、教会、家庭、军事组织等作为体制化结构的形式;社交、体育活动、游戏等自主的游戏形式;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社会本身的一般形式。
5.文化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文化社会学是齐美尔提出来的,指通过对社会结构文化的分析,揭示和剖析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文化危机,即文化悲剧。
这种文化悲剧根基于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的区分。
两种区分是:①主观文化,即“个体文化”,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②客观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等。
这些因素外在于个体,但却影响着个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6.一般社会学
答:一般社会学,是指研究在各门社会科学对象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规律,它是为所有社会科学去探索新的途径,由于它适用于各种问题的全部总和,因而并不是一门具有自己内容的科学。
社会学研究和把握的,实际上是过去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未经研究和把握的规律。
7.哲学社会学
答:哲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即揭示社会学研究的条件、前提和基本概念,对个别研究进行形而上学的综合。
8.社会交往的形式
答:社会交往的形式是指一种相互作用的模式。
在齐美尔看来,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
9.社会冲突
答:社会冲突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需要、利益、价值观念的差别和对立而引起的相互反对的社会互动行为。
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存在是必然的。
任何一个合作过程都同时伴随着与之相对立的冲突过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合作与冲突、吸引与排斥这样一些矛盾的统一体。
10.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文化层次上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要包括:①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
齐美尔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观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人类的目的,创造了物质产品、政治和经济制度、各种意识形态及包括科学、艺术和宗教等的文化形态。
但文化一经被人们创造出来,就获得一种客观性的特征,即它摒弃一切主观性和个体感受性,代之以纯粹的逻辑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自由要求相对立。
②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它脱离,但同时又与社会相对立。
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处于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结成一定的群体,直至组成国家。
现代组织和社会需要的是协调一致的目的和行动,但是这种集中和专门化是以牺牲个人的丰富性为代价的。
个人只有在社会联系之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而这又是不可能的。
因此,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地位的特征是对社会的疏远和异化。
11.社会冲突的类型
答:冲突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从冲突的现实性来看,可以将冲突分为现实的冲突和非现实的冲突;②从冲突的范围上,齐美尔将冲突分为群体内部的冲突、群体之间的冲突、诉讼、非人格的思想冲突。
三、简答题
1.简述齐美尔是怎样论述群体规模与交往形式的关系的?(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研)答:(1)齐美尔试图从纯粹的数量关系入手,研究群体规模的大小对于群体中互动性质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群体的大小对于个人和群体性质的影响。
(2)齐美尔认为,从方法论上说,最简单的群体是二人群体。
因为二人群体是包含着无数更为复杂的群体的体制、胚芽和素材,而且二人群体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两个成员是多种社会关系存在的唯一条件。
在由二人组成的群体中,互动是直接的,群体的性质完全取决于构成它的两个人的性质,不存在超出个人之外的群体结构。
每个人都高度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二人群体关系密切,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3)当增加一人,二人群体就变为三人群体。
虽然只增加了一个成员,但群体的性质、结构与二人群体相比,却有了根本性的变化:①出现了另一种独立的社会结构,原先不存在的社交角色也出现了;②个人参与群体的形式和程度已经不同于二人群体了;③有可能在群体中创造出新的权力结构;④即使三个人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以彻底的民主方式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在三人群体中仍然有可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群体的名义,对少数派施加压力。
(4)从整体上看,齐美尔对群体的分析,始终围绕着自由与约束、自治与他治这种辩
证的社会学关系。
①群体或社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扩展个人的自由。
在小群体或小规模的社会里,尤其是在历史上的小规模群体或社会中,群体从各个方面都控制了个人的自由;而在今天规模巨大的社会里,个人往住同时分属于不同的群体,每一个群体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控制或影响个人,这意味着个人的自由得到了扩展。
②齐美尔认为,大群体也会产生一些在小群体中没有或不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可能危及人的个性。
例如,在一个较大的社会中,由全社会来公开、平等、民主地讨论一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众心理往往占了上风,一些极为简单、荒谬的想法也有可能被大众所接受,社会可能因此进入一个非理性冲动的状态。
2.齐美尔是如何探讨与分析“社会互动的距离”的?(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在齐美尔看来,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与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由相对距离所决定的。
他在《货币哲学》中提出了一条关于事物价值的根本原则,即事物的价值是由其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一个事物如果与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将变得毫无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人发现一个距我们一亿光年的完全由黄金构成的星球,由于其距离过于遥远,我们无法到达那个地方,因而,这个星球对我们毫无价值。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空气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但由于离我们太近,太容易获得,因而也没有什么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
3.简述社会冲突的功能
答:社会冲突对社会过程有积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