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ppt-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件
【解析】 两词都有匆忙的意思,但是“仓皇”强调的是匆忙 而慌张,“仓促”强调的是匆忙,急急忙忙。
【答案】 A 仓促 B 仓皇
4.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千.古.江山( 长远的年代 )
(2)赢.得.仓皇北顾( 落得 )
(3)可.堪.回首 ( 哪堪,不堪 )
(4)烽火扬州路.( 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 )
2.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揾 揾泪 愠 愠怒
脍 脍炙人口 刽 刽子手
戈 干戈 弋 游弋
烽 烽火 锋 刀锋
岑 遥岑 涔 汗涔涔
祠 祠堂 伺 伺机
倩 倩影 情 情感
皇 仓皇 惶 惶恐
3. 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寻常·平常 A. 复活节,对一般人来讲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基督徒 来说意义非比________。 B. 在这风光的背后,这些政客们也有如普通人一样________、 无奇的一面,或尴尬,或凄惨,抑或是吝啬。
【答案】 ①“看”:“把吴钩看了”,“看了”,当“看过、 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词人一遍又一遍地 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 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苦闷。②“拍”: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 “栏杆拍遍”,拍栏杆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 拍遍了栏杆,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③“会”: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词人的这种心情,“无人 会,登临意”便是词人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
【答案】 A 仓促 B 仓皇
4.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千.古.江山( 长远的年代 )
(2)赢.得.仓皇北顾( 落得 )
(3)可.堪.回首 ( 哪堪,不堪 )
(4)烽火扬州路.( 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 )
2.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揾 揾泪 愠 愠怒
脍 脍炙人口 刽 刽子手
戈 干戈 弋 游弋
烽 烽火 锋 刀锋
岑 遥岑 涔 汗涔涔
祠 祠堂 伺 伺机
倩 倩影 情 情感
皇 仓皇 惶 惶恐
3. 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寻常·平常 A. 复活节,对一般人来讲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基督徒 来说意义非比________。 B. 在这风光的背后,这些政客们也有如普通人一样________、 无奇的一面,或尴尬,或凄惨,抑或是吝啬。
【答案】 ①“看”:“把吴钩看了”,“看了”,当“看过、 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词人一遍又一遍地 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 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苦闷。②“拍”: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 “栏杆拍遍”,拍栏杆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 拍遍了栏杆,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③“会”: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词人的这种心情,“无人 会,登临意”便是词人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
高中语文必修四6. 辛弃疾词两首 (共71张)
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 间兴兵北伐,想要效法前人再封 狼居胥山。他草率从事,只落得 兵败逃跑,仓皇失措。南归至今, 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 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 事怎能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 帝佛狸的祠庙前,眼下一片神鸦 的啼叫声和祭社的鼓噪声!由谁 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登临意”
上片 无人会,登临意 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
写景
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抒情
休说鲈鱼堪鲙, 既写了有家难归的相思,又抒发了
下片 尽西风季鹰归未? 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对不思复国的
直接
南宋朝廷的激愤。
言志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抒发自己远大的抱负和胸襟。
用
可惜流年, 控诉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人才,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
断鸿 游子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深层含义?
断鸿 游子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优秀课件
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 愤懑。
表现手法
:
运用典故
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 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 想。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 刘裕——刘义隆 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 对比 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 扬州路——佛狸祠 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思考:上片写景抒情,下片 则是直接言志。
合
作
探
1、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 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 度?
究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反 例
有家难回的乡思, 以及对金人、对南 宋朝廷的激愤
不学、不愿, 赞赏,志在为国 为民 忧惧国事飘 摇,时光流 逝,北伐无 期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 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 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 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 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 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 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 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 不召。”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课件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 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 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 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 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 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 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 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赏读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上片中词人都采用 了那些表现手法来 表达自己的情怀? 借景抒情:词人由水写 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 有情之景
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看拍会登
赏读下片
在下片中最突出的 表现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四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教学课件
报国欲死无战场,
栏杆拍遍悲断肠
•辛弃疾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英雄之路
•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生于山东 沦陷区,饱受金人的兵事之苦。1162 年前后,辛弃疾起义兵两千,投奔农 民义军领袖耿京;而后勇捉汉奸张国 安为耿报仇,向南归附朝廷。
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课件9: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 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 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 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②曾有人妒。千 金③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 玉环飞燕④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 在烟柳断肠处。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宗,率 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2.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提示】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 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 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注释:
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遭嫉妒失宠,幽居长门宫。 ②蛾眉,指美女。语出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 谓余善淫。” ③千金,陈皇后曾用百金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献给汉武帝以 求重新得宠。 ④玉环,指杨玉环。安史之乱时,为平军心,被迫在马嵬坡自缢。 飞燕,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曾得宠一时,后被废为庶民,自杀而死。 二人皆善舞善妒,且不得善终。这里暗指得势的投降派。
2.运用典故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刘裕——刘义隆 对比
扬州路——佛狸祠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63页)
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 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
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明生动
微任务活动三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7.《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 句极力渲染了“秋”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 指出登临的时间,渲染凄清悲凉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 基调。
8.《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 中的“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具有怎样的含义?这三句在 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1)“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微的意思。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 指词人自己,词人南渡后,漂泊孤单,抑郁不得志。 (2)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 种苍茫悲凉的气氛,表现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内
01 文本精准导读
容 索
02 主题群文通读·读辛弃疾
引
03 文本读写联动
Ⅰ通读 导图引路,概览全文
(1)根据《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内容,在图中①~⑦处分别填写
相应内容。
落日 断鸿
拍
登
恨
乐于归隐
雄才大略
(2)阅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根据图中上片、下片所概 括的“叹”“问”的内容,将“忆”“恨”的内容填在图中⑧⑨处。
Ⅲ 延读 疑难探究,思维提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PPT课件
6 辛弃疾词两首
首页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点评:“楚天”的“楚”,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 “秋无际”,显出辽阔的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 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 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象。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点评: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 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海螺形的发髻。作者心中有愁有恨, 虽见壮美的远山,愁却有增无减,仿佛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 及物的手法,借言远山之“献”“供”,移写内心的负担。
-5-
6 辛弃疾词两首
首页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于北宋败亡后的13年生 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他的祖父虽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受其 祖父影响,辛弃疾21岁时聚集了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 众投奔南宋王朝。南归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 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官职, 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多年,有近 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 频繁调动。不论出仕或赋闲,他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主张,但 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 岁赍志而殁。本课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 但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辛弃疾词两首PPT讲课课件
2.结构图解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3.写法领悟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1)善于用典。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 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 因为辛弃疾的才智高,大多数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或是别有妙趣。
3.写法领悟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2)善用对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抒发对南宋统治者 的不满情绪。以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上的经 验教训。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今日的“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 感慨。
2.作品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 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10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当为了消愁解闷而 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涌上心头的却是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 词。
PART TWO
预习检测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1.注音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遥岑.远目( cén )
辛弃疾词两首公开课优秀课件
水 山 千里清秋 秋无际 山 落日 江南游子 直抒胸臆 张翰 许汜 桓温
(2)《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怀念________、 ________。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 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南朝________ 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 训,不要草率从事。结尾三句,借________自比,表示出词 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尽用人才的慨叹。
婉约派 豪放派 李煜 晏殊 苏轼 辛弃疾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火(fēng) 输赢(yíng) 蜾蠃(luǒ) 佛狸祠下(fú) B.祠堂(chí) 伺机(sì) 伺候(cì) 脍炙人口(kuài) C.金簪(zān) 巷道(xiàng) 曾祖(zēng) 退避三舍(shè) D.鲈鱼(lú) 发髻(jì) 鸿雁(hóng) 遥岑远目(cén)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 多年,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执掌大权的韩侂胄 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辛弃疾 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 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力 图恢复大业的愿望又落空了。一日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 高远眺,怀古忆昔,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杰作。
有什么作用?
(2)《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怀念________、 ________。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 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南朝________ 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 训,不要草率从事。结尾三句,借________自比,表示出词 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尽用人才的慨叹。
婉约派 豪放派 李煜 晏殊 苏轼 辛弃疾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火(fēng) 输赢(yíng) 蜾蠃(luǒ) 佛狸祠下(fú) B.祠堂(chí) 伺机(sì) 伺候(cì) 脍炙人口(kuài) C.金簪(zān) 巷道(xiàng) 曾祖(zēng) 退避三舍(shè) D.鲈鱼(lú) 发髻(jì) 鸿雁(hóng) 遥岑远目(cén)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 多年,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执掌大权的韩侂胄 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辛弃疾 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 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力 图恢复大业的愿望又落空了。一日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 高远眺,怀古忆昔,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杰作。
有什么作用?
辛弃疾词两首ppt(2课时)
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 亡,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 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 怀。
主题思想
本词通过怀古之情,表达了对国 家兴亡的关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同时也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放词 风和爱国情怀。
怀古情感与意境营造
怀古情感
词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 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追忆,同时也借 古讽今,寄托了对当朝统治者的期望 。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 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等。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
南宋(1127-1279)是中国历史 上的一个朝代,由赵构建立,定 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意境营造
词中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等,营造了 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内 心的沉郁和悲愤。
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
艺术手法
本词采用了对比、夸张、用典等多种艺术手法,使得词作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句式,气势磅礴,形象生动。
语言特色
辛弃疾的词作语言豪放、生动、形象,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本词中 也不例外,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等句,语言优美,意境深 远。
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两首-课件模板
(2)多音字
舍((
)取舍 )宿舍
供((
)供应 )供养
曾(( 看((
)曾经 )曾祖父
)看重 )看押
答案:(1)cén zān jì kuài wèn xiè cí (2)shě/shè cénɡ/zēnɡ ɡōnɡ/ɡònɡ kàn/kān
4.填字组词
kuài( )炙人口 遥cén( )远目
(1)市kuài( )
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⑩借廉颇之事表达 自己人虽老雄心犹在、报国之志不变的情怀
7.[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本词除了用典外还运用了 对比手法来丰富意旨表达情感,请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对比 ① ③ ⑤ ⑦
作用 ② ④ ⑥ ⑧
答案:①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 ②突出南宋统治
者的萎靡不振 ③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 得仓皇北顾”对比 ④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 应有的做法 ⑤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 ⑥抒发忧国伤时的 感慨 ⑦用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被冷落的 处境相对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江山沦陷的愁恨、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对壮
志难酬的悲愤、对缺少知音的感慨、对乐于归隐的不屑、 对牟取私利的羞耻、对时光流逝的可惜、对国家前途的 担忧。
《辛弃疾词两首》(43张)
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 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 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 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 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 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 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宋宁宗 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
咏史 抒怀
抒壮志 言愤懑 借古 讽今
艺术手法
借古讽今 贴切用典 善用对比
赏析方法小结
景物
赏析 叙事
用典
抒情
情景式默写
1. 连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
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的两句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 两句是: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苏辛词比较
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 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 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 (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 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 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 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 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给当权 统治者的一封“谏书”。
【人教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
1、词的上阙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它们 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具体赏析。
上阙
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落日的余辉映照着楼头,失群的 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 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 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步写出 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情景交融,虚 实相济。
读准字音:
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鲈鱼堪脍 揾英雄泪
cén zān lúo jì lú kuài wèn
楚地千万里是清肃秋天,江水流向天边,
秋色漫无边际。眺望远处的山岭,有如直插
的玉做的簪子和像青螺状的发髻,呈献着忧
愁。流寓江南的游子,落日时分登上楼头,
听失群的孤雁哀鸣。看完了宝刀,再拍着栏
杆,却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心意。
整体感知
• 掌握生字读音; •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 充满感情的朗读 ; •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 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 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 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 英雄泪?
上阙
2、词人除了写景,还写 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 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 动词吗?它们又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件(共47张)
立志报国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 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 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 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 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 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 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 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 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 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汉人一味循规蹈矩 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 侠义之气。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辛弃疾,南宋词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 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 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 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 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 求和。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 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 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 愤。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 词;词风以豪放为主;著有词集《稼轩长短 句》。
坎坷仕途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 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 云。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这些建议书在当 时深受老百姓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 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 表现出的才干很感兴趣。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ppt-
辛
弃
辛弃疾词两首-ppt-
疾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辛弃疾词两首-ppt-
写作背《景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
岑cén:小而高的山。 簪zān:别住头发的簪子。 游子:久居外乡的人。 吴钩:钩,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 铸
钩,故称。 脍kuài:把鱼、肉切细。 揾wèn:拭擦。
辛弃疾词两首-ppt-
楚地千万里是清肃秋天,江水流向天边,秋色 漫无边际。眺望远处的山岭,有如直插的玉做的 簪子和像青螺状的发髻,呈献着忧愁。流寓江南 的游子,落日时分登上楼头,听失群的孤雁哀鸣。 看完了宝刀,再拍着栏杆,却没有人领会我登临 楼台的心意。
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 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 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 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 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 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 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辛弃的疾词两抒首-p情pt- 词。
辛弃疾词两首-ppt-
《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 有着怎样的意绪?
辛弃疾词两首-ppt-
辛弃疾的登临意是复杂的。眺望楚天清 秋山水,引发家国恢复的忧患;听闻江南 落日哀鸿,牵动游子流寓的悲思;拍握身 边宝剑栏杆,空怀英雄北伐的壮志。思想 古人胸襟抱负,深感功业难成的悲愤。登 临所见的景物,被涂抹了一层英雄迟暮、 壮志难酬的悲怆的色彩。
辛弃疾词两首-ppt-
下阕怀古抒情。词人用历史故事, 表达自己理想的困顿和情感的悲愤。晋 张翰官于洛阳而生莼鲈之思,他曾两难 于官、隐之间。三国许汜不问天下大事, 只想买田置产,词人很是不屑。而晋桓 温北伐,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他曾感慨时光如电,大业未成。词人思 及古人油然而生进退皆不如意 的悲感。他既不愿弃官归田,又不肯买田置产, 便决定为实现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始终。词 末的一滴英雄泪,涂抹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 却义无反顾的激昂慷慨的悲壮色彩。
辛弃疾词两首-ppt-
南归的辛弃疾一再奏表,主张北 伐。朝廷只派他地方官职,不给他 带兵的机会。他历任湖北、湖南、 江西安抚使等,多有利国便民举措。 从 43 岁起,他闲居江西信州达20 余年。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 任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朝廷对 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不 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 复国的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 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67岁志未遂而死。
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 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
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辛弃疾词两首-ppt-
用典的作用: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
①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 ②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 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 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 ④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 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辛弃疾词两首-ppt-
用典:
• 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 事或有出处的词句。在怀古咏史诗中,不 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
用一些典故。用典பைடு நூலகம்仰慕古人,或以古人 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使诗文
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
辛弃疾词两首-ppt-
用典的分类: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
张季鹰你不要说鲈鱼正好切碎烹煮,秋风已 吹遍,你归田没有?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 羞于面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叹年华如流水,经 历风雨频添忧患,树木犹且如此,人怎能忍受! 请谁人唤来美女,用红巾翠袖揩拭英雄热泪?
辛弃疾词两首-ppt-
上阕写景叙事。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 梁、陈六朝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亭 子。词人极目远眺,满目秋色、流水、青山。 而状如玉簪、螺髻的远山最能引发人的忧患。 词人置身于楼头,眼见落日、耳闻雁啼,倍感 江南游子的寄寓人生。两个动作表达了词人内 心的情怀。一是把玩吴钩,一是拍打亭栏。持 剑却无挥刀之时,发力却无用武之地。北伐杀 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竟无人理会。词人用长 天、落日、秋水、远山、断鸿等一组自然景物, 烘托他游子心境,使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辛诗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 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
辛弃疾词两首-ppt-
精品资料
辛弃疾词两首-ppt-
爱 国
走
词近
人 辛 弃
作 者
疾:
辛弃疾词两首-ppt-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于绍兴10年生于被金 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败亡已13年。他 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 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 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1岁的辛弃疾率 众 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 军。辛弃疾曾亲率 50 骑,直入驻有 5万大军 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 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京)。
辛弃疾词两首-ppt-
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
首词的下阕中,作者借助三个典故
来抒情。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 话描述这三个典故,并思考这三个 典故的运用方式是什么样的,作者 的目的是什么。
辛弃疾词两首-ppt-
三个典故: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 ——莼鲈之思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辛弃疾词两首-ppt-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该对联写的是谁?
--------辛弃疾
辛
弃
辛弃疾词两首-ppt-
疾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辛弃疾词两首-ppt-
写作背《景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
岑cén:小而高的山。 簪zān:别住头发的簪子。 游子:久居外乡的人。 吴钩:钩,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 铸
钩,故称。 脍kuài:把鱼、肉切细。 揾wèn:拭擦。
辛弃疾词两首-ppt-
楚地千万里是清肃秋天,江水流向天边,秋色 漫无边际。眺望远处的山岭,有如直插的玉做的 簪子和像青螺状的发髻,呈献着忧愁。流寓江南 的游子,落日时分登上楼头,听失群的孤雁哀鸣。 看完了宝刀,再拍着栏杆,却没有人领会我登临 楼台的心意。
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 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 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 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 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 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 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辛弃的疾词两抒首-p情pt- 词。
辛弃疾词两首-ppt-
《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 有着怎样的意绪?
辛弃疾词两首-ppt-
辛弃疾的登临意是复杂的。眺望楚天清 秋山水,引发家国恢复的忧患;听闻江南 落日哀鸿,牵动游子流寓的悲思;拍握身 边宝剑栏杆,空怀英雄北伐的壮志。思想 古人胸襟抱负,深感功业难成的悲愤。登 临所见的景物,被涂抹了一层英雄迟暮、 壮志难酬的悲怆的色彩。
辛弃疾词两首-ppt-
下阕怀古抒情。词人用历史故事, 表达自己理想的困顿和情感的悲愤。晋 张翰官于洛阳而生莼鲈之思,他曾两难 于官、隐之间。三国许汜不问天下大事, 只想买田置产,词人很是不屑。而晋桓 温北伐,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他曾感慨时光如电,大业未成。词人思 及古人油然而生进退皆不如意 的悲感。他既不愿弃官归田,又不肯买田置产, 便决定为实现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始终。词 末的一滴英雄泪,涂抹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 却义无反顾的激昂慷慨的悲壮色彩。
辛弃疾词两首-ppt-
南归的辛弃疾一再奏表,主张北 伐。朝廷只派他地方官职,不给他 带兵的机会。他历任湖北、湖南、 江西安抚使等,多有利国便民举措。 从 43 岁起,他闲居江西信州达20 余年。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 任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朝廷对 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不 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 复国的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 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67岁志未遂而死。
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 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
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辛弃疾词两首-ppt-
用典的作用: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
①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 ②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 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 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 ④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 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辛弃疾词两首-ppt-
用典:
• 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 事或有出处的词句。在怀古咏史诗中,不 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
用一些典故。用典பைடு நூலகம்仰慕古人,或以古人 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使诗文
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
辛弃疾词两首-ppt-
用典的分类: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
张季鹰你不要说鲈鱼正好切碎烹煮,秋风已 吹遍,你归田没有?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 羞于面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叹年华如流水,经 历风雨频添忧患,树木犹且如此,人怎能忍受! 请谁人唤来美女,用红巾翠袖揩拭英雄热泪?
辛弃疾词两首-ppt-
上阕写景叙事。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 梁、陈六朝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亭 子。词人极目远眺,满目秋色、流水、青山。 而状如玉簪、螺髻的远山最能引发人的忧患。 词人置身于楼头,眼见落日、耳闻雁啼,倍感 江南游子的寄寓人生。两个动作表达了词人内 心的情怀。一是把玩吴钩,一是拍打亭栏。持 剑却无挥刀之时,发力却无用武之地。北伐杀 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竟无人理会。词人用长 天、落日、秋水、远山、断鸿等一组自然景物, 烘托他游子心境,使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辛诗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 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
辛弃疾词两首-ppt-
精品资料
辛弃疾词两首-ppt-
爱 国
走
词近
人 辛 弃
作 者
疾:
辛弃疾词两首-ppt-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于绍兴10年生于被金 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败亡已13年。他 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 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 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1岁的辛弃疾率 众 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 军。辛弃疾曾亲率 50 骑,直入驻有 5万大军 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 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京)。
辛弃疾词两首-ppt-
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
首词的下阕中,作者借助三个典故
来抒情。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 话描述这三个典故,并思考这三个 典故的运用方式是什么样的,作者 的目的是什么。
辛弃疾词两首-ppt-
三个典故: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 ——莼鲈之思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辛弃疾词两首-ppt-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该对联写的是谁?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