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混合运算(1)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教案标题:数学《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b. 掌握混合运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c. 能够独立解决含有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b. 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c.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b.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正确对待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b. 混合运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a. 理解混合运算中运算符的优先级。
b. 解决含有混合运算的复杂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a. 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混合运算》b. 教学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例题和习题c. 图表:运算符的优先级表2. 学具准备:a. 学生教材:《混合运算》练习册b. 学生作业本:数学练习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a. 通过回顾前一个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过渡到综合运算。
b. 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对综合运算有个初步的了解。
2. 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步骤a. 通过图表或实物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个混合运算的例子。
b. 解释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出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c. 介绍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3. 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运算符优先级a. 引导学生观察混合运算中运算符的出现顺序。
b. 通过示意图或运算符的优先级表,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中乘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减法。
4. 操练混合运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a. 通过讲解和练习,教授混合运算中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同级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同级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同级运算的定义;
2.能够运用同级运算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同级运算的定义;
2.运用加减法进行同级运算。
难点
1.深入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同级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同级运算概念和实例的课件;
2.板书:同级运算的定义和示例;
3.教具:实际物件或图片,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上面有一些水果。
询问学生图片上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水果。
2. 学习同级运算
1.引导学生通过例子感受同级运算的概念;
2.讲解同级运算的定义,并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3.教师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同级运算的练习。
3. 拓展练习
1.提供更多的同级运算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分组讨论解答,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
4. 总结
让学生回答同级运算的定义,并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运用同级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并掌握运用加减法进行同级运算。
通过生动趣味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课时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基本概念和
技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小学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混合运算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计算题中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法则,如加减乘除的结合。
2. 混合运算的方法•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通过简单的算术题例子引出混合运算的方法。
3.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继续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重点讲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2.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3.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计算。
第三课时1.给学生更多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3.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
2.数学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析讲授法:通过解题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给学生出小测验,检测他们对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3.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
【学习实践】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备课教案
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备课教案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
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学生1:2×3=6(元)67=13(元)学生2:2×3+7=13(元)学生3:7+2×3=13(元)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
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二、新授(一)乘加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①2×3+7②7+2×3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7+2×3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二年级教案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教案下册全册数学教案二年级教案下册全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
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一)回顾复习过程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复习克和千克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16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
(直打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教案(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学科数学教案二年班执教者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教材分析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新知讲解
1.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例题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案例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混合运算的案例。
2.随堂辅导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延伸
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2.开展一些实际应用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反思
•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
•步骤和技巧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和教学小板书。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混合运算。
告诉学生混合运算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运算同时出现在一个算式中。
Step 2:教学重点1. 以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学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2. 提示学生根据运算的顺序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Step 3:练习和巩固1.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12 + 3 - 4 =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其中关于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Step 4:拓展延伸1. 引入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例如:8 ÷ 2 × 3 = ?2.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24 ÷ 3 × 2 = ?Step 5:归纳总结在混合运算中,学生需要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和练习混合运算的知识。
Step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和练习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对混合运算的巩固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混合运算的概念,能说出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 1. 合理运用加减乘除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4.计算器(备用)5.练习题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2. 讲解1.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分别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3. 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进行答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并指导他们尝试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自主寻找生活中的混合运算例子并简单记录。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整理关键词汇和核心公式: - 混合运算的概念 -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实际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部分学生在应用乘除法时出现了困难,需要更多实际练习以加强理解。
下节课将更多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混合运算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例3)》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混合运算(P47~P52)编写意图(1)例1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回忆。
借由学生的算式,介绍了综合算式的概念,并使学生明确“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再教学脱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以符号突出了运算的顺序。
这里,教学的重点是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2)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则直接呈现了混合运算的算式,让学生试算。
最后结合两个具体的算式,呈现数学上对于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
(3)“做一做”以3道题分别巩固同级两步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
本页基本涵盖了同级混合运算的所有形式,同时,教材还给出了脱式运算过程的每一步,以让学生将注意的重点放在运算顺序以及脱式计算每一步的内容上。
教学建议(1)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
教学例1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算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先要算出什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2)注重脱式计算过程书写的示范。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所以教师在教学书写过程时要重点板书书写步骤。
为便于让学生看清楚每一步结果,板书时,在先算的部分下面画上横线并用箭头作标记。
对于15÷3×5可先让学生试算,教师再讲解。
两题放在一起,教师可介绍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关注学生脱式计算书写过程的规范。
“做一做”的3道小题,可让学生先口头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特别关注学生书写过程的规范。
编写意图(1)例2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由于有之前学习乘加、乘减的基础,同时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学生列式解决并不困难。
(2)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列式解决环节。
教材呈现了学生列式的3种方式:分步;乘加综合算式;含小括号的加乘算式。
其中重点在于对第三个算式的解读。
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这样列式是合理的。
2018新版人教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
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
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
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第 2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 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 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 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 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熟练运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先后顺序,并能运用交换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拆分数字、借位等方式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先后顺序,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解决混合运算问题,尤其是在出现多个运算符时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包含大量混合运算例题的幻灯片。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小白板及白板笔。
•课堂练习题:设计好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导入1.以熟悉的简单加减法为例,复习学生对加减法的基本认知。
2.提出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节:混合运算基础知识讲解1.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强调加减法的先后顺序和交换律。
2.演示如何通过拆分数字或借位等方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给出一些简单例题进行讲解和操练。
第三节: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1.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混合运算题目,供学生课堂上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四节:课堂练习及小结1.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课上的学习成果。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混合运算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和常见错误。
五、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思考,探索更多的混合运算案例,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实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掌握解题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案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复印好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1.利用实例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运算解决。
第二节:讲解与练习
1.通过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第三节:拓展应用
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混合运算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列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
第四节:总结与作业
1.总结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并思考如何应用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需要重点加强训练。
应多开展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53-24=29 29+38=67 53-24+38=67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53-24+38=29+38=67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53-24+38=29=67(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6、计算15÷3×5(3)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4)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回忆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
在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呢?
1 重点
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2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同学们,一定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哦!
课堂引入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 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 第 1 课时 混合运算 》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教学目标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1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
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
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小亮 小红
小丽 小明
新知探索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 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瑞瑞
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吗?
新知探索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 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课堂特训
20 5 3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答案不唯一)
12 4 9
24 3 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快乐学习 本课结束 感谢聆听!
- 19
小红
新知探索
脱式计算
小明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混合运算的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混合运算的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在今天的练习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们将使用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重点关注第48页至第50页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讲解和巩固这些知识点。
具体内容如下:1.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2. 分数的乘除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的除法。
3. 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理解括号的作用,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难点: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练习题册。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分数的加减法。
例题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解答: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例题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解答: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计算。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册第48页至第50页的题目。
4. 例题讲解:分数的乘除法。
例题3:分数与整数相乘。
解答:分子乘以整数,分母不变。
例题4:分数与分数相乘。
解答: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母。
例题5:分数的除法。
解答:乘以倒数。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册第50页的题目。
6. 例题讲解: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例题6:计算(2/3 + 1/4)× 5/6。
解答: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乘以5/6。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册第51页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 混合运算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8秋) (共13张)
原来有22人
22+13 =35(人) 35- 6 =29(人)
或
22-6=16(人) 16+13=29(人)
走了6人 或
22 +13-6 =29 (人)
54-8=46(个) 46-22=24(个)
或
22+8 =30(个)
54-30=24(个)
还剩多少个? 或
54 -22-8 =24(个)
跷跷板的人数:
(一)
4×3=12(个)
12 +7=19(个)
(二)
4 ×3+7=19(个)
练一练
爸爸、妈 妈和我都 掰了9个玉
米
我掰 了6个
我们全家 一共掰了 多少个玉
米?
练一练
爸爸、妈 妈和我都 掰了9个玉
米
我掰 了6个
我们全家 一共掰了 多少个玉
米?
答案
练一练
爸爸、妈 妈和我都 掰了9个玉
米
我掰 了6个
我们全家 一共掰了 多少个玉
米?
9×3+6=33(个)
练一练
球队 主场得分 客场得分
中国 是卡塔尔主场
得分的4倍
7
阿联酋
3
8
乌兹别 是阿联酋队主 克斯坦 场得分的3倍
卡塔尔
3
阿曼
5
1
是本队主场得 分的2倍
与乌兹别克斯 坦队客场得分
相同
总分
练一练
球队 主场得分
客场得分
中国
12
7
阿联酋
3
8
乌兹别 是阿联酋队主 克斯坦 场得分的3倍
卡塔尔
3
阿曼
5
1
是本队主场得 分的2倍
与乌兹别克斯 坦队客场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以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或乘除混合运算,学会解答同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口算。
23+5 32-6 7×6 72÷9 67-30
38+5 28÷4 4×5 45-2 36÷9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2.开火车连算。
教师用卡片先出示前两个数,再出示第三个数。
4+5= 9-3=
15-7= 8+4=
3×8= 24÷6=
36÷9= 4×8=
54÷9= 6×2=
3.算一算。
58-14+6=
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有加有减,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
学生独立计算。
二、互动新授
1.加减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1)2+9-7
(2)53-24+38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
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减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减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2.乘除问题。
你们真是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15÷3×5
师引导观察这个算式,提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15÷3=5 ,再算3×5=15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
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除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15÷3×5
=5×5
=25
我们先算15÷3,得出5,再把这个商5与原来的算式中的“×5”写在下一行。
接着我们计算5×5,其结果为25,将其写在第三行。
25也是整个算式的结果。
在算式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算(板书)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人算式里面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3题。
“哪张荷叶上的算式计算是对的?”学生判断,说说判断的方法,说说不对的地方在哪里,把它改正过来。
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科街学习的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是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板书设计】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统计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53-24+38 15÷3×5
=29+38 =5×5
=67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