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安总体规划文本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5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5](https://img.taocdn.com/s3/m/e68df9d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6.png)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5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35是为了指导海口市未来发展而制定的规划文件。
通过规划,海口市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背景中国正面临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成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海口作为中国重要的滨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也面临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因此,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势在必行。
背景中国正面临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成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海口作为中国重要的滨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也面临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因此,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势在必行。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目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协调和引导城市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将从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规划时间范围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时间范围为2023年至2035年,这一时期将是海口市城市发展的关键阶段。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定府办〔2015〕70号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定府办〔2015〕70号](https://img.taocdn.com/s3/m/35c5227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定府办〔2015〕70号各镇人民政府,各国营农场,县政府直属有关单位:《定安县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6月18日定安县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集中整治违法建筑的通知》(琼府〔2013〕61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琼府[2015]34号)精神和海南省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优化我县发展环境,有效遏制违法建筑势头的蔓延。
县政府决定从2015年6月—2018年6月底,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和《海南省查处违法建筑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大局,以优化我县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注重民生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整治违法建筑工作。
二、工作目标按照“控增量、减存量、建机制、保长效”的整治工作总体目标,利用三年时间,深入开展全县整治违法建筑行动,控制新增违法建筑,保持零增长,逐步减少存量违法建筑,建立长效机制,并使城乡建设全部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建设。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13896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a.png)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定安县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3.17
•【字号】定府〔2021〕12号
•【施行日期】2021.03.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定安县人
民政府网
定府〔2021〕12号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定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定安县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7日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定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定安县政府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73477dfe4733687e21aa9a.png)
定安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一:定安县地理位置定安县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内陆,北隔南渡江与琼山市相望,东接椰海之乡琼海市,总面积为1187平方公里,是全省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环岛高速公路从县东穿过,通向县城的高速公路出口,距海口市35公里。
全县划分为以高新科技和商贸为主的定北经济区,以旅游业为主的定中经济区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定南经济区。
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终年无霜,年平均温度23.1—23.9度,年降水量达1965.6至2498毫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自然资源定安县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地处南渡江中下游南畔,地跨东经11007,至110031,,北纬19013,至19044,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90,年降雨量1965毫米。
北临南渡江与海口相望,东毗文昌,西北接澄迈,东南邻琼海,县境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45.5公里,面积1187.4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下辖10个镇,115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883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1个热作研究所,1个国营林场,2个县办国营农场。
海榆东、中干线和环岛东线高速公路途经本县,县政府所在地为定城镇。
(一)土地资源。
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178.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2.24万亩。
全县境内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11条,拥用淡水水面面积5.3万亩,地下水资源总量约5.96亿立方米。
(二)矿产资源。
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铝、锌、钛、钴、铀、钶、石墨、黄铁、铬铁、毒砂、磁铁、石英砂、锆英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待开发利用。
(三)动物资源。
已知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坡鹿、刺猬、果子狸、穿山甲、金钱龟、蟒蛇、鹧鸪等40多种,主要水生动物则拥有水獭、鳖、水龟等。
(四)作物资源。
近年来,定安县十分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全县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花生、木薯、糖蔗、橡胶、胡椒等。
20XX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8万亩,总产量达9.7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5.5万亩,总产量达6.7万吨;油料播种面积6万亩,总产量24万吨;瓜菜面积10万亩(主要品种为苦瓜、丝瓜、冬瓜、四季角、菜椒、尖椒、食用菌、圣女果等),总产量14万吨;胡椒到达面积1.8万亩,总产0.25万吨;橡胶到达面积8万亩,总产量0.34万吨;槟榔种植面积35000亩,产量达2000多吨。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fe182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b.png)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安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26•【字号】•【施行日期】2022.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县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县委、县人大: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定安县政府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现将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及取得成效(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1.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取得新成效。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政府常务会议重点学习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全县各单位、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296次。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必修内容,开展政法工作队伍全战线、全覆盖培训,全县政法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19次。
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2.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县政府冯云飞县长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工作。
2021年组织召开中共定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内容的学习,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针对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第一责任人落实情况反馈的问题,及时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制定整改方案、整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具体措施,确定74项整改任务。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https://img.taocdn.com/s3/m/1295176502020740bf1e9b1e.png)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15-2030)一、目标愿景战略目标: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0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 33.6% 11535 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 46.4% 15984 46.4%开发功能区3571 10.4% 3699 10.8%其他用地3309 9.6% 3181 9.2%陆域合计34399 100.0% 34399 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https://img.taocdn.com/s3/m/ae2a3b206529647d272852c9.png)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15-2030)一、目标愿景战略目标: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0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33.6%11535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46.4%1598446.4%开发功能区357110.4%369910.8%其他用地33099.6%31819.2%陆域合计34399100.0%34399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即生态红线区,指严格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刚性约束的区域。
海南省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下载
![海南省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ae821e12763231126edb1163.png)
海南省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下载(百度网盘离线包下载)一、概述定安县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偏东北,东经110°7′~110°31′,北纬19°13′~19°44′,东临文昌市,西接澄迈县,东南与琼海市毗邻,西南与屯昌县接壤,北隔南渡江与海口市琼山区相望,东西宽45.50公里,南北长68公里,疆界长251.50公里,全县人口:31万,面积:1189平方公里。
定安县行政区划谷歌卫星地图,如下图所示。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属琼山县。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6月建县,县治设在南资都南坚峒(今龙门镇西北),一说在今国营中瑞农场双灶岭,析琼山县南境置定安县,以示安定本地区,定安县以此得名。
天历二年(1329年),升定安县为南建州,直属海北元帅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建州为定安县,隶属琼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属琼崖绥靖委员会公署,县政府驻定城。
二、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如何下载?定安县行政区划辖定城、新竹、龙湖、黄竹、雷鸣、龙门、岭口、翰林、龙河、富文10个镇,下设15个居民委员,108个村民委员会,领导274个居民小组,1600个村民小组。
定安县局部18级谷歌高清卫星影像示例图。
定安县10到18级谷歌卫星地图数据离线包为227.6MB,可以从百度网盘中直接下载。
下载地址包括1个压缩包文件,URL地址为:https:///s/1ggcHmJh定安县10到19谷歌卫星地图、全国1到19级谷歌卫星地图以及全球1到19级谷歌卫星地图,可以向水经注软件客服人员获取,墨卡托投影坐标系和WGS84经纬度坐标系的影像数据均可提供。
下载的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为zip压缩文件,需要解压后才可以使用。
解压后的目录中,主要包括影像文件(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dat与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idx)、地名标签文件(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_标签.dat与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_标签.idx)和数据范围文件(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kml与定安县谷歌卫星地图离线包_标签.kml)。
海南17定安县实验中学示范校建设方案
![海南17定安县实验中学示范校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fbc503ed630b1c59eeb53a.png)
“国培计划(2017)”——海南省网络研修与能力提升工程综合项目为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和《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的精神,按照海南省相关文件的要求,为促进“国培计划(2017)”——海南省网络研修与能力提升工程综合项目示范校建设,探索混合研修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建设目标1. 以校为本,突出特色。
在项目统筹分层活动设计的共性基础上,结合我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探索可复制、有特色的网络与校本混合研修模式,供其他学校(园)参考、借鉴。
2.校本研修,汇聚资源建立校本研修生成性资源库,聚合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或转变学习方式案例、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案例,形成一批重难点学科教学的课例成果集、微课成果集、课件成果集。
3.成果示范,辐射带动。
我校的优质案例及特色校本研修模式能够形成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典型经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项目区县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的培训工作。
二、示范校(园)创建活动关键时间节点安排三、研修方式项目组根据示范学校校本研修的不同基础做预设性分层任务设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任务进行实践研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分层任务设计如下:1.规范教研:网络研修“引路”创建学校教研机制。
通过本次项目驱动、网络研修引领,帮助学校建立规范的校本教研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教研活动做到“四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
2.特色教研:网络研修“搭台”创新学校教研方式。
结合我校已有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例研磨等教研活动,借助网络研修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学校教研方式,提高效率、扩大影响,并进一步将教研成果流程化、可视化。
3.主题研究:网络研修“建桥”营造学校研究氛围。
根据我校校本研修主题,利用网络研修提供的课程、工具、专家、平台,支持学校主题研修、课题研究、课例研修、行动研究等活动开展。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5450e3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8.png)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09•【字号】琼府办[2011]136号•【施行日期】2011.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1〕136号)各有关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海南省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海南省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加强海南省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10〕25号)、《关于编制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的若干意见》(海岛字〔2011〕2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海岛保护法》,统筹海岛保护、开发、建设与管理,优先保护和改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强化海岛分类分区管理,实施海岛保护重点工程,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科学规划,保护优先。
充分认识海岛保护的重要性,尊重海岛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对海岛实行科学规划和严格保护;以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为理念,因岛制宜,科学确定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模式,合理利用海岛资源,统筹安排海岛利用的时空布局。
(二)统筹协调,优化布局。
统筹海岛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统筹协调岛-海-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衔接相关规划,切实优化布局,促进海岛海洋产业和陆地产业的有机结合,发展海岛特色经济。
基于自然体验的定安县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基于自然体验的定安县儿童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7527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1.png)
2023年第18期现代园艺表1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婴幼儿期(0~3岁)需要父母的陪伴,对周边环境处于一个认知的过程,适合在家长的看护下,玩一些简单的户外游戏学龄前期(3~6岁)有意识地做事情,开始学会与人交往,喜欢与稍大于自己的儿童一起玩耍学龄初期(6~12岁)对周边环境探索的好奇心增强,逐渐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开始独立完成事情,喜欢与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一起玩耍少年期(11~14岁)对家长依赖较少,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约束力青年初期(14~18岁)自我意识完善,开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发散脑力思维,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自然体验的定安县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曾健琴1,宫春亭1,2*(1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27;2海南省儿童认知与行为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27)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用地的过度开发,导致自然中适合儿童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少,儿童对自然的感知力减弱,越来越多的儿童依赖电子科技来了解外面的自然世界,从而患上“自然缺失症”。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自然、体验自然,加强对儿童自然体验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打造基于自然体验的儿童公园至关重要。
基于此,阐述了儿童心理行为和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概况,并以定安县为例,探讨了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公园;自然体验;儿童心理行为;景观设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观察自然、接触自然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自然体验式的儿童公园,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自然、体验自然。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
2019年我国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提高对自然教育的认识,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和行为。
目前,我国真正的儿童公园很少,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范式”设计理念,通过设置游乐设施形成儿童游戏空间,缺乏对儿童自然体验的考虑。
2011-2020年海口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海口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15bd16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e.png)
2011-2020年海口市总体规划今年5月17日获国务院批复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就正为海口描绘了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
主城区规划“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新的总规走出了过去“东强、西拓、南控、中强”格局,形成“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新格局。
东进:建设东海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桂林洋高校区,着重发展休闲度假、教育科研、空港物流等产业,打造全省人才培育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国家级滨海生态旅游示范区。
南优:加强南郊生态保护,适度发展优势产业。
西扩:科学规划建设西海岸新区,加快推进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五源河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建成聚集高端人才的生态宜居区和全省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北拓: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发展邮轮、游艇、帆板等休闲产业,加快海上人工岛等项目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有序发展高端旅游地产,凸显海湾旅游休闲城市特色,展现北岸城市的秀美。
中强:突出综合特色,合理布局产业和生活空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加强城市路网建设,构建循环有序、畅通便捷的城市路网;加快旧城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业态;建设舒适和谐的生活居住区和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
江东、长流组团重点拓展面向岛外服务功能“一个中心”为具有岛内中心职能的中心城区组团;两个组团分别为具有岛外职能发展特色要求的长流组团和江东组团。
各组团功能为:中心城区组团:重点完善面向岛内综合中心功能(政治、金融商贸、工业产业、交通枢纽、文化中心、旅游服务等)。
江东组团:重点拓展面向岛外现代综合服务功能(旅游度假、对外交通、工业产业、仓储物流、休闲体育、科研文教等)。
长流组团:重点拓展面向岛内、岛外综合功能(滨海旅游、对外交通、科研文教、办公、体育、工业、仓储物流等)。
城镇空间布局“一心四轴”布局海口城镇空间结构“一心”是指主城区,“四轴”是指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四条呈放射状城镇发展轴。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琼府〔2022〕8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琼府〔202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f4ce536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b.png)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琼府〔2022〕8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2月1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管控第三章规划调整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附则TM〗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和市县总体规划管理,促进国土空间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根据《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海南省总体规划的决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和经省政府批准的市县总体规划(含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及经省政府同意入库的海口市和三亚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调整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规划管控第三条《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和市县总体规划是我省本岛及近岸海域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开展用地、用林、用海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审批的重要依据。
市县总体规划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含旅游度假区开发边界和产业园区开发边界,下同)以及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批准,严禁修改。
第四条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且符合国家和我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的新建和改扩建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五条未经批准,建设项目严禁占用耕地(含永久基本农田)和林地。
定安县土地用总体规划文本
![定安县土地用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c7fe2bbabd64783e09122bea.png)
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定安县人民政府二O一O年五月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调控区域经济开发、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先进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科学引导与调控功能,促使土地利用战略、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更新与转变。
随着定安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高效利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增强土地利用科学性,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定安县政府开展了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目录前言 (i)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规划修编的目的与任务 (1)第一条规划修编的目的 (1)第二条规划修编的任务 (1)第二节规划修编的原则和依据 (2)第三条规划编制原则 (2)第四条规划修编的依据 (2)第三节规划修编的期限和范围 (3)第五条规划编制期限 (3)第六条规划编制范围 (3)第二章基本情况 (4)第一节基本情况 (4)第七条区位条件 (4)第八条自然条件 (4)第九条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6)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十条土地利用现状 (7)第十一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第三节土地利用和管理趋势分析 (10)第十二条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趋势 (10)第十三条土地利用战略 (10)第十四条土地利用功能定位 (12)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方针 (14)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指标 (14)第十五条总体目标 (14)第十六条调控目标 (15)第十七条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6)第二节土地利用方针 (19)第十八条土地利用方针 (1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1)第十九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21)第二十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21)第二十一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2)第二十二条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4)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与管理 (25)第二十三条农用地布局与管理 (25)第二十四条建设用地布局与管理 (26)第六章土地利用分区 (30)第二十五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0)第二十六条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31)第七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40)第二十七条重点建设项目 (40)第八章土地开发整理 (43)第一节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原则 (43)第二十八条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 (43)第二十九条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原则 (43)第二节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44)第三十条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44)第三节土地开发整理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46)第三十一条土地开发整理的途径 (46)第三十二条土地开发整理保障措施 (47)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50)第三十三条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 (50)第三十四条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模式 (50)第十章中心城区及乡镇土地利用 (53)第三十五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53)第三十六条乡镇土地利用 (53)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第三十七条法律保障措施 (58)第三十八条行政保障措施 (58)第三十九条经济保障措施 (59)第四十条技术保障措施 (59)附表: (61)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修编的目的与任务第一条规划修编的目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从规模、结构和时序等方面,综合协调耕地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的土地利用关系,重点解决定安县近远期土地利用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与各项用地指标,划分土地用途管制区并落实管制措施,为定安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全面的土地资源保障。
定安县龙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定安县龙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1d52dc93169a4517623a369.png)
定安县龙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2006-2020年)定安县龙湖镇人民政府二零一零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修编意义 (4)第二章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5)第三章规划修编背景与过程 (7)第一节规划修编背景 (7)第二节规划修编目的与原则 (9)第三节规划修编过程 (10)第四章规划修编基础数据 (12)第一节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12)第二节土地基础数据说明 (12)第五章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目标的确定 (14)第一节各项指标确定的依据 (14)第二节社会经济指标的确定 (15)第三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 (17)第六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第一节龙湖镇区域概况 (2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 (22)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与存在主要问题 (27)第七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29)第一节土地利用功能定位 (29)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30)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30)第八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33)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 (33)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36)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措施 (40)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原则与方法 (40)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42)第十章龙湖镇指标分解说明 (50)第一节农用地相关指标分解 (50)第二节建设用地相关指标分解 (50)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安排与土地开发整理 (52)第一节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52)第二节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 (52)第十二章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4)第一章规划修编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了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障了经济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的核心问题,即土地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土地合理规划是土地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龙头,在我国土地管理事务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垦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经验总结——以定安县黄竹镇南海第六作业区为例
![垦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经验总结——以定安县黄竹镇南海第六作业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f00a5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a.png)
垦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经验总结——以定安县黄竹镇南海第六作业区为例1.区域基本情况1.区位优势明显。
第六作业区紧邻黄竹镇区,距黄竹互通仅2公里,距定城镇26公里、距海口市区约65公里,海榆东线(G223)横穿第六作业区,属海口一小时经济圈。
2、自然条件优越。
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4℃,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现状耕地 2880亩,林地6230亩,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区域面积与人口规模。
下辖10个连队(一队、二队、三队、五队、六队、七队、草伦队、山地东排队、高山队、山翠队),其中一队已纳入黄竹镇区统一规划,不在本次村庄规划范畴。
区域面积为2756.28公顷,人口约4000人。
4、产业发展良好。
以橡胶、菠萝蜜、荔枝、茶叶、槟榔种植为主,种植规模较大,在三队现状有茶叶加工厂和菠萝蜜加工厂。
5、特色资源丰富。
区内有石龙、罗古、石螺、保山和草伦水库等自然资源,有省级万亩热带水果采摘的“八仙岭”共享农庄旅游项目及包蜜园村美丽乡村。
1.开展第六作业区村庄规划试点代表性与典型意义本次第六作业区村庄规划是定安县唯一、全省少数的农垦区域的试点,具有代表意义,经历了多次调研、各级领导专家把脉、方案沟通、规划公示、职工大会过程,形成了较完整的规划成果。
本次规划试点意义是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第六作业区的特色资源禀赋,发挥交通优势、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等优势,从编制目标、技术、思路、政策方面探索发展动力多元的垦区集聚提升型村庄规划编制模式。
(一)探索垦区集聚提升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以第六作业区为典型的垦区村庄规划,研究探索新一轮的全域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必须建立“多规合一”的技术方法。
(二)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三区划定与用途管制是村庄的首要问题,如何处理“内部空间”和“外围空间”协调发展成为核心问题。
依据《海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探索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充份发挥土地综合整治最大效益。
旅游专项规划
![旅游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8e10393be1e650e53ea99b3.png)
旅游专项规划目目录1旅游现状条件分析................................................................... ................................................311.1旅游区位分析........................................................3321.2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现状...............................................3331.3旅游资源条件分析....................................................441.3.1旅游资源结构基本完整........................................441.3.2人文旅游资源较为突出........................................5541.4旅游市场分析........................................................661.4.1旅游客源市场分析............................................661.4.2定安县旅游市场竞争分析......................................991.4.3定安旅游客源分析...........................................102定安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1112.1优势............................................................... 1122.2劣势............................................................... 1132.3机会............................................................... 1242.4挑战............................................................... 123旅游发展目标和战略................................................................... ..........................................1413.1旅游市场定位.......................................................1423.2旅游发展目标.......................................................153.2.1产业发展目标...............................................153.2.2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目标.......................................1533.3旅游发展战略.......................................................1543.4旅游产品开发及推广.................................................163.4.1文化旅游...................................................163.4.3农业旅游...................................................163.4.4旅游资源整合...............................................174旅游总体布局................................................................... ......................................................1814.1空间结构 ...........................................................1824.2旅游线路规划.......................................................194.2.1定安交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94.2.2定安旅游交通规划...........................................2034.3旅游项目主题规划...................................................215旅游营销规划................................................................... ......................................................2315.1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预测..............................................235.1.1客源市场定位...............................................235.1.2定安县客源市场预测.........................................2325.2旅游营销战略目标...................................................2435.3旅游市场营销规划...................................................245.3.1形象策略...................................................255.3.2旅游项目策略...............................................255.3.3区域营销策略...............................................255.3.4价格策略...................................................265.3.5海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265.3.6产品配套策略...............................................275.3.7具体促销策略...............................................276重点项目及其时序安排................................................................... ......................................2916.1近期建设规划(2021-52021年).......................................2926.2中远期建设规划(2021-02030年).....................................301旅游现状条件分析1.1旅游区位分析2021年11月海南省旅游局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规划大纲(总体思路)》中,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为“一海、二市、三区”。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cdc8a8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b.png)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03•【字号】琼府函〔2023〕149号•【施行日期】2023.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琼府函〔2023〕149号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审批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昌府〔2023〕9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昌江黎族自治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清洁能源产业基地、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和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昌江黎族自治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39.41平方千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99.36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736.57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74.9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7倍以内。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布局,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协同做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昌化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岛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全面提高县域生态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四章县城性质与规模 (13)第五章县城总体布局 (14)第六章县城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19)第七章县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老县城更新规划 (22)第八章县城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 (25)第九章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8)第十章县城环境保护规划 (33)第十一章县城综合防灾系统规划 (35)第十二章县城城市规划区综合协调规划 (37)第十三章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40)第十四章县城总体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42)第十五章附则 (43)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适用范围为适应定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定安县城城市建设和县域城镇发展建设,定安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 ( 2005-2020 )修编》(以下简称本规划) 。
在定安县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其它城市规划与本规划有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县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
第3条规划原则1.根据定安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背景,充分考虑定安县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完善充实定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科学修编定安县城总体规划,切实有效地指导定安县内各层面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2.深入研究定安县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
将县城总体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促进县城经济社会发展。
3.合理确定定安县城的城市性质和规模,科学建构县城空间规划结构和总体功能布局,促进县城可持续发展。
4.合理组织县域和县城交通,加强县城内外交通联系,提高县城的中心地位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充分利用定安县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生态城市的风貌特色,营造优越的人居环境。
第4条规划编制依据本规划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 年第146 号令发布)3.《海南省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1994 年12 月23 日)4.《海南省城市规划工作行政规程》(2005 年3 月)5.《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6.《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 )7.《定安县城总体规划》(1993 —2010 )第5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5〜2010年, 2020 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第6条规划地域名词界定本规划划分定安县、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和定安县城等三个地域范围。
1 .定安县:定安县的范围为定安县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187 平方公里。
简称全县2.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定城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145.27 平方公里。
3.定安县城:指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内连片的城市建设地区。
现状定安县城范围为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内(不含仙沟)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及相连地域之范围,规划县城范围为本次规划总体布局的城市建设用地及相连地域之范围。
第7条文本中黑体字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8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近期期末,定安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4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5% 左右,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富裕,成为海南省域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较佳的城市之一。
规划期末,定安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8 亿元,年均增长稳定到8% 左右,继续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进。
县城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成以热带风光为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
定安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详见附表1 “定安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表”。
第9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依托海口。
以海口为目标市场,充分接收和吸纳海口经济圈的产业辐射,加强产业配套协作,与海口市的发展有机结合。
2.服务中部。
定安做大产业,应率先从海南省中部地区崛起;汲取和利用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加速资源转化利用工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借力出岛。
服务于海南省的输出型产业,以大陆市场为潜在目标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定安县和周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10条经济发展策略1.产业发展策略(1)加强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协作,以提高资源本地转化能力为主,鼓励发展具有“1+2 ”产业综合体特征性质的新型工农合作关系,以此延长产业链。
(2)第一产业的发展应与市场消费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以绿色生态、热带海岛型农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
(3)抓住海口市汽车产业发展、南海油气资源综合开发、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加快定安县内工业发展,加强与上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
(4)加强定安县与中部其他五县市的资源共享力度,力争成为中部六县市的新兴农业资源转化工业基地。
2.产业发展定位定安县城产业发展方向为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旅游用品产业基地和现代都市生活服务基地,规划期内致力于建成为海南省农副产品加工及主要集散地之一,海南省中部地区农业资源深加工主基地,海南省旅游用品加工及主要集散地之一。
3.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定安县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保一、强二、精三”的原则,第一产业保证农业稳产增产,打造生猪和槟榔特色品牌,加快农业经营多元化、精品化和产业化;第二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提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地位,把塔岭工业区建设成为海南省的新兴工业基地之一;第三产业培育成为定安县的潜力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旅游和康体产业,做出精品,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11条社会发展策略1.优先强化基础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总体教育水平跨入国内发达地区行列。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社会保障和就业面,使人民生活整体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并创造条件进而达到富裕水平。
3.创新文体事业发展机制,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社区两级文化网络,建设面向全县服务的重点文化设施。
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积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逐步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
第12条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布局合理、生态和谐、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的各项目标,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2.建成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工业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农业基本实现生态化生产,将生态旅游业成为定安县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3.积极推广城镇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发展农村生态型村庄。
4.加强江、湖和城镇水体的综合整治力度,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
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水体、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
第13条县城特色保护与延续策略1.创建绿色环境特色:构建县城、沿江和外围生态防护林带,加大县城绿化覆盖率,大幅度、高标准提升定安县城净化、绿化和美化水平。
2.体现热带风光特色: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通过建筑物、道路、广场和园林等各项建设,突出展示热带城市景观特色。
3.发挥滨江特色:合理使用岸线,加大岸线生态恢复性建设和美化绿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岸线的各种功能。
4.保持古城特色:大力维护和修缮名胜古迹,依托定安历史文化底蕴,开辟新的历史文化主题资源,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交融,保护与展现定安历史文化风貌。
第14条产业空间布局定安县产业空间布局按附表2“定安县产业空间布局一览表”所示要求实施。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15条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1.增强县城实力,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地区。
2.采取点轴带动发展战略,沿交通轴扩张,形成与县域经济水平梯度及资源分布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布局网络。
3.加强重点镇建设,适当控制一般镇数量,提高城镇建设质量。
4.构建县域内特色经济区,强调自身特色,实现城镇职能有效分工和协作发展。
5.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6.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增进城乡协调,吸引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
第16条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010 年县域总人口为33.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 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40.0 %;2020 年县域总人口为37.0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4 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55.0 %。
第17条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坚持“依托轴线,强化县城中心地位,以重点城镇带动片区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规划期末定安县域城镇空间发展形成“一个中心,四条发展轴”的总体框架。
1.一个中心:即定安县城,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中心。
2.四条发展轴:①依托省域东线高速公路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该轴上有县城、龙湖和黄竹等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地区;②沿县域内南北向省道的城镇发展轴。
轴上有龙河、龙门、雷鸣等城镇,该轴继续向南部纵深方向发展,并加强与琼中地区连接;③沿县城到新竹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
该轴将促进东西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④沿龙湖到雷鸣、富文、新竹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
该轴将促进县域中部城镇加强东西向产业协作发展。
第18条县域城镇体系等级与规模结构至规划期末,定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等级与规模结构如下:第一级为定安县城,人口规模为8 万人。
第二级为重点镇,人口规模1.8-2.5 万人,为黄竹、龙河、雷鸣和新竹等4 个城镇。
第三级为一般镇,人口规模为0.8-1.0 万人左右,为龙湖、龙门、岭口、富文和中瑞等5 个城镇。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与规模结构规划详见附表3 。
第19条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将定安县域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和农贸型四种。
综合型城镇积极引导发展和强化城镇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使城镇成为与其等级相适应的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城镇的特色,应限制发展与城镇特色有冲突的职能。
工贸型城镇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发展工业、商贸业和相关服务业。
旅游型城镇依托周边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相关服务业。
农贸型城镇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集市贸易,城镇发展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并维护生态平衡。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详见附表4 。
第20条县域乡村居民点规划导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节约水资源和用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