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2.看雪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创新微课公开优质课
看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说课稿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主要内容围绕课文主题“看雪”展开,包括课文标题、生字词、关键句式、故事情节和创作提示。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以直观的图形和箭头表示故事发展和知识结构。
3.针对学生的表达困难,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分析他们的掌握程度;
2.与同事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
3.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记录教学心得。
针对反思结果,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雪的美丽与神奇,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乐于分享、善于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5.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雪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故事导入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和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雪》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看雪》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生词的含义,如“雪人”、“冬天”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生词的含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看雪》所讲述的内容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学习生字和词语: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生字,并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理解生词的含义。
3.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4.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包括雪的形状、颜色、制作雪人等。
5.拓展延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与雪的故事或自己想对课文中的小朋友说的话。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使用互动式教学工具进行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相应的练习题,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订正。
例如,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自己心中的冬天等。
2.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朗读课文、抄写生字、家长听写等。
同时布置拓展性作业,如搜集有关雪的图片和故事,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3.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参与度等,考试成绩包括识字、朗读、理解和作文等项目。
同时,教师可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看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西湖美景,反复诵读课文,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热情。
3.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杭州西湖风光图片。
第一组:(春夏秋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末清初文学家。
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齐读课文,师生互助完成朗读节奏的划分;(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对文句、内容等大胆提出质疑。
二年级上语文评课看雪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看雪人教新课标《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
本课教学,通过读、想、写的结合,在情景中学习课文,努力实现情感的交融。
1、本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出问话时的心情。
在引导的时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将心情的变化,由试探到惊奇,由惊奇到羡慕,由羡慕到盼望。
围绕“看雪”在情感上产生波澜。
在指导朗读时,注意对学生心理情境的渲染,在对比的反差中,产生学习期待。
2、将雪景这段文字从文章中提出来,进行教学。
是考虑到这段文字很美,也是触发学生产生去“看雪”的直接动因。
在教学指导中,将写雪景的句子与写活动的句子分开教学,侧重点放在第一句。
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感悟,去感知雪景的美。
所以在指导朗读的时候,作了二个层次的处理。
第一个层次是看到什么,去体验“雪花、雪毯、银装、洁白”的美;第二个层次是体验雪中的动态美。
那“飘着、铺着、披着”像唱歌一样。
这样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悟到的达到了预见的效果。
而第二句的活动,则不着重点,只是让学生体验一下心情,悟着“雪中情”。
如此“情”“景”相融,课堂上是书声琅琅。
3、用识字三的诗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提升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而借用给台湾小朋友写信,邀请他们来作客,一方面是加深海峡两岸的骨肉情感,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启示撷英】1、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美好的情景才能使学生想读,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步入故事之中,站在文本主人翁的角度阅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思维,深入到情节中阅读。
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和巧妙的问题等等都能为学生营造出美好的读书意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要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利用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雪》教学案例(通用16篇)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雪》教学案例(通用16篇)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雪》篇1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我教《看雪》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唐佑英【思考的问题】教师真的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材料都带齐了,才有信心和把握去上课吗?【案例描述】“老师,太好了”记得上周星期一下午的一节语文课,我伴着清脆的铃声,带着我早已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和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
可是,面对的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睡意朦胧,那样子已让我心冷三分。
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大脑立刻搜索着这个问题。
对,上届学生对“大组质疑问难,合作解答”的方式最感兴趣,今天不妨试试。
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第12课《看雪》。
想试试吗?”只见学生流露出好奇的目光。
我接着说“请你们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以同学互相解答问题的方式来学习。
”学生们欢呼出来“老师,太好了!太好了!”。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随后提出:“要能提出问题,要能为同学解决问题,那就要熟悉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个你喜欢的记号。
”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和刚开始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样“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老师,我有问题”几分钟读书后,一只只小手接连不断地举了起来,为了能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我采取大组合作的方式来质疑。
大组轮流依次提问,一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得10分,特别好的加奖10分,最后看哪组提问的人次多,依据得分多少评出冠军队。
当这一比赛的规则宣布后,几十双小手跃跃欲试,他们能提什么问题呢,我好想知道。
如:问1:我不明白“童年”是什么?问2:请问,为什么要用洁白的棉花当做雪呢?什么是“橱窗”啊?问3:“雪景”是指什么呀?问4:老师讲了一个童年玩雪的故事,他的故事在哪儿呀?问5:中国台湾怎么不下雪,而北京要下雪呢?……学生的问题好多好多,每个孩子提的问题,我都给他们打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采用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课文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讨论字词含义。
4.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理解课文情感。
5.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点评各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6.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雪景,写一篇小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与分析、角色扮演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通过合作、分享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及反思看雪教案设计汇总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及反思看雪教案设计汇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雪是什么吗?2.学习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课文,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情境体验a.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扮演角色的感受。
4.想象创作a.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在下雪天,你会做些什么?b.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雪天故事。
6.作业布置a.抄写生字词。
b.背诵课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课文。
2.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4.作业布置合理,既有巩固知识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不足之处:在情境体验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案设计汇总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雪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逐句分析课文,解释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分享感受。
4.想象创作:发挥想象,创作雪天故事。
6.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
7.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课堂互动性。
8.教案设计理念:关注学生兴趣,注重情境体验,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看雪》课⽂主要写台湾⼩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看过真的雪,⽼师给他们讲了⾃⼰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看雪》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看雪》原⽂ 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过春节的时候,孩⼦们在商店的橱窗⾥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那是⽤洁⽩的棉花做成的。
孩⼦们问⽼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着点点头。
“您是在哪⼉见过的?”孩⼦们惊奇地问。
⽼师说:“⼩时候,在我的故乡。
”她顺⼿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北京离这⼉很远吧?”孩⼦们问。
⽼师说:“不算太远。
”接着她就给孩⼦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洁⽩。
⼩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打雪仗,玩得可⾼兴了! 孩⼦们争着问⽼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望望⼤家,深情地说:“那⾥的⼩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起玩⼉呢!” 【篇⼆】⼩学⼆年级语⽂《看雪》教案 【教学准备】 1、学⽣预习课⽂,划出⽣字。
收集台湾风景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乐⽚段。
3、⽣字词卡⽚,课⽂朗读录⾳带,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复习导⼊ 1、⼤家还记得“识字3”⾥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家听⼀听? 2、谈话:是啊,台湾⾃古以来就是祖国的⼀部分,台湾⼈民本来就和我们是⼀家⼈。
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民还很难和祖国⼤陆的亲⼈团聚。
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民远离祖国妈妈的⼼情。
⼆、初读课⽂,学习⽣字 1、⾃读课⽂,划出⽣字,借助拼⾳读准字⾳。
2、⼩组内⾃查:注意读准翘⾆⾳“省、橱、指、仗”和前⿐⾳“毯、银”。
3、课件出⽰“我会读”: 台湾省、商店、橱窗、指了指、接着 讲故事、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 学⽣⾃由读、齐读、指名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看雪》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看雪》课文原文及赏析
《看雪》课文原文:
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
小明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
他兴奋地说:“妈妈,下雪了,我想出去看雪。
”
妈妈笑着回答:“好啊,但是你要穿暖和些,别冻着了。
”
小明赶紧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手套和帽子,跑出了门。
他仰头看着天空中飘舞的雪花,它们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在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
他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它在他的手心慢慢融化,留下一滴清凉的水珠。
小明在雪地上奔跑、打滚,堆起了一个小雪人。
他看着雪人,心里充满了喜悦。
他说:“妈妈,雪真美,我好喜欢冬天。
”
妈妈微笑着看着小明,说:“是啊,雪不仅美丽,还能滋润大地,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
”
赏析:
《看雪》这篇课文以小明的视角描绘了冬天雪景的美丽和孩子们对雪的热爱。
课文通过小明与妈妈的对话,展现了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关爱和教育的智慧。
课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如“雪花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在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这样的比喻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雪花的动态美。
同时,课文也融入了科学知识,如雪能滋润大地,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使孩子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学习到自然界的规律。
此外,课文还寓含了人生哲理。
小明在雪地中玩耍、堆雪人的快乐,以及妈妈对雪的解读,都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往往隐藏在平凡的事物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感受。
总的来说,《看雪》这篇课文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描绘和深邃的内涵,给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看雪》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晶、盆”等9个生字,会写“晶、学”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雪后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雪的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谁来说说雪是什么样子的?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雪的课文——《看雪》。
二、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很好,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三、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2.学习“晶、盆”这两个字,谁来读一读?4.学习“玩、滑、堆、雪”这四个字,谁来示范读一读?四、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中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2.同学们读得很好,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高兴?2.课文中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雪的美?请你画出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课文中的生字。
二、深入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中的比喻句。
2.同学们,你们知道雪为什么像白玉、像棉花吗?3.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雪的美?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雪”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用上比喻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感受到了雪的美,也学会了用比喻句来描绘雪。
2.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态度认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在写作训练环节,同学们能运用比喻句描绘雪的美,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3.不足之处:部分同学在朗读课文时,语气、节奏还需加强练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导学案教学案12.看雪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4.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内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可采用谜语帮助记忆汉字。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记忆汉字。
指接银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猜字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
3.“摘苹果”游戏:识记汉字读音和字形。
五、写字指导。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六、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二、自由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四、全班讨论。
1.指名分角色读对话: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
(1)、“你在哪里见过的?”孩子们为什么惊奇地问?(2)、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理在想什么?五、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带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雪花下雪了。
小雪花戴着亮晶晶的六角帽,穿着白大衣,迎着狂风,在空中旋转着,翻滚着……她战胜了北风大汉的阻拦,飞到了田野、森林、高山、乡村和城镇……瞧,田野里的麦苗儿在北风的咆哮中哆嗦着,冻得蜷缩着弱小的身躯。
小雪花温柔地拥抱了她:“小麦苗,小麦苗,我给你送棉被来了。
”小麦苗淌下了激动的泪珠:“谢谢您,亲爱的小雪花,您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带来温暖。
”一会儿,小麦苗盖上了雪白的棉被,又厚又软,她甜甜地睡着了。
小雪花又开始飞翔,她又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六角帽(_______)的棉被(_______)的身躯(_______)的泪珠2.小雪花迎着狂风,战胜了北风大汉的阻拦,飞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城镇……3.小雪花又开始飞翔了,它会飞到哪儿,又会去做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爱阅读。
曹冲称象(节选)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déděi)造一杆大秤.(chèn chèng),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择正确的音、画“√”。
2.从选文中找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轻(_____)上升(_____)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大象的_______。
语文二上看雪教学反思
语文二上看雪教学反思篇1:二年级语文《看雪》教学反思《看雪》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台湾老师和学生在谈论雪的话题,台湾学生对北京的雪充满了向往之情。
文中暗含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因为本文内容与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内容理解上不做讲解。
本文分为两课时,一课时识字,第二课时写字,认识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不同的用法。
我授的是一课时,目标为掌握10个生字。
别看一节课掌握几个生字是非常简单的,其实在平常的课堂上,为了使内容丰富,我们会习很多东西,经常是下课铃声响了,我们的目标还没有完成。
对于这节课,我也有这样的担心,生怕完不成任务。
所以在习上我刻意只习三点:一是拼音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翘舌音;二是“扌”、“钅”的字;三是比喻句。
想着有重点的习,有重点的学,任务完成肯定没问题,结果还是没有完成。
课上完了,听课的同事讲:“你的教案很完美,但真正实施时,目标没有完成。
”我就思考问题出在哪儿呢?一点一点地看实录,我找出两点和完成目标无关或者说联系不大的地方:一是习比喻句。
这里用时大约有三分钟,如果这三分钟让学生读、忆这10个生字,应该完全可以背诵记住。
二是习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翘舌音。
这里用时有两分钟,省下这两分钟,学生可以选几个字组词、说话,这些字只有真正运用了,学生才能掌握。
那么为什么单单找出这两点呢?习比喻句是在积累“冬天雪景”那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习以前学过的比喻句,积累“冬天雪景”是本课要学的新知,本段有“铺、银、仗、毯”四个学习的生字,读背本段不仅把要学习的字放到句子中,也让学生积累了描写冬天雪景的句子。
把字放到词、放到句子中去习,比单个识字要好。
所以积累本段是和目标密切相关的,而习比喻句就无关了。
对于平舌音、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几乎每节课都要习,开始几天天天习可以,为的是增加习的次数、增强记忆,可是,记忆是有规律的,开始需要天天习,慢慢的天数可以拉长,两天、四天、七天、半月……前面天天习,本节课甚至以后的几天都不需要习了,这两点习可以省出五分钟时间,把省出的五分钟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让他们一次次读这10个字,一遍遍记这10个字,最后收口时,他们就能完全说出这10个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开学初的一节数学课上,我没认真听讲,却做了纸青蛙玩起来。下 课了,于老师把我叫到讲桌前问:“你喜欢青蛙吗?” “喜欢。”我低声回答,心里却扑通扑通地跳得厉害。 于老师又问:“你了解它的习性吗?”我无言以对。“你喜欢青蛙, 但是你却不了解它,你们自然课上不是讲过吗?”我点点头。“为什么 自然课讲过了你还不会呢?”我的脸刷地红了,低着头羞愧地说:“我 以后上课一定专心听讲……” 1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 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老师的神情告诉我们,老师怀想起了北京美丽的雪景, 勾起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透过“惊奇”,孩子们的那种羡慕、那种对雪的喜爱自然
“低声”“羞愧地”可以看出我因为没有认 真听讲,非常后悔。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开学初的一节数学课上,我没认真听讲,却做了纸青蛙玩起来。下 课了,于老师把我叫到讲桌前问:“你喜欢青蛙吗?” “喜欢。”我低声回答,心里却扑通扑通地跳得厉害。 于老师又问:“你了解它的习性吗?”我无言以对。“你喜欢青蛙, 但是你却不了解它,你们自然课上不是讲过吗?”我点点头。“为什么 自然课讲过了你还不会呢?”我的脸刷地红了,低着头羞愧地说:“我 以后上课一定专心听讲……” 1 “吗”“呢”“?”可以看出老师在循循 善诱的教导,想要帮助我改正错误。“……” 可以看出来知错想改的心声。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开学初的一节数学课上,我没认真听讲,却做了纸青蛙玩起来。下 课了,于老师把我叫到讲桌前问:“你喜欢青蛙吗?” “喜欢。”我低声回答,心里却扑通扑通地跳得厉害。 于老师又问:“你了解它的习性吗?”我无言以对。“你喜欢青蛙, 但是你却不了解它,你们自然课上不是讲过吗?”我点点头。“为什么 自然课讲过了你还不会呢?”我的脸刷地红了,低着头羞愧地说:“我 1 以后上课一定专心听讲……”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体会人物心声的时候要注意: 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1.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
12.符合说话时的场景。
3.借助于提示语体会人物心声。 4.借助于标点理解人物内心。
同学,下节再见
老师说:“小时候,在我的故乡。”她顺手指
1
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北京讲 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两个人以上的人物互相说话,叫作“对话”,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
结合说话人的身份、环境
体会人物 心声的方法 借助提示语走到作者心里 语气的标点符号
阅读——通过人物话,体会人物心声
阅读——通过人物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猜谜语
打 一 自 然 现 象 夏 天 谁 都 不 见 。 冬 天 有 时 一 片 , 谜底:雪 说 象 盐 又 不 咸 , 说 象 糖 它 不 甜 , ( )
,
,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流露。他们迫切地想要去看雪的心情表露无疑。
阅读——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声
精品课程
“您见过真的雪吗?”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1 “什么时候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通过语气助词“吗”、“吧”、“呢”、“?”, 孩子们想要看雪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他们对看雪的 向往、盼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