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怦然心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析】

这是一道人文性和情感性极强的中考作文题,完全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有必要对这道作文题作一番认真的审视和研究。

1、人称的稳定性。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展示自我”“完美自我”成为命题的主旋律,如果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忽视“我”这一主体形象,那么只能导致审题错误,一旦审题错误,就意味着你的失败。

2、选材的宽泛性。针对“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我们认为可供选择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再加上那一大段让我们近乎有些“目不暇接”的提示语,使得我们的考生在选材时产生了一种难以“取舍”的难度。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唯有抓住材料中的那一个个“一”去立意,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选择自己身边的那些极小极熟悉的小事,这样写起来,也就有了真切的体会和感受,也就是说你的身边真正让你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

3、语言的情感性。可以这样说,“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个话题,是一个重点写情感的话题,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情感投入,那么怎么能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呢?“心动”起于情,发于情,也止于情。情感是否真实、是否丰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要找准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事。要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表达,使情感能够借助于语言表达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不过我们也反对那种空洞的、无病呻吟的、不实的矫情式的抒情语言。

4、文体的自由性。话题作文的出现,使得考场作文的文体也跟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虽然“文体不限”,但你写作的内容已经决定了所要选择的文体。审视一下提示语,我们会发现,这个话题一定不能写成说明文,至于选择其他什么文体,考生还得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来选择确定,笔者认为针对这样的一个话题,我觉得还是首选记叙类文体比较好一些,记叙类文体写起来也更容易出彩,如果在文体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再在文章的形式上适当作些包装,定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一定会使阅卷老师也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写作指导与思路点拨

一、存在问题:

(一)审题不准。

(1)以“我”为中心,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2)“怦然心动”强调的是足以使你感动、震撼的人、话、动作、场景事物。

(3)“那一刻”是本文构思的难点,即时间是短暂的、瞬间发生的,文章要抓住情感转变的特定情境和故事发展的特定阶段(高潮),或进行场面的描写,或做好气氛的渲染。

如:其实,在这本笔记上记得根本不像我想的那样,语言尖锐凶狠,不仅记着我的坏分数和错事,更多的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殷切关怀与期望:这次儿子没有考好,他太粗心了,希望这次能给他一些教训,让他以后多留心…..“儿子今天偷跑出去玩了,我不是不赞成,只希望他更多用在学习上,对自己有好处……”大篇大篇的话语写在每件错事和坏分数的下面,像一团热火一般温暖。原来,我一直曲解了父亲,那一刻,我怦然心动,似乎听见一声巨响,心中那与父亲的隔阂与误解的冰山顷刻倒塌了。

再如:几天前,小花的身体像被抽赶了水,黯淡无色,而如今它挺直了腰杆重显绿色,............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整个世界似乎都停止了转动,是那位仙人给它吃了起死回生的药?然后又是哪位化装师把它打扮得如此多娇?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片刻之后我的大脑开始工作,世界重新运转,我清楚的知道没有起死回生的药,没有化装师,是它,是它自己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重新活了过来!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只因..........--赵茜

点拨:做法如下:

必须设置引发“怦然心动”的具体过程。文题中的”那一刻”具有突发性,但行文不能“突发”,因为这“突发性”不是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突发”之前必然有:或不以为然、或熟视无睹、或习以为常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一种心理期待,写足这样的心理期待,在结构上才能产生铺垫蓄势,一波三折的作用,才能引人一读。反之,必然直奔主题,索然寡味.“怦然心动”前缺乏必要的内因作支撑,显得仓促突兀。

(二)很多同学转述第二手材料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上开头结尾似乎就是一篇文章了。这样的作文得分往往不会高。

如:(1)写一个开头,中间引用一个详细的故事,然后强加一个看似点题的结尾。

(2)先详细复述一个人人皆知的故事,然后用“这样的例子和我一次经历也十分类似。然后大篇幅的写了自己的一段与之类似的经历。

(3)引用多个故事,随意任意。

(三)、结尾缺少点题。缺少“那一刻,顿时,瞬间,怦然心动“之类的扣题的话。

缺少:如:(1)顿时,一颗幼小的心灵怦然而动........

(2)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刹那间终于明白.......这样点题扣题的语句。

(四)题材陈旧老套

有些同学在审题上还是很准的,但选取的材料很陈旧,构思也毫无新意。取材狭隘、题材撞车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取材的狭隘与题材的撞车主要集中在所选择的写作思路均未能超过一些陈旧的题材。如:一个陌生人的帮助,深夜攻读备考,年迈的奶奶悄悄端上一杯咖啡;生病住院妈妈陪护在旁,“我”发现妈妈早生白发;考试失败“我”沮丧回家,妈妈没有责怪,一长段安慰的话语等等,囿于套路,走不出生活的存面,不能打破思维的定势。

如何选材:

1、选材的宽泛性。针对提示语来看,我们认为可供选择的材料是相当宽泛的,引起“怦然心动”的,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和事;可以是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也可以是反映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那一大段让我们近乎有些"目不暇接"的提示语,使得我们的在选材时产生了一种难以"取舍"的难度。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唯有抓住材料中的那一个个"一"去立意,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

2、记叙独特的心灵一颤。

心曲动人,取决与心动的独特性、个性化,做到“动”别人所未动,力避为阅卷老师唱催眠曲。深夜攻读备考,年迈的奶奶悄悄端上一杯咖啡;生病住院妈妈陪护在旁,“我”发现妈妈早生白发;考试失败“我”沮丧回家,妈妈没有责怪,一长段安慰的话语......这些已有万千考生“心动”之后留下的“感觉”,阅卷老师读其开端就能知其结局,怎会有好印象?你所记叙的“怦然心动”,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