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我国公民法治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文化建设探究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文化建设探究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文化建设探究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国家有效运转的基础和灵魂,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的法治文化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还存在距离,建设法治文化,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深入推进。

标签:法治国家;法治文化;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是现代社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们追求的良好秩序形态。

实践表明,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弱则国家衰。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目标。

法治文化是法治国家有效运转的基础和灵魂,它植根于法治建设实践,反映和表达法治实践,同时一经形成又反作用于法治建设实践。

因此,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之外,还需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而言,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应积极推进法治文化的建设。

一、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1〕175厉行法治,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

法治文化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和灵魂,“法治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对法治制度的有力支撑,使法治不再是口头上和书面上的,也不再是僵硬的与现实脱节的制度形式,而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

”〔2〕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亟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一)法治文化内涵阐释法治文化是“法治”和“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概念,对其内涵的界定需正确理解法治、文化各自的内涵。

关于“法治”内涵,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法治”进行了界定,他说:“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3〕199在这里,他指出了法治的前提是“良法善治”,它要求全社会形成高度的法治认同和法治服从,即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定义,影响深远。

国家法治现代化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

国家法治现代化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

国家法治现代化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作者:焦艳芳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14期【摘要】公民的法治意识决定了一国法治建设的未来。

当前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都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相关。

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类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入手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使公民法治意识和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法治现代化公民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国家法治现代化关系密切,公民法治意识在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而公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则能更好地推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公民法治意识决定了法治建设的未来,实现国家法治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

因此,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的法治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法治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依法治国”也逐渐从口号和愿望转变为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中的现实实践,这些都得益于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虽然在总体上有了巨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公民法治意识的继续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对公民法治意识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对法治建设进行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的总结,有利于不断推进我国法治进程。

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社会功能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中首次对法治的含义进行了概括,他认为,所谓法治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①英国法学家戴雪在其出版的《英宪精义》中,也对法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法治是法律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是公民对国家法律绝对的服从,同时,国家权力的运用和实践必须以宪法法律为基础。

除此之外,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对法治社会和政府的依法行政问题进行了论述,法国社会学家、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分权制衡思想,这些理论对西方国家的法治化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随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法治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深入研究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1.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建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实现公正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平等的重要手段。

依法治国可以有效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必须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提高司法公正和公正执法水平,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保障。

2.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法治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国家治理制度和机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加强法治建设可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法治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可以有效保护产权,促进投资和创业活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完善法治环境可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必须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法制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1. 完善法制体系。

完善法制体系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建立健全的宪法体系、民法体系、刑法体系、行政法体系等,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基础。

2. 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依法治国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推进全面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司法公正和公正执法水平等。

法学研究中的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

法学研究中的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

法学研究中的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法学研究是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实践等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的学科领域,它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法学研究推动法治进程法学研究旨在探讨法的本质、功能和作用,为法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法学家可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推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同时,法学研究也有助于规范司法实践,确保权益受到有效保护。

法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助于弥合法律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提高法治水平。

二、法学研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法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维护公正与公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通过深入研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各个环节中的问题和挑战,法学家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在法学研究中,关注并解决社会热点、民生问题、公共利益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只有将法学研究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法律的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法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法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贡献程度。

深度的法学研究需要对法律的内涵进行解析,探讨其深层次原理,以及法律规范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

广度的法学研究需要对法律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探索法律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相互作用关系。

只有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平衡,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持。

四、法学研究的未来挑战虽然法学研究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研究,如何对新兴问题进行适时的法学思考。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更好地将法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更具现实意义。

此外,法学研究还需要更注重专业化和国际化,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目标,也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

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全面依法治国也必须在教育中得到贯彻。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并对此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学设计中的全面依法治国1. 法律教育的引入在教学设计中,应将法律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

通过法律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提升法律素养。

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嵌入法律知识,如语文课堂上介绍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概念,数学课堂上探讨数学与法律的关系等。

2. 教育法治思维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问题和情境,让学生从法律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3. 培养法治精神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包括尊重法律、守法自觉、遵守规则、公正正义等。

可以通过教育故事、法律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设计实践案例1. 地理课堂上的全面依法治国在地理课堂上,可以通过分析国家发展规划、资源利用规划等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地理发展的指导作用。

同时,可以结合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法律机构、法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

2. 历史课堂上的全面依法治国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事件与法律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可以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法律文件等,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

3. 政治课堂上的全面依法治国政治课堂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的重要场所。

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知识,分析法律的作用和影响。

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精选篇1摘要: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制意识”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当代大学生地法制意识进行了分析,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点,并对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对策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中国正逐步向一个法治国家迈进,在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中,公民法制观念的水平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法制观念更需加强。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法制意识的问卷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及分析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状况,我们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问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果:(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知识知晓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对“你对自己掌握的法制知识程度的评价”的回答中,只有5.3%的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法制知识程度表示满意,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认识程度普遍不高,法律知识水平也相对较低。

在“你知道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的调查中,仍有15.8%的学生认为我国的根本法不是宪法而是其他法,可见对这一基础的法律知识还有学生不太了解,虽然大学里我们学过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顾及自己专业的学习而缺少对法律知识的关注,我们说知识是观念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形成法制观念,已受到较高水平教育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却不容乐观。

(二)法律信仰不高,没有形成法律习惯在调查中,被问到“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只有31.6%的少数有过维权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缺少践行法律行为,没有形成法律习惯。

回答“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只有26.5%的学生会想到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关系来解决,但也有10.5%的学生会采用武力或者是忍气吞声。

考研真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涵目标及路径探析

考研真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涵目标及路径探析

考研真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涵目标及路径探析近年来,我国的考研真题中涉及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话题,这反映了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视和发展。

本文将从内涵、目标和路径三个方面对考研真题中的这一话题进行探析。

一、内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指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宪法为核心,通过加强立法、推动法律实施和维护法律权威,使法治在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

它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总目标。

二、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通过加强宪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确保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使宪法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2. 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治国要求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范围进行,政府要充分发挥法律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法治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

3. 推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法治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4. 强化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通过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全社会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路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使法律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更强。

2. 推动法治实施:为了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的法治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监督和执行机制。

3. 加强法治教育:通过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增加全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4. 建立法治文化:通过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精神,形成全社会尊崇法治的良好氛围。

总结起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加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法治实施,我们有信心能够实现更加公正、有序、稳定的社会发展。

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

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

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是指终身教育法治观念,培养公民守法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制度体系。

它旨在加强公民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理解,提高法治意识和素养,推动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

在当今社会,法治教育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在法制化国家中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探讨法治教育的现状、意义、内容、形式等方面,讨论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的建设与探索。

一、法治教育的现状与意义当今社会,法治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作为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当前,我国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终身教育方面还有不少不足。

建立和完善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对于培养公民守法意识,增强法治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的建设还能够对提升公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产生积极作用。

只有当全体公民具备了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建设法治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的内容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的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知识、法治理念和价值观、公民责任和义务等方面。

应当在教育体系中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守法意识和法治素养。

通过社会宣传、媒体宣传、法治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和法治理念,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

还应当加强公民守法责任和义务的教育,让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的内容还应包括网络法治教育、家庭法治教育等方面。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性,网络法治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加强对网络法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引导公民依法利用网络资源,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

应加强家庭法治教育,培养家长对孩子的法治观念教育,引导孩子自觉遵纪守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任务探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任务探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任务探讨一、本文概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一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来说,法治教育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旨在探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任务及其实施路径。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提出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任务,包括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培养法治实践能力等;文章就如何完成这些新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如完善法治课程体系、加强法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等。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影响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大学生法治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这一战略决策不仅为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也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这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法治精神的熏陶和法治实践的锻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强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这不仅体现在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掌握上,更体现在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法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1. 引言1.1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法治建设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法治建设已成为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手段和重要保障。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法治建设不仅是维护国家法制的重要保证,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

在我国,法治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我国法治建设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法律实施不力、执法不严、司法独立性不足等。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建设路径,需要持续加强法治意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快法治体系和法治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法治水平。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建设需要不断创新。

法治建设创新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在动力。

在法治建设创新过程中,需要依托科技进步,提升立法质量,加强法治监督,强化司法独立,构建法治文化,推动全面依法治国。

2. 正文2.1 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是保障国家治理稳定、社会秩序有序的基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的关键保障。

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法治建设更显重要。

法治建设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法治还能够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治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依法治国可以规范政府行为,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法治建设能够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法治建设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有健全法治体系的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保障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只有有法治的国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稳定有序的社会。

这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思政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思政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思政课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总目标。

作为一门思政课,全面依法治国应当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使学生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意义和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进行探讨。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概念及核心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治理各个领域,全面贯彻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原则,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包括:1. 坚持党的领导。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党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党的领导必须始终贯彻到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2. 依宪治国。

依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必须始终遵循宪法的原则,以宪法为基本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

3. 建设法治政府。

构建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要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廉洁用权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 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要通过改革和提升司法体系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确保司法公正。

5. 弘扬法治精神。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积极弘扬法治精神,构建文明、法治的社会风尚。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和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人民权益。

全面依法治国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使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更多合法权益。

2. 推进社会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有助于形成稳定公平、透明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3. 维护公平正义。

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公正司法,保障社会公民的法律权益得到有效维护,重视各类犯罪的打击和预防,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4. 增强国家治理效能。

全面依法治国可以有效规范和约束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提高决策、管理和服务的法制化水平,使国家的治理更加高效、科学。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路径分析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路径分析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路径分析1. 引言1.1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在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当今世界新形势下,在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的背景下,法治国家建设已成为国家治理的必然选择。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保障。

只有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正,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繁荣富强的伟大目标。

加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中国梦、共同富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2000字】1.2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包括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法可依、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等五个方面。

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源泉,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基础,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目标,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是确保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和落实力度的根本保证。

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在实践中,要坚持这些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确保国家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更加法治化,人民群众更加获得感。

【2000字】2. 正文2.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核心。

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党的领导始终成为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评《党规之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评《党规之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党内法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彰显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独特内涵和鲜明底色。

《党规之治》(宋功德著)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法规的法理基础和制度逻辑,从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视角对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得益彰的关系。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法规的法理定位。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党内法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后,党内法规才逐渐成为“热词”,并被学界广泛接受和认同。

推动党内法规研究,建立党内法规理论体系,首先要对党内法规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构建起最低限度的法理共识。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法规的法理定位,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党依法执政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内在要求,进一步深刻把握党规之治的制度逻辑和理论内涵,厘清党规与国法有机统一关系甚为重要。

《党规之治》在前三章中对党内法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做出了精细的论述,基本厘清了党内法规的内涵、外延、功能、调整方式和调整范围等相关理论问题。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法规的规范构造、理实逻辑和时空维度。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建立需要有科学的制定技术和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而且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作者在《党规之治》中提出党内法规的制度构成要素,并给予详细论述。

其一,党内法规不仅需要具备“形”“神”等形式要素,还需坚守“党性、人性、德性、理性”之内在理念要素。

其二,党内法规的理实逻辑。

作者在《党规之治》第六、七章中用历史与规范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阐释了党内法规形成发展的实践渊源和理论指引,指出党内法规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共产党的管党治党实践,而政论和学理则是党内法规发展的理论指引。

其三,党内法规的时空维度。

认识理解党内法规不能仅停留在静态意义上的制度剖析上,还需要从动态的时空维度去把握其实践展开和创新发展。

任何一部党内党规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去抽象的谈党内法规建设。

法治精神背景下的中小学法治教育研究

法治精神背景下的中小学法治教育研究

法治精神背景下的中小学法治教育研究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的决定,是人民的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依法治国是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方面。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在校中小学生人数众多又是祖国的未来,下面我就法治精神背景下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的思路进行研究。

关键词:法治精神中小学法制教育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在观念上要增强培育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应该在实践上积极推进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

中小学政治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疑是一个锻炼学生践行法治精神、弘扬法治精神的主要载体。

一、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的必要性1.法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

法治建设既包含制度保障也包含法治观念的确立、法律规范的自觉遵守,需要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责无旁贷,人民群众舍我其谁。

人人懂法、敬法、守法,不肆意妄为,社会才能和谐有序。

身处这个改革发展的伟大时代,作为每个中国公民有义务投身改革,献身建设,践行法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

2.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决定依法治国的未来。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今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依法治国、社会改革、发展经济、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和平都需要他们去实现和维护。

作为主人的思想决定意识和行动,学生时代的教育至关重要。

法律教育不仅确立起个人行动的准则,也是依法决策、依法行使权力、服务社会、维护国家秩序的前提。

今天的课堂未来人生的考场,今天的法制课所学是未来的权力决策所依,点滴毫末知识,孕育叱咤风云宏图伟业。

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日是决策实施,将来是收获硕果。

二、法治精神背景下的中小学法治教育思路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提供机制保障。

为切实增强小学法治教育,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协调与挖掘,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法治课题调研报告

法治课题调研报告

法治课题调研报告法治课题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法治是指在国家政权运行中,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一种政治方式。

法治社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推进法治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字调研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法律法规,同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公众对法治建设的认知和评价。

2.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包括法律法规、政府法治文件、媒体报道、学术研究和问卷调查结果。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法治建设的现状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法律体系逐步健全,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法律法规得到广泛遵守。

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治文件,提高了行政决策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

司法体系也得到了改革和完善,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性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2. 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公民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不够深入,法律意识较弱。

其次,法治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一些法律规定只停留在纸面上,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被有效执行。

再次,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法治建设的推进力度不够,法律执行中的腐败和不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

最后,法律适用和司法公正性方面仍然存在瑕疵,有的案件的判决结果与事实和法律规定不符,司法腐败和不公正行为时有发生。

四、调研总结和建议1. 调研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要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些问题。

2. 建议首先,加强法治教育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

通过推广普法知识和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民对法律的认知和遵守意识。

其次,加强法治实施和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法治体系。

要加强法律监督和执法力度,推进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建设研究法治建设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法治建设必须逐步实现“法治社会化、法治政府、法治公众、法治企业”的全方位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为国家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首先,法治社会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法治社会化是指将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

在法治社会化中,必须加强宪法教育、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推广“全民法律意识”的根本观念,增强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还需加强司法公正和透明度建设,建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保障社会公正和稳定。

其次,法治政府是实现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和政府管理方式。

在法治政府中,必须建立行政法律负责制,严格依法行政,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的制度,确保政治权力不被滥用,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加强政府公开、透明、问责的制度建设,推进新型政治文明建设,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法治公众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必要条件。

法治公众是指公民具备充分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正。

在法治公众建设中,必须加强公民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培养公民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的建设,发挥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监督和服务的作用,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最后,法治企业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企业是指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保障员工、客户、股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在法治企业中,必须加强企业依法经营的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内部法制文化建设,确保企业各项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建立企业公民意识和品牌形象,推动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和谐发展。

2023年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研讨发言材料

2023年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研讨发言材料

2023年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与会代表,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研讨会上发言,我今天将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展望进行阐述。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现状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目前,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方略,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支持。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与司法体系建设,提高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我们还注重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

同时,我们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法律合作,提升国际化法治水平。

这些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现状表现,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二、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协调。

虽然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在一些领域还存在法律空白和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和协调。

其次是执法司法的权责规范。

虽然我们在执法司法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主体责任、程序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

另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我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但是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方面还有待提高。

同时,国际化法治合作也需要提升水平。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未来展望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未来,我有以下几点展望。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体系的协调和完备,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法治体系。

其次,我们需要强化执法与司法监督,建立健全的执法司法权责规范体系,提高执法司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

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治素养,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问题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问题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问题研究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法治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时代的背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面临的问题是应用和执行问题。

尽管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但在实际应用和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法律的适用面广泛,形式复杂,对于一些干部和司法人员来说,理解和掌握法律难度较大,导致法律的应用不够精准和恰当。

法律的执行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是部分地方和部门对法律执行不积极,有的法律权威不得不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另一方面是一些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导致实际执行中的困惑和争议。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需要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法律的适用和执行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还面临的问题是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宣传。

中国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法治文化在我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进,法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淡化的现象。

一方面,部分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不足,法治意识淡薄;法治文化的培育和传承还需进一步加强。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需要加强对法治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还面临的问题是制度建设和创新。

我国依法治国的实践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但目前一些制度还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的问题。

在一些领域的法律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配套,有些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对实际问题的适用性有待验证。

我国法治体系构建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特别是在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下,法律要能够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需要加强对制度建设的研究和完善,推动法治体系的创新和演进。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还面临的问题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既要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也要保证社会发展的效率和动力。

但在实践中,这两个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和矛盾。

2023年主题教育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研讨发言材料

2023年主题教育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研讨发言材料

2023年主题教育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今天的发言主题是关于2023年主题教育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问题。

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我们必须坚持以法治国、以法治政、以法治各项事业。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依法治国尤为重要。

因此,我认为在2023年的主题教育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依法治国的理解与实践。

首先,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和手段。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执法、依法治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司法,并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其次,完善法治体系和法治环境。

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我们必须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各项法律的实施,保障法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良好法治环境的形成。

最后,加强法治能力建设。

法治能力是政府和公共组织依法履职的基本要求,是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核。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法治能力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高公务员和法律从业人员的法治素养,加强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的能力。

总之,在2023年的主题教育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依法治国为核心,提高法治意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治体系,加强法治能力建设,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谢谢大家!。

关于我国公民对依法治国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公民对依法治国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公民对依法治国态度的调查报告引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称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为了了解公民对依法治国的态度,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现将这次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及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调查时间:2010年11月初至11月底调查区域: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调查地点:这次调查的范围在学校的各个人流聚集地,涉及寝室、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教室、图书馆、商业街等。

调查人员:胡晓红调查方式:调查人员亲自走访调查,由调查人员询问填写,或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问卷。

为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本次调查一律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

调查要求:调查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调查必须客观中立,不能先入为主;调查要尽可能多记录被调查人的原话;至少调查10人,要尽可能扩大调查面,选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这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份。

调查对象: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水平、职业、籍贯等基本情况,详见下面的表1、表2、表3、表4、表5、表6。

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统计图表性别人数百分比男 6 60%女 4 40%合计10 100%表2 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统计表表3 调查对象的学历统计表表4调查对象的月收入水平表5调查对象的职业构成统计表18岁以下 1 10% 18-30岁 6 60% 31-60岁 2 20% 60岁以上 1 10% 合计10100%学历 人数 百分比 初中及以下 3 30% 高中、中专 1 10% 大学 5 50% 研究生及以上 1 10% 合计10100%月收入 人数 百分比 2000元以下 6 60% 2000-5000元 2 20% 5000-10000元 1 10% 10000元以上 1 10% 合计10100%职业 人数 百分比 学生6 60%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 10% 公司企业人员 1 10% 其他220%合计10 100%表5说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大学、中学、小学、成人学校、研究所、图书馆、电视台、报社、医院、卫生院、福利院、影戏院、剧团、卫生监督所、供电局、市政公司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我国公民法治教育研究作者:张社强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03期摘要: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基础是具有法治品质的公民,提高公民法治品质的关键在教育。

我国公民法治教育不仅受制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而且也受困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矛盾问题,法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当前提升我国公民法治教育实效既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优化公民法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又要着力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公民法治教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公民法治教育;困境分析;对策思考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3.001[中图分类号]G416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3-0005-0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1]。

加强公民法治教育,培养公民法治精神,塑造公民法治信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公民法治教育存在的困境,探索提升我国公民法治教育效果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公民法治教育的困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法治教育在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培育公民法治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法治化进程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并没有深入社会肌体之中,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法治状态远未实现。

当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公民法治教育尚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桎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法治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正如卢梭所说:“在这三种法律(政治法、民法和刑法)之外,还要加上一个第四种,而且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

我说的就是风尚、习俗,而尤其是舆论。

”[2]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并未式微,“制度后面的那套思想观念、行为却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其深厚的根基”[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礼治思想销蚀了法律的地位。

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崇尚仁政和德治,看重以德服人。

“德主刑辅、出礼入刑、先教后诛”等是历代封建统治者遵循的治国方针。

因此,在这种思想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古代民众普遍耻诉、厌诉、畏惧法律。

美籍学者黄仁宇强调指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治,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4]二是自然经济主导下的重刑轻民、重农抑商思想抑制了个人权利意识。

在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中,大量的是刑事法律,法律的传统编纂形式是诸法合体、刑民不分,尤其是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亦导致民商法律的缺失或滞后。

现代法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体现了人们对利益保护的需求和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由于传统思想对公民法治教育影响颇深,实现公民权利意识的完全彰显仍需时日。

三是宗法等级制度下的伦理观念消解了法律权威。

古代中国,“国”和“家”同构,治国方式和治家方式并无不同,家长拥有家庭最高权威,族长拥有宗族最高权威,封建君王成为全社会的家长,其统治权力自然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

“法自君出”,法律的权威在封建君王面前不值一提,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崇拜也无从谈起。

四是司法行政合一的吏治思想助长了人治传统。

古代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在行政司法合一的吏治模式下,法律的有效性靠的是官员的个人修为,这必然给传统中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打上强烈的人治烙印,要维护正义,靠的是“清官”和“圣君”,而非制度。

这种思想至今仍有影响,公民对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仍不够信任。

(二)法治建设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但毋庸讳言,当前的法治建设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法律体系建设与民主法治的要求仍有差距。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进一步完善。

法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当今世界的法治国家大多是市场经济发达成熟的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受封建经济模式影响,且脱胎于计划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明显,存在市场力量弱小、分散、盲目、脆弱的状况,而“经验业已反复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社会,没有强大市场力量支撑的法治是不可能强大有力的”[5]。

再次,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仍需进一步强化。

公权力的约束是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现实中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治观念缺乏、官本位思想浓厚,滥用职权、行政失职、重复执法、越权行政、粗暴行政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在一些行政官员看来,法律依然是用来治民而非治吏的。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建立起公民对法治的信仰,甚至还会引起官民对立情绪,造成社会矛盾加剧。

最后,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还未完全得以保证。

司法是法治的最后屏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和法治国家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普遍要求。

但我国现存的司法状况并不乐观,干预司法机关办案、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和法治的权威。

这些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必然会造成人们的心理落差,从而难以建立起民众对法治的信任。

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冲突学派的代表人物科塞认为,社会冲突起因于“社会合法性的撤消”,当人们对现有的制度怀疑与缺乏信心,不再接受现有的制度为合理合法时,冲突就会出现[6]。

因此,只有不断缩小法治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法治现代化才能不断推进。

二、提升公民法治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使法律规则、原则和概念从国家的外在宣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行为动机;从客观的行为标准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模式,使立法精神和价值导向获得公众的认同”[7]。

法治教育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途径。

当前,提升公民法治教育的实效,既要充分结合上述现实困境,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的外部环境;又要准确把握公民法治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对策研究。

(一)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优化公民法治教育环境有以下几个路径。

一是要理顺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8]因此,理顺两者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必须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二是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法治的重心在于用法律制约权力,作为执法主体的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依法行政的楷模。

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要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下大气力解决,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是要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通过健全社会信用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进而形成完整的、可查的信用档案,并基于此构建守法诚信奖励机制和违法失信惩罚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与之相适应,还要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制度,注重信用信息的记录、发布和应用,加快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构建守法诚信奖励机制和违法失信惩罚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真正使公民从听得懂的良法和看得见的公正中,获得对守法的内心遵从,从而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9]。

四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是公众的意见、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量。

大众传播在反映、形成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过程中具有很大作用,尤其是随着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这种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社会舆论形成和引导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正确引导公民学法、尊法、守法和用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同时,也要通过立法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以保证大众传媒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旋律,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二)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载体教育理念是渗透于教育活动之中的基础性观念体系,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10]。

提升公民法治教育实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从法治教育就是守法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转向突出法治的价值和精神,发挥法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要实现公民法治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系统整合公民法治教育的规则导向与价值导向。

法治社会是一个价值社会,人思想中的法治世界也是一个价值世界。

因此,我国公民法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宣扬法律规则的层面,还应当帮助公民建构起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世界。

因为只有基于对法治的价值认同所建构的自觉性遵从和自发性依赖,才是法治最深厚、最持久的依靠力量。

其次,要坚持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