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5-6

合集下载

常微分方程教学大纲

常微分方程教学大纲

常微分方程教学大纲1. 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2. 基本概念与分类2.1 常微分方程的定义2.2 一阶常微分方程与高阶常微分方程2.3 线性与非线性常微分方程2.4 齐次与非齐次常微分方程3. 解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3.1 可分离变量法3.2 齐次方程法3.3 线性方程法3.4 变量替换法3.5 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法3.6 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法4. 常微分方程的应用领域4.1 数学建模与科学研究4.2 物理学中的应用4.3 生物学中的应用4.4 工程学中的应用5. 常微分方程的求解工具5.1 MATLAB在求解常微分方程中的应用5.2 WolframAlpha在求解常微分方程中的应用5.3 相关软件与工具的介绍6.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6.1 欧拉法6.2 改进的欧拉法6.3 龙格-库塔法6.4 迭代法6.5 数值解法的误差分析7. 常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解的存在唯一性7.1 稳定性的定义与判定7.2 解的唯一性的定理与证明7.3 线性方程与非线性方程的稳定性比较8. 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案例与实例8.1 简单案例的解析解与数值解比较8.2 复杂案例的数值解求解8.3 应用案例的数学建模与解决9. 课堂教学安排与评估方式9.1 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准备9.2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9.3 学习目标与评估方式10. 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内容总结10.2 教学方法总结10.3 未来发展与深化的方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解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还将介绍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物理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并通过案例与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课程中将介绍常微分方程的基本解法,包括可分离变量法、齐次方程法、线性方程法、变量替换法、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法和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法。

此外,还将介绍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如欧拉法、改进的欧拉法、龙格-库塔法和迭代法,并讨论数值解法的误差分析。

2013《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2

2013《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2

第1章 引 言1.1 课程设计的意义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课程实验、综合性设计(课程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以掌握和巩固课程教学内容为主的课程实验和综合性设计; 第二,以社会体验和科学研究体验为主的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 第三,以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全面检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毕业设计。

课程实践(含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实践环节,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后继实践的质量。

由于课程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分析能力为目标,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完成较大型系统或软件的设计题目的,因此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提高和融合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更重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综合设计能力、动手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程化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是一门继《数学实验》和《常微分方程》(ODE )之后开设的实验性课程,主要是指导性的讲解方程求解的数值方法和软件编程(如MATLAB ,MATHMATIC ,FORTRAN 等)并实现方程的解析解与数值解可视化分析的一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求解方程的能力,了解通过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常微分方程课堂教学后的理解和应用效果,同时激发和提高同学们对于具有工程背景的科学研究的热情。

课程设计不仅仅是以实现相应的程序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今后遇到问题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与素质。

因此,在课程设计实施中,不仅需要完成程序并进行测试,还需要撰写相应的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不仅是对课程设计的总结,也是对软件文档写作能力的初步训练。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4章 线性多步法4.1 线性多步法的一般公式前面给出了求解初值问题(1.2.1)的单步法,其特点是计算 时只用到的值,此时 的值均已算出.如果在计算 时除用 的值外,还用到的值,这就是多步法.若记,h 为步长,,则线性多步法可表示为(4.1.1)其中为常数,若(即不同时为零),称(4.1.1)为线性k 步法.计算时用到前面已算出的k 个值.当时,(4.1.1)为显式多步方法,当则称(4.1.1)为隐式多步法.隐式方法与梯形方法一样,计算时要用迭代法求.多步法(4.1.1)的局部截断误差定义也与单步法类似.举例来说,对于初值问题'1,y y x =-++(0)1y =,步数k=2时,线性多步法表示为101111011(), 1,2,n n n n n n y y y h f f f n ααβββ+--+-=++++=当时,格式为显示的:10110111[(1)(1], 1,2,n n n n n n n y y y h y x y x n ααββ+---=++-+++-++=,而时,格式为隐式的:10111110111[(1)(1)(1], 1,2,n n n n n n n n n y y y h y x y x y x n ααβββ+--++--=++-+++-+++-++=。

定义4.1 设y(x)是初值问题(1.2.1)的精确解,线性多步法(4.1.1)在处的局部截断误差定义为(4.1.2)若,则称线性多步法(4.1.1)是p阶的.如果我们希望得到的多步法是p阶的,则可利用Taylor公式展开,将在处展开到阶,它可表示为(4.1.3)注意,(4.1.2)式按Taylor展开可得经整理比较系数可得(4.1.4)若线性多步法(4.1.1)为p阶,则可令于是得局部截断误差(4.1.5)右端第一项称为局部截断误差主项.称为误差常数.要使多步法(4.1.1)逼近初值问题(1.2.1),方法的阶p≥1,当p=1时,则,由(4.1.4)得(4.1.6)称为相容性条件.公式(4.1.1)当k=1时即为单步法,若,由(4.1.6)则得式(4.1.1)就是,即为Euler法.此时,方法为p=1阶.若,由得,为确定及,必须令,由(4.1.4)得及即为梯形法.此时(4.1.1)就是,由故p=2,方法是二阶的,与3.1节中给出的结果相同.实际上,当k给定后,则可利用(4.1.4)求出公式(4.1.1)中的系数及,并求得的表达式(4.1.5).4.2 Adams显式与隐式方法形如(4.2.1)的k步法称为 Adams 方法,当时为 Adams 显式方法,当时,称为Adams隐式方法.对初值问题(1.2.1)的方程两端从到积分得显然只要对右端的积分用插值求积公式,求积节点取为即可推出形如(4.2.1)的多步法,但这里我们仍采用Taylor展开的方法直接确定(4.2.1)的系数.对比(4.1.1)可知,此时,只要确定即可.现在若k=4且,即为4步的Adams显式方法其中为待定参数,若直接用(4.1.4),可知此时自然成立,再令可得解此方程组得.由此得到于是得到四阶Adams显式方法及其余项为(4.2.2)(4.2.3)若,则可得到p=4的Adams隐式公式,则k=3并令,由(4.1.4)可得解得,而,于是得到四阶Adams隐式方法及余项为(4.2.4)(4.2.5)一般情形,k步Adams显式方法是k阶的,k=1即为Euler法,k=2为k=3时,.k步隐式方法是(k+1)阶公式,k=1为梯形法,k=2为三阶隐式Adams公式k步的Adams方法计算时必须先用其他方法求出前面k个初值才能按给定公式算出后面各点的值,它每步只需计算一个新的f值,计算量少,但改变步长时前面的也要跟着重算,不如单步法简便.例4.1 用四阶显式Adams方法及四阶隐式Adams方法解初值问题,步长h=0.1用到的初始值由精确解计算得到.解本题直接由公式(4.2.2)及(4.2.4)计算得到.对于显式方法,将直接代入式(4.2.2)得到其中.对于隐式方法,由式(4.2.4)可得到直接求出,而不用迭代,得到计算结果如表所示.表4-1 Adams方法和Adams隐式方法的数值解与精确解比较4.3 Adams预测-校正方法上述给出的Adams显式方法计算简单,但精度比隐式方法差,而隐式方法由于每步要做迭代,计算不方便.为了避免迭代,通常可将同阶的显式Adams方法与隐式Adams方法结合,组成预测-校正方法.以四阶方法为例,可用显式方法(4.2.2)计算初始近似,这个步骤称为预测(Predictor),以P表示,接着计算f值(Evaluation),,这个步骤用E表示,然后用隐式公式(4.2.4)计算,称为校正(Corrector),以C表示,最后再计算,为下一步计算做准备.整个算法如下:(4.3.1)公式(4.3.1)称为四阶Adams预测-校正方法(PECE).其matlab程序如下function y = DEYCJZ_adms(f, h,a,b,y0,varvec,type)format long;N = (b-a)/h;y = zeros(N+1,1);x = a:h:b;y(1) = y0;y(2) = y0+h*Funval(f,varvec,[x(1) y(1)]);y(3) = y(2)+h*Funval(f,varvec,[x(2) y(2)]);y(4) = y(3)+h*Funval(f,varvec,[x(3) y(3)]);for i=5:N+1v1 = Funval(f,varvec,[x(i-4) y(i-4)]);v2 = Funval(f,varvec,[x(i-3) y(i-3)]);v3 = Funval(f,varvec,[x(i-2) y(i-2)]);v4 = Funval(f,varvec,[x(i-1) y(i-1)]);t = y(i-1) + h*(55*v4 - 59*v3 + 37*v2 - 9*v1)/24;ft = Funval(f,varvec,[x(i) t]);y(i) = y(i-1)+h*(9*ft+19*v4-5*v3+v2)/24;endformat short;利用(4.2.2)和(4.2.4)的局部截断误差(4.2.3)和(4.2.5)可对预测-校正方法(4.3.1)进行修改,在(4.3.1)中的步骤P有对于步骤C有两式相减可得于是有若用代替上式,并令显然比更好,但注意到的表达式中是未知的,因此改为下面给出修正的预测-校正格式(PMECME).(4.3.2)经过修正后的PMECME格式比原来PECE格式提高一阶.4.4 Milne方法与 Hamming方法与Adams显式方法不同的另一类四阶显式方法的计算公式形如。

《常微分方程》教学大纲

《常微分方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任务常微分方程历来是综合性大学数学系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不仅是进一步学习泛函分析、数理方程、微分几何的必要准备,本身也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天体力学、电路振荡分析、工业自动控制以及化学、生物、经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仅为后行课程打下基础,而且以穿插其中的在历史上成功利用微分方程解释实际现象的著名范例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实行中英双语教学,适时穿插工程实践背景的应用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分为六章内容讲解,具体地:1.微分方程建模(8学时);2.初等积分法(12学时);3.线性系统(8学时);4.常系数线性系统(12学时,包括若干振动问题4学时);5.一般理论(12学时);6.定性理论初步(12学时).三、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一章绪论1、基本内容(1) 常微分方程模型(含Duffing机械振动、Van de Pol电磁震荡、天文二体问题、生态种群竞争系统、物理化学系统);(2) 微分方程求解思想(解的定义、高阶方程与一阶方程组的互化,微分方程的几何解释,包括等倾线与方向场分析等);(3) 微分方程的基本问题(通解的概念,“线性”与“非线性”微分方程).2、基本要求(1) 了解微分方程的背景和建模过程;(2) 理解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尤其是初值条件;(3) 掌握高阶方程与一阶方程组的互化;(4) 理解等倾线与方向场与解的关系.3、建议课时(8学时)(1) 常微分方程模型(2学时);(2) 微分方程求解思想(4学时);(3) 基本问题(1学时);(4) 习题课(1学时).第二章初等积分法1、基本内容(1) 变量分离形式(含初等变换应用、一阶线性方程、伯努里方程、齐次方程和线性分式方程求解);(2) 恰当方程形式(对恰当方程求通积分,以及积分因子法);(3) 隐式方程(微分法与参数法);(4) 初等积分法的一些应用(奇解与包络并引伸出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Clairaut方程,高阶微分方程,平面保守系统,Riccati方程).2、基本要求(1) 掌握分离变量法和积分因子法;(2) 理解恰当方程的条件;(3) 掌握一阶线性方程和伯努里方程求解,掌握求解隐式微分方程微分法与参数法;(4) 了解奇解与包络.3、建议课时(12学时)(1) 变量分离形式及习题课(4学时);(2) 恰当方程形式及习题课(3学时);(3) 隐式方程(2学时);(4) 初等积分法的一些应用及习题课(3学时).第三章线性方程1、基本内容(1) 存在性与唯一性;(2)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结构(含叠加原理、Wronsky行列式及Liouville定理);(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含通解结构、常数变易法和常数变易公式);(4) 高阶线性方程;(5) 复值解和级数解法(为常系数问题的特征理论打基础).2、基本要求(1) 掌握叠加原理、Wronsky行列式及Liouville定理;(2) 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通解结构、常数变易法和常数变易公式;(3)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复值解和高阶线性方程线性理论;(4) 了解级数解法.3、建议课时(8学时)(1) 存在性与唯一性(2学时);(2)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结构(2学时);(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及习题课(2学时);(4) 高阶线性方程(1学时);(5) 复值解和级数解法(1学时).第四章常系数线性方程1、基本内容(1) 齐次问题(常系数高阶齐次线性方程及其特征值与基本解组的关系);(2) 非齐次问题(非齐次方程特解算子解法、算子与逆算子思想);(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Euler待定指数函数法,基本解矩阵,重特征根情形的基本解矩阵,矩阵指数函数exp(At)、Jordan标准型);(4) 应用: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问题,谐振、共振、拍振等各种振动现象).2、基本要求(1) 掌握基本解矩阵和Euler待定指数函数法;(2) 理解重特征根情形的基本解矩阵的计算思想并掌握计算方法;(3) 掌握常系数高阶线性方程的算子解法;(4) 了解机械振动问题.3、建议课时(12学时)(1) 齐次问题(2学时);(2) 非齐次问题(2学时);(3) 习题课(1学时);(4)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3学时);(5) 应用: 机械振动及习题课(4学时).第五章一般理论1、基本内容(1) Picard存在唯一性定理(含Lipschitz条件、Picard迭代序列、一维压缩计算实验);(2) Peano存在性定理(含Euler折线法、等度连续性、介绍Ascoli-Arzela引理);(3) 解的延拓(含延拓基本定理、整体存在性条件、有限时间爆破);(4) 微分不等式与比较定理;(5) 解对初值和参数的依赖性(连续依赖性,可微性,对初值和参数的导数满足的微分方程);(6) 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计算和仿真实验).2、基本要求(1) 掌握Picard存在唯一性定理的结论及证明;(2) 理解解的延拓定理和解对初值和参数的连续依赖性和可微性;(3) 理解Peano存在性定理;(4) 了解解的数值逼近.3、建议课时(12学时)(1) Picard存在唯一性定理(2学时);(2) Peano存在性定理(2学时);(3) 解的延拓及习题课(2学时);(4) 微分不等式与比较定理(2学时);(5) 解对初值和参数的依赖性(2学时);(6) 微分方程数值解及习题课(2学时).第六章定性理论初步1、基本内容(1) 动力系统概念(含自治系统轨道基本性质、极限点集);(2) Liapunov稳定性(Liapunov稳定性概念、用特征值和Gronwall不等式判断);(3) Liapunov直接法(构造Liapunov函数);(4) 平面平衡点分析;(5) 周期轨道与Poincare映射(含离散周期现象介绍);(6) 平面Hamilton系统.2、基本要求(1) 了解动力系统概念;(2) 掌握稳定性概念和特征值判定;(3) 理解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轨道基本性质及极限点集性质;(4) 掌握平面初等奇点判定;(5) 了解极限环与周期现象;(6) 了解平面Hamilton系统.3、建议课时(12学时)(1) 动力系统概念(2学时);(2) Liapunov稳定性(2学时);(3) Liapunov直接法及习题课(2学时);(4) 平面平衡点分析(2学时);(5) 周期轨道与Poincare映射(2学时);(6) 平面Hamilton系统及习题课(2学时).四、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1.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即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研究生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及其他辅助工作。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常微分方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常微分方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常微分方程》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常微分方程》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法和应用;2. 培养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和思辨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基础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定义和分类;- 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和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常微分方程在物理、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2.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演示,向学生介绍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实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与交流: 设计小组讨论和整体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平时作业:布置相关题,检验学生对概念和解法的掌握程度;-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思维活跃程度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 评价标准- 结果准确性:学生的解答是否准确无误;- 方法合理性:学生的解题过程是否清晰合理;- 思维独立性: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解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程虽然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多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思维。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的环节,以提升教学效果。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数学类各专业)泉州师范学院理工学院数学专业2008.01.20(修订)《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68(其中讲授52学时,习作课16学时)适应专业:数学类各专业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数学联系实际的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为后继的数学专业各课程准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更是通向物理、力学、经济、金融等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桥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该课程在数学类各专业的第四学期开设,每周4课时,总学时数为68课时。

课堂上重点讲授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的主要方法,重视把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

习题课上注重基本解题能力的训练,配备一定数量的习题训练与讨论,并注意基本理论的应用与提高。

配备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以配合课堂教学,通过适量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有关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重视介绍来源于实际的有关例子与问题,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课时分配表(一)、绪论(讲授4学时)1、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基本概念,了解微分方程来源于生产实际及其基本模型,了解常微分方程所要讨论的基本问题以及一阶微分方程解的几何意义。

2、教学内容:(1)实际问题导出微分方程模型举例;(2)基本概念: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阶;线性与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特解与通解;初始条件;初值问题;(3)一阶微分方程的几何意义、方向场、积分曲线;(4)常微分方程所讨论的基本问题及近代发展简介。

(二)、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讲授10学时,习作课4学时)1、教学要求:熟练地求解变量分离方程、齐次方程(可化为齐次方程的方程)、线性方程、伯努利方程、恰当方程;掌握一阶隐式方程的几种可求解类型;初步会用变量变换思想与积分因子技巧解一些复杂的方程。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710009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60(45/15)、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1)、学分4、开课学期四。

1.课程性质:学科公共必修课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数学类专业一门学科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为数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通过常微分方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建立常微分方程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正确理解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获得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技能,对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有初步的理解。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在学生学习与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其它课程和物理学等有关课程打下基础,从而有助于学生胜任中学数学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建模思想方面的训练和准备。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先修课程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学生应掌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为数学物理方法奠定基础。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东北师范大学微分方程教研室编,常微分方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周义仓等编,《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张晓梅等编,《常微分方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

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试卷成绩*80%。

平时成绩满分100(出勤60%+平时作业20%+平时测验20%)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相关的课程内容及习题。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初等积分法(20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变量分离方程、齐次方程及可化为齐次方程的方程、一阶线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全微分方程、几种特殊类型的一阶隐方程和可降阶的高阶方程的求解方法。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

常微分方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理解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法,包括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方程以及伯努利方程等。

3. 帮助学生理解高阶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常数变易法和待定系数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时,能够建立数学模型,转化为微分方程,并求解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复杂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常微分方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基础课。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还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介绍微分方程的定义、阶数、线性与非线性微分方程,分析微分方程的解及其存在唯一性定理。

2.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法:涵盖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通过实例解析各类方程的求解方法。

3. 高阶微分方程的求解:介绍常数变易法、待定系数法等求解方法,并对具体方程进行分析。

4. 微分方程组:讲解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包括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等。

5. 微分方程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如何将微分方程应用于物理、生物、经济等领域。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1周:常微分方程基本概念与性质;第2周:一阶微分方程解法(可分离变量、齐次方程);第3周:一阶微分方程解法(一阶线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第4周:高阶微分方程求解方法(常数变易法、待定系数法);第5周:微分方程组及其解法;第6周:微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1. 背景介绍常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其应用广泛,尤其在工程、物理、经济等学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常微分方程的研究对象是描述性能或物理现象的数学关系,其解法方法多种多样,如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常系数非线性微分方程等。

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微分方程,研究者们提出了丰富的解法,如变量分离法、常数变易法、欧拉公式等。

2. 目的和意义常微分方程的解法非常实用,是解决多种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探究不同类型的常微分方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常微分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方法,增强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打牢数学基础。

3. 设计内容3.1 基本概念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是本课程设计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简要介绍基本概念,包括常微分方程的定义、解、常微分方程的分类等。

3.2 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是常微分方程的重要类型之一,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采用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需要详细介绍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定义、特点、解法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3.3 高阶常微分方程高阶常微分方程是常微分方程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常微分方程的拓展,其解决了微分方程中仅含一自变量的情况,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高阶常微分方程的定义、特点、解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3.4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是常微分方程的一种特殊情况,也是一种常见的微分方程类型,其解法多样,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定义、特点、解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4.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常微分方程的各种类型和解法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方法。

2021《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 2

2021《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 2

2021《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 2----45b183e5-6ea1-11ec-b633-7cb59b590d7d2021《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2第一章导言1.1课程设计的意义高校实践教学一般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课程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基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以掌握和巩固课程教学内容为主的课程实验和综合性设计;第二,以社会体验和科学研究体验为主的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第三,以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全面检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毕业设计。

课程实践(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环节,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后续实践的质量。

由于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基于研究的分析和工程设计来完成大型系统或软件的设计,因此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巩固,完善和整合专业课程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综合设计能力、实践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程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oftheordinarydifferentialequations)是一门继《数学实验》和《常微分方程》(ode)之后开设的实验性课程,主要是指导性的讲解方程求解的数值方法和软件编程(如matlab,mathmatic,fortran等)并实现方程的解析解与数值解可视化分析的一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求解方程的能力,了解通过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常微分方程课堂教学后的理解和应用效果,同时激发和提高同学们对于具有工程背景的科学研究的热情。

课程设计不仅要以实现相应的课程为目标,而且要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机应用开发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因此,在课程设计的实施中,我们不仅需要完成程序和测试,还需要编写相应的课程设计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一阶方程组与高阶方程数值方法5.1 一阶常微分方程组数值解方法考虑一阶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5.1.1) 若用向量形式表示,可记为,,初始条件,于是(5.1)可写成(5.1.2)(5.1.2)形式上同初值问题(1.2.1)类似,只要看成向量方程即可.因此前面关于单个方程的初值问题数值方法均适用于方程组(5.1.2),相应理论也可类似地得到.下面仅对如下两个数值方法作说明.梯形法(5.1.3)四阶R-K方法(5.1.4)其中这些公式形式上与单个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完全一样,但注意这里y及f均为N维向量,在计算机上求解时可直接从数学软件库中选择所要方法,它们都是按方程组初值问题编写的,当N=1时就是前面讨论的单个方程情形.实例演练:自然界中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非常有趣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存方式,种群甲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生长,而种群乙靠捕食甲为生,兔子和山猫、落叶松和蚜虫都是这种生存方式的典型.生态学上称种群甲为食饵(Prey ),称种群乙为捕食者(Predator ),二者共处组成捕食者-食饵生态系统.下面是由意大利数学家V olterra 提出的一个简单的生态学模型.例5.1 食饵甲和捕食者乙在时刻t 的数量分别记作()x t 、()y t ,当甲独立生存时它的(相对)增长率为r ,即()xt rx = ,而乙的存在使甲的增长率减小,设减小的程度与种群数量成正比,于是()x t 满足方程()()xt x r ay rx axy =-=- (5.1.5) 比例系数a 是反映捕食者掠取食饵的能力.捕食者离开食饵无法生存,设乙独自存在时死亡率为d ,即()yt dy =- ,甲为乙提供食物相当于使乙的死亡率降低,并促使其增长.设这个作用与甲的数量成正比,于是()y t 满足方程()()yt y d bx dy bxy =-+=-+ (5.1.6) 比例系数b 是反映食饵对捕食者的供养能力. 设食饵和捕食者的初始数量分别为00(0),(0)x x y y == (5.1.7)微分方程(5.1.5)、(5.1..6)及初始条件(5.1.7)确定了食饵和捕食者数量(),()x t y t 的演变过程. 改写方程组为向量形式,即1112xrx ax x =- 2212xdx bx x =-+ 110220(0),(0)x x x x ==21,[,]xAx A diag r ax d bx ==--+ 1020(0)[,]T x x x =设各参数分别为10201,0.5,0.1,0.02,25,2r d a b x x ======直接用matlab 中的ode45命令求解:function y=shier(t,x) r=1;d=0.5;a=0.1;b=0.02;y=diag([r-a*x(2),-d+b*x(1)])*x; ts=0:0.1:15;x0=[25,2];[t,x]=ode45('shier',ts,x0);plot(t,x),grid,gtext('x1(t)'),gtext('x2(t)'), pause,plot(x(:,1),x(:,2)),grid,xlabel('x1'),ylabel('x2')图5.1 ode45命令求解结果和相轨线例 5.2 '0.01'0.02x x xyy y xy=-⎧⎨=-+⎩0≤ t ≤ 15,x(0)=20, y(0)=20,请用四阶Runge-Kutta 方法来求解,并画出相轨线图.附程序和图形结果显示:f1=inline('x-0.01*x*y'); f2=inline('-y+0.02*x*y'); h=.15;t=0:h:15; x(1)=20;y(1)=20;for n=1:length(t)-1 %方程组的四阶R-K 方法,代公式算之 tn=t(n);xn=x(n);yn=y(n);k11=f1(xn,yn);k21=f2(xn,yn);k12=f1(xn+.5*h*k11,yn+.5*h*k21); k22=f2(xn+.5*h*k11,yn+.5*h*k21); k13=f1(xn+.5*h*k12,yn+.5*h*k22); k23=f2(xn+.5*h*k12,yn+.5*h*k22); k14=f1(xn+h*k13,yn+h*k23); k24=f2(xn+h*k13,yn+h*k23);x(n+1)=xn+h*(k11+2*k12+2*k13+k14)/6; y(n+1)=yn+h*(k21+2*k22+2*k23+k24)/6; endsubplot(121)plot(t,x,'-*b',t,y,'-sr');legend('x(t)食饵','y(t)捕食者'); subplot(122)plot(x,y);legend('相轨线图')图5.2 四阶R-K法所得数值解曲线和相轨线图5.2 高阶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方法对于高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原则上总可归结为一阶方程组,例如下列m阶微分方程(5.2.1)初始条件为(5.2.2)只要引进新变量则可将[WTBX]m阶方程(5.2.1)化为如下一阶方程组(5.2.3)初始条件(5.2.2)则相应化为(5.2.4)实例演练:(导弹追踪问题)设位于坐标原点的甲舰向位于x轴上点A(1, 0)处的乙舰发射导弹,导弹头始终对准乙舰.如果乙舰以最大的速度v0(是常数)沿平行于y轴的直线行驶,导弹的速度是5v0,求导弹运行的曲线方程.又乙舰行驶多远时,导弹将它击中?解法一(解析法)假设导弹在t 时刻的位置为P(x(t), y(t)),乙舰位于),1(0t v Q .由于导弹头始终对准乙舰,故此时直线PQ 就是导弹的轨迹曲线弧OP 在点P 处的切线,即有xyt v y --=1'0 即y y x t v +-=')1(0 (5.2.5)又根据题意,弧OP 的长度为AQ 的5倍, 即t v dx y x0025'1=+⎰(5.2.6)由(5.2.5),(5.2.6)消去t 整理得模型:(1)"x y -=初值条件为: 0)0(=y 0)0('=y所求解即为导弹的运行轨迹:245)1(125)1(855654+-+--=x x y 当1=x 时245=y ,即当乙舰航行到点)245,1(处时被导弹击中. 被击中时间为:00245v v y t ==. 若v 0=1, 则在t=0.21处被击中.解法二(数值解)令y 1=y,y 2=y 1’,将方程(3)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122''/(1)y y y x =⎧⎪⎨=-⎪⎩1.建立m-文件eq1.mfunction dy=eq1(x,y) dy=zeros(2,1); dy(1)=y(2);dy(2)=1/5*sqrt(1+y(1)^2)/(1-x);2. 取x 0=0,x f =0.9999, [x,y]=ode15s('eq1',[x0 xf],[0 0]);plot(x,y(:,1),’b.')hold ony=0:0.01:2;plot(1,y,’b*')结论: 导弹大致在(1,0.2)处击中乙舰解法三(建立参数方程求数值解)设时刻t 乙舰的坐标为(X(t),Y(t)),导弹的坐标为(x(t),y(t)).1.设导弹速度恒为w ,则222)()(w dtdydt dx =+ (5.2.8) 2. 由于弹头始终对准乙舰,故导弹的速度平行于乙舰与导弹头位置的差向量,即⎪⎪⎭⎫ ⎝⎛--=⎪⎪⎪⎪⎭⎫ ⎝⎛y Y x X dt dy dt dx λ, 0>λ (5.2.9) 消去λ得⎪⎪⎩⎪⎪⎨⎧--+-=--+-=)()()()()()(2222y Y y Y x X wdt dy x X y Y x X w dt dx(5.2.10) 3.因乙舰以速度v 0沿直线x=1运动,设v 0=1,则w=5,X=1,Y=t, 因此导弹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为:⎪⎪⎪⎩⎪⎪⎪⎨⎧==--+-=--+-=0)0(,0)0()()()1(5)1()()1(52222y x y t y t x dtdyx y t x dt dx(5.2.11)4. 解导弹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 建立m-文件eq2.m 如下: function dy=eq2(t,y) dy=zeros(2,1);dy(1)=5*(1-y(1))/sqrt((1-y(1))^2+(t-y(2))^2); dy(2)=5*(t-y(2))/sqrt((1-y(1))^2+(t-y(2))^2);取t0=0,tf=2,建立主程序chase2.m 如下: [t,y]=ode45('eq2',[0 2],[0 0]); Y=0:0.01:2;plot(1,Y ,'-'), hold on plot(y(:,1),y(:,2),'*')5. 结果见图5.3所示.导弹大致在(1,0.2)处击中乙舰,与前面的结论一致.结论:时刻t=0.21时,导弹在(1,0.21)处击中乙舰。

5.3 练习题1. 对于捕食者-食饵模型'(20 2.50.01)'(100.50.02)u u u vv v v u=+-⎧⎨=--+⎩其中0≤t ≤15,u(0)=20,v(0)=20,请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和MATLAB命令中的ode45、ode45s来求解,并画出解曲线对比图.2. 对于vdp方程的处置问题2221000(1)0(0)2;'(0)0d x d xx xdt dtx x⎧--+=⎪⎨⎪==⎩请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并画出解曲线,并和ode45s的解曲线对比.第6章总结1.首先,给出了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和实验作业要求.2.本书数值求解问题主要是一阶微分方程及方程组的初值问题(1.2.1),它是在解存在唯一的前提下讨论的,即对y满足Lips的条件(1.2.2).求数值解先要建立求解的差分公式就是方程(1.2.1)进行离散化.涉及的基本概念是方法的局部截断误差及其主项,方法的阶,收敛性与整体误差,和方法的绝对稳定性.得到的方法按使用初值个数不同分为单步法及多步法两类.单步法计算时只要用到前一点的值,多步法则要用到前面的多个值.另外按是否用到的值方法又分为显式方法和隐式方法,对显式方法计算较为方便,而对用到的隐式方法计算时还要利用迭代,当然实际计算时多采用预测-校正公式.3.本文重点是根据局部截断误差定义建立单步法及多步法的公式和求出其局部截断误差,并确认公式的阶.主要方法是利用Taylor展开,对二阶以上的显式单步法,即显式R-K方法用二元函数的Taylor公式(3.2.14),其余所有的公式都可包含在多步法(K=1为单步法)中,都可用一元函数的Taylor展开方法求得,其方法是将公式局部截断误差的右端各项在处按Taylor展开并令,则可得到公式系数满足的方程组,从而可求得所要建立的数值方法公式及其余项.4.本文构造的简单方法有Euler法,后退Euler法,梯形法、单步法有二阶,三阶,四阶的R-K方法以及多步法Adams显式与隐式方法,Milne法与Hamming 法等,要能用这些方法计算给定方程的数值解,对单步法要能给出它们绝对稳定区间,并应用于步长h的选取,对隐式方法要能用收敛的迭代法计算出解,也能用预测-校正方法求解.参考文献[1]周义仓,靳祯,秦军林. 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2]徐萃微,孙绳武. 计算方法引论(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封建湖. 计算方法典型题分析解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4]冯康. 数值计算方法[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李庆扬,关治,白峰杉. 数值计算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任玉杰. 数值分析及其MATLAB实现[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 数值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8]胡健伟,汤怀民.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李立康,於崇华,朱政华.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C.W.吉尔.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M]. 费景高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1]马知恩,周义仓. 常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附注:网易邮箱mathofhdu_angels@为公共信箱密码为:mathofhd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