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度量工具(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体验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熟练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

3.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

同时,向学生介绍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用到量角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例子,总结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三角板上的角,并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角的度量单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未能熟练地运用角的度量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

2.培养学生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度、分、秒的认识。

2.难点: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展示角的度量方法。

2.准备度、分、秒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地球仪等,引出角的度量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度量过程。

同时,介绍度、分、秒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这些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度、分、秒的模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的度量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度、分、秒,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表示角的大小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探讨新的度量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角的度量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认识,对角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关于角的经验。

但是,学生对角的度量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角的比较,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

通过实例引入角的度量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直尺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引入角的度量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从而引出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用量角器量度角的过程,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初步掌握量角器的使用。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量角器量度给出的角,并进行角的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量度,并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正确读取度数,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方法,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能正确读取度数;学生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能正确读取度数。

2.难点:学生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操作实践、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角的大小是如何度量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用法,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上的刻度,讲解如何正确读取度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用量角器和三角板进行角的度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纠正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1)教案(教学设计).doc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1)教案(教学设计).doc

《角的度量》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操作等学会用量角器量角,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更加感兴趣。

学习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学习准备:三角板,量角器,活动角等。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

1.回想一下,在上一课中新认识的角有 和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写在下面。

2.你能学过的角按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出来吗?写在下面。

3.现在来考验一下你,下面有两个锐角,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有什么办法才能证明你得出的比较结果准确的?二、探究新知。

A B ∠A ( )∠B刚才比较角的大小,我们凭眼睛是很难确定它们的大小的。

如果你没有想到理想的方法,在教材的第26页列举了几种比较的方法,仔细读一读教材吧。

书上列举的方法虽然能比较出角的大小,但是操作起来很麻烦,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很精确的。

1.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度量线段的长短时有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在度量面积的大小时有面积单位,如厘米2、米2……,所以在描述或度量角的大小时,也会有角的单位。

★现在我们知道了角的单位是,同时也告诉我们周角是。

细心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角的单位符号是写在数的右上角的,像个小句号,它读作“度”。

思考:用1°来度量前面练习中的两个角然后比大小,方便吗?2.认识量角器。

我们认识了角的度量单位,但是用1°的角一点儿一点儿度量角的大小是非常麻烦也是不准确的,所以还要用到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拿出你的量角器后,仔细观察。

你能介绍一下量角器吗?试着说一说,再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现在把量角器介绍一下吧。

量角器是形,它被平均分成份。

量角器的中心位置是一个点,叫。

这个点的两边各有一条刻度线,叫,量角器的刻度线对应着排读数,都是从到。

3.用量角器量角。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1、理解角的度量的含义及其计量单位;2、了解角度、正角、钝角、平角的概念及特点;3、理解角度的客观记录方式的应用;4、掌握计算角度的方法;5、应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角的度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数学细节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发现数学的美和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学习角的度量与角的计算方法。

2、教学方法:板书,讲述,举例,互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学生们在上一讲中学习了有关角的基础概念。

请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上一讲中你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概念呢?2、讲授(40分钟):(1)角的度量教师板书:“角的度量”,并介绍角的度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直角:只有一条边与另一条相互垂直的边重合,称为直角,度数为90°。

锐角:小于90°的角称为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称为钝角。

平角:两条相邻边相互成180°的角称为平角。

根据角的度量概念,教师可通过已有的实物示例让学生区分和分辨不同的角。

(2)角度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角度的客观记录方式的应用。

引导学生以读数盘或角度规为例,了解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角度的数字表示方式。

(3)角度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角的度量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角度的方法。

讲解应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问题,如角度差、角平分线、周角等。

3、总结(5分钟):帮助学生回想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核心要点,并引导他们用两三句话简单概括。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角的度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掌握了各种角的度量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板书、讲述、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记忆深度,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和学习兴趣。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 角的度量(二)》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 角的度量(二)》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角的度量》板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 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3.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用( 度数的角。
4. 画出下面各角。
60°
90°
)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步骤用( 50°
)可以画一些特殊
5.
∠1=45° ∠2=( ) ∠3=( ) ∠4=( )
【参考答案】: 1. 2 4 2. 端点 3. 量角器 三角尺 4. 略 5. 45° 135° 135°
八、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五课《角 的 度 量》。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 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 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由同学们喜欢又都玩过的滑梯引入 新课,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角的度量”。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坐过滑梯吗?你们能说说坐滑梯的感受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 学生交流。 师:你最喜欢坐哪个滑梯?为什么? 学生交流: 第一个很舒服,第三个很刺激。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1:第三个又高又陡。 生2:因为滑梯和地面形成的角度不一样。
(二)、探究新知 1.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 汇报:我用尺子量,可以量角叉开的大小,叉开越大,角就越大。 我做了一个角,拿着它去和别的角比。 2.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呢? 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5《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为后续学习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分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角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此外,量角器是一个新的工具,学生需要时间来适应和掌握其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量角器量角,并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

接着,教师示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量度,并比较角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下面是分享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欢迎参阅。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数学《角的度量》星期三第二节授课人:李润国班级:《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25 ~29页,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情境导人,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和方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到工地去参观,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施工场面。

)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铲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师:铲斗臂形成的角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拿出画着这个角的纸。

(课件抽象出铲斗臂组成的角,课前发给每人一张画着这个角的纸。

)师: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手测量一下吧!学生动手实践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用三角板上的一号角去量有3个那么大。

用三角板上的二号角去量有2个多一些。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5个那么大。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4个那么大。

??师: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生:因为每个人的测量标准不一样。

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师:怎样在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生:用相同的角去测量。

生:像度量长度那样,设计一把专门的尺子生:??师:对,测量角的大小可以用专门的工具去测量,你知道是什么工具吗?生:量角器。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评析: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或自己折的角去量同一个角,从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由此产生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愿望,引出量角器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以及学会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和射线,对图形的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角吗?”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你们能用量角器量出这个三角形的角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度量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构造,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量角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量角器量出给定角的大小,并记录在纸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并描述角的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够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度量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对图形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大小可以用度数来表示。

2.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能够正确地量出指定度数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能够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度量方法。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的大小吗?角的大小是如何表示的?呈现(5分钟)1.讲解角的概念: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

3.展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利用电脑上的几何画图软件,尝试画出不同度数的角。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画角的经验。

巩固(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上的题目,要求量出指定度数的角。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量角器量出一个任意角的大小?2.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节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

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三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

我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这两个角哪个角大?有同学认为角1大,有同学认为角2大。

当他们在争论不休时,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从而产生学习需求。

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第三层是巩固练习。

课后我结合课堂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对我的设计层次进行了大胆修改:第一层是感知角的大小。

角有大有小,能分析各个角之间的关系。

第二层次是感知量角器的形成,认识量角器的内圈。

第三层次是在练习中产生矛盾,引出外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种设计应用后,发现学生的思路更清晰,知识点更明确,作业质量也大大提高。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主要包括角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度量。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的度量,需要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以及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对各种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度数。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量角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量角器、练习题、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已知角度的角,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出这个角的大小,并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结构,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量角器量出不同角度的角,并记录下度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度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度量角?度量角有哪些应用?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让学生体会需统一的度量单位,认识量角器,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教材没有直接引入量角器,而是设计了一个活动,使学生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为了分别度量∠A、∠B的大小,可以用∠1去量,但结果都是∠1的3倍多一点。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引入更小的度量单位。

为了便于交流,规定了1°的角,并使用量角器来量角。

量角时,重点突出“点重合、边重合〞的量角方法。

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再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根本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操作体会认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对度量单位会很简单理解。

但在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上有肯定的困难,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对于所量角的度数不知到底看内圈刻度还是看外圈刻度。

教学目标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刻度,什么情况下读外圈刻度。

于 2022-8-30 10:34 编辑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是一节操作性比较强的课,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技能,依据小学生动作协调性不强、对角的抽象思维不够深刻、空间想象能力不高的特点,学会动手式的读成为这一节课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

在学生自学认识量角器的根底上让学生尝试量角,通过使用量角器进一步认识量角器,通过小组交流汇报量得的角度,在不断调整提高测量X度中引导学生感想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援助共同提高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觉得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课堂教学要讲求针对性、提高性和稳固性,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学生生提出“什么时候读量角器内、外圈上的数字?〞时,我没有抓住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机遇,而把问题留到后面找30°、45°、60°、90°、120°的角时解决,这样处理不够恰当,如果马上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商量,就能顺利解决区重量角时从哪一边的0°刻度线读起的教学难点,而不要留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度量角的方法,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角的认知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度量角的方法,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准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量角器、三角板、直尺等教学工具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名称。

2.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为学习度量角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解1.讲解量角器的结构,让学生了解量角器的组成部分。

2.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强调注意事项:a.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对齐。

b.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对齐。

c.读取量角器上与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角的度数。

3.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检查并指导。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巩固提高1.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内的角度、设计角图案等。

2.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较慢,导致课堂时间紧张。

3.在巩固提高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使用量角器。

2.合理安排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3.创设更多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同学们,当我们度量一个角的时候,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放在角的顶点上,就像这样。

”(演示动作)“我们要确保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完全对齐。

你们看,这里就是这样做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课题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作者及工作单位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一小学吴滨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本节内容属于平面几何图形范畴,是在学生认识角、会画角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估计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角的单位的必要性;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来比较不同角的大小,能否正确使用量角器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

学情分析1、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正确使用量角器的环节掌握不好,尤其对里圈、外圈两个0°线混淆,导致角度写错。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对于角度相差大的角,学生可直观比较角的大小,但要准确量出角的度数,学生对量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量角时,没有做到“两重合,一对齐”(中心点与基点重合,0°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与刻度线对齐。

)导致所量的角的度数与实际度数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2、认知目标: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能力目标:正确使用量角器,能用量角器,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8-2910:58编辑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由于原来曾经教过这一课,因为当时没有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详细的预设,所以教学中感觉该教的地方都教到了,但课后的量角中错误百出。

尤其是把锐角量成钝角。

主要是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两条0°线的作用。

所以当再次上这节课时,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上次教学中的不足,提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设,并画了一些量角的错误方法的图片,以备课堂使用。

1、首先很多学生在家已经对这一课进行了预习,知道量角要用量角器,也初步了解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但不能清楚地说出量角的步骤。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角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2. 角的分类3. 角的度量方法4. 直角、锐角、钝角的判断5. 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

2. 教学难点:角度的度量及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教具演示角的度量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

2. 讲解角的定义(1)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3. 讲解角的分类(1)直角:角度为90°。

(2)锐角:角度小于90°。

(3)钝角: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4.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1)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

(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5. 演示角的度量方法通过教具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度量过程。

6. 练习角的度量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7. 判断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8. 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制图等。

9.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和应用。

10.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角的度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掌握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能够通过画图、活动等方式感受角的概念和度量。

•能够通过使用量角器和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进行角度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方法。

2.能够正确运用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3.在绘图和活动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角的绘制和度量。

2.能够通过比较角的大小进行角度的估计和度量。

3.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角度计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角的度量方法。

2.角的度量单位——角度。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演示法。

3.组织活动法。

4.问答互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角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角的概念。

2. 角的概念(10分钟)讲解角的概念,分类方法,并请学生画出不同的角。

3. 角度的度量(20分钟)•通过给出几何图形,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和比较角度的方法进行角度的度量。

•组织学生参加角度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角度的度量。

4. 角度的计算(15分钟)•通过实际问题和练习计算角度,让学生掌握角度的计算方法。

5. 总结(5分钟)通过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和单位,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技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了解了角的分类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和比较角度的方法进行角度的度量,掌握了角度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但是在进行活动时,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改善。

另外,在进行角度计算时,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良好的复习巩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让学生体会需统一的度量单位,认识量角器,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教材没有直接引入量角器,而是设计了一个活动,使学生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为了分别度量∠A、∠B的大小,可以用∠1去量,但结果都是∠1的3倍多一点。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引入更小的度量单位。

为了便于交流,规定了1°的角,并使用量角器来量角。

量角时,重点突出“点重合、边重合”的量角方法。

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再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操作体会认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对度量单位会很容易理解。

但在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上有一定的困难,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对于所量角的度数不知到底看内圈刻度还是看外圈刻度。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刻度,什么情况下读外圈刻度。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8-3010:34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一节操作性比较强的课,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技能,根据小学生动作协调性不强、对角的抽象思维不够深刻、空间想象能力不高的特点,学会动手式的读成为这一节课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

在学生自学认识量角器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量角,通过使用量角器进一步认识量角器,通过小组交流汇报量得的角度,在不断调整提高测量精确度中引导学生感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觉得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要讲求针对性、提高性和巩固性,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学生生提出“什么时候读量角器内、外圈上的数字?”时,我没有抓住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机遇,而把问题留到后面找30°、45°、60°、90°、120°的角时解决,这样处理不够恰当,如果马上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就能顺利解决区分量角时从哪一边的0°刻度线读起的教学难点,而不要留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实践应用环节中,量五角星的一个内角时出现“40°”、“35°”等不同答案,由于急着要小结,以结束教学而没有针对不同的答案探讨量角时出现较大的误差的原因,失去一个提高量角技能的好机会。

(二)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应关注隐性目标,注意数学思想,
数学思考,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

度量角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使用量角器一种,本课的开始还应该增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度量角,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三)课堂教学要灵动有效。

面对课堂生成要灵活处理,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要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打乱你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