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北斜坡戴二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演化

合集下载

高邮凹陷始新统戴南组古环境演化及沉积特征

高邮凹陷始新统戴南组古环境演化及沉积特征

高 邮 凹陷位 于苏 北 盆 地 东 台坳 陷 中部 , 接菱 西 塘桥 低 凸起 , 与吴堡 断裂 带及 吴 堡 低 凸起 相 连 , 东 南
Pae e vr n n v lto a d e i n a y 临真 武 断 裂 带 与通 扬 隆 起 , 以斜坡 形 式 过 渡 到柘 lo n io me t E ou in n S dme t r 北 C a a trsiso an nF r to a y u h r ce itc fD i a o ma in i G o o 垛低 凸起 ( 图 1 . 西 长 约 10 k 南 北 宽 2 ~ n 见 )东 0 m, O
第4 O卷第 3 期
21 O 2年 3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然 科 学 版) 自
J U N LO O G I NIE ST ( A U A C E C ) O R A F T N J V R IY N T R LS IN E U
பைடு நூலகம்
VO . . 140 No 3
Ma .2 1 r O 2
马 文睿 傅 强 , 桂 玉 , , 董 曾玉 兰。
(. 1 同济 大 学 海洋 与地 球 科 学 学 院 , 海 20 9 ;2 河 北 联合 大学 矿 业 学 院 ,河 北 唐 山 0 3 0 ; 上 0 02 . 6 0 9 3 中石 油 新疆 油 田分 公 司采 油 二 厂 , 疆 克 拉 玛依 8 4 0 ) . 新 3 0 8
文 章 编 号 : 2 33 4 2 1 )30 7—7 0 5 —7X(0 2 0 —4 80
D I1 .9 9ji n 0 5 —7x 2 1 .3 0 5 O :0 36 /. s. 2 33 4 . 0 20 .2 s

北塘地区沙三段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

北塘地区沙三段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

北塘地区沙三段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摘要】北塘地区位于黄骅坳陷北部,靠近燕山褶皱带和沧县隆起两大物源供给区。

该区沙三段是主力含油目的层,主要发育北部辫状河三角洲与西部扇三角洲两大沉积体系,其次是浅滨湖相沉积。

通过对储层岩石、物性和孔隙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颗粒呈次尖-次圆状,多为点-线接触,成分成熟度较高。

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平均孔隙度为18.56%;平均渗透率为25.73md,属中孔低渗储层。

沙三3时期白云岩储层岩性为深灰色白云岩与灰色泥岩,平均孔隙度为7.36%,平均渗透率为2.0md,泥质含量21%,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

通过研究该区沉积体系结合储层特征,明确了沙三段碎屑岩和白云岩储层储集类型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

【关键词】北塘地区沙三段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前言北塘凹陷位于黄骅坳陷北部,地处沧县隆起与燕山褶皱带前缘,属近盆缘的沉积凹陷,勘探面积1850km2,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受基底背景影响,北塘地区表现为超覆于隆起之上的斜坡构造特征,北部辫状河三角洲与西部扇三角洲等多类型沉积体系,发育于斜坡区优质烃源岩范围内,构造与砂体配置关系好,成藏条件优越。

该区勘探工作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相继发现了新港、塘沽、新村等多个含油构造。

该区具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是主力含油目的层位之一,地层剖面岩性自下而上具有细-粗-细-粗的特征。

1 沉积特征1.1 物源方向北塘地区北侧为东西向的燕山褶皱带,西侧是北东向的沧县隆起带,塘沽-新港地区沧东断层不发育,形成大型缓坡背景,古近系与沧县隆起超覆接触;北部以汉沽断层同燕山褶皱带相接。

从沉积背景分析,沙三段主要接受来自北部燕山褶皱带及西部沧县隆起的陆源碎屑物质。

从沙三段沉积物矿物成分看,北部与西部源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分区性。

北部燕山物源轻矿物含量中,长石含量大于石英含量大于岩块含量,以石英长石砂岩或岩屑石英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比较低。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第2 1 卷
第1 期
刘金华等. 高M I ! q 陷真武油 刚转换式沉积演化模 式
的浊流扇体沉积 , 可进一步划 分为扇 中 、 扇根和扇
2 沉积背景及沉积相
2 . 1 沉积 背景
端3 个亚相n , 其 主力储层主要发育在扇 中亚相 , 又
可 进一 步 划分 为补 给水 道 和水 道 间 2 个微 相 。研究 区陡坡 带 近 岸水 下扇 相 主要 发 育 在 E d 砂层 组 , 以 扇 中亚相 补 给水道 微相 为主 要储层 。
角洲 、 扇三 角洲 和 陡坡带 近岸 水下扇 5 种沉 积相 。
研究 区E : d 砂层组主要分布于真 2 断层北侧 , 是真 2 断层活动后 , 沉积物从断层上升盘直接人湖 形成的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E : d 。 砂层组砂 岩累积厚度 自 南 向北迅速变薄 ( 图2 a ) , 形成了沿西
段 主 要 以北 部 物 源 为 主 。在 南 部 的 2 个物源 区中,
武油 田仍有湖泊存在 ; E 2 s 砂层组沉积末期发生大 规模湖侵 , 沉积了垛一段黑色泥岩标准层 ; 在E z s l 6 砂
层组沉积早期 , 湖泊开始消亡 , 演变为广泛 的冲积 平原 , 发育河流沉积 。
积, 可划分为河床和堤岸 2 种亚相 。其中河床亚相
可 进一 步 划 分 为辫 状 河道 和 心滩 微 相 , 堤 岸 亚相 可 划分 为河 漫滩 和河 漫 泥沼微 相 n 。
和力度 明显增大 , 形成了南 、 北双 向物源共同供 给 的特征 。E 砂 层组砂 岩累积 厚度平 面分布 ( 图 2 b ) 表 明, 自研究 区西南 、 东南和东北 3 个方 向发育 了大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 , 其主要物源来 自北部和 东南方向 , 西南方 向物源较小。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引言东营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东南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东营凹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西起滨南凸起,东到青坨子凸起,南起民丰洼陷带,北至陈家庄凸起,呈近东西向展布,勘探面积约2000km2北邻陈南断层,东部为青西断层,西接利津断裂带,南部由一系列同生断层与民丰洼陷相沟通。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既是砂砾岩扇体发育区,也是油气聚集有利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4 种沉积体系,扇体规模较大,纵横向叠合连片,具有丰富的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多样,加之邻近民丰生油洼陷,油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

1砂砾岩体演化主控因素断陷湖盆中砂砾岩体纵横向演化往往具有明显规律性,表现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砂砾岩体沿陡坡带演化、组合形式的不同,并以构造演化、断裂活动发育程度、古气候变迁、湖平面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1.1 断裂活动陆相断陷湖盆的形成和发育是断裂活动的结果,盆地陡坡带断裂活动对沉积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表现为构造控制地层沉积与分布,因此,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断裂活动发育程度:断裂活动控制了东营凹陷的形态和规模,北部较强的断裂活动形成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箕状湖盆,北部陡坡为砂砾岩扇体近物源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和有利的搬运条件;断裂控制沉积物源与水系,断裂活动使地形出现高差,断裂上升盘成为剥蚀区,而沿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横张断裂决定了上升盘水系的流动方向,并在下降盘沉积一系列扇体;断裂活动强度和边界断裂结构直接影响砂砾岩扇体类型、规模、形态和分布,不同类型陡坡带将发育不同的扇体组合。

1.2 古气候古气候的变迁对沉积物类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地表干湿度、植被和地球化学环境等不同,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条件差异明显,最终必然导致沉积物类型不同。

当周期性气候变化与幕式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层序体系域分布及内部构成时,不同时期沉积的砂砾岩扇体成因类型、发育程度等将产生明显区别。

辫状河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根据陆上沉积过程和海洋改造性质,Galloway和薛良清等将三角 洲体系分成9种类型(如图)。但绝大数三角洲都是受到建设性河流 作用和破坏性波浪或潮汐作用的综合影响。因此,很少见三角洲的理 想端元类型,大多数为过渡类型。如在意大利的内亚平宁盆地,上新 世的辫状河三角洲虽然存在部分砾石,但展现出包括三角洲平原 蛇 曲在内的许多正常三角洲的特征。同样,正常三角洲也可具有辫状分 流河道。
三.理想的层序地层模式
辫状河三角洲垂向沉积序列具有 两种韵律结构,一是向上变细的退积 型辫状河三角洲,剖面上表现为多个 水流作用由强至弱向上变细的正韵律 组合;二是向上变粗的进积型辫状河 三角洲,由多个向上变粗的沉积旋回 组成。地质记录中以进积型辫状河三 角洲垂向层序更为常见(如图)其完 整的层序由上而下表现为辫状河—滨 浅湖—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 三角洲前缘亚相—前辫状河三角洲。 由于水动力条件和古地形条件的变化, 辫状河三角洲垂向层序往往保存不完 整,常以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呈互层 沉积出现在剖面上。
三角洲体系分类谱系图
俄罗斯勒那河控辫状河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是成因学的定义,指辫状河推进到水体(海、湖)中 形成的一种粗碎屑三角洲,是一种粒度介于扇三角洲和正常河流三角洲 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
辫状河三角 洲通常是由湍急 洪水控制,常为 季节性的沉积作 用产生。
(二)辫状河三角洲的类型
辫状河三角洲的平面形态 通常呈扇形【如图(a),(c) 所示】,这种扇形是三角洲建造 过程的结果。图(b)所示为具 辫状分流平原的辫状河三角洲, 即辫状河或辫状平原与冲积扇并 置,这种辫状河三角洲可能形成 于裂谷拉张性盆地的发育晚期。 在我国古代的陆相盆地中,这种 辫状河三角洲特别发育。如济阳 坳陷胜宅油田古近系沙二段为距 离物源区数十公里的冲积平原上 的辫状河分支直接入湖现成的辫 状河三角洲(卜淘等,2000); 再如西部吐哈盆地(李文厚, 1996;周丽霞,1998)也广泛 发育辫状河三角洲。

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模式_纪友亮

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模式_纪友亮

10
地 球 科 学 与 环 境 学 报 2012年
reflecting shallow water environment were discovered,and the low component and textural maturities reflected the conditions of near provenance of sediments,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reflecting traction flow and gravity flow were found;based on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the reflection configuration was unstable,wedge shaped seismic facies toward the edge of the basin was developed.Finally,fan delta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facies including fan delta plain,fan delta front and fore fan delta,and further divided into some microfacies including distributary channel on water,back marsh,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inter distributary channel,sheet sand and so on;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facies were detailedly explained. Key words:sedimentary system;sedimentary facies; model;fan delta;Dainan Formation; Paleogene;Gaoyou Sag;Subei Basin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xx凹陷的构造特征东营凹陷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的一个中新生代断陷,东西长90km,南北宽65km,面积5700km2。

从区域构造上分为: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洼陷带和南部缓坡带四部分。

从方位上划分:其南为鲁西隆起,北为陈家庄凸起,东有青坨子凸起,西有滨县、青城凸起,是一个四周有凸起环绕的凹陷。

凹陷具有北断南超的萁状凹陷特点,凹陷内部发育一系列正向二级构造带,近东西走向的中央断裂背斜带就发育于深洼陷之中。

平方王潜山披覆构造带是在前第三系古地形隆起的背景上,下第三系地层超覆,上第三系地层披覆的沉积构造,位于东营凹陷西部边缘地带,东北部紧邻利津洼陷,南部为博兴洼陷,西为里则镇洼陷,为一洼中之低隆起。

其南面为青城凸起和鲁西隆起区,北面为滨县凸起,为平方王地区提供充足的物源。

平方王—平南潜山是济阳坳陷东营凹陷西斜坡上的北东—南西方向上延伸的断块型古生界潜山带,构造上处于北东—北西断裂带的交汇处,应力集中,中深层断裂很发育。

南侧的断层长期剧烈活动,一方面,在断层上升盘形成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的一系列中古生界断块山;另一方面,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使断层附近古生界地层产生裂缝,为潜山创造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本区南临博兴生油洼陷,东临利津洼陷,距油源区近,油气资源充足,断层可作为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具备良好的潜山成藏条件。

通过地质分析及钻井揭示,平方王—平南潜山带存在4套潜山储集层,形成了该潜山带特有的“四层楼”潜山成藏模式,是寻找潜山油气藏的重要场所。

平方王—平南潜山储集空间类型多、分布不均匀,裂缝、溶孔和溶洞发育,储集空间具有结构形态上的复杂性和空间变化的突变性。

研究区裂缝的方向主要是北东向,裂缝主要发育在大断层附近的构造高点,西北部沿断层走向有个裂缝不发育的条带,其他各层段储层的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相似性。

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作用的影响,东营凹陷西部地区形成了北东、北西2个方向上的潜山带。

北东向德青城凸起、于家庄、平南、滨县、陈家庄西段构成了东营凹陷西部边界;北西向德草桥、纯化、平方王、林樊家构成了东营凹陷内部分隔博兴洼陷和利津洼陷的古隆起带。

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高邮凹陷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被认为是北海盆地向西延伸的一部分。

随着近年来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高邮凹陷地区发现了大量油气资源潜力。

然而,由于该区域的构造格局复杂,地质构造特征不明显,因此构造分析成为了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一大难点。

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是影响该地区构造演化和油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展开:
1.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的分布及走向特征研究。

通过野外走访、取样、测量等方法,绘制该区主要断裂体系的分布图,分析其走向特征,并与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相结合,探讨断裂体系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2.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的性质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断裂体系的形态、切割关系和运动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其对地层变形和构造演化的影响。

3.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与油气藏分布关系研究。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物理地球化学和地震等多种方法,研究断裂体系对油气藏分布的影响及成藏规律。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
通过对高邮凹陷主要断裂体系特征的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油气藏分布规律,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

此外,对断裂性质和郊区的岩石特征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地区岩石圈发展演化的规律和机制,具有一定的地质学理论价值。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构造特征分析与预测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构造特征分析与预测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构造特征分析与预测姜芹芹;周绍荣;朱光;谢成龙;王岩生;吴进飞【摘要】晚白垩世晚期—新生代发育的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南部典型富含油气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自南向北分为南断阶、深凹带与北斜坡.该凹陷复杂断裂构造系统与相应的沉积格局受印支期NEE向逆冲基底断层系与晚侏罗世伊泽纳崎板块高速斜向俯冲形成的NNE向左行平移基底断层系影响,同时受古近纪期间区域近SN 向拉张应力状态控制.北斜坡东部花瓦构造带主体EW向正断层与NNE向隐蔽性断层发育了限制型、连接型、复合型3类隐蔽性断块圈闭模式,同时在平面上形成多种组合样式.通过研究花瓦区隐蔽性断块圈闭实例与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分析总结出高邮凹陷NNE向隐蔽性断层的成因机制与构造特征,并推断了5条隐蔽性断层发育带.【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6(040)001【总页数】10页(P37-46)【关键词】基底断层;斜向拉伸;隐蔽性断层;断块圈闭;高邮凹陷;苏北盆地;江苏【作者】姜芹芹;周绍荣;朱光;谢成龙;王岩生;吴进飞【作者单位】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江苏淮安2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2苏北盆地南部油气富集的高邮凹陷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再勘测到规模较大的构造油气圈闭的机率很低(邱旭明,2003;邓丽娟等,2009)。

因此,采用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高邮凹陷内部复杂断裂构造系统进行分析解释,最终在寻找隐蔽性油气藏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本次工作主要依据高邮凹陷精细地震解释资料,并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剖析已探明的花瓦构造带隐蔽性断裂构造特征与断块圈闭发育模式,解析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的成因,进而为整个凹陷隐蔽性断层的空间分布提供理论预测,也为未来勘探隐蔽性圈闭指明了方向。

江苏油田高邮凹陷烃源岩评价

江苏油田高邮凹陷烃源岩评价
根据现有认识,苏北盆地 K2t 优质烃源岩 主要集中在泰 二段底部“六尖峰”段,厚度 在 20 ~ 40m 左右,其上的大部 分泰二段暗色泥岩主要为非一差烃源岩,生油能力较差。
江苏油田高邮凹陷烃 源岩评价
地质B131 马玉强
江苏油田
江苏油田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这里文人荟萃、 经济发达、景色优美、素有油井打在花园里的“水乡油田” 之称。江苏油田是江苏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的各油气田的总 称,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
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泰州组烃源岩评价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中部,南为通扬隆起, 北接柘垛低凸起与建湖隆起相连,东起白驹凹陷,东南靠吴 堡低凸起与溱潼凹陷相连,西接菱塘桥低凸起与金湖凹陷相 隔,总体呈北东东一北东走向,勘探面积约 2670km ,从南向 北依次可以分为南部断阶带(真武一堡断裂带)、中央深凹 带和北部斜坡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区内发育晚白垩世泰州组 和第三纪及第四纪沉积地层。
坡西部地区为冲积平原相沉积,中东部为半 深湖相沉积,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西向东逐渐加深,西部沉 积了一套红色的砂泥岩地层,不具生油能力, 而中、东部沉积了一套暗色泥岩和泥灰岩地层, 该套地层为咸水沉积环境 下的产物 ,微古化 石 ( 如介形虫及藻类 ) 十分发育,是泰州组主 要烃源岩。
二、泰州组烃源岩评价
1 .有机质丰度
一、沉 积 环 境
泰州组是继仪征事件后,在上白垩统浦口组或赤山 组陆 相碎屑岩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凹陷盆地沉积,自下而上可划分 为泰二和泰一两个亚段,总厚度在150—400m。泰一段沉积时, 整 个高邮凹陷北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地层以浅灰色不等 粒块状砂岩夹棕色泥岩为主,为泰州组的主要储层:泰二段 沉积时受高邮凹陷西高东低的古地形和海侵的影响,高邮北 斜

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的开题报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高邮凹陷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为扬子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逐渐成为国内外石油行业关注的热点地区。

然而,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还不够深入,其构造演化和形成机理需要深入探讨。

因此,本研究选择高邮凹陷北斜坡为研究区域,探究其构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特征分析,包括其构造类型、构造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等方面。

(2)探讨高邮凹陷北斜坡控制油气的机制,包括构造对油气的影响、构造控制因素及影响程度等方面。

(3)通过地质实地调查、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和地震资料处理等方法,探讨研究区域的油气勘探潜力及有效的勘探方法。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邮凹陷北斜坡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进一步探讨其对油气的支配作用,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方向。

预期成果包括:(1)详细介绍高邮凹陷北斜坡的地质和构造特征,分析其构造演化历史和演化类型;(2)探讨高邮凹陷北斜坡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机制,深入分析构造控制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3)提出有效的油气勘探机制和策略,为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四、进度安排
(1)文献调研和资料搜集:1个月;
(2)地质实地调查、岩心分析和地震资料处理:6个月;
(3)数据解释和分析:2个月;
(4)论文撰写和答辩:3个月。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转换式沉积演化模式

134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西向是菱塘桥凸起,东向则是吴堡裂带,连接吴堡低凸起,南向则是真武断裂带,连接通扬隆起,北向则是斜坡,并逐步向柘垛低凸起过渡。

真武油田则属于高邮凹陷的深凹带中段,江都-吴堡-博镇断裂带的西端;西向与邵伯次凹相连,东北则与樊川次凹相接。

1 真武油田沉积相戴南组沉积期,真武油田位置仍处于高邮凹陷的深凹带南,由于断层活动强烈,出现区域性抬升现象。

戴一段时期气候温热潮湿,主要为亚热带气候特征,而在戴二段中晚期则逐渐向干热气候过渡,在垛一段沉积期再次成为温热潮湿气候。

南侧物源大规模沉积,北部物源开始进入真武油田。

垛一段时期,高邮凹陷处于衰亡期,气候重新变为温热潮湿,因雨量充沛,河流发育较多,低洼处也出现了小型湖泊、泛滥平原,湖泊相向河流相转变。

1.1 垛一段沉积相垛一段第4和第5砂层组沉积相以河流相为主,主要是曲流河相,又有河床及堤岸两大亚相。

河床亚相主要由边滩微相与河道微相构成。

堤岸亚相则由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构成。

垛一段第6砂层组有辫状河相出现,是由近源河流相经过沉积后形成的,主要由砾石与粗砂岩构成,呈正旋回沉积,由河床亚相和堤岸亚相两种。

1.2 戴南组沉积相戴二段沉积相主要由扇三角洲相与近岸水下扇相组成。

扇三角洲相是由陡地形以及近物源经过快速沉积后的粗碎屑剧场沉积而成,由牵引流沉积而成,主要包括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前扇三角洲亚相三种。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出分流河道微相与漫滩沼泽微相两种。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河口坝微相以及席状砂微相。

储层主要是分流河道微相。

2 真武油田沉积体系物源变化物源变化是影响沉积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真武油田主要由南、北两侧物源沉积而成,北部物源昌单一物源,而南部物源则有东南和西南部两大物源区。

戴一段主要由南部物源沉积,墴二段则由三个物源区共同沉积,垛一段主要由北部物源沉积。

东南部物源是南部的主要物源供给力量,西南部较强,因其供给能力较差,发育出泥包砂储层特征,形成了隐蔽的油气藏。

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岩性圈闭识别

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岩性圈闭识别

第11卷第1期复杂油气藏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s2018年#月doi:10.16181/ki.fzyqc.2018. 01.006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岩性圈闭识别刘志敏,杨艳(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永安地区紧邻高邮凹陷的樊川次凹,成藏条件优越,戴南组二段为主力含油层系,戴一段中下部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主要接替层系。

为了提高断层-岩性圈闭识别精度,针对断裂结构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等问题,通过属性优选,利用敏感属性刻画控圈断层展布规律,基于地层切片技术开展储层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针对目标块进行含油气性分析,多种方法对比后,具有较高时频分辨率的匹配追踪法油气检测结果与现有油藏分布特征更为吻合。

在此认识基础上部署探井YX48井,取得了较好的油气发现,有效推进了樊川次凹隐蔽油藏的挖潜勘探。

关键词:属性优选断裂刻画砂体展布匹配追踪油气检测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志码:ALittiological trap identification of Yong5 an area in Gaoyou SagLIU Zhimin,YANG Yan(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Oilfield! SIIOPEC! Yangzhou 225009 ! China)Abstract:Yong. an area is close to the Fanchuan Concave of Gaoyou Sag, and has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reseroir formation.The second member of Dainan Formation is the main oil- bearing series, and the loader part of1st member ofDainan Formation is the main superseded layers for tlie exploration of subtle reseroir.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rap rec­ognition,aiming at tlie problems of tlie complex structure of faults and the rapid lateral variation of sandbodies, throughthe seismic attribute optimization, the distribution laws of faults controlling traps were described by the sensitive attrib­utes.And the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bodies were studied by utilizing strata the oil- gas bearing possibility aas analyzed by multiple methods.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athat the hydrocarbon tes­ting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matching pursuit algorithm with higher time- frequency resolu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vered reservoirs.On the basis, an explorator well YX48 was ble area.After drilling, good hydrocarbon discovery was obtained.So this promotes effectively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subtle reservoirs in Fanchuan Concave.Key words: attribute optimization+fau l t depiction+distribution of sandbody+matching pursuit+hydrocarbon detection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有利构造圈闭的勘探难度逐渐增加。

高邮凹陷戴一段沉积环境演化及沉积相

高邮凹陷戴一段沉积环境演化及沉积相

油气勘察沉积相的发育及平面展布特征受到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及物源条件等多种因素的控制[1]。

高邮凹陷戴一段发育多种类型的沉积砂体[2-3],是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不同的沉积环境、沉积相类型,其砂体展布模式和储层发育规律均不同,因此有必要对高邮凹陷戴一段(E2d1)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开展详细研究。

本次研究以地层泥岩颜色、岩心、测井、粒度分析资料为依据,对研究区沉积砂体开展岩石学特征、镜下特征及测井曲线分析,明确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演化规律、沉积相类型和识别标准,并指出沉积相平面展布的控制因素。

一、地质概况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一级)东台坳陷(二级)的一个三级构造单元。

勘探实践证实,高邮凹陷E2d1断陷背景下形成的沉积体系及相关砂体类型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因此,研究E2d1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特征与分布,对于高邮凹陷E2d1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E2d1沉积环境演化陆相地层的原始沉积环境与古湖盆水深、古气候、基准面升降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原始沉积环境呈现不同的地层颜色、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钻遇戴一段的泥岩颜色进行统计,来表征研究区氧化还原性特征,分析沉积环境。

利用高邮凹陷深凹带150余口重点探井的录井资料,对E2d1沉积环境演化开展研究。

统计表明,高邮凹陷深凹带戴一段地层颜色以灰黑色、深灰色、棕灰色、棕色、紫红色等为主;其中联盟庄地区、富民地区录井上录有大量红色地层、或见灰色、棕色、红色交替出现,反映气候干湿交替频繁,湖平面频繁的上升和下降的振荡性特征。

高邮凹陷E2d1沉积时期,空间上,从早期到晚期,氧化环境、还原环境频繁交替;平面上,北部、南部斜坡带以氧化为主,到深凹带逐渐过渡为还原环境。

地层泥岩颜色及沉积环境的变化主要受到沉积旋回基准面升级的控制。

E2d1以基准面下降为主,仅戴一早期E2d13-2、晚期E2d11-2以基准面上升为主,表现在地层泥岩颜色上,E2d13-2 E2d11-2为上升半旋回录井以灰色、灰黑色、棕灰色为主,指示水体较深,还原环境;其余沉积时期均发育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地层颜色具有分带性,盆缘主要以水体较浅的氧化环境为主,向深洼带逐渐过渡为还原环境。

辫状河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

辫状河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

包孕过去,启迪未来
——莱辛:《拉奥孔》
现代是解决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 的方法论已成为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的共 识。
一、辫状河沉积特征 二、辫状河沉积模式 三、现代河流沉积体系——辫
状河段
三、现代河流沉积体系——辫状河段
滦河水系辫状河段 1、心滩: 在滦河中上游辫状河 段,心滩是非常发育 的地貌沉积单元,多 成菱形。
低 水深 流缓
高 水浅 流急
侧向 细, 加积 多为 作用 砂泥 明显, 发育 边滩
垂向 及侧 向加 积作 用, 发育 心滩
粗, 多为 粒砂
多种 较 “泥 剖面 低 多样, 少 包砂” 透镜
槽状
或砂 状,
和板
泥间 平面
状交
互正 弯曲
错层
旋回 条带

沉积 状
槽状 交错 层理 及冲 刷构 造
几 “砂 剖面 高
发育由河道迁移产生的各类型层理块状或平行层理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小于40作用明显发育多种多样旋回沉积剖面透镜平面弯曲条带远大于50交错层理弯曲带状科学家本身一开始就不仅对他们所看到的自然界进行编目和描述而且借助于严密的条理化的理论而使自然界的作用可以为人们所理解
辫状河沉积特征 及其沉积模式
一、辫状河沉积特征 二、辫状河沉积模式 三、现代河流沉积体系——辫
状河段
一、辫状河沉积特征
定义: 辫状河指弯度指数小于和等于1.5, 河道分叉参数大于1的低弯度,多河道 河流。
特点:水浅流急 具有多河道 河床坡降大 宽而浅 侧向迁移迅速
一、辫状河沉积特征
辫状河河床宽浅,河道反复分岔合并,受 不稳定水流作用,河道易废弃改道,所以 其沉积主要发育河床和河漫亚相,与曲流 河相比,不发育堤岸和牛轭湖沉积亚相。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古近系戴南组二段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古近系戴南组二段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古近系戴南组二段沉积相及沉积演化姚玉来;林春明;高丽坤;刘玉瑞;马英俊;李艳丽;张霞;张志萍【期刊名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年(卷),期】2010(030)002【摘要】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和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等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古近系戴南组二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戴二段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和湖泊三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分布在南部陡坡区,三角洲分布在北部缓坡区,湖泊分布在扇三角洲、三角洲侧翼及深凹带中央地带,这种沉积格局受凹陷周边断层和古地形控制.平面上从凹陷边缘至中心,沉积相由扇三角洲相或三角洲相渐变为滨浅湖相;垂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呈现粗-细-粗的变化规律.戴二段沉积演化可划分为初、早、中、晚和末期五个阶段.各时期的沉积特征、沉积相展布表现各异,总体表现出水体由浅变深,再次变浅,扇三角洲和三角洲先退积后进积的特点.末期湖盆整体抬升,戴二段地层顶部遭受剥蚀,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总页数】10页(P1-10)【作者】姚玉来;林春明;高丽坤;刘玉瑞;马英俊;李艳丽;张霞;张志萍【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相关文献】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永联地区戴南组沉积相及沉积演化分析 [J], 陈骜卓;宁松华;李继伟;曾德龙;杨森2.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J], 高丽坤;林春明;姚玉来;张志萍;张霞;李艳丽;岳信东;刘玉瑞;马英俊3.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沉积模式研究 [J], 刘金华;吴立峰;乔力;孙秀会;孙晓庆4.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一段沉积格局与时空演化 [J], 袁静;董道涛;宋璠;梁绘媛;梁兵;李鹤永;马英俊5.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沉积相及其对隐蔽油气藏的控制 [J], 张喜林;朱筱敏;钟大康;梁兵;曹冰;杨立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沉积模式研究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沉积模式研究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沉积模式研究刘金华;吴立峰;乔力;孙秀会;孙晓庆【摘要】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又称准同生变形构造,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沉积模式等的研究对油气储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多个油田的岩芯观察中发现了同生微断层、液化岩脉、液化扭曲变形、砂枕构造、自碎角砾岩等多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分析了形成各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不同应力环境和特征.通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平面分布规律分析,认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随着边界断层真②断层和汉留断层断层面倾角变大出现的频率越高,发育程度越强烈,因而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发育频率与高邮凹陷深凹带的边界断层的坡度有关,变形构造的产生和分布受到古地形的控制.并且该类变形构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始储层的物性和连通性.通过参考国内外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成因模式,提出了研究区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沉积模式,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发育于边界断层形成的斜坡区附近,从剖面上可以分为上部浅水区、中部斜坡区和下部深水区三个区带.【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14(060)005【总页数】7页(P1019-1025)【关键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微断层;液化变形;沉积模式;高邮凹陷;苏北盆地【作者】刘金华;吴立峰;乔力;孙秀会;孙晓庆【作者单位】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正文语种】中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又称准同生变形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之后、固结之前由于差异压实、液化、滑移、滑塌等形成的变形构造。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通常由强烈的外力触发引起,这些外力除了地震以外,还包括火山活动、海啸、风暴、重力滑坡或滑塌等。

作为一种常见的沉积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最早的相关研究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曾出现过软岩石变形、沉积物变形构造、准同生变形构造等多种称呼,并且早期研究多停留于理论研究或者简单分类等研究层面(Lowe,1975;曾允孚等,1986;赵澄林等,1988;Wheeler,2002)。

高邮凹陷垛一段沉积演化特征

高邮凹陷垛一段沉积演化特征

高邮凹陷垛一段沉积演化特征马英俊;李储华;李维【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年(卷),期】2017(010)002【摘要】采用岩矿特征、重矿特征、砂地比变化、岩心观察描述、沉积相标志分析等方法,以砂层组为单元开展高邮凹陷垛一段物源体系、沉积相类型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垛一段沉积期物源供给充分,具有多物源、多沉积体系发育的特征,物源主要来自北、北东方向;平面上,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曲流河等相类型,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河口坝,扇三角洲平原河道、前缘分支河道,曲流河河床、泛滥平原等亚相和微相类型;纵向上,早期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晚期逐渐演化为河流沉积体系,具有粗-细-较粗的沉积旋回演化;垛一段中部泥质岩类沉积较发育,可与下伏储层形成相对稳定的储盖组合;平面上深凹南部和西南部具有隐蔽圈闭形成的有利条件.【总页数】6页(P1-6)【作者】马英俊;李储华;李维【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江苏高邮凹陷马家咀-黄珏地区下第三系渐新统戴南组和三垛组一段含油气砂体沉积相特征 [J], 袁义善;朱履熹2.基于等时界面识别的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以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古近系垛一段为例 [J], 李维;朱筱敏;陈刚;马英俊3.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垛一段\r储盖组合定量分析及区带预测 [J], 丁建荣;李储华;马英俊4.高邮凹陷垛一段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J], 李储华5.高邮凹陷戴一段沉积环境演化及沉积相 [J], 房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地震沉积学

江苏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地震沉积学

江苏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地震沉积学赵东娜;朱筱敏;梁兵;马英俊;薄永德;吴冬;刘芬;孙书洋【摘要】江苏高邮凹陷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但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砂体沉积厚度薄,横向变化快.根据地震沉积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运用90°相位转化、分频处理、属性优选及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储集砂体进行了识别与描述.通过对典型地层切片进行精细地质解释与标定,明确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并最终建立了适用于断陷湖盆沉积充填的沉积模式.【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021)002【总页数】10页(P336-345)【关键词】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地震沉积学;滑塌浊积扇;沉积演化【作者】赵东娜;朱筱敏;梁兵;马英俊;薄永德;吴冬;刘芬;孙书洋【作者单位】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北京10000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扬州225009;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扬州225009;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扬州22500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其主要是利用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通过地震参数的特殊处理来识别岩性,利用不同沉积成因类型沉积砂体的地貌形态恢复沉积类型及沉积演化历史(Zeng,2004; Catuneanu,2006)。

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两部分,其早期研究主要讨论国外海相盆地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Zeng etal.,1996;Posamentier etal.,2003;Zeng and Hentz,2004)。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邮 凹陷北斜坡戴二段辫状河三 角洲沉 积特征和演化
李 坤 ,董桂玉 ,张振 国 ,邱 永峰 ,毕 天卓 ,张丽春
( 1 . 华北理 工 大学矿 业 工程 学院 ,河北 唐 山 0 6 3 0 0 9 ;2 . 中 国石 油化 工 股份 有 限公 司江 苏 油 田分 公 司 地 质科 学研 究 院,江 苏 扬州 2 2 5 0 0 9 )
图 1 高 邮凹陷北斜坡构造略 图及其地理位置
F i g . 1 T e c t o n i c s e t t i n g a n d l o c a t i o n o f t h e n o r t h e m s l o p e o f t h e Ga o y o u d e p r e s s i o n
作者简介 : 李坤( 1 9 8 8 一 ) , 男, 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 : 储层沉积与油气勘探 。E — m a i l : l i k u n s b r t @1 6 3 . e c u r 通信作者 : 董桂玉( 1 9 7 6 一 ) , 男, 副教授 , 硕 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含油气盆地分析方面 的教学与研宄工作 。
辫状 河 三 角 洲 的形 成 取 决 于 有 别 于其 他 三 角 洲 的控制 因素 , 如古地 貌特 征 、 物源状 况 、 水 流 机 制、 气 候条 件 等 , 这 些 控 制 因 素 反 过 来 左 右 了辫 状 河三 角洲 的沉 积特 征 , 这 些 有 别 于其 他 三 角 洲 的沉 积特 征构 成 了辫 状 河 三 角 洲 的识 别 标 志 。各 种 标
中图分类号 : T E l 2 1 . 3
引 言
高 邮 凹陷位 于扬 州 市北 部 , 是 苏北 盆 地 南 缘 一 典型南 断 北 超 的箕 状 断 陷湖 盆¨ J , 其 东 西 长 约 1 0 0 k m, 南 北 宽约 2 0~3 0 k n_ i 2 J 。高 邮凹 陷构 造 单 元 从南 至北 划 分 为 南 部 断 阶 带 、 中 央 深 凹带 、 北 部 斜 坡带 3个 次 级 构 造 带 J 。研 究 区 北 部 斜 坡 带 位 于
摘要 : 以岩心 、 录井 、 测井 、 分 析化验 和地震 资料为基 础 , 结合 区域地质 背景 , 对高 邮凹陷北斜 坡戴二 段沉积相 类型 、 展布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在总结 、 比较各类 型三角洲特 征的前提下 , 认 定北斜坡戴 二段主要发 育辫状河三 角洲
相, 局部发育 曲流河三角洲 和湖泊相 。在此基础上 , 重点对戴二段辫状河 三角洲各亚 相 、 微 相进行分析 , 划分 出辫状
表 现为 向上 变细 的不 完 整 正韵 律 , 不具 二 元 结 构 特
征, 故判定 为辫 状河 三角 洲沉 积 。
认识 的基 础 上 , 对 戴 二 段 三角 洲 相 进 行 详 细分 析 和 区分 , 并 对辫 状河 三 角 洲沉 积 特 征 和 演 化 进行 详 细
描述 。
2 辫 状河 三 角洲 相标 志
E — ma i l : d g u i y u c h e n g d u @s i n a . c o n r
资助项 目 : 河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 ( D 2 0 1 3 2 0 9 0 4 5 ) 、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 目( 1 2 2 7 4 2 0 3 )
沉 积 与 特 提 斯 地 质
( 3 )
北斜 坡 ¨ 。前人 基 本认 为北 斜 坡 戴南 组 主要 发 育
岩性 为颗 粒 支撑 , 分 选 性 较 好 。河 道 充填 剖 面 结 构
三角洲相 , 实际上北斜坡戴二段不 同位置 的三角洲
沉积 特征 有所 差异 , 因 此有 必 要 对 北 斜 坡戴 二 段 沉
积相 进行 详 细 研 究 。在 总 结 前 人 对 各 类 型 三 角 洲
发育三角洲沉积和湖泊相沉 积 ; 张喜林认 为戴一 段高邮凹陷从南向北分别发育近岸水下扇 、 湖底扇 、
三角洲 沉 积 , 戴 二 段 从 南 向 北 分 别 发 育 扇 三角 洲 、
湖底扇 、 三角洲沉积
; 高丽坤认为三角洲分布在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1 0 - 2 1 ;改 回 日期 : 2 0 1 5 — 1 2 - 0 3
高邮箕状 断陷北部 缓坡 , 西北 与菱 塘桥低 凸起 相
邻, 东至 吴堡 低 凸起 , 南 至汉 留断 层 ( 图1 ) 。戴 南 组沉 积 于吴堡 运 动形 成 的不 整合 面之 上 , 可分 为 戴

段( E d ) 和戴二 段 ( E : d ) 上下 两段 J 。
前 人对 高 邮 凹 陷 北 斜 坡 戴 南 组 沉 积 相 进 行 了 大 量 的研 究 。纪 友 亮 认 为北 部 缓 坡 带 主要 发 育 三 角 洲- 滨浅湖 沉 积体 系 ; 马文睿 认为北 斜 坡 戴南 组

沉 积 与 特 提 斯 地 质 s e d G e 0 1 。 a n d T e t h y a n G e o l o g y V 0 S 1 e . p 3 t 6 . 2 N 0 1 o 6 . 3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3 8 5 0 ( 2 0 1 6 ) 0 3 - 0 0 8 3 08 -
志 的综合 应用 , 可 以较 为准 确 地 识 别 出扇 三 角 洲 沉
河三角洲 平原 、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 三角洲亚相 , 并针对各亚 相对其包含 的微相进行进 一步划分 。在综合
考虑 目标 区域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 的基础 上 , 对沉积 相展 布和演 化进 行分析 , 并 对辫状 河 三角洲形 成机 理进行 了
探讨 。


词: 辫状河三 角洲 ; 沉积演化 ; 高邮凹陷 ; 戴二段 文献标识码 :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