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评《英国外交官和英美海军军官的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的反应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的反应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一项恶行,发生在1937年至1938年之间,据统计,期间有数十万中国平民及军民遭到日军的屠杀、强奸和酷刑。
这一事件震撼了全球,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应。
本文将考察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的反应和影响。
1.各国政府的立场与反应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表达对日本侵略行为和南京大屠杀的谴责和关切。
许多国家否认承认日本对南京的屠杀行为,这一现象引起了一系列的国际冲击。
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列强国家,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并禁止对日本出售军火和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
此外,一些国家还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正式的谴责和调查,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以阻止日本的侵略行为。
2.国际舆论的关注与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消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国际媒体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报道和揭露,揭示了日本军队所犯下的罪行。
这些报道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并促使更多的人们加入到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抗议中。
一些国际知名人士、学者和艺术家也通过他们的作品和言论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深入揭示,进一步加大了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和谴责。
3.国际人权组织的介入与行动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国际人权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关切。
许多国际人权组织纷纷发表声明,谴责并要求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以制止日本的侵略行为,并追究南京大屠杀的罪犯。
例如,国际红十字会为南京的受害者提供了人道援助,并通过向国际社会公开证据和报告来揭露日本军队所犯下的暴行。
这些行动加强了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谴责,同时也为受害者和幸存者提供了支持和保护。
4.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审判与纪念南京大屠杀结束后,国际社会追求对罪犯的正义追究和纪念受害者的举措。
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进行了对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国际审判,以确保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
此外,南京大屠杀还成为国际纪念日之一,以纪念那些无辜的生命并警示未来世代。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成果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成果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在中国南京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针对这一历史事件,数十年来,全球学者和研究机构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以揭示真相并记录历史。
以下是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成果。
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当时日本军队占领了南京市,并对该市的平民和士兵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强奸和掠夺。
根据各种历史研究成果,大约有30万至30万5千名中国平民和士兵在这场屠杀中丧生,同时还有大量的人遭受了蹂躏和摧残。
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和证据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深入挖掘了丰富的史料和证据,用以证明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和规模。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南京市民和幸存者的证言。
许多幸存者向世界各地的记者和调查人员描述了他们所目睹的残暴行径,这些证言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来证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和其残酷程度。
此外,还有大量的照片、日本军队的文书、外交记录以及其他相关历史文件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证据。
这些史料和证据齐备且多样化,为研究者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确定事件真相的依据。
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调查机构为了揭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调查机构在历史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国际红十字会的代表、外交官和记者以及一些中立国家的观察员来到南京进行调查。
他们记录下了大屠杀的事实,包括杀人、强奸、掠夺等残暴行为,并向国际社会披露了这一惨剧。
南京大屠杀的后果南京大屠杀不仅对南京的人民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它成为战争罪行和人权侵犯的最严重例子之一,也导致了对战争犯罪的国际法的发展。
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成果将使我们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以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意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二战期间的中国历史和日本侵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结果促使人们对战争罪行进行深思,呼吁制定法律保护无辜人民免遭侵略者的残暴行为。
通过向公众普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我们可以加深人们对战争暴行的认识,从而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
《南京大屠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
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
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第三方国对南京大屠杀暴行的见证——评《美国外交官的记载》
败投降, 是 否承认 二 战的胜 利成果 。笔 者作 为侵 华 日 日军殴 打或财 产遭 掳掠 , 以及 在美 国产业 上 的中 国人
军 南京 大屠 杀 遇 难 同 胞 纪 念 馆 馆 长 , 不 停 奔 波 于 北 被 屠杀 、 被掳 掠和 被 强 奸 等 日军 犯 罪 过程 。所 以 , 这 京、 沈阳、 抚顺 、 盐 城 等地 召开 的学术研 讨会 或者 座谈 些 外交 文件关 注 的重点 为美 国人 , 对 留在南京 城 内的 会, 对 日本侵 犯我 国领 土 主权 、 伤 害我 国核 心 利益 的 中 国百姓 所受 苦难 报道 有 限。尽管 如此 , 美 国外交 官
月1 0日, 日本 非法 购买 我钓 鱼 岛 , 引发 国 内外 一 片抗 暴行 的见 证 , 是 日军 制造 南京 大屠杀 的铁 证 。 议 之声 。钓 鱼 岛问题说 到底 是历 史 问题 , 是 日本 承认 因为美 国大使 馆 的管 理 范 围 限 于美 国财 产 和人
不 承认 曾经 对 中国 的侵 略扩 张 , 是 否承 认在 二 战 中战 员 , 这些 电文 主要报 告 了美 国财产 受 损 , 美 国公 民被
行 为表 示抗 议和谴 责 , 为维 护历 史真相 奔走 呼号 。所 们 留下来 的外 交文 件 , 仍 然汇 集 了许 多个 人 、 机构 , 以
幸 的是 , 无论 搭 车还是 乘机 , 我都 将此 书稿 带在 身边 , 及 其他不 同国籍公 民 的材料 , 涉及 到南京 地 区多方 面 仔 细 阅读后 提 出了一 些修改 意见 反馈 给 陆先生 , 想不 的情 况 , 包 括 日军暴 行 、 生 活条 件 、 经济状况、 政 治 生 到 他很 快 回复表示 接受 。其 谦谦 君子 之风 , 令人 学 习 活 、 军事行 动 和南京 居 民的反 抗等 多方 面 的境 况 。值 和 称赞 。 得 一提 的是 , 这些外 交 文件是 到 目前 为 止记载 南京 大 此 次结 集成 册 的美 国外 交 官关 于南 京 大 屠 杀 的 屠 杀期 间 , 以及此后 那段 时期 唯一 具有 连贯性 的 官方
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与否定主义的辩论
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与否定主义的辩论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在中国南京实施的一系列暴行,被广泛认定为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然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却一直备受争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否定主义者试图质疑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试图歪曲历史事实。
本文将就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与否定主义之间的辩论进行探讨。
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指的是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南京所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折磨行为。
根据各种历史文件和生存者的证言,南京大屠杀的确发生过。
事实上,许多可信的历史记录和照片都能证实这一点。
南京大屠杀造成了数十万中国平民和军队人员的死亡,以及大量的抢劫、奸淫等罪行。
二、否定主义的观点尽管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几乎已经确定,但一些否定主义者却试图歪曲这一历史事件。
他们提出了一些争议观点,试图质疑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其中一些争议观点包括:所谓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政府的宣传手段,日本军队并未犯下大规模屠杀行为,当时的死亡人数被夸大了等。
否定主义者试图通过修改历史记录和选择性使用 evidences,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质疑。
三、历史证据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有着丰富的证据支持。
第一个证据来源于当时的外国记者和外交人员。
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记者和外交官在南京都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的场景,在他们的报道和信件中,揭示了日军屠杀无辜平民和战俘的事实。
第二个证据来源是日本记录的观察报告和摄影师的照片。
在这些记录中,包括了残忍的杀戮、强奸以及其他侵略行为的详细描述和照片,这些材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和保存。
第三个证据来源是中国的目击者和幸存者的证言。
许多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在事后提供了证词,详细描述和证实了屠杀事件的发生。
四、否定主义的问题否定主义者试图质疑这些历史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对这些证据进行审查后,我们可以发现否定主义者在其论证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否定主义者常常凭借有限的历史记录和片段证据,试图否认整个事件的发生。
南京大屠杀研究报告
南京大屠杀研究报告一、引言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最为血腥残暴的事件之一。
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938日之间的南京大屠杀,造成了数十万中国平民和军人的惨死,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黑暗篇章。
本报告旨在对南京大屠杀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期铭记历史,呼吁世界和平。
二、背景与事件经过1.日本侵华背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渐加强了对中国东北的控制。
在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中,日军进一步与中国军队爆发冲突,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1月底,日军攻陷淞沪,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12月初,国民党政府撤出南京,将其作为临时首都。
南京保卫战开始,中国军民奋力抵抗。
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陷南京。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残忍的大屠杀,日军对南京城内的平民、士兵进行了无人区域的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抢劫。
数十万中国人遭到杀害,成为了一段可怕的历史记录。
三、南京大屠杀的规模与恶行1.数量惊人的死亡人数根据各种历史资料和文献记载,南京大屠杀致死人数约在30万至30多万之间,其中包括了士兵和平民。
2.虐杀惨绝人寰日军在南京城内展开了一系列的虐杀行为,包括大规模的屠杀、强奸、抢劫以及放火等。
无辜的平民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目标,无数人家破人亡,人间地狱再现。
3.文化遗产与历史的摧毁南京大屠杀期间,大量的文化遗产被毁,包括历史建筑、博物馆、图书馆等等。
这不仅是中国的悲剧,也是世界文化的损失。
四、历史与记忆1.国际社会的反应南京大屠杀在战后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谴责了这一事件。
然而,日本政府一直对南京大屠杀问题态度模糊,未能真正承认历史。
2.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证人一直在努力保持回忆,并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历史,包括口述历史、书籍、电影等,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五、呼吁和平与反思南京大屠杀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起重大罪行,提醒我们珍视和平和尊重每一个生命。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5 篇 篇一: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读后感 汤阴县伏道一中张映雪 2014 年 12 月 13 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前夕,作家何建明推出了近 60 万字的报告文学新作《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利用空闲时 间,我仔细翻阅了该报告文学,作为向首个国家公祭日的献礼之作,何建明以大气磅礴的文笔 和详尽的事实,以第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我们,以犀利的拷问使我们 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及其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中国南京发生 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 6 周的血 腥屠杀。
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
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 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 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 血泪史。
日军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 30 余万人,日寇在我 中华大地上是无所不为,残害我同胞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气焰之张狂可以说是人神共 愤,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 痛。
作者通过将南京大屠杀置于历史和民族的长河中进行观照,以全球化视野和长远眼光进行 了思考和写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 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 2.3 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 3 年的财 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
二战后,苏联从德国获得 120 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犹太人从德国获得 600 亿美元的赔偿。
而饱受侵略战争蹂躏的中国作 为二战战胜国,考虑到同日本是邻国,中国政府从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望和长远利益出发, 放弃了赔偿要求,但换来了日本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的参拜靖国神社,换来了日本侵犯我们的固 有领土——钓鱼岛,换来了日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换来了日本对我中华民族的蔑视。
国际舆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评价
国际舆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评价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在国际舆论中备受争议和关注的事件。
本文将就国际舆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评价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规模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当时的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南京。
据历史记载,大量的中国士兵和无辜平民遭到了日军的残暴虐杀,同时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强奸、纵火和抢劫等暴行。
根据展示的证据和幸存者的证词,南京大屠杀的规模和残忍程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慨。
二、国际舆论的反应在实施南京大屠杀期间,有部分国际记者和外交官目睹并报导了这一事件,他们的目击证词成为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报纸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报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谴责。
例如,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揭露了日军暴行的细节,使全球人民对日军侵华行径深感愤慨。
此外,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不久,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和谴责。
当时的国际红十字会派出代表团前往南京,他们对南京大屠杀的现场进行了勘察,并发布了有关日军暴行的报告。
这些信息引起了各国社会的愤慨,一些国家政府在此后的国际会议上,对日本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谴责。
三、历史评价的变化然而,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评价并没有始终保持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国家和学者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有所差异。
在战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复杂性,一些国家在对待历史问题时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对南京大屠杀深度讨论的机会有限。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和证据得以公之于众,国际舆论对南京大屠杀的评价发生了转变。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公开谴责日本在南京犯下的暴行,并呼吁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并作出真诚的道歉。
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试图宣传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以避免历史的重演。
四、相关争议与挑战尽管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国际舆论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南京大屠杀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总结
南京大屠杀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总结一、调查背景72年来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沉重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和耻辱。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之间的交往,特别是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两国人民之间和平交往和共谋发展的愿望也比较强烈。
但是,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在日本政府的默许下,通过了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领土争端,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周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可以原谅日本,但不能遗忘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教训,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了。
二、调查研究目的现今,中日两国关系,是两国人民情感触动较大的热点话题,是一个值得两国人民共同深彻探讨的话题,也是值得当今中学生深思的问题。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都在为国家所取得的发展所喜悦,可72年前的那场震撼世界的屠杀罪行,有多少人还会铭记,铭记这民族的耻辱,同胞的血泪,居安思危,又有多少人会思考历史呢?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大学生,希望通过这项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于我们深刻地审视历史,理性地评估现在,正确地把握未来三、调查方法及形式步骤1.制作问卷2.分析问卷3.收集南京大屠杀图片4.调查报告目的5.起因6.具体内容7.影响8.教训9总结四、调查评价及认识本次调查报告同时也兼具了爱国主义宣传,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国民时刻谨记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目的。
人类罪行南京大屠的历史评价
人类罪行南京大屠的历史评价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市进行的一场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
这场暴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愤怒和谴责,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人权,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评价展开探讨。
一、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和事实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和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是明确无疑的。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随后,他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扩大到全国范围,并于1937年攻占了中国首都南京。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内,日军对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抢劫。
众多不可名状的罪行发生,屠杀的人数众说纷纭,但据悉至少有30万人遇害。
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评价1. 全球性的谴责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残忍的战争罪行之一,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纷纷表示对这一暴行的愤慨和谴责,并呼吁日本政府追究战争罪责。
南京大屠杀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促使了全球历史学界对该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
2. 日本政府的态度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态度存有争议。
尽管已有大量的历史证据和目击者的证言,但日本政府一直试图淡化或否认这一事件的规模和严重性。
这种态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批评和质疑,也给予了相关国家和地区更大的责任感,推动研究者、学者、记者和公民以不同方式揭示和讨论南京大屠杀。
3. 历史学家的观点绝大多数的国际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南京大屠杀是对人类尊严的严重践踏,是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罪行之一。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文献、目击者证言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南京大屠杀的细节进行了科学而客观的还原和解读。
他们一致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暴行,其罪责应当由日本政府和日本社会承担。
4. 后人的审视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人类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反思和追思。
这场暴行提醒我们要深入反思战争和种族仇恨所造成的痛苦和破坏,并以此为教训,促使我们永远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摒弃战争。
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观察
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观察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幕。
这场屠杀从1937年12月开始,至1938年1月结束,期间,日军对中国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掠夺和强奸,造成了大量无辜人民的伤亡。
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关注,并引发了各国媒体和舆论的广泛讨论。
一、国际舆论的关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表达了极大的震惊和愤怒。
各国留学生、记者和外交官等积极报道了日军的暴行,并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给世界。
特别是部分西方国家的媒体,对日军的暴行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二战期间中国抗战的象征之一。
二、国际舆论的分化尽管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普遍关注,但在舆论的处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分化。
一方面,有些国家和媒体公开批评日本军队的暴行,并表示谴责。
他们将南京大屠杀视为战争罪行,对日本军队的暴行提出严厉抗议。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国家和媒体选择了保持沉默,或者对南京大屠杀进行淡化或否定。
这些国家或者媒体出于政治、经济或其他目的,在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评价上持有较为保守的态度。
三、国际舆论的影响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对日本军队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国际社会的关注迫使日本政府在战后接受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虽然日本政府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试图淡化或否定这一事件,但由于国际舆论的压力,最终不得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向中国民众正式道歉。
其次,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也促使国际社会对日本战争罪行形成了共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谴责,并将其视为二战期间的重要战争罪行之一。
这也为二战战犯的审判和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结起来,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观察表明,国际社会对日本军队的暴行进行了广泛关注,并对其提出谴责。
尽管存在舆论的分化,但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最终促使日本政府接受了历史真相,并为其造成的伤害向中国民众道歉。
南京大屠的影响力
南京大屠的影响力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城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屠杀事件,也是二战中最为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这次残暴事件对南京及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历史、社会和人类道德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力。
一、政治影响南京大屠杀使中国人民加强了对帝国主义势力的认识,特别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抵抗意识进一步加强。
这场集体屠杀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加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决心。
同时,南京大屠杀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国外交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纷纷谴责日本军队的暴行,并通过各种方式施压日本政府,要求其对侵华战争罪行负责。
此事件使得日本在国际上声誉扫地,加剧了其与世界各国的紧张关系。
二、历史影响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二战期间中国人民的痛苦记忆,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块沉重的石碑。
这场残暴事件的发生,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和侵略野心,为中国人民认识和面对历史提供了重要教训。
南京大屠杀也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重要一页。
它被写入了二战的历史教科书,成为人们警示侵略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案例。
这场屠杀事件的记载和记录,提醒着世人珍惜和平、抵制战争、捍卫人权的重要性。
三、社会影响南京大屠杀对南京市及其居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事件过后,南京城的建筑物几乎被摧毁,无数家庭破碎,无数生命受到摧残。
这场大规模的暴行严重破坏了南京的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南京大屠杀也鼓舞了南京市民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幸存者和亲友们组织起来,积极寻找罪行证据、追求正义。
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们和他们的家人们通过宣传、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努力向历史保持警觉,并呼吁世人不要忘记这一人间惨剧。
四、人类道德影响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暴行无情地剥夺了几十万无辜生命。
这场残忍的屠杀事件,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深刻触动了人们对人类道德和价值的思考。
南京大屠杀使人们认识到了战争和暴力的恶劣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对人权和和平的重视。
南京大屠的历史文献
南京大屠的历史文献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文献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之一,也是二战中规模最大、残忍度最高的暴行之一。
虽然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试图否认或淡化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但历史文献的确实存在,提供了无可争议的证据,揭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一、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已经迁往重庆,日本帝国主义军队攻占了南京。
这段时间,南京成为了日军对中国进行大规模屠杀和强奸的集中地。
二、《南京日记》历史学家约翰•拉贝(John Rabe)是当时的国际安全区秘书,他亲身经历了南京大屠杀,并将所见所闻记录在《南京日记》中。
这本日记成为了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的重要历史文献。
拉贝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日本军队无差别屠杀、焚烧、抢掠和强奸平民的残暴行为。
他的记录以客观和可信的方式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面貌。
三、《薛福成日记》薛福成是当时南京的一名居民,他在《薛福成日记》中记录了自己亲眼目睹的许多南京大屠杀的细节。
他描述了大量的暴力行为,包括日军对无辜平民的残忍杀戮、强奸妇女以及以各种方式凌辱和虐待中国人民的行为。
薛福成的日记告诉我们南京大屠杀的规模之大和残忍程度之疯狂。
四、《南京的黎明》《南京的黎明》由作家山崎丰子撰写,记录了许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细节。
通过描绘和分析南京大屠杀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这本书提供了深入的了解。
《南京的黎明》通过大量的证据和实例,清晰地展现了日本军队对南京市民的大规模屠杀和暴行。
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是由中国国家档案馆出版的一系列文献,收录了完成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查明、整理和公开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文献。
这些文献包括见证南京大屠杀的证词、受害者的存活证言以及其他资料等。
这些档案成为了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其他南京大屠杀相关文献除了上述文献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南京大屠杀相关文献和研究。
关于南京的书籍
关于南京的书籍
1.《南京大屠杀》:该书记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对中国平民和俘
虏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和强奸的历史事实,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著作之一。
2.《金陵十三钗》:该书以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为背景,描写了一批
独立自主、聪明坚毅的女性形象,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底蕴的文艺作品。
3.《明清金陵城垣史话》:该书通过对南京城垣历史的深度探究,展
现了南京城垣的曲折演变和历经风雨的经历,是了解南京城市历史的重要
参考资料。
4.《南京民国建筑志》:该书记录了南京在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与发
展历程,展示了当时的建筑成就和思考,是研究南京现代建筑风格的重要
资料。
5.《南京文化史》:该书详细介绍了南京历史上的文化成就和发展趋势,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多个领域,是深入了解南京文化底蕴
的重要读物。
6.《白鹭洲诗话》:该书是清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部南京文学著作,描写了南京的山水环境、历史风情和人文精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
史价值。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在中国南京的一场悲剧。
大约在1937年至1938年期间,日本军队占领了南京,对南京的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掠夺行为。
这场惨绝人寰的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成为了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和讨论也逐渐由传统的角度转向了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视角。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历史研究的新视角和方法探讨南京大屠杀。
首先,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研究者们开始从多个角度去探究这一事件。
传统的研究更侧重于日本军队的暴行和中国受害者的遭遇,却很少有对日本士兵的心理状态和动机进行深入分析。
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不同士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有的士兵可能是盲从军令,有的士兵可能是出于兽性的发泄,而有的士兵则是抱有恶意的故意行为。
这种多角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其次,历史研究开始注重对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的个人经历和口述历史的挖掘。
在过去,研究者们往往倾向于从统计数据和官方文献中寻找证据和真相,而忽视了那些个人的声音和回忆。
然而,通过记录和整理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历史,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真相和受害者的遭遇。
这对于重建历史和维护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现代科技手段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比如,通过对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的数字化修复和分析,我们可以还原当时的场景和情况。
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我们也可以对日本军队中的个别士兵进行追踪和辨识。
这种科技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还原历史细节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最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事件研究转向了更加普遍的历史背景研究。
研究者们开始深入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中国的抗日战争和战后日本的历史,并将南京大屠杀置于这一背景下,进行更加综合的分析。
这种综合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南京大屠杀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的重要性。
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研究
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研究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事件。
在这场事件中,约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本侵略军残忍杀害。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讨论,且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的舆论影响。
本文将对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研究进行探讨。
1. 事件发生后的国际舆论反应南京大屠杀在二战期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各国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残忍的事件,且国际上也出现了不同态度的声音。
一些国家和媒体公开谴责日本军队的暴行,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
然而,也有一些国家选择保持沉默或对事件持中立立场,这可能受到其与日本的利益关系或外交考虑的影响。
2. 国际舆论对南京大屠杀的重要性认识过去几十年来,南京大屠杀逐渐成为国际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方法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些研究聚焦于战争罪行的真实性和规模的考证,以呼吁世界对历史真相的正确认知。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回应,试图揭示各国舆论态度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和警示南京大屠杀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残忍的暴行之一,其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二战期间。
国际社会普遍对这一事件表示谴责,并通过联合国、教育机构和纪念活动等方式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人道主义价值的认识,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4. 国际舆论研究的挑战与展望虽然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记忆存在较大差异,这会导致研究结论的不一致。
其次,在获取相关历史资料和证据方面仍存在困难,这也限制了研究的深入。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以推动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
结论: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的一场血腥惨剧,在国际舆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者通过对其国际舆论反应和影响的研究,揭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真相和人道主义价值。
南京大屠的后续调查
南京大屠的后续调查南京大屠杀的后续调查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罪行之一,至今仍是历史上的痛点和争议话题。
然而,事实上,南京大屠杀的记载并非立即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调查。
本文将探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的调查情况,并对相关的调查和记载进行深入分析。
一、调查机构的建立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此事,并对罪行的真相提出质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成立了各类调查机构,旨在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详实的调查。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大屠杀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45年成立,由包括学者、律师、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在内的一批知名人士组成。
调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南京大屠杀的追责之路正式展开。
二、调查报告的发布1946年,南京大屠杀调查委员会发布了首份调查报告,详细记载了日军在南京期间犯下的种种罪行。
该报告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报告中提到了大量的证据,包括幸存者的证词、日军军官的口供、图书馆档案中的文献等,无一不确认着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真相。
三、证词的收集与分析除了调查报告的发布,南京大屠杀的后续调查还涉及大量的证词收集和分析工作。
调查委员会成员深入南京各地,找到了大量目击者和幸存者,记录了他们的亲历经历,并整理成书。
这些书籍成为后来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况。
四、外部证据的收集除了来自南京的证词,调查委员会还致力于收集外部证据,以证实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委员会的成员对国内外的图书馆、档案馆进行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和日军的战争罪行记录,这些材料为南京大屠杀的调查提供了重要支持。
五、国际反应与争议调查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民间团体对调查结果表示关注和谴责,要求对战争罪犯进行审判和追责。
然而,也有一些声音对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质疑,并试图歪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这些争议一直持续至今,使南京大屠杀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
六、历史记忆与和解南京大屠杀的后续调查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期间的战争罪行,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记忆。
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分析
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分析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市(当时称为南京)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暴行的称谓。
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既在中国国内,也在国际舞台上。
本文将通过分析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力,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探讨。
首先,南京大屠杀在中国国内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场暴行导致了无数中国人的死亡与苦难,对整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长期以来,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象征之一,被广泛铭记于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
每年的12月13日被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举行悼念仪式,以表达对死难者的尊敬和追思。
此外,南京大屠杀的痛苦回忆也在中国的各级教育中得到广泛传承,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并且警示后人珍惜和平,不再重蹈覆辙。
其次,南京大屠杀也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谴责。
这场暴行的残忍程度和规模造成了国际社会的震惊。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日本政府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并要求追究日本军队的战争罪行。
1937年12月,国际红十字会派遣了一个国际委员会,对南京市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布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报告,揭示了日军的恶行。
这份报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对日本军队犯下的罪行进行国际审判提供了证据。
此外,南京大屠杀还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人权保护和战争罪行的制止,对二战后国际秩序和法治体系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力也体现在国际历史研究领域。
这一事件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不仅中国学者,许多国际学者也致力于对南京大屠杀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证据,连接幸存者的口述史料,还原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也有助于提供国际社会对日本军队战争罪行的评价与追究。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交流,南京大屠杀成为了国际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不断丰富和修正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认知。
然而,尽管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力已经广泛存在,但也存在着一些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否定或淡化。
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文化影响
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文化影响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市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战争罪行,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残忍的一次屠杀事件之一。
这场暴行不仅导致了数十万南京市民的死亡,也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首先,南京大屠杀的文化影响体现在世界历史观的转变上。
在二战结束后的许多年里,南京大屠杀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直到1980年代,中国政府通过大量出版物、纪录片等方式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揭示给世界。
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持续关注,并成为二战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被广泛纳入了世界历史课本,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南京大屠杀的文化影响还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各种文学作品、电影和纪录片中都出现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绘和批判,这些作品通过细致真实的描述,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屠杀的残忍和惨状。
例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中就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场景。
这些作品不仅传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警示,同时也将南京大屠杀的文化影响推向了更广泛的领域。
南京大屠杀的文化影响还在教育领域中凸显。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被纳入了中小学的历史课程,以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向学生进行教育。
这一举措有助于加强年轻一代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和记忆,并培养他们对于和平、人权的珍视和追求。
此外,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和博物馆也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场所。
除此之外,南京大屠杀的文化影响还体现在国际社会对于人权保护的关注上。
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世界上最残酷的战争罪行之一,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人权保护的广泛讨论。
此事件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和承诺维护人权,同时也成为历史上对此类罪行制定国际法律的重要标志之一。
南京大屠杀的文化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全球人权保护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起来,南京大屠杀作为一场悲惨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文化影响。
它改变了世界历史观,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影响了教育和人权保护的发展。
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国际影响
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国际影响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南京城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屠杀事件。
这场残忍的屠杀不仅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谴责。
本文将重点探讨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首先,南京大屠杀在国际上引起了公愤和谴责。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很多战争与屠杀在国际社会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程度和规模使得国际社会无法忽视。
据中国官方统计,日军在南京屠杀期间杀害了数十万无辜的中国平民和战俘,以及进行了数千起强奸和性暴力行为。
这些罪行震惊了世界,许多国际组织和政府对此事件表示了强烈谴责,并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表达了慰问和支持。
例如,国际红十字会、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发表了声明,谴责日军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成为全球范围内反对侵略战争和维护人权的象征。
其次,南京大屠杀使得战争罪行成为国际刑事法的一个重要领域。
南京大屠杀的暴行直接违反了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
这场事件的曝光也导致了关于战争罪行的国际讨论和法律制定的推进。
1946年,东京审判对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进行了调查和审判,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战争罪行为主题的国际军事法庭。
而南京大屠杀也成为了国际刑事法的一个重要范例,对于后来制定的《罗马规约》(国际刑事法院的创立),以及后来的国际刑事法院审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京大屠杀使得国际社会更加重视颁布和实施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为战争罪行的制裁和正义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此外,南京大屠杀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然而,南京大屠杀给南京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对南京的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许多历史建筑和文物被焚毁或丧失。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性和需要加以保护。
在国际上,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加强了对于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第3 1 册 还增加 了英美 两 国是年 留在 南京海 军 军 官 的记 忆 , 明显 超 出了英 美两 国外 交官 的视野 。 在 陆束 屏此 次奉 献 给读 者 的新 著 中 , 人们 可 以 从 中读 出英 、 美、 德 三 国 外交 官 , 当年 是 如 何 记 录并 成 功发送 出 白色 恐怖 下 的南 京 城 外 , 乃 至 于让 世 界 了解正 在发 生 的南京 大屠 杀真 相 的 。正 如陆先 治 学 院 、 南京警 备 区、 南 京 市 公 安 学 校 等 院
美 国、 英 国、 德 国 的 外 交 官持 续 不 断 地 起 草 报 告, 呈 交给他 们 各 自的 上级 官 员。 外 交官 的报 告 大 都 完好 地保 存在 他 们 各 自的 国 家档 案 馆 内, 这 些 外
与 其他状 况 的信 息 。与 此 同时 , 他 们 的职 责要 求他 们 每 天书 面记载 他 们 周 围发 生的 情 况 。 因此 , 这 些
海军记 载的材 料 为研 究 者提 供 了又一 个机 会 , 从 海
南 京 大 屠 杀 史 研 究 的 又 一 力 作
评《 英 国外 交官 和 英 美 海 军 军官 的记 载 日军 大屠 杀 与浩 劫后 的 南京城 》 一书
一
朱成 山
( 中国抗 战史 学会 副会长 、 中国 日本 史 学会 日军侵 华史 学会会 长 、 研 究员 南京 2 1 0 0 1 7 ) 2 0 1 3年 1 2月 , 南 京 出版社 出版 旅 美 华 侨 陆 束 屏先 生 的新 著—— 《 英 国外 交 官 和英 美 海 军 军 官 的 美 英 两 国查 找资料 , 以 详实 的档 案 批 驳 日本 否 认 侵
1 31 -
国和英 国海军进行 通讯 联络 , 将 信 息发布 出去 , 依 靠
美 国和 英 国炮艇运 送邮件 和给 养 。 由于美 国大使 馆
处 于南京城 的 中部 地 区 , 离 美舰 “ 瓦胡 号 ” 停 泊 的 江
美 国与 英 国海 军 军 官只 偶 尔获 准进 入 南京城 。 然而 , 虽然他 们 没有像 在 城 内的外 交 官 那样 有 很 多
的 情 况及 其 后果 , 以及 总体 社会 状 况具 有 连 贯 性 的
真相奔走呼号。所幸的是 , 身在异 国他 乡的陆束屏
先 生也 能 够与我 们遥 相 呼应 , 不辞 劳苦 , 连 续奔 走 于
・
可靠记录。然而, 当时外交官在 南京登岸进城时, 三
个 大使馆 都 没有 无 线 电 发报 设 施 , 他 们 完全依 赖 美
机 会进 行持 续 而详 细的 观 察 , 他 们 的 炮艇 就 停 泊 在
边 有相 当的距 离 , 希 汉 海军 少校 为 美 国 大使 馆 提 供
了无线 电发报 机 , 以及 一 名 熟谙 日语 的 海 军发 报 员
南京旁边, 与外交官和传教士保持 紧密的联 系, 这些
海军 军官很 方便 、 也 有机 会 获 得 城 内相 关 日军暴 行
3 1 册 是英 国外 交 官 的记 载 , 则 来 自英 国 的档案 。此
记载—— 日 军大屠杀与浩劫后 的南京 城》 以及《 腥
风血 雨话 金 陵 》 两本书后 , 再 次 与 本 馆 合 作 编 撰 南 京 大屠杀 新 的史料 书籍 , 并 再 次 同意 将 此 书 汇 人 本 馆 负责编 纂 的“ 南京 大 屠杀 史 研 究 系列 丛 书 ” , 成 为 第3 1册 , 充分体 现 了他对 我 们 的充分 信任 和鼎 力 帮
助。
今年是《 中 日和平友好条约》 签定 3 5 周年 。但
去年 9月 , 日本 非法 购买 我 钓 鱼 岛引 发 的问 题 持续 发酵 , 中1 3两 国关 系 跌 至 谷底 。 1 3本 政 要 扬 言 不 承 认侵略 , 推行所谓 “ 积 极 的 和 平 主 义 ”, 甚 至 扬 言要 击落 中 国的无人 飞机 。 中国捍卫 在二 战 中被 日本 窃 取钓 鱼 岛领土 的立 场 坚 定 不 移 , 一 年 来 派 出海 监船 巡 航钓 鱼 岛海 域 达 5 9次 之 多 。笔 者 作 为 中 国抗 战 史学会 副 会长 、 侵华 日军 南京 大屠 杀史 研 究会 会 长 、 侵 华 日军 南京 大屠 杀 遇 难 同胞 纪 念 馆 馆 长 , 年 内先
交文件 构成 了记 载 南京 大屠 杀期 间与此后 数 月发 生
校, 讲述 中 日 关系的过去 、 现在与未来 , 应邀参加第 九届北京 ・ 东京 中 日关系论坛 , 赴京参加全 国部分
抗 日战争 纪念馆 座 谈 会 , 在 宁 组 织 召 开第 四届 海 峡 两 岸抗 战史 学术 研 讨 会 等 一 系列 活动 , 为 维 护 历 史
略与 加害 历史 的妄 言 。
记载—— 1 3 军大屠杀与浩 劫后 的南京城 》 一书 , 这
是继 2 0 1 2年 他 授 权 本 馆 编辑 出 版 《 美 国外 交 官 的
此 次结 集 成 册 ( 第 3 1册 ) 的《 英 国外 交 官 和 英 美 海 军军 官 的记载— — 日军 大屠 杀与浩 劫后 的南 京 城》 一书 , 与 已经 出版面 世 的 “ 南京 大 屠 杀史 研 究 系 列丛书” 第3 0册 , 即《 美 国 外交 官 的记 载— — 日军 大 屠杀 与浩 劫 后 的南 京 城 》 相 比较 的话 , 既 可 以 形 成 姊妹 篇 , 又有 着 明显 的不 同 , 两 者都是 当年 留在 南 京 的西 方外 交 官关 于南 京大屠 杀及 其劫 后南 京第 一 手 的真 实 档 案 。但 国籍 不 同 , 档案来 源不一样 : 第 3 0册 是美 国外 交 官 的记 载 , 来 自美 国 的档 案 ; 而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