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16《雷雨》-人教部编版(1)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1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1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 4 月20 日中心发言人:课题:16 雷雨第1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会认“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垂”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雷雨前的景象,怎样感受?能在语境中体会。

教学重难点1.掌握“垂”的笔顺,规范书写“垂”。

2.通过朗读感悟,练习运用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如:压、垂、乱摆、坐)教学过程:一、导入1.放打雷的音频,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去更多地了解雷雨。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相机教写“雷”字。

2.谁来说说看你印象中的雷雨是什么样子的?【设计意图: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象。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你发现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从文中分别找到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引导学生抓住“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这些关键词句去划分段落。

补充板书:雨前雨中雨后4.小结:按顺序写出了不同景象。

三、分段学习,品读课文,学习雷雨前学生读雨前段落,了解大自然的变化,感受到了什么?雷雨前最先发生变化的是什么?指名汇报。

相机出示句子和图片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相机的认识压字,教写“压”字。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无数的乌云、很厚的云)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此时的乌云。

(板书:乌云密布)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能感受“压”的感觉吗?谁来做做“压”的动作?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会觉得怎么样?请你带着这种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PPT2):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指名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感受读,师评议。

再指名读、齐读。

仿说ABB词语。

过渡:你还看到了什么?(机动环节)【设计意图:这句话的朗读指导是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压”,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感受,师必须入情入境引导学生朗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最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案-最新
明确:“水满了”说明雨下得很大。“青蛙也叫起来了”写出了雷雨过后青蛙很快乐。
8.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明确:时间顺序。
9.拓展: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
明确: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其实在雷雨云中,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人们之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光在空气中差不多每秒钟要走30万千米,用这样的速度,1秒钟可以围绕地球的赤道跑七圈半。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约走340米,差不多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光从闪电发生处传到地面的时间,一般不过几十万分之一秒,可是声音跑同样的距离就需要较长的时间。
扑:左右均衡,“卜”竖为垂露竖。
易错提示:
乌:中间没有点。
压:上面没有一点。
迎:里面是“卬”,不要写成“印”。
(3)多音字。
(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乌(乌黑)—鸟(小鸟)—马(马车)
压(压力)—庄(村庄)—历(历史)—厌(讨厌)
雷(雷声)—雪(雪花)—雨(雨水)
老师(迎)面走来 满天的乌云(压)下来 嫩绿的柳枝(垂)下来
雷雨
第(六)单元第__16_课第_1__课时
课题
雷雨
作课时间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景象。
3.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时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填空。
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雷雨》 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雷雨》   部编版

《16 雷雨》一.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

《雷雨》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本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少,只有四个,学生自主掌握其音、形比较容易。

要求写的字有12个,规律性很强,其中有8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是半包围结构,利于这些已掌握部分合体字书写方法的学生梳理写字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巩固。

课后题的“读读想想”版块第一次明确在教材中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

而在“读读抄抄”版块中,编者利用学习小伙伴的泡泡话,提出带点词用得好的说法,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体会“压、垂、挂、坐”用词的巧妙。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4.体会作者按时间顺序、巧用对比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句歇后语,老师只说前半句,看看谁能猜出后半句?是呀,六月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一会笑容满面阳光灿烂,一会也许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

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把课文分成三段。

并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品读感悟(1)雷雨前自由朗读雷雨前.圈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并想象画面,你都看到了什么?交流: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动作表示?从“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你有什么感受?(闷热)齐读: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出示: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垂”是什么意思,谁能用手表示?能不能换成掉?体会垂字的好处。

你想象一下蜘蛛此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呢?谁能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这一部分?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下,忽然狂风大作,蜘蛛仓惶逃走的情景。

16《雷雨》(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16《雷雨》(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6《雷雨》【教学目标】1.会认“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借助关键的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的变化。

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谜语让大家猜。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的泪珠下。

课件出示,生读。

同学们,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啊?老师总结:雷雨。

同学们喜欢雷雨吗?知道雷雨来时的景象吗?听雷雨音频。

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来学习《雷雨》,在这篇文章里肯定能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板书:雷雨。

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雨呢?下雨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景象呢?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

(毛毛雨、阵雨、暴雨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同学们,赶快打开我们的《雷雨》这一课,先听老师范读一遍。

老师范读结束了,同学们自己可以美美的读一读课文,在读之前请看大屏幕。

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和二类字。

(3)读的过程中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2.检查自读情况。

按照时间顺序,课文可以分成三部分: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板书)。

三、精读课文,感受雷雨。

(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1.师:同学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优质教案-16 雷雨(1)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优质教案-16 雷雨(1)

16 雷雨单位: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姓名:刘艺文一、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6课的一篇课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黑、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本课带动词的句子时重音落在动词上,会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认、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带动词的句子时重音落在动词上。

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四、课程资源整合整合电闪雷鸣音效及轻音乐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五、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制作音效、多媒体课件在现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图文结合法,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乌云、蜘蛛、蝉、树的贴图或简笔画。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学过一首儿歌《小雨,沙沙沙》,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学生齐唱)2、同学们知道这首儿歌里的小雨是哪个季节的雨吗?(春天)3、今天老师也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场雨,但不是春天的雨而是一场夏季的雨。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雷雨》。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教师提示雨字头和“雨”单独写的区别)(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2、理清课文脉络1、老师这里有两幅图片,谁能把它们贴到正确的位置上?预设:生1贴对,生2贴错,再指明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来贴。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6 雷雨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6 雷雨教案

16 雷雨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积累新词。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能熟读成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4.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助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积累新词。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了解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入谜语,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脾气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成串泪珠伴着下”。

打一自然现象。

板书:雷雨2.出示天气变化的视频3.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欣赏一篇关于雷雨的课文。

出示题目、齐读。

(板书:雷雨)4.雷雨会有什么样的景象那?5.想一想,文中写了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呢?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二,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读完后和同桌讨论:课文写了雷雨哪些时候的景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教师参与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1.课文写了雷雨前有什么样的景象?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1,2,3,自然段,从文中找一找。

2.(课件出示:漫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生读3.这句话是写雷雨前的什么景物?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乌云的多?板书:满天黑沉沉4.课件出示:乌云密布整座城市的视频5.乌云越来越低,笼罩了整个城市,想象一下你刚刚看到的图片,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三,品析课文1.雷雨中。

(出示4~6自然段原文)。

(1)默读4~6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时的情景。

(2)课件展示雷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雷雨时有什么现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16雷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16雷雨

16 雷雨【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夏天的时候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突然下雨?说说你遇到的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下雨的课文吧!(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自由读课文,自然段标序,读通课文。

同桌互相正音。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

(字音字形)“蝉”“垂”是翘舌音,“窗户”这个词中“户”读轻声。

“逃走了、下起来了、看不清了、小了”等词的轻音。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雷”上下结构,可记作“雨”+“田”,区别形近字:雪、苗等;“乌”单一结构,4画,注意区别形近字:马、鸟等;“黑”上下结构,12画,上部不要写成“里”;“压”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点,区别形近字:庄、圧等;“垂”单一结构,8画,注意笔顺,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均等;“户”上下结构,4画,注意区别形近字:尸、广等;“迎”半包围结构,7画,先写里面再写外面,“卬”不要写成“卯”,注意区别形近字:仰,柳等;“扑”左右结构,5画,“卜”,区别形近字:补、朴等。

3.根据动画演示描红书写,教师巡视相机纠正,互相评价。

提出不理解的字词,集体交流。

生字组词,生词造句。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雷雨前、中、后图片,指名回答。

思考:哪些段落分别写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四、拓展交流。

找出雷雨前、中、后的景象所在段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五)16《雷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五)16《雷雨》

《雷雨》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雷雨》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这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优美短文。

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色,又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文共有8个自然段。

1到3自然段主要写雷雨即将来临的情景。

满天的乌云,一动不动的树叶,一声不出的蝉,写出了雷雨前沉闷的天气。

尤其是“压”字,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

突然袭来的大风,乱摆的树枝,逃跑的蜘蛛,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和不安。

闪电,雷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给人恐惧之感。

4到6自然段主要写雷雨中的情景。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小了”,写出了雨起初又大又急,接着越下越大,渐渐地变小的过程。

“哗,哗,哗”写出了雨又大又急,“渐渐地”写出了雨逐渐变小,充分表现了雷雨的特点。

7到8自然段主要写了雷雨之后的情景。

这一部分作者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空中——树上——池塘如画卷一样徐徐展开,通过雨后不同事物:清新的空气,天空的彩虹,蝉叫了,蜘蛛坐回网上,池塘水满,青蛙叫了,写出了雷雨后清新愉悦的画面。

课文中的插图天空和地面上下呼应,浑然一体。

天空中电闪雷鸣,雨帘密织,地面上一切笼罩在雨中模糊不清,和课文中的第5自然段内容相匹配。

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提取明显信息和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

本课要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整合信息,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要求有梯度地提高了。

纵观本课语言特点,都是简短的句式,容易提取信息。

对学生难度较大的是:本课没有明显的时间词,如何让学生发现课文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写作顺序;提取了信息之后,如何整合信息说清楚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16雷雨教案新人教版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16雷雨教案新人教版
内容逻辑关系
①重点知识点:
-雷雨的基本概念:雷雨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天气现象,由大气中的电荷分离产生的放电现象。
-雷雨天气的影响:雷雨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它并学会如何应对。
-雷雨的应对方法:学会判断雷雨天气的到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②关键词:
-雷雨、电荷分离、放电现象、天气现象、影响、应对方法、防护措施
-表达方式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模仿和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创作等方式,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雷雨天气和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1.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2.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3.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象,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A.雷雨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B.雷雨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A
3.判断题
题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题型二:请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答案:错误
4.简答题
题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述雷雨的基本概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16《雷雨》-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16《雷雨》-人教部编版

《雷雨》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理解】《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

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

这堂课通过形状生动的录像,逼真的雷雨录音,真实的照片,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地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景。

【设计理念】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简介】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

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

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雷雨时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方法。

4、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5、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6、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7、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1、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3.了解雷雨的特征。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播放听写的词语。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

(板书课题)二、自读自悟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部编】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6 雷雨教案1

【部编】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6 雷雨教案1
2.巡视,反馈。
3.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指名读。
当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向你压下来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请你把这样的感觉放进去读一读。再指名读。
教师范读。再指名读。
齐读。
这时的天空用一个词就是——板书:乌云密布。
天气真闷哪,连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叶子——,蝉——(学生接说)。
4.忽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接说)树枝乱摆。
(加动作帮助理解)这乱摆的树枝一会儿朝东,一会儿(),
一会儿朝南,一会儿(),
一会儿朝上,一会儿()。
连树叶也——,真是——。板书:狂风大作。
谁能把这么大的风用读来表现一下。
5.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你觉得蜘蛛逃得怎么样?因为——
通过图直观演示。
你能读吗?
6.此时,你仿佛看到了(预设:闪电像白色的巨龙从空中穿过,闪电划破整个天空),听到了(预设:轰隆隆的雷声,仿佛要震碎整个宇宙,巨雷震耳欲聋)。
4.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学生想像说。
这时候,天地一片()。
5.要是,你就是窗前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请你再读。这真是——板书:倾盆大雨
6、渐渐地,渐渐地——(学生接)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指名读,这么大的雨,会小得这么快吗?
“渐渐地,渐渐地”该怎么读?
指名读。
7.小结:这真是一场大雨啊!
8.观看下雷雨的插图。
合作读:师生读,男女读,前后读。
这电闪雷鸣的气势可真凶猛啊!板书:电闪雷鸣。
7.小结: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切都预兆着雷雨马上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1、2、3自然段。
第二板块:品读雷雨时的景象。
1.雷雨说到就到,下得可大啦!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雷雨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雷雨人教部编版

16 雷雨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能边读边想象并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借助图文的阅读,丰富对大自然的认识。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课件学生熟读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也可以延长每一个字读。

总之,要读出雷雨来临时的凶猛气势。

(2)出示句子“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①谁能读出“啊”字读音的变化。

(前者读“wa”音,后者读“ya”)②借助插图,理解“啊”字的作用。

(从图上可以看出,雨非常大,房子和大树都被雨雾遮盖了。

)③大声练读,读好“啊”,读出感叹、惊奇的语气,边读边想象大雨滂沱的画面。

4.合作读,感受层次。

(1)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2)厘清顺序,读出变化。

①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②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③分组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合作练读,感受层次。

①教师读“雨前”,男生读“雨中”,女生读“雨后”。

②按座位分组合作读。

提示:合作读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侧重让学生在练读中感受课文的写作顺序。

第二课时一、指导方法,背诵课文1.借助词语,帮助记忆。

第1自然段,教师出示“满天的乌云,。

树上的叶子,蝉。

”引导学生快速背诵。

2.最后一个自然段,根据插图指导学生尝试背诵。

(1)第一步,教师手指插图中景物,学生背句子。

(2)第二步,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手指插图,自主背诵。

(3)第三步,根据教师的提示背诵。

课件出示:雨停了。

太阳()。

一条彩虹()。

蝉()。

蜘蛛()。

池塘里(),青蛙()。

3.抓住线索,顺藤摸瓜。

回忆文章的写作顺序:雨前——雨中——雨后,指导学生分层背诵,最后按顺序将课文连起来背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 雷雨6-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 雷雨6-部编版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看看解决了哪些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翘舌音:蝉、垂
4.交流识字法。
过渡: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
在小组中,利用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汇报识字方法。
预设:
(1)压: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用顺口溜识记:广上一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
③小结:“垂下来”,东西一头向下,一头与上边的连在一起。“掉下来”,东西向下,和上边的分开了。作者用词准确,值得我们学习。
④看图选词,巩固运用词语。(课件出示垂柳图、大雪压松图和古诗句)
A.万条( )下绿丝绦。
B.千朵万朵( )枝低。
⑤扩展识字。
出示图片引导同学们用顺口溜扩展识记生字:有目就睡,有手就捶;金秋时节,稻穗下垂。
2.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课件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小结
1.大自然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到处都藏着神奇和无穷的奥秘。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一定会用自己明亮的双眼去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留心观察吧!
(2)蝉:课件出示“蝉”的图片,播放蝉的叫声,使学生了解“蝉”是一种昆虫。
(3)垂: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垂”字的整体结构。
①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课件展示“垂”字的笔顺,请同学们一起书空。
②看课件图片,通过比较来理解“垂下来”和“掉下来”这两个词语。
出示图片:下垂的小狗耳朵、成熟的向日葵,掉下来的树叶、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16.雷雨(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16.雷雨(优质教案)

16 雷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

(板书课题)(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léi hēi wū yā zhī chuí hù yínɡ pū chán bǎi huá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蝉摆哗①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枝、垂、蝉”;后鼻音“迎”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雷雨黑沉沉乌云树桩垂下来窗户迎面扑来摆动阵雨毛毛雨暴雨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说说课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讲的?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16《雷雨》-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6单元16《雷雨》-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课《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过程与方法:以猜谜语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引出新课,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课件课型、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1.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大家一起说谜底是什么?(教师板书:雷)2、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

(教师板书:雨)3、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的泪珠下。

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汇报预习内容小组内汇报2.学习生字词小朋友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生字词读得怎么样。

谁愿意读。

(出示读读认认的词语)a.找一位同学起立单独读。

b.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1人)谁还能像他这样当小老师?c.读得可真不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呢?d.下面让我们进入“读读写写”读词语,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2、学生默读,思考填空:课文主要写了()、()、()的景象。

3、汇报。

4、写作顺序:这篇课文也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部分来写的。

5、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6、汇报,相机板书。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下册(统编)第六单元-16课雷雨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下册(统编)第六单元-16课雷雨教案

16.雷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悟课文描写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学习雷雨前的景象。

上节课同学们找出了雷雨的发生顺序,那么,雷雨发生时都有那些景象呢?咱们继续走进课文,一起看看这场雨。

1.导入: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绘雷雨前的景象的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自由读,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几样景物描写雷雨前的景象?4.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引导。

(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5.师生对读。

如:教师:乌云——学生:黑沉沉地压下来。

(指导学生抓住“黑沉沉”,读出乌云的低以及给人的压抑感)教师:树上的叶子——学生:一动不动。

教师:忽然一阵大风,学生:吹得树枝乱摆。

教师:一只蜘蛛,学生: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抓住蜘蛛“垂、逃”的动作,体会蜘蛛的害怕)教师:闪电,学生:越来越亮,教师:雷声,学生:越来越响。

6.指名反馈:同学们,通过这一遍的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7.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

作者在雷雨来前,仔细看,认真听,把雷雨前的景象描绘得可真详细。

二、图文结合,体会雨中的景象1.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体现雷雨中和雷雨后变化的词句。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反馈:雨下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①品读要点:连续的三个“哗”让人感受到雨很大,这是通过描写声音体现雨的大。

②指导读好“哗,哗,哗”。

③齐读这一句。

(先一组齐读,然后两组齐读,接着三组齐读,最后全班读,通过声音的逐渐增强来体现雨越下越大。

)(2)“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①学生自由说一说。

②出示课文插图,感受雨大。

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学生说一说:除了树、房子看不清了,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3.教师小结:可见雨多大啊!我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体会一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

全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体现了3个场景的鲜明特点。

课文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

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朗读、表达能力,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借助想象画面和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再抓住关键词理解。

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借助板书或图片,提取主要信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后景象的变化。

为背诵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会认“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压、迎、乌、垂、户”5个字。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挂、压、垂、坐”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3、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4、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以及自己见到的雨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 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挂、压、垂、坐”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读。

蒙蒙细雨倾盆大雨春雨绵绵狂风暴雨
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雨的)板书:雨。

2、是啊,雨是有脾气的,它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雨会
是什么脾气呢?你们听,它来了!(播放雷雨声音)这是什么雨?板书:雷。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黑压压乱摆黑沉沉垂头丧气彩虹
逃走了蜘蛛一阵大风越来越亮蝉
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认读。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找一找: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相应的自然段。

3、理清课文的脉络。

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理解感悟“雷雨前”的景象:
1、朗读1-3自然段,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乌云、树、蝉)
2、比较2、3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想象2、3自然段)
树被大风吹得乱摆,蜘蛛赶紧逃走了,电闪雷鸣。

3、联系语境,体会重点字词: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乌云的多、厚。

“压”让学生演示动作。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也一声不叫。

”——强调没有一丝风,形容天气很闷。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是一场狂风;“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快。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用自制教具让学生区分“垂”和“掉”。

垂:东西一头往下挂,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随着蜘蛛网下落的情景,让人感到风特别大,连蜘蛛也害怕。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写出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

用播放器播放雷声并把音量慢慢调高,让学生感受“越来越”这一词。

4、理解并积累“越来越”。

板书: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
设计意图:结合语境,联系生活,体会词语运用的巧妙。

借助动作的演示直观理解词的本意。

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将理解、运用、积累融为一体。

(二)、理解感悟“雷雨中”的景象:
1、出示课件,结合文字观察,和雷雨前做比较。

2、分析重点语句: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个“哗”体现了雨下得又大又急。

“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看不清”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雷声和雨声在一点一点,慢慢地变小。

3、指名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板书: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三)理解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1、默读课文,圈一圈课文描写的景物。

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引导想象:
“一条彩虹挂在空中。

”——“挂”字让人感觉像是谁把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一样。

“蜘蛛又坐在网上。

”——“坐”字让人体会到雷雨过后,蜘蛛又是那么悠闲、愉快。

板书: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生机
五、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六、写字指导:
1、师范写“垂、迎、压、乌、户”。

2、学生书空,描红。

3、反馈评价。

七、作业布置:
1、学生借助板书,说一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2、试着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板书说说雷雨景象的变化,分散了难度。

运用学过的词语结合课文的语境表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
雷雨中:雨下起来——越来越大——渐渐变小
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生机
七、教学反思:
《雷雨》这篇课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准备了不同的天气图片和播放器以及其课件。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感觉很新鲜,整堂课的注意力都跟着老师走,这不仅仅改善了课堂纪律,也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来感受整篇课文,老师讲授方式和学生理解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文章几个重点的词语我都用自制教具向学生演示,让他们直接明了地理解课文,学生也比较有兴趣,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对于重点句子的朗读指导还需在深入。

总的来说,课文分析得透彻一点,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图文结合,完整地向学生展现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