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专业建设与新专业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专业建设与新专业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高职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进行专业建设与新专业合格评估,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一、课程设置与更新1.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要灵活地设置适合实际工作的培养要求。
2.专业课程的更新: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专业课程应及时更新,以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1.教学设施与实验室:高职院校应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以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提供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和培养,定期培训师资队伍,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三、实践机会和实习环境1.实践机会: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环境:高职院校应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实习条件,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四、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1.专业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程度。
2.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的表现和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能力。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度1.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以评估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2.社会认可度: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专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认可度,例如学生毕业后在职场的表现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高职专业建设与新专业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应涵盖课程设置与更新、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实践机会和实习环境、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评估,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助力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高职教育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质量指标1.课程设置考察学校是否有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是否有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是否注重实践教学和企业合作项目的设置。
2.师资队伍考察学校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业界知名人士和企业人员。
3.教学方法考察学校是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考察学校是否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包括实习实训、科技创新、校外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素质指标1.创新创业能力考察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等。
2.团队合作能力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沟通协作能力、决策协商能力等。
3.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中外文素养等。
三、校企合作指标1.实习实训基地设置考察学校是否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企业合作项目考察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的项目,包括科技创新项目、生产实习项目、企业实践项目等。
3.企业导师考察学校是否有与企业合作的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职业生涯规划。
四、就业率指标1.就业率考察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评估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2.就业质量考察学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平均薪资和职业发展情况,评估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需求。
以上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些主要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素质、校企合作和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高职专业建设的提升提供参考和指导。
引领建设 提升内涵 提高质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解读
分体 现 了专业建 设与 国家经济社会 发展 、产 业结构 调 整、 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和科 学技术 进步合拍 . 紧密结 合 了区域重点产业 、新型产 业和地 方特色产业 的发展 需 要。 专业 建设标 准要求针对行业 、 产业变化 。 不断优化调 整专业 、 拓展专业和技能方向 , 形成专业群 ( ) 链 。 3更加 关注社会 和市场需求。专业建设标准要求经 .
的基本条件 。 是保证 教育教 学质量 的基础 。 特色专业 、 品 牌专业 是同一层级学校 中具有 明显 优势的 、 得到社会认 可并具有广泛 社会需求 的 、 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的专业 , 对同类学校或专业 有着 引领 、 示范作用 。 特色专 业与品牌专业 在标准测度上 为同一层级 . 在专业对象上 对应于不 同类 型专业 。这次专业标准新增 了合格专业 、 特色专业建设 标准 , 得专业建设标准完善 了专业建设 使 评价层级 , 覆盖 了所有专业 。 完善 了专业建设评价体 系。
准采用三级 评价指标体系 , 6 一级指标 、4个二级 设 个 1
指标 、2个三级指标 。 3
《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具有
以下 特 点 :
求跟踪产业发展 。 符合 产业发展趋势 。
要按照《 设标 准》 建 要求 , 加强教 师计算 机及 网络资源运
量核心 、 特色发 展 、 科研 引领 、 成果 示范 。 加强教学 实施
( 者单位 : 作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 学校 )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3)不合格:未达到合格标准的。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1.
建
设
目
标
与
思
路
1.1专业建设目标
1.专业设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发展定位一致,并坚持每年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拓展专业面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4000元,其他类≥3000元。其中,近三年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投入理工农医类≥2000元,其他类≥1500元。
2.校内实训基地有一定数量的先进教学设施,基本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实验、实习开出率达90%,自开率85%以上。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较好,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较高。
3.专业图书数量充足,并有计划地逐年增加,图书流通率较高。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有企业文化的氛围。
2.比较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学风建设,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较好。
3.专业图书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4教学经费
具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近二年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不低于40%。
3.具有相对稳定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不少于2个),有协议、有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
2.3专业文化建设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完整的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具有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职〔2011〕39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的通知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两类专业建设标准均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
“合格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强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规范化,是所有专业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与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品牌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通用性强,与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相适应,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专业。
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编制本地、本校专业建设规划,紧紧抓住专业设置与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质量效益等关键环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对本地区所有现在举办、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进行检查视导。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机制、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以及建设性成果;评学、评教的过程性材料。
3.课程体系建设
3-1体系构建
1.围绕特定的“服务域”,开展职业岗位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近6年内获得省级及以上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荣誉、奖励或立项;
3.群内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优势互补,促进专业间合作与共享,形成合力,提高专业群的建设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专业群设置和资源配置情况、专业(专业方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专业获得荣誉奖项有关文件、反映专业群设置科学合理的相关材料。
5.重视特色教材的开发工作,形成专业群内各专业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教材体系,开发校本专业课程教材3本以上。
课程开发制度;课程开发过程性资料;精品课程网站、网络学习平台、校本资源库,校本教材等。
3-3 课程实施
1.规范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2.有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教学进程安排科学有序,教学资源配置合理高效;
2.围绕岗位群工作领域,构建“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群选修课程”, 形成各专业间彼此联系、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
3.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科学设置五年一贯制各阶段课程内容;
4.群专业平台课程门数占全部专业课程门数(不含综合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比例50%以上,群选修课程门数占全部选修课程比例50%以上。
1-3建设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配备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群课程负责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
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与产业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专业质量和水平,建立科学、全面、多维的评价体系。
下面是一个针对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1.培养目标:明确定位,符合行业需求,具备核心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科建设:教学团队规模与质量,教学研究成果,设备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
二、师资队伍1.教师数量:专业领域教师数量与结构。
2.教师素质:学历、学位、职称、教龄、教学能力等。
3.教师培训:培训计划与实施,培养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
4.师生比例:合理配置教师与学生数量,保障教学质量。
三、课程建设1.课程设置:根据专业要求设置课程,强化核心课程,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
2.课程质量:课程开发与,教材选用与更新,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实践教学1.实践基地:实习基地配置与数量,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2.实践指导: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指导与评价体系。
五、学生评价体系1.学生成绩:考核方式与比例,知识与技能评价。
2.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3.学生就业与创业: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以及就业单位满意度。
六、教学与科研创新1.教学:教材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与工具。
2.科研创新:创新教学科研成果,参与科研项目与学术交流。
七、社会服务与社会声誉1.社会服务: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培训等。
2.社会声誉:专业声誉,就业率与单位满意度,学术影响力。
总之,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保证高职高专教育质量,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专业素质和办学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评估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专业自评报告园林技术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二〇〇八年八月三十日园林技术专业自评报告一、专业概况(沿革与现状)园林技术专业系我校长线骨干专业之一,该专业承载着二十多年的办学史,在1988年曾率先在全国开设有花卉盆景和古典园林建筑两个高级技工班,1998年开始与扬州大学农学院联办了现代园艺大专班,2000年后又先后和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大学合作开设园林专业大专班,承担培养园林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
2006年经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批准开始招收五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
多年来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了2500余名园林绿化和造园方面的实用型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学生毕业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现已成为相关行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力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专业在华东乃至全国同类学校、专业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在本地区我校是唯一一所面对初中毕业生招收园林技术五年制高职专业的学校。
在苏州众多的古典园林中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据统计70%以上毕业于我校。
本专业学生来源于全省的初中毕业生,每年招生人数在65人左右,录取分数线06年500分,07年525分,08年540分以上,整体生源素质较高。
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0人(含专业负责人一名),外聘教师3人;专任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有5人(含在读)。
有多位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现拥有生理生化实验室,生物观察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中心、园艺生产实习场圃、生物标本室、园林绘画室、园林制图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盆景园,目前设备价值总计达283.2479万。
近年来,苏州市的经济迅猛发展,先后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截至2006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绿地率为37.2%,人均公共绿地为12㎡。
关于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_17199
(六)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与管理 • • • • •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评价制度建设 课程质量评价的多元性 课程管理制度创新 推进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四、关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特色 (二)如何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 (三)如何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双 师结构 (四)如何开展教研活动 (五)如何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五)如何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 五年制高职教育不是单打独斗 • 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职业转换、依靠个人无法完成,现代社 会发展越来越依靠发挥团队作用,形成 团队力量 • 教学团队必须有领军人物、有核心队伍、 有骨干成员
五、关于五年制高职教学科研问题
(一)加强教学科研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中 职教育的显著标志 (二)五年制高职教学科研的工作重点 (三)五年制高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 (四)课题立项申报与课题研究 (五)教学科研政策倾斜
(三)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 首要的职业性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培养学生 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是其办学 定位必须优先考虑的核心要素 。 五年制高职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 其与中职教育和高中后的高职教育相比 也存在必然的差别。
与中职教育相比,五年制高职教育 不仅要对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能 力,还要更加重视学生职业可持续 发展能力;与高中后高职教育相比, 五年制高职教育要突出职业技能训 练时间长的优势,提升学生的技能 熟练性,增强学生复合职业能力, 真正让五年制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 体系中独具特色、不可替代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特色
• • • • • •
职业性 专业性 实践性、高技能性 双师型、双师素质、双师结构 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产学研结合 专兼结合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4.教学团队建设
4-1团队结构
1.群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数与本专业群在籍学生数比达到1:27以上;
2.每年承担专业群相关领域的社会培训人次达到在籍学生数90%以上。
在籍学生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学籍管理信息库;培训通知、花名册、培训计划、考勤考核资料等。
6-2培养质量
1.毕业生95%以上取得本专业群相应的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80%以上获得本专业群相应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80%以上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个别特殊专业除外);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关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取证率80%以上;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资料要求
1.专业群构建
1-1目标定位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专业群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地位凸显;
2.专业群构建思路清晰,群内各专业定位明确,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域”;
2.群专任专业教Βιβλιοθήκη 团队成员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
3.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高级职称30%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9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50%以上;或获得有关行业执业资格80%以上;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评估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仪征职教中心《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评估材料目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1建设目标与思路M1.1专业建设目标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11“十一五”发展规划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专业建设五年规划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五年建设规划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工作计划及总结2008年度高职专业建设工作计划2008年度高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2009年度高职专业建设工作计划2009年度高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汽车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及专业调整论证报告五年制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市场调研报告汽车专业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会议相关资料(签到表、现场照片、会议记录)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征求专家建议2008年五年制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论证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9级五年制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1建设目标与思路M1.2专业建设思路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22近2学期专业开展教育教学研讨的情况和反映效果的有关原始材料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沈健厅长关于加强专业建设材料学习《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学习姜大源教授关于课程改革的材料本专业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培训材料教师有关专业建设的论文材料近2学期专业建立校企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文件学校关于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的文件本专业校企合作介绍近2学期产学研合作工作计划与总结,主要成果的原始资料划及总结2008-2009产学研工作计划32008-2009产学研工作总结2009-2010产学研工作计划产学研工作主要成果一级二级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M2基础能力建设M2.1师资队伍建设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4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师生比汽车专业师生比统计表汽车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表汽车专业各类全日制学生花名册专业教师花名册师资结构统计分析专任专业教师职称、学历、双师结构统计表专任专业教师花名册外聘教师统计表外聘教师花名册教师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职称证书复印件研究生花名册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外聘教师聘任合同双师型教师花名册技能证书复印件专业负责人材料专业负责人情况5职业资格、职称、学历、学位、技能等级等证书专业负责人各类获奖证书及知名度佐证材料专业负责人科研成果专业剖析报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汽车专业师资建设规划64教师个人规划2008年度汽车专业师资建设工作计划2009年度汽车专业师资建设工作计划专业师资教科研及获奖情况仪征工业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星级教师评选办法09年春学期汽车组教研活动计划09年春学期汽车组教研活动总结09年秋学期汽车组教研活动计划09年秋学期汽车组教研活动总结汽车组专业教师教研成果统计表教师各类获奖情况统计表专业师资业务进修、学位进修、到企业实践情况专业教师进修情况统计表7专业教师进修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汽车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情况统计表汽车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记录卡教师教学业务考核CI推进办每月督查报告和考核情况CI推进办教学考评情况反馈学生评教座谈会记录课堂教学(教师)常规日考核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2基础能力建设M2.2实训基地建设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85汽车专业实训基地调研报告汽车专业实训基地调研报告汽车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汽车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汽车专业生均设备值统计表汽车专业生均设备值统计表近三年教学设备添置清单汽车专业设备价值清单汽车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表汽车专业学生花名册汽车实验实训基地制度汽车实验实训基地制度汇编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汽车维修中级工培训课题流程图汽车维修中级工培训流程图汽车维修高级工培训课题流程图汽车维修高级工培训流程图汽车专业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统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统计9已开设实验实训项目09年汽车班实训实习安排表汽车实训基地功能说明设备使用记录汽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计划与总结近2学期学生校外实习计划近2学期学生校外实习总结近2学期实习指导记录校企合作协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一览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协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2基础能力建设M2.3专业文化建设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106汽车实训室文化布置陈金国校长指导专业文化建设的报告汽车文化布置方案文化布置实景汽车专业学生行为规范汽车协会相关资料汽车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组织机构11汽车专业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方案“学生成长导师”工作职责及考核方案职业生涯主题班会记录职业生涯规划及其设计职业生涯教学教材目录和教案职业生涯设计环境小样职业生涯设计成果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职校学生安全与文明简易读本》127《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学生“千分制”考核表、学期考核总表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文明宿舍考核评比办法各种除《CI手册》以外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学习活动记录、考试有关资料《职校学生安全与文明简易读本》首发式、早读计划、讲座138《仪征工业学校CI手册》学习计划班级黑板报评比、校园橱窗宣传业余党校、安全教育讲座、电视讲座各班日常考核情况学校文学期刊14每周升旗仪式讲话学生爱心捐款学业考试和考查资料汽车专业学生图书统计汽车专业学生图书总量、生均图书情况统计表汽车专业专业期刊目录汽车专业专业电子期刊目录汽车专业专业图书数据库(部分目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2基础能力建设M2.4教学经费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159近2年学校事业费决算表08年事业支出明细表09年事业支出明细表近2年本专业教学经费投入近2年本专业教学经费投入统计表近2年本专业实训仪器、设备购置费近2年本专业图书、教学设备维修费近2年本专业校本教材开发费近2年本专业教学业务费16近2年本专业教学差旅、改革费近2年本专业教学科研费学校保障专业教学经费投入的有关文件关于加强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近2年本专业教学经费投入近2年本专业教学业务费近2年本专业教学差旅、改革费近2年本专业教学科研费学校保障专业教学经费投入的有关文件关于加强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3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M3.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1710本专业调研报告汽车专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五年制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社会调研报告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关论证、审批及滚动修订等资料2008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议记录及过程资料(签到表、论证记录、专家建议)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论证及审批课程整合或新开发课程、选修课开设与学生选课情况等资料课程整合与新开发课程一览表18专业选修课开设情况一览表专业人文选修课开设统计及安排表专业人文选修课授课计划表专业人文教育部分校本教材及过程材料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3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M3.2课程内容与教学改革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1911本专业课程标准及专家论证原始材料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汇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方向限选课程标准汇编20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标准汇编21课程标准省联院专家论证材料(会议通知及记录)本专业教师主编、主审、参编的公开出版五年制教材或自编校本教材样本专业教师出版教材统计表2212出版教材样刊专业教师自编校本教材统计表232425131415专业教师出版校本教材样刊专业教材使用和建设规划,本专业近3年教材选用一览表专业教材使用与建设规划文件2616近3年教材使用情况一览表及登记表专业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考核改革的有关成果教师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教师参加各类课改、课例资料及证书教师参加各类公开课资料及评价表岗位能力分析资料27资料开发的部分课程学生工作单(页)2817开发的部分课程教师教学手册2918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一览表3019部分专业教师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及证书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方案及阶段性总结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信息佐证材料卷宗号盒号M3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M3.3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分项自评分项自评表3120近2学期本专业学生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训练项目、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成果近2学期高职学生实验实训记录及实验报告原始抽样近2学期高职学生课程设计和综合训练项目原始资料近2学期高职学生毕业设计原始资料近2学期本专业学生参加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的统计资料近2学期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统计表及考核资料32近2学期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资料近2学期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资料近2学期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资料近2学期学生参加书法等级测试资料近2学期本专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总结及有关资料,包括两课、体育课、开展科技、文体活动、心理咨询、就业与创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情况等有关材料。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1.25•【字号】苏教职[2011]3号•【施行日期】2011.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的通知(苏教职〔2011〕3号)各市教育局,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高[2004]4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设置原则第二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
第三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适应多样化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适合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按照《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苏教职〔2008〕6号)要求,规范专业名称,统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3.集团化办学:是指由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具有共同发展目标,兼顾各方利益的共同体,集团内成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提升办学效益
2.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文体活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4个以上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饭厅座位不少于就餐学生数的50%;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1.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2.
3.建筑面积及人均面积(平方米)
4.
5.教学、科研、辅助、行政办公、生活用房面积(平方米)
8.有规范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技能教学教材等教学资料。实验实训开出率95%以上
9.能主动承接企业生产服务“订单”,推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习实训有效对接
10.依托基地开展技能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广技能教学研究成果。深化校企合作,积极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学生创业孵化项目
1.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学校资源实际相吻合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和学校品牌
2.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成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引领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向善
7.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总时数(日/年)
8.校企合作单位接收教师企业实践数(人/年)
9.校企合作单位接收毕业生就业数(人/年)
10.牵头组建或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数量及名称)
江苏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doc
江苏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一、编制说明1、“十五”期间,从2003年起,历时三年,全省共评定了337个中职、3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工程,全省重点建设500个中职、8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2、《标准》是在2002年省教育厅颁发的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标准》、(苏教职[2002]11号文件)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标准》体现了新形势的要求,融入了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简化了部分指标,增加了专业文化建设、特色与创新等内容,增设了核心指标等,力求体现标准的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
《标准》注意了处理规范与特色的关系,既全面落实办学基本要求,又促进专业特色与创新的彰显;注意了处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注意了处理评审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二、申报省级示范专业必备条件1、申报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1)申报专业在校学生不少于240人,或不少于6个班;有两届以上毕业生;未来几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2)申报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含专业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少于8人,专任专业教师本科达标率85%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50%。
(3)申报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总值一产、三产专业不低于100万,二产专业不低于200万。
三、示范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说明1、“示范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中标有★为核心指标,共10个。
2、三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
A级、C级指标体系有明确表述;B级部分有明确表述,未明确表示的,介于A级与C级中间即为B级;不达C级即为D级。
A、B、C、D级的得分系数分别为:0.9、0.7、0.5、0。
3、综合评定达到优秀的必备条件:核心指标“★”中A≥8;非核心指标中C≤4,D=0。
4、由专家组集体研究认定具有专业特色或创新的专业,加8分。
江苏参考资料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高[2004]4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设置原则第二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
第三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适应多样化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适合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按照《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苏教职〔2008〕6号)要求,规范专业名称,统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第五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适应全省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与江苏产业发展趋势及各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本匹配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各学校之间专业优势互补、各有特长,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第六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核定学校专业数量。
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年度增设专业一般不超过2个,各专业办学点一般不超过1个。
第三章设置基本条件第七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条件:1.应紧贴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有稳定的人才需求,符合学校事业发展整体规划。
2.有相对稳定的社会需求。
年招生规模一般不低于40人(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除外)。
3.有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专任专业教师均应获得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一般不少于9人;其中获得与专业相关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职称)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本专业副高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2人;并有一支数量适当、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点认定指标【模板】
附件2江苏省五年制高等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申请立项表学校名称(盖章)专业群名称填表日期江苏省教育厅制2021年6月填写要求一、本表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申报学校应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封面加盖学校公章。
二、“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请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已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不得为专业类、“专业(专业方向)”或其他形式。
三、所有申报、建设内容均填入本表,无须另附建设方案。
四、申请立项表中各专业数据应与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中数据一致。
五、申请立项表中有关资金的数据口径按自然年度统计。
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分院填写学校名称,并排填写×××学校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两个校名,并盖章。
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学校名称)对《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申请立项表》及相关佐证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特此声明。
单位名称(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名):年月日一、专业群基本情况注:此表中,除特殊标明外,涉及学生的相关数据,如招生、毕业、就业仅填写五年制高职数据。
其它涉及教师、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数据填写本专业群各类学历教育的总数据。
二、专业群内专业基本情况注:此表中,除特殊标明外,涉及学生的相关数据,如招生、毕业、就业仅填写五年制高职数据。
其它涉及教师、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数据填写本专业群各类学历教育的总数据。
三、专业群建设方案综述四、专业群经费预算注:申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选填相应经费来源及预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字。
五、学校及主管部门承诺书附件3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立项汇总表学校名称(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注:1.专业名称、代码须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一致。
2.请在备注中注明是否为“省五年制高职现代化专业群内专业”。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1.实践教学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考核鉴定相结合,实训时间充足,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由双师素质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精心指导,教、学、做结合,产学研结合,实效性好。
2.任课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素质教育,“两课”教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性不断改善;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诚信意识培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体育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指导活动,成效明显。
2.重视提高教师质量和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能基本胜任本专业的教学需要。
3.有适应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2.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2.2实训基地建设
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5000元,其他类≥4000元。其中,近三年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投入理工农医类≥2500元,其他类≥2000元。
2.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形成了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和机制,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密切,在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服务应用中有明显成果或效益。
1.专业建设思路比较明确,注意学习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2.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机制和途径在专业建设中基本得到体现,并在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面向社会培训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教学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执行良好。
3.5质量控制
1.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切实开展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活动,成效显著。
1.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1: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1.为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全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计划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所有已设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
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与水平。
2.《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力求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推动职业学校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发展方式。
力求体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要求,引导职业学校紧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提高专业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
力求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可测性的原则,针对专业建设各个环节,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指导职业学校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二)指标说明1.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
合格专业标准采用二级指标体系,设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
特色、品牌专业标准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设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
认定合格专业,须7个核心二级指标均达标,8个非核心二级指标6个达标。
认定特色、品牌专业,须14个核心三级指标均达标,18个非核心三级指标14个达标。
核心指标在建设标准中均用“★”标出。
2.指标体系需要提供材料的年限,除特别要求外,一般指近三年。
(三)申报和评定合格专业面向职业学校所有已设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专业点,中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定,五年制高职合格专业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初评,向省教育厅推荐认定合格。
品牌专业面向职业学校所设置的通用性较强的专业,特色专业面向职业学校所设置的特色性较强的专业(具体申报范围见附件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干专业课程课程标准基本齐全规范。
2.能选用省部级以上的规划教材,专业课程选用近3年出版高职教材面≥50%。
3.注重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效果比较好。
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4000元,其他类≥3000元。其中,近三年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投入理工农医类≥2000元,其他类≥1500元。
2.校内实训基地有一定数量的先进教学设施,基本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实验、实习开出率达90%,自开率85%以上。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较好,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较高。
2.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形成了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和机制,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密切,在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服务应用中有明显成果或效益。
1.专业建设思路比较明确,注意学习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2.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机制和途径在专业建设中基本得到体现,并在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面向社会培训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3.学生遵纪守法,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绝大多数学生身心健康。
1.大多数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重视毕业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实践符合要求。
2.学生职业能力达到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可开考专业的毕业生取得中级工及以上证书的在90%以上,其中有50%的学生获得高级工证书。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3.专业图书数量充足,并有计划地逐年增加,图书流通率较高。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有企业文化的氛围。
2.比较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学风建设,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较好。
3.专业图书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4教学经费
具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近二年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不低于40%。
3.4管理组织与制度
3.5质量控制
4.质量与效益
4.1知识能力素质
4.2就业创业与社会声誉
4.3社会服务
5.特色与创新项目
说明:
1、评估指标共14项。
2、评估指标确定了A和C两个等级,A为优秀,C为合格,低于C为不合格D。
3、评估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
(1)优秀:应当满足,A≥11,C≤3,D=0,且有特色和创新项目。
3.学生遵纪守法,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状况较好,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多数学生身心健康。
4.2就业创业与社会声誉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有校内创业典型。近2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5%,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社会声誉好。
注重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近2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85%,毕业生有一定的社会声誉。
2.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2.1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数量与结构:①学生:专业教师≤27:1;②行业企业的外聘教师不低于专任专业教师的20%,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占30%以上;③专任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25%;④专任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30%;其中,副教授不少于2人;⑤“双师型”教师比例≥60%;每名专任专业教师都有紧密合作企业,每2年要有2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⑥专业负责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业对口,双师素质,对专业剖析有较高深度,并有较多教学研究及技术创新与改造的成果。
2.教师为人师表,从严治教,教学改革与创新意识、质量与服务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学生满意度达80%以上。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及科研,并有市级以上教研和科研获奖成果。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行之有效,措施得力,并建立了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的机制与政策。
1.教师数量与结构:①学生:专业教师≤30:1;②行业企业的外聘教师不低于专任专业教师的10%;③专任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可含在读)的比例≥10%;④专任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20%;⑤“双师型”教师比例≥50%;每名专任专业教师每2年要有2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⑥专业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对口,双师素质,对专业剖析有一定见解。
2.教学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执行良好。
3.5质量控制
1.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切实开展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活动,成效显著。
2.坚持每年开展社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查,信息分析系统全面深入。
1.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开展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2.主干专业课程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验实习设备先进,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实验、实习开出率达100%,自开率95%以上。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执行良好,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
3.具有稳定的能满足全体学生顶岗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多于5个),有协议、有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行业企业实习指导人员数量、素质、结构、责任感满足实学生顶岗实训要求。
2.重视提高教师质量和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能基本胜任本专业的教学需要。
3.有适应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2.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2.2实训基地建设
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5000元,其他类≥4000元。其中,近三年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投入理工农医类≥2500元,其他类≥2000元。
3特色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并得到公认。
4特色可能体现在不同层面:
a.体现在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等;
b.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
2.创新主要是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针对人才培养各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所作的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并在人才培养的实际中得到应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3.3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
1.实践教学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考核鉴定相结合,实训时间充足,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由双师素质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精心指导,教、学、做结合,产学研结合,实效性好。
2.任课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素质教育,“两课”教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性不断改善;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诚信意识培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体育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指导活动,成效明显。
具有较为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教学经费能基本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近二年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0%。
3.
课程
改革
与
教学
管理
3.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有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社会调研和方案论证充分,审批程序严密。
2.人才培养方案思路清晰,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全面深入,突出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主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进程安排科学合理,体现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特色。
2.专业建设规划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措施得力,并逐年落实。
1.专业设置适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进行专业改造,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
2.专业建设规划目标比较明确,定位基本准确,并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
1.2专业建设思路
1.专业建设思路明确,经常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学习与研究,树立了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具有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
附件: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等级
A
C
D
1.建设目标与思路
1.1专业建设目标
1.2专业建设思路
2.基础能力建设
2.1师资队伍建设
2.2实训基地建设
2.3专业文化建设
2.4教学经费
3.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
3.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课程内容与教学改革
3.3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
3.具有相对稳定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不少于2个),有协议、有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
2.3专业文化建设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完整的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具有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2.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学风建设,有具体计划,有活动安排,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遵守校规、校纪好。
(2)合格:应当满足,C≥13,D≤1。
(3)不合格:未达到合格标准的。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1.
建
设
目
标
与
思
路
1.1专业建设目标
1.专业设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发展定位一致,并坚持每年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拓展专业面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