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结合两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加强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学生的思政理论学习,可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科学基础,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创设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双创”实践项目。
通过开展与思政教育紧密相关的“双创”实践项目,可以将学生的思想、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并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和活动,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需要结合实践环节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学术研究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
建设一支专业化、多元化、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关键。
这将需要学校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和选拔力度,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并提供更多的机会用于教学和培训。
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需要有全面、系统、创新的策略。
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实践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成为有思想、有创意、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双创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双创(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本文将从双创教学的背景、目标、实施策略和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双创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双创教学背景与目标1. 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校开展双创教学。
这主要是因为:(1)国家战略需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2)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3)高校自身发展需求:开展双创教学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2. 目标双创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双创教学实施策略1. 课程体系建设(1)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如创新创业概论、创业计划书撰写、商业模式设计等。
(2)整合相关学科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3)开发实践性课程:如创新创业实训、创业项目孵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双创导师: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等担任兼职导师。
(2)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3)建立双创导师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
3. 实践平台搭建(1)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创业孵化器、创业园等。
(2)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
双创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双创政策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章简介双创政策作为国家战略,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的研究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双创政策的研究2.1 双创政策的产生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2015年,国务院推出了双创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
2.2 政策的理论基础双创政策是在以创新为核心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
双创政策体现了市场与政府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上的作用。
2.3 双创政策的内在逻辑双创政策是创新型政策体系,其内在逻辑包括创新与创业相互促进、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和改革与创新协同推进。
第三章双创政策的实践3.1 双创政策的目标双创政策旨在促进创新和创业,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国家全面发展。
3.2 政策的实施方式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支持,加大研究开发投入,鼓励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并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创新创业。
3.3 实践成效分析双创政策实践成效显著,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数据显示,双创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创业成功率提高,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增长替代性贡献不断提高。
第四章双创政策的未来展望双创政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工程,其未来展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4.1 创新与企业的深度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2 改进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创新;4.3 提高政策实施质量,降低创新成本;4.4 引导更多人投身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五章总结对于双创政策的研究和实践,需要深入理解其理论基础和内在逻辑,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
未来发展需要继续改善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更多创新和创业的人投身于此。
专创融合: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创人才培育的现实审思与实践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轨道以来,新科技、新业态不断涌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要纵深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全面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职业院校因应产业需求,深化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切实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专创融合”),加快培养具有双创意识与双创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需求。
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专创融合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及职业院校双创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并探讨相关的实践路径。
一、专创融合提出的时代背景专创融合是对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呼应,是对双创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的积极探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1],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提质增效。
(一)专创融合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专创融合: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创人才培育的现实审思与实践路径◎蔡 妍 娜,徐 自 远摘 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是职业教育增值赋能的发展需求,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内在诉求。
当下,职业院校尚存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营,双创教育顶层设计不足、课程支撑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问题。
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径,从“理念架构、顶层设计、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场景、师资建设”六个维度改革实践,促进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全面培养具有双创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专创融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创人才培育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物联网技术应用”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职业学校‘体验学习圈’模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JMJ/2022/16)作者简介:蔡妍娜,女,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与通信工程、职业教育;徐自远,男,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技术、自动化技术。
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及效果(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其中,“双融双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融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本文将从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及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双融双创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融合双融双创教学实践的核心在于教学内容融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融合:将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例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融合: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融合: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术视角和实践指导。
2. 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如创业基础、创新思维、商业模式设计等,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二、双融双创教学效果1. 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创新成果丰富: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创新成果丰富。
2. 学生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双融双创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业知识掌握: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如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团队管理等。
双创教育班会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和创业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近期,我们班级开展了双创教育班会,通过这次班会,我对双创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双创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必备品质。
双创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 增强创业意识。
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双创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提高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创业素质。
3.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双创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二、双创教育班会的收获1. 深入了解双创政策。
通过班会,我们了解到国家在双创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如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这为我们今后的创新创业之路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学习创业成功案例。
班会中,我们分享了多位创业成功人士的经验和心得,让我们了解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以及如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
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班会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我们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4. 激发创业热情。
通过学习双创知识,我们认识到创业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了我们的创业热情,使我们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创新创业事业。
三、双创教育班会的启示1. 坚定信念,勇攀高峰。
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勇攀创新创业的高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发挥优势,展现才华。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市场需求,寻找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实现个人价值。
双创教育体系实践心得
在当今社会,创新与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双创教育,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作为一名参与双创教育体系实践的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这一教育模式的发展,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一、双创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双创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双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二、双创教育的实践探索在双创教育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课程设置多样化:双创教育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开设跨学科的课程。
例如,可以设置“创新思维与设计”、“创业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等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环节丰富化:双创教育强调实践性,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如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双创教育需要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4. 校企合作紧密化:双创教育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5. 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双创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双创教育的成效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双创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他们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为我国双创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通过参与双创教育,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时间管理等实用技能。
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和创业精神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将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
本文从双创精神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将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以期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益借鉴。
一、双创精神的内涵双创精神,即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勇于探索未知领域,追求卓越的品质;创业精神则是指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冒险、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双创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二、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意义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将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双创精神强调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将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3.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可以结合双创精神,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增强国家竞争力将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三、双创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的途径1. 课程设置与改革(1)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优化课程内容:将双创精神融入各学科课程,如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 教学方法改革(1)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翻转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3. 评价体系改革(1)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创新成果、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
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
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双创"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大学生思政教育也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如何将这两者融合起来,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有助于培养更具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一些大学生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抱有抵触情绪,认为其内容陈旧,难以引发共鸣,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指导。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思想认识模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思政教育成为了摆在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的双创教育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双创教育是指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激发他们的潜在创新创业能力。
双创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等。
二、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面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两者融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教育体系,以满足新时期下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下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
1. 课程设置在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中,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应该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课程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双创教育的课程中也要注重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程的设置,可以促进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形成有机的教育体系。
2. 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协同育人备受重视。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策略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实践能力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中,也需要将两者相结合。
通过理论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实践教育则是理论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整合学科资源,拓宽视野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需要整合多学科的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视野。
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整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等多学科的资源,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学习。
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也可以引入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让学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注重实践创新,打造创新平台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注重实践创新非常重要。
大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创新平台中进行实践和实验,例如学校的创业孵化中心、创新实验室等。
这些平台提供了一个创新、开放、包容、竞争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
四、积极引导,注重激发内在动力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中有所收获。
同时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总之,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协同育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
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双创课程实践心得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开设双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人有幸参加了学校开设的双创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我对创新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双创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在双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
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创新创业有助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在双创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创新创业实践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
其次,创新创业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则是实现创新价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创业,我们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以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家竞争力;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双创课程实践让我明白了创新创业的艰辛在双创课程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创业的艰辛。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创新创业需要坚定的信念。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来支撑我们继续前行。
只有坚信自己的理念,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2. 创新创业需要不断学习。
在双创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了解行业动态,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3. 创新创业需要团队协作。
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让创业之路更加顺畅。
在双创课程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4. 创新创业需要耐心。
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双创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在当今社会,创新和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双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双创教育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双创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双创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双创教育的意义双创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创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双创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 培养创新意识:双创教育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创新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2. 提升创新思维:通过双创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创新方法和技巧,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SWOT分析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增强创业能力:双创教育不仅教授学生创业知识,还通过模拟创业、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市场分析、风险管理等创业能力。
二、双创教育的内容双创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创业理论:包括创新理论、创业理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创新方法与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如TRIZ理论、六顶思考帽、逆向思维等。
3. 创业实践:通过模拟创业、项目实践、创业大赛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业活动中。
4. 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心理素质,为创业成功奠定基础。
三、双创教育的实践双创教育的实践环节至关重要,以下是我参加双创教育实践的一些体会:1. 模拟创业:通过模拟创业,我深刻体会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
在模拟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市场、制定商业计划、团队协作等。
2. 项目实践:在项目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双创教学实践培训心得(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双创(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双创教学实践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我对双创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双创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双创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双创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包括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方面,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确保课程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广度。
教学方法上,我们学习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双创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真实的企业案例,学生可以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培训中,我们通过模拟企业运营的案例,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体验创业的艰辛与乐趣。
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完成实际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培训中,我们以一个实际项目为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施,最终完成项目。
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它将课堂上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团队应具备明确的共同目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支持。
其次,团队应合理分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效协同育人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要紧密结合,形成有机融合。
思政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双创”教育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贯彻落实正确的思想,同时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来锤炼学生的思想品质。
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应该依靠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实践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实践,实践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因此,大学应该鼓励和推动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比如实习、实训、科研、竞赛等,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巧。
同时,大学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检验和提升。
最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
传统的教育强调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现在的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因此,大学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重视跨学科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
总之,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协同育人需要强调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全面素质培养等方面,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的实践反思
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的实践反思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种重要探索。
在这种模式中,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创业资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在我校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反思,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实践具有启示和借鉴。
校企融合模式中的实践项目定位不明确。
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项目的定位和目标不够明确,模糊了学生们的实践方向和努力目标。
这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障碍。
我们需要在项目的初期就明确项目的定位和目标,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方向和要做什么。
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定位需要明确。
在校企融合模式中,学生既是项目的实施者,又是学习者。
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经验不足,缺乏实践能力,很难做好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任务。
我们需要更加明确学生的角色定位,使其既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又能借助企业的资源和经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校企融合模式中的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项目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只关注了项目的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在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
这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
校企融合模式中的资源协同需要改进。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协同还不够充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导致了实践活动的开展不顺利,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使学校和企业能够有效地共享资源,达到双赢的效果。
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的实践反思
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的实践反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和企业界热议的话题。
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旨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进行反思,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深度不够。
在实际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和深入。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仍然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层面,与实际的创新创业需求相去甚远。
三是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在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中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实践机会,导致创新创业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优化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学校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深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企业可以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双方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的参与度需要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实训课程,组织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除了以上改进方向,校企融合“双创”教育模式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和政策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向教师提供相关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双创”政策引发的思考
“双创”政策引发的思考引言近年来,“双创”政策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这一政策的目标是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双创”政策的实施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
本文将就“双创”政策引发的问题和挑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问题与挑战1. 创业环境和支持体系虽然“双创”政策致力于鼓励创新创业,但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创业者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融资难题仍然存在。
其次,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机构的质量和数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制约了创业者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2. 人才流动和招聘挑战随着“双创”政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创业领域。
然而,人才的流动和招聘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优秀的人才往往更容易选择进入大型企业,而不是创业。
其次,创业者在招聘过程中也面临着评估和选拔优秀人才的难题。
3. 创新保护和知识产权在“双创”政策的背景下,创新保护和知识产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创新者面临着技术复制和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
此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成本也较高,给创新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建议与展望1. 完善创业环境和支持体系为了解决创业环境和支持体系的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
提供更多的创业培训、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帮助创业者克服困难,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
2. 加强人才流动和招聘管理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创业,政府和企业应提供更多的激励和机会。
同时,创业者也应加强对人才的评估和选拔,建立完整的招聘体系,以确保人才的质量和适应创业环境的能力。
3. 改进创新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为了保护创新者的权益,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机制非常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提供更好的法律和法规保障。
创新者也应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意识,避免技术泄露和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
结论“双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创新创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通过完善创业环境和支持体系,加强人才流动和招聘管理,改进创新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
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有效融合这两种教育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的过程。
双创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思政教育注重理论的传授和道德规范的灌输,而双创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讲座、实践探究等,将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双创教育的实践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潜能。
可以在教学环境上进行融合。
大学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环境,可以通过创建一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社团等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并结合思政教育的教学环境和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自身的责任和价值,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互助、奉献、协作的精神。
在评价体系上进行融合。
评价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考核学生的思政教育学习成果,也能考核他们的双创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新,促进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
通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评价体系的融合,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培养中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问题研究
大学生培养中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问题研究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是大学生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在大学生培养中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细化教育内容、增加教育形式和提升教育效果。
当前,由于思政教育的内容较为宏观抽象,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需要将其内容具体化,引导学生将其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思政教育的传统形式主要为课堂教学和集中讨论,相对单一,需要增加多元化形式,如小组讨论、社会实践、辩论赛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重要的是,思政教育要注重实效,通过切实的教育措施,增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双创教育在大学生培养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学校应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同样,学校也需要更加注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和引导,提供更多实际、实用的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学校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创业之路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学校应当重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加大相关教育的投入。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教师培训和评估体系,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相关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学校应该与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
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
探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之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和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作为未来的创新主力军,双创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光有技能和知识是不够的,大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应该实现相互融合,共同建立规范的教育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目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和项目,使得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更为精准,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应该相互交融,互相渗透,发挥共同的育人功能。
在双创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社会现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创业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
最后,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应该形成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氛围,鼓励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
例如,创业导师可以通过与思政导师的接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创新、方向的信息。
同时,大学应该建立各类学生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和志愿服务项目等多种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积极展示自己、实践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
总之,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更符合当前社会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唯有通过教育模式的转型,推动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相互融合,让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a部龙扇救育第2卷第21期2016年11月DOI:10.16681 /ki.wcqe.201621050“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与实践谢光勇(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天津,300387)摘要:文章从充分认识“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价值、准确把握“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的基本原则、着力优化“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策略。
关键词:“双创”教育;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21-0082-0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既是 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増长的重要引擎,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 社会发展所采取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启动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实验 区”等建设项目,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 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 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加强和改进“双创”教育指明了方 向。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显 著特征。
显然,对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本就属于形势与政 策课的应有之义。
因此,结合“双创”最新成果、完善形势与政 策课程体系、构建二者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就显得日益迫切。
一、充分认识“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价值首先,这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提升形势与政 策课教学实效性,是该教学研究的终极指向,其实效性体现 为通过密切结合国内外形势,深入学习并宣传党和国家的路 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提升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増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由此,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坚持与时俱 进,结合社会与时代发展要求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改 进“双创”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的“双创”意识和能力,有效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以此提升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
其次,这是全力推进“双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强“双创”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 趋势。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就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多样 化教学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而“双创”教育进课堂,应在 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 进行合理分工,积极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
高校形势与政策 课通过积极回应社会和学生的关注,将“双创”最新成果纳入 课程教学重点,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 面发展中的作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最后,这是着力培育高校“双创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从现 状来看双创”教育在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内容设置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尚处于起步阶 段,这极大地影响了“双创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高校通过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准确把握“双创”教育的科学思路,创新 运用“双创”教育的途径,以期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 新创业意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潜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准确把握“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有机结合,推动教学 主体由单一型向双师型的转变。
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双创”教育功能,打造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是客观保证。
“双创”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涉及知识面广、实践 性强的显著特征,更是对师资队伍水平建设提出了现实要 求。
为此,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 教育培训,鼓励他们到企业挂职锻炼,并从制度支撑和资金 支持等维度予以保障。
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聘请社会企业 家、风险投资家等,尤其是创业成功的校友来校进行专题教 学,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双创”氛围,提升教学实效性。
第二,坚持人本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有机结合,推动教学 客体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双创”教育从根本上讲是 素质教育,其核心要旨和目标导向是育人。
因此,在“双创”教 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课程要求、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以学生成长成才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应切实转变教 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优势,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双创”话题辩论、微课大赛,以及以学生主讲、教师总结为内容 的自我教育式教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増强学 生的“双创”意识、思维和能力。
第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推动教学环体由校 园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的转变。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重 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导致课程的完整性被不断简化的现 象在不少高校仍普遍存在。
毋容置疑,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双创”教育的理论知识传授,对培养大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 力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双创”教育绝不单单是校园小课堂上 的“纸上谈兵”,教师更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条件在社 会大课堂上接受创业实践方面的岗位历练,以期使他们找到 ‘‘双创”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使“双创”素养在社会实践 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第四,坚持不变与变的有机结合,推动教学介体由静态 到动态的转变。
“双创”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 质量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因而,形势与政策课要全面明确“双作者简介:谢光勇(1981—),男,土家族,湖南慈利人,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哲学。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大学201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加强‘双创’教育的研究(编号=2015-2-66)。
82第2卷第21期 2016年11月a 啷龙扇教育高等教育创”主旨,充分发挥自身的“双创”教育功能,进而助力“双创” 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是“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需 始终坚持的重要遵循。
与此同时,伴随“双创”理论与实践的 不断发展,形势与政策课上的“双创”教学必须做到与时俱 进,赋予课程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将“双创”相关理论和实 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优化于课堂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 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准确把握财税金融、社会服务等创业政 策和创业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
三、着力优化“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就教师的角色明确强调“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 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与之相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进行“双 创”教育,同样需紧密围绕激励思考这一主题,通过着重优化 创新现场案例式、问题驱动式、互动参与式等教学模式,打造 高效课堂,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 新创业能力等。
第一,学有实导、创有示范一强化现场案例式教学模式。
现场案例式教学指围绕“双创”主题,通过邀请案例中的 主人公或专家学者、创业精英等特邀嘉宾上讲堂,并凭借实 例再现和朴实的语言叙述,努力打造“魅力”课堂,不断提升 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 征。
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好的说服。
通过 “在场”亲历体验“第一手资料”,以及榜样引领提高学生参与“双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双创”的思想自觉和行 动自觉。
同时,特邀嘉宾选树要贴近实际,结合大学生群体的 特征,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价值共鸣和思想认同。
第二,问题导学、顺学而教一优化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
“双创”问题和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学生学好课程的源动 力。
“双创”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成才观、择业观和价值观。
受全球化大潮的裹挟和社会转 型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不少学生存在的对“双创”本质内涵 和现实意义认识不清、对“双创”政策法规和社会支持了解不 够等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澄清其在“双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模 糊认识,善于研究和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双创”问题,以思 想的明晰助推行动的落实。
第三,以教促学、以学定教一细化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
当前,不少高校仍采用的“一言堂” “满堂灌”式的教学,不 利于实现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双创”教育目标。
互动参与式教 学模式正是这样一种既肯定教师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主体 地位的“双主体型”教学模式。
在该模式下,教师积极发挥组 织和引导作用,通过创设合适情境,使学生形成对“双创”理 论、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初步认识,不断増强教学的吸引力和 说服力。
学生也可就“双创”活动重要问题向教师提问,促进 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接地气,有效引导 学生提高自身的“双创”素质和水平。
(上接第81页)问题的,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授课,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増强师生间的互动。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12个知识单元,每一单元为独立的 知识点,第1单元为“总论”(包括水质监测),第2单元为“城 市水水价制定与应用前景”,第3单元为“给水厂设计实例”, 第4单元为“污水厂设计实例”,第5单元为“水处理厂运行、 维护与管理”,第6单元为“如何改变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 第7单元为“浅谈雨水资源的利用空间及效益”,第8单元为 “水处理厂电气与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第9单元为“给、 排水管网的技术管理与维护”,第10单元为“泵站的运行维 护与管理”,第11单元为“企业运营管理与供水排水调度”, 第12单元为“城市供排水项目投融资分析与选择”。
3.教学方法。
以“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课程为例,通过 对课程内容的解析,设立分模块教学过程,构建“分模块授 课+设计实例+研讨”的教学模式。
分模块授课主要指课堂中 讲授的理论知识,根据教材编排,模块共分四部分,分别为水 质监测模块、水处理厂构筑物维护与管理模块、管网维护与 管理模块及城市供排水企业管理与服务模块。
设计实例为给 水厂设计和污水厂设计,此设计实例主要由设计院的工程师 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结合典型的水厂设计做图纸的讲解与 展示,研讨内容则为城市水系统中的热点问题。
此教学方法 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也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
4.新课程计划的特点。
①实践(设计、科研)。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占了一定的比重,目前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已达1.4颐1,不再是以前教师的满堂灌,尽量使学生的学、思、做密切融合。
増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实践巩固专业知识理 论,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将很多现实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探讨和协同解 决,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