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的意思
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诗词鉴赏㈠人物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㈡诗词特色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利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
其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
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
李贺鬼诗及其意蕴
李贺鬼诗及其意蕴李贺鬼诗及其意蕴李贺一生中创作了31首鬼诗,这些鬼诗里的的鬼妖形象是多元的,按诗人的情感态度可以分为四类。
他的鬼妖观也是矛盾的,他既不信鬼又对鬼感情深厚,既畏鬼又不惧鬼。
这种现象主要有先天的中唐社会的战乱和崇道因素有关;也与李贺后天学习和被鬼文化熏陶因素有关;还与李贺个人多病体质和仕途不顺的坎坷经历,从而产生的时光生命的忧虑感有关,而鬼诗能很好地宣泄这种忧虑感。
更进一步讲,李贺矛盾的鬼妖观是他对于生死的思考,由此李贺的鬼诗也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蕴内涵。
中唐诗人李贺,在其27岁的短暂生命中创作出了200多首诗篇。
其中,关于鬼魂、精怪描写的诗篇格外引人注目。
它们构思大胆奇特,给人一种幽冷、奇谲的感官冲击;而在情感上,这些诗篇又有一种直击人心的悲恸感。
唐代的杜牧就评价道:“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奇虚荒诞幻也。
”[1]这种带着强烈鬼气的诗篇在文学史上一般叫做“鬼诗”,于是李贺也被后代文人誉为“诗鬼”、“鬼仙”,与诗仙李白并称,在唐代诗坛自成一家。
综观历来对李贺鬼诗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把李贺的鬼诗同李贺描写神仙仙境的诗篇合在一起研究,并把他们称作神鬼诗或鬼神诗。
如果李贺对神仙仙境的描写表达的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求,而那些写鬼的诗篇,其阐释却更多元,意蕴更丰富。
把鬼诗单独挑出研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李贺奇谲的鬼诗风格和他充满矛盾、忧戚的内心冲突。
关于鬼诗的界定,本文认为,所谓鬼诗,就是在诗篇中直接出现的关于鬼妖描写的诗篇,这些鬼怪包括人死去的魂魄,生物变成的妖怪等。
另外还有诗中出现坟茔、鬼火等具有幽森的死亡气息的诗篇,均可称作“鬼诗”。
在李贺200多首诗中,本文一共统计出31首这样的鬼诗。
虽然鬼诗在数目上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却是李贺诗歌中最精彩并且奠定李贺诗歌风格的重要作品。
一.多元的鬼妖形象在多数人的思维定式里,鬼妖是丑陋可怖,晦气邪恶的,但是在李贺31首鬼诗里的鬼妖形象,却丰富多姿、形态各异,按诗人对这些鬼怪的情感态度,本文把这些鬼诗归为4类:(一)表现诗人对鬼魂的同情或怜爱在这一类诗篇的里的妖鬼形象,多是文士死后的魂魄,或者是早逝的美丽女子的魂魄,他们都有幽怨哀伤的情感特征。
李贺那些细思极恐的诗
李贺那些细思极恐的诗大唐诗人太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也不少,相比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李贺算是一个异数。
李商隐撰写的小传称其“细瘦,通眉,长指爪。
”按照相术的说法,通眉的人往往个性强,刚毅倔强,胸襟不甚豁达,命运都较坎坷。
这在李贺身上都体现出来,他出身唐宗室远支,其家道早已中落,父亲只做到一个小吏,而他自己也仅仅靠恩荫做了个从九品的奉礼郎,并且只活了27岁。
这个穷苦坎坷的诗人虽然只活了27岁,但却以独特的方式在中国文学上大放异彩。
毛泽东本人的诗词也颇受李贺诗的影响,在其词句中经常可见到李贺的影子。
所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及《念奴娇·井冈山》中“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即点化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而成。
在1949年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一字不差地引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只是毛泽东的诗中赋予了新的含意。
毛泽东多次圈划李贺的《致酒行》中“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之句,对之百读不厌。
毛泽东曾对随行人员谈到李贺“专门做鬼怪的诗”,其作品“是鬼诗,不是人诗”。
的确,李贺被后人称为“诗鬼”,他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
我就问你看到这四个字的哪一个你不害怕?造成李贺这种阴气森森的诡谲诗风跟一生失意的人生境遇有关,但是王维失意时隐居辋川,可以“行到水深处,坐看云起时”;李贺不行,他仿佛非要杜鹃啼血般用力呐喊:“我苦闷,我压抑,我做鬼也要在坟头唱鲍照诗”,他就是这样真实,赤裸裸的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愤懑,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
对于李贺,早有杜牧进行过洋洋洒洒的评价,他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唐代三李的经典诗歌鉴赏
唐代三李的经典诗歌鉴赏诗是最富于哲理意味的文学样式,它是文学领域中最“讲理”的品种。
感情来源于思想。
思想同样也是诗的内容的组成部分。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我在此整理了唐代三李的诗歌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唐代三李的诗歌鉴赏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像香兰开怀欢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唐代三李的诗歌鉴赏21望天门山李白〔唐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贺鬼诗及其意蕴探究
李贺鬼诗及其意蕴探究作者:易凌沁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03期内容摘要:李贺一生中创作了31首鬼诗,这些鬼诗里的的鬼妖形象是多元的,按诗人的情感态度可以分为四类。
他的鬼妖观也是矛盾的,他既不信鬼又对鬼感情深厚,既畏鬼又不惧鬼。
这种现象主要有先天的中唐社会的战乱和崇道因素有关;也与李贺后天学习和被鬼文化熏陶因素有关;还与李贺个人多病体质和仕途不顺的坎坷经历,从而产生的时光生命的忧虑感有关,而鬼诗能很好地宣泄这种忧虑感。
更进一步讲,李贺矛盾的鬼妖观是他对于生死的思考,由此李贺的鬼诗也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蕴内涵。
关键词:李贺鬼诗鬼妖形象鬼妖观意蕴中唐诗人李贺,在其27岁的短暂生命中创作出了200多首诗篇。
其中,关于鬼魂、精怪描写的诗篇格外引人注目。
它们构思大胆奇特,给人一种幽冷、奇谲的感官冲击;而在情感上,这些诗篇又有一种直击人心的悲恸感。
唐代的杜牧就评价道:“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奇虚荒诞幻也。
”[1]这种带着强烈鬼气的诗篇在文学史上一般叫做“鬼诗”,于是李贺也被后代文人誉为“诗鬼”、“鬼仙”,与诗仙李白并称,在唐代诗坛自成一家。
综观历来对李贺鬼诗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把李贺的鬼诗同李贺描写神仙仙境的诗篇合在一起研究,并把他们称作神鬼诗或鬼神诗。
如果李贺对神仙仙境的描写表达的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求,而那些写鬼的诗篇,其阐释却更多元,意蕴更丰富。
把鬼诗单独挑出研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李贺奇谲的鬼诗风格和他充满矛盾、忧戚的内心冲突。
关于鬼诗的界定,本文认为,所谓鬼诗,就是在诗篇中直接出现的关于鬼妖描写的诗篇,这些鬼怪包括人死去的魂魄,生物变成的妖怪等。
另外还有诗中出现坟茔、鬼火等具有幽森的死亡气息的诗篇,均可称作“鬼诗”。
在李贺200多首诗中,本文一共统计出31首这样的鬼诗。
虽然鬼诗在数目上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却是李贺诗歌中最精彩并且奠定李贺诗歌风格的重要作品。
一.多元的鬼妖形象在多数人的思维定式里,鬼妖是丑陋可怖,晦气邪恶的,但是在李贺31首鬼诗里的鬼妖形象,却丰富多姿、形态各异,按诗人对这些鬼怪的情感态度,本文把这些鬼诗归为4类:(一)表现诗人对鬼魂的同情或怜爱在这一类诗篇的里的妖鬼形象,多是文士死后的魂魄,或者是早逝的美丽女子的魂魄,他们都有幽怨哀伤的情感特征。
唐诗赏析-白居易《苦昼短》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苦昼短》原文|译文|赏析'《苦昼短》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全诗充满激情,气势回旋跌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苦昼短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唐代:李贺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
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必吞黄金,食白玉?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刘彻的茂陵埋葬着残余的枯骨,嬴政的棺车白费了掩臭的鲍鱼。
钱钟书评论李贺说:“其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永叹。
”(《谈艺录》十四)李贺诗歌常常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看法较全面,议论较透彻的,当数《苦昼短》。
全诗分为三段,每段反映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合起来才是他对问题的全部看法。
诗的前十句(从开头至“太一安有”)为第一段。
诗的开头,诗人请时光呀停下喝酒。
之所以要向时间劝酒,是因为诗人对此深有感触:一是概叹时光飞逝,人寿促迫。
诗人说自己不知道天地间许多深奥的道理,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光阴流逝,岁月蹉跎,人生没来得及干点事业,生命就白白消耗了。
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恐惧,一个“煎”字,表现出虚度年华的痛苦心情;一是认识到人生必死的道理。
人活在世上,必须依靠食物来维持生命,吃熊掌则肥,吃蛙肉则瘦,这是食物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世界上根本没有不食五谷、断绝烟火的神仙,因此,谁都不免一死,生老病死乃是天地间无法抗拒的规律。
《苦昼短》唐诗鉴赏
《苦昼短》唐诗鉴赏苦昼短李贺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政梓棺费鲍鱼。
李贺诗鉴赏:日月如梭、白驹过隙,人生短暂这种现象一直苦恼着古代的人们。
如何才能解决这一令人栗的苦恼,人们也在探寻着。
秦始皇派人入海求仙,汉武帝迷信方士,甚至产生遇见西王母的幻觉,都是企图解决人生短促这个问题,渴求长生。
为了适应人们这种愿望,从老庄哲学中产生了道教。
李唐王朝奉道教为国教,道教在此一时期产生过很深刻的影响。
李贺也在为人生短促而苦恼,他也曾探索过,看来他的探索只得到了悲观的结论。
也就是说:所有的企求长生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这首《苦昼短》以诗人特有的大幅度跳跃的思维方式,任随意念流动来表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结论。
诗人在冥想之中,与时间对话,他亲切地呼唤着时光,劝飞逝的时光暂且停下来,喝一杯酒,听听诗人的述说。
他好像对一个老朋友一样,坦诚相见,诉说着自己的种种苦恼。
不识天高地厚,是诗人意言彼而先言此的手法,他的主旨是在日暖月寒煎人寿,但先说自己不识天高地厚作陪衬然后再进入主题,显得自然而变化多姿。
日月寒暑,这本是十分寻常;时光的消逝,也不值得惊诧。
可是诗人在这里下了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煎”字,把诗人为“人寿”短暂而苦不堪言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食熊”四句是说人的生命不是由“神君”、“太一”之类的天神来主宰,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并非单指吃熊肉和吃蛙肉的区别,而是说人的生命到底会怎样,是有规律可寻的。
这样,似乎诗人在否定天神的存在,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诗人探索解决人生短促的办法幻灭的反映。
既然没有天神来主宰,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人寿”这个问题呢?诗人在客观中寻找不到,于是乎转向了主观,从主观上寻求解脱。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原文、赏析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出自唐代李贺的《苦昼短》
原文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诗词鉴赏李贺诗词鉴赏㈠人物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㈡诗词特色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利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
其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
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苦昼短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苦昼短原文翻译以及注释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诗歌《苦昼短》的原文翻译以及注释,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和学习诗歌《苦昼短》。
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译文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
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必吞黄金,食白玉?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刘彻的茂陵埋葬着残余的枯骨,嬴政的棺车白费了掩臭的鲍鱼。
注释⑴光:飞逝的光阴。
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
”⑵“劝尔”句:语出《世说新语·雅量》:“晋代孝武帝司马曜时,天上出现长星(即彗星),司马曜有一次举杯对长星说:‘劝尔一杯酒,自古哪有万岁天子?’”⑶青天、黄地:语出《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色也,天玄而地黄。
”⑷煎人寿:消损人的寿命。
煎:煎熬,消磨。
⑸“食熊”句:古人以熊掌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为珍肴,富贵者才能食之。
⑹蛙:代指贫穷者吃的粗劣食品。
⑺神君:汉时有长陵女子,死后被奉为神,称神君。
汉武帝病时曾向她乞求长生。
(参看《史记·封禅书》)⑻太一:天帝的别名,是天神中的尊贵者。
战国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
”安:哪里。
⑼若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名,东方日出之地有神木名扶桑,西方日落处有若木。
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
”王逸注:“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
”⑽衔烛龙:传说中的神龙,住在天之西北,衔烛而游,能照亮幽冥无日之国。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出自唐诗人李贺的《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服:一作饵。
似:一作是。
碧:一作白。
这是一首议论性很强的歌行体诗。
全诗分为三部分。
诗的前十句(至“太一安有”)是第一部分,慨叹时光流逝,生命短促。
其中前六句开门见山,感叹时光流逝,点明“苦昼短”之意。
时间是无形的,也是无情的。
但我们的诗人却把它人格化了,不仅有形,而且有情,“飞光飞光”,叫得何等亲切!呼为“飞光”,照应题目的“昼短”二字,以见时光流逝之快,也表现了诗人对“昼短”的感叹。
这里,诗人把高天厚地等等情事都置之不论,只是拈出他感受最深的人寿短促一点来谈。
“唯见”时光,虽然转瞬即逝,却是真实的,因为“月寒日暖”的温度变化,使诗人时时感到光阴的流逝,感到光阴的珍贵。
时光呵,你停下来喝一杯酒吧!这就是诗人要向时光劝酒的原因。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致酒行》)诗人酬君报国的壮志不能实现,深深感到年华流逝是在消耗人的生命,一个“煎”字,表现出对生命的可贵和虚度光阴的痛苦。
前六句写得语奇意奇,势如万仞突起,崛峭破空。
古人云,李贺诗“每首工于发端,百炼千磨。
开门即见。
”(黎简《李长吉集评》)这种评论是很准确的。
后四句感叹生命短促,是说人的胖瘦、寿命的长短,同饮食的好坏有关,无论贫者富者,都要靠食物维持生存,有生必有死,世上根本就没有神君、太一之类保佑人长生不老的神仙,照应“来煎人寿”一句,是时光流逝的又一种表现。
“天东有若木”至“吞白玉”是第二部分,写如何解除“昼短”的痛苦。
既然没有神仙可以保佑长生,要想延长寿命,就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若木、烛龙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神话传说,诗人加以改造,赋予新意,说在天的东面有一株大树名叫若木,它的下面有一条衔烛而照的神龙,能把幽冥无日之国照亮。
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
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李贺的经典诗作有很多,比如《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南园十三首·其五》等。
其中《雁门太守行》中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豪情壮志。
李贺,这位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享有“诗鬼”的雅号,亦被列入唐代“诗家三李”的行列。
他的诗歌风格瑰丽奇诡,展现出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备受世人赞誉。
然而,遗憾的是,他在年仅27岁时便不幸离世,过早地终止了他的创作生涯。
若非如此,相信他定会为世人留下更多精美的诗篇。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此诗浓墨重彩地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地表现出特定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用语奇异,诗意开阔。
此诗最精彩的是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个场面,可谓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最快意的诗:《马诗二十三首·其五》《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为李唐宗室的远支,李贺的家族早已没落,甚至到三餐难以为继的地步。
虽然李贺才华横溢,却因为没有人引荐,始终不被赏识,没有仕进之路。
可李贺心中理想的火苗,从未熄灭。
他写下这组马诗,渴望自己如马一样征战疆场,为国效力,实现心中的抱负。
在大漠里,平沙万里,像铺下一层白白的霜雪,燕山山脉上,月亮高悬,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建立功勋呢?那是来自李贺心中的渴望,像马一样,征战疆场。
在赤子心中,热血难凉。
最意气风发的应酬诗:《高轩过》《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苦昼短》全文赏析
《苦昼短》李贺〔唐代〕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一、译文《苦昼短》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
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必吞黄金,食白玉?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刘彻求长生,最后只能在茂陵中慢慢腐烂成骨,嬴政求仙药,死后棺车白费了掩臭的腌鱼。
注释:“食熊”:古人以熊掌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为珍肴,富贵者才能食之。
蛙:代指贫穷者吃的粗劣食品。
神君:汉时有长陵女子,死后被奉为神,称神君。
汉武帝病时曾向她乞求长生。
(参看《史记·封禅书》)太一:天帝的别名,是天神中的尊贵者。
战国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
”安:哪里。
若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名,东方日出之地有神木名扶桑,西方日落处有若木。
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
”王逸注:“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
”衔烛龙:传说中的神龙,住在天之西北,衔烛而游,能照亮幽冥无日之国。
屈原《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注:“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
”这里借指为太阳驾车之六龙。
服黄金、吞白玉:道教认为服食金玉可以长寿。
《抱朴子·内篇·仙药》:“《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似:一作“是”。
任公子:传说中骑驴升天的仙人,其事迹无考。
刘彻:汉武帝,信神仙,求长生,死后葬处名茂陵。
《汉武帝内传》:“王母云:刘彻好道,然神慢形秽,骨无津液,恐非仙才也。
李贺写鬼的经典诗词及赏析
李贺写鬼的经典诗词及赏析长安李贺诗歌鉴赏11苏小小墓李贺〔唐代〕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
李贺通过写“鬼”来写人,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
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
《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长安李贺诗歌鉴赏2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2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唐代〕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很狂的古诗词
很狂的古诗词第10名唐朝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金榜题名之狂”。
唐朝进士考试难度极大,全国每年及第者不过二、三十个人而已。
其难度相当于你先得考上北大、清华,然后又从北大、清华录取者中选出最优秀的二、三十个人,其中有你,你说难不难?怪不得登科后孟郊会如此兴奋,他当时认为自己一生即将衣食无忧、官路亨通、名扬天下!第9名唐朝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是“仗义之狂”。
唐朝诗人并驾齐驱者有好几对,比如“李杜”、“小李杜”、“王孟”、“刘白”、“韩柳”等,而贾岛、孟郊也是其中一对,人称“郊寒岛瘦”,两人同属苦吟诗派。
这首诗贾岛一改苦吟诗风,仗剑题诗,写得很大气、奔放、侠义,大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气。
第8名唐朝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反叛之狂”。
黄巢说到做到,真就起义了,虽然最终失败,但没有辜负这首诗之狂。
此诗还有一首姊妹篇《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和上首一样,带有浓厚的“黄巢狂气”,杀气冲天。
第7名唐朝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是“年少轻狂”。
这首诗是李白刚出山,拜谒名士李邕后不受待见所作。
也难怪,李邕名满天下,怎能看上说话狂妄、自大的毛头小子李白?满身才气又年轻气盛的李白自然气愤不过,于是就有了这首诗,这是典型的“李白之狂”。
李白真是写到做到,“丈夫未可轻年少”,不服高人不行,李白后来真如大鹏腾飞,名气远超李邕。
第6名宋朝柳永《西江月》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
纵教片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
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
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
这首词是“文人之狂”。
柳永写词大大咧咧,此词得罪了宰相,他也曾经得罪过皇帝而“奉旨填词”,但他始终不改文人狂气,可谓有傲骨也。
史上最狂的9首诗词
史上最狂的9首诗词自古文人多疏狂。
李白的狂是笑对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刘克庄的狂是旁若无人,豪情动人,“旁观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疏狂的人,内心最是火热,在文人的狂中,我们体会他们的热血与寂寞,开心与狂放。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史上最“狂”的9首诗词,看看他们笔下的这些“猖狂”之语,哪一句让你读来心潮澎湃?1、柳永的狂: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
《西江月》宋·柳永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
纵教片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
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
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
柳永的狂,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柳永也是一个狂人,他说,我不向别人求富贵,别人却必要向我求好文章。
在词场上,我是真正的王。
事实上,柳永在仕途上一生不得意,大半生流连青楼,受到青楼女子的欢迎。
更多的时候,柳永的狂,是苦中做乐,是自我安慰。
不论你处于何种境地,愿你都能以疏狂对失意。
2、黄巢的狂: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的狂,是失败后的不甘心。
这一年,他上京赶考,却不幸落第,不甘心的他,写下这首诗。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落第后,黄巢豪情万丈,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这首诗的气势无比恢宏。
明明说的是宁静淡泊的菊花,却处处彰显王者之气。
只要你善良地爱着这个世界,运气总不会太差的。
请你对所来皆温柔,所失皆坦然,所得也欣喜。
3、辛弃疾的狂: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宋·辛弃疾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李贺诗歌鉴赏
李贺诗歌鉴赏官街鼓李贺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
唐制:左右金吾卫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
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见《新唐书·百官志》)这首诗题目是“官街鼓”,主旨却在惊痛时光的流逝。
李贺把自己不具形的思想情感对象化、具体化,创造了“官街鼓”这样一个艺术形象。
官街鼓是时间的象征,那贯串始终的鼓点,正象是时光永不留驻的脚步声。
诗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离奇的画面:宏观宇宙,日月跳丸,循环不已;画外传来咚咚不绝的鼓声。
这样的描述,既夸张,又富于奇特的想象。
一、二句描述鼓声,展示了日月不停运转的惊人图景;三、四句转入人间图景的描绘:宫墙内,春天的柳枝刚由枯转荣,吐出鹅黄的嫩芽,宫中却传出美人死去的消息。
这样,官街鼓给读者的印象就十分惊心动魄了。
它正是“月寒日暖煎人寿”的“飞光”的形象的体现。
第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再写鼓声:千年人事灰飞烟灭,就象是被鼓点“磓碎”,而“日长白”──宇宙却永恒存在。
可秦皇汉武再也听不到鼓声了,与永恒的时光比较,他们的生命多么短促可悲!这里专提“孝武(即汉武帝)秦皇”,是因为这两位皇帝都曾追求长生,然而他们未遂心愿,不免在鼓声中消灭。
值得玩味的是,官街鼓乃唐制,本不关秦汉,“孝武秦皇”当然“听不得”,而诗中却把鼓声写得自古已有之,而且永不消逝,秦皇汉武一度听过,只是眼前不能再听。
可见诗人的用心,并非在讴咏官街鼓本身,而是着眼于这个艺术形象所象征的事物──那永恒的时光、不停的逝川。
七、八两句分咏人生和官街鼓,再一次对比:尽管你“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日趋衰老;然而官街鼓永远不老,只有它“独共南山守中国”。
这两句因省略较多,曾引起纷歧的解说。
李贺十首有名的现代诗
李贺十首有名的现代诗1.《雁门太守行》1.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解释:敌军如黑云般压向城池,城墙仿佛将要被摧毁;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耀下,如金色鱼鳞般闪耀。
号角声在秋色里回荡,边塞上战士的血迹在夜晚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着,军队奔赴易水;寒霜凝重,鼓声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在黄金台上的厚待之恩,战士们手持宝剑甘愿为君王战死。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场景,展现出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忠君爱国之情。
2.《马诗二十三首・其五》1.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解释:广阔的沙漠如同白雪般,燕山的月亮好似弯钩。
什么时候才能给这匹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它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尽情驰骋呢?诗人借马抒情,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赏识、一展抱负的愿望。
3.《高轩过》1.原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2.解释:两位大人身着翠绿如葱的华丽官服,金环压着马辔头摇晃玲珑作响。
马蹄声如雷,进门下马时气势如虹。
他们是东京的才子、文章大家。
他们胸中有二十八星宿般的才华,精神耿耿贯通当中。
在殿前作赋声音响彻天空,文笔能够弥补自然造化的不足。
我这个客居他乡的粗眉书客,就像枯萎的秋草遇到了春风。
我现在像垂翅的鸟儿依附于鸿雁,日后不羞于小蛇变成大龙。
这首诗是李贺对两位来访者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4.《崇义里滞雨》1.原文: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2.解释:是谁家的男儿流落在京城,独自感受长安的秋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的意思“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苦昼短·飞光飞光》,其古诗全文如下: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注释】⑼若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名,东方日出之地有神木名扶桑,西方日落处有若木。
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
”王逸注:“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
”⑽衔烛龙:传说中的神龙,住在天之西北,衔烛而游,能照亮幽冥无日之国。
屈原《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注:“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
”这里借指为太阳驾车之六龙。
⑾不得:不能。
回:巡回。
⑿服黄金、吞白玉:道教认为服食金玉可以长寿。
《抱朴子·内篇·仙药》:“《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⒀似:一作“是”。
任公子:传说中骑驴升天的仙人,其事迹无考。
⒁碧:一作“白”。
⒂刘彻:汉武帝,信神仙,求长生,死后葬处名茂陵。
《汉武帝内传》:“王母云:刘彻好道,然神慢形秽,骨无津液,恐非仙才也。
”滞骨:残遗的白骨。
⒃嬴政: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
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棺载辒凉车中,……会暑,上辒车臭。
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梓棺:古制天子的棺材用梓木做成,故名。
鲍鱼:盐渍鱼,其味腥臭。
【翻译】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
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必吞黄金,食白玉?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刘彻的茂陵埋葬着残余的枯骨,嬴政的棺车白费了掩臭的鲍鱼。
【鉴赏】这是诗人的幻想,这个幻想充满着激情与浪漫的气质。
现实中的缺陷,在幻想中得到满足,所以,尽管是以神话的形式出现,却依然有着永久的魅力,它闪亮着理想与智慧之光,使艺术得到升华。
诗的最后六句(从“为何服黄金”至结尾)是第三段。
这一段,诗人讥刺了那些想通过求仙获得长生的人的荒唐愚昧。
服黄金,吞白玉,是道教中的服食方法,据说可以成仙,至于实际效用如何,“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就拿骑驴升天的任公子来说,同样是虚妄的传说。
诗人清楚地知道幻想与现实是有区别的,成仙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世上偏有一些人热衷此道,连秦皇汉武这样英明的君主也不能免俗,他们求仙长生的举动最终化为泡影,成了后人的笑柄。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结纳方士,遍祈名山大川以访神仙,又造仙人承露盘,调甘露,饮玉屑,冀求长生。
《汉武帝内传》说,武帝死
后,梓棺响动,香烟缭绕,尸骨飞化仙去等。
诗人却说:“刘彻(武帝)茂陵多滞骨”,墓中所存,只是一堆浊骨,根本没有什么成仙之事。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忙于寻找不死之药,派方士入海求仙。
结果身死巡游途中,耗费许多鲍鱼,难掩尸体的腐臭,从“多滞骨”、“费鲍鱼”数字中,诗人对历史上愚妄的统治者作出无情的嘲讽,锋芒十分犀利。
统治者求仙长生的举动,是想维持长久的统治,永远享受奢华的生活。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劳民伤财,虚耗国库,使这种愚昧的举动升级为一场全国性的灾难,危害特别严重。
李贺有意提出秦皇汉武,对他们的求仙加以讽刺,是有所寄托的。
当时,唐宪宗李纯“好神仙,求方士”,任命一个名叫柳泌的江湖术士为台州
刺史。
大臣们进谏,他却说:“烦一州之力,而能为人主致长生,臣
子亦何爱焉。
”(《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可见已到了执迷不悟的程度。
这种迷信的风气又在统治阶层中蔓延开来,甚至有因服食中毒身亡的。
李贺此诗对那些人来说,不啻是当头棒喝,如能好好倾听诗人的忠告,可以免去一场无妄之灾。
诗的第一段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年命短促的慨叹,二是以理智的态度看待人生。
诗的第二段、第三段分别对这层意思加以发挥,在更高的层次上重复、升华了第一段的主旨。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脱出了一己私念,对人生,对社会怀着一种大悲悯,只是说出口来却是一阵阵冷嘲热讽。
诗中有很多疑问句,安排在段落衔接之处,起着增强语气与感情色彩的作用,使诗歌富于一种波澜起伏的动感。
诗人又把“食熊则肥,食蛙则瘦”与“斩龙足,嚼龙肉”联系起来,使那种富于神秘色彩的故事充满了烟火味与人情味,形成
李贺诗歌独特的艺术境界。
加上青天、黄地、白玉、黄金、碧驴等多种色彩的调和搭配,真有点古色斑烂的味道。
全诗没有很多的藻饰,也不着意于景致的描绘,但由于诗中充沛的激情和丰富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议论性很强的诗歌显得回旋跌宕而又玩味无穷。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