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

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目标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课堂语言一定要简洁、精炼。

学生找出脱氧核糖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的区别后,教师直接指出:除此以外,两类核苷酸的其他结构是一样的,我们将其概括为——PPT展示,学生说出圆圈、五边形、方框各代表什么。

2、核苷酸之间的连接一定要让学生动手画,这样才能暴露出问题。

3、学生画出核苷酸之间的连接之后,即可分析:3个核苷酸相连,排列顺序有多少种?从而领会遗传信息
就蕴含在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 核酸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核酸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作用。
过程:
讲解核酸的定义,包括DNA和RNA的主要组成元素和结构。
详细介绍核酸的组成部分、功能以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作用,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如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病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酸的实际应用。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核酸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作用。重点理解了DNA和RNA的结构差异、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核酸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如基因编辑、核酸检测等。
课堂小结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以下知识点:
- 核酸的组成和分类(DNA、RNA)
② 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重点知识点: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
- 关键词:mRNA、tRNA、蛋白质合成
- 重点句:核酸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③ 核酸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重点知识点: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PCR技术、核酸检测
- 关键词:基因编辑、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原体检测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核酸在未来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核酸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重点题型整理
- 描述DNA和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 解释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 举例说明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能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掌握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DNA和R 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学会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DNA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临时装片的制作都不熟练,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血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显微镜、生理盐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消毒牙签、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确立〕1.学科核心素养①生命观念②理性思维③科学探究④社会责任2.课程目标①说出核酸的种类(生命观念)②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生命观念)③尝试制作RNA片段(科学探究)④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⑤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理性思维)⑥树立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核酸的结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导学案课程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生命观念)2、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生命观念)3、尝试制作RNA片段(科学探究)4、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5、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理性思维)6、树立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课堂知识梳理一、核酸的种类________:(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核酸_________:(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核酸的结构1、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___)核苷酸分类依据:___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碱基种类A(__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U(______________)DNA含有的碱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含有的碱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核苷酸种类脱氧核苷酸共______种:核糖核苷酸共________种:核苷酸共______种5、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6、DNA和RNA主要区别三、核酸的功能四、生物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生物DNA病毒非细胞生物RNA病毒五、核酸的水解产物初步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彻底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彻底水解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彻底水解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自制教具展示核苷酸的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结构、DNA和RNA的碱基种类〔达标检测,布置作业〕整理学案内容完成达标练习学情分析在初中学习有关细胞的生活的内容时,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核内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1 第二章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1 第二章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及反思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的重要。

但是学生对遗传物质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再结合图片来进行教学设计。

按照生物课程标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本节课2课时达成目标,第一课时: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关键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重点理解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形式开展教学,构建模型,层层推进,逐渐深化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说出核酸的种类。

②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③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②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理解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代表脱氧核糖,代表核糖,(2)3有___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 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3有___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与大肠杆菌的DNA相比在组成上有哪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2.5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三节糖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明白五碳糖包括核糖和脱氧核糖,这为本节学习核苷酸的组成奠定基础,课标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为“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旨在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理解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为学习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但没有进行深入学习。

他们缺乏有关核苷酸和核酸的化学背景知识,且核苷酸、核酸的结构相对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可通过对核苷酸、核苷酸链结构图观察和比较,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突破核苷酸的结构组成、DNA与RNA 的区别、核酸的功能等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 通过学习核酸分子的种类及结构组成,阐明核酸分子与储存遗传信息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感悟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 通过对核酸、蛋白质和多糖等结构的比较与归纳,概述生物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认识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独特性、多样性和统一性。

3. 通过核酸检测、DNA指纹技术及新生儿耳聋筛查的介绍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认同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二)教学难点:
核酸的种类及结构。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五、教学过程
命的观点。

(完整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完整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核酸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3)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积极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并尝试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具准备1.实验材料的准备。

2.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预习作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组成示意图、脱氧核苷酸长链示意图、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

4.实验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我们都看过侦探小说或者刑侦题型的电影电视,里面的公安人员经常会采用DNA指纹法来侦破案件。

为什么他们能够根据DNA来把目标锁定在某个人身上?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互动学习】(一)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式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可能略有所闻,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式的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表达、回答提出的疑问,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分享他们对遗传物质——核酸的认识。

1.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不是)2.怎么知道那些DNA是否来自同一个人?(根据复杂的检测,观察DNA谱带是否完全相同。

)3.DNA可以做身份证吗?(可以。

而且这种身份证是终身的,也是唯一的,能避免同名同姓同地点同时出生的人身份混淆。

)……可以由学生自由提问,在老师组织下,由同学答疑,回答不上来的,再由老师作补充。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2.5 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2.5 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5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通过在细胞层面对核酸的分布的了解以及让学生了解核酸能够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并且通过类比蛋白质的多样性理解遗传信息多样性的结构基础,为在今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学习打好基础。

并进一步学习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核酸的深入具体理解,,需要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完成。

因此,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核酸,本节将以“问题探讨”为起点,以实验观察为主线,让学生获得对于核酸的感性认识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⑴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⑵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解决方法]⑴让学生看懂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图解,利用化学知识,理解核酸的结构。

⑵联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理解核酸的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决方法]教师精心准备好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1--2种材料,归纳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实验材料六、学生活动⑴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认识,解决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⑵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4.分子结构5.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四)作业布置P29练习(五)板书设计第5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DNA1、种类RNA2、功能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中、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四、生物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DNA细胞生物原核生物:DNA大多数病毒:DNA 非细胞生物极少数病毒:RNA。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2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其中包括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从进行实验操作入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除了按《标准》所设定的能力目标(分析、表达、表述、判断、反思、修改)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设计利用构建核苷酸模型的方法,提高学生归纳判断两种核酸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重要。

但是学生对遗传物质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再结合新的科技成果来创设情景,例如课文中的问题探讨:DNA指纹法技术在侦破工作中的用途,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

这一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此认识还是很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分布、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通过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试剂的特殊显色反应,感受到遗传物质――核酸的真实存在和分布情况,这样对核酸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核酸的种类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RNA)。

高中生物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高中生物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一、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及他们之间的区别,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

(2)学会作细微的观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形成生物体内遗传信息多样化的观点。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科学文化精神。

(3)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DNA与RNA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本节虽然在题目中提出了遗传信息,但是对遗传信息的深入理解需要在《遗传与进化》中完成。

这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

因此教学的直观性非常重要。

1. 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DNA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学生听到、看到有关DNA应用的报道是很多的,因此,对于“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可能略有所知。

这也是学生倍感兴趣的内容。

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空间进行表达交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共享他们对遗传物质──核酸的认识。

2. 充分利用教材,深挖可用信息教材中出现了不少的图片,教学时可利用图片进行充分讲解。

①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结构图解,可让学生观察核苷酸的化学元素组成以及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分子结构上的区别。

②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解,总结DNA和RNA的区别。

3. 利用学生人体的结构比喻核苷酸的结构,并由同学演绎核苷酸如何连接成长链。

四、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五、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小测内容:(1)核酸包括 和 (2)核酸的基本单位 (3)核苷酸由一分子、一分子 和一分子 组成(4)DNA 由 条核苷酸链构成 RNA 由 条核苷酸链构成 (5)由4个核苷酸组成的核酸,其排列顺序有 种核酸DNARNA双链脱氧核糖核苷酸 单链核糖核苷酸碱基脱氧核糖磷酸A T G C碱基核糖 磷酸A U G C。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通过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介绍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此节内容为学习必修二遗传信息的表达奠定基础,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学习有关细胞的生活内容时,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核内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还不知道DNA的结构。

因此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利用学生具有的化学知识,让学生看懂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结构图解,DNA和RN 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解,以及核苷酸长链的特点,为《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

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 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目标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1.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五、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亲子鉴定短视频导入, 为什么DNA能够提供亲情证据学生自学1.阅读教材P26—27,准确回答基础知识2.根据要求准确记忆本部分知识(一)核酸的分类和功能>1. 核酸的种类:(DNA)(RNA)2. 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 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使DNA呈色,使RNA呈色。

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盐酸的作用:能够改变细胞膜的,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和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教学设计14: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14: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生命的严谨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教学流程要求材料无色,以免影响实验染色结果,如人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内表皮细胞。

3.方法步骤:结合课件展示,讲解方法步骤。

4.结果与结论:让学生将所做实验结果与教材展示的结果对照,得到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DNA。

RNA主要分布细胞质中。

【课堂小结】核酸的分布【典型例题】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为:制作装片→水解→染色→观察B.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替代人口腔上皮细胞C.使用盐酸只是为了杀死细胞D.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答案】D【方法点拨】1.在实验步骤中水解后,要用缓水流冲洗载玻片;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紫色会掩盖染色结果。

3.盐酸的作用不只是杀死细胞,还能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三、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1.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引导学生回忆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指出核酸也是生物大分子,基本单位为核苷酸。

展示核苷酸结构简图,讲解核苷酸由3个小分子组成: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五碳糖,1分子磷酸。

(1)元素组成:C、H、O、N、P引导学生根据核苷酸分子结果简图,归纳核酸的元素组成。

(2)种类①脱氧核苷酸展示脱氧核苷酸结构简图,讲解结构组成:含有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

脱氧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故脱氧核苷酸种类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3. 掌握核酸在生物体发展发育、遗传变异中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核酸的分子结构,了解核酸如何传递遗传信息。

2. 难点:理解核酸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认识到核酸在生物体遗传变异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图片,以直观展示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以便学生观察核酸的分子结构。

3. 准备相关案例,诠释核酸在遗传变异和生物体发展发育中的应用。

4.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以便他们对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单介绍核酸的组成和种类,以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核酸的基本知识:a. 核酸的种类及结构特点;b.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功能;c. 核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3. 核酸与遗传信息的干系:a. 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b. RNA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c. 核酸变异与遗传信息变化的干系。

4. 实验教学:a. 演示DNA和RNA的提取过程,让学生了解核酸的提取方法;b. 进行核酸测序实验,让学生观察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c.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核酸与遗传信息干系理解。

5.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核酸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学问题与核酸的干系。

6. 总结与延伸:教师总结核酸与遗传信息的干系,并引导学生思考核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如生物医药、环境珍爱等。

7.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对核酸与遗传信息的干系进行深入思考,撰写小论文或制作PPT,进行教室分享。

8. 课后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核酸与遗传信息干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篇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紧承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而继续介绍生物大分子,又在课程内容上呼应必修第二册的遗传分子基础部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的一节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学生打好生物学框架的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1. 考虑学生的已知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相关概念与知识,对其中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教师可结合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相关知识介绍核酸与核苷酸。

2. 考虑学生的未知知识:学生从初中至高中,第一次接触分子结构模型图,对核苷酸分子组成与结构陌生,需重点讲解。

3. 考虑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对DNA亲子鉴定,DNA指纹识别有相应的解并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加以讲解【课时数】1课时(40分钟)【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录像,教师自制挂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功能。

运用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描述核苷酸的分子结构,简述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与练习2. 能力目标体验知识的迁移与相互联系,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DNA与RNA结构的科学探究历史,关注生物探究式的方式,认同生命科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核酸的分类及其功能两种核酸的细胞定位以及其实验探究方法2. 教学难点核苷酸的结构,碱基和五碳糖的相互组合方式【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充当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点明,蛋白质为一种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而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另一种生物大分子——核酸,它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的教案

核酸的教案

核酸的教案【篇一:核酸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篇二:核酸教案】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一节虽然提出了遗传信息,但是对遗传信息的深入理解需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模块中完成。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

通过上一节课所做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学生已经感受到遗传物质——核酸的真实存在和分布情况,这样对核酸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核酸的种类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rna)。

在此基础上,理解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入手,从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出发,由元素组成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链,再形成核酸。

注意利用课文中两种核苷酸的比较,以区分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组成两种核苷酸碱基的不同和所含的五碳糖不同,提高归纳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3)说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通过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内遗传信息多样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区别dna和rna各自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动画。

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华山游客要求退票被捅”事件为题,让学生试想一下,假如自己是警察,该如何破案?学生各抒己见。

(提示:回忆破案片中警察会在犯罪现场收集什么?)针对这个案子,警方将进行dna鉴定以核实嫌疑人身份。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2.5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2.5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来自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一的第四章第一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内容包括: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存储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本节课还将介绍核酸的生物学功能,包括作为遗传信息的储存者和传递者,以及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理解核苷酸的结构,包括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

学生能够区分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并掌握它们的生物学功能,例如作为遗传信息的储存者和传递者,以及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核酸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结果来解释核酸在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意识到核酸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了解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地位。

学生能够认识到核酸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4.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推理和解释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和结论。

5. 团队合作: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共同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贡献,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

2.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核苷酸的结构,包括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

核酸教学设计

核酸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三节的教课内容,主要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散布、核酸的构造和功能、学会察看 DNA和 RNA在细胞中散布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要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认识核酸在细胞中的散布以及核酸能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由。

这节内容也是此后学习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实质一节的基础,在历年高考取也都进行不一样程度的考察。

二、学情剖析1.学生对核酸的构成、构造和功能其实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对核酸有大体的认识后,再睁开进一步的学习。

2.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因此对核酸构成及构造多样性的研究中,可指引学生类比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并联合课本内容得出结论,这样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够训练学生基本的思想能力,同时也起到复习稳固的作用。

3.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细菌、病毒、细胞的有关知识,在必修一第一章学习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因此在总结核酸在不一样生物中的差异时,教师经过一些模式图直观地体现出来后,再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三、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功能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散布(2)掌握核酸的构造和 DNA的多样性2.能力目标:(1)经过模型的建立,掌握核苷酸的构造及核苷酸是怎样构成核酸的(2)议论脱氧核苷酸的摆列次序,理解 DNA分子的多样性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可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理解核酸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拥有重要作用。

(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务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四、教课要点难点(1)要点:核酸的构造和功能(2)难点: DNA的多样性五、教课方案思路:经过导入,让学生认识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由什么构成的?经过类比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得出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剖析核苷酸的构成(构成元素、构成成分、五碳糖种类、碱基种类、核苷酸种类)↓核苷酸是怎样构成核酸的?(请学生将建立的核苷酸连结起来)↓议论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摆列次序,理解DNA为何有多样性↓率领学生察看“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散布”的实验结果,指引学生概括出核酸在细胞中的散布↓进行知识小结和练习稳固六、教课过程课题:第二章第 3 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将模型发给学生,在黑板上写上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1学时
一、学习需要分析
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第二章的内容,本章教材重点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基础,主要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前面两节已经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本节通过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介绍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此节内容为必修2中进一步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奠定基础,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高一的学生对DNA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初步具备自主调查、思考、辩论、分组讨论的能力。

但由于高一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这节内容的学习显然难度和跨度有点大。

例如,学生对于核苷酸的结构理解较难,对于核苷酸的组成及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长链的过程很难掌握。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做、边做边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理解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并能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逐步建立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概念图)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概念图本身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整体的概念,让学生对教材更熟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逻辑和广度。

概念图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概念图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开始时使用概念图,有利于了解学生前概念;在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网络;在教学后使用概念图,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

构建概念图时,学生肯定会分析、处理很多信息,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中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图作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通过概念图的构建而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是其理化性质的基础,只有搞清了他的结
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作用和性质,DNA 与RNA 的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这是鉴别 生物种类的依据之一,还是分析生物遗传信息稳定性的依据。

核酸的功能使得 他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是我们更好的开发其功能的理论依据和分析其 发展方向,也是其结构的体现。

②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难点:①核酸的结构。

②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建立,观察能 力基本完善,但是其动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训练,由于操作过程的失误将会使 他们不能够很好的观察到预期的结果,所以老师就应该告诉他们应该注意那些 方面的问题,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如何来分析所看到的结果。

三、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的初始能力:对DNA 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初步具备自主调查、思考、辩论、分
组讨论的能力。

学生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
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关于核酸的感性认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重要。

学生对遗传物质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利用这一点,再结合新的科技成果来创设情景,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

教师把抽象的物质结构形象地告诉学生,在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知识的基础上以直观的教具、形象贴切的比喻,给学生
核甘酸 五碳糖
统称为
形象上的理解和掌握,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学习风格:以前的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是以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动手实验,导致很多学生对有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停留在死记硬背之上。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概述”属理解水平,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理解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结构特点。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主要是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所以本节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
⑴ 说出核酸的种类。

⑵ 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⑶ 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 过程和方法:
⑴ 尝试制作DNA 的结构模型。

⑵ 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⑶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⑷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⑵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 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教学策略 1.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
①DNA 鉴定在刑事案件中应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

②核苷酸分子结构图。

③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 长链动画演示。

(2)核苷酸卡纸模型。

(3)实验材料的准备。

2.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探讨,提出概念 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获得感性认识 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 总结内容 巩固练习
3.教学实施过程
六、板书设计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DNA和RNA
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DNA分布在拟核中。

三、核酸的结构
核甘酸链一般2条链一般1条链
核酸
七、教学设计成效的评价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比较顺利,学习效果良好。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缺少感性认识,利用公安局破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情景教学导入课堂效果会更好。

另外,学生对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式理解不够深,教师简单地介绍学生无法切实领会,故在教学中形象直观教学尤其重要,在良好的视觉效果下,学生才能拥有长久记忆。

用卡纸制作成的含氮碱基模型、磷酸模型、五碳糖模型,演示连接成核苷酸,直接的视觉感观能加深学生对核苷酸结构的印象。

另外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DNA长链,丰富课堂的同时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能充分理解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学生基本掌握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但是知识还未能灵活运用,大胆展现自我的勇气还需进一步培养。

同时在这次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不断改进:
1.理解“探究”“讨论”“自主学习”的深刻含义。

不能为寻求形式上的新颖,套上“探究”的美冠,切忌名不副实。

2.在一堂新颖的课堂中,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去表达,去尝试,去总结,去自主学习。

不能有想法,有开端,却没有有效实施。

这样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3.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认真思考,考虑多种可能,总结教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更多的学习灵活应变,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把握课堂的教学。

4.教学重在有效的落实,要选择适合某章节特点的落实方法,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动手更感兴趣,在教学中善于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变难为易,能使知识点的落实更到位。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设计多种动手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