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改造、报废等全过程。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四条公司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工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包括:(一)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二)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三)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四)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三章特种设备管理第六条特种设备购置:(一)购置特种设备时,必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二)购置的特种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三)购置的特种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文件。
第七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一)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时,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作业;(二)安装、改造、维修后的特种设备,应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特种设备使用:(一)特种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技能;(二)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性能;(三)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一)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检测;(二)检验、检测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保障生产、施工、使用过程的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的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器材、特种设备台账,记录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的购入、使用、维护等情况。
第四条公司应当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保证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的有效管理。
第六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安全器材、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八条公司应当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二章安全器材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购买标准合格的安全器材,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登记。
第十条公司应当对安全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新磨损严重或不能正常使用的器材。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安全器材的储存和保管工作,确保器材的完好无损。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器材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器材使用规定,防止因使用不当而造成安全事故。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器材维修保养记录,按照规定对器材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对安全器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使用安全器材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特种设备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应当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特种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登记。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新磨损严重或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使用制度,严格遵守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运行,维护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
第四条特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爆破作业等。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五条特种设备的购买、销售、安装、使用、维护等环节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进行相应的审核和备案。
第六条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格证,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事故必须依法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第三章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第九条特种作业必须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十条特种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应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必须确保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遵守相关安全作业规范,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设备。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必须事先编制作业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制定,确保作业的安全可行性。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三条监督部门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十四条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进行处罚和追责。
第十五条监督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运行、维护人身财产安全为目标,为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规范。
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性。
同时,监督部门也需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查处违规行为,并推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三)综合整治,分类管理;(四)责任到人,失职追责。
第四条国家将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分为不同类别进行管理,具体分类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检查。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第二章特种设备管理第七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第八条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和检验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或执照。
第九条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和检验的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向执法部门备案。
第十条从事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十一条从事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检验和鉴定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和鉴定结论。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三章特种作业管理第十四条特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爆破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射线作业、电焊切割作业等。
第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或执照。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生产、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压力管道等。
三、安全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层应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各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 设备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运行许可1. 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需向相关部门办理特种设备的运行许可手续,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安全证明、验收报告等文件必须完整。
2. 未获得运行许可的特种设备,严禁投入使用,一经发现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处理。
五、设备运行管理1. 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证书才能操作特种设备,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特种设备。
2.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禁止超负荷操作,禁止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
3. 设备操作人员应每日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问题,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
六、设备维护保养1. 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进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查,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2. 设备维护保养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操作人员的监督下完成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停止使用设备直至问题解决。
七、应急处置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保障人员安全,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
2. 应急处置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迅速准确处置事故,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八、监督检查1. 公司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填写检查记录。
2. 公司领导层应对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制定改进计划。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各类特种设备。
第三条特种设备用户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四条特种设备用户应当根据特种设备的具体类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五条特种设备用户应当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技能。
第六条特种设备用户应当定期进行特种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七条特种设备用户应当配备专业维护人员,对特种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特种设备的运转安全。
第八条特种设备用户应当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二章压力容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制定压力容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二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第三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四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压力容器的监测和管理。
第五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对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有安全操作技能。
第六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加强对压力容器周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第七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加强对压力容器的报警装置的检测和维护,确保报警装置的有效运转。
第八条压力容器用户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第三章起重机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条起重机械用户应当严格按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起重机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二条起重机械用户应当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
第三条起重机械用户应当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防范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一、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二、企业设立专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机构或岗位,明确具体责任人,并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制定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四、明确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三章安全管理机构一、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职务,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证书。
三、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坚决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发现并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定并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
二、对于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维修等工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一、建立和落实特种设备的日常维修、检查和记录制度,对特种设备每次安装、改造、维修结束后进行必要的检查。
二、对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日常维护要加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六章安全管理监督一、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二、发现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第七章安全管理清单1、了解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家、使用年限、使用场所等信息,确保特种设备的合法合规运行。
2、明确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建立健全操作记录,认真填写操作记录。
安全生产标准化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的要求,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使用的各类特种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管理。
三、特种设备管理1. 设备管理人员公司对各类特种设备设立专人负责管理,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保险、报废等事务。
2. 设备定期检查每台特种设备每半年进行一次年检,除此之外还应每月进行一次设备保养与检查。
3. 保险与保养每台特种设备应有相应的保险,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保养。
保险公司的资质应经过严格审核,保证在出现事故时能保障公司的利益。
4. 设备维护保养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要求制订相应的保养计划。
对于设备保养人员应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关考核标准。
四、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1. 事故预防(1)设备质量控制。
对于购进新设备,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质量评估及鉴定;(2)加强管理。
设备的配套设备及附件应与本身设备具备较高的适配性;(3)安全评估。
对于每台特种设备在使用之前都应进行安全评估,评估的结果作为使用前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4)设备保护措施。
特别是在对设备进行卸载、装卸标准化改造或调整时需要加强保护与注意;(5)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维护考核标准等相关规范。
2. 应急管理(1)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2)对各类应急预案必须进行演练和验收;(3)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五、法律责任对于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造成设备或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将追究相关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制度的执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修改或调整,应由经理级别以上管理人员规范内部流程,制定相关修改方案并上报董事会审批后方可执行。
七、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限及修改权限属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形成一个有效履行的制度,并应定期进行评估、修订与改进。
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包括采购、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应设立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采购与安装第五条采购特种设备(器具)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并确保设备(器具)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
第六条特种设备(器具)到货后,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器具)的完好性、技术资料、配件等。
第七条特种设备(器具)的安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
第八条特种设备(器具)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使用与维护第九条特种设备(器具)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器具)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职责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特种设备(器具)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器具)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检、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器具)安全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记录应齐全,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四章检验与维修第十三条特种设备(器具)应定期进行检验,检验周期和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器具)的维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器具)维修完毕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章改造与报废第十六条特种设备(器具)的改造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改造单位进行,改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
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特殊条件保护,具有特殊施工安装要求或专门人员操作、专业监督和管理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监管”的原则,注重防范风险,预防事故,保护人员安全,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发现和处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第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建立事故预防、处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试运行,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状态。
第八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九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按照国家安全标准,选用符合要求的特种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备案登记。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并进行保护措施的设计和施工。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配备运行维护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测,确保设备的运行状况。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操作员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操作和私自改变设备参数。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在设备使用期间,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资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包含设备的购置、安装、运行、维护和维护和修理等全过程。
三、管理标准3.1 设备购置管理1.企业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选购符合安全要求的特种设备。
2.设备购置前,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良好的信誉。
3.设备购置时应签订正式合同,并保存备案。
3.2 设备安装管理1.设备安装前,企业应编制认真的安装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
2.设备安装时,必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依照安装方案进行操作。
3.完成设备安装后,应进行全面的试运行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3 设备运行管理1.设备运行前,企业应订立认真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设备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设备运行中,应依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订立合理的维护计划,并定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3.4 设备维护与维护和修理管理1.设备维护与维护和修理应定期进行,实在周期依据设备类型和运行情况而定,并订立相应的维护和维护和修理计划。
2.设备维护与维护和修理操作必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并记录维护和维护和修理过程、内容、时间等相关信息。
3.设备维护与维护和修理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试运行,并填写相应的维护和维护和修理记录。
3.5 废弃设备处理管理1.废弃的特种设备应进行合法的处理,采取环保措施,并依照国家标准进行处理。
相关记录应予以保管。
2.废弃设备处理应有明确的流程和责任人,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四、考核标准4.1 设备购置管理考核标准1.是否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选购特种设备。
2.是否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推断其合法经营资质和信誉。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使用的各类特种设备以及从事各类特种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本单位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并对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管理第五条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备案,建立设备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测、维修、验收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六条特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技术人员的检查和验收,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书,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无证、无照操作特种设备。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加强,设备要定期检查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第三章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条件,持有相应的证书,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工作。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作业工作前必须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特种作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知识。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作业工作时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作业。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作业工作时必须按照作业计划和作业程序进行作业,严禁随意更改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做到预防为主,保证作业工作的安全进行。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一)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目的为了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提高本公司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三级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外来人员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考核要求。
3、职责安全部门应根据各部门、各经营岗位上岗资格条件及培训要求,提出并组织实施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由总经理批准。
4、内容(一)本单位新进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率应达到100%,培训学时24个学时。
(1)一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h,其教育内容: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2)本单位的性质、经营特点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消防知识及有害气体防护常识;4)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知识;5)本单位和同行单位的典型事故教训。
(2)二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h,其教育内容:1)本单位概况,经营特点,主要设施设备的危险源和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2)本单位安全经营实施细则及各岗位安全上岗规程;3)安全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4)以往的事故教训。
(3)三级安全教育。
由班长或班组安全员负责教育,可采取讲解和实际经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不少于8h,经班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经营服务。
1)本岗位的经营程序及经营特点和安全注意事项;2)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本岗位用电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装置、安全设施、安全监测、监控仪器的作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4)发现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措施及报告方法。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考核情况,要逐级填写在三级安全教育卡片上,建立安全教育档案。
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经公司安全部门效果评估后,方可上岗作业。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否则由此而发生的事故由分配及接受其工作岗位的部门领导负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模板模版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模板模版1. 总则1.1 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水平,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1.3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
1.4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和维修保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安全管理。
2. 安全责任2.1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2.3 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单位应当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维修人员,并加强对维修保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2.4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证,且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知识。
3. 安全管理措施3.1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将其公告在重要部位。
3.2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和维修保养单位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3.3 特种设备的检查和测试人员应当持有相应执业资格证书,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和测试工作。
3.4 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且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3.5 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4. 安全检查和监督4.1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和维修保养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2 安全检查和监督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和监督。
4.3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和维修保养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4.4 安全检查和监督人员应当认真记录检查和监督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5. 安全培训和教育5.1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概述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特殊工艺和特殊设备的生产作业活动,涉及到安全风险较大的工作环境。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制定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规范操作行为、防范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责任1. 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监管和管理工作;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设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全面负责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3. 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例会,确保安全生产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4. 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各岗位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对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员工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操作规程,熟悉安全操作方法;2. 现场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区域,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3. 安全作业规程:制定详细的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作业规程,明确作业程序和操作要点;4.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隐患不得发生;5.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应急处置措施;6. 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程序,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四、安全生产监管措施1.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监管;2.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3.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安全工作出色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安全违规行为进行处罚;4.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建立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安全生产相关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依据;5. 安全生产监督复查: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定期的监督复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特种设备使用和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建筑、化工、垃圾处理等行业。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作业包括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爆破作业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和特种作业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和特种作业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负责操作和监督,不得擅自进行。
第六条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七条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档案,对设备的使用和作业情况进行记录并保留至少5年。
第八条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九条任何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取得法定的许可证或者批准证书,未经许可证或者批准证书的设备禁止使用。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检验和维护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进行检查,设备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相关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5年。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和评估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一旦发生设备事故,应立即组织救援和处理,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第三章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取得特种作业许可证。
未经许可证的单位禁止进行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三、职责1. 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总责。
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具体使用、管理和维护。
4.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事故调查和处理。
5.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四、管理要求1. 特种设备购置(1)特种设备选型、论证、采购应在国家安全监督许可证发放范围内,并必须提供安全许可证复印件或其它安全资质等相关证明作为论证依据。
(2)购置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2.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确保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范。
(2)安装、改造、维修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取得相关检验报告。
3. 特种设备使用(1)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特种设备使用必须定机定人,严禁无证操作。
(3)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特种设备检验(1)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特种设备检验不合格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5.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安全生产部门。
(2)事故调查和处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
五、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责令整改,并跟踪落实。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一、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制定本制度。
二、我企业现有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电梯、叉车。
三、新购的特种设备必须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及安全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四、生产部是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员应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的要求加强管理。
五、特种设备管理1、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的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2、特种设备在使用前或使用后的三十日之内,须向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企业内的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由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部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4、定期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
5、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6、特种设备(设施)定人,定机专人操作。
7、使用前检查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方可作业,严禁带病使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修理,检查应有记录。
8、如在用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生产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9、如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企业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生产管理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生产管理部门等报告。
六、建立特种设备登记台账。
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设备标号、购入时间、使用地点、检测维修情况、操作人员等。
七、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内容包括: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安全生产标准化-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为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本单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xx同志,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如下:(一)岗位责任制1、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在法定代表人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1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3)特种设备相关使用部门及负责人员岗位职责:在法定代表人的领导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对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并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含:岗位责任制)为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本单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XXX同志,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如下:(一)岗位责任制1、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在法定代表人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3)特种设备相关使用部门及负责人员岗位职责:在法定代表人的领导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对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并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
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确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报告领导。
(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XX部门审核并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由XX部门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XX部门XX同志负责向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1.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如:锅炉房、电梯机房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
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
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锅炉房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2.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培训应做出记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节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
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
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
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4.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并送交XX部门备案。
5.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
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
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6.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
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XX部门。
7.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本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另行公布,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六)其他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除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三、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本制度。
(一)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
(二)维修保养工作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将每次维修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
(三)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
同时,对设备故障点相关部位进行附带检查,防止遗漏其它事故隐患。
确认排除故障后,交由运行人员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方能撤离设备维修现场。
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四)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国家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XX公司,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上述安全管理制度请各设备使用部门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并依据有关要求贯彻落实。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