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解读1 关于“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文本解读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文本解读作者:张云华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2年第10期【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17-02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语文教学思维的原点和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具备新的理念、新的视野。
课前,教师应先和文本对话,即读好教材。
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
因此,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
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一、文本的多元解读新版课程标准在阅读指导方面,明确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细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不等于学生完全自由阅读,必须有教师的引导。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阅读施加积极的影响,使阅读朝着一定目标行进。
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
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
如教学《生命生命》,笔者引导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情味加以涵泳。
师:每个人的体会不同,每个人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同,你从“挣扎”这个词读出了字的背后对求生怎样的思考?生1:我从“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可以看出,因为它极力鼓动双翅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也要拼命地扇翅膀,想从作者手中逃脱。
生2:我从“挣扎”可以看出来,它在作最后的努力,不想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在作者的手中。
生3: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要想尽一切办法逃出去。
生4:就算到了绝境,我也不放弃,我一定要逃出去。
生5:不管怎样,我一定要活着,就算残废也不怕,不能让人捏死我。
……师:原来它就是要表达自己那强烈的求生欲望呀!是的,飞蛾用“挣扎”这个动作表达自己内心的顽强。
2023年语文新课标解读
2023年语文新课标解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入,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科课程也在相应地进行调整与更新。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
2023年语文新课标的发布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向。
本文将就2023年语文新课标进行解读。
一、总体改革目标与原则2023年语文新课标的总体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将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为核心任务。
二、教材内容的调整与创新2023年语文新课标将重点调整和创新教材内容,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科发展趋势。
教材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注重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新课标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本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2023年语文新课标将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教师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将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提高。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2023年语文新课标将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新课标将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评价方式将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结起来,2023年语文新课标的发布将带来教育改革的新风貌。
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下,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旨在培养思辨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学生。
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都将相应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语文人才,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对文本表面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忽略了对文本背后深层意义的解读。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文本解读的意义文本解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同时,通过文本解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本解读的方法1.整体把握法。
通过整体了解文本的背景、结构、主题等,把握文本的整体意义。
学生需要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观察,抓住关键词语、表达方式和情感态度等,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和主旨。
2.细节分析法。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探究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内涵。
学生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句法结构、形象描写等方面入手,揣摩作者对人物、情节和事件的态度和见解。
3.对比研究法。
通过对比不同文本、不同角度的解读,发现文本中可能存在的多重意义。
通过对比和对照,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防止片面和主观理解的局限。
4.联系现实法。
将文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文本对现实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将文本背后的思想与现实的社会、人类问题相对照,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四、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1.引导学生多读精读优秀文本,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组织学生开展文本解读活动,进行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4.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文本解读。
五、结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离开“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离开“文本”所谓“文本”,就是指作者已经写成,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创作的语言文字。
在当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十分丰富而精彩的内容。
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或听课中,有时教师为了追求某一环节的完美而丢失了文本,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致使教学产生“高耗低效”或扭曲教学规律,可谓“得不偿失”。
语文教学不能离开“文本”所谓“文本”,就是指作者已经写成,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创作的语言文字。
在当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十分丰富而精彩的内容。
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或听课中,有时教师为了追求某一环节的完美而丢失了文本,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致使教学产生“高耗低效”或扭曲教学规律,可谓“得不偿失”。
下面谈谈我对这方面的几点浅见:一、过分强调整体情感,忽略对文本的品味。
对于“品味”,众多老师在理解上存在偏颇的认识,以为“品味”就是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感受与领悟,其实不然。
在小学阶段有着不少情感丰富的文章,许多教师一接触这类课文,就产生教学比重失调,于是在课堂上不惜挥耗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多读多谈,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忽略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阐析,对立了文本与情感,只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实例:教学《鸟的天堂》这课时,有位教师把课文中含义深刻、较难理解的一段话出示在黑板上:“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反思:很明显地,这一教学片段中的这位教师要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进行体会,但他游离了文本里的重点字词,隔离了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把思想内容放在语言文字的表层面上来教学。
这样,我们很难确认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理解?也许只是知道,或者似懂非懂而已。
浅析避免文本过度解读的策略
{ H
教 法
l 教 法 研 究
浅析避 免文本过 度解读 的策略
◆江 苏省如 皋 市吴 窑镇凤 毛 小 学
阅读是学生积 累人文素养 、提 升文本欣赏 能力 的基础 。
不可否认 , 教师 的导读对 学生具 有重要 影响 ,要 透过 现象 看本 质 。作 为全篇 文本解 读 的基
“ 心情灰 暗无 比” 一 句揣摩 出作者忧郁 的心情 , 说 明其失 去 了
生活的信心 。揣摩 出作者生活艰辛 是对的 , 但还远 没有到对 生 活失去信心 的地步 。教师在解读 中 , 不 由 自主地加入 了主
如《 江雪》 是唐代诗人柳宗元 的代表作 , 诗 中意境深远 , 描
写 了迷人 的江上雪景 , 气势磅礴 。特 别是上半 阕“ 千 山” 、 “ 万
观色彩 , 又将其传 递给 学生 , 造成 学生在解 读 中将 精力 过多
投 入到揣测作者 的心理变化上 , 而减少 了对盲 人小姑娘 的关
注。
径” 二词 , 给人一股气吞 山河的豪气 ; 而下半 阕笔 锋一转 , “ 孤
舟” 、 “ 独钓” 又不免突 出几分凄凉与孤独 。为什 么诗 的上下半 阕会有如此之大 的反差呢?要弄清这一问题 , 教师还要在导读 中适度融入诗作形 成时作者 的境遇 。当时柳 宗元正在被贬永
一
正是受 到教师导读 的启 发 , 有 的学生指 出对课文 内涵 的
之下 的文字 丛林 , 辨不 清丛林 的本来 面貌 , 从 而距离作 者 的 领悟 , 即善 良也 需要底线 , 对 白骨精这种 坏人太善 良, 就助长 妖精 的气焰 , 也 会使像孙悟空 这样的好人失 望 。但也 有学生 认为, 解读 文章使其 明白了做 事要讲求方法 , 不 能急躁 , 如唐
语文课标(11版)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一、教学建议(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份---前言(性质、地位、设计思路)第二部份---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第三部份---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课程资源、教学及评价)第四部份---附录(优秀诗文、课外阅读、语法修辞)二、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中徘徊。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后补充人文性,或者先突出人文性,后加强工具性,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一)、关于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而且意味着它是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
①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②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③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④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二)、关于人文性。
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的人文性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对立,也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形式---内容;躯壳---灵魂;依托---价值)。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语文素养及其基础性1.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
它包括对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等,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别让文本解读越过了界
别让文本解读越过了界作者:沙立卫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5年第7期随着深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很多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总是贪多嫌少。
事实上,文本解读应有其度,越过了界就会产生曲解,甚至是误解,从而使阅读教学承载过重的负担。
如何才能合理进行文本解读呢?一、文本解读精确合理,凸显文体意味合理正确地解读,是解读文本最基本、最保底的要求。
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感知文本的信息内容,更要求教师要从语文教学的视角提炼出契合学生探究借鉴、语言感知的价值点和训练点。
例如,在教学《春联》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将“读懂春联的特点和作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结果语文课成了“品德与社会”课。
怎样进行文本解读,确立怎样的目标才能符合语文本体特征呢?教师在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步骤:(1)通读课文,提炼关键词,感受春联的特点与作用。
(2)借助课文中列举的五幅春联,在诵读感知、替换比较的过程中感受说明文举例子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介绍这几类作用?其内部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让学生懂得说明文中所举的例子既要进行合理分类,也要规划顺序,更不能重复。
这样的教学始终将学生的核心关注力聚焦在语文本体特征上。
通过整篇课文的教学,学生不仅获取了相应的内容知识,更促成了阅读方法的体悟积累,提升了阅读能力,为习作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文本解读要开掘有度,符合学生认知万事皆有度。
文本解读也要追求深浅上的平衡与和谐。
文本解读一旦过深,虽然可以彰显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但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学生只能成为看客;而解读如果过浅,学生难以掀起思维风暴,如同在文本表面进行平行滑翔,学生也就兴趣索然,甚至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
例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教师将先前学习的《江雪》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比照中思考:同样是写雪景和垂钓,为什么会形成得意与失意两种完全不同的局面?在学生一筹莫展之际,教师只能自我解答:因为两位诗人的哲学主张存在差异,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
语文教学不应脱离文本
语文教学不应脱离文本近来,听了一些语文公开课,发现教师在评课时,大多数认为课堂热闹、涉及面广、知识拓展得开的课是好课,新课程标准贯彻得好。
而我认为这样的课“味道”不正,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解。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要形成互动、交流与合作,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是学生求知的引路人。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新一轮课程改革相继在各地推开,教师们纷纷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对自己和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课堂上,或是围绕琐碎的问题,或是集中一两个大问题“合作”探讨,”对话”交流,引申拓展,教师则穿插其中延伸提问。
台上教师不断搞笑,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教师取悦学生,可不知不觉已离题千里。
一节课下来,课堂距离文本太远,似乎是“悬空翻”,有点买椟还珠。
如此课堂很受学生欢迎,可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学生的语文成绩能提高吗?语文教学是关注语言文字的教学。
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文字,阅读语言文学。
一味取悦学生受学生喜欢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目前的语文课堂,有点剑走偏锋,跟风赶时髦。
语文教学应回归文本,强化工具性,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遵从文本,紧紧抓住语言这一核心,这是语文教学的要务。
学生从语言学习中思想情感潜滋暗长,达到从语言到情感的收获,学生应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品味感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注重人文性。
教师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这一核心,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感悟中去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如果不扣住文本,以文章为中心,整体感知,而取其一点,旁生枝节,越说越远,就会离题万里。
这样的课表面看来,拓展得开,教师知识面广,学生也感兴趣,其实远离文本,何谈从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感悟呢?学生在反复阅读不断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生生间、师生间进行多向交流,合作探讨,让学生通过文字去思考和理解,让文字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文本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文本【摘要】实施新课程后,由于人们在批判教材束缚教师的手脚上做足了文章,于是,教材似乎成为语文教育的罪魁祸首,好像哪个老师在课堂上紧扣文本教学就是观念陈旧,就是技术老套,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有上课就必然有拓展延伸,必然有课外的补充。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文本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文本语文教育界的前辈们指出: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理解为:课文是个例子,课文只是个例子。
前者强调课文起着示范引导的作用;后者强调教师不能被教材左右而无法放开手脚,应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视觉引领到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背景。
但是,现在的实际是,老师已经只注重后面一句话的意思,而忽略了前面话的重要意义。
一些教师之所以不太注重让学生真正把握文本,从正面来说,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强调目标单一;二是反对教师多讲,要多让学生活动。
这二者本身都是正确的,但又都不能成为可以忽视文本的理由。
目标单一,着重让学生领会感悟文本某一方面,应以整体把握文本为前提。
反对教师多讲,不是不要教师作正确引导,更不是要教师不讲;多让学生活动,比如讨论、对话、研究、演剧等,不是要无视文本整体内容,一切应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而又归结到对文本的更好理解、把握、感悟,并形成自己的某种能力和素质,否则,一切就没有了意义。
在一些教师的潜意识里似乎认为衡量一堂课好坏,最重要的在于形式有无出彩之处,而教学内容怎样,已成为退居第二位的问题了。
形式大于内容,热闹重于一切,笑比不笑为好,这可能就是现在一些人的认识,而这,是极其错误的。
教科书上的范文到底有哪些作用?总的说来,它们都是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凭借,但又有各自的地位。
有的范文,是一个民族的有一定的文明素养的人们必须永远掌握的,比如那些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具有特定地位的作品,就是应该理解它,掌握它,熟记它,背诵它,否则就不能传承灿烂文明;有的范文,文质兼美,读它足以修身、养性、怡情,并得到各种艺术借鉴;有的范文,主要为了掌握一种特定的文体,服务于某一种特定的语文技能技巧而编写,属于语文学习的一种例子,比如某些科技文章,往往不在内容把握上提出过高要求,能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把它读通读顺,掌握写作上的一些要领也就可以了,其内容上的科学道理不一定真能弄懂。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2024版)
(6)教师的视角没转换(学生视角与教师视角差异形成教 学隔膜,发现学生,就是发现自己)
2024/11/12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理念七个坚持
四个理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坚持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今秋七年级“部编教材”如何体现课标
关键词一:立德树人 关键词二:语文素养 关键词三:阅读体系 关键词四:写作体系
2024/11/12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语文学习
1
2
接受学习——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表象学习——探究学习
评价方式:分数量化的单一模式——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
2024/11/12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7.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探索语文课程 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始终适应时代 的变化。
3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2024/11/12
革命传统 教育
传统文化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4
国家主权与 海洋意识
阅读体系
•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 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 阅读的结合。
小学语文新课标文本
小学语文新课标文本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标文本的推出,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新课标文本的详细解读。
一、新课标文本的指导思想新课标文本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调语文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同时,新课标文本提倡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要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
二、新课标文本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文本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新课标文本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文本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识字与写字:注重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的培养。
2. 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5. 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新课标文本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文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具体方法包括: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新课标文本的评价方式新课标文本强调评价的多元化,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式包括: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
3. 自我评价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学会评价他人。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软着陆”的三个策略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软着陆”的三个策略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是指在编写语文教材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要素,以确保教材内容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编写统编教材的过程中,要做到“软着陆”即要避免过度引入新的概念和知识,保持平稳过渡,体现渐进性原则。
下面介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软着陆”的三个策略:一、渐进性原则渐进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在统编教材中,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要避免过度引入新概念和知识,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较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提供适当的练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联结性原则联结性原则是指在统编教材中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知识体系,将前面学过的知识与后面学习的知识相互联系和延伸。
要避免知识的孤立性,通过设置适当的过渡和联系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复习和回顾内容,加深学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再引入新的知识和概念,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前面学过的知识与新学的知识相连接,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是指在统编教材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实际水平和认知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灵活的学习路径和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
通过以上三个策略的运用,可以实现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软着陆”。
渐进性原则能够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避免过度困难的学习任务;联结性原则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的分割和孤立;个性化原则能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提升学习效果。
谈谈如何防止“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国大兵 “ 为 了 自己而牺牲 了别 人 的生命 ” ; 读法 布尔的 《 松 鼠》 认 为作 者这 样 写不 够保 护 环 境——结尾写 到了肉可以吃 , 甚至读《 邱少云》 有 的学生认为应该保护生命 , 邱少云 “ 牺牲 自己生
命 不值 得 ” 等。
当 出现此 种情 况 之 后 , 由 于 片面 的 “ 珍视” ,
是。
比如 , 我们 的一 些 教材 评 价 者从 “ 背影 ” 中想 到 了“ 父亲不 遵守交 通规则 ” 的问题 , 因此 作 为
原 因等 方面与作者存在差异 ,他们 阅读文字之 后, 必然会产生与作者要传递 的情感 态度 、 价值 观念等不相同 、 个性化 的读后感悟。
实践 中我们 发 现 , “ 远 离 文本 的过 度 发挥 ” 现
学生的阅读实践 , 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 阅读 , 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这是跟 2 0 0 0 年版 阅读教 学建议 相 比较 做 的较大 一处修 改 。
本 次 修 改 明确 提 出 了两 个 要 注 意 的 问题 这 两 个 问题 是 课 改 十 年 来 在 语 文 课 堂 实 践 中 出 现 的
最终可能没有结果的“ 辩论课 ” , 脱 离 了文 本 , 从
3 . 应 珍 视 学 生 个性 化 观点 。 这 对 学生 群 体 形 成“ 正确 的 、 全面 的、 历史的 、 客观的 、 发展 的” 看 问题 、 思 考 问题 方 式 具 有 重 要 指 导 意 义 , 对 营造
认 知冲突 的价值意义 ,从 而针对 冲突引导学生
一
先谈谈 阅读 。 阅读读什么? 首先是读懂作者 ,
读 懂 作者 眼 中的 人 物 ,读 懂 作者 的感 受 和态 度 ;
警惕脱离文本的解读文本_高级中学语文_.doc
警惕脱离文本的解读文本_高中语文_:光明作文初中作文自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来,我们很多教师能够关注和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真正的对话,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感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但是时下的课堂上也有这样一些现象:一堂课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游离于文本之外,没有了语文的影子。
于是就出现了《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不务正业,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老师”,《背影》一文中的父亲之所以关爱儿子是因为“父亲是因为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等等对文本人物的解读。
这样的课堂,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对文本的曲解乃至不解,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的导航作用,也未能有效发挥。
请看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片段:师:我们学习了《孔乙已》与《范进中举》两篇课文,同学们对比一下,看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生:范进是在逆境中苦苦追寻自己人生目标,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孔乙已是堕落、无骨气、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弱者。
师:你说的真好,有独到的见解。
其实在这里,明显的,学生误读了文本,而老师未加纠正,反而给予表扬。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指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抓住关键句子,点拨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范进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的虚伪、圆滑,认识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个人飞黄腾达的人生目标的。
反思之一: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必须以文本作为基石。
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它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都不能脱离文本,虽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麦克白不是李尔王。
因此,只有首先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准确解读文本,有效适度拓展
准确解读文本,有效适度拓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索精神、创新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直接目标。
在语文课堂中单单凭一套教科书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然是难以完成的。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离不开延伸、拓展,必须在授课过程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增加积累,开阔视野,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现实问题的存在1.教师固守文本,概念化定义化解读文本。
表现在过分依赖与信赖教参,自己不去独立钻研教材,把教参的内容抄到教案上,依葫芦画瓢抄给学生。
2.教师“放羊式”解读文本。
表现在没有处理好“主”与“导”的关系,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说到哪,教师就点到哪,把教学的舞台让给了学生,教师成了一名旁观者。
3.教师漠视课内文本的引导作用,盲目拓展课外文本。
表现在教师盲目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文本,选择教学内容。
在拓展课外文本时,忽视整体感知,回避书本记忆性知识,而按中考命题特点进行解读。
二、准确解读文本、有效拓展文本的策略1.立足文本、准确解读(1)揣摩语言,仔细推敲。
我们教学生学语文,不光要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入手,保持一种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
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语言文字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一字一词总关情,很平常的一篇文章要读出它不同寻常的地方,普普通通的文字在语文老师的眼中都应该是有生命的。
所以我们在文本解读时,首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反复推敲,不光要读出“写什么”,还要读出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这样在备课时才能推陈出新,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应对自如。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不该游离文本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不该游离文本发布时间:2022-07-22T03:08:07.89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期3月作者:程爱华[导读] 教学情境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
程爱华重庆市秀山县实验初级中学校邮编:409900【摘要】教学情境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因情境而异,既有“面”又有“内”,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成为画蛇添足。
情境的设置应着眼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不是把它当作点缀的“亮点”。
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和课文的实际,及时、恰当、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为语文学科最根本的性质是“工具性”和“语言性”。
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来说,最基本、最好的教学资源是教材,也就是对课文的解释。
在教学中,我们依靠教材培养学生的识字、写作、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能力。
可是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却游离文本,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貌合神离”,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全面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于是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就出现了对教材挖掘的不深透,训练不扎实,学习低效。
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优秀实例的片段设计,使语文课成为一个道德课,降低了语言的功能,放弃了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一位教师在进行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教学时以综合实践的形式完成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板书是“悠悠寸草心,孝心献父母”八个大字,然后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母亲为了儿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情感真挚,娓娓动听。
紧接着语文科代表领着大家齐诵了《游子吟》。
此时,学生们兴高采烈,通过阅读向大家展示他们准备好的诗歌(无论是自己写的还是收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语文课标修改稿(2011版),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这是跟2000年版阅读教学建议相比较做得较大一处修改。
本次修改明确提出了“防止、或远离”两个要注意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课改十年来在语文课堂实践中出现的较大问题。
这里,重点谈一谈“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的问题呢?教师和课堂评论者甚至一些指导者,对“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理解有偏颇,“珍视独特感受”与珍视“作者感受”的关系没有搞清楚,为了“珍视学生独特感受”而“忽略作者的独特感受”,阅读教学不是从作者整体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是从一点上想开去,颇有“断章取义”的味道。
比如一些教材评价者从“背影”中想到了“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问题,因此作为理由认为“背影应该退出教材”等等。
这是成人思考倾向,而这样的倾向直接影响了课堂上的学生──读《落花生》认为作者父亲的价值取向有问题──愿意学习苹果、石榴;读《勇气》认为美国大兵“为了自己而牺牲了别人的生命”;甚至读《邱少云》认为邱少云“牺牲自己生命不值得”等。
应该说,作为阅读者,出现这样的感受,并不奇怪,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作者的眼中只有一个。
我们阅读的目标是什么?首先是读懂作者,读懂作者眼中的人物,读懂作者的感受和态度。
远离文本是什么?没有读懂文本的整体意图、思路、价值取向,从一点上想开去,与古今,与社会、与当下进行联系比较,展开讨论,阅读课上成了从某一点上想开去的“价值意义”讨论课。
这就远离文本了,讨论得越远,发挥的就越过度。
我们承认,阅读者有对作品的人物、形象、价值取舍等讨论、批评的内隐过程,也希望课堂上学生能够“不唯书不唯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是,要想“不远离文本过度发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的整体,读懂文本作者的基本思路和情感态度,凭借文本的文字,努力做到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把握作者,然后针对文本作者表达出来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客观辩证的去评判作者的观点和价值趋向,在写这些文字时候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有些价值取向可能不合时宜了,这个时候在批判也不能算是过度。
“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强调的是我们不要远离(甚至丢弃)文本,展开讨论谈自己感受,也不宜把“阅读实践和阅读能力锻炼的过程”全部被“某些观点和价值意义的讨论所替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把阅读课看成是“阅读实践过程和阅读能力锻炼过程”。
教师引导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读懂作者、整体的、客观辩证的把握作者意图”上来,放在“读懂文字(词句)的锻炼、读懂文本整体的锻炼(整体把握和概括)读懂作者文字表情达意作用学习写作的锻炼上面来。
教学的目标着力点发生了变化,远离和过度的现象就会减少。
──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锻炼阅读能力和学习语言表达。
教师将目标定位在这个特质上而不是讨论作者观点的对错上面,远离和过度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
第二,学生出现了“独特的,与作者相矛盾的、与其他人不一致的观点”,不把解决这些观点的对错优劣当做生成,而是将其看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契机──课本中是怎么说的,课本里的意思是什么?通过读课文里的文字,通过读作者,来帮助解决“差异”的问题。
如果作者的感受和价值取向,确实与现实社会倡导的有“过时”问题,在整体客观地把握了作者的观点之后,在进行批判、矫正,也不会过度了──因为这个时候,文本在阅读中的价值意义已经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