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5篇)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5篇)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5篇)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留意:a、溶液不愿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推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推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愿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愿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确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确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
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确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确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化学式是科学学问中的重要化学用语之一,是学习化学学问的重要工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期望对你们有帮忙!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别: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
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纳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
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纳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
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
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2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元素和化合物
1. 元素: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组成。
元素符号:化学元素的缩写。
元素周期表:包含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化学结合而成。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不同类型原子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结构式:用方框代表原子,用化学键连接原子。
3.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质量数不同。
4. 常见元素及其性质
-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韧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没有金属的上述性质。
5. 常见化合物
- 水:H2O
- 纯碱:Na2CO3
- 纯硫:S8
- 二氧化碳:CO2
- 纯铜:Cu
- 二氧化硫:SO2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 物质的消失和生成
- 物质的性质改变
-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 反应物和生成物
- 反应条件
-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 平衡反应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个数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4. 注意事项
- 化学方程式要平衡
- 化学方程式要符合实验事实
-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正确
三、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技术
1. 物质的性质
- 颜色、气味、味道、溶解性、密度等
-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 性质的稳定性、易燃性、挥发性等
2. 物质的实验检验
- 火焰颜色测试
- 酸碱中和试验
- 气体的检验
- 盐的检验
3. 实验技术
-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完美版)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
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
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
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
水变浑浊。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
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
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
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
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
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15篇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15篇
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活性炭净化水、干冰人工降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都是物理变化。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变化。
2.物质分类: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硫酸铵只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磷酸氢二铵含磷、氮,是复合肥。
3.实验操作: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验满氧气时带火星木条必须放在集气瓶口。称量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不能放在纸上。pH试纸不能伸到待测液中。
4.化学用语: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氩气Ar钙离子Ca2+两个氢原子2H硝酸钠NaNO3NaNO2是亚硝酸钠,H2是氢气或氢分子
5.数据说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再根据电子得失情况,确定电子数。溶液稀释,溶质不变。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浓硫酸敞口放置,吸水,溶液质量变大,浓度变小。
6.水的说法: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两者体积比1:2,质量比8:1.酸碱中和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7.实验现象:黄铜是合金,比纯铜硬度大,相互刻画,应该纯铜上有划痕。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不能说出氧化铜的名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只是烧红。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8.物质的说法: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以说几种元素。一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构成的。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相对原子质量。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5篇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5篇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1
一、学情分析:
这一级九年级学生基础很差,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很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复习时常以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含计算题,推断题及工业流程题)
1.计算题专题
1、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 白色沉淀。
求:(1)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O6·5H2O)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出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计算:(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g牛奶中含钙0.104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喝多少毫升牛奶。
3、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0%~4.3%之间,钢中碳的含量在0.03%~2%之间。将一块质量为10.0g的铁合金放入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100g稀H2SO4,恰好使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碳不熔于稀硫酸;铁合金中其他元素含量很低,可忽略不计),测得生成H2的体积为4.00L(H2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0.0880g/L)。试根据计算回答:(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效数字)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将3.1克氧化钠加到质量为m的水中,完全反应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50克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H2O==2NaOH)。求:
初中中考复习化学专题全套练习和答案(共10个专题)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一:物质的性质
一、选择题
1.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冰雪融化
C .牛奶变质
D .瓦斯爆炸
3.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5.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上海世博园园区加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喷雾降温设施喷洒的水雾,即使在水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主要原因是()
A.水的密度大B.水蒸发时要放热C.水汽化时要吸热
D.水雾透光性差
6.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7.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C.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8.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1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2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推断题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推断题
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1)A的化学式为。
(2)B与D的水溶液反应生成C和E,则此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B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
(3)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A、B、C、D、E、F、G、H都是已经学过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是能支持燃烧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D物质在反应①中的作用;
(5)写出反应①实验中集气瓶瓶底加水的原因。
3.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C 的组成元素相同,B 是红棕色固体,E 中含有钠元素, F 中含有两种元素,B、D、E、F、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1)E的俗名为;写出C 的用途(任写一点);
(2)写出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与F 反应的现象为。
(4)E 与G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 和H物质类别相同,F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考化学中考重点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中考重点复习资料随着中考的临近,很多学生开始加快学习进度,特别是针对各科的重点内容进行加强。其中,化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且难度较大的科目,需要我们更加认真地复习和理解其知识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化学中的重点复习资料。
一、物质的分类
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又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类。同时,物质还可根据其物理性质进行分类。推荐资料:《初中化学基础》P2-P4。
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由基本反应类型组成的过程。其中,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和置换反应等。了解基本反应类型的特性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简化方程式等。推荐资料:《中学化学》P40-P43。
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我们理解化学本质的重要方面。在中考化
学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等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原子组成和结构的相关知识,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特性,同时还需要理解
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推荐资料:《新概念化学》P6-P13。
四、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是中考化学考试中的一大难点。常见的化学计算包括
浓度计算、质量守恒问题、气体压力计算和反应的平衡问题等。
这些计算需要我们熟记基本公式和步骤,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
问题中。推荐资料:《中学化学》P76-P84。
总之,中考化学中的重点复习资料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化学计算等方面。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5篇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例如:冰雪融化,钢铁生锈)
2.区分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和分解),根据反应做出类型的判断。
4.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识记元素符号,熟练书写常用的26种元素符号和名称。
(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Mn Fe Cu Zn Br Ag I Ba W Hg)。
(2)各元素符号的意义。
5.化合价和化学式:
(1)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元素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3)根据物质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4)应用元素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6.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性质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原子的构成,质子数,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
(3)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判断元素的性质和类别(NaMgOClNeHe)
(4)识记元素的概念,判断元素存在的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知道
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金属和非金属).
(5)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水,二氧化碳,氧气为分析对象).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含答案)水与常见的溶液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水与常见的溶液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C.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别
D.自来水厂常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进行消毒
2.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B.白酒C.白醋D.花生油
3.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4.今年地球日的中国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服
5.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盐城,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氧气可燃﹣﹣﹣﹣气焊切割金属
B.生活经验: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C.生活质量:汽车、冰箱中有异味﹣﹣﹣﹣用活性炭吸附
D.安全常识: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
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
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
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
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
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9个专题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9个专题第一专题:基础知识回顾
1.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目标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活动
- 回顾原子的定义并研究元素的概念
- 讨论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组成
- 研究化合物的定义和命名规则
- 完成练题
1.2 反应方程式
目标
学生应该能够构建化学反应方程式。
活动
- 回顾反应方程式的定义
- 使用给定的反应,学生应用信息构建反应方程式
- 讨论反应类型和平衡
第二专题: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2.1 酸碱和盐
目标
学生应该知道酸碱和盐的定义,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
- 研究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对比它们之间的不同
- 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2.2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目标
学生应该能够分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并了解它们的性质。活动
- 研究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属性
- 分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 探讨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
第三专题:化学能量和燃烧
3.1 化学能量
目标
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化学能量和它在自然、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活动
- 研究化学能量的基本概念
- 探讨化学能量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讨论化学能量与环境的关系
3.2 燃烧和氧化
目标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燃烧和氧化,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
- 研究燃烧和氧化的定义和区别
- 讨论燃烧和氧化与热和自由能之间的关系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过程
第四专题:化学分析和测量
4.1 有机化合物
目标
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有机化合物并进行简单的化学分析和测量。活动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9篇)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9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
一、化学之最
(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6、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氢钙Ca(HCO3 )2
磷酸二氢钠NaH2 PO4
磷酸二氢钾H2 PO4
硫酸氢钠NaHSO4
硫酸氢钾HSO4
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
8、其他盐
高锰酸钾MnO4
锰酸钾2MnO4
氯酸钾ClO3
硫化钠Na2 S
碘酸钾 IO3
亚硝酸钠NaNO2
硫化钾2 S
二、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1、计算
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
①化学式写正确
②方程式要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步骤:
⑴解、设
⑵化学方程式
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
⑷列比例
⑸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质量比等于2ClO3 2Cl + 3O2 ↑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245 149 96
①微观意义: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量的意义: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标曲线题
例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一、选择题
1.已知:2KClO 3=====MnO 2
△
2KCl +3O 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和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 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1题图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
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 2SO 4和H 2SO 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第2题图第 3题图
3.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不相
符合的是( )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
4.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第4题图
A.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1表示一定压强下,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水中加入硝酸钾
第5题图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
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C.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D. 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第6题图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C. 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D. 20 ℃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第7题图)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A
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
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B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浓盐酸
C
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
发)
D 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9.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不吻合的是( )
,第9题图)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二、填空与简答题
10.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取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
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图
(1)A点处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下面要求回答:
(1)向106 g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反应中生成的CO2质量的变化如下:
加入的盐酸质量/g 0 18.25 36.5 54.75 73 91.25
生成的CO2
0 0 a 2.2 4.4 b
质量/g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b的值为________。
②请绘出生成CO2的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的关系图。
,第11题图)
(2)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为两步:①Na2CO3+HCl=== NaHCO3+NaCl;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其他条件不变,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定,请结合上述曲线,分析新曲线的起点与最高点所对应的横纵坐标位置。
①起点横坐标________,纵坐标________。
②最高点横坐标________,纵坐标________。
1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
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第12题图
(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________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