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兰德:PD后的下一代无线充电方案架构探讨

合集下载

无线充电只有手机市场?这些应用更火爆

无线充电只有手机市场?这些应用更火爆

无线充电只有手机市场?这些应用更火爆无线充电技术近几年的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即便在智能手机、可穿戴市场已经得到了部分应用,似乎也未泛起太大波澜,甚至有的手机厂商在今年选择了放弃支持该技术!不过,其发展前景还是有的,随着今年磁共振方案的逐渐成熟、可商用,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无线充电已经悄悄地开始改变世界啦!无线充电产业上下游玩家盘点通过简单整理,可以看到,国外研发无线充电技术(包括芯片/方案/发射接收器件)的企业主要包括了IDT、TI、Freescale、高通、博通、安森美、Maxim、凌力尔特、NXP、ST、Intel(今年五月已关闭该业务)、Fulton、Witricity、PowerbyProxi(三星投资)、Energous、Delphi、松下、东芝、罗姆、富士通、瑞萨、理光等。

国内则有中惠创智、新页、中兴、劲芯微、美嗒嗒、微鹅、斯普奥汀、华润矽科、新捷、伏达、欢喜科技以及台湾凌阳、新唐、联发科、技领、立锜、盛群等。

图注:支持无线充电技术的消费电子设备一览从支持的终端来看,消费电子是当前主战场。

一方面,由于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满足可穿戴设备外观设计、防水防汗的需求,因此它在Apple Watch、Moto 360、SONY等部分产品上得到支持商用,然而受限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并未得到大面积普及。

另一方面,针对智能手机市场,截至2015年年底,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品牌已囊括了三星、LG、Nokia、HTC、夏普、摩托罗拉、谷歌Nexus、微软Lumia、黑莓、YotaPhone、索尼、CASIO、松下、富士通、泛泰、NEC、飞利浦、Saygus、CAT、VERTU、TECHDY、京瓷,产品型号约80-100款左右。

对此笔者只想感叹一句:好多都不!认!识!啊!消费电子市场遇冷,磁共振才是大势所趋?在上述手机品牌当中,除了高冷的苹果以外(据传iPhone7会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国内一众知名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等目前都没有大动作;甚至在今年,包括LG、HTC、谷歌Nexus在内的旗舰手机都已对无线充电功能“弃疗”了,即便三星仍在积极拥护,消费者也没有将它作为购机的必要条件。

无线充电技术的最新发展

无线充电技术的最新发展

无线充电技术的最新发展一、引言无线充电技术作为近年来热门的科技领域之一,正在取得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无线充电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包括其发展历程、主要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二、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程无线充电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就开始探索通过电磁感应实现能量传输的可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20世纪中叶,无线充电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阶段。

但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等因素,长期以来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处于较为边缘化的状态。

三、主要技术原理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当前无线充电技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原理。

通过变换磁场来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能量传输。

这种方式在近距离充电场景下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

2. 射频能量传输射频能量传输是另一种常见的无线充电技术原理。

它通过将电能转换成射频信号,然后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上进行解调和整流,最终实现能量的传输和存储。

3. 激光光束激光光束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传输方式,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利用激光束可以实现对设备进行快速、精准地充电,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和稳定性挑战。

四、应用领域1. 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无线充电板实现便利的充电体验。

2. 电动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无线充电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电动汽车领域。

相比传统有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为电动汽车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安全的充能手段。

3. 家居生活在家居生活中,无线充电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便利。

例如,家庭中的各类智能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灯具等都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技术来提供持久稳定的供电支持。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技术也将迎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未来,人们可以期待在汽车自动驾驶、医疗设备等领域看到更多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

同时,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成本逐渐下降和成熟度提升,无线充电技术有望进一步走向大众市场,并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的生活体验。

C-RAN成下一代无线接入网新潮流中国移动全球首发C-RAN白皮书

C-RAN成下一代无线接入网新潮流中国移动全球首发C-RAN白皮书

36C ommu nications World Wee k ly本刊记者|赵经纬融合了绿色、云计算、低成本等理念的C-RA N 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近期,中国移动在I T U 展览期间更首发了C -R A N 白皮书。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为用户带来了巨大福音,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娱乐和生活,但却使移动运营商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单用户A R PU 值增长放缓,甚至开始下滑,严重制约了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同时,流量的飙升又使其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建设、运营、升级其无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的绿色、低成本、灵活部署及运营成为运营商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移动适时提出了C -R AN 的架构理念和建设模式,并迅速得到韩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国外运营商的相应。

中国移动正积极推动在NG M N (下一代移动网络组织)中成立C -RA N 工作组,加大C -R A N 的国际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其国内试点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运行。

在近期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I TU 展览上,中国移动携其C -RA N 亮相,并发布了C -R A N 白皮书。

O P E X 降一半C A P E X 降三成白皮书指出,中国移动提出C -RA N 的目标,是应对其面临的五大挑战:即大量基站导致高额能耗;网络的建设成本(C APEX )和运营成本(O PEX )逐年增高;无线接入网建设提出低成本高容量需求;用户流量的潮汐效应导致基站利用率低下;不断增长的互联网业务对移动核心网压力巨大。

按照中国移动的规划,R N 是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构架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

其本质是通过实现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在中国移动的设计框架下,C-RAN 正成为新一代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的核心。

C -R A N 成下一代无线接入网新潮流中国移动全球首发C -R A N 白皮书能耗,采用协作化、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以达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及未来趋势分析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及未来趋势分析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及未来趋势分析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移动设备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无线充电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必备功能,也成为了移动设备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人们对于便捷生活的追求,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规模已达50亿美元,并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中,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板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2.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充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传统的充电方式需要用充电线连接手机和充电宝,这样的充电方式不仅不方便,而且充电线还会经常出现损坏的情况。

而无线充电技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不需要通过充电线连接手机和充电宝,只需要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或无线充电板上即可实现充电,无需插拔充电线,极大地提高了充电的便捷性,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

3.市场竞争随着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在不断激烈。

目前市场上无线充电技术产品众多,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者有三星、苹果、小米等知名手机品牌,以及一些专注于无线充电技术产品研发的公司。

这些竞争者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竞争,力争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未来趋势1.技术进步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将会不断升级和改进,从目前的电磁感应充电技术,逐渐迁移到更先进的无线充电技术,比如雷达激光充电技术、射频无线充电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无线充电技术将会大大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满足人们对于便捷生活的需求,预计未来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将会迎来一波技术升级的浪潮。

2.产品创新未来,手机无线充电技术产品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不仅可以用于手机的充电,还可以用于其他移动设备的充电,比如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

10W单线圈快速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10W单线圈快速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目前在手机通信及便携式设备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充电技术是wpcqi标准qi无线充电方案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主要功能和技术参数如下
10W单 线 圈 快 速 无 线 充 电 解 决 方 案
贝兰德由原三星高端研发人才投资组建,2011年开始研发设计无线充电方案,做为行业首家研发设计应用无线充电方案商, 目前研发的WPC QI. A4WP和PMA无线充电方案,成功应用到手机通信及便携式设备。
4.接收和发送距离保持 2~4mm 几乎无死区。 兼容性 :方案通过 WPC V1.2.1 认证测试自测对象: 市场上能买到的大部分已经通过 QI 认证的数码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源等 等
目前在手机通信及便携式设备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充电技术是WPC QI标准,QI无线充电方案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主要功能和技术参数如下。 PCBA尺 寸 : 长 : 70MM*宽 35MM*高 4MM( 可 定 制 ) 线 圈 尺 寸 : 直 径 50MM*高 3MM 特性: ■9V-1100mA无线充输出 ■兼 容 QC2.0/QC3.0通 用 快 充 适 配 器 ■效 率 高 至 85% ■兼容WPC-Qi V1.2.2标准 ■支持发射至接收的双向通讯 ■内置风扇驱动 ■异 物 检 测 ( FOD) 功 能 ■金 属 检 测 ( PMOD) 功 能 ■顶 点 关 断 ( VRVS) , 保 证 系 统 安 全 ■采 用 专 用 大 功 率 低 损 耗 MOS&MOS驱 动 器 ■过 压 /过 流 /过 温 保 护 ■可 通 过 FCC/CE/ROHS认 证 ■ 散热效果好,PCBA充电温度10-15°,媲美三星无线快充PCBA
1.最大负载能力测试(限流效果);最大负载能力大概 0mA 跳动,平均 60mA (数字 ping); 待机电流: 20mA (模拟&数字 Ping);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进展与展望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进展与展望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进展与展望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磁共振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2)1.2 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3)1.3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意义 (5)二、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 (6)2.1 磁共振的基本概念 (7)2.2 无线充电的技术原理 (8)2.3 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的组成 (9)三、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进展 (11)3.1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理论研究 (12)3.2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实验研究 (13)3.2.1 实验设备与方法 (14)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15)3.3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研究 (16)3.3.1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7)3.3.2 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 (18)3.3.3 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20)四、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展望 (21)4.1 技术发展趋势 (22)4.1.1 提高充电效率 (23)4.1.2 缩小充电距离 (25)4.1.3 降低成本 (26)4.2 应用前景展望 (27)4.2.1 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28)4.2.2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0)4.2.3 在可持续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31)五、结论 (31)5.1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成果 (32)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34)一、内容概览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是当前电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其进展及未来展望。

本文首先概述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阐述其在无线能量传输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接着对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包括其技术原理的创新、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然后分析当前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成本、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限制等。

最后展望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以及该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行业变革。

2024年智能充电桩的建设方案(2篇)

2024年智能充电桩的建设方案(2篇)

2024年智能充电桩的建设方案智能充电桩是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方案需要考虑充电需求、充电效率、充电桩布局、智能化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结合2024年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提出一种智能充电桩的建设方案。

一、充电需求分析2024年,预计电动汽车数量将迅速增加,充电需求也会日益增长。

因此,智能充电桩需要满足以下充电需求:1. 主要充电场景:城市和居民区、商业区域、高速公路服务区等。

2. 充电速度:能够支持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两种模式,实现快充和慢充的平衡。

3. 充电功率:根据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提供高功率快速充电选项,以满足对快速充电的需求。

4. 充电桩密度:根据充电需求和交通流量,合理布局智能充电桩,保证充电桩的密度与需求相匹配。

二、充电效率提升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 研发高效能充电桩:利用新兴技术如高压快充、硅基充电技术等,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2. 建设高效能充电站:充电站设备采用高效能高频变压器、高功率电池等,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

3. 配备智能充电调度系统:通过智能充电调度系统,优化充电桩的利用率,避免拥堵和等待,提高充电效率。

三、充电桩布局根据充电需求和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制定如下的充电桩布局方案:1. 城市和居民区:在停车场和居民区域设置分布式充电桩,保证每个小区或者公共停车场都有足够的充电桩供用户使用。

2. 商业区域:在商场、超市、餐厅等商业区域的停车场或者附近设置充电站,满足用户在购物或者用餐过程中充电的需求。

3. 高速公路服务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快充站,满足长途旅行用户的快速充电需求。

四、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化充电桩需要配备以下管理系统:1. 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充电桩的状态、电量和充电速度等信息,确保充电桩的正常运行。

2. 支付和结算系统:通过与移动支付平台的对接,实现用户的充电费用自动结算,方便用户支付。

基于无人机的无线可充电网络路径规划的算法研究

基于无人机的无线可充电网络路径规划的算法研究
在满足对所有节点充电的基础上,研究和改进合适的移动电源充电策略,以 获得最佳的充电性能,就成为我们的研究方向。本文采用单个移动电源对不同规 模的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执行不同策略的充电任务,而其中的这个移动过程也 被归纳为旅行商问题。特别指出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的“一对一”方式,单个移动电源 可以同时对多个传感器节点充电,本文限定研究适用于“一对多”情况下的路径规划 算法,且使用无人机代替原有的小车作为移动电源。首先,本文会建模求出原先 研究中仅考虑“充电”模型时候的无人机飞行的“最佳高度”。其次,针对求解充电最 佳路径这个 NP 难问题,补充原有的遗传算法中计算适应度值的方法,再选择合适 的充电位置点,使其适用于“一对多”充电模式,最终达到对该算法的改进。再然后, 考虑单个移动电源充电能力有限,对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的按需充电的贪心算法进 行优化,用单位时间完成充电的节点数,代替原先的距离大小作为选择充电节点 优先级。最后,考虑“移动-充电”模式,用实验来探求无人机在不同高度下的充电 性能,并与以往的“最佳高度”进行性能比较。
最后,经过性能评估,本文改进的算法性能更优秀。就充电任务完成时间而 言,改进的遗传算法可以减少约 9.4%,改进的贪心算法可以减少约 11.2%。而在 实验的求得的最佳飞行高度上,充电任务也可以减少 8.6%时间。
关键词: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无人机,充电路径
I
ABSTRACT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 kind of self-organized network composed of several sensor node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mart home, military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ny other files. Each node of the network needs enough energy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data collection, calculation,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Once the energy is exhausted, the node will not work as usual, and then even the whole sensor network will be out of service. Because of the small size of sensor nodes and the low capacity of batteries, energy supplement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on the one hand, the existing work studies the high-power-capacity materials of the battery and the method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peed of nodes. On the other hand, considering energy supplement for sensor nodes from the outside is also a hot issue. With the progress of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the strategy of using mobile charger to replenish energy of sensor nod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盘点无线充电的技术路线、标准及产业链格局

盘点无线充电的技术路线、标准及产业链格局

盘点无线充电的技术路线、标准及产业链格局
近日,知名手机厂商推出了20W无线充电器、20W小米无线车载充电器和无线充电宝。

手机即将进入无线快充时代,会迅速普及。

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应用由来已久,伴随着行业龙头苹果、三星等龙头厂商主力推进无线充电应用,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有望全面铺开。

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推动车厂无线充电研发的热情,国际标准组织也进入最后标准测试阶段,无线充电在汽车端的应用有望加速落地。

此外,无线充电的使用场景不仅仅局限在手机、可穿戴、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中低功率领域应用,在物联网浪潮的大背景下,无线充电各类公共应用场景不断出现,无线充电相关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无线充电的技术路线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是指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电磁波共振原理或者其它将磁场作为传送功率桥梁的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

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现阶段无线充电技术以电磁感应方式和电磁共振方式为主。

电磁感应技术相对容易实现,同时充电效率较高,在无线充电推广初期是主要应用方式,商业化应用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手机中采用的无线充电技术也主要是电磁感应技术。

1、电磁感应方式
电磁感应技术通过导体切割磁场会产生电动势,有两个线圈组成,在初级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时产生磁场,次级线圈由于有交变磁场的存在而感应出交变的电流。

由电—磁—电转。

车充pd方案

车充pd方案

车充PD方案引言车充PD方案是指基于PD(Power Delivery)技术的汽车充电方案。

PD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充电和数据传输领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本文将介绍车充PD方案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汽车充电中的应用。

PD技术概述PD技术是一种用于高速充电和快速数据传输的新一代通信协议。

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动态调整充电功率和传输数据速率,以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

PD技术使用了USB Type-C接口作为物理连接,支持双向供电和传输。

通过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芯片和相关软件,PD设备可以协商充电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并自动适配连接设备的需求。

车充PD方案原理车充PD方案基于PD技术,将其应用于汽车充电中。

下面将介绍车充PD方案的原理。

架构车充PD方案主要包括两部分:车载充电器和移动设备。

车载充电器使用PD 技术提供高速充电,移动设备通过USB Type-C接口与车载充电器连接,以获取电能。

PD协商当移动设备连接到车载充电器时,它们会进行PD协商,以确定合适的充电功率。

PD协商是通过双向通信实现的,移动设备会发送请求,车载充电器则会响应并协商合适的充电功率。

充电过程一旦PD协商完成,并确定了合适的充电功率,车载充电器会将电能转换为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向移动设备供电。

移动设备则会接收电能并进行充电。

车充PD方案的特点车充PD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快速充电:PD技术支持高功率充电,可以大幅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2.安全性能:PD技术能够实现多重安全保护,包括过电流保护、过温保护等,确保充电过程安全可靠。

3.通用性:车充PD方案采用USB Type-C接口,兼容性好,可以连接多种移动设备。

4.数据传输:PD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车载充电器可以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更多功能。

车充PD方案在汽车充电中的应用车充PD方案在汽车充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车辆充电车充PD方案可以应用于车辆充电领域,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提供高速充电。

无线充电--未来的充电模式

无线充电--未来的充电模式

如 :玩 具 、 手表 、 笔记 本 电脑 、
GP S导航 器 、无线 止痛 芯 片 、无 线 手持 式 游戏 把 手 、 电动 自行 车
则需要有变压器来持续地供 电。
为 了让 笔记 本 电脑 移 动使 用更 方 便 ,可 以通过 在 各个 地 方配置 无
或 电动 汽车等 。
举例 来说 ,我 们 每 天所 携 带
观 都 被 保 护 得 好 好 的 。 不玩 时 , 就 将其 放在 无 线充 电器 上 ,即可
进 行 充 电 ,因在充 电过 程 中不会 有 过 热或触 电的危 险 ,故 玩具 的
安 全等级 更加提 高。
产 生 电流 ,来 达 到瞬 间止痛 的 目
的 ,由于 体 内无 需植 入 电池 ,因
线 充 电模 块 ,任何 笔 记本 电脑 只
要 放在 无 线充 电器 上 方 ,就 可 接
圆 21 第1 期 00 1

渤 自 行 车
■ 龋1 一踊跳 -|掰 器E鞠 鬻 蠢誓 … _鼍 —豳—— 鞠 —~ 鳓 —一 ~ 一 — — - 。
收到 稳定 不断 的 电力 ,让 笔记 本
无 线 充 电技 术带 来 了充 电 的
在 无 线充 电模 块 上 ,无线 充 电模
便 利 性 ,借 助 不 同无线 充 电功 率
的传 输 ,可 以为许 多 电子产 品进 行 充 电的动作 ,除 了未来应 用 情
块 将 持续 供 给手 表源 源 不断 的 电
力 ,让 手 表具 有 永不 需 要换 电池 的特 点 ,可避 免停走误 点的尴 尬。
产 品 的外 观上 , 已经 看 不到 充 电 的连 接界 面。 然而 便携 式 电子产 品 对 于 电

《2024年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范文

《2024年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范文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已成为手机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技术为手机用户带来了更为便捷、自由的充电体验。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其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实际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

二、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手机无线充电技术主要依赖于电磁感应和能量传输的原理。

当无线充电器和手机之间存在能量传输介质时,电磁感应现象发生,使电流通过该介质产生电磁场。

当这个电磁场作用于手机的接收线圈时,接收线圈会接收到电磁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对手机的充电。

三、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优缺点(一)优点1. 便捷性:无线充电技术使手机摆脱了繁琐的线缆束缚,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充电。

2. 安全性:无线充电技术避免了因插拔线缆而导致的损坏和短路风险。

3. 灵活性:无线充电设备可以放置在各种位置,如桌面、床边等,方便用户使用。

(二)缺点1. 充电速度:相较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的充电速度通常较慢。

2. 效率:在电磁能传输过程中,部分能量可能会因空气等因素产生损耗。

3. 充电距离与角度:手机需在特定的距离和角度下才能实现有效充电。

四、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目前,国内外众多手机品牌均已采用无线充电技术。

在技术实现方面,各品牌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Qi无线充电标准已在各大品牌中广泛应用,其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和通用性。

此外,各品牌还针对自身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如提高充电速度、降低能量损耗等。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充电器和手机型号。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将朝着更高效率、更快速度、更广泛兼容性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概念的普及,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形态。

在研究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和理论的研究与开发,为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无线充电基本补偿结构

无线充电基本补偿结构

无线充电基本补偿结构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无需使用电缆连接即可向设备充电的方式,其基本补偿结构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发射端和接收端。

在发射端,通常会有一个电源供应单元,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
高频交流电。

这个高频交流电会被发送到发射线圈中,产生一个交
变磁场。

这个磁场会穿过空气或其他材料,然后被接收端的线圈捕获。

接收端通常包括一个接收线圈,用于接收发射端发送过来的交
变磁场。

这个交变磁场会诱导出一个交变电流,然后通过整流和调
整电路转换为直流电,用于给设备充电。

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由于能量传输的距离和环境中的干扰等
因素,能量传输效率会有所下降。

因此,为了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通常会采用一些补偿结构。

例如,可以使用谐振器来匹配发射端和
接收端的频率,从而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功率控
制和反馈机制来动态调整能量传输过程,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距离和
接收设备的能量需求。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补偿结构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如波束成形、多天线系统等,都可以用于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和稳
定性。

总的来说,无线充电的基本补偿结构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并且通常会采用一些额外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和
稳定性。

未来充电桩市场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

未来充电桩市场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

未来充电桩市场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
1.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将逐步取代有线充电,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充电体验。

2. 多功能充电站的普及:为提高充电站的利用率,未来充电站将增加多种功能,例如可提供Wi-Fi、咖啡、洗车等服务。

3. 充电站的自动化:未来充电站将自动化程度更高,不需要过多人工干预,从而提高效率。

4. 充电桩的智能化:未来充电桩将为用户提供充电信息、价格等服务,并可实现自动充电、在线支付等功能。

5.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充电站将通过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对充电设备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提高充电设备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6. 可拆卸式充电桩:未来充电桩将更加便携,可拆卸式充电桩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7. 充电桩的小型化:未来充电桩将变得更小巧,以便于安装和使用,同时降低成本。

8. 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来充电桩将越来越重视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用户的充电安全和体验质量。

无线充电基本补偿结构

无线充电基本补偿结构

无线充电基本补偿结构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补偿结构概述无线充电是一种方便且便捷的充电方式,它消除了传统充电线的束缚,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充电。

在实现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基本补偿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补偿结构进行探讨。

一、能量传输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补偿结构中,能量传输是核心环节。

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确保能量的高效传输和最小的能量损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磁共振耦合方式,通过调节频率和电感值来达到最佳能量传输效果。

二、传输效率传输效率是无线充电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基本补偿结构中,传输效率取决于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功率调节以及电磁场的衰减等因素。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可以采用多级功率调节和采样反馈机制,实时调整传输功率,确保最佳充电效果。

三、安全性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补偿结构需要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在设计中,应考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充电器和接收设备的过流、过压保护机制。

此外,还应加强对无线充电设备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避免潜在的危险。

四、兼容性基本补偿结构还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无线充电技术需要与各种设备和终端兼容,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车等。

为了实现兼容性,需要统一标准和接口规范,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五、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补偿结构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无线充电技术。

同时,还可以将无线充电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更智能、更便捷的充电体验。

结论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补偿结构在实现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设计能量传输、提高传输效率、保证安全性和兼容性,可以实现更好的充电体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线充电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让我们期待无线充电技术的美好未来!。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综述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综述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综述赵争鸣;刘方;陈凯楠【摘要】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for its advantages of operation safety, flexibility, convenience and low cost. This paper reviews current researches and key points on the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power transmission coils, compensation networks and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as well as their control methods. Hot issues and the future of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in the end.%无线充电技术以其运行安全、灵活便捷和低维护成本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是未来电动汽车供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本文从传输线圈结构、谐振网络及系统特性、电力电子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三个角度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讨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16(031)020【总页数】11页(P30-40)【关键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磁耦合谐振【作者】赵争鸣;刘方;陈凯楠【作者单位】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0.6;U469.72随着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渐凸显,发展和普及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产poe pd 方案

国产poe pd 方案

国产 POE PD 方案1. 引言国产 Power over Ethernet(POE)PD(Powered Device)方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传输技术,应用广泛。

POE技术可以通过网络线缆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为无线接入设备、网络摄像机、IP电话等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介绍国产POE PD方案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应用和发展。

2. 基本原理POE PD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网络线缆传输电力。

POE PSE(Power Sourcing Equipment)设备向网络线缆传输直流电压,POE PD设备通过网络线缆接收并利用这些电压进行工作。

国产POE PD方案通常使用 IEEE 802.3af或 IEEE 802.3at标准,其中IEEE 802.3af标准定义了最高传输功率为15.4W的POE设备,而IEEE 802.3at标准将最高传输功率提升至30W。

POE PD设备利用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将接收到的电力转换为设备所需的电源电压和电流。

3. 特点3.1 高效可靠国产POE PD方案具备高效可靠的特点。

POE PD设备采用高效的转换器和电源管理芯片,能够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稳定的电源输出。

此外,国内POE PD方案还采用了多重保护机制,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等,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3.2 灵活部署国产POE PD方案具备灵活部署的特点。

由于POE PD设备通过网络线缆传输电力,无需额外的电源线路布线。

这使得POE PD设备可以灵活部署在任何位置,大大降低了安装和维护的难度。

3.3 网络一体化国产POE PD方案能够实现网络一体化。

通过POE PD设备,数据和电力可以通过同一根网线传输,简化了网络架构,降低了网络成本。

此外,POE PD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的协作性良好,可以方便地集成到网络中。

4. 应用与发展国产POE PD方案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不断发展壮大。

pd快充方案

pd快充方案

pd快充方案:解决充电困境的最佳选择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加,充电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充电困境,例如充电速度慢、充电线杂乱等问题,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PD(Power Delivery)快充方案应运而生。

是目前市场上充电速度最快、兼容性最好的一种充电技术。

它提供了高达100W的功率输出能力,比传统充电方式的18W~36W高出许多倍。

这意味着通过,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电池充满,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充电效率。

不仅如此,还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无论你是使用iPhone、安卓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只要设备支持PD快充技术,都可以使用同一种充电器来为它们充电。

这样一来,我们不再需要为不同设备配备不同的充电器,减少了电线的杂乱和丢失的风险,同时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为了实现,我们需要使用支持PD充电协议的设备和充电器。

PD充电协议通过双向通信,可以实现设备与充电器之间的智能协商,根据设备的充电需求来调整功率输出,从而达到最佳充电效果。

例如,当我们使用笔记本电脑时,PD充电协议可以根据电池当前的电量和使用情况,智能地调整充电器的输出功率,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并保护电池的寿命。

此外,还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安全性。

由于PD充电器的功率输出能力较高,可以为大功率设备快速充电,也可以为低功率设备提供稳定的充电。

这意味着即使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使用高功率设备,也不必担心电池不够用。

另外,还支持多种充电方式,例如USB Type-C接口和无线充电,为我们的充电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然而,在享受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支持PD快充技术的设备和充电器,以避免使用便宜劣质产品对设备和电池造成损害。

其次,尽量避免过度充电,因为过度充电会使电池过热、容量减少和寿命缩短。

最后,使用充电线时应注意是否符合PD充电协议,并避免使用损坏或不匹配的充电线,以免导致充电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P D 2

P D 2

P D 2.0TpD 3.0充电协议
首先,从协议上来说PD2.0是PD3.0的子集,也就是说,PD3.0是天然兼容pd2.0的。

其次,从硬件层面来说PD3.0与PD2.0的链路层和物理层完全兼容,也就是说,产品升级的时候,无需进行硬件改动,只需要进行在线软件升级。

PD3.0相对于PD2.0的变化主要是三方面:
1、增加了对设备内置电池特性更为详细的描述。

能够让连接双方,更清楚对方的电源状况,从而协调好双方的供电策略。

2、增加了通过PD通信进行设备软硬件版本识别和软件更新的功能。

可以让设备的兼容性变得更加优秀,所有的TYPE-C厂商都可以把自己的最新固件版本发布到互联网上,这样就可以通过PC以及手机等,对非联网的外围配件进行及时更新了。

3、增加了数字证书及数字签名功能。

可以让所有的TYPE-C产品必须获得USB-IF组织使用私有密钥签发的数字证书才能畅行无阻。

无证书的产品,则可能不被其他厂商的TYPE-C产品所接受。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了现代科技领域的一项热门研究领域。

本文将按照不同的类别,详细介绍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能量传递实现无线充电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共振的方式将能量从发射端传递到接收端,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近年来,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效率也得以提高。

例如,近期有研究团队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测试中实现了W级别的无线充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外,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将为未来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可能。

二、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无线充电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充电的优点,并且不需要通过物理联系进行充电,使用方便。

因此,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手机无线充电器、电动车无线充电器等。

三、微波无线充电技术微波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

该技术在短距离内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和传输功率,能够为一些小型设备提供无线充电服务,如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指纹锁等。

尽管微波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较低,而且在大量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电磁辐射,但由于其便携性和低功率特点,目前在小型设备方面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四、太阳能充电技术太阳能充电技术不仅是一种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而且也是一种实现无线充电的方式。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存储在电池组中。

有研究表明,太阳能充电技术可以提供高效的充电方式,并且其环保、安全的特点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户外环境下,太阳能充电技术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五、电磁辐射和安全问题尽管无线充电技术在方便性、充电效率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其电磁辐射和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强度电磁波辐射的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贝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2018Wireless Charging ICs Solution
7年专注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2018秋季
无线充电高峰论坛
CONTENTS
01
03 02
04贝兰德简介
现有的无线充电方案架构产品介绍
探讨下一代无线充电方案
公司与团队
成立于2012年,专注无线充电7年
专注于提供无线充电芯片解决方案
全系列集成同步数字解调20W/15W/10W/7.5W/5W
EPP/BPP支持功能定制
2018
方案架构解析
分立架构Type1
SOC ----MCU集成Driver
分立架构Type2
Driver1
MCU
MOS3
MOS4
Mos Array
Driver2
Isense
Resonance Network
MOS1
MOS2
OPA1
COMP1
OPA2
COMP2
Isense Demodulation
Vsense Demodulation
Discrete Solution Type 1
分离构架元器件
较多
1,基本上都由分离器件组成
2,需要较大的Layout面积
半桥Power Stage ,有两种实现方式
1,单DIE 上集成1Driver&2MOS
2,1Driver&Dual-MOS 二颗Dies 合封
1Driver&2MOS
MCU
Driver&Mos Array
1Driver&2MOS
Isense
Resonance Network
OPA1
COMP1
OPA2
COMP2Isense Demodulation
Vsense Demodulation
Discrete Solution Type 2
1,单DIE 上集成Driver
2,MCU/Driver/OPA 2~3颗Dies 合封
SOC Type1有两种
实现方式
2018
SOC Type1----MCU 集成Driver
Driver1
MCU
MOS3
MOS4
Mos Array
Driver2
Isense
Resonance Network
MOS1
MOS2
OPA1
COMP1
OPA2
COMP2Isense Demodulation
Vsense Demodulation
SOC Type1 Solution
MCU Integrated Driver
2018那么问题来了!
磁感应无线充电的方案架构
是不是已经碰到天花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