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学案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必修二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4、探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特点和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插图,问题探究,历史比较,阅读法和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3、通过两宋时期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2、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演示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新课设计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思考: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①“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
使用贝为货币。
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尊为祖师。
(板书)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思考: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第3课《中国古代商业》【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重点聚焦中国古代商业中的“城”与“市”的发展与变迁,通过分析文献典籍、史家研究、文学和绘画作品各种史料,并设计认知冲突、设置历史情境,通过学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赏析文艺作品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升分析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古代商业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仍不断发展,散发活力,体会商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培养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分析的史学解读思维。
【教学过程】师:(导入)同学们知道弦高救国的故事吗?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行商,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军要去袭击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
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
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商人和商业,商业起源很早,而且商人具有什么情怀?生: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从一种新视角,主要是从文学艺术的新视角出发来探究中国古代的商业。
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师:研究古代商业这个大课题,可以从哪些小方面入手呢?市场、城市、商人、商品、商路等。
古代商业,我们感觉很遥远,也很抽象。
可以借助那些材料来研究古代商业呢“学生:教材、文献典籍、口述证词、史家研究、文艺作品、考古遗存。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貌:师:教材是我们研究商业材料,请阅读教材完成《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表》,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历史知识,使其变得脉络清晰。
从各种各样的历史材料中,我们可以做个有心人,去发现藏在细节里面的历史。
中国文学艺术成就博大精深,我们是不是能借助文艺材料解读历史呢?现在,让我们聚焦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研究古代商业,“城就是城,市就是市,从古典文学看宋以前的古代商业”。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编制:审核:高一历史组领导签字:【使用说明】1、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课堂上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学习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
【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目标1、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2、了解古代市的变迁及古代城市的发展3、认识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以及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内容1、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⑴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⑵隋唐及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2、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⑶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⑷中国古代大城市发展的特点及代表?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问题:⑸官控贸易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四、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疑难点拨】【合作探究】探究一: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商人,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了一批丝绸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秦国,心想可以赚一大笔,没想到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的多,尽管高价出卖,仍然没赚到钱,只拿到了本钱。
但是他又想在秦国做生意,可是秦国政府有严格限制商人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这名商人最终是身无分文返回齐国。
请根据这个故事,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二、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有什么主要特点?【重点阐释】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及影响(1)变化①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师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这些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5.亮点五:反思与评价全面深入
教师设计了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则能够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这种全面的反思与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果。
3.了解唐朝、宋朝和明朝三个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掌握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创新举措。
4.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从多角度、多方位审视历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使学生认识到商业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授课课题】古代商业的发展【授课老师】余海棠【授课班级】高二(3)班【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PPT);小组合作法;问答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的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在社会中学习、网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在学习古代商业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3)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4)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
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2)知道“无商不奸”与“无商不活”的说法,体现我们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规范市场秩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图片导入教师介绍明清时期我国最大的票号──日升昌的创办及其发展的情况。
日升昌票号(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
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的起标运银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
历史必修二导学案03
(1)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3、秦汉
(1)政策: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2)特点:发展总体比较难,总体水平不高。
4、隋唐: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2)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A.重视官吏选拔B.减轻人民负担
C.重视海外贸易D.改变抑商政策
【学后反思】
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老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编写人:金应国审核人:审批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依据导学案问题引导,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力争全部掌握。
2、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D、出现晋商和微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A、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B、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
C、按时开市、闭市。
(2)宋朝
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草市”更加普遍。
C、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5、两宋:
(1)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A、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0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是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二是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发展较快,作用越来越大;
三是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和。
2、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3)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4)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低,商业只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A.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标志着飞钱的诞生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
2.“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商帮中实力最强的是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
B.晋商主要从事盐、丝绸、粮食的贩卖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理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1909
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
统治者多推行政策;
如商人经商受到、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3)进一步发展于隋唐时期:除都市商业外,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和相继问世。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考纲】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知识梳理】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①“商人”的来历: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思考: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原因:概况: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3、隋唐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原因:①②(还包括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概况: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③出现了。
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类似后世的汇票。
4、宋元商业繁荣两宋——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现:思考: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
水陆交通的便利。
元朝——表现:5、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注意——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商帮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宋朝以前——概况:①。
②③宋朝时期——概况:①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A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②“草市”也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1)重要大城市:(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原因:表现:(3)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活跃。
②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1)西汉:(2)唐朝:(3)两宋:(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第 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色。
学考要求:商人的来历(识记);交子出现的时间和地位(识记);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识记)。
教课过程【基础过关】(一)历朝概略1、商代:商代人擅长经商(故后代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繁华(1)官府控制商业的场面被打破(2)商人社会地位提升(3)各地出现了很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财产的大商人3、秦汉:水平不高,困难发展4、隋唐:获得发展(1)都市:邸店、柜坊、飞钱(2)乡村:市集贸易5、两宋:空前繁华(1)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商品种类快速增添(3)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路6、元代:繁华(多数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多数会)7、明清:依旧繁华(1)一些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2)地区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钱币的作用愈来愈大(4)出现地区性商人集体——商帮(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1、宋朝从前(1)地区散布:一般设在县治及县治以上城市中的特定地点(宋朝从前县治以下一般严禁设市,故唐代乡村市集属于非法“私市” )(2)特色:管理严格①坊市分开:即城内住所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②专人负责:市令、市长或市丞(其官署叫“市楼”或“旗亭” )③时间限制:一定准时开市闭市2、宋及此后(1)地区散布:由县治及县治以上城市中的特定地点渐渐普及到城郊和乡村①草市:城郊和乡村的按期市集②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湖北)、佛山镇(广东)、景德镇(江西)、朱仙镇(河南)(2)特色:管理宽松①坊市合一:即住所区与商业区不再严格分开②打破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夜市③官府不再直接看管(三)城市发展1、代表①长安(即西安,西汉、唐代国都)②洛阳(东汉国都,唐代东都)③开封(北宋国都)④临安(即杭州,南宋国都)⑤多数(即北京,元明清国都)⑥扬州⑦益州(即成都)2、趋向:南方城市发展水平渐渐超出北方(四)对外贸易1、概略(1)西汉:开始发展,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2)唐宋元:繁华①唐代: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②宋朝:同亚非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国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路③元代: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3)明清:渐趋萎缩①原由:海禁,闭关锁国②表现:广州十三行2、类型类型直接主持主要出口商主要入口商目的手段者品品朝贡宣扬中国国威,增强与外国的政外国朝贸易官府中国特产或异域瑰宝特治联系,知足中国统治者豪侈生贡产活的需求中国回外国市场所赐需民间中国市场所等价交民间个人获得经济效益贸易需换3、特色:官府控制(1)特意机构:市舶司(2)特意人员:市舶使(3)特意条例:市舶法例(4)特意凭据:公验公凭(5)特意收入:抽分(也叫“抽解” )【合作研究】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学案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市的变迁 知识点二:市的变迁与古代的对外知识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主干梳理宋代以前①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官府设 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②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 安城设东西二市。
宋时代 (①城市中 和 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 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著名的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易错提醒:(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2.城市发展(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等大城市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3)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知识点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发展历程西汉: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元朝: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政策,中外贸易萎缩,仅留广州一口通商。
(2)朝贡贸易①含义:通过与赏赐完成交易。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评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轻巧识记巧用“三先”与“三后”记忆古代商业的发展深化探究主题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讲史料史料一明《醒世词》:“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
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学案9: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两宋前后商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古代城市的演变及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特点,古代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重点、难点】本课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本课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课前预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1)“商人”的来历——商朝人以著称(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
官府控制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提高,出现和。
(3)秦汉以来:统治者推行政策,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4)隋唐时期:①、的发展,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②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和相继问世。
意义: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2、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1)条件:相对宽松。
(2)表现: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3、元朝:交通发达,有利于的繁荣。
成为国际性的。
4、明清时期:(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的作用越来越大。
(2)“商帮”出现: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一般在特定的位置设,用于和。
、严格分开。
(2)宋朝时:城市中和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也更加普遍。
经营时间也无限制,、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的直接监督。
至明清,、、、发展成为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1)①大城市:、、、、。
②特点:既是、,也是著名的。
(2)①南方经济的发展,使、等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扬一益二”)。
②原因:的开通、的开凿、的逐渐南移。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时: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广州设,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时: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历史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优质课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1、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2、政策等社会环境;3、交通; 4金融和交易制度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一)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周(1)“商人”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二)秦汉以后:商业发展艰难。
☆艰难原因1.重农抑商政策:颁行“贱商令”;对商业征收重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
2.政府专卖制度:货币官铸、盐铁酒茶等专卖。
☆发展历程1.隋唐:(1)长安、洛阳等都市为商业中心;(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3)柜坊和飞钱问世。
(类似于银行与汇票,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提供金融服务)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2.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1)商业都市:开封(东京)、杭州(临安)是著名商业中心,打破坊、市界限和“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
(2)草市和市镇: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十座较大的商业市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
(3)纸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商税: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城市中,打破坊、市界限,打破“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
3.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市。
原因:版图辽阔,交通发达。
4.明清:(1)城镇商业繁荣。
(2)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长途贩运贸易和货币经济发展;(4)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原因:(1)农业、手工业发展;(2)用银两征收赋税。
(赋税实物征收改为货币征收)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市”: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交易受地点、时间限制和官府直接监管(1)“市”“坊”(商业区、住宅区)分开; (地点)(2)日中为市; (时间)(3)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直接监管。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进一步发展
1、国家重新统一
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3、隋朝时开凿了大运河
4、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
1、城市商业发达的(长安、洛阳、扬州)
2、农村集市(草市:六朝时出现)发展
3、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4、唐末开始打破市坊空间界限和时间限制
5、唐代还出现了柜坊(最早的银行雏形)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1、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早市和夜市;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为普遍;
2、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3、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管理
城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一批批新兴城市的兴起和繁荣;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出现了“扬一益二”
2、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 “草市”更加普遍
3、边境贸易繁荣。设榷场
4、海外贸易发达(开始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5、北宋四川益州(成都)开始发行纸币“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元代
继续繁荣
1、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重新疏浚了大运河
3、开辟了海运
4、在各地遍设驿站
5、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
1、大都成为国际商业大都会
2、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3、对外贸易发达。设有市舶司管理。泉州是元代外贸最大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鼎盛时期
1、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农作物专区,民间手工业发展
2、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
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
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设问法、比较法、联系法和创设情景等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讲授新课】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周时期:商人、商业的出现(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商人地位提高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重农抑商政策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发展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理解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及政局和政府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情境设置、问题设计、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范蠡导入中国商业发展情况讲述新课: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商业在不同时期发展概况突出讲宋元时期情况(一)宋元时期:商业繁荣1.原因:2.表现:两宋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海外贸易发达元:大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二)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但整体发展缓慢。
表现: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
重点介绍晋帮和徽帮、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三)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发展趋势)(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而不是先有农村商业,而后才有城市商业的发展)。
(2)交易内容的变化:从土特产品、奢侈品,--(宋代)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高(3)交易媒介的变化:物物交换--货币──北宋交子。
(4)商品经济的范围:从局限于流通领域--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
(5)商人组织的变化:从宗族亲缘组织发展--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以前①县治以上的城市的特定位置设置,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与居民严格分开;②府设市长和市令,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1. 商人的来历。
2. 交子、商帮。
3. 两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三、学习难点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自主学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
(2)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1)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
3.隋唐:(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流通。
(2)表现:都市商业繁荣,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
4.宋元:(1)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
(2)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5.明清:(1)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2)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和。
注:古代每个时期使用的货币主要有:贝(商朝)、半两钱(秦)、五铢钱(汉)、开元通宝(唐)、交子(宋)、白银(明清)。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2)宋朝时期:城市中和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1)长安、、开封、、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丝绸之路的开通、的开凿、的逐渐南移,催生一批城市的兴起繁荣。
(3)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以致出现了“”的说法。
注:古代的城市与现在的城市不同,“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
“城”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或交通要塞等,而“市”则为商品交易和贸易区。
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一,城市的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元朝以前对外贸易一度繁荣:(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
(2)唐朝: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专管对外贸易。
(3)宋朝:同亚非很多国家进行贸易, 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在主要港口先后设七个市舶司。
2.形式——朝贡贸易:(1)特点:官府控制,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计较经济效益(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2)目的:宣扬,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的需求。
3. 清朝渐趋萎缩:(1)原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政策。
(2)表现: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合作探究】1.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商人,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
但谁知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是拿到了本钱。
他又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是身无分文。
请从这个故事和所学知识中,找出影响商业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进京赶考。
由于铜钱携带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200缗作为盘缠。
到了京城,他入住“俞大娘客栈”。
他发现京城毕竟不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城,只见“人烟辐辏,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店铺随处铺设,早晚经营,他心情十分愉悦。
白天在客栈温习功课,晚上也隔三差五去逛逛夜市,放松心情。
这样,所带的200缗很快就要用完了,还好大考临近,他应考完毕后,匆匆返乡。
你能发现这段文字中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的表述?并说出理由。
【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商品交易不再由官营商业机构垄断始于()A. 夏商时期B. 西周时期C. 春秋战国D. 秦汉时期2.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农业经济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C.大运河的开通 D.政府不再重农抑商3. 右图所示文物,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北宋B. 元朝C. 明朝D. 清4. 话剧《立秋》艺术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
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5.《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征三百而散。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②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③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④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7.“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其中“草市”是指()A. 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B. 宋代的农村集市C. 唐代城市中的居住场所D. 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8.右图截取自一幅古代名画,描绘的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繁荣的情形。
你认为,这一经济现象最早产生于()A.春秋B.秦汉C.唐朝D.北宋9.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的是在()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10. 关于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下列表述错误的是()①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
②元朝时,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③由官府控制,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④明朝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A. ①②B. ③④ C.①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材料二“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材料三“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材料四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旁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锺,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材料五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
——乾隆时《南江县志·棉布谣》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至三,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
(2)依据材料四,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3)材料五表现出了哪些历史现象?它与唐宋时期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1.(1)商人(2)春秋战国2.(1)重农抑商3.(2)农村集市4.(2)交子、大都5.(2)商帮、徽商、晋商二、1.(1)市令或市长(2)坊、市、草市、佛山镇、经营时间2.(1)洛阳、临安(2)大运河、经济重心(3)扬一益二三、1.(1)丝绸之路(2)广州、市舶使(3)海外贸易税收(4)泉州2.(2)国威、珍宝特产3.(1)闭关锁国(2)十三行【合作探究】1. 因素:(1)政治上: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政府的是否重视商业。
(2)经济上:农业、手工业是否发达,投放到市场中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是否多;货币及货币制度是否完备。
(3)交通上: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言之有理皆可。
)2.(1)不符合历史的表述:①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
②“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店铺随处铺设。
③店铺“早晚经营”。
④“晚上去逛逛夜市”。
(2)理因:孙仪生活在唐玄宗时期。
而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中“坊”“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再受限制,夜市的出现均始于宋朝。
【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5 CDAAD 6-10 ABDBC二、非选择题11.(1)状况:①商人贸易活跃,为追逐利润而背井离乡。
②海上贸易发达。
③出现“夜市”和“草市”。
④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没有保障。
(2)社会现实: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陷入困境,纷纷逃亡山区,垦山为田;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糜。
(3)①现象:清前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商业发展渗入农村);商人打入生产领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出现。
②不同: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