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试题加答案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2012年浙江文综,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
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1.【答案】C2.(2012年广东文综,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2.【答案】A3.(2012年福建卷,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表2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3.【答案】A4.(2012年广东文综,39)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
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
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
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
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作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
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
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拓展提升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拓展提升(十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基础强化】正误判断:关于下面的知识要点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3.罗斯福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干预”的本质含义是加强计划调控( )。
4.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
5.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6.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
7.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
8.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的直接目的是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
9.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 )。
10.西方福利制度的特点是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
答案1.√2.×正确答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 4.√ 5.√ 6.√7.√8.√9.×正确答案: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自我调节10.√【易混、易错、误区盘点】错误追踪:下面题目中有两个答案是错误的,请指出、改正。
1.20世纪20年代,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答案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2.罗斯福新政开始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指什么?答案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2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
专题二十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高频考点解读】在经济危机中诞生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重新焕发生机,并在二战后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重现活力。
苏俄(联)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的转变。
斯大林之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为打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显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创新性、艰巨性、曲折性。
【热点题型】题型一罗斯福新政例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提分秘籍】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能够成功的原因(1)实质: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能够成功的原因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发展到垄断主义,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经常引发经济危机,新政正是资产阶级摆脱危机、寻求出路的反映。
②美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③民主传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独立战争以后美国建立民主政体,形成浓厚的民主传统,这是新政得以实施和成功的政治保障。
④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⑤借鉴当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2.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举一反三】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热点题型】题型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例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
专题小练十五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专题小练十五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2022·成都市三模]1928年,美国总统在竞选演说中宣称,“只要让我们继续执行过去8年的政策,我们借上帝之助,很快将看到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的日子”。
这反映当时美国()A.经济发展正常有序B.两党竞争异常激烈C.对社会发展缺乏理性判断D.国家干预推动了经济发展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联邦银行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D.紧急救济署3.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A.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4.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 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
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5.“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自由放任B.实行计划经济C.国家干预经济D.发展信息技术6.[2022·河北秦皇岛二模]新政期间,罗斯福总统积极扩充总统权限,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
这些做法() A.使总统成为美国国家权力中心B.改变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客观上削弱了美国的民主政治D.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7.[2022·广东惠州一模]1936年,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对各州的拨款增加了2倍多,其中对在1932年总统大选中支持共和党人胡佛的宾夕法尼亚州拨款增幅最大,达到了3000%。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单元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2-10-28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选择题1.(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立国之初所形成的吃苦耐劳、集腋成裘的古训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快速致富。
“成功”的说教,制造了盲目的信心:衰退是反常的事情,繁荣无需解释。
此现象( )A.表明盲目追求致富会引发经济危机B.揭示出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源C.反映出了大危机爆发前人们的心理D.论证了衰退和繁荣间的必然联系【解析】材料中“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快速致富”“繁荣无需解释”,反映出大危机爆发前人们盲目追求致富、盲目相信繁荣的心理,故C项正确。
【答案】 C2.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解析】据材料五个主要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河南八市联考)1933年,德国推行“四年计划”,挪威社会民主党派开始采用“计划”一词,英国政府部分官员组织了一个不分党派的智囊团体,称作“政经计划会”。
这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共识B.国家干预经济渐成为共识C.经济危机逐渐得到缓解D.各国陆续推行法西斯体制【解析】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中实行计划指导,反映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
【答案】 B4.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
这表明( )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解析】在经济危机中,各国为渡过危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
【答案】 B5.(2018·吉林长春模拟)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精练(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精练(十四)第十四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南通二模)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造成奢靡之风盛行,而这时的精神文化却显得肤浅、鄙俗,色情、凶杀、冒险等题材的庸俗作品充斥着电影、杂志、广播。
下列词汇中最能准确概括当时美国社会精神生活的是( )A.萧条、危机B.恐怖、动荡C.饥饿、疯狂D.发展、繁荣2.(2012·扬州模拟)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3.“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下列人物最有可能赞同上述观点的是( )A.凯恩斯B.胡佛C.罗斯福D.列宁4.(2013·徐州模拟)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
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①建立福利制度②调整农业③复兴工业④以工代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1938年6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工资工时法)。
其主要内容是,每周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
这一法律颁布的目的在于( )A.解决工人失业问题B.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C.提高工人政治地位D.调整劳资关系以缓和社会矛盾6.为保护劳工权利出台相关法案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举措,这些法案的出台,反映了( )①美国工人运动的空前胜利②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③国会支持改革的经济运行机制④将劳资关系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A.②③B.①②③C.③④D.①②7.(2013·武汉模拟)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3.1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
四、由于审题不清而错选 【典题剖析】 美国前总统乔治· 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 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 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 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 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答案:A
【例2】 (2012· 浙江文综)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 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 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 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3.罗斯福新政中“新”的内涵 新政 采用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 策 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新模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 式 的措施 新起 二战后,这种模式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 点 度由此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问题2 全面把握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资本主 义在新时期出现的许多新特点是同学们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答案:C
【例3】 (2012· 福建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 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 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依 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 一样,实行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故A项的说法错误。 从表格信息中的“外国法人”持有股票比例越来越大,可知 其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从表格信 息中的“金融机关”持有股票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金融机 构影响力的增强,故C项正确;从表格信息中的“个人”持 有股票比例的下降,可以看出个人持股比例的逐步降低,故 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专题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知识解密】线索一: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单纯市场调节经济;(2)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线索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重视科技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迎来“新经济时代”。
一、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胡佛在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同时,也部分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
(2)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二、罗斯福新政1.第一阶段是1933年到1935年,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医治创伤,结束混乱状态。
第二阶段是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着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第一阶段着重于复兴,第二阶段着重于改革,而救济贯穿两个阶段的始终。
2.罗斯福新政的本质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罗斯福,其新政措施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大型的生态工程建设既保护了美国生态环境,又有效解决了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失业等问题,缓和了社会紧张局势,保证了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其根本目的并非质疑或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为了有效地缓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2.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
3.目的: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
4.原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接受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高考历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2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40
1.高频考点:本考点中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二战 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均有涉及,但最近两年二战后资本主 义新变化考查较多。 2.教材空白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3.备考策略:(1)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重大发展,适应 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很多高考试题站在这一角度,要求考生联系 自由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混合经济等经济政策,整理资本主义 经济政策的发展史。(2)通过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 式的比较,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的异同, 另需注意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的联系。(3)近几年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的经济改革考查较多。要特别关注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福利 制度、新经济的发展。
8.4% 50% 300万
1/3 2/3 3 000多万
材料二 “是胡佛政府建立了浩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 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 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1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 法,大幅度提高887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
2.“新经济”的兴起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1)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以信息产业为中 心的“新经济”取代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信息技术向其他产业部门渗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方式以及经营 方式,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业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电 子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不断涌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捷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信 息,完成商业有关活动。 (4)在就业人口中从事知识产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体力劳动者人数锐减。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答案)
自主练习八_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 _一、选择题1.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 (2012·镇江模拟)“虽然……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材料中涉及的事件应是()A. 圈地运动B. 代议制确立C. 黑奴贸易D. 殖民扩张3. 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是()A. 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无穷灾难B. 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C. 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D. 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4.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形式,将一个特地制作的地球仪赠送给18位勇士,并说是“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 首航非洲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大道B. 穿越三大洋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C. 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的海上航路D. 发现美洲打开了西欧的海外市场5.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西班牙已经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D. 荷兰打败西班牙,掌握世界殖民霸权6. (2012·南师附中模拟)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政治前提是()A. 圈地运动的推进B.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殖民扩张与掠夺D. 工厂取代了工场7. 下列各项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打破了欧洲、美洲、亚洲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古代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发展③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④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⑤标志着世界市场已经形成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③④⑤8. 1819年一位伟人去世,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2014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
2014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一.选择题1.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2.(2013年浙江省五校联考)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3.(2013·新余模拟)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表中反映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4.(2013·南京模拟)“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
”下列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是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的经济发展5.(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一模)20世纪的“大萧条”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
对这两次经济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从美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B.前者源于生产相对过剩,后者源于美国次贷危机C.危机发生后各国都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干预D.前者引发了世界大战,后者促进了国际合作6.(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31题)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高考历史专题测试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4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考点42 罗斯福新政考点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4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考点45 “斯大林模式”考点46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2、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
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
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
这说明当时政府( )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3、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
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4、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
这客观上反映了( )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C.斯大林模式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5、1931年10月,美国总统胡佛召集纽约30个主要银行家和保险公司总经理举行秘密会议,要求银行建立65亿美元的紧急信贷备用金,要求保险公司在债权人真有困难时不取消抵押品赎回权。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 .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 .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借鉴意义有()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影响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4.〈〈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一一胡佛水坝(下图)。
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
胡佛水坝表明()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5.下表是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2001年会福句开苴占GDP比重(%)1995—2005 年 GDP 年汝帽长速度美国N. T3- 3美国& 2. S23. 9 2. S24. 34芬兰8 3. 5法ES2S. 5 2. 1通寡29. 52- 7个俄达国家的平均■。
% & \注1 l»95-2O05 上讫莎国谷等的计金福礼仟E'GDFttlt与2001年的鼠幌+6 =A.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B .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C.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6.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A.福利制度的形成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C.第三产业的兴起 D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专题15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22年高三毕业班历史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
专题15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专题导航目录常考点0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常考点02 罗斯福新政 (4)常考点03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近三年高考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1)从题型和题量上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均出现过,以选择题为主,图表型试题占有一定比重。
近几年高考多次考查,江苏卷天津文综卷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了本单元内容(2)从考查的知识点上看,主要考查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等(3)从命题思路上看,所有选择题都是材料型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和分析理解能力(1)全面复习主干知识。
全方位掌握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等主干知识(2)深化理解重点知识。
如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措施;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等(3)横向联系历史知识。
如将罗斯福新政放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去把握,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原因和必然性:对比掌握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常考点0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典例1】1.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 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2.图1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该图原文为英文)图1A.货币贬值已缓解了经济危机 B.经济模式改弦易辙势在必行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 D.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答案】1.A 2 .B【解析】1.1930—1931年政治美国经济大危机持续进行,所以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了更多的廉价午餐给孩子们,香烟产量剧增是为了满足人们麻醉自己的需要,穿着整洁西装的人沦为了街头兜售苹果的商贩,这些现象都表明危机依然在持续加深,故选A项;1930—1931年危机的持续进行,会使法西斯势力盛行,社会矛盾加剧,而不是缓和,排除B项;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从1933年开始实行的,新政取得良好成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福利制度是在二战后逐步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高一强化提高班《历史》下学期辅导第六章练习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 高一强化提高班《历史》下学期辅导第六章练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 单项选择题1.1929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2.罗斯福政府实行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主要是适应了A.遏制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在美国扩展的需求B.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需求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求D.解决经济危机及社会危机的需求3.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4.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举办公共工程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保护劳工权利5.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由国家干预经济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6.在罗斯福新政中,既能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试:第6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综合测试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
”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解析:根据“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可知,胡佛认为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材料“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排除。
2.1930年12月,胡佛在一份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这表明胡佛政府(B)A.计划直接救济民众B.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使用经济手段积极干预经济D.转变了传统经济政策解析:材料信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说明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本题应选B项。
3.1929年,洛杉矶《先驱者论坛报》登出了题为《你的孩子迷人吗?》的文章。
这篇蛊惑人心的文章告诉每一对家长,好莱坞是向他们敞开的。
“挣一百万美元,或许你的孩子也能像她一样。
”这是当时电影杂志上最多的广告。
这一现象(C)A.体现了美国经济繁荣的景象B.说明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C.反映了大萧条下的社会心理D.表明美国普遍盛行拜金主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大部分人不仅深陷困难,生活悲惨,同时价值观和社会信念动摇,材料现象正是这一时期美国民众彷徨、消极的心理反应,故选C。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A项错误。
罗斯福于1933年实行新政,排除B。
材料体现了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的迷茫心理,无法得出美国普遍盛行拜金主义,故D项说法错误。
4.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
必修模块第十一单元第2讲根底训练题组(A)一、选择题1.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 980万亩,粮食征收了23 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 620万亩,粮食征收了36 100万普特。
这一变化( ) 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C.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D.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X围【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3月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农业由实行余粮收集制转变为征收粮食税。
粮食税是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这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巩固了工农联盟,故C项正确。
2.20世纪俄国的一段资料这样记载:“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X围内实行交换。
〞这说明( ) A.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有了较大改善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保国家税收为要C.新经济政策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赫鲁晓夫试图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中实行粮食税的内容,农民可以全权处理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原料和饲料明显是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
3.面对1928年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反对危机是因为价格不合理、农产品价格偏低的认识。
他认为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富农勾结投机商采取囤积粮食、抬高粮价的方法进攻苏维埃价格政策,进而阻挠粮食收购工作,解决的方法就是必须把农户多余的粮食按照国家的价格收购上来。
材料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影响仍然存在B.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成为必然要求C.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敌对分子的进攻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必须把农户多余的粮食按照国家的价格收购上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农户的余粮都要上交给国家,材料反映出1928年苏联仍然存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影响,故A项正确。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
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佛山二模,34)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
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
”这反映了()A.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B.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C.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D.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2.(2017·青岛二模,34)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
这体现出()A.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3.(2017·河南六市二模,34)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A.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4.(2017·安徽江南十校二模,34)《强国之鉴》把美国的崛起归纳为五个台阶,即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其中,第四台阶美国崛起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调整B.科技革命的推动C.政治制度的创新D.侵略战争的刺激5.(2018·江西高三调研,34)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选择题1.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是()A.保留自由企业制度B.克服美国经济危机C.政府全面干预经济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不包括()A.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B.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消除D.利于对经济的宏观指导3.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4.为应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其举措不包括()A.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劳资关系C.实行自由主义,推行自由贸易D.加强政府救济,实行“以工代赈”5.“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
”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6.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这表明()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7.“新经济”的出现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列有关“新经济”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以知识经济为基础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C.“新经济”不受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D.“新经济”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注释)1、美国吉尔伯在《美国经济史》中写到:“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二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
毋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B.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C.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D.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
”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3、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
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
”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消极怠工C.片面发展重工业,农民利益被忽视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消极应对4、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率人数达300万。
……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
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看,日本经济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是()A. 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军费开支过大B. 各国贸易壁垒致使日本海外市场萎缩C. 各国加大资本输出,冲击日本国内市场D. 日本国内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5、....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但一方面欧洲各国也在保护本国农业,施行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劳动力廉价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危机。
材料表明的实质问题是()A.在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B.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经济危机C.经济危机中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争加剧D.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农业影响最严重6、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计划指导,政府干预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整顿金融,恢复信用D.社会立法,保障改革7、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8、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移到了华盛顿。
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A.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B.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C.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D.整顿金融成为新政核心措施9、某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釆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下列属于运用式创新的有()A.铁犁牛耕的应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10、在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时,全国没有一家银行营业,银行支票已成为废纸。
为此,政府颁布《紧急银行法》,对银行进行审查并对合乎要求的颁发营许可证。
该政策的意图是( )A.建信用机制B.避免盲目竞争C.少政府开支D.调整工业生产11、罗斯福新政是人类在20世纪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反危机案例。
“非常时期当立非常之法”,从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罗斯福政府先后说服国会通过了70多项新政法案。
他又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这说明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①法律手段②外交手段③经济手段④行政手段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1933年,罗斯福要求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并为其提供相应补贴;十年后的1943年,罗斯福转而鼓励农业增产,导致这其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哪一因素的变化()A.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B.通货膨胀的程度C.农产品市场的有效需求D.当时政局是否稳定13、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措施是()A.美元贬值B.兴办公共工程C.减少开支D.增加农业生产14、美国总统胡佛在经济危机来临后这样考量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
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
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
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
”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B.联邦储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C.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D.政府应系统强力干预,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15、1935年,罗斯福总统在签署一项法律后发表的声明中说:它“将保护未来的行政当局,使它不致因需向穷人提供救济而难免沉重负债。
……这项法律照顾了人的需要,同时又向合众国提供了极其健全的经济结构”。
“这项法律”是( )A.《紧急银行法案》B.《全国工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D.《社会保险法》16、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他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供需矛盾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D、劳资矛盾17、自罗斯福新政以来,面对联邦政府在国计民生各项事务中的影响且益加深,比如:组建规模庞大的联邦官僚机构,进行种类繁多、耗资巨大的联邦资助项目,以至于有些美国政治学者惊呼:“旧的联邦制已死亡了。
”这表明美国( )A. 官僚机构日益臃肿B. 三权分立的机制遭废除C. 联邦政府权力扩大D. 地方政府丧失了自主权18、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l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
这一变化反映出()A.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19、在解决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是因为( )A. 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B. 罗斯福彻底消灭了经济危机C.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 为苏联计划经济提供了借鉴20、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
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上述现象表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B.政府干预思想影响深远C.两极格局即将被瓦解D.欧共体的合作貌合神离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③“新经济”出现④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A.①②正确,③④错B.①③正确,②④错C.①④正确,②③错D.①②③正确,④错22、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新科技革命使()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23、二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
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A.开发“新经济”B.发展第三产业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4、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
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
材料反映英国A.应对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25、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经济”特点的是()A.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B.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C.克服了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顽疾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注释)26、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一直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充分发展,传统工业部门通过改造和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国铁路网迅速形成,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许国林《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二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一次长达111个月的超长经济增长,这次始于1991年3月结束于2000年5月的增长被称为新经济。
这轮增长除了具有“一高两低”,即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特征外,还有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产业正在逐步变成美国的主导产业并促成了美国“新经济”现象的出现。
——罗爱湘《美国“新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分析》材料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
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
——马少茹《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社会发展》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美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具体原因。
(3分)(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新经济”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
结合所学,你认为支撑该观点的依据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美国经济发展对中国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