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__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全)word资料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填空题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有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
应放与蜡烛与光屏之间,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23所示。
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选填“正立”或“倒立”)15cm 12cm图3-233,如果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之间,将一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一方沿主轴慢慢移向光屏的方向,发现在屏上的到两次清晰的像,那么他们一定是像,并且前一次得到的像是后一次得到的是。
4,如图3-24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立”或“正立”)、(选题“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一致的是。
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终极的凸透镜,要是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移动凸透镜(选填“左”或“右”)5,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左蜡烛成像的实验,个透镜距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二、选择题1、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25所示,先后十蜡烛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虚像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26中的() A虚像实像B虚像实像C实像虚像D实像虚像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30cm C。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 时,光屏上得到的是 ( C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是 ( D ) A. u<10cm B. 10cm<u<20cm C. u>10cm D. u>20cm 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屏上成一倒立、 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D ) A.20cm>f>10cm B. f>10cm C. f>20cm D. f<10cm
凸透镜成像规律
F
F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
F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2.投影仪的结构
像
镜头
物
凹面镜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 当于 光屏 。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 成 像
等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放 大 镜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___________
4、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 时,光屏上得到的是( D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5、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放大、实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是 ( B ) A. u<10cm B. 10cm<u<20cm C. u>20cm D. u>10cm
第
3章
透镜及其应用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1]3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上册)
应用
一束平行光
u>2f u=2f f<u<2f u=f u<f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
距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投影仪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 么位置吗?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
第四章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授课教师:淇滨区福源中学 朱广顺
第四章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基本概念
F 焦距f 焦距f F
物距u O 像距v
二、实验器材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 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 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020/7/9
探究一:探究物体通过凸透 镜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 像和倒立、缩小像的条件 是什么?
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像的条件
实验次 数
1
物距 u/cm
2 3
像距 v/cm
像的 焦距 性质 f/cm
倒立 缩小 10 实像
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
实验次 数
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 焦距 性质 f/cm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 e
F
F
f
2f
2020/7/9
3凸透镜成像规律
成实像时,当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5、凸透镜所成的像有缩小的虚像?有倒立的虚像吗? 有正立的实像吗? 实像都是倒立的,有放大、缩小和等大的; 虚像都是正立的,只有放大。
6、分析数据,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距和物距比 较,哪个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比 较,哪个较大?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3、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
大的清晰的像,应( A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
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
B.15㎜
C.6㎝
D.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
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20cm B.30cm
C.60cm D.80㎝
5、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虚 像,O1O2为主光轴,那么放大镜一定在( A )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 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小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C )
A、50厘米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相关推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
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
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
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胶片位于凸透镜1 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f<U<2f),物距小于 像距(U<V),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平面镜
投
影
V
像屏
幕
凸透镜
U
投影片 (物)
投影仪
照相机成像原理
2f
f
f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U>2f),物距大于像距(U>V),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B.8 cm
C.6 cm D.4 cm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 f<9 cm<2f 9cm>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答案:C
4.当物体放在交点上时,_不__能__成_像_,光线经折射后平行射出。
随堂练习3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 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 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2F
F
2F
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 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又可用眼睛观察
虚像:
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像
F
F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同侧(物像同侧) 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只能用眼睛观察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物距u
像距v
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材依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三、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多媒体 五、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后,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以物距跟像距的关系为主线,组织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六、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汇总3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汇总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汇总3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篇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以下是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三中)
物态变化
七个三与两种方式
1.三种状态: 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2.三个吸热过程: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 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5.三个特殊(温度)点: ②凝固点:晶体液态凝固时的温度 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①晶体熔化时温度;②晶体液态凝固时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 ③液体沸腾时温度。 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 吸热;温度不变。②晶体液态凝固时的充分必要 7.三个条件: 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温度不变。③液 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 两种方式: 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 液化方式:加压与降温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力
N
a
b e
c
d f
一、力
• 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接 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 和电荷间的作用力等。 • 2、力的单位:牛顿 • 3、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体和受力 体) • 4、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受力物 体)
2、(2012湖北襄阳)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 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沿 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 画出工件受到的所有的力的示意图。
3、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 ) 图 ( 乙)
图 (丙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牛刀小试
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50cm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2、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人没有进入镜头,下列调整方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靠近人,同时镜头向后缩 B、照相机远离人,同时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远离人,同时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靠近人,同时镜头向前伸 3、若光屏距凸透镜20cm处成一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晰的像,则蜡烛距凸透镜8cm处 可成什么性质的像(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
七、动手动脑学物理
1、物体从较远处沿主光轴向凸透镜靠近,像距和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像的移动方向与物的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2、如果在光屏上能成烛焰清晰的像,现用手指遮住透镜的一部分, 则像会发生什么变化? 3、在实验中将蜡烛与透镜位置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总 是找不到像有哪些可能原因? 4、在实验中将光屏与透镜位置固定,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光屏上总 是找不到像有哪些可能原因?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授课人:应再兴 上饶市实验中学
一、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哪些因素关?
二、猜想:
1、可能与物距有关 2、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刻度尺),火柴 2、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中应注意:
1、所选凸透镜的焦距最好在10cm—20cm之间, 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 2、从左向右摆放的顺序依次是:蜡烛、凸透 镜、光屏 3、实验前应调整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解析版)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详见下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图a)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图d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图b)u=f不成像射出的是平行光线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图c)a.u﹥2fb. f﹤u﹤2fc.0﹤u﹤fd.u=2f凸透镜成像光路图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测焦距。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知识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距变化成像规律变化、像的虚实。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
【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器材。
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水平线上。
2、将蜡烛放在远处(此时u>2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立还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3、将蜡烛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2f>u>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立还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4、将蜡烛继续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u=f,移动光屏,看能否成像。
八年级物理光学课件(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查看上表的数据:
物距小于像距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
相比,哪个比较大?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
相比,哪个比较大?
物距大于像距
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物体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像变大,像距变大; 物体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变小,像距变小。
小结
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u——物距 v——像距 f ——焦距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 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猜想
物距越小,像越大。 物距越大,像越小。 那么像的虚实、正倒怎么变化?
设计实验
用蜡烛做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一块白色 的硬纸板做光屏,承接烛焰在凸透镜中成的像。
烛焰 中心
凸透镜 中心
光屏 中心
三点应调整在同一高度!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进行实验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厘米;
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 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 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移动凸透镜位置,使物距分别为u >2 f ; f < u <2 f ; u < f 再移动光屏找像,眼睛观察 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
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
镜头( B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5.用线把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与其对应的所 成像的情况对应连接起来:
放大镜 照相机 潜望镜 幻灯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1通过本节课教学我感到有以下几点收获:1、引入新课的实验是后面学生猜想以及学生实验的依据;同时也在有目的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位置;2、通过问题串的讨论,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需测量什么、观察什么,并使学生成功的获得实验数据;3、分工与合作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4、通过黑板画图,将学生收集到的证据在凸透镜主光轴的图上描点,使学生通过统计规律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到尚有以下几点不足,需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1、语言不够精炼,尤其在普通班,生源偏差,问题问的复杂,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2、学生实验时间偏短,造成部分数据有偏差,表现在清晰的像位置没找准;3、交流不够充分,在合作方面的收效有待提高。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结论2本节课是“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重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出成像规律,掌握研究方法。
为了降低学生活动的难度,帮助他们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研究过程,我以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深入,引发他们的观察、探究与思考。
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总体效果不错。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情景设置:从学生简单易操作的活动出发,设置问题情景。
从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和屏幕上的图片”的活动,引入课题,学生觉得亲切、熟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2.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环环相扣,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研究过程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如何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对新问题的探究情境中;“如何观察虚像?”既复习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也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扫清了障碍。
“实验中,你要观察什么现象,记录什么数据?”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中应记录的数据。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篇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中考的一个考点。
在透镜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尽管我们都通过实验研究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实际练习时仍会因规律遗忘感到做题困难。
现介绍几招记忆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方法一:列表记忆法(f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1. 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是物体在焦点以外。
当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像和物体一定在凸透镜的异侧,并且像是倒立的。
2. 凸透镜成虚像的特点是: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像和物体一定是在透镜的同侧,并且像是正立、放大的。
3. 从表中看出,有三个“没有”:①没有正立的实像;②没有倒立的虚像;③没有缩小的虚像。
方法二:数轴记忆法说明:1. 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即物距u等于焦距f)时,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因为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平行光不能相交,所以不能成像。
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外时成实像,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成虚像,即物体成像以焦点F 分为界点,分成虚像和成实像的区域,物体的位置分别在成虚像和实像的区域时,所成的像就对应数轴图上的规律。
2. 2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2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实像,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实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
方法三:口诀记忆法由列表和图像记忆法中可以归纳出下面的简单口诀: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远像近像变小。
方法四:图像法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涉及到四幅图,如下: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虽然说可以从本质上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找到成像的原因,但是由于现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不要求掌握,只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因此,同学们只需对此方法简单了解。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堂检测:小卷
作业:9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側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巧记口诀活用好.
归纳总结: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u>2f 2f>u>f u<f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2f>v>f
v>2f
像的性质 正倒
倒立 倒立 正立
应用 实虚
实像 实像 虚像
大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 放大 实像
10
(4)把物体置于一倍焦距处: 即u=f,观察成像情况。
2F
F
F
2F
(5)把物体置于焦点以内: 即u<f,成像情况又怎 样呢?
1)u<v
2F F F 2F
2)像物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离焦点越近,虚像越大
2F
F
F
2F
我们视频进一步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再看动画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有哪 些收获?
焦距(f)是 参考距离
物距(u) 像距(v)
实验前温馨提示:
1、实验过程中,物体、凸透镜和 光屏三者中心应大致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 3、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 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2、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f<v<2f 2)倒立、缩小 的实像。
2F
F
F
2F
(1)把物体置于二倍焦距外: 即u>2f,观察成像情况。
(3)把物体置于一倍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即f<u<2f,观察成像情 况。
1)v>2f 2F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速小于像速。 3)物距焦点越近,像越大。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析版)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巩固】1.(2021兰州)小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小美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照相机;右.【解析】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也就是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
2.(2021荆门)小华同学将一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将该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到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可观察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我们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近视眼镜”或“照相机”)就是遵循了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
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
【答案】10.0;缩小;照相机;等大【解析】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f=40.0cm﹣30.0cm=10.0cm。
由图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20cm处,物距u=50.0cm﹣20.0cm=30.0cm>10.0cm,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遵循了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会看到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虚像在光屏上无法呈现。
3.(2021大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2)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若用不透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一小部分,此时光屏上(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或“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学(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1、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照射,在离凸透镜10 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亮点,若想要得到放大的字,则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3、一蜡烛位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在它移近凸透镜1.5倍焦距过程中,光屏上得到的像将:( ) 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可以再光屏上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C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都可以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D放置器材时,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是蜡烛、光屏和凸透镜5、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虚像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放大的虚像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蜡烛、光屏、凸透镜B、虚像也能成在光屏上C、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D、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7、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 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C.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8、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那么()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但是像的性质不能确定9、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cmB.30cmC.20cmD.10cm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l)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 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 镜焦距约是 10 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 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 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上 (上/下)调节。 _______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 放大 清晰的实像, 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 幻灯机 ____________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 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温故而知新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倍焦距以内时,观察鸡蛋1.成倒立还是 正立的像 2.放大还是缩小的像 3.实像还是虚像
1.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2.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 3.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补充:u=f时,不成像;u=2f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移动问题:物体靠近透镜时, 像和相距都会变大。 远离就都减小
进行实验
注意: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
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
正立 放大 虚像
像与物体同侧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_____ 倒立 、 实 像;物体向焦点逐渐靠近时,像到凸透 _____ 缩小 的_____
增大 ,像也______ 增大 . 镜的距离将逐渐_____
2.凸透镜成像时,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 一倍焦距 处,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物 ____________ 焦距 处不成像. 两倍焦距 处.把物体放在______ 体在___________
先 确 定 好 属 于 第 几 种 况
5、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 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B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当物体与透镜 的距离为3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 为2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 为1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 为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正立、放大的虚像 。
中心在同一高度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 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
二、作图推导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
倒立 缩小 实像 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内
倒立 放大 实像
像在二倍焦距外
物体在二倍焦距处
倒立 等大 实像
像在二倍焦距上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从远处靠近焦点时,像变大,像距也变大.
成倒立 缩小实像 U>2f 2f>u>f u<f 成倒立 放大实像
2f
照相机 幻灯机
f
放大镜
O
f
2f
作业:72页1、5题
3、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 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是(
A )
B、15 cm D、5 cm
A、30 cm C、10 cm
先确定好属于第几种情况
4.如图,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为8cm ,则该凸透镜的焦
距可能是( A A.10cm C.5cm ) B.8cm D.3cm
鸡蛋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f到2f时,观察灯泡 1.成倒立还是正立的像 2.放大还是缩小的像 3.实像还是虚像
灯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2f之外时,观察灯泡 1.成倒立还是正立的像 2.放大还是缩小的像 3.实像还是虚像
灯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u),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为像距(v)焦点F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