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教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案
18.美国南北战争一、内容:美国南北战争二、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结果、意义。
2、认识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发展的结果,增强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一)、定向示标:(1分钟)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8、美国南北战争2、出示学习目标:(利用小黑板出示)(二)、自主学习(14分钟)1、讲述:为了完成目标,请同学们自学本课知识。
2、出示学习指导:请学生默读课本111——115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画出问题的要点。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战争初期的战况、北方扭转战局的方式、战争的结果。
(2)、美国南北战争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4)、如何评价林肯的作用?学生阅读课本,12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3、学生看书,积极阅读,找出答案,教师巡视。
(三)、分组展示(5分钟)1、做完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准备展示。
2、展示。
(四)、探究总结(10分钟)过渡:美国独立战争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
资本主义要发展,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
(1)、请看第一题:要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林肯的上台。
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
为了扭转战局,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果北方取得了胜利。
过渡: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请看第二题。
要点:在课本114页最后一段。
(3)、讨论第三道题:要点: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压迫,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又一障碍。
过渡:美国南北战争,林肯功不可没,我们应如何评价他?(4)、请看第四题:要点: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初中第18章数学活动教案
初中第18章数学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了解数据的来源,掌握调查法、实验法等收集数据的方法。
2. 数据的整理:学会使用图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 数据的处理:掌握数据的筛选、排序、求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基本处理方法。
4. 应用:能够运用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兴趣,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科目。
2. 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来源,讨论如何收集数据,例如使用调查问卷、实验观察等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可以使用调查问卷、实验观察等方式,注意记录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
4. 展示: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使数据一目了然。
5. 分析: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如筛选、排序、求和、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
6.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班级同学的数学成绩,提出改进建议。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基本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五、教学资源:1. 调查问卷:用于学生收集数据。
2. 数据整理与展示图表:用于学生整理和展示数据。
3.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学生应用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8 慈母情深 教学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
课文写的是作者小学时代的事。
作者在为一元五角的书去找母亲,最后得到了这本书。
字里行间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
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母亲》获得了《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奖。
梁晓声幼年家境贫寒,19岁时插队北大荒,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报导员,经历了生活的苦辣酸甜。
他的作品选材广泛,思维独特,文笔跌宕,情感真挚,展现了生动、鲜活而泥土气息浓郁的现实生活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感染并教育着读者,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巨大的激励与鼓舞。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青年近卫军”与德国法西斯英勇斗争的事迹,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于一九四五年出版后,立即受到了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次年获得苏联国家奖。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苏联青年的英雄形象,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青少年的偶像,对这一代人的成长产生过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所以作者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以至于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读拼音,写词语。
1.这一带的zào yīn()非常大,让人忍受不了。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quán lì()和义务。
二、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词语。
1.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心神不定,极度惊慌)。
__________2.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非常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教案素养目标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重点: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难点: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新课导入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我们要去学习三首描绘南北不同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诗歌。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3.背景介绍: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阅读鉴赏任务一:朗读课文,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说古诗的大意。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①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②自天涯③。
如今直上④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大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边。
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去到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大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只剩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①净无苔,花木成畦②手自栽。
一水护田③将绿绕,两山排闼④送青来。
古诗大意: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 古诗三首 教案
18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 会写“涯、莺”2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教学重点)4.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搜集作者资料;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生字“涯”。
2. 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
背诵《浪淘沙》(其一)。
3. 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教学过程Ⅰ谈话导入,揭示题目1.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咆哮,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的《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2. 课件出示作者刘禹锡的简介。
Ⅱ初读古诗,了解诗意1. 自读古诗,注意节奏划分并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 指名朗读古诗。
(1)重点指导读好“曲”(qū)“簸”(bǒ),指导书写“涯”。
(2)思考:这是一首描写的诗。
(黄河)3. 学生反复读诗,把诗歌读正确,读好节奏。
4. 课件出示注释,结合注释,指导学生理解较难的词语,梳理每句诗的意思。
5. 学生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诗意。
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6. 课件出示课文配套图片,借助图片理解。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Ⅲ探究诗句,体会情感1.赏析前两句。
引导学生抓住“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
“万里沙”“自天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泥沙之多和黄河的绵长。
2. 赏析后两句。
18的加减法教案
18的加减法教案教案标题:探索18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18的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口算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黑板、教案。
2.学具:18个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教师将18个小棒放在黑板上,询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棒的数量是18个。
3.教师补充说: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18的加减法,你们准备好了吗?Step 2:探索18的加法1.教师将18个小棒分成两组,分别是10个小棒和8个小棒。
2.教师问学生:10个小棒加上8个小棒等于几个小棒?3.学生思考一会后,回答:18个小棒。
4.教师鼓励学生,并解释:这就是18的加法,10加8等于185.教师再次将18个小棒分成两组,这次是12个小棒和6个小棒。
6.教师问学生:12个小棒加上6个小棒等于几个小棒?7.学生回答:也是18个小棒。
8.教师赞扬学生,并总结道:无论怎么分组,只要加起来等于18个小棒,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相加,得出答案是18Step 3:探索18的减法1.教师将18个小棒放在黑板上,问学生:如果我拿走8个小棒,还剩下几个小棒?2.学生思考一会后,回答:剩下10个小棒。
3.教师再次问学生:如果我拿走6个小棒,还剩下几个小棒?4.学生回答:还剩下12个小棒。
5.教师验证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道:无论拿走几个小棒,只要从18个小棒中减去它们,剩下的就是答案。
Step 4:练习加减法1.教师将两张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分别是10和8,让学生将两个数字相加。
2.学生思考一会后,回答:183.教师再次贴上两张数字卡片,这次是12和6,让学生相加。
4.学生回答:185.教师贴上一张数字卡片18和一张空白卡片,鼓励学生用心算的方式找到另一个加数。
6.学生思考一会后,回答:空白卡片上的数字是0。
7.教师再次贴上一张18和一张数字卡片,这次是10,让学生找到另一个加数。
8.学生回答:空白卡片上的数字是89.教师继续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巩固加法运算。
小学科学18《健康生活》(教案)
小学科学18《健康生活》(教案)健康生活教案引言:健康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财富。
为了让学生们明白如何过上健康的生活,我们为他们设计了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堂课,名为《健康生活》。
通过这堂课,我们将帮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健康生活,以及如何培养健康习惯,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课程目标:1. 认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2. 了解健康生活的定义及其包括的要素。
3. 掌握培养健康习惯的方法。
4. 提供实际的健康建议,并鼓励学生们实践。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生活的定义和要素:健康生活是指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包括以下要素:- 健康的饮食:吃各种食物,尤其是水果、蔬菜和谷物,避免过多的糖分和高脂肪食物。
- 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睡7至9个小时。
- 适当的运动: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 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接触污染物。
- 健康的情绪:积极乐观,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
2. 培养健康习惯的方法:- 早起早睡: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规律饮食: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垃圾食品。
- 锻炼身体: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 保持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 科学用眼:保护眼睛,使用正确的姿势看书、写字和使用电子设备。
三、教学方法:1. 输入法:老师通过课堂演讲、展示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健康生活的定义、要素和培养健康习惯的方法。
2. 互动讨论:老师与学生互动,讨论每个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践这些要素。
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看法。
3. 观察实验:老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或问题引起学生对健康生活的兴趣。
例如,讨论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弟子规教案18,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
一、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信”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二、教学目的要学会处事讲信用。
三、教学过程(1)温故导入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吗?哪位同学可以背出来?2、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故事呢?(商鞅变法、范式守信、季札挂剑、口蜜腹剑、笑里藏刀)(2)学习理解内容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①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未:没有真:真相的:确实【译文】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不要轻易将之传播出去。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道听途说战国时期,艾子从楚国回到齐国。
刚进都城,他便遇到爱说空话的毛空。
毛空极其神秘地告诉艾子,有户人家的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
艾子不信,毛空又说是两只鸭子。
艾子还是摇摇头。
毛空又说是四只、八只、十只。
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对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三十丈长,十丈宽。
”艾子又不信,毛空急忙改口说:“那么是二十丈长。
”艾子还是不信。
艾子反问道:“世上哪里有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是你亲眼所见吗?你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毛空支吾着说:“那都是在路上听人家说的。
”咕咚早晨,湖边寂静无声。
一只小兔快活地扑蝴蝶。
忽然湖中传来“咕咚”一声,这奇怪的声音把小兔吓了一大跳。
刚想去看个究竟,又听到“咕咚”一声,这可把小兔吓坏了,“快跑,咕咚来了,快逃呀!”它转身就跑。
狐狸正在同小鸟跳舞,与跑来的兔子碰了个满怀。
狐狸一听“咕咚来了!”也紧张起来,跟着就跑。
又惊醒了睡觉的小熊和树上的小猴。
小熊和小猴也不问青红皂白,跟着它们跑起来。
大象感到惊讶,拉住狐狸问:“出了什么事?”狐狸气喘吁吁地说:“咕咚来了,那是个三个脑袋,六条腿的怪物……”于是一路上跟着跑的动物越来越多,还有老虎、野猪……大狮子看到动物们如此慌乱,就拦住了这群吓蒙了的伙伴们,问:“出了什么事?”大家七嘴八舌地形容“咕咚”是个多么可怕的怪物。
第18周教案第1课时-高一体育与健康
学法:自评互评
要求:积极参与讲评
图1
场
地
器
材
操场
安
全
保
障
1、检查器材、合理布置场地、严密组织教学
2、检查服装、做好准备活动
3、练习时保持合理间距,体会身体对抗技巧,跳起落地时注意缓冲
4、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自律意识
预
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高等强度
44%~46%
体育教案
内容
主题
有氧跑考试补考
重点
难点
学习
目标
补考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一
1
¦
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
并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任务
4、安排见习生
要求: 整队快、静、齐
明确学习任务
图1
二
7
¦
8分钟
1、热身慢跑
2、徒手操
3、体育游戏
1、按跑操队形,横排六列,绕跑道慢跑,使身体缓慢进入运动状态
2、成早操队形向两边散开
(1)体育委员口令,其他学生跟做
(2)横竖排对齐
要求:1、慢跑时注意力集中,跟随口令
2、徒手操要求有力、动作到位
3、体育游戏要注意安全
三
19
¦
20分钟
6
¦
8分钟
有
氧
跑
补
考
按照补考学生名单依次进行
四
2
¦
3
分钟
1、放松练习
2、小结讲评、布置作业
3、整理场地、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18慈母情深教案7篇
18慈母情深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培训心得、培训计划、汇报材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trai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plans, reporting material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8慈母情深教案7篇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让我们活跃课堂的气氛,为了将教案制定好,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18慈母情深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8
2024年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8.画画火柴人》湘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画画火柴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火柴人的基本构成和特点;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火柴人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火柴人的基本构成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观。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火柴人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火柴人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火柴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火柴人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5分钟)(1)讲解火柴人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火柴人的四肢、身体和头部比例。
(2)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组合创作火柴人。
3. 实践环节(3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火柴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个性展示。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火柴人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
六、板书设计1. 火柴人的基本构成:四肢、身体、头部。
2. 火柴人的特点:简单、生动、有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组合创作一个富有创意的火柴人。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创作火柴人,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过程。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8. 请你告诉我》湘美 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8. 请你告诉我》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请你告诉我》是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以生活中的物品为主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用画笔表现生活的欲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绘画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美方面尚有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表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画笔表现生活的欲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画笔表现生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创作欲望。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创作,提高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颜料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牛和鹅》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复述或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课文《牛和鹅》教材
2.课件PPT
3.黑板、粉笔
4.教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入课文,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
•让学生读课文,并听录音,领会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
•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听说练习
•学生跟读课文,练习朗读。
5. 文学赏析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6. 情感体验
•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问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复述课文内容。
七、教学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展望下节课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牛和鹅》这篇课文,提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为提高语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18 教案 采访对象是棵树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五、课堂小结
六、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批注
课时教案
课题:18采访对象是棵树第2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组材方法及对材料剪裁的方法。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三、突破难点,解读探究
思考讨论:你认为作者采访的对象真的是树吗?这种命题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答案可以有差异。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点拨,最后用抒情的语言进行小结:每一棵树都携带着一段英雄的故事,每一棵树都生长着烈士不朽的精神,每一棵树都是烈士英魂的化身……
四、朗读体会,加深体验
1、自由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几段来读。
2、组内比赛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或者是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西部建设者的感人故事?都可以记在你的日记本上。
批注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根据课题质疑,(树又不会说话,为什么采访的对
象是棵树呢?)
3、播放西部大开发的场面剪辑。
4、启发谈话:画面上展现的是什么场面?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文中的句
子,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词。
课时教案
课题:18采访对象是棵树第1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体会问表达的思想感情。
18《我的白鸽》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我的白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我的白鸽》,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2.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白鸽的形象和生活场景。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2.教学难点: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陈忠实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鸽吗?你们对白鸽有什么印象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陈忠实的《我的白鸽》,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白鸽是怎样的,他又通过白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陈忠实(1942 年 8 月2016 年 4 月 29 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作品以关注现实生活、展现民族精神为主要特色,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白鹿原》、《康家小院》、《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
其中,《白鹿原》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为背景,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展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本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我的白鸽》是陈忠实的一篇散文,写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
陈忠实通过描写自己与白鸽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读一读生字词。
惬(qiè)意喙(huì)蜕(tuì)变邋遢(lā tā)骊(lì)山惬意:满意,称心排解:宽慰,消解。
小学科学第18课《从刺激到反应》(教案)
小学科学第18课《从刺激到反应》(教案)《从刺激到反应》教案导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刺激和反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他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刺激和反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掌握常见的刺激和反应的例子;- 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不同刺激引发的反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刺激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实质;2. 掌握常见的刺激和反应的例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实验用具:玻璃杯、盐、糖、水、温度计等;- 实验材料:铜板、金属勺、塑料筷子等。
2. 教案准备:- 教师备课笔记,包括教学流程和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 引入话题,与学生共同回顾一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刺激和反应的例子,如触摸冰块出现的感觉等。
- 在黑板上列出刺激和反应两个词,并请学生尝试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使用PPT课件,向学生解释刺激和反应的概念,并给出简单的定义。
- 通过多媒体资源或图示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刺激和反应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个概念。
3. 实验活动(30分钟)-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项目。
- 实验1:观察加热水的变化过程:将盐、糖分别加入两杯水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和水的味道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到加热可以引发不同的反应。
- 实验2:观察金属和塑料的导电性:使用铜板、金属勺和塑料筷子分别测试其导电性,引导学生观察到不同材料在受到相同刺激时的不同反应。
-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各小组合并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并向全班呈现实验结果。
4. 知识总结(10分钟)- 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帮助他们巩固对刺激和反应的理解。
初中足球教案18岁
教案名称:初中足球教学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如传球、射门、控球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锻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内容:1. 足球基本技能训练:传球、射门、控球2. 足球比赛规则讲解3. 团队配合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活动,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运动。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小游戏,如“抓人游戏”、“四角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兴奋度。
二、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1. 传球训练: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相互传球练习,要求传球准确、迅速。
2. 射门训练: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射门,要求射门准确、有力。
3. 控球训练: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相互控球练习,要求控球稳定、灵活。
三、团队配合训练(10分钟)1. 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抢球比赛,要求队员之间要有良好的配合,争取胜利。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团队配合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比赛规则讲解(5分钟)1. 教师讲解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越位、犯规等。
2. 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比赛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足球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足球练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提高技能训练(15分钟)1. 传球训练: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相互传球练习,要求传球准确、迅速。
2. 射门训练: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射门,要求射门准确、有力。
3. 控球训练: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相互控球练习,要求控球稳定、灵活。
三、团队配合训练(10分钟)1. 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抢球比赛,要求队员之间要有良好的配合,争取胜利。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团队配合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认识数字18的教案7篇
认识数字18的教案7篇认识数字18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认识数字1—3》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图片。
1、播放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图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2、引导幼儿按序排图片。
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在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
(1只猫、2只兔、3只鸡)二、认识数字1、2、3。
1、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出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2、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四、游戏练习。
1、用手指表示数字(我们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你会用小手表示数字1、2、3吗)2、我出手指你来说。
3、我来说,你来比。
4、看实物出手指。
认识数字18的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如图)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的数字并剪开。
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三、活动过程: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主备学校:镇江市谏壁小学课型:阅读课审核:主备教师:赵霞使用学校:镇江市谏壁小学使用教师:张慧授课时间:2012.12 执教班级:六(3)班【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本册教材“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俗民风”“景物聚集”之后的又一组很具感染力、可为学生楷模、以介绍“名人风采”为主题的课文。
本单元共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及一个介绍家乡名人的习作(6)和一个练习(6)。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的作家,一个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奉献给文学的老人--巴金,在87岁的时候,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写给他的信的时候,克服着年老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的一生的信念和渴望。
他的言语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一个仁者的风范从他的文字间弥漫开来,一种恬淡和温情洋溢出来,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任思绪流淌。
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我们去感受老作家的真诚情怀--巴金在信中这样说道:"……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传达出他对孩子们的谢意;他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谦逊的姿态跃然纸上;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言谈间尽是亲切的劝勉;他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抒发出对珍爱生命,无私奉献的礼赞!文章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带来温暖。
第2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带病写了这封回信。
第3自然段写巴金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第4自然段写巴金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第5自然段写巴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第6自然段是对孩子们的祝福。
信中还有许多的句子富含哲理意趣,如"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些话语,都能为我们的人生航程指路,但愿能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坐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
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了解作者通过对比的写法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掌握书信的格式。
5、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
2. 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切入点】切入点是感悟巴金爷爷这封信中写作的情感。
捧读这封信,我们可能想问“巴金爷爷在信中和孩子们谈了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能够读懂的,能够经过点拨学得很轻松的知识点,这作为教学的一条明线。
为了让课堂丰厚起来,我们还需要深入解读信的精华,感悟巴金老人文字背后的温度。
这篇教材是书信的经典之作,感悟巴金老人语言的朴实,没有曼妙的辞藻甚至连成语都很少,也没有一个特别的排比或拟人等这样的修辞。
我们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份朴实的情感。
围绕这封信我们能感受到①是对孩子的关爱,就像邻家的爷爷对孩童的呵护。
信就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心与心之间交流的载体。
这是这封信本身具有的文本力量,同样也是孩子学习的知识点。
②巴金老人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这里一方面可以从内容上让学生深入感悟写作时需要情感的,这是朴实的写作观,也是最应传授给孩子的理念,作文即做人,做人要实,作文要真。
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巴金老人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们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只有为别人奉献,生命才能开花结果。
他用浅显质朴的语言道出巴金老人对孩子、对祖国、对写作的一片深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的篇目有限,必须抓紧每一个“例子”,既学习语言,又掌握格式。
在语言方面,着重体会实用性和针对性,体会语言的简明和得体。
讲格式,要与内容结合起来,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信“谁写的、为什么写、写给谁”等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除了让学生了解写信格式的常识,还要辅之以相应的练习,特别是变式练习,以求灵活变动。
【课时安排】2课时【资料链接】1.巴金,原名李尧棠。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
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
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2. 《我的写作生涯》该书共分三辑,分别收录了巴金对自己生活创作的回忆,自己的文学思想,与其他作家交游往来的回忆文章,以及有关作家的文艺思想等等。
第一辑“生活与创作”收录了巴金回忆自己生活创作和部分阐述自己思想的文章三十九篇;第二辑“文坛交游”收录了巴金与其他作家交游往来的回忆文章十四篇;第三辑“文艺杂论”是有关作家文艺思想的文章十六篇。
本书是巴金的自述文集,收录的都是谈自己生活和创作的文章。
这些文笔朴实、情感炽热的作品,生动地记述了巴金独特的生活之路,真实地记录了他文学探索的足迹,凝聚着丰富而切实的创作经验。
《我的写作生涯》中的片断:“我认真地生活了这许多年,我忍受,我挣扎,我反抗,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帮助别人,为了战斗,我一定要把我的思想感情写进去,把我写进去。
我每天奋笔写作的时候,脑子里只有成堆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
我的创作方法只有一样:让人物自己生活,作者也通过人物生活。
我下笔的时候常常动感情,有时丢下笔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有时大声念出自己刚写完的文句,有时叹息呻吟,流眼泪,有时愤怒,有时痛苦。
”3、资料显示:(1).巴金爷爷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翻译家、出版家。
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
(2).巴金爷爷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
(3).巴金爷爷曾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地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
近十年,他每年都给“希望工程”捐款捐,达到了50多万元。
1998年,巴金爷爷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得到一笔巨款,立即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希望工程;101岁的他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晓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共捐款6万元。
他不赞成设“巴金文学奖”,曾把在日本获得的500万元资金,全部捐赠给上海作协基金会。
(4).巴金爷爷将他所有的藏书都捐给了国家。
4、这封信的写作背景: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
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在87岁的时候,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写给他的信的时候,克服着年老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的一生的信念和渴望。
他的言语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一个仁者的风范从他的文字间弥漫开来,一种恬淡和温情洋溢出来,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任思绪流淌。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划分文章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代课文书信的格式。
5.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自主导学。
1、听写下列词语:姓郭原谅羡慕奉献争先恐后2. 把课文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她)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吐字清晰,读正确)★★(声音响亮、读正确流利)★★★(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羡慕:奉献:争先恐后:4、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5、划分段落并列出段意小标题。
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7、书信一般包括:()、()、()、()、()。
8、初读课文后,你有哪些疑惑,写下来。
【课堂研讨】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
2、文中,谁给家乡孩子写信?板书:巴金3、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出示幻灯,介绍相关资料。
)4、真是著作等身、德高望重的老人!今天,我们有幸阅读他写给家乡孩子们的信,我们学完课文后,大家一定会对巴金有更深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生字词预习完成的情况。
出示:姓郭原谅羡慕奉献争先恐后2、交流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这是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中,他和孩子们都谈了些什么?板书:谈原因谈写作谈人生谈希望4.指导分段。
一(1-2)交待了巴老回信的原因。
二(3-4)巴老谈写作、谈人生。
三(5-6)巴老对孩子们的希望。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上述的板书,要求学生做到简洁,精炼,完整。
)6、小结:我们写信时应注意的格式。
(板书: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三、精读课文。
(一)谈原因。
(教学其中的部分内容)1、信的第一部分写了回信的原因,巴金爷爷为何要写这封信呢?请孩子读1、2小节,思考:讲了几点原因?在书上做批注。
2、谁能把原因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3、小结:巴金既说明了回信的原因,也表达了他的家乡孩子的思念。
(二)巴金爷爷收到来信时是什么感受?1、“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写信。
”(孩子们给巴金带来了温暖,他满怀欣喜地写信,将温暖又传递给了我们。
)2、理解“温暖”的含义:(字面的含义和在句子中的意思)3、想象:当时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四、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