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依恋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

依恋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

依恋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依恋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心理需求,尤其在青少年时期,依恋对其行为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青少年期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通常渴望与他人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尤其是与亲密关系如父母或亲密朋友之间的依恋关系。

1. 自卑和攻击行为缺乏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自卑感,并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

他们可能试图通过攻击他人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无助感。

2. 沉迷于社交媒体依恋不安全的青少年可能过度依赖社交媒体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他们可能凭借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关注来获取自我价值感,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交媒体产生过度依赖,并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人际关系。

3. 偏离学习和学业问题缺乏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可能对学习和学业表现出较低的兴趣和动力。

他们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自律,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和学习问题的出现。

第二部分:依恋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原因青少年期是个人形成依恋的重要时期,但一些因素可能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依恋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缺乏温暖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不安全的依恋,而一个积极、安全的家庭环境则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依恋模式。

2. 社交环境青少年所处的社交环境也对其依恋模式起着重要的影响。

负面的社交经历、孤立和排斥可能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第三部分:解决依恋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可能方案虽然形成安全依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有些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

1.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青少年发展安全依恋的关键因素。

父母应该表达出理解和接纳,并提供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以促进孩子的安全依恋的形成。

2. 情感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课程帮助青少年学会表达和处理情感。

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改善依恋模式。

3. 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那些存在依恋问题的青少年。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关于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研究:
1. 人际关系状况:研究发现,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扰和问题。

一些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中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如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关系紧张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常常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例如,有研究发现,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人际交往能力: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对其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社交能力强的中学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心理压力。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提高其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4. 人际交往的策略: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一些特定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质量。

例如,主动沟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原谅等策略都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5. 家庭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例如,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等因素都可以影响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关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促进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发展。

依恋关系对社交行为的影响

依恋关系对社交行为的影响

依恋关系对社交行为的影响作者:刘林涛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1期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命中极其重要且充满变化的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这一阶段的个体生理已基本成熟,但心理与社会行为还未充分发展。

因此,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交行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了依恋关系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依恋关系;社交行为;影响;教育建议一、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社交行为的影响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少年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九个维度除了父亲沟通维度外,其它维度都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它的三个维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回归分析发现,母亲疏离、同伴疏离和同伴信任对社交焦虑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同伴疏离的贡献率最大。

另外,依恋的各个维度对社交焦虑的各个维度也存在大小不同的预测作用:母亲疏离、同伴疏离与父亲信任维度均对害怕否定评价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母亲疏离、同伴信任与同伴疏离对一般情境下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同伴疏离与母亲疏离对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维度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

而父亲依恋则是以同伴依恋为中介,对社交焦虑产生间接的效应: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对同伴信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和父亲疏离对同伴疏离的预测性达到了显著水平。

综合分析表明,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对社交焦虑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而父亲依恋则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个体根据抚养者对其反应是否及时、敏感与一致来判断自我受欢迎的程度和他人可信赖的程度,在与主要扶养人的密切接触中逐渐将上述信息进行表征内化,最终形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

因此,青少年在与父母的长期接触中形成的对自我和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模式影响着他们社会交往。

心理学与依恋理论了解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与依恋理论了解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与依恋理论了解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依恋理论是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它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以及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情感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的个体会展现出对他人的信任和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情感稳定。

回避依恋的个体可能会回避亲密关系或保持情感上的距离。

焦虑依恋的个体会对亲密关系表现出过度的需求和担忧,情绪不稳定。

依恋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安全依恋的人更容易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他们能够信任他人,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这种信任和稳定性有助于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促进互相支持和理解。

其次,回避依恋的人常常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他们常常回避亲密关系,可能因为过去的伤害或恐惧而保持情感上的距离。

这种回避行为会阻碍他们与他人的亲密联系,并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孤立和不安。

最后,焦虑依恋的人对亲密关系过度依赖,并表现出过度的担忧和需求。

他们经常担心他人是否会离开他们,对亲密关系持续不断地寻求验证和确认。

这种焦虑和需求可能会给亲密关系带来压力和不稳定性,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

除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之外,依恋理论还与其他心理学领域密切相关。

例如,依恋理论与儿童发展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好的社交能力、更高的自尊和更好的心理健康。

相反,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的儿童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社交焦虑和自卑情绪。

此外,依恋理论还对治疗和咨询实践具有启发作用。

咨询师可以利用依恋理论的概念来帮助个体了解他们自己的依恋风格,并探索这种风格对他们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中学生焦虑现象调查

中学生焦虑现象调查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 持和帮助。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 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 援助。
04 中学生焦虑现象的案例研 究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小明,16岁,高中生,因学业压 力大而长期焦虑,导致失眠、食
欲不振。
案例二
小红,17岁,高中生,因人际关系 问题产生焦虑,表现为过度担心和 紧张。
中学生焦虑现象调查
contents
目录
• 中学生焦虑现象概述 • 中学生焦虑现象的原因分析 • 中学生焦虑现象的应对策略 • 中学生焦虑现象的案例研究 • 结论与建议
01 中学生焦虑现象概述
焦虑现象的定义和表现
定义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通常表现 为紧张、不安、恐惧等感受。
表现
中学生焦虑现象通常表现为学习 压力、考试焦虑、社交焦虑等方 面。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要求过于严格,也可能导致孩子 出现焦虑情绪。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和媒体信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上的负面信息、 网络暴力、色情内容等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情绪。
学校和家庭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也可能导 致学生出现焦虑情绪。
03 中学生焦虑现象的应对策 略
自责或逃避。
合理规划时间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充 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避免长
时间连续学习。
培养兴趣爱好
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等课外活 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提高生
活满意度。
建立支持系统
与家人、朋友和老师保持良好 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对教育者和社会的建议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教学与管理》2010年10月20日社交焦虑问题是影响青少年社会交往的常见心理问题,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又对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Ainsworth(1972)等人通过经典的“Strange Situation”实验推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将来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性更高,这个推测被Warren等人进行的追踪研究证实了;Frances M.Vertue(2003)通过理论探讨,用依恋理论中的内部工作模型整合了社交焦虑的多种解释理论,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羞耻感、低自尊、朋辈关系等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作。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依恋对象由儿童时期的父母,逐渐转为对同伴的依恋。

大量的文献资料一致认为父母和同伴依恋是青少年依恋的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本研究试图从青少年与父母、朋友的依恋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索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项城市、新疆伊宁市、重庆市6所中学(3所初中,3所高中),共计1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03份。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己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SAS-A;La Greca,1999)测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

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816,分辨系数为.715,这说明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比较稳定和可靠;采用王争艳等人(2005)翻译并修订的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测量(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测量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在本研究中三个具体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母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897,父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8,同伴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1,信效度符合研究需要。

中学生早恋研究报告doc

中学生早恋研究报告doc

中学生早恋研究报告篇一: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青少年的思想越来越开放。

随着青少年的早熟,出现了令家长和社会焦虑的早恋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青少年对早恋问题所持有的态度,我们小组就湛一中高一、高二级部分同学展开了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共发了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份,调查人数达400之多。

其中男生占56%,女生占44%。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可以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对早恋现象还是有共同看法的。

第一,在本次调查的主体中,对早恋持中立态度的占比例较大,占69%;投支持票的占中等比例,为26%;而反对早恋现象的仅为5%。

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我们中学生的思想日趋开放,不像老一辈人那样拘束,认为早恋并无对错可言,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即可。

第二,有过半中学生认为早恋应是在12至15岁之间,超过16、17岁就不能算是早恋了。

在问及怎样才算是早恋时,有112人选择了“牵手”这项,而多达184人则选择了“接吻”这一项。

并且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仅有少部分的中学生被认为是早恋,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

说明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还是不错的。

第三,针对早恋问题,家长和学校肯定会出面干涉,那效果又如何呢?是否显著?中学生作为当事人,64%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对早恋的制止是完全无效的,仅作为表面的口头语言,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与作用。

另外对于父母的管制,有61%的人表示若在恋爱过程中遭到父母反对的话,不会因此而终止这场恋爱。

从明显的数字比例可以看出,学校、家庭对中学生早恋的措施并不奏效,应适当加强力度才有可能制止中学生早恋的现象。

第四,按照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看法:早恋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皆为负面。

但调查显示,仅有不到6%的人赞成这个观点;有75%以上的中学生认为早恋的影响正面、负面皆有,利用得好也能成为一股动力,若沉溺与卿卿我我之间,则必然是一大阻力。

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分析

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分析

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分析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分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主题。

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许多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挑战和压力。

以下是对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的一些分析:1. 社交焦虑:高中时期,社交焦虑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学生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担心被他人评价或排斥。

这种焦虑可能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2. 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可能会感到孤独。

他们可能感到与同龄人存在距离,或者因为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而感到难以融入团体。

孤独感可能导致他们缺乏社交支持和满足感。

3. 竞争压力:高中时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阶段,学生们面临着学术、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竞争。

这种竞争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攻击性或退缩行为,从而影响与他人的关系。

4. 依赖与自主的矛盾:在这个阶段,高中生面临着依赖与自主的矛盾。

他们既需要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又渴望独立和自主。

这种矛盾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犹豫不决或抵触情绪。

5. 情感波动:高中时期是情感波动较大的阶段。

学生们可能会经历友情、爱情、学业等方面的挫折和失败,这些情感波动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

为了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可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并提供应对策略。

2. 促进团队合作:学校可以组织团队合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信任和合作精神,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3. 培养社交技能:学校可以提供社交技能培训,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沟通和合作。

4. 鼓励独立自主: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从而减少依赖和抵触情绪。

5. 关注情感波动:家长和老师可以关注孩子的情感波动,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对挫折和失败。

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依恋是指个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情感联系的一种特质和行为模式。

而社交焦虑则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对评价、批评和否定的过度担忧或恐惧。

过去的研究表明,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影响机制。

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依恋是个体对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一种内在需求,它可以对个体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依恋理论,孩子在早期依恋关系中形成了内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会影响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的社交互动和依恋关系。

一些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的症状。

不安全依恋类型包括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常常避免亲密关系,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过度关注他人的反应和评价。

这两种类型的依恋模式都与社交焦虑有关。

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可能与自尊感和社会支持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自尊感较低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的症状。

自尊感低下的个体常常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缺乏信心,他们对他人的评价更加敏感,容易出现社交焦虑。

而依恋关系中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肯定,降低个体的社交焦虑。

一些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更有自信,更能够应对社交压力。

另外,一些研究指出,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性别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的症状,并且女性的社交焦虑与不安全依恋之间的关联更为明显。

这可能与女性更关注他人评价和社会期望有关。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来探索性别对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关系的影响。

总的来说,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自尊感较低以及缺乏社会支持是社交焦虑的重要预测因素。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索更多的影响机制,并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帮助那些受到依恋和社交焦虑困扰的个体。

技校学生依恋模式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独处能力、应对方式中介作用

技校学生依恋模式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独处能力、应对方式中介作用

技校学生依恋模式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独处能力、应对方式中介作用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的中文修订版、独处能力量表、应付方式问卷(CSQ)、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220名技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依恋模式、独处能力、应对方式与社交回避的关系。

本文意义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技能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技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职业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技校学生依恋模式、独处能力、应对方式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的调查与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交往,培养团队意识,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为培养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使用SPSS软件、Amo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技校学生依恋模式独处能力应对方式社交回避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哈尔滨某技校学生22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2.72%,其中男生189名,女生18名;70后学生5名,80后学生23名,90后学生179名;独生子女159名,非独生子女48名;农村学生106名,城镇学生101名;小学学历学生7名,初中学历学生110名,中专学历学生41名,高中学历学生29名,高中以上学历学生20名。

1.2研究工具本文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中文修订版、独处能力量表、应付方式问卷(CSQ)、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1.2.1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原量表由Brennan等人于1998年编制。

本文采用中文修订版,分为回避、焦虑两个分量表,各18道题,采用7点评定制,奇数题属于回避分量表,偶数题属于焦虑分量表,第3、15、22、25、27、29、33和35题反向计分,反向计分后,按照两个维度求出平均分。

1.2.2独处能力量表该量表由Larson(1990)编制,目的是了解个体独处能力的高低。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婴幼儿期与主要依赖者建立的情感联系和期望,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而社交焦虑症状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带来的强烈恐惧和焦虑,严重影响了个体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依恋模式的概念与分类依恋模式是由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恩斯沃斯基提出的概念。

根据他们的研究,依恋模式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时,既能够适应独立性,又能够接受亲近和依赖的需求。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回避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更倾向于独立和自主。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和恐惧,担心被抛弃和被拒绝。

二、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表明,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方面,焦虑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症状。

由于他们对于他人的依赖和恐惧,他们对于社交互动可能会感到极度不安和不安全,从而导致社交焦虑的表现。

另一方面,社交焦虑症状也会对依恋模式产生影响。

社交焦虑的个体往往倾向于回避社交互动,使得他们更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依恋模式。

三、机制研究针对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可能的机制。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对他人的恐惧和依赖,这种心理特质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症状。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社交焦虑症状导致了个体形成了回避型依恋的心理特质,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依恋模式。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在依恋模式和社交焦虑症状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四、未来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首先,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依恋模式的形成机制,尤其是焦虑型依恋的形成机制。

高中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面临着社交焦虑的困扰。

本文将对高中生社交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原因分析1. 自我意识过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产生了更多的关注。

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形象和表现会不会被他人嘲笑或否定,从而导致社交焦虑。

2. 缺乏自信心:高中生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害怕被拒绝或被孤立,因此回避社交场合。

3. 过度关注他人评价:高中生往往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度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他们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被他人挑剔,从而导致社交焦虑。

4. 缺乏社交技巧:有些高中生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技巧,不懂得如何与人建立联系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使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和焦虑。

二、解决方法1. 提高自我意识:高中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不要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

他们应该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培养自信心:高中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他们可以参加社团、参与志愿者活动或参加一些培训课程,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 改变关注点:高中生应该将注意力从他人的评价转移到自己的内心感受上。

他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不要过度担心他人的看法。

4. 学习社交技巧:高中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沟通技巧培训或向老师、家长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学习一些社交技巧。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5. 寻求支持:高中生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和焦虑,获得理解和支持。

同时,他们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技能培训班或社交焦虑康复小组,与有相同困扰的人交流和分享经验。

依恋与社交关系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

依恋与社交关系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

依恋与社交关系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交互动中,依恋与社交关系密切相关。

依恋是指个体与亲密他人之间建立的情感连接,它对个体的社交关系质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个体的依恋类型会直接影响他们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交关系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

一、依恋类型的介绍依恋理论源于儿童学和发展心理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其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成年人的依恋类型。

根据依恋理论,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

1.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信自己可以依赖他人,同时相信他人会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通常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并且能够构建稳定、亲密的人际关系。

2.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持高度关注,担心他人会拒绝他们或离开他们。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常常对社交关系中的问题感到不安,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过度依赖的现象。

3.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常常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系,他们倾向于忽略个人的依赖需求,并试图独立解决问题。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通常对社交关系持较为冷漠的态度,不愿意表达情感和建立深层次的互动。

二、依恋类型对社交关系质量的影响不同的依恋类型会对社交关系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社交互动、信任和满意度等方面。

1. 社交互动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社交互动中,他们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相对而言,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更加敏感,容易对他人的反应过度解读,导致互动的紧张和不愉快。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倾向于主动回避社交互动,导致社交关系的疏远和冷漠。

2. 信任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他人持有相对较高的信任,他们更愿意对他人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困扰和需求。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信任他人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困难,他们经常担心他人会背叛他们,导致信任的建立和维护困难。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对他人的信任程度相对较低,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性,不愿意依赖他人。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是心理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两个概念。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早期成长中形成的对他人的依赖和信任方式,而社交焦虑则是指个体在社交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紧张和不安感。

研究发现,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下文将探讨这种关系。

一、依恋模式的类型依恋模式主要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他人充满信任和依赖,能够积极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对于依赖他人持有保持距离的态度。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他人的依赖和信任需求较强,但常常担心被他人抛弃或拒绝。

二、社交焦虑的表现社交焦虑是指在社交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感。

社交焦虑的表现包括害怕面对陌生人、害怕被他人审视、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等。

社交焦虑的个体常常担心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会被他人否定或嘲笑,因此它们通常会避免社交场合或表现出一定的回避行为。

三、研究发现,焦虑型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他人的依赖需求较高,常常担心被他人抛弃或拒绝,这种担心在社交交往中转化为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敏感和低自尊的感觉。

因此,焦虑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的症状。

相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交自信和适应能力,他们对他人的信任度较高,能够轻松地与他人建立关系,从而降低了社交焦虑的可能性。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更倾向于避免社交场合,因此可能不存在显著的社交焦虑症状。

四、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除了依恋模式本身,个体的性格特质、生活经历等也会对社交焦虑的出现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个体的自尊感、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社交情境的评估和应对方式,从而影响社交焦虑的程度。

早期的家庭环境对个体的依恋模式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那些存在较高社交焦虑的人群,心理干预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社交认知,提高社交技巧和自信心。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互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互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互关系依恋风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人际关系领域中重要的话题。

依恋风格指的是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形成的对他人依赖和接近的方式,而社会适应能力则是个体在社交环境中成功应对和适应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依恋风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依恋理论认为,个体早期形成的依恋风格会对其后续的情感和社交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依恋风格可能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安全依恋风格与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关。

安全依恋风格的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关怀,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有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

这种依恋风格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自信和愿意与他人合作。

其次,回避依恋风格可能对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回避依恋风格的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可能缺乏安全感,对于他人的依赖和接近持持保留态度。

这种依恋风格可能导致个体面临社交互动时的困扰和紧张,从而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最后,焦虑依恋风格对社会适应能力也可能造成影响。

焦虑依恋风格的个体在早期关系中可能经历了未解决的情感需求,他们对他人的接近和关怀可能存在过度依赖和焦虑的表现。

这种依恋风格可能使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感到不安全和不确定,从而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

社会适应能力对依恋风格的影响除了依恋风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外,社会适应能力本身也可能对个体的依恋风格产生影响。

个体在与他人的社交互动中获得的反馈和体验会对其依恋风格产生影响。

一方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能促进安全依恋风格的形成。

当个体能够成功地与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时,他们可能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关怀,从而形成积极的依恋体验。

这种积极的依恋体验可以进一步强化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促进安全依恋风格的形成。

另一方面,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可能导致依恋风格的发展问题。

当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无法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怀时,可能会产生消极的依恋体验。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解析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解析

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解析社交焦虑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而人际依恋模式,作为一种个体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和经验模式,可能与社交焦虑有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就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症状的关系进行解析。

一、依恋模式的概念及分类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早期与主要照料者的亲密关系中形成的心理模式,其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长期的影响。

根据早期的研究,依恋模式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

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相信自己值得爱与被接纳,同时也相信他人值得信任。

他们通常能够建立稳定的、亲密的关系并有效地解决冲突。

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倾向于独立自主,避免与他人过度接触。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对依赖他人会感到不安。

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常常感到自己不被他人接纳,深怕被他人抛弃。

他们对于亲密关系存在许多担忧,过度依赖他人,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波动。

二、社交焦虑症状的特征及影响社交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体验到过度的紧张、恐惧和不安。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面红耳赤、手颤抖、心率加快、话语困难等。

社交焦虑会限制个体参与社交活动,降低个体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个体在社交情境中出现焦虑的原因可能与其依恋模式有关。

根据一些研究,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症状。

他们对于自身价值和他人接纳的担忧,以及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紧张。

三、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的关联机制依恋模式与社交焦虑的关联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些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依恋模式与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有关。

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往往对自身价值有一定的怀疑,并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可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心。

这种过度依赖他人评价的心理机制可能使他们在社交情境中更容易出现焦虑。

另外,依恋模式也与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关。

研究表明,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在面对负面情绪时更难以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情境中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

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

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
作者通过对9名初中、高中和大学社交焦虑青少年的深度访谈,从个体生活经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角度研究社交焦虑及其重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通过访谈发现羞耻感、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低自尊水平、朋辈关系、人格中的内向和神经质因素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作用.本研究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认识从个体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为研究羞耻感、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对社交焦虑产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影响作用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据.。

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互关系

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互关系

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互关系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依恋是指人类在情感和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而社交焦虑则是指个体在社交互动中出现焦虑和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本文将探讨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1. 安全依恋与社交适应性安全依恋是指个体对于亲密关系中他人的信任和依赖,以及对他人的情感理解和接纳。

具有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在社交互动中感到自在和舒适,他们能够从互动中获得支持和满足,有助于缓解社交焦虑。

2. 焦虑依恋与社交压力焦虑依恋是指个体对于他人的需求和期待存在过度焦虑和担忧的情感状态。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更容易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评判和拒绝,从而增加了社交互动中的压力和焦虑。

他们更容易表现出社交回避的行为,进而加剧了社交焦虑。

3. 回避依恋与社交回避回避依恋是指个体对于亲密关系中他人的逃避和回避。

这种依恋类型的个体在面对社交互动时更容易选择回避和逃避,从而限制了他们的社交经验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这种回避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社交焦虑的程度。

二、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1. 早期家庭环境早期家庭环境对个体的依恋类型和社交焦虑产生了重要影响。

被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疏忽或拒绝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焦虑或回避的依恋类型,并且更容易在社交互动中产生焦虑和不适应。

2. 自我认知与自尊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对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自我认知积极、自尊健康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安全依恋类型,并且更能够适应社交互动的需求,减少社交焦虑的发生。

3. 社会支持与亲密关系社会支持和亲密关系对于缓解社交焦虑起着重要作用。

具有支持性的家庭和亲密的友谊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减少个体在社交互动中的焦虑和压力。

这些支持系统能够对个体的依恋类型产生积极影响,进而缓解社交焦虑。

三、改善依恋与社交焦虑的方法1. 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通过与亲密关系中他人的沟通和互动,培养安全依恋类型,增强个体的社交能力和适应性。

中学生的社交压力

中学生的社交压力

中学生的社交压力社交压力是当前中学生常面临的一种心理负担。

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同伴压力和家庭压力,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扰和焦虑。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的社交压力源由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缓解社交压力的建议。

一、社交压力源由中学生的社交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同伴关系:中学生希望被同龄人接纳和认可,他们渴望与其他人建立友谊和亲密关系。

然而,由于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和尖锐的社会比较,学生们往往感到社交压力。

与同伴建立关系、受欢迎并保持社交地位成为他们的焦点。

2. 家庭期望: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是造成社交压力的原因之一。

有些家庭希望孩子能够交到更多朋友、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并在朋友圈中表现出色。

这使得中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他们常常感到无法满足家庭的期望,进而导致自卑和沮丧。

3. 社交媒体: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中学生的社交压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和抖音等,让学生们更容易受到互联网上的社会标准的影响。

他们常常与其他同学或网红进行比较,从而引发自我评价的不足感和焦虑。

二、社交压力对学生的影响中学生面对社交压力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影响:1. 学业压力增加:社交压力使学生们分散了精力,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上,导致学业压力增加。

他们难以充分专注于学习,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表现。

2. 心理健康问题:社交压力会导致中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导致社交恐惧症。

他们常常担心被拒绝、被排斥或成为笑柄,这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3. 自尊心受损:社交压力使中学生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降低了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可能感到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难以接受自己的独特性和缺点,进而产生自卑情绪。

三、缓解社交压力的建议为了帮助中学生缓解社交压力,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培养积极的心态:中学生应该树立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要相信自己的价值,接受自己的独特性,并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依恋研究报告

依恋研究报告

依恋研究报告1. 引言依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依赖关系,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心理学领域,依恋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报告将探讨依恋的定义、依恋理论的发展以及依恋对个体健康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2. 依恋的定义依恋可以定义为一种情感连接和依赖的关系,它形成于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并在成长过程中继续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

依恋关系主要通过情感、行为和认知等方面来体现。

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和质量对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依恋理论的发展3.1 碧忒斯依恋理论碧忒斯依恋理论是依恋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经验对其依恋样式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碧忒斯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和避免型依恋等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受到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质量的影响。

3.2 内在工作模型理论内在工作模型理论认为,婴幼儿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体验建立了内在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对其后续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影响。

内在工作模型包括了个体对他人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期望与信念。

3.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和依恋是基于对他人意图和行为的解释和理解。

而这种解释和理解受到个体内在模型、过去经验和外部信息的影响。

4. 依恋与个体健康的关系依恋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自尊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与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能力相关联,而不安全依恋则与焦虑、抑郁和自我负向评价等不良心理状态相关。

此外,中年和老年人的依恋样式也与认知功能和身体健康相关联。

5. 依恋与社会交往的影响依恋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安全依恋者倾向于建立更为稳固和亲密的人际关系,他们更愿意寻求帮助和支持。

而不安全依恋者和避免型依恋者可能更难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他们可能更容易遭受排斥、孤立感和社交焦虑等负面体验。

6. 结论依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心理概念,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健康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与管理》2010年10月20日
社交焦虑问题是影响青少年社会交往的常见心理问题,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又对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Ainsworth(1972)等人通过经典的“Strange Situation”实验推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将来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性更高,这个推测被Warren等人进行的追踪研究证实了;Frances M.Vertue(2003)通过理论探讨,用依恋理论中的内部工作模型整合了社交焦虑的多种解释理论,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羞耻感、低自尊、朋辈关系等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作。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依恋对象由儿童时期的父母,逐渐转为对同伴的依恋。

大量的文献资料一致认为父母和同伴依恋是青少年依恋的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本研究试图从青少年与父母、朋友的依恋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索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项城市、新疆伊宁市、重庆市6所中学(3所初中,3所高中),共计1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03份。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己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SAS-A;La Greca,1999)测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

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816,分辨系数为.715,这说明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比较稳定和可靠;采用王争艳等人(2005)翻译并修订的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测量(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测量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在本研究中三个具体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母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897,父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8,同伴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1,信效度符合研究需要。

3.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的是SPSS11.5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青少年依恋的现状
(1)青少年父母亲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母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p=0.033<0.05),男生在初中二、三年级时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高一、高二时又有所回升,而女生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并未出现显著的年级间的差异。

对青少年的父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性别主效应或年级的主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2)青少年同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进行性别、年龄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54.285,p=.000),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而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将青少年依恋的各个因子与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除了父亲沟通与青少年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相关不显著外(r=-0.031p>0.5),依恋的其他维度与社交焦虑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以青少年父母和同伴依恋、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因子为模型变量,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来分析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亲疏离、同伴疏离、父亲信任和同伴信任对青少年社交焦虑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都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1.青少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具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筅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朱海东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刘云艳

国家知识产权局陈蔚

34
··
体的依恋问题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年级差异,还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发现,在母亲依恋、父亲依恋上青少年之间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同伴依恋上性别差异极其显著。

Bowlby认为依恋是个体天生的一种求生的本能,个体会寻求与照顾者(母亲或父亲)的亲近,以建立关系,这对于男女是同样重要的,因此性别不应是影响亲子依恋关系的主要因素。

而在同伴依恋上的性别差异与Clase(1992)的研究是一致的:女孩与同伴的依恋更强,她们比男孩更多地从同伴那里寻求感情支持。

本研究认为,男女在同伴依恋上的差异是社会化的结果,在我们的社会中,女性一般被社会定义和期待为依赖、温柔和体贴的角色,以及注重人际互动的个体。

而男性更喜欢自主、独立与竞争,不愿意过多地纠缠到纷繁的人际关系之中。

青少年依恋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父母依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出现这种现象与青春期特定的心理特点以及外在的影响因素有关系。

15、16岁正是发展心理学上的“第二逆反期”,这一时期的个体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强烈,努力想打破在行为上对父母的依恋,所以青少年在挫折时不寻求父母的支持,而有意躲避父母的束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一种与父母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与父母的疏远程度高。

进一步对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进行比较发现,男女青少年对母亲和同伴的依恋显著高于对父亲的依恋,且女生对同伴的依恋显著高于对母亲的依恋。

本研究者认为,女孩和男孩都倾向于对母亲而不是父亲倾吐秘密,因此相对较少地体验到与父亲的亲密感。

这与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的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是不同的,“严父慈母”是中国典型的教养方式。

至于同伴依恋高于对父母的依恋,主要是因为与父母相比,同伴则更可能为青少年提供表达不同意见和进行平等情感交流的机会,再者,随着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发展,青少年需要寻找家庭之外的亲密关系,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是青少年个体心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任务,从与父母的亲密关系逐步过渡到与同伴的依恋关系是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青少年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九个维度除了父亲沟通维度外,其他维度都与社交焦虑总分及它的三个维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母亲疏离、同伴疏离和同伴信任对社交焦虑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同伴疏离的贡献率最大。

依恋的各个维度对社交焦虑的各个维度也存在大小不同的预测作用。

综合分析表明,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对社交焦虑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而父亲依恋则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个体根据抚养者对其反应是否及时、敏感与一致来判断自我受欢迎的程度和他人可信赖的程度,在与主要抚养人的密切接触中逐渐将上述信息进行表征内化,最终形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

因此,青少年在与父母的长期接触中形成的对自我和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模式影响着他们社会交往。

进入青春期的个体除了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外,还发展出了新的关系,同伴成了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也能满足像父母依恋那样的情感需求,成为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扮演“安全基地”的角色等,对个体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

因此,除了父母依恋影响社交焦虑外,同伴依恋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影响较大,而父亲依恋未对社交焦虑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是通过同伴依恋这个中介变量对社交焦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于父母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同影响,心理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一些研究发现父亲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更大,一些研究则认为母亲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

本研究结果表明,父亲依恋对男性社交焦虑有独特的显著的影响,而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对女性社交焦虑有显著的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性别认同的需要,男性青少年更加重视和父亲的关系,更加重视父亲的评价和反馈,女青少年更加注重与母亲的关系,并且由于女生还有在关系中定义自我的倾向,女生也更加注重与同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Warren S L,Huston L.Child and adolescent anxiety disorders and early attachmen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cienr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7,36:637-644
[2]Frances M.Vertue.Frome Adaptive Emotion to Dysfunction: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3,7(2):170-191
[3]李波,马长燕.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6).
(责任编辑刘永庆)
朱海东刘云艳陈蔚: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3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