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地理总论
世界地理总论
(2)四大洋概况
名 称 位 置 面积(万平方米) 主要特征 面积最大、水温最高、 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位于亚洲、 大洋洲、南 太平洋 极洲和南、 北美洲之间 位于欧洲、 非洲、南极 大西洋 洲和南北美 洲之间
18000
9300
岛屿不多、呈S形
印度洋
位于非洲、 亚洲、大洋 洲和南极洲 之间 位于北极圈 内,被亚、 欧、北美三 大洲所包围
位
置 内陆
年降水量
降水少(500 mm以下)
成
因
特征
全年 少雨 夏季 多雨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
中 大陆
纬 东岸
降水多
(500~1000 mm ) 降水多 (500~1000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度
大陆 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 洋吹向陆地
常年 湿润
mm)
位置
年降水量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2)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大裂谷;(3)山脉少, 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的高原边缘
非 欧
洲 洲
(1)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的2/3;(2)地势 低平,为世界最低的大洲(300m),地势南北高, 中部低;(3)冰川地形广布
(1)地势东西高,中部低;(2)南北纵列三 北 美 洲 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大山地,东部是低山,中 部是平原;(3)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欧洲:36°N-71°N,北极圈通过北部;10°W-66°E, 东经30°通过中部,本初子午线通过欧洲西部
20°
非洲:35°S-37°N,赤道、南北回归线通过; 17°W-51°E,东经20°通过中部
100°
北美洲:7°N-72°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 170°W-15°W,西经100°通过中部
世界地理总论
6
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
除南极大陆以外,所有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即亚洲和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 北美和南美,而且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即 亚澳之间的亚澳陆间海、欧非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海。
7
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 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
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 续相连,即亚非之间的苏伊士地峡(运河)、欧非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 美之间的白令海峡、南北美之间的巴拿马地峡(运河)。
16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是以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为界线 的。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板块边界可分为以 下三种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脊的轴部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受到拉张而 分离,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 后缘,因此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 两侧板块相向而行,又可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 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可延伸到大陆边缘,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 烈斯断层。
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 763×104 km² )作为最小的大陆, 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 km² ) 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高考第一轮 区域地理 第1章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精品课件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精品课件
2.大洲分界线
精品课件
3.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精品课件
二、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
等中低纬平度原近海的
地区。
(2)人种分布
、欧东洲部、北美洲
精品课件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精品课件
1.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
A.a、b
B.a、c、d
C.b、c、d
D.a、b、c、d
(3)图示地点位于内流区域的是( )
A.a
精品课件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 亚的地理位置特征。___________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 北部气温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一般而 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 。
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 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 品和粮食等
精品课件
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分析
区域地理复习中,区域空间定位往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 提和基础,只有进行准确的定位,分析才会有针对性,下面介绍几种 常用的区域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 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从各大洲的区域空间分布而言,首先需要掌握其整体的经纬度范围 。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如下所示:
世界地理总论
世界地理总论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知识要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地轴和两极四、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定义。
2.纬线的特点:(1)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
(2)纬线圈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3)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定义。
4.纬度的划分:(1)赤道——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2)北纬——赤道以北的纬度。
(3)南纬——赤道以南的纬度。
5.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划分: 以300、600纬线作为分界线。
五、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2.经线的特点:(1)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2)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3)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定义。
4.经度的划分:(1)本初子午线——地球上的零度经线。
(2)东经——零度经线以东的经度。
(3)西经——零度经线以西的经度。
(4)1800经线。
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分界线。
六、经纬网1.经纬网的定义。
2.经纬网的用途: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知识要点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的交替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24小时(一天)4.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的表面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二、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1.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同时,倾斜着地轴围绕太阳转动。
2.地区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4.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的椭圆。
5.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的特征:(1)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0的夹角。
(2)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6.地球公转的结果: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
三、四季的形成北半球:3、4、5三个月为春季; 6、7、8三个月为夏季; 9、10、11三个月为秋季;12、1、2三个月为冬季。
世界地理总论湘教版
地形 单一
海拔最高的一洲
从东南向西北倾 斜
分东、 中、西 东、西高,中间 三个 低 部分
地形 复杂
高低起伏大
特别提醒 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以亚洲为例,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 流从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要点二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问题
1.七大洲
(1)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单位:万千米2)
纬线:赤道——非洲中部、马来群岛、南美洲北部 ;
北回归线——非洲北部、西亚、南亚、中国南部、 墨西哥;
40°N——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小亚细亚半岛 、里海、中亚、我国新疆、北京、渤海、朝鲜半岛 、美国中部。
经线:0°——大西洋、欧洲西部、非洲西部;
20°E——欧洲中部、非洲中部、地中海; 50°E——欧洲东部、西亚、印度洋西部; 80°E——俄罗斯中部、中国新疆和西藏西部、 印度中部、印度洋中部; 120°E——中国东部、马来群岛中部、澳大利亚 西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 180°——太平洋中部; 120°W——北美西部、太平洋东部; 90°W——北美中部; 60°W——北美东部、南美中部。
第一讲 世界地理总论
要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的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海洋 面积约为3.6l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为1.49亿 平方千米。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 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 最大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则是世界上面积最小 的大陆。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 貌特征。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 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怎样划分 ,地球上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 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多数大陆的形状大致呈三角 形。
世界地理总论
2016级地理导学提纲 008 2018.03.14区域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总论(1)【学习目标】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点。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分布及特点。
3. 世界主要岛屿、半岛、海峡的名称和分布。
4. 板块构造与地形地貌。
【考情分析】高考重在对空间定位的考查,试题多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空间定位能力。
地方卷多以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其成因,复习备考要强化空间定位与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训练。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结合提纲提示,认真阅读课本内容,使用双色笔勾、画、圈、点、注。
1.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及界线?2. 世界主要岛屿、半岛的名称和分布?3. 世界上9个重要海峡的名称和分布?(霍尔木兹、马六甲、白令、德雷克、直布罗陀、曼德、土耳其、英吉利、朝鲜海峡)4. 陆地地形类型及特征?5. 海底地形类型?6. 六大板块的分布及边界?7. 板块运动与地形地貌?二、考题重现下图中甲港口所在国家是海运大国,海运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据此完成下题。
1.甲港口号称该国所在大洲的“南大门”,得益于A.经济腹地广阔B.港阔水深避风C.地理位置优越D.地形平坦开阔2.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麦哲伦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2015年1月14日,法国驻华使馆宣布留尼汪和法属波利尼西亚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
塔希提岛形状从空中鸟瞰似尾鱼,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最大岛屿,和留尼汪岛一样,均主要由岩浆岩组成,旅游旺季均为每年5—10月,下图为两岛屿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题。
3.关于两岛屿说法正确的是()①降水均南多北少②河流均短促③5—10月相对其他月份更凉爽少雨,有利于旅游④两岛屿最高峰可能均是火山⑤留尼汪岛位于塔希提岛东南方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
世界地理复习一世界地理总论
20ºEW 东半球 西半球 世界地理复习精华一世界地理总论第1讲 基础知识——地球部分考纲要求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知识讲解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 形状和大小: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用N 表示;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用S 表示;3赤道 :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园 ,周长4万千米;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线是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一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表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线圈一切经线圈都是通过地球两极,因而都在两极相交;这样,每一个经线圈都被两极等分成两个180° 的半圆,这样的半圆叫 “经线”即 “子午线”;经圈之所以必须分成两根经线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经度,二者相差180 ,是地理定位的需要; 特点: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地轴是这个圆的直径,地轴是所有经线平面的交线,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经线圈可以把地球表面分为两个半球②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约111Km/1°③经线无穷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经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即某地的经度;在立体几何上是一种二面角 度量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1800 W 001800 E 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3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表面相割而成有的圆;特点 : 所有的纬线都是园圈,单独构成纬线圈,所有的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到两极为点;任意纬线长约111·cos aKm/1°, a为地理纬度②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与经线相互垂直,纬线无穷多;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一切纬线都是园,没有起点和终点,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可以周而复始下去;4 纬度-----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本地的纬度赤道平面是纬度度量的起点平面本地法线---在本地同地面的切平面相垂直的直线,它是纬度度量的终点纬度是一种线面角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起算平面分为南北半球,纬度也分为南北纬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 ,最大纬度为90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1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①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纬竖经;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条条放射线;②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图中标注的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度;极地经纬网图中经度的判断:以0°经线作起点,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0°~180°为东经度,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0°~180°为西经度;纬度应根据图中的极点判定,若为北极,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的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注:极点的判断:A·根据圆心的注记判读:标注“北”或“N”为北极标注“南”或“S”为南极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读:北逆南顺C·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进行判读: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D·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判读: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E·根据极地日照晨昏线图判读:夏至日极圈全部为昼弧则为北极,全为夜弧则为南极;冬至日相反③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东经150°: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西经150°: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西经120°: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西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西经90°: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西经60°: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不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西经30°:穿过大西洋中部;西经2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东经16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水域;赤道:穿过的点: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滇、桂、粤、台、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30°N:穿过主要点:北非开罗、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河口、西亚、南亚、中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岛、美国南部新奥尔良40°N:穿过主要点:伊比利亚半岛马德里、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里海、中亚、塔尔木盆地喀什、酒泉、内蒙古高原、华北北京、渤海、朝鲜、日本本洲北部、美国中部五大湖以南、美东部费城50°N:穿过主要点: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南部、东欧平原里海北侧、阿尔泰山、蒙古北侧、中国东北北部、阿留申群岛、美加国界线北侧、五大湖北侧、纽芬兰岛北极圈:穿过主要点:冰岛南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约热内卢巴西;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世界地图中重要的地理坐标点0°,0°——几内亚湾海域10°E,50°N——德国中部30°E,30°N——开罗附近尼罗河口90°E,23°26′N——恒河三角洲90°W,23°26′N——新奥尔良美、墨西哥湾60°E,60°N——乌拉尔山附近120°E,30°N——杭州熟悉表1、表2、表3;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2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①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A.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西关系;B.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C.判断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之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m 小时 ②用经纬度法判断:A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B .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③地球上任意两点最短航向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A . 赤道、晨昏线、经线圈为大圆,故在这些线上的两点,其最近航向就是沿这些线路走劣弧;B . 同位于北南半球且经度和小于180°的两地,一般先向高纬走,再向低纬走;C . 位于不同半球,则需讨论;(1) 利用经线、纬线求地球上两点距离的方法若A 、B 两点经度相同,L AB=θA±θB×111Km θ为纬度② 若A 、B 两点纬度相同,L AB=λA±λB×111cos αKm λ为经度,α为纬度③ 若A 、B 两点经度、纬度都不同,可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二时区与日界线1、地方时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即把当地当天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的时刻;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求某地的时间或经度,需要确定一条经线的经度和时间,如右图:在四个量中,往往要确定三个量是已知的,即根据每15度相差1 小时或每1度相差4分钟可求出任一个①已知λ1、λ2 、T 1 ,求T 2 a. ∆λ=λ1±λ2; b. ∆T =∆λ/15;c. T 2= T 1±∆T 说明:±的选用,求东边的用“ ”号,求西面的用“ ”号;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②已知λ1、T 1、T 2,求λ2a. ∆T = T 1±T 2;b. ∆λ=∆T ×15;c. 根据经度分布规律推算λ2 ③行程问题:若某日某时从A 地出发,经m 小时到B 地求到达B 地的时间这类问题建立如下关系:出发时A 地时间 ﹢m 小时 到达时A 地时间±∆T ±∆T出发时B 地时间 到达时B 地时间计算公式:到达时B 地时间=出发时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2、时区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T 1λ1 λ2T 2 计算经度差∆λ 计算时间差∆T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①求时区序号:某地经度÷ 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②求中央经线:时区序号×③求时区差:若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 ;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则 ;简言之: ;④求区时: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说明: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区时地在已知区时地的东边,选用 ;在西选用 ;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 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 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4、国际标准时: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也称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5、夏令时:也称日光节约时间Daylight Saving Time,是在1784年由美国发明家兼政界人士杰敏·法兰克林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夏天天亮得早,人们却还赖在床上十分浪费时间,如果把时钟往后调,这将让夜晚迟些才天黑,延长活动时间;夏令时比标准时晚一个小时;例如:在夏令时的实施期间,东部标准时间的上午10点就成了东部夏令时的11点;6、日界线:①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④意义---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某个日期占全球范围方法:一是确定哪一条经线是0时刻;二是利用地图判断东西方向;三是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地方时;①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②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旧 一日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③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④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第2讲 基础知识——地图部分考纲要求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知识讲解一、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公式=1、比例尺的表示: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注意:①比例尺是表示距离缩小程度的量,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3、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②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③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④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4、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二、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东西方向是相对方向,互为东西的A和B两点,A既可被定为是在B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B的西面,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原则”来确定方向关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可以按地球自转方向或经度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判断;要“劣弧经过球面任意两点大圆较短的一段弧定向法”的法则;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辨方向歌: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经线指南北,东西纬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三、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四、等高线图的判读:1.地形图:1相关概念:海平面:指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或海涌时,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也有的指某一地方高潮与低潮之间的平均水平面;在某些国家,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大量观测,以算出高度标准的平均海平面,但这多用于军事地形测量图中;海拔:指某地相对于平均海平面作为零面的垂直高度,又称“绝对高度”、“海拔高度”, 用“h”表示;自1957年以来,我国各地的绝对高度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或“黄海基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陆地标高起算面;相对高度: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就是地面上等高线在图纸上的投影;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的地区往往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一般是低地用绿色,高地用褐色,颜色深度随高度递增,这就是地图学上的“分层设色法”;等深线:在海洋或其它水体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叫等深线;它是以最低潮海平面或湖面作为起算面而测定的,实际上就是水下地形的等高线;因此,它具有和等高线相同的作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形的起伏,等深线则可以表示海底地形起伏状况,其疏密程度也可表示出海底或湖底坡度的大小;等高距:相邻等高线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上,等高距大小不同;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高距愈小,显示地貌愈详细;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地势: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不同地势往往由不同条件下内、外动力组合作用形成;人类对地势的利用表现在工程水利、建筑和军事等许多方面; 地形: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地形特点描述从地形组成、地势特点、地表形态、地形分布等方面进行;山谷:两个山背或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主要由构造作用、流水或冰川等侵蚀作用所成;山脊:指长条状延伸的山顶,因形如背脊,故称山脊;通常有平的、圆的和尖的几种,但尖山脊最多;方山就是平山脊,一些剥蚀山、穹形山就是园山脊,其余均属尖山脊;如石英岩、花岗岩等因岩性坚硬故多出现尖锐和陡峻的山脊;片岩、板岩因片理、层理明显而出现梳状山脊;另外,在沉积岩地区,山脊的分布与构造线大致相符,在岩浆岩地区山脊表现就较破碎、无规律;以上都说明山脊的形状与其自身的岩性及构造密切相关;山脊上的地表水向两侧分流,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鞍部:山脊上相邻两山顶间形如马鞍状的低凹部位;山地的道路常沿鞍部通过,重要的山口多在鞍部;2等高线的特征: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均相等;②因为等高线是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③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相交也不重合;只有在陡坡或悬崖处才会出现重迭或相交,而这又往往用特殊地貌符号表示;④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多,山就会高;等高线少,山就低;若是洼地则相反,等高线多,洼地就深,等高线少,洼地就浅;所以根据等高线的多少能判断出山地的高低和凹地的深浅;⑤在相同等高距的条件下,等高线愈稀,斜坡愈平缓;等高线愈密,斜坡愈陡峻;两条等高线间距离最短的方向,是最大坡度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水流方向;根据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坡度的缓陡;⑥等高线与分水线或集水线垂直相交;在与分水线垂直相交时,向分水线降低的方向凸出;在与集水线垂直相交时,则向集水线升高的方向凸出;由于等高线具有上述的一些特性,能够正确显示地貌的一般形态、高度和坡度等,因而它是当前地图上显示地貌比较好的方法;3、判读规律: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 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不同比例尺地图要换算成同一比例尺或求同一距离内等高线的条数;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③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陡崖高度计算方法:a 、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b 、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C 、悬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 -1×Δd≤ΔH<n +1×Δd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④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如下4实际运用: 1与气候结合: A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B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700 800 900 900 800 700山谷 山脊。
世界地理总论
高一地理学案世界地理总论【考纲解读】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3.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4.了解世界主要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____%为海洋,____%为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和界线①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大陆: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写出上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名称:A 、B 、C 、D 、E 、F 、G 。
②界线(2)四大洋和界线①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甲、乙、丙、丁。
②界线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3.海陆变迁(1)六大板块: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交界处地壳,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
三、世界的气候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②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最热月陆地为月,海洋为月,最冷月陆地为月,海洋为月,南半球反之。
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2)气温的分布①分布规律A.水平方向: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B.垂直方向:气温随海拔升高而②影响因素:纬度、海陆、________、洋流等。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类型①: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②: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③:主要分布在热带、副热带沿海地区夏秋季节④:主要分布在山地迎风坡(2)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②中纬度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③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内陆和西岸降水(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第一节_世界地理概论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
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第二大洋,世界跨纬度最多的洋。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跨经度最多的洋。
全部在北半球的北冰洋,全部在东半球的印度洋 跨南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跨东西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B
C D E 。
亚洲
地中 形高 复周 杂低 起高 伏山 大广 ,。
色种多
中褐边绿
欧洲:起伏较小,平原为主,海拔最低
波德平原
东
欧
平
原
40º N 0º
色种单一,绿色为主 20E
非洲
撒哈拉大沙漠
黄色为主, 集中东南部
高原为主 地势由东 南向西北 倾斜
埃塞尔比亚 高原
刚果盆地
东 非 高 原
0°
20E
澳大利亚
2.海底地形
陆地向海洋 自然延伸的 部分,坡度 缓,水深在 200米以内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水地方,火山 活动较强烈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大陆边缘的浅海中 大陆架
深度200m以内的海底
坡度很小,比较平坦 丰富的海底资源
大陆坡
与大陆架相连 坡度很陡 大洋的边缘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11034m 洋盆 海岭 大洋底部,比较平坦 海底山脉
阿尔卑斯山、喜 一般在500米 峰峦起伏, 马拉雅山系、科 以上 坡度陡峻 迪罗拉山系 一般在200米 平坦广阔或 亚马孙平原、东 以下 略有起伏 欧平原 较低,在500 起伏较小, 中国东南丘陵 米以下 坡度和缓 较高,在500 地面坦荡, 青藏高原、巴西 米以上 边缘陡峻 高原 四周高,中 刚果盆地、塔里 无固定标准 间低 木盆地
《世界地理总论》课件
根据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形成特点,可以将土壤分为多种类型,如砂质土、黏质 土、壤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和适宜的作物生长条件。
世界土壤类型分布
世界各地的土壤类型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 形、植被等。例如,热带雨林地区通常分布着肥沃的热带红 壤,而寒带冻土则分布在极地地区。
不同土壤类型对农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不同。例如,砂质土适宜种植需水量较小的作物,而黏质土 则适宜种植需水量较大的作物。了解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有助 于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
世界植被类型与分布
01
02
世界植被类型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这些植被类型 的分布受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植被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作用:植被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提供氧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保护和恢复植被对于维护地 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05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与特点
03
人口密集区
人口稀疏区
人口年龄结构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欧洲以及北 美洲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 ,城市化水平也较高。
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中部沙漠地区,非 洲撒哈拉沙漠地区以及南极洲等地区。这 些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恶劣,人类 生存条件较为困难。
全球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老龄化 趋势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而年 轻人口比例下降,这对社会福利和经济发 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区域尺度,以及各种空间尺度的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古典地理 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人们 已经开始记录和解释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古典地理 学时期,如古希腊和罗马的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探险 和描述性制图。近代地理学时期始于18世纪,随着科 学方法的进步和欧洲殖民地的扩张,地理学开始注重分 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现代地理学则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 究方法,与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互融合 ,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领域。
枣庄八中牛民吉《世界地理总论》
第一课 世界地理总论枣庄八中 牛民吉【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学模式】课前预习—探究学习—诱导点拨—典例分析 【教具】多媒体PPT图1【课前预习】(以学案方式下发,让学生提前完成)(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2、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途中的字母或文字填写其地理名称。
河流:A B CD E F G H I 山脉: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2)用“ ”符号画出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
(3)在图中用代码注出:①马六甲海峡(沟通 洋和 洋)②曼德海峡(沟通 海和 洋, 洲和 洲界线)③土耳其海峡(沟通 海和 海, 洲和 洲界线)④直布罗陀海峡(沟通 洋和 海, 洲和 洲界线)⑤白令海峡(沟通 洋和 洋, 洲和 洲界线)⑥麦哲伦海峡(沟通 洋和 洋⑦德雷克海峡(沟通 洋和 洋,界于 洲和 洲之间⑧丹麦海峡(界于 洲和 洲之间) 3、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填表:表2图2 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山脉图ABCDEFGHI甲乙丙戊己庚辛(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1、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详见多媒体课件投影)思考: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2、降水的空间分布,填表表34、依次说出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5、说出各陆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三)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煤炭、石油资源的世界分布是怎样的?世界人口问题有哪些?解决途径是什么?【导学进程】知识点一世界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学生探究】在下图世界海陆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海底、陆地地形的特征?图3【诱导点拨】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200m,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有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参考下图:【典型例题1】图4读图,回答1—2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图5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图6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思路分析】本题组以“坐标图”的形式展示七大洲面积大小、海拔高度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平均深度,考查大洲、大洋的基本特征、重要海峡、板块位置等知识和学生识记、空间想象的能力,熟记大洲、大洋面积的大小顺序、海陆分布位置,并读懂坐标图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