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实验室制的蒸馏水纯度非常高,可以理解为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其实都只含有水,不过是水的两种状态,属于纯净物。
【课堂练习】
详见多媒体课件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
1.学校作业:完成本节课相应作业P32 1、2、4题
2.家庭作业:理解并识记本节课内容;识记并默写:氧气、氮气、红磷、五氧化二磷的化学符号;预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P28-32
4.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6.教师播放视频,师生总结归纳空气的组成。
活动三、教师讲解物质的分类
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并能予以区别。
教师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并播放视频,学生归纳。
【新课学习】
活动一、教师介绍拉瓦锡并播放其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活动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化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
活动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讲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原理、装置。能准确描述出实验现象并获得结论。
1.教师讲解课本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化学仪器。
2.教师播放视频资源,向学生讲解该实验的原理。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原理。
3.教师播放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面上升约1/5.
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题背景在化学学科中,空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实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性质: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 3. 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气压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空气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分析环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变化;2.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书籍、笔记本等;–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报告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空气的概念:请学生描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及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复习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等。

•提问学生空气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2. 知识讲解与探究(约15分钟)•分析空气组成:讲解空气中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的含量和作用。

•探究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的变化。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约30分钟)•实验1:测定空气的体积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实验2:观察空气的质量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4.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和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充分调查和收集资料,PPT制作要美观,分享时要表达清晰。
-观察日记要真实反映观察结果,文字描述要生动、具体。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空气质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教学实施: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质量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我们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3.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主要气体成分的作用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实施:运用PPT、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空气成分及其性质。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的特点。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空气组成的知识,理解气体成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至少三种防治措施。
2.实践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收集家庭或学校周边的空气样本,进行简单的空气质量检测,比如PM2.5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源,分析其污染途径和对环境的影响,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1 空气 第3课时 稀有气体 保护空气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1 空气 第3课时 稀有气体 保护空气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稀有气体保护空气【知识回顾】1、混合物是:。

纯净物是:。

2、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是:。

【学习目标】1、了解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了解空气的污染及危害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1、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空气的污染及危害【学习难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稀有气体:(1)定义:稀有气体是的总称;属于物。

(2)性质:①物理性质:A.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

B.通电时,发出。

②化学性质:。

(3)用途:用作。

如:焊接金属,其性质是:。

用作。

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其性质是:。

用于制造环境。

其性质是:。

用于。

其性质是:密度小、化学性质不活泼。

2、空气的污染物是:()和()3、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4、防治空气污染物的措施:、、。

5、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是:、、。

6、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是:。

7、大气污染的危害:、、。

8、臭氧:化学符号:;作用是;分布:;性质:。

9、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二氧化碳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原因是:。

[合作探究]探究一、稀有气体[阅读] 课本P29-30[讨论] 1、什么叫稀有气体?其有什么性质?2、分析课本P30图2-7,说出稀有气体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小结] 一、稀有气体1、定义:稀有气体是的总和。

2、性质:物理性质:(1)色、味、溶于水的气体。

(2)通电时发出的光。

如:Xe:强光(人造小太阳);He:粉红光;Ne:红光(电工笔)。

化学性质: 。

3、用途:用作 。

如:焊接金属,其性质是: 。

用作 。

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其性质是: 。

用于制造 环境。

其性质是: 。

用于 。

其性质是:密度小、化学性质不活泼。

[练习] 下列气体可用于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体的是( )A.氢气、氮气B.氮气、氧气C.二氧化碳、氧气D.氮气、氩气探究二、保护空气[阅读] 课本P30[讨论] 1、分析课本P30图2-8 大气污染,说出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实验探究,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空气组成和体积分数的理解。
3.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设想: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变化规律。
2.学会使用空气成分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了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按以下步骤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1.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特点。
2.空气成分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进一步验证空气的组成。
3.空气污染物:讲解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权威资料,确保报告的可靠性。
4.创新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5.家长参与任务,旨在增强家庭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5.知识拓展,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防治技术,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教学设想: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各占多少比例?”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空气成分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8.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以空气污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讨空气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小论文,探讨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如大气层、气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方面,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撰写小论文:以“空气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整理和总结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空气组成、性质以及空气污染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制作一份关于“空气的组成与作用”的手抄报,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以加深对空气组成及其作用的理解。
2.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家庭或社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了解身边人对于空气污染的认知程度及防治措施。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比例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需要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理解各成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体积比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概念性的难点。
-教学中应通过图表、模型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化记忆,加深理解。
2.空气污染的认识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其测站”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监测空气质量,分析数据,提出改善建议。
-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巩固拓展,提高应用能力。
-利用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相关的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家庭或社区的空气质量,并提出改善措施。
-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分享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引出学习主题。
2.知识传授与探究学习相结合。
-在讲解空气组成时,采用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加深记忆。
-安排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如“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验技能。
3.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增强学习体验。
-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特点,以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沧州市盐山县庆云中学王俊平一、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

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

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数据,讲解各成分的名称、符号及其在空气中的含量。
2.针对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教师详细讲解其性质、作用及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结合课本内容,教师举例说明空气中各成分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7.作业布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空气成分知识的掌握。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对化学实验和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这一课题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组成成分、含量及作用等方面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后续环境化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a.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c.设计生活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针对教学难点,采用以下策略:
a.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准确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设计简单实验、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以及对相关实验现象进得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 知道空气污染物及危害教学重点1、掌握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2、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教学难点 1.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2、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实验探究、教学准备实验准备:红磷大集气瓶燃烧匙烧杯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第一课时课时数1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引入新课:我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质——空气。

二、讲解新课(一)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1.空气的组成【引导】:空气充满在我们的周围,但是我们却看不到、闻不着、抓不住它,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又是谁首先发现并研究了这个隐藏在我们周围的空气呢?讲述: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图,学生阅读两百多年前,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怎样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提问】:1、在上述实验中,汞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化学变化是什么?2、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了什么结论?【讲解】: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今天我们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空气的成分?板书: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讲解】:并介绍所需仪器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步骤: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温故知新:1.法国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哪些?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二、讲解新课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是什么?【归纳】: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新人教版九级上册化学《空气》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级上册化学《空气》教案教学设计

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1空气)教案教学设计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1空气)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洁物和混合物二、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商量启发式讲解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紧密,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章空气氧第—节空气(板书)一、空气的组成(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思考、答复下列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答复下列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引入空气组成的商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考前须知。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

(分析商量)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商量: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空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空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时计划: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第26页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反应结束后瓶内有残余氧气;氧气含量低时,红磷熄灭,氧气剩余。

3、装置不能漏气。

结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空气的组成:氮气(N2)78%、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杂质0.03%【实验探究】汞有毒,你能改进拉瓦锡的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探究步骤:(1)将图2-1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空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的特性和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 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比例;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3. 实验操作流程和观察分析。

难点内容:1. 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相关实验等内容;2. 实验器材:集气瓶、导管、烧杯、酒精灯等;3. 安全防护用品:实验服、护目镜等;4. 相关知识资料: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资料。

通过安全培训。

该培训将详细介绍这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将详细解释实验服的设计原理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穿戴和保养。

同时,也会讲解护目镜的防护原理和在不同实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镜片。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资料,将进行全面的阐述。

将会指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如呼吸道疾病、生态破坏等。

同时,也会详细介绍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如工业排放控制、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这些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参与者将更加了解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空气。

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随后通过PPT展示空气的图片或短视频,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节课的主题,同时引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导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学习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的现象和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与对策备习知识性准备: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物质性准备:集气瓶、双孔胶塞、燃烧匙、导气管、止水夹、烧杯。

多媒体课件技能性准备:化学反应中现象的描述复习提出问题:1、你能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吗?2、你能证明空气中有氧气存在吗?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相关知识。

积极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学生的证明方法可能不是很科学,但是要鼓励其想法预习一、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空气的组成成分1、通过阅读分析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原理,以与实验2-1的原理是什么?2、进行实验2-1演示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3、这个实验得到什么结论?4、实验中水面没有上升1/5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空气有哪些成分组成?展示目标。

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拉瓦锡的空气成分实验的过程。

进行演示实验,同时讲解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

给出结论点拨不到1/5的原因。

强调是体积分数、出示口诀加强学生记忆。

阅读目标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总结该实验的基本原理。

观察实验现象〔两部分〕学会描述现象。

得出结论记忆不到1/5的原因。

记忆空气的组成成分以与体积分数学生对于气体压强的原理掌握的不是很精确,可以通过"填补体积"的讲解方式来解决。

学生描述现象不全面,不客观。

学生对于这三点原因可能有点不理解学生会忽略是体积分数,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的体积会记反。

精习知识梳理:利用知识树总结知识点。

〔见学案〕知识运用:〔见学案〕巡视了解学生知识梳理情况,对个别出错的同学进行纠正。

检查学生完成知识运用的情况,与时纠错。

独立完成学案知识梳理部分,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完成知识运用,组内交流后全班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探究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组成,能说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含量及作用。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的组成,如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成分。
2.讲解空气质量指数(AQI)及其分级标准,让学生学会评估空气质量的好坏。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烧等。
4.教授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提倡绿色生活等。
5.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雾霾天气、臭氧层破坏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如校园空气质量调查,让学生直观地明确学习任务。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的组成、性质及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学生总结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实验探究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对空气成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我也发现,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强,这提醒我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说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采用PPT课件辅助讲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强调空气污染问题,讲解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3. 巩固练习(10分钟)
- 设计课堂练习题,针对空气成分、稀有气体特点及应用、空气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巩固。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针对共性错误,进行集中讲解,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知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但对于复杂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仍需加强。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然而,学生的行为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节课将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提高核心素养。同时,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课堂提问(5分钟)
- 提问环节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观点。
- 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4.深入了解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搜集资料,制作一份关于空气污染的手抄报,内容包括: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防治措施等。
5.观察身边的空气质量,记录一周内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作业布置时,我要强调以下几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空气成分的认识,提高合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四)课堂练习
讨论结束后,我会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空气的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如气体的分类、物质的组成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我会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关于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空气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首先,我将详细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并介绍它们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空气的组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最后,我会强调保护空气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会关注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分析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常见物质的比较,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认识到进行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燃烧匙、橡皮塞、集气瓶、玻璃导管、止水夹、烧杯、酒精灯、药匙、水、火柴、红磷、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引导】胶头滴管为什么能吸取液体?教师依托实验仪器引导分析实验原理。

【提问】选择哪种药品好?
【展现】铁、蜡烛、硫、红磷与氧气反应的相关信息。

【指导学生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