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行测言语题承接叙述题作答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片段阅读之巧解承接叙述
承接叙述题如何考呢?一般题干给出一段话,让大家判断下文作者会讲什么。
怎样才能作者心灵契合,猜到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今天新西南教育带领大家探索这类题目的奥秘!一、常见题型问法:作者下文将要论述的是?作者/文章接下来强调、讨论的重点是什么?作者/文章接下来不会提及的内容是什么?二、做题方法:着重看尾句1.尾句的作用:隐含作者感情倾向,提示下文。
2.尾句的分类:尾句提出一个新的论述对象:后文具体阐述此论述对象;尾句提出一个对策:后文具体阐述此对策;尾句提出一个问题:后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分析、再解决);尾句隐含作者倾向:后文点明此倾向。
3.排除选项排除本文信息。
即前文内容已经出现过的信息。
排除无关信息。
即与本文段话题不一致的信息。
排除跳跃信息。
即下下文才会说的信息。
【例1】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信号绳作为主要通信工具,即通过对信号绳的拉、抖组成系列信号来实现对陆上的简易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便捷、直接,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信号绳仅能实现有限信息量的表达,且信号传输过程极易受复杂海水环境影响而中断或失效,带来安全隐患。
2015年,就曾有潜水员的信号绳被缠住而险些发生事故。
可以说,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时,是真正的命悬一“线”。
针对信号绳的诸多弊病,结合智能穿戴设备在民用领域的快速发展,面向军事潜水领城的智能穿戴产品逐新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研发热点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军事潜水领域智能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B.信号绳在军事领域传递信息中的缺陷C.日常生活中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D.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穿戴设备的前景预期【答案】A。
解析:文段一开始谈到利用信号绳执行水下任务有弊端,接着举了05年的一个例子,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一个新的论述的对象,即“军事潜水领域的智能穿戴产品”,根据行文分析和着重看尾句的解题原则,下文应该是针对此对象进行具体的论述。
A项谈到军事潜水领域智能穿戴设备的技术,与尾句话题一致,保留。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语句衔接有思路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语句衔接有思路语句衔接一般是在文段任意一处有设空,提问形式为“填入设空处最恰当一项的是”,很像升级版的逻辑填空,设空位置有段首、段中、段尾,无论设空位置在哪里,做题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是话题一致,意思是说填进去之后句子所论述的内容要与整个文段的话题一致;其二是思路一致,设空处的位置不一样,填进去的句子承担的作用也不一样。
段首设空,应该统领全文、引出话题,段中设空,要承上启下,段尾设空,要总结全文或者终结话题。
所以,填进去的句子要与全文行文脉络一致,避免出现上下文逻辑不连贯;其三是色彩一致。
由于一些文段文学色彩较为浓厚,所以要考虑文段的色彩和基调,要与全文和谐一致相匹配。
例 1.“________________”,我们不妨拉开一个比较长时段的历史来观察。
传播史告诉我们,新媒体之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新”的媒体,以及由此而来的新的文化政治。
文字的书写对于结绳记事是新的,雕版印刷对于竹简刻写是新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较于手抄和雕版印刷是新的。
所以,“新”这个东西并不值得我们手忙脚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背后B.潮流永远不待人C.太阳底下无新事D.时间是变化的财富【中公解析】答案:C。
设空位置在句首,要统领全文,而且首句加引号,应该是引用了某句生动的话语作为全文观点的引入。
全文内容表明,作者认为所谓新媒体,也无非跟过去历史上出现过的无数新事物一样,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是不值得我们紧张的。
通篇都是围绕“新”这个话题进行的,选项中只有C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即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新事物。
例2.如今通过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描述,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100 年前对于宇宙的机械化的理解。
从基本粒子的行为到宇宙的形态,从微观到宏观,现代物理学的这两大支柱,几乎可以解释人们现在所观察到的一切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的这两大支柱各自主宰了微观和宏观领域,却彼此难以相容,因此造成了物理学历史上最大的裂缝。
2021行测考试:语句衔接题的解答妙招
2021行测考试:语句衔接题的解答妙招行测考试当中语句衔接题是常考的一道题型,但是仍然有很多考生对这道题不熟悉,答题的准确率不高。
那考生要如何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做好这类题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解答的小妙招吧!一、题型的特点要弄清语句衔接题的特点是很显著的,题型也有两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给一段话,这段话里面的穿插了几个序号,然后给一句话,问考生这句话放在哪个序号合适。
另外一种方式也是给一段话,然后这段话里面随机设空。
不同的是还会有四个选项,让考生选择最准确的一个选项填上去。
这也就是语句衔接题的特点。
二、设空不同,作用不同这类题设空的位置不一样,作用就是不同的。
在中间部分设空,那中间部分大多都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考生选择的选项就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看是否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
而在开头设空,主要就是总领全文或者是引出中心句,引出话题。
那考生在选择选项的时候,就一定要选能统领全文的句子。
最后,如果是在结尾设空,作用就是总结全文。
那考生就要选择一个总结性的句子。
总之,考生选择选项的时候,就要看清选项的位置,结合文意,不要单凭感觉做题。
三、结合例题加强理解如果只是记住了理论知识,做题的时候考生难免会一知半解,不知道如何回答。
那考生就需要通过例题理解理论知识。
例如,法国大革命之前,化学家拉瓦锡用巨大的凸透镜把阳光聚焦在钻石上,结果钻石烧掉了。
拉瓦锡有一颗坚硬的心,他的实验击穿了。
这后面就设空了,问考生该填哪个选项。
第一个选项是爱就给它最好的,第二个选项就是爱可倾城,钻石永恒。
第三个选项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最后一个选项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很明显第一个选项和第三个选项与题意无关,直接排除,第二个选项文中没有提到。
所以只有最后一个是正确的,最后一个选项也起到了总结全段的作用。
以上,就是行测考试中语句衔接题的解答妙招。
考生做题之前就要了解题型的特点,结合例题加深印象,希望考生们答题顺利,轻松获得高分。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doc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在国考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种题目独占40道题,占比很大,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且言语理解是一种基本的能力,是其他所有科目题目做对的前提,所以言语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同学们在做言语理解这一专项的题目的时候,对于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中的主旨观点题格外注意,对于其他的小题型则不以为意。
实际上真正出成绩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对手的分差可能也就那么零点几分,可能你差的就是这么一道不起眼的小题型。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小题型中的一种——承接叙述题。
从问法上来看,承接叙述题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题干往往会问你“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说什么”或者“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说什么”等。
所谓承接叙述题,通俗的说就是“接话”!怎么“接话”才能接的最连贯呢?当然是重点关注原文的最后一句,也就是——重点关注尾句!对于正常的“选是型承接叙述题”来说,咱们的“尾句优先”原则基本上已经足够解题了,但是“选非型承接叙述题”,问你“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说什么”的时候,可能咱们不少学员就崩溃了。
都说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也猜不出来;现在来看可能作者的心思更难猜吧!作者不想说的话题有千千万,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三种常见的“作者不想说的话”①本文信息:原文已经完整阐述过的信息,再说一遍的话就叫做赘述,所以不选。
②跳跃信息:前后两句话跨度太大,强行联系也会歪曲原文的行文脉络,所以不选。
③无关信息:彼此完全无关的话题,是不能选的。
那么我们结合一个例题来理解一下吧。
【例1】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被冠名为再生医学。
因此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
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
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行测片段阅读中的承接叙述题属于片段阅读中一个比较小的题型,但是这种题目要拿分并不难,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承接叙述题目的问法常常是: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叙述的是?由于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是紧接着所给出文段的最后一句也就是尾句来说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关注尾句”就十分的重要,尾句常常蕴含了作者下一步的写作意图,接下来要叙述的内容即正确选项常常是围绕着尾句来展开的。
比如说,如果文段在尾句提出了一个问题,那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要叙述的内容那应该是分析、回答或解决问题。
如果文段提出的是一个新的概念,那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是要对这个概念进行解释、介绍。
如果文段的尾句是在提出一种现象,那么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要叙述的是对这种现象进行介绍(包括成因、影响等)。
当然就尾句的类型来讲并不是说只是局限于这几种,除了这些,也还有其它的尾句类型,这里给大家举这些例子,主要是要大家有这样的意识,对于承接叙述类的题来说,大家做题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去“关注尾句”。
根据“关注尾句”这一点,大家要锁定答案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注意这一点之后大家就可以去筛选答案了,只是大家在筛选答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一些干扰项并进行排除。
而在承接叙述类的题目当中,常见的干扰选项主要有以下四个,分别是1、前文信息选项,2、本段信息选项,3、后文信息选项,4、无关项。
前文信息选项是该选项是应该在这个文段叙述之前就应该说的。
本段信息选项是指在该文段当中已经说过了。
后文信息选项是指在正确选项之后才应该说的。
无关项是指跟这段文字的叙述内容完全无关。
这几个干扰项有的时候是结合在题目中作为干扰,有的时候也单独进行考察。
下面以一道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题】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通过线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处理器,并寄生在服务器或客户端上。
随着应用系统的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随着用户对数据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方式由传统直连式存储走向分离式存储。
行测承接叙述题应该如何承接?
行测承接叙述题应该如何承接?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郑凡杨承接叙述题是公务员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很多同学遇到这种题型都会感到比较头疼,不知道如何下手解题。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首先,我们要明确承接叙述题的考查内容是什么。
这种题型考查我们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合理的推断下文内容。
主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叙述的是;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缕清作者写作的行文脉络,因为不同的行文安排,代表着接下来的重点叙述方向不同。
其次,我们要重点关注尾句,因为在承接叙述题里,尾句大概率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尾句的类型不同,接下来要叙述的重点也就不同。
例如,尾句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接下来大概率要解释此概念;尾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接下来大概率要分析或解决问题;尾句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接下来大概率要论证此观点或者具体阐述此观点。
我们在分析选项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文段已经谈论过的事情,接下来不会再谈;与文段内容无关的选项不选;跳跃性信息的选项不选。
例如,尾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A项是分析这个问题,B项是解决这个问题,优先选择A项,因为正常的写作逻辑是先分析,再解决。
接下来,我们以一道题为例:相对影响范围较小,较方便找到污染源的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往往是跨地域的工业污染、汽车排放乃至烹饪油烟等等,再加上特定的天气因素共同造成了雾霾等灾害性天气。
这就很难将某天的雾霾归因于具体的哪个、哪几个企业的污染,那么受大气污染损害的公民该向谁索赔?又如何抗辩自身罹患的疾病等是由大气污染造成,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公民真的起诉一长串的可能的污染企业,那么结果就是众多污染企业摊薄了赔偿款,不能起到震慑污染企业的作用。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A.介绍大气污染索赔的成功案例B.如何规制企业的大气污染行为C.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法律依据D.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文段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成因复杂,然后提出了两个问题,即受污染损害的公民向谁索赔、如何证明自身疾病是由大气污染导致的。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分析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分析在公考言语知道部分的考核内容中,有选词填空、片断阅读和语句表达等。
其中,片断阅读除了考核主旨观点题外,还触及到一种特别题型,叫做“承接叙述题”,或者叫“推断下文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言语知道题分析。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分析(一)尾句分析既然是推断“接下来要说什么”,那么我们就要关注原文段作者“说到”了哪个位置,这样我们就接着作者的话题连续往下说就好了。
其中尾句常见主要有:①尾句提出一个新概念或者新话题②尾句是一个新现象或者新问题③尾句多是作者的某种偏向或计策对于承接叙述题而言,一样根据尾句去判定下文选项能够很快肯定选项中的正确答案。
【例1】20世纪中期以前的生态学认为,自然界中存在某种“顶级生态系统”。
由于进化和生物适应性等原因,在特定环境中,某些物种总能获得优势地位,进而建立起由其主导的生态体系,到达生态安稳。
如特定树种的组合总是主导着某一类型的森林,即便雷电引发大规模山火,摧残这片森林,随着时间推移,该森林总能复原到山火前的那种状态。
但在过去数十年间,对自然进程混沌性日渐深入的知道,已取代了这种静态、机械的生态系统观。
这段文字接下里最可能讲是:A.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B.“顶级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C.研究环境演变历史的重要意义D.关于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混沌理论答案解析【中公解析】D。
本题考核对下文内容的推断。
解答这类题目要重点关注尾句,尾句论述对自然进程混沌性的知道,取代了静态、机械的生态系统观,故尾句强调的核心话题是“对自然进程混沌性的知道”,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下文应环绕这一话题具体展开论述,对应D项。
A项,“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C项,“研究环境演变历史的重要意义”文段均未提及,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顶级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为前文论述过的内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例2】西部地区旅行资源十分丰富。
大漠孤烟、长城烽燧、丝绸古道、帝王陵寝、江河源头、葡萄美酒、古寺梵音……无不引人入胜。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巧”做承接叙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巧”做承接叙述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于景怡在我们公务员考试当中,行测试卷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相对来说题量占据比较大,通常是40道题的题量。
我们总共分为三种题型,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那在片段阅读当中,众所周知,我们题量较多的是主旨观点题,同时它的难度相对也比较大,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题型,他们的题量虽不多,但如果掌握好方法,是可以在较快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过速度和质量同时拥有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承接叙述,顾名思义是需要我们选出接下来作者想要去表达的东西,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毫无目的地去想象,而是在文中他会给你相应的一些提示,那这个提示就是我们重点要去把握的一个方向。
那到底如何去准确把握住我们正确的选项,就是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要和大家去分享的。
一、“你”诉说的我明白在讲述我们具体的方法之前,还需要给大家做一个相应的提示,就是虽然我们承接叙述的题目问法上,通常都在问“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阐述的是什么”,但根据之前的一些题目的经验而言,也曾问过“接下来作者最不可能阐述的是”。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做这样的题目的时候,首先还是要准确看清题目的问题,然后我们再阅读题干。
之后,我们就来看整个题目的内容,大家也会发现我的第一点叫作“你诉说的我明白”,其实也就是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整个文段作者已经讲过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把它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这是因为我们要找的是作者接下来去说的事情,所以他已然说过的内容不会再去进行重复,因此对于前文的内容的一个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家要把握住整体,避免我们因为对于题目的内容没有把握清楚,造成对之后做题的困扰。
二、“你”想说的我知道下一步就是如何选出我们一个正确的选项,这也是我们给大家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也会谈到的重点——尾句分析。
就像我们生活当中所说,我新买了一部手机,那按照我们正常的语言逻辑,接下来是要告诉你,我买的这个手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能,它有一些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那这个其实就是提出了一些新的话题,或者说是一些新的概念,那之后他可能就是要具体来去说明这个概念或者这个话题,那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可能,比如我说今天不能去上班了,那之后我们要论述的是不能上班了是因为一个什么样的原因,或者说是我不上班了,可能会导致哪一些影响,这个都是我可能接下来去论述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听说做承接叙述题的你还在看尾句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试题当中,经常会有问“文章接下来最可能会讲述的内容是”,我们把这类题目定为承接叙述题。
很多考生一直以来把这种题目当成一种简单题,认为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内容一定和最后一句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种做题思维固然没错,可是“反套路”出题也越来越多,当我们分析近两年试题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承接叙述题如果只从尾句进行分析往往选不出正确答案,那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题目呢?今天新西南教育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对于文段我们一定要进行行文脉络分析。
一起来看一道题目:1、河的两岸风光旖旎。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涛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
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
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漂浮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参考解析】我们看到这道题目,第1句话说到河两岸的风光秀美。
接下来第2句话描绘的是西岸草原的景色,第3句话顺承第2句话引出了草原上的野牛。
而第4句、第5句都是在具体描写年迈老牛的状态。
所以我们会发现,2、3、4、5句其实都是在描写西岸的景色。
结合我们分析的第一句话,这个文段描述的对象应该是河两岸的风光,描写了西岸的风光之后,固然要描写下另一岸的风光。
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应该选择D选项。
这道题目如果选择A、B两个选项的考生均是由于没有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只看了文章后半部分,我们要清楚,虽然考试中的文章是节选,但是为了保证大家可以读明白,截取的部分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是完整的。
所以考生们在做题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行文脉络的整体梳理,切忌为了更快解题而对文章进行“肢解式”阅读。
其次,我们要注重对于选项的分析。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承接叙述题是国考言语片断阅读题中常考的一种题型,想要提高片断阅读的正确率,就尽量不要做错承接叙述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技能一:注意分析尾句的核心话题承接叙述题是让我们找出接下来最可能论述的内容,而常常跟后文内容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尾句了,所以我们做承接叙述题时可重点关注尾句,国考中大部分承接叙述题的正确选项也是跟尾句关系较为密切。
例1:在文化价值层面,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知道沟通是最难达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求” 而到达“同”的目标。
一个民族经太长期历史沉淀所形成的精神观念、审美乐趣与思维方式,彰显了其特殊的民族性寻求,因此其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性标志,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讲“文明交融”,其最具创获的成果就在于达成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价值共鸣,这里的“求”须是两个同等民族主体之间的关注和尊重,进而求同存异,寻觅文明视阈的融汇。
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A. 如何构建“文明交融”的文化世界B. 当今世界文化价值共鸣的具体内容C. 对于“文明交融”内涵的具体阐释D.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求同存异的途径【点拨】A。
这个文段现讲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差异比较大,有不同的观念和寻求。
接着说要通过文明融会的方式达成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价值共鸣,在尾句论述了文明融会的重要因素。
所以文段尾句主题词是“文明融会”,所以接下来论述的内容也是跟文明融会相干,故排除B、D两项。
文段说了通过文明交融的方式可达成文化价值共鸣,接下来论述具体如何去做,因此A项正确。
【建议】当承接叙述题文段中尾句显现了新话题,后文论述的内容应环绕该新话题论述;当尾句提出了问题,后文论述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技能二:掌控全部文段的行文脉络例2.河的两岸风光旖旎。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之承接叙述类题型巧解
承接叙述类题型,是部分的重要组成,要想考试拿高分,就任何一类题型都不要放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抓住任何一个可以学习各类题型的机会。
今天就带领大家探索一下承接叙述类题型的奥秘。
1.最典型的常见的提问方式:接下来最有可能谈论的是2.解题方法:重点看尾句(尾句与下文话题最直接相关)关注行文结构(下文内容依然在整体结构之下)3.筛选原则:排除无关信息排除已知信息排除跳跃话题【真题演练1】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公务员的平时考核,实则早已有之。
但过去所谓“平时考核”,显然存在着种种显而易见的不足。
其一,就是考核内容太过单薄,往往只有“上下班打卡”等少数几项;其二,则是存在选择性考核和双重标准,某些较高级别官员甚少受到约束甚至有人“长期不去办公室”……诸如此类的不合理现象,恰恰是“强化平时考核”所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叙述的是:A.强化公务员平时考核是大势所趋B.公务员考核存在覆盖不全面问题C.公务员平时考核细化过程面临的困境D.公务员平时考核将内容全面全员覆盖正确答案:【D】解析:接语选择题,要注意和文段尾句的话题一致性。
文段通过并列的两个方面说明了公务员平时考核存在的问题,尾句指出这些问题需要着重解决,故接下来最可能叙述的是如何完善内容、实现无差别覆盖,D项,与文段尾句话题一致,故正确。
A项,“大势所趋”与文段末尾话题不一致,且表述不明确,排除。
B项,“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文段已表明,故后文不会重复提及,排除。
C项,文段尾句指出,这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故下文应指出解决的方向,而非困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真题演练2】奇葩证明等遭诟病,由来已久。
这中间,尽管确实可能存在办事程序、责任分担以及部门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必要性,但总体而言,层层叠叠、形形色色的证明,烦了民众的心,裹了市场的腿,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A.公众对奇葩证明不胜其烦B.奇葩证明等为何能长期存在C.奇葩证明大多围绕哪些内容D.政府应彻底取消各类证明正确答案:【B】解析: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判断话题落脚点。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承接叙述题不能“神龙见尾不见首”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承接叙述题不能“神龙见尾不见首”行测考试中关于言语理解这部分,承接叙述题虽不像主旨观点题那样题量多、占比大,但是题目的难度并不高,也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
但是很多考生在做这类题时总是习惯性把目光只放在尾句,虽说大部分题目我们可以通过尾句分析选出答案,但也并不是所有题目都适用,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为了求快只关注尾句而选择了错误选项就得不偿失了。
中公教育带大家来看一下这种题型。
【例题】①现代化学与炼金(炼丹)的相同点是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至于创造新元素其实是核物理学家的任务,由他们拿一些回旋加速机把新元素轰出来然后再填到元素周期表中作为化学家的胜利果实。
②古典炼金术实际上已经有了元素、原子这样的理念,但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轻、重、干、湿是基本的物理性质,干而轻的是火,干而重的是土,湿而轻的是气,湿而重的是水,因此,任何物质均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合成的结果,这与目前可知世界的观念显然不同,而同时期其它文明中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同样也是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现代化学理性思维的起点B.物理学家如何创造新元素C.古典炼金术对欧洲文明的影响D.可知世界中关于元素的各种观念【答案】A。
中公解析:文段讨论的是现代化学和炼金术。
①把“现代化学”与“炼金”进行对比,指出现代化学与炼金的相似之处,接下来应是指出两者的区别;②指出古典炼金术已经有了元素、原子的概念,通过转折词“但”说明炼金技术不具备理性思维,随后通过“例如”进行举例说明。
文段开头提到了“现代化学”和“炼金术”,而已知内容是介绍了炼金术的,所以接下来即是强调现代化学是有理性思维的,因此下文应该谈论现代化学的理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对应A项。
B项物理学家如何创造元素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内容,后文不做论述,排除。
C项的“欧洲”属于无中生有。
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的表述,是举例论证的内容,非重点,且没有包含“理性思维”这个关键词,排除。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咬紧“尾巴” 全面攻克行测承接叙述题
你懂得怎样提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正确率吗?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咬紧“尾巴” 全面攻克行测承接叙述题,一起来看看吧!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咬紧“尾巴” 全面攻克行测承接叙述题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考行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大家普遍反映正确率提升难的一个科目,那么到底如何提升言语的正确率呢?下面小编就先从片段阅读的一个小题型开始,逐层突破。
首先,什么是承接叙述题?一般来讲,我们都是通过题目的问法来判定题型,当题干中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不)可能叙述/作者接下来(不)可能讨论……”等问到“接下来”的内容时都属于承接叙述题。
那么,解决这类题型的关键是什么——看尾句。
既然是接下来讲的内容,自然就需要能够承接住文段的最后一句话,保证文意的连贯性,否则“驴唇不对马嘴”肯定是不可以的。
所以说,尾句是解决这类题型的重点。
既然如此,关注尾句的什么,以及后面要承接什么句子就是重中之重了。
根据往年题型的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尾句提出新的论述对象——后文承接该论述对象的概念、含义;二、尾句提出新的观点——后文承接该观点的分析论证;三、尾句提出一个对策——后文展开该对策的具体做法;四、尾句提出一个消极问题——后文可分析论证该问题或提出解决对策,若两条在选项中同时出现,分析论证问题优先。
【例】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用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领域被冠名为再生医学。
“多能的”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
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这样就可以绕过直接使用胚胎细胞所引发的伦理争议。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A、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意义B、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C、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D、再生医学领域的伦理争议答案:B。
【解析】首先看尾句,主要涉及到的话题是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和使用胚胎细胞所引发的伦理争议,题目问的是最不可能讲述的,A、C都围绕细胞多功能型话题,D涉及到伦理争议话题,都有可能谈论。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承接叙述如何“接”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承接叙述如何“接”片段阅读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试卷中很重要的一种题型,其中分为主旨观点题、标题添加题、承接叙述题、细节判断题、词语理解题等小题型。
每一种题型都是围绕着考察考生的基础阅读能力来设置提问的,但在不同题型中解题的侧重点还是多有不同的。
上次,我们为大家分享了标题添加题的大概思路,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另外一种题型——承接叙述题。
那什么叫做承接叙述题呢,我们利用下对于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可以大概了解到这应该是让考生去猜猜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那我们就会疑惑如何猜?靠什么猜呢?当然还是那一以贯之的解题原则:忠于原文与选择最优,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具体讲解一下如何应用解题中去。
一、通览全文关注尾句无论是找到能够高度概括文段作者的主要意思的主旨观点题,还是凭借一段内容猜下一段的大概内容的承接叙述题,我们都要立足原文,从题干内容中去发现解题线索,切不可以为在承接叙述题里题干的信息就可以忽略。
所以承接叙述题虽然不是简单地去找寻文段的主旨,用不上仔细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但我们依然需要通读全文,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找到主题词。
只不过在主旨观点题中我们要通过句间关系来判断哪一句话尤为重要,而在承接叙述中我们十分明确要重点关注尾句。
原因在于大家可以思考下,一篇文章中第一段哪句话和第二段内容连接性最强?结果不言而喻,所以说我们要重点关注尾句,当尾句针对或者顺承上文提出一个新话题或者新概念等,那往往是在引出下文要介绍的重点对象,我们可以围绕此点来锁定正确答案。
二、知己知彼排除干扰关注尾句在解题中应用性很强,但也有些选项会不断干扰你的选择,那我们也可以从干扰项这个角度去为大家辨析下出题人的常见“小心思”。
干扰项1:排除本文信息。
文段中已经详细介绍过的内容,后文不会再去具体阐述该内容,所以不要因为一些选项在复述原文意思就选择。
干扰项2:排除无关信息。
与文段内容前言不搭后语的选项不会是正确选项,可直接排除。
2021军转干行测言语备考:承接叙述题不可忽略的“两个关注”
行测言语备考:承接叙述题不可忽略的“两个关注”承接叙述题在行测言语中是比较受青睐的小题型,也是领导应该掌握的题型。
多数承接叙述题根据尾句话题一致方可解题,故而一些领导在做题时,可能只关注文段尾句的话题,根据话题一致直接匹配选项,那这种解题方式是不是会遗漏一些情况呢?今天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分享承接叙述题中不可忽略的“两个关注”,帮助大家扫除知识盲点。
第一、关注作者表达倾向。
承接叙述题中,有一些题目尾句会隐含作者的表达倾向,此时文段下文论述的内容要符合这一倾向。
【例题】你肯定听过这种理论:左撇子的右脑运作比较活跃,因此更为感性,具有艺术天赋;右撇子则充分锻炼了左脑,因而擅长逻辑思维,性格更为理性。
这个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平衡左右手活动。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谈论的是:A.左右脑为何存在分工;B.左右脑如何协调工作C.左右脑分工不同的例子;D.左右脑未必存在明确分工【答案】D。
【中公解析】文段由一则理论引出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大脑存在不同的分工,尾句给出了作者的观点,通过“如此的”“以至于”,可以看出作者对这则理论持否定态度。
那么下文应该围绕作者的态度进一步展开论述,即平衡左右手不一定能平衡左右脑,对应D项;而A、B、C三项虽然也提到了左右脑的分工这一话题,但是均肯定了前文引用的理论,和作者表达倾向相反,故排除。
故本题选D。
第二、关注文段行文脉络。
有些情况下,承接叙述题根据尾句不能得出正确答案,需要对文段整体理解,分析行文脉络,也就是从作者的谋篇布局上判断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
【例题】规模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农业发展是否适应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还值得商榷。
美国多年的大农场生产方式已经证明,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会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进而影响到粮食安全。
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52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更远低于美国的人均水平,所以美国的大农场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发展。
2021军转干行测言语备考:承接叙述题之解题“金钥匙”
行测言语备考:承接叙述题之解题“金钥匙”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由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以及文章阅读构成,整体占比较大,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很多领导在备考的时候总是会忽略一些小题型,对于这类题型不以为意。
今天中公教育就给大家来介绍其中一种小题型——承接叙述题。
一、如何判断是承接叙述题拿到一道题目我们通常都是根据它的问法形式进行判断,那么在承接叙述题的问法中经常会出现“接下来”这个关键词,具体的问法形式有以下两种: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和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论述的是……这个问法的核心就是在原文段最后一句进行叙述。
二、如何解决承接叙述题解决承接叙述题的重点在于关注尾句。
简单而言:尾句说什么,下文就说什么。
明白这个原则后,我们就可以对常出现的尾句进行划分:①尾句提出问题,下文就根据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②尾句提出新的概念,下文就对此概念进行解释说明;③尾句提出新观点,下文就举例论证或事理论证此观点。
【例题】中国是一个古代典籍十分丰富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书、读书的民族。
尽管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历代典籍遗留至今的十不存一,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籍仍有约19万种,其中保存在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就有2750万册,可列入善本的约有250万册。
在长期的藏书、聚书活动中,古代读书人养成了鉴书、校书的传统,如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购藏书,必留献书人的正本,且只收先秦古文字写成的旧籍;宋人欧阳修读书,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书籍的选择形成了近乎相同的标准,即都把目光投向了善本。
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鉴书和授书传统对当代文化的影响B.古代文人书籍选择标准的形成过程C.善本在当代文化研究与传播中的作用D.善本的具体概念及其文化、学术价值【中公解析】答案:D。
文段先指出中国有着丰富的古代典籍,古代读书人养成了鉴书、校书的传统,然后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选择书籍有了近乎相同的标准,即把目光都投向了善本,因此后文应与“善本”这一概念有关。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承接叙述题如何“快、准、狠”定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承接叙述题如何“快、准、狠”定答案该题型的特点是文段本身难度中等,但是选项干扰力度较强,这就对考生辨析干扰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快速排出干扰项,锁定正确选项,从而在这一题型上赢得时间优势。
所以,如何快速提高正确率成为了突破承接叙述题的关键。
承接叙述题的问法形式如下:根据上文推断,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快速解题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关注尾句。
文段最后一句话往往暗示了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
所以应选择与文段尾句内容关联性最强的选项。
第二步:排除错误。
一是排除本文信息选项,即文段已经论述过的内容不选;二是排除跳跃信息选项,即与尾句或全文论证不直接相关的选项不选;三是排除无关信息选项,即与尾句或文段所述内容无关的选项不选。
具体来看下面这个示例:【例1】相对于影响范围较小、较方便找到污染源头的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往往是跨地域的工业污染、汽车排放乃至烹饪油烟等等,再加上特定的天气因素共同造成了雾霾等灾害性天气。
这就很难将某天的雾霾归因于具体的哪个、哪几个企业的污染,那么受大气污染损害的公民该向谁索赔?又如何抗辩自身罹患的疾病等是由大气污染造成,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公民真的起诉一长串的可能污染企业,那么结果就是众多污染企业摊薄了赔偿款,不能起到震慑污染企业的作用。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A.介绍大气污染索赔的顺利案例B.如何规制企业的大气污染行为C.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法律依据D.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中公解析】第一步:关注尾句。
文段最后一句的内容是:指出公民起诉一连串的可能污染企业不能起到震慑作用,实则暗示这种方式错误,所以接下来叙述的内容要与起诉污染企业有关。
第二步:排除错误。
B项规制企业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很多,不必然与起诉有关,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法律依据属于尾句的跳跃信息,与尾句关键词起诉不直接相关,排除;D项索赔的现实困境属于本文信息,上文已经论述过,接下来不必赘述,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国考行测言语题承接叙述题作答技
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考行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大家普遍反映正确率提升难的一个科目,那么到底如何提升言语的正确率呢?很多考生都在阅读完内容之后,看到哪个选项中涉及最后一句话就直接去选,结果却发现答案总是不对。
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大家忽略了分析文段。
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看两道题:【例1】河的两岸风光旖旎。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
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
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答案】D
【中公解析】先来分析下文段,第一句话引出河的两岸的话题,接着说了西岸的风景包括草原、野牛的特点,接下来会说什么呢?我们发现题干虽然提到河两岸的话题,文段却只说了一岸,两岸这个话题没有说完,那么接下来应该讲的是另一岸的风景。
看一下选项,A 说明关于“河神”野牛的传说,虽然是文段最后一句话的内容,文段只是提到有人可能会把它野牛当做河神,并不涉及传说的话题,排除。
B 和C 选项都没有涉及另一岸的风景,不选。
只有D 讲到另一岸的风光,选择D。
【例2】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人人有资格享受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
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生、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
” 农
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
的一种正常现象。
结合上文,请你推断出作者接下来要写的内容是:
A.农民工群体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作用
B.保护以平等权为核心的农民工权益
C.农民工群体出现的必然性
D.农民工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
【答案】B
【中公解析】这是学生极易出错的一道题目,很多同学看到最后一句话的内容,涉及到了农民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话题,立即选择了A,答案却是D。
我们来分
析一下文段,前文作者引用马克思的话和《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说明人人生而
平等。
后文讲到农民工这个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一种正常现象。
顺着前文的
话题,那也就说明作者认为农民工也应当是平等的。
所以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是要围
绕着农民工的平等权益展开的,答案选择B。
通过看这两个题,提醒同学们在做承接叙述题时不要忘记分析文段,文段的
话题是选择接下来要承接话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