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 矿产一、概念及分类1、概念1)矿产(useful mineral /ore):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可被利用的矿物资源。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通常指地壳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矿物原料。
2)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矿产资源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原料,是一种自然财富。
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矿产(资源)分类:1)二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2)三分:如塔塔林诺夫等(1954)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有机矿产。
其中,金属矿产又分为黑色金属矿产、特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放射性金属矿床和稀土金属矿产六类;非金属矿产又分为化学工业原料和农业原料、天然建筑石材和铁路石材等九类。
3)四分:如袁见齐等(1985)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大类。
4)六分:如宋瑞祥(1997)[3]将矿产分为六大类,即(1)能源矿产、(2)黑色金属与冶金辅助原料矿产、(3)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4)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和(6)水气矿产。
二、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居世界第53位。
2、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
35种矿产资源中(1)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占第一位有钨、锡、铋、锑、稀土、石墨、滑石、重晶石、菱镁矿等,,其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三位的有钼、铅、锌、煤、钒、萤石、膨润土、芒硝等;(2)储量虽不少,但品位低或成分复杂难选冶,成本高的矿产有铁、锰、镍、铝、硫、磷等;(3)探明储量不足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铜、金、银、硼、耐火粘土等;(4)严重短缺的矿产有铬、铂、钴、钾盐和金刚石等。
矿床学资料
1、、、、矿床矿床矿床矿床: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
2、、、、矿产矿产矿产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3、、、、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1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2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以便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4、、、、矿产的种类矿产的种类矿产的种类矿产的种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地下水资源5、、、、矿点矿点矿点矿点:有用组分百分含量达到工业要求(达到工业品位),但储量规模很小,难以大规模开发,一般为民采。
6、、、、矿化点矿化点矿化点矿化点:有用组分有一定富集,其含量超过地壳平均值(克拉克值),但储量和品位达不到工业要求(低于工业品位)。
7、、、、矿石矿石矿石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矿石矿物+脉石矿物8、、、、矿石矿物矿石矿物矿石矿物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9、、、、脉石矿物脉石矿物脉石矿物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10、、、、脉石脉石脉石脉石: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11、、、、夹石夹石夹石夹石: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12、、、、矿石品位矿石品位矿石品位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含量。
13、、、、矿石品级矿石品级矿石品级矿石品级::::即技术品级,指工业加工利用过程中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综合确定的。
14、、、、矿石构造矿石构造矿石构造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床学基础知识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一〕矿产的种类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1、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
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ⅰ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ⅱ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2、非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
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1〕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3〕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
3、可燃有机矿产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
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1、同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矿床学资料
斑岩型矿床过去称为“细脉浸染型”矿床。
主要特点矿床规模大;埋藏浅,易于开采;矿床常呈带状分布;矿石品位较低,但矿化分布均匀;矿石成分简单,易选;可供综合利用的矿产多,如Cu、Mo、W、Sn、Zn、Pb、Au、Ag、Se、Te、Re等。
①在时间、空间、成因上矿床均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斑岩)有关。
②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常成带状分布。
③矿体围岩的岩性对成矿有一定的影响。
④围岩蚀变很发育,常具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斑岩铜矿床的成因认识1.成矿温度(从高温到低温的过程)斑岩蚀变的开始温度为:600-700℃;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温度:350-250℃→更低。
矿床形成的深度(中深~浅成)斑岩与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矿化系统实际上跨在火山环境与侵入环境之间的分界线上下,顶部为成层火山岩,底部为侵入岩株。
成矿物质来源(Cu、Mo等)深部+浅部。
斑岩型铜矿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富含金属组分和封存了海水的洋底沉积物随洋壳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边缘之下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物质和挥发组分的钙碱性岩浆。
当此种岩浆侵位于俯冲带上方大陆边缘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而形成斑状中酸性次火山岩体。
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隐爆形成角砾岩筒。
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
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及硫活化和参与成矿。
矽卡岩成矿作用接触渗滤交代作用:由气水溶液沿着被交代岩石的裂隙系统渗滤而引起的交代作用。
接触扩散交代作用:通常发生在矿脉两旁的围岩中或者两种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岩石接触带中。
成矿过程矽卡岩期:形成的主要矿物是以岛状和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一般称为干矽卡岩阶段。
①早期矽卡岩阶段②晚期矽卡岩阶段③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SiO2独立地形成大量的石英,并有典型的热液矿物出现(绿泥石、方解石等)。
矿床学复习资料全
1.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ore)2.矿石通常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3.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4.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5.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6.矿石结构(ore texture)—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7.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8.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9.边界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和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10.矿石工业品位的决定因素:矿床的规模;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11.矿石品级(grade of ore)--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分对矿石质量划分的不同级别。
12.矿体(orebody)—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矿体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的集合体。
(或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通常构成独立的地质体)13.矿源层--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14.夹石--矿体内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组分脉石--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称为脉石,包括脉石矿物、夹石、围岩的碎块等15.矿体的形态:①等轴型矿体--三轴在三度空间大致均衡延伸②柱状型矿体--垂向延伸很大,长宽较小的矿体。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矿石矿物(有用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
脉石矿物(无用矿物):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
夹石与脉石夹石:矿体中未达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矿物集合体。
脉石: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
共生组分与伴生组分共生组分: 与主要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并存,品位上达标,不可单独处理的部分,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其工业价值小于主要有用组分伴生组分: 指矿石中虽与主要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影响矿石的质量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石品级:指矿石的质量分级。
矿床、矿田、矿带、成矿区矿床:指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都能到达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是晚于围岩的矿床。
岩矿床。
风化矿床:经风化作用使有用组分在风化壳中及其附近富集形成的矿床。
沉积矿床:指岩石及矿石的风化产物、火山喷发产物、生物机体及残骸经介质搬运和沉积分异作用及成岩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变质矿床变质矿床:指早期形成的岩矿石经变质作用改变其原来的形状、组构和组份,使原来的物质组份发生强烈改造或活化转移、富集形成的矿床。
变成矿床:即变质生成矿床的简称。
变成矿床是指原来的岩石受变质作用形成矿床或原来的矿床经变质作用形成具另一种工艺技术特性的矿床。
受变质矿床:指原先形成的矿床经变质作用使原先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构、组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未改变其工艺技术特性的一类矿床。
矿床学复习资料
1.矿床:是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适合于工业要求,并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被开采和利用有用矿物或有用物质的集合体。
2.矿床学:是应用地质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矿床的质、量、产状、形成机制与时空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3.矿产资源:是指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经各种长期地质综合作用形成的存在于地壳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呈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矿物原料。
其特点是①开拓性②可变性③不可再生性。
分类①金属矿产②非金属矿产③可燃有机岩矿产④地下水资源。
4.矿床模式或成矿模式:是指在对大量矿床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某类矿床或某种成矿作用基本特征的概括。
5.矿石: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并在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其中提取一种或多种有用组分(元素或化合物)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矿石即是一种可利用的特殊岩石6.矿石矿物:也称有用矿物,系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
如铜矿中的黄铜矿,斑铜矿。
7.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石。
8.脉石:一般指矿体中与矿石伴生的的无用固体矿物(包括脉石矿物、夹石、围岩碎块等)9.夹石:矿体内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
最大夹石厚度:夹石厚度指标10.矿物: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影响下,通过结晶作用,升华作用,化学反应作用等途径形成的岩石。
矿物以集合体(单个矿物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矿物)形式出现。
11.矿体与围岩的关系a、接触关系①突变接触②渐变接触b、时间关系①同时或近同时形成②矿体明显晚于围岩12.母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岩浆岩)矿源层:能为后期的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
(沉积岩)14.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工业开采和利用的矿石的最低品位要求。
影响因素:①开采条件②加工利用的难易程度③交通运输条件④综合利用程度的高低15.边界品位:也称最低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是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矿样中有用组分所规定的最低品位数值。
矿床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和填空1.岩浆矿床:从地壳深部上升的各类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和爆发作用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由于这类矿床是在正岩浆期(从岩浆结晶作用开始到结晶作用的最后阶段)形成的,称正岩浆矿床。
2.伟晶岩/伟晶岩矿床: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称为伟晶岩。
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3.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4.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钙铝−钙铁榴石系列,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
5.低温热液矿床:指形成温度在200~50℃左右,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矿体主要受各种断裂系统、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
6.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形成温度为<150~300℃,深度为地表到1~2km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的金、银(多金属)矿床7.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指产于碳酸盐岩(主要是白云岩)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以铅锌为主要矿产的一类矿床。
是世界铅锌矿产的主要来源之一。
8.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碳酸盐岩/细碎屑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
9.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组,在原地或附近形成的质和量都能达到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也称为风化壳矿床10.残积-坡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风化作用,其中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起来形成的矿床,称为残积- 坡积矿床,也称碎屑矿床11.残余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其中易溶组分被地表水或地下水带走,而难溶组分在原地彼此相互作用,或单独从溶液中沉淀出稳定的新矿物,在原地或附近堆积起来所形成的矿床称为残余矿床12.淋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遭受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后,一些易溶组分被淋滤带到地下水面附近,由于介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或通过与周围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使有用物质沉淀出来而形成的矿床13.变质矿床:由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或矿床,在变质作用主要营力(热力、压力、时间和各种不同溶液)作用下,改造原矿床或产生新生矿床14.沉积矿床:当沉积物中有用物质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成沉积矿床。
矿床学01
矿床学,又称矿床地质学,是研究矿床的特征、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矿产资源是赋存在地壳中的有用岩石、矿物或元素的聚集体矿产资源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属性2.不可再生性3.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4.受一定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矿石: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矿石矿物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是指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矿物或有用组份的含量称为品位。
矿石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
矿石的工业品级:主要根据矿石中有益、有害组份含量而对矿石质量划分的不同级别。
某些非金属矿石主要根据矿石的工艺技术特征、用途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加以划分。
矿石的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也包括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围岩(wall rock):围岩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侵入体周围的岩石,二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矿床学中的围岩主要指后者。
矿体与围岩的边界一般是通过系统采样分析后圈定的。
母岩(mother rock):是指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如从镁质超基性岩中通过结晶作用形成了铬铁矿,那么镁质超基性岩即可称为铬铁矿的母岩。
矿体的产状:是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同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后生矿床:指矿体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如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矿床学
(二)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特征
1、早期岩浆矿床: a 成矿作用及过程(图1) b 矿床特征: ( a )矿体多产于岩体内的特定部位(下部、底部、 边部),与特定岩相有关。 (b)矿体多为等轴状、凸镜状及似层状,
(c)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围岩无蚀变
(d)有用矿物多为氧化物,一般为自形-半自形结构 及包含结构,矿石多具浸染状及条带状构造。
二、成矿作用及矿床分类
I、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及岩浆分结矿床
(一)概念 1、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不同矿物先后结晶和矿物比 重的差异导致岩浆中不同组分相互分离的作用。 2、岩浆分结矿床: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是其中的有用组分富集而形 成的矿床。 岩浆分结矿床可再分为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 a 、早期岩浆矿床:有用矿物结晶早于硅酸岩矿物的岩浆分结矿床。 (有用矿物的自形结构) b 、晚期岩浆矿床:有用矿物结晶晚于硅酸岩矿物的岩浆分结矿床。 (海绵陨铁结构) 3、影响有用矿物结晶的因素:a、矿物结晶能力(晶格能) b、有用组分的浓度 c、挥发组分的含量 d、氧逸度
图1 早期岩浆矿床(铬铁矿)成矿模式图
自形粒状结构
2、晚期岩浆矿床:
(1)成矿作用过程(图2): 压滤作用:在应力作用下,富矿熔浆从结晶的硅酸岩矿物间 被挤出并贯入裂隙中去的作用。 贯入矿体:经压滤作用后的富矿熔浆或矿浆冷凝结晶形成的 矿体。
(2)矿床特征:
a 未经压滤作用的矿体: (a)矿体产于岩体内部(多在下部)特定的岩相内。
(二)有关矿体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及术语
1、矿体的形状:a 等轴状矿体(三向延长,如矿瘤、矿巢、矿囊等) b 板状矿体(二向延长,如矿层、矿脉等) c 柱状(筒状)矿体(一向延长) 2、矿体的产状:包括 a 矿体的空间位置(走向、倾向、倾角、倾伏角和侧伏角) b 矿体埋藏情况(露天矿体和隐伏矿体) c 矿体与地层层理的空间关系 d 矿体与构造的空间关系 e 矿体与岩体的空间关系 3、 矿体的规模:(长、宽、延深) 4、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围岩蚀变状况 5、围岩蚀变:由于成矿流体与围岩间发生物质交换使围岩发生各种变化 的作用。(这些变化包括颜色、结构及成分。) 6、矿体的平均品位
矿床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矿产/矿产资源:指在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
(二)矿石结构和矿石构造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矿石组构1.矿石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矿石的等粒结构:颗粒比较匀称、大小比较相近的单矿物和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结构。
包括: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2)矿石的不等粒结构:较细的基质里发育着较大的矿物颗粒,或反之。
其中包括斑状结构、嵌晶结构、乳浊结构等。
3)矿石的片状结构:单矿物或多矿物矿石基质中全部或绝大部分颗粒为片状。
4)矿石的纤维状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为纤维状组织。
5)矿石的环带状结构:矿物析出物由于依次沉淀,或由于较早的矿物被较晚的矿物所交代而形成交替出现的环带。
6)矿石的交代结构:晚期矿物沿着早期矿物的范围交代发育而成。
7)矿石的胶状结构:在胶体成矿时析出矿物变化的各个阶段中产生的。
2.矿石构造: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矿石的块状构造:有用矿物集合体在矿石中占大部分,呈无空洞的致密状,矿物排列无方向性者,即为块状构造。
其颗粒有粗大、细小、隐晶质的几种。
若为隐晶质者称为致密块状。
2)矿石的斑点状构造:矿石矿物在脉石矿物中形成断续的不规则堆积体。
根据堆积体大小可分为:斑点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
3)矿石的带状构造:各种矿物的带交互出现。
对沉积矿床来说是层状构造,对变质矿床来说是片麻状、片状、皱纹状构造,对岩浆成因矿床是皮壳状、流纹构造。
4)矿石的细脉状构造:由网状、交切或似平行细脉群形成的构造。
5)矿石的肾状构造:在热液和表生矿石中常见,由于胶体矿物形成作用而产生,所以有时也叫胶状构造。
6)矿石的破碎构造:在多阶段成矿的矿床中常常出现,他是先前世代的矿物质破碎,被后续世代造矿集合体所胶结。
矿床学
第一章绪论1.GN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是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的总称。
2.矿产的分类:①按其产出状态: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②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地下水资源3.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①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②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③单一矿种少,伴生矿种多④富矿少、贫矿多⑤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⑥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4.GN 矿床:是指在地壳中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符合工业要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5.矿床的三重属性:①矿床是综合地质体,是受地质条件控制的,是有地质规律可寻的。
——找矿可能性(地质属性)②矿床必须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
——质量和达到工业要求——经济属性确定矿床的标准(工业要求)是随经济需要和技术发展而变化的,即现在的一些矿床在数年或数十年前并不是矿床(如硅灰石及透灰石的矿床);现在不能构成矿床的一些地质体将来随着选、冶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构成矿床。
——动态性③21世纪以来,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大前提下,需要根据矿山环境属性来研究矿床在自然状态下和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保护和改善矿山环境提供地质依据,以最终达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
—环境属性第二章矿床学基础1.矿床的组成:2.矿体产状:矿体的产状通常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
常包括下面几个内容:①矿体的空间位置:一般由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的。
但是对于某一方向延伸较大的矿体(矿体的延伸方向与倾向不一致),比如透镜状、脉状、柱状等形态的矿体,还须确定其倾伏角和侧伏角,才能准确地控制它们的空间位置。
——狭义的产状.②矿体埋藏深度:矿体为出露于地表,还是隐伏于地下。
③矿体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矿体系产于侵入体内,或位于接触带,或位于围岩中。
④矿体与地质构造空间关系:指矿体产出在构造中的部位,与褶皱、断层的空间关系。
矿床学
一、名词解释1.矿床(mineral deposit或ore deposit):系指在地壳中由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自愿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包括矿体和围岩两部分。
2.矿石矿物:亦称有用矿物,系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如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等。
脉石矿物:则是指那些虽和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被利用的矿物,如铜矿石中的石英、绢云母等3.矿石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
矿石构造:指矿石总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包括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是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矿样中有用组分所规定的最低品位数值。
最低工业品位: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物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5.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通常构成独立的地质体。
围岩:矿床学中通常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6.矿体的侧伏角:指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与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
7.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照成矿地质作用的类型和成因机理划分的矿床类型矿床的工业类型:一般把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并且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的工业类型。
8.同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且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矿床。
9.浓度克拉克值:指某种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表示某种元素在一定的矿床、岩体或矿物内浓集的程度。
10.变质成矿作用:指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岩石和矿床,在形成之后,如果地质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温度和压力增高,会使原来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物理性质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或重新组合富集成为新的矿床,或使原来矿床消失。
从本质上看,变质成矿作用是内生成矿作用的一种不同形式。
矿床学概论
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矿源岩、 矿源层 (体))。
注意:围岩与母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些矿床中二 者可以是同一地质体,在另一些矿床中二者则可能完全无关。
(三)同生、后生与叠生矿床
1、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同时或近同时形 成的矿床。 2、后生矿床:矿体明显晚于围岩形成的 矿床。 3、叠生矿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矿作 用形成的矿床叠加共生在一起所构成的 矿床。
属矿床,基性岩中的含钒、钛磁铁矿矿床等。 南非布什维尔德铬铁矿床和四川攀枝花铁矿。 实例:河北大庙含钒钛磁铁矿床(下图) • 熔离矿床:超基性岩、基性岩之中的铜、镍硫 化物矿床。实例:四川力马河铜镍硫化物矿床 (下图) • 伟晶岩矿床:交代型和一般型。新疆阿尔泰含 锂伟晶岩矿床(下图)
矿体呈雁行状或叠瓦状排列,产于斜长岩裂隙中或斜长岩与辉 长岩接触带中
2、矿床的属性
• 矿床具有地质的和经济技术的双重属性 ①是一种特殊的天然岩石或矿物堆积体; ②当前技术上可行; ③经济上可以利用; 矿床的范围及其利用价值要随经济技术条件 的发展而改变。今天不够矿床条件的某些矿 化岩体或岩石,将来可能成为矿床。
矿床由矿体和围岩两部分组成
㈡ 矿体、围岩 1、矿体: 概念:矿体是矿床中可供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2、资源总量大
矿产资源开发发展迅速,已建成大中型矿山8000多座、集体矿 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约有20多万个, 1997年固体矿产矿石总产 量为亿吨。
产量居世界
第一位: 煤炭、水泥、钨、铁矿、菱镁矿、 锌、 锡、
锑、稀土、萤石、重晶石、滑石、石墨
第二位: 锰、铅、钼、磷、石膏 第三位: 钼、铋、硫、石棉 第五位:汞、金、银、硼、铝土矿 第六位:石油、镍
石油、天然气、铝、铁、铜、钾、富锰、黄金、银、
矿床学资料全
一、基本概念题1.矿床: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2. 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当其中的有用组分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3. 变质矿床:由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它们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构造结构等,都要发生变化;同时,在变化的过程中原岩的物质组成会发生强烈的改造或活化转移,并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富集,这种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成为变质矿床。
4. 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亦就是: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一定的地质构造演化阶段,由一定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组合5. 矽卡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主要是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含矿气水溶液进行交代而形成的矿床。
6. MVT型矿床(密西西比型矿床)Mississippi V alley Type :密西西比河谷型(简称MVT) 铅锌矿床是一类主要赋存于白云岩中的以铅锌为主要矿产的后生热液矿床,与成岩期后流体成矿作用有关。
以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地区而得名。
7. VMS或VHMS(volcanic-hosted Mass Sulfide,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也称火山喷流型)火山岩为熔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Cu为主;总是与玄武质大洋地壳有关(常产在拉张型板块界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强烈,赋矿围岩以火山岩为主,正常沉积岩较少;成矿热液主要由海水/玄武岩反应而来,成矿温度较高,成矿时的海水深度较大;成矿与沉积有机质无关,不与油气藏共生。
8. Sedex型矿床(Sedimentary Exhalative,沉积喷流型)以沉积岩为熔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Pb、Zn为主,也有Cu;即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基本概念1 矿产概念:地壳中产出、可被国民经济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
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矿床: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有用组分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
3.矿体: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供开采利用的对象,由矿石和夹石组成的地质体。
矿体与矿床关系:矿床主体,一个矿床可有一个或多个矿体4.围岩: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1)矿体与围岩的关系:接触关系,可分为突变接触和渐变接触;时间关系,可分为二者同时或近同时形成的和矿体明显晚于围岩两种情况。
(2)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同时或近同时形成的矿床。
(3)后生矿床矿体明显晚于围岩形成的矿床。
5.母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矿源岩、矿源层)。
6.矿石和脉石(1)矿石:从矿体中采出的可从中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矿体中达到了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2)矿石矿物: 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有用矿物)。
(3)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无用矿物)。
(4)夹石矿体中未达到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矿体中的岩石)。
矿体中厚度小的夹石在计算矿体储量时不剔除,但当夹石厚度达到了规定的厚度指标时它的体积必须从矿体中剔除而不能计算储量。
这一规定的夹石厚度指标称为最大夹石厚度。
(5)脉石矿体中的无用矿物及岩石(脉石矿物及夹石的统称)(6)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7.工业品位:目前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或矿段平均品位的最低值。
8.边界品位: 矿体边部所允许的最低品位值。
9.矿体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及术语1.矿体的形状根据矿体在三维空间的延伸比例,划分三种基本类型。
(1) 等轴状矿体:在三维空间大致均衡延伸,按照大小不同进一步划分矿瘤(直径数十米)、矿巢(直径数米)、矿囊等;如矿体一个方向上较小,可为透镜状或扁豆状。
(2)板状矿体:长度、宽度上二向延长,第三个方向延伸较小。
常见形状A.矿脉,产在裂隙中的板状矿体,大小规模不等,多呈倾斜状,可分层状矿脉和切割矿脉;B.矿层,沉积形成的板状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
矿床学基础知识
矿床学基础知识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一)矿产的种类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1、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
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ⅰ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ⅱ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2、非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
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1)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3)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
3、可燃有机矿产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
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1、同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矿床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是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的总称。
矿产分类:按产出状态可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
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价值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地下水资源四类。
矿产特征: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衡性;矿产概念的可变性;矿产赋存状态的可变性;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储量大,但人均占有较少;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理想;单一矿种少,伴生矿种多;富矿少,贫矿多;大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分布不均衡,北煤南磷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是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矿床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品位、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质测定矿床学研究方法:野外研究矿床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矿床学研究进展第二章矿产的基本概念矿体的形态:(1).等轴状矿体:三轴在三维空间内,均匀延伸Ⅰ.矿瘤:直径(d)>10m或达数十米。
Ⅱ.矿巢:1m<d<10m Ⅲ.矿囊:d<1m(2).板状矿体:指三维空间内两向延伸较远,第三向延伸短。
Ⅰ.矿脉:产在各种岩石裂隙中的板状矿体,属后生矿床。
Ⅱ.矿层:指沉积形成的板状矿体,属同生矿床。
(3).柱状矿体:一向延伸较长,另外两向延伸较近。
矿体产状包括哪些内容矿体的产状是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包括以下内容:(1)矿体的空间位置一般是由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确定的。
但对凸镜状、扁豆状以及柱状矿体等,除了测量其走向、倾向和倾角外,还要测量它们的侧伏角和倾伏角。
(2)矿体的埋藏情况是指矿体出露地表还是隐伏于地下、埋藏深度如何等。
(3)矿体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是指矿体产于岩体内,还是产在接触带或位于侵入体的围岩之中。
第七章 矿床-矿床学概述
2.成矿作用分类:根据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分为:
1)内生成矿作用:分为:侵入岩浆、伟晶岩、气化-热液和火 山成矿作用,形成各种内生矿床。
2)外生成矿作用:分为:风化成矿和沉积成矿作用,形成各种 外生矿床。
3)变质成矿作用:分为:接触变质、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成矿 作用,形成各种变质矿床。 3.矿床的成因分类 注意:很多矿床并非由单一成矿作用形成,如鞍山式铁矿。 有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也是多源的—多源成矿论。
6)鲕状、肾状和豆状构造:胶体成因特有构造。
7)对称条带状和栉状(梳状)构造:热液充填成因。
块状构造-磁铁矿
角砾状构造-磁铁矿
浸染状构造-铬铁矿
条带状构造-磁铁矿
晶簇状构造-辉锑矿
赤铁矿
肾状构造
鲕状构造
五、成矿作用和矿床的成因分类
1.成矿作用:把地壳或地幔中有用组分分离出来集中富集形成 矿床的作用。
网状矿脉
3)介于等轴状矿体和板状矿体之间的过渡类型矿体 A.扁豆状或透镜状矿体:矿脉或矿层在延伸上很快尖灭或收缩的矿体。 B.似层状矿体:形状上近似层状的岩浆或交代成因的矿体。
4)柱状矿体:矿柱、矿筒等。
南非金伯利钻石矿坑
矿 体 形 状 图
2.矿体的产状:复杂,包括五方面内容: 1)矿体的产状要素:主要用来确定板状矿体的空间位置,与一般 岩层的表示方法一致。 对某些具有最大延伸和透镜状截面的柱状矿体和透镜状矿体, 还要测量其侧伏角和倾伏角。 它们对开拓设计、采矿方法的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 矿床
第一节 矿床学概述
一、矿床学 1.概念:把矿床作为地质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独立的地质学分科,是研究矿 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在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 实践中逐渐总结发展起来的。 2.矿床学任务: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类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地质条件、成矿规 律和分布特点,用以指导找矿勘探和矿床开采。 3.矿床学学习目的:借助于矿床学知识,正确掌握开采对象的各种特征。 二、矿床、矿体和围岩 1.矿床: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含有有用矿物或组分,在一定的经 济技术条件下,质和量达到工业要求并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注意:矿床的范畴是可以变化的,如铂、白云鄂博铁矿中的稀土元素、大 洋底部的锰结核等。 2.矿床的空间范围:矿体和围岩。 1)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达到工业要求的含矿地质体,又是开 采的直接对象。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和产状。由一个或数个矿体组成一个 矿床。 2)围岩:矿体周围无或暂无经济价值的岩石。能提供矿体中成矿物质来源 的岩石,叫做母岩。注意矿体和围岩概念和界线的可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岩型矿床过去称为“细脉浸染型”矿床。
主要特点 矿床规模大;埋藏浅,易于开采; 矿床常呈带状分布;矿石品位较低,但矿化分布均匀; 矿石成分简单,易选; 可供综合利用的矿产多,如Cu 、Mo 、W 、Sn 、Zn 、Pb 、Au 、Ag 、Se 、Te 、Re 等。
①在时间、空间、成因上矿床均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斑岩)有关。
②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常成带状分布。
③矿体围岩的岩性对成矿有一定的影响。
④围岩蚀变很发育,常具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 斑岩铜矿床的成因认识1.成矿温度(从高温到低温的过程) 斑岩蚀变的开始温度为:600-700℃; 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温度:350-250℃→更低。
矿床形成的深度(中深~浅成) 斑岩与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矿化系统实际上跨在火山环境与侵入环境之间的分界线上下,顶部为成层火山岩,底部为侵入岩株。
成矿物质来源(Cu 、Mo 等) 深部+浅部。
斑岩型铜矿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富含金属组分和封存了海水的洋底沉积物随洋壳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边缘之下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物质和挥发组分的钙碱性岩浆。
当此种岩浆侵位于俯冲带上方大陆边缘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而形成斑状中酸性次火山岩体。
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隐爆形成角砾岩筒。
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
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及硫活化和参与成矿 。
矽卡岩成矿作用接触渗滤交代作用:由气水溶液沿着被交代岩石的裂隙系统渗滤而引起的交代作用。
接触扩散交代作用:通常发生在矿脉两旁的围岩中或者两种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岩石接触带中。
成矿过程矽卡岩期:形成的主要矿物是以岛状和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一般称为干矽卡岩阶段。
①早期矽卡岩阶段 ②晚期矽卡岩阶段 ③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SiO2独立地形成大量的石英,并有典型的热液矿物出现(绿泥石、方解石等)。
大量金属硫化物形成。
④早期硫化物阶段 ⑤晚期硫化物阶段 矿床成因 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的来源随着成矿阶段的发展是有变化的。
早期来自彼此接触的两类岩石,主要形成硅酸盐类矿物。
晚期则有热液带来的不同来源的物质加入。
岩浆岩、矽卡岩、矿体三者是同一岩浆-围岩系统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产物。
成矿介质性质早期高温条件下,表现为超临界流体的交代作用。
晚期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则以水为主的热液作用较为明显。
矽卡岩型铜矿床地质构造背景构造位置主要分布于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大陆边缘与隆起相邻的坳陷带、断陷盆地,也见于岛弧,受隆坳构造和深大断裂控制。
成矿环境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火山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主要是钙碱性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也见于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碱质偏高(多富K2O ),规模多属中、小型。
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 ,矽卡岩化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500-200ºC ,铜的主要矿化温度在400-200ºC 。
成矿时代应与区域板块俯冲引起的大陆边缘弧或岛弧发育及大陆边缘活化时代相一致,我国东部的矿床多为侏罗至白垩纪。
共生矿床矽卡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钼矿、矽卡岩型锡矿、矽卡岩型铅锌矿、斑岩型铜(钼)矿床、硅灰石矿床等。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俘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多呈渐变关系。
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斑铜矿、磁黄铁矿为主,因矿床而异可见辉钼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等。
脉石矿物为矽卡岩矿物组合,因矿床和矽卡岩类型而不同。
矿石结构构造多见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以浸染状、斑杂状、致密块状构造为主,次为条带状、角砾状等构造。
围岩蚀变矽卡岩化普遍,且常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分带情况因矽卡岩类型而异。
由内接触带向外一般+++1234567891001234深度(k m )矽卡岩型铜矿床模式图(据翟裕生(1995)原图稍加修改)1.矽卡岩型矿体;2.可能伴生的斑岩型矿床;3.可能伴生的爆破角砾岩型矿体;4.脉型矿体;5.可能伴生的层控(沉积-改造)型矿体;6.砂岩及粉砂岩;7.碳酸盐岩;8.泥质岩及页岩;9.石英闪长岩;10.花岗闪长岩/闪长玢岩为:钙矽卡岩型:辉石斜长石带→石榴石带→透辉石带→硅灰石带。
镁矽卡岩型:斜长石带→透辉石(石榴石)带、镁橄榄石带。
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多种有用金属组分。
矿床成因主要与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虽不排除部分矿床的铜来自岩体的围岩,它们可能在岩浆侵入和热液的作用下参与成矿,但大多数矿床的成矿物质是岩浆热液带入的。
岩体富钾及钾化蚀变作用有利于铜进入热液。
当岩体侵位于中、浅部位的碳酸盐岩等有利围岩时,岩浆期后气液向岩体的顶部及边部集中,在早期高温阶段流体通过双交代或渗滤交代作用形成干矽卡岩;其后因温度降低沿接触带上升的接近临界状态的流体与围岩(包括干矽卡岩)交代形成湿矽卡岩矿物组合及磁铁矿;在更晚的氧化物及石英硫化物阶段热也在矽卡岩及磁铁矿化带中进一步交代形成锡石、辉钼矿及铜、铅、锌的硫化物。
岩浆热液矿床由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出的气水溶液所形成的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条件矿床与岩浆岩的关系: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 时间上:矿床形成于地质构造演化的某一构造-岩浆期; 空间上:矿床与岩浆岩分布在同一构造单元之中;成因上:矿床与侵入体之间存在着地球化学的亲缘性(成矿专属性)。
矿床与构造的关系受侵入体的原生构造、接触带构造和断裂、褶皱等构造的控制。
矿床与围岩的关系影响充填与交代成矿作用。
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成因成矿流体为地下热卤水,是大气降水下渗、增温和溶解了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形成的。
成矿热卤水上升至不纯碳酸盐岩及含炭细碎屑岩时,通过交代作用而成矿。
就成矿热液和成矿物质而言可与侵入体无关,但是深部有岩浆活动则可能有利于成矿流体的热对流循环。
风化矿床的成矿作用残积及坡积砂矿床原生矿床或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其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而形成的矿床。
残留在原地者为残积砂矿床(Eluvial deposits)。
由于剥蚀作用和重力作用沿山坡移动,并在山坡上堆积者为坡积砂矿床(Colluvial deposits)。
矿物特点具棱角或保留原有矿物的外形; 无分选或分选差,无明显层理。
主要的残积及坡积砂矿床细粒碎屑沉积物灰岩逆断层碳酸盐胶结的薄层碳质碎屑沉积物可渗透石英岩矿体似碧玉岩灰岩和白云岩长英质至中性侵入岩砂金矿床、砂锡矿床、铌钽砂矿床沉积矿床砂矿床地表的碎屑物质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下,产生有用物质的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重砂矿物的来源三大类岩石中的副矿物、原生矿床重砂矿物的特性化学性质稳定、物理性质坚固、比重大搬运介质条件流水(河流、湖水、海水、波浪)、风、冰川地貌条件高山区:剥蚀强,搬运强,分选差,不利于形成砂矿;平原区:剥蚀弱,水动力弱,被搬运的多为细粒碎屑物,同样不利于砂矿的形成;低山丘陵的河谷区和海滨湖滨区:对砂矿的形成最为有利蒸发沉积矿水盆地中某些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类,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各种有用盐类矿物的沉淀、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主要是K 、Na 、Mg 、Ca 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重碳酸盐以及它们的复盐、硼酸盐、硝酸盐等,故又称盐类矿床。
包括固体蒸发盐矿床与液态卤水矿床。
可分为海相与陆相两类矿床;海相碳酸盐岩系:碳酸盐岩、石膏、硬石膏岩、石盐岩和钾盐岩。
陆相红色碎屑岩系:红色砂泥岩中含盐类沉积,含盐段多为灰色、黑色的粉砂质泥岩和各类盐层互层。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但在后期构造运动影响下可产生复杂的变形; 具明显的沉积韵律,即从碳酸盐、石膏或硬石膏、石盐到钾盐的沉积韵律;成盐盆地演化大体是由于蒸发强烈,盆地水体变浅缩小,盐类物质依次沉淀,最后盆地干涸,盐层被风砂掩埋。
→→封闭盆地中不同岩相多呈同心环状(牛眼式)分布,半封闭盆地中岩相呈不对称(泪滴式)分布。
蒸发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⑴ 气候条件成盐时代与地壳运动的关系:每一次地壳运动的末期都有一个干旱时期,从而指示世界上的主要成盐时期是泥盆纪、二叠纪和第三纪。
⑵ 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成盐盆地是一个长期构造凹陷地区,可以是海湾或内陆不泄湖泊。
其共同点是封闭或半封闭“mother lode” ore in quartz veins placersformed inrapids,waterfalls,and potholesburied placer placers formed inpoint bars A B a a b b 1 2 3的条件。
干旱地区的潮上带(萨巴哈型含膏岩系),成矿作用为毛细管蒸发过程中的充填交代作用。
⑶ 岩相和岩性条件咸化泻湖相的白云岩-石灰岩-泥灰岩系,简称碳酸盐岩相; 海相或内陆盐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 ⑷ 保存条件正常沉积的硬石膏层、碳酸盐和泥质物;盐层沉积之后的风成砂覆盖层。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胶体溶液在有利于胶体粒子(1-100nm )聚沉的条件下,发生胶体聚沉作用所形成的一类沉积矿床。
特点矿体的赋存位置主要是沉积间断面之上的海侵岩系的底部(铝土矿床)、下部(Al 、Fe 矿床)、中部(Fe 、Mn 矿床)和上部(Mn 矿床); 矿床常产于一定地质时代的沉积岩系和火山沉积岩系内,层位稳定,产状和沉积岩层一致;矿体呈层状或凸镜状,沿海湾边缘或湖盆边缘展布;矿石成分主要为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硅酸盐等,常具鲕状、豆状和肾状构造,显示胶体结构特征; 矿床规模大,分布普遍。
形成条件 ⑴ 成矿物质来源陆源物质、火山喷出物、海解物 ⑵ 地质构造条件地壳的升降运动引起海侵、海退的变化,稳定的海岸线对矿质的平稳持续沉积有利(平衡补偿性沉积作用);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位置:地台边缘或陆缘海盆地。
⑶ 气候和地貌条件 热带-温带气候潮湿和干旱季节分明的亚热带有利于红土风化作用,使Fe 、Mn 富集在红土风化壳中,为沉积Fe 、Mn 矿床准备了物质条件;持续的潮湿气候有利于铝土矿的形成; 植物的大量生长一方面提供扩胶剂,另一方面减少机械碎屑物,减弱沉积过程中的掺和作用。
水盆地汇水范围内的成年期地貌发展阶段准平原地形有利于进行比较彻底的风化作用,使Fe 、Mn 、Al 的氧化物组份残留下来; 水动力小,携带碎屑物质的能力减弱,掺合作用弱。
⑷ 物理化学条件影响成矿物质的聚沉,对不同矿物相的形成有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