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之连续点源高斯模式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E.完善功能2.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D.示踪法E.遥感法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A.工程概况B.施工规范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E.替代方案4.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A.工程组成完全B.重点工程明确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E.其他分析5.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经验估算法D.收集资料法E.遥感方法6.P-T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地面风速B.日照量C.云量D.混合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7.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有()A.静风B.小风C.逆温D.熏烟E.海陆风8.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方面有()A.项目的特性B.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C.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D.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E.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A.保证率法B.典型日法C.换算法D.联合频率法E.点源叠加法11.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子有()A.烟气本身的性质B.周围大气的性质C.下垫面地形及粗糙度D.源强E.取样时间12.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E.其他方法13.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E.拟合曲线法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的指标有()A.生态学评估指标B.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C.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D.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评估指标E.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评估指标F.社会文化评估指标15.危险废物具有的特性是()A.腐蚀性B.急性毒性C.浸出毒性D.反应性E.传染性F.放射性16.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有()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B.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C.容易量化D.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E.方便环境监督管理17.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有()A.指标对比法B.分值评定法C.指标评价法D.类比调查法E.专业判断法18.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A.洁净燃烧技术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E.活性污泥法19.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要满足的要求有()A.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B.符合相关环保要求C.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排放D.方便环境监督管理E.节约环保设施运转开支20.如果采用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定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1小时平均浓度,必要的输入参数有()A.排气筒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B . 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C . 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D .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E . 该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例 1: 一河段的上游 来水 COD Cr (p)=14.5mg/L ,Q P =8.7m3/s ; 污水排放源强 COD Cr (E)=58mg/L ,Q E =1.0m 3/s 。
大气环评
距离x及大气稳定度的函数 He是有效排放高度,m
精品课件
2 高空存在逆温层
k
F
nk
exp
2nh He
2
2 z
2
exp
2nh H
2
2 z
e
2
一、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下式中的k=4;三级评价项目可取k=0
精品课件
3 地面最大浓度
污们染一物般浓并度不分水 恶类平化:,空自在气然维质源持量和正,人常人人为们的们源活生也态无影平法响 衡有环大条效境气件的科污下控学染研预,制究测他它和与
动功能 范围 控制的工作中
大气污染源
分为固定源 工业源、生活源和 局地源和 点源、面源、
和移动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区域源 线源和体源
瞬时排放点源、连续排放
精品课件
第五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 评价范围
1 等级划分 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 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 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 ,确定1-3 个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然后计算 其Pi值,取其中最大者确定评价等 级。
精品课件
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范围
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 此外还应考虑 评价区内和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的地 形、地理特征及该区域内是否包括大中 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 保护敏感区。
律以及主要气象参数与结构变化,及 其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效应 2 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 排放总量的控制限度,可能发生的大 气污染风险事件及其影响程度和概率 3 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的大气污染混 沌状态及其临界风险与敏感生态问题
精品课件
三、大气环境状况调查
图集的收集及划定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大气污染源调查和统计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措施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查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旳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有关业务所必需旳技术措施理解、熟悉、掌握旳程度,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措施把握和运用旳能力。
考试内容一、工程分析(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使用方法旳基本原理、计算与应用;熟悉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旳技术规定及计算措施;掌握水平衡计算旳措施:熟悉无组织排放旳含义;熟悉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旳记录内容;理解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旳措施:掌握清洁生产指标旳选用原则;熟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熟悉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旳措施和程序;理解环境影响汇报书中清洁生产分析旳编写规定;理解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旳内容及技术规定:理解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旳内容及技术规定。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旳技术要点。
掌握环境影响识别旳技术规定;掌握评价因子筛选旳措施。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熟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等)现实状况调查旳基本内容及技术规定;理解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状况调查旳基本内容及技术规定。
(二)大气环境现实状况调查与评价熟悉大气污染源旳分类;掌握现场实测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等大气污染源调查措施旳应用;熟悉气象台(站)旳常规气象资料旳记录应用及与现场观侧资料有关性分析旳措施;熟悉风场旳含义及风玫瑰图旳使用:掌握P—T大气稳定度鉴别措施;熟悉常见旳不利气象条件及其特点;熟悉联合频率旳含义和应用:熟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措施;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监测旳布点措施;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旳措施;掌握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实状况评价旳措施。
(三)地面水环境现实状况调查与评价理解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旳基本环境水力学特性及对应旳调查措施;熟悉常用环境水文特性值获取旳基本措施;熟悉确定不利水文条件旳措施;熟悉水污染源按产生及进入环境方式、污染性质进行旳分类;掌握不一样类型污染源旳调查措施: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旳布设措施及取样措施;掌握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措施旳应用。
高斯模式在点源大气污染防护绿地布局的应用
1 点 源污 染大气 扩散模 式研 究综 述
大气 扩散模式 是一 种用 以处理大气污染物在大气 中输送和扩 散问题 的物理 和数学模 型 对于点源 大气 污染的研究 , 主 要是通过运用 点源 污染 大气扩散模式 , 建立数学模 型 , 研究污染物扩散 的空间规律 , 推算污染 物地面最大浓 度和位置 . 有关这
高斯模 型对 污染 物扩散 的要 求 .
22 气 象数据 .
由仪征气象统计资料知 , 扬农 电厂所在 的化学工业 园常年 主导 风向为东 风 , 频率为 1% , l 静风频率 9 冬 季 %.
表 3 仪征化学工业 园常年风速 、 风向统计
(月) 1 主导 风 向为 东 北风 、 北 东
东风 , 季 ( 夏 7月 ) 导 风 向 为 东 主
随距离增大 而减小 ; 电厂与主城 区之 间设置两处防护绿地 , 在 一处在污染源与 主城 区之间距污染源约 4k 宽 50m; m, 0 一处在 污染 源四周距 污染源 50m, 5 0 宽 0~10m. 0
关键词
高架点源 ; 大气扩散 ; 高斯模 式; 防护绿地 R1 . 27 2
层湍流系数进行实际运算 . 扬农电厂所在区域下垫面平坦 , 污染物 的大气扩散近似符 合正态 分布 ; 且研究针 对企业 的点源污染 , 污染源距 市区不大
于 1 m, 0k 因此 , 问题属 于平坦地形 高架连续点 源扩散 问题 , 该 对比表 l 4种模式的优 缺点和适 用范围知 高斯模式最适合此类 问
业园 内, 长江岸边 . 该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 , 全 年雨量充沛 , 四季分 明, 温和湿润 , 平均气温 1 . 年 5 1℃,
资料来源 : 仪征市化学工业园区环境规划 (05 20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合理性分析:在进行模式性能评价时,可考虑选取一个参考模式,用以校核拟用模式,进一步考核其物理模型和参数化方案等的合理性,必要时还可作一些对比性的计算经验。
(2)模式检验:主要目的是检查模式的“保真性”。一般应使用同步的排放源、气象和浓度监测资料,检验模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程度。这是模式性能评价的最主要的内容。
(2)联合频率计算公式:在长时间内,不同风速和稳定度影响浓度的权重并不相等。更精确的计算,应该按照每一种风向、风速和稳定度的频率加权平均,此时的浓度公式为: 式中:k、m、l——风向、稳定度和风速等级的下标; ck、m、l——在每一个给定风向、稳定度和风速时的浓度,可取相应的高斯扩散公式计算; φk、m、l ——风向、稳定度和风速的相对联合频率,即有:
总之,由于空气污染问题的复杂性,迫使人们不得不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来研究并建立适合各种特定条件的空气质量模式。它们的针对性很强,选用时需 要认真加以鉴别。除了以上四方面的问题以外,还应根据各自的应用目的和条件作更加具体的分析。 模式选择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它常常同时决定了资料搜集、外场测试等工作的规模,以至总的工作方向。
“研究级”模式:是指正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模式。模式通常都比较复杂,大多为复杂的数值模式。 就目前空气质量模式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来看,“法规应用级”模式大多数仍是高斯型模式,复杂的数值模式多属“研究级”模式。
3.模式选择 选用空气质量模式通常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污染源及污染物 ①污染源的类型:污染源的形态有点源、线源、面源、体源和它们组成的复合源;按其排放方式可分为瞬时源、间断源和连续源;其中,又可按排放温度分为热 源和冷源。 ②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或颗粒物。对后者,还需了解其粒径分布,估计重力沉降、干沉积与扩散的相对重要性。此外,还应考虑是保守的或是反 应性污染物、化学转化的重要性等等。
第五章 大气环评
22
热力湍流:温度分布不均引起 机械湍流:风速分布不均及地面粗糙度引 起
2、大气环境预测所需污染气象资料
常规气象资料:年季地面温度、降雨量; 风玫瑰图;月平均风速变化图;小时平均风 速日变化;年季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 合频率图。。。。。。
23
低空探空资料:1500m以下的风和气温 资料、逆温情况;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 化;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日混合层 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
18
5
统计分析之前应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 对少数极大、极小值要作科学认真的分析,剔除异 常值,保留真实值, 按照表征大气环境质量特征的指标要求,大气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一般须统计时平均浓度 、日均 浓度、年日平均浓度及其相应的超标率、最大超标 倍数等,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及评价 对象的需要, 可增加季日平均浓度及超标率的统计分析。
•
根据有关原则和方法,论证排气筒设计高度的合理性;
• 以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前提,作环 境经济损益分析;
• 根 据以上分析,对厂址选择、建设规模、总图布置等 作合理性分析,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8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过程
大气现状监测 评价区气象条件 评价区地形条件 污染源条件 模 式 计 算 浓度影响值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是建设项目环评的重要内容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是建设项目环评的重要内容,是回答“环境空气质量是否会下降”的重要手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对预测内容、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给出了详细的规定,但由于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及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因此,如何根据污染源排放方式、污染物性质和形态以及区域环境特征,选用合适的预测模型及计算参数,减小预测误差,是评价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根据本年度环评报告书考核情况,笔者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通常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1、连续排放源和间歇排放源。
废气污染源排放方式可分连续排放和间歇排放。
对于连续排放源可选择高斯烟羽模式;但对间歇排放源,应视排放持续时间长短选择不同的预测模式和污染源参数。
笔者认为,对于排放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的,仍可选用连续源模式,而污染源强应按该时段的排放速率计;对于排放持续时间小于30分钟的,应采用“烟团”模式(即“非正常排放模式”),污染源强也应按该时段的排放速率计。
有的评价者对间歇排放源选用连续源模式,甚至将间歇排放源强按全年取平均值进行预测计算,往往导致预测结果明显偏低。
这种现象在码头装卸作业区废气、化工项目釜式反应尾气的预测中出现较多。
2、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
从理论上讲,有组织排放源是指通过排气筒排放(包括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的)的废气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是指不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源。
但考虑到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的污染源在大气扩散过程受附近建筑物影响较大,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效果,因此在模式选择上应视具体情况选用,简单地将它作为面源对待是不合适的。
笔者认为,点源和面源的区分是相对而言的,应根据所考虑的区域尺度大小来区分,对于单个排气高度低于15米的污染源,且能满足“高于周边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要求的,可选用点源模式计算;而在同一厂区存在多个排放高度低于15米的污染源的,应选用面源模式计算;在考虑较大尺度范围的大气影响时,也可以将排放高度在30米以下的废气污染源当作面源对待。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U y z
2
2 y
2
2 z
He
地面
He
实、虚源作用迭加 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模式
虚源
c(x,
y,
z,
He)
Q 2U
y z
exp(
y 2
2
2 y
){exp[
(
z He
2
2 z
)2
]
exp[
(
zH
2
2 z
e
)2
]}
如果地面对污染物完全吸收,无反射,虚源贡献为零
0 c( x,
y, z, He )
Q
2U y z
运用最为普遍的是高斯模式:污染物在空间的 概率密度在平稳均匀湍流场下服从正态分布( 高斯分布)
适用条件—匀流场(即风速、扩散 参数等不随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而 变化)
分类方法
第6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模型
烟流模型
污染物扩
烟团模型
散状态
箱式模型
大 气 环
模型推导 方法
演绎法导出的物理模型 归纳法导出的统计模型 点源扩散模型
exp( y2
2
2 y
){exp[ (z He )2
2
2 z
]
exp[ (z He )2
2
2 z
]}
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烟羽扩散对地面的影响。高架连续点源烟羽落地时,Z=0
若为地面源
c(x,
y, 0,
He)
Q
U y z
exp(
y2
2
2 y
)
exp(
H
2
2 e 2 z
排 放 方 式
污 染 控 制 措 施
4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
4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了对人类和环境健康的安全限值。
为了准确估算大气污染浓度,科研人员提出了多种模式,以下介绍四种常用的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
1.高斯模型高斯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空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也被称为点源模型。
这种模型假设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输和扩散过程符合高斯分布,即呈现出一个钟形曲线。
它通过输入源点的位置、排放速率、周围环境条件等参数,估算出不同距离和方向上的浓度。
高斯模型适用于估算点源的扩散浓度,如烟囱排放的污染物。
2.插值模型插值模型是一种基于测量而非计算的方法,用于估算大范围区域内的污染物浓度。
它通过采集分布在空间上的有限浓度数据点,并通过数学插值技术来推断其他地点的浓度。
插值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污染物随空间变化的趋势和分布规律。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等。
3.气象-扩散模型气象-扩散模型是一种综合考虑大气环境条件和物质扩散规律的模型。
它根据气象因素(如风速、风向、湍流强度等)和地理地形(如高度、植被覆盖等)等参数,模拟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过程。
气象-扩散模型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大范围区域内的污染物浓度预测,适用于城市、地区或国家层面的空气质量评估。
4.化学传输模型化学传输模型是一种综合考虑化学反应和扩散过程的模型,用于估算大范围区域内的污染物浓度。
它通过输入大气环境条件、污染物排放源的位置和排放量等参数,模拟和计算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输、转化和沉降过程。
化学传输模型可以评估不同化学物质的影响,预测和分析复杂的气象和污染过程。
这四种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推导得到地面轴线浓度模式:
C(x, 0, 0) Q exp( He2 )
u y z
2
2 z
掌握
地面最大浓度模式
σy和σz 是距离x的函数,随x的增大而增大,通 常可表示成下列幂函数形式:
y 1x1
z 2 x2
式中γ1、γ2、α1、α2均为常数。
Q
u y z
随x增大而减小,exp(
0.44
0.24
γ02
u10<0.5m/s
1.5m/s>u10 ≥0.5m/s
1.57
1.57
0.47
0.47
0.21
0.21
0.12
0.12
0.07
0.07
0.05
0.05
*有效源高的计算
有效源高H等于烟囱实体高度Hs与烟流抬升高度△H之和:
He=Hs+△H
(1)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H按下述方法计算。
即为右手坐标系。 在这种坐标系中,烟流中心或与X轴重合(无界点源), 或在XOY面的投影为X轴(高架点源)。下面介绍的模式都 是在这种坐标系中导出的。
1.2 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
(1)污染物在空间中呈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2)在整个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3)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是守恒的。
②当1700kJ/s<Q h<2100kJ/s时,
H
H1
(H 2
H1)
Qh
1700 400
(5-17)
H1 2(15Vs D 0.01Qh ) / u 0.048(Qh 1700 ) / u
式中:V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出速度,m/s;
大气环境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大气环境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大气环境模型是一种用来模拟和预测大气污染物传输和扩散的工具,它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阐述大气环境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一、大气环境模型简介大气环境模型是一种通过数学方程和物理参数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过程进行模拟的工具。
它可以计算和预测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提供对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
大气环境模型有多种类型,包括高斯模型、拉格朗日模型和欧拉模型等。
每种模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使用哪种模型取决于评价对象和环境特征。
二、1. 污染物扩散模拟大气环境模型可通过模拟污染物的扩散过程,预测其在不同地点的浓度分布。
这有助于评估工业、交通等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环境预警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污染源排放影响评估大气环境模型可以定量评估不同排放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过设定排放源的位置、强度和特征,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地区的污染物浓度。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排放控制策略和规划工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3. 环境风险评估基于大气环境模型的结果,可以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这有助于找出潜在的环境安全隐患,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三、大气环境模型的问题和挑战1. 模型精度和参数不确定性大气环境模型的可靠性取决于模型的精度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
不同模型对环境特征的描述和数值计算方法可能不同,导致模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也会对模型结果产生影响。
2. 数据获取和处理大气环境模型需要大量的输入数据,包括排放源数据、气象数据等。
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且数据的准确性对模型结果影响巨大。
因此,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是一个挑战。
3. 模型的复杂性和应用限制大气环境模型通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高级的计算机和专业知识来运行和解释模型结果。
这限制了模型的广泛应用,尤其对于一些缺乏技术和经费支持的地区。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19 页
当有效源高 He=0 时,由式(4-8)可得到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为:
C(x, y, z,0) = Q π uσ yσ z
exp
−
1 2
(
y2
σ
2 y
z2 + σ z2
)
(4-14)
可见,地面源产生的浓度恰好是无限空间连续点源所产生浓度的 2 倍。 (4)颗粒物扩散模式
⋅
exp[−
2σ
2
y
y2 (x +
x0
)
]
⋅
exp[−
H
2 e
2σ
2 z
(
x)
]
(4-29)
式中,Q 为源强,x0 为向上风向后退的距离,α为面源边长。
9、颗粒物扩散模式
环评中主要应用 HJ/T2.2-93 推荐的倾斜烟云模式,该模式认为由于颗粒的重力沉降作用,烟羽的轴 线将产生倾斜,有效源高将降低,必须对有效源高进行修正。有风时的倾斜烟云模式为:
Hs ≥
Q ×106 − ∆H P
(4-28)
厂址选择时应当考虑污染物的本底浓度、风向、风速、温度层结和地形等各方面的因素。
8、面源扩散模式
点源排放的污染物在经过 x0 距离扩散后与面源具有相同的扩散帽,则有 α=4.3σy,由此定出 x。于 是,
C
(
x,
y,
0)
=
π
uσ
y
(
x
Q + x0
)σ
z
(
x)
C max
= 2Q πeuσ y H e
=Q πeuσ yσ zmax
= 2Q ⋅ σ zmax πeuH e 2 σ y
空气污染学高斯扩散基本公式 PPT
此时,我们要在上游方向确定出虚拟点源的位置。
即在这一点上,使虚拟点源的扩散参数恰等于该面
源的初始扩散参数 y0 z0 。 这样,可得高架源
地面浓度为
qx, y,0; H
QA
u y y0
z
exp
1
2
y2
y y0
视线源为无
数点源组成
20
对于直线型的线源,可直接积分求出;对于很不 规则的线源,只能用数值求和的方法解决
点源计算一般取x轴与风向一致,线源计算时需考 虑风向与其交角以及线源的长度
21
1 无限长线源
风向与其正交
可由地面浓度在y向[-∞,+ ∞]积分可得:
ql (x, y, 0; H )
2 y
( L0 y )]
2 y
有界情形高架线源:
ql (x, y, z; H ) 2
Ql
2
u z
{exp[
(z H)2
2
2 z
]
exp[
(z H)2
2
2 z
]}
[erf ( L0 y ) erf ( L0 y )]
2 y
2 y
25
二 面源扩散公式
q(x,Leabharlann y, 0;H)
Q
u y z
exp(
y2
2
2 y
) exp(
H2
2
2 z
)
地面源公式?
13
2 地面轴线浓度
令y=0,z=0 可得高架源地面轴线浓度
q(x, 0, 0;H)
Q
u y z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C(x,0,0,0) Q
uyz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EQA》
漳州师院
Logo
辐射逆温
❖因地面强烈辐射而形成的逆温。在晴朗无 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 与地面接近的气层冷却降温最强烈,而上 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因此使低层大气 产生逆温现象。一般日出后,辐射逆温就 消失了。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到数百米,在大陆上 常年都可出现。
漳州师范学院
环境质量及评价
第四章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大气质量预测模型(点源模型)
.
漳州师院
大气扩散模型: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型
Logo
❖高斯模型是大气扩散模型中用的最多的。
❖高斯模型的坐标系:
原点:以排放点在地面的投影点为原点;
x 轴:平均风向为 x 轴;
y 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 轴的为y 轴,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EQA》
漳州师院
点源特殊扩散模式( 小风和静风模式)
Logo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EQA》
漳州师院
Logo
颗粒物扩散模式
❖ 粒径小于15μm的颗粒物可按气体扩散计算 ❖ 大于15μm的颗粒物:倾斜烟流模式
c (x ,y ,0 ,H ) 2 (1 π u a y )q ze x p ( 2 y 2 y 2)e x p [ (H 2 v tx z 2/u )2]
vt
d p2 pg 18
地面反射系数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EQA》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EQA》
漳州师院
Logo
常用的点源扩散模型(高架连续点源) ❖ (3)高架连续点源最大落地浓度和落地点距离
最大落地浓度发生在x轴线上。
PM2.5高斯扩散模型
可以用于PM2.5等污染物扩散模型,研究生数模竞赛中就用到了.大气污染扩散第一节大气结构与气象有效地防止大气污染的途径,除了采用除尘及废气净化装置等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即大气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及其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气象因素,此外还与污染物的特征和排放特性,以及排放区的地形地貌状况有关。
下面简要介绍大气结构以及气象条件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大气的结构气象学中的大气是指地球引力作用下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其最外层的界限难以确定。
通常把自地面至1200 km左右范围内的空气层称做大气圈或大气层,而空气总质量的98.2%集中在距离地球表面30 km以下。
超过1200 km的范围,由于空气极其稀薄,一般视为宇宙空间。
自然状态的大气由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水蒸气和悬浮微粒组成。
其中,纯净干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氩气三种主要成分的总和占空气体积的99.97%,它们之间的比例从地面直到90km高空基本不变,为大气的恒定的组分;二氧化碳由于燃料燃烧和动物的呼吸,陆地的含量比海上多,臭氧主要集中在55~60km高空,水蒸气含量在4%以下,在极地或沙漠区的体积分数接近于零,这些为大气的可变的组分;而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的灾害排放的煤烟、粉尘、氯化氢、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为大气的不定的组分。
大气的结构是指垂直(即竖直)方向上大气的密度、温度及其组成的分布状况。
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如图5-1所示。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面的一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微尘杂质。
受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的影响,对流层中空气的湍流运动和垂直方向混合比较强烈,主要的天气现象云雨风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有可能形成污染物易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也可能生成对环境产生有危害的逆温气象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斯模式的假定:
• 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 • 在全部空间中风速使均匀的、稳定的; • 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 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守恒。
扩散参数σy、σz的估算
帕斯奎尔(Pasquill) 和吉福特(Gifford)提出的扩散参数估算方法,也称为P-G 扩散曲线
大气污染传输模式
十一、大气污染物传输模式
湍流扩散与正态分布的基本理论
扩散理论主要有三种:
梯度输送理论、相似理论和统计理论
烟团在大气中的扩散
z 风
高斯扩散模式
(一)连续点源的扩散
C
x,
y,
z,
H
2
q
u
y
z
exp
y2
2
2 y
exp
z
2
H
2 z
2
expz2Fra bibliotekH2 z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