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大脚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教学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师:瞧!这是什么呀?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
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
(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第2课剪刀添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三个好朋友》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三个好朋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课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一节课,选择《三个好朋友》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图画所表达的意义,认识图像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朋友”是什么,“友谊”是什么。
2.使学生了解“色彩”和“构图”,并进行简单的运用。
3.通过对图画内容的观察、画面的复制、色彩的涂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题:「三个好朋友」。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小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到“朋友”这一主题的温馨和美好。
学习正文(30分钟)1.图画欣赏: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好朋友》图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想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
2.色彩涂抹:教师分发素描本、色彩等美术工具,让学生仿照图画内容进行赏析和涂抹,逐渐理解色彩对图画的影响。
3.构图创作:教师要求学生自选素材,自由进行构图创作,通过创作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师可以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评价。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自行评价自己的作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意识。
教学评价1.在开头导入环节,选择了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进行引导,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2.在学习正文环节中,结合图画,采用多样的涂抹方式和材料,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创造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在总结环节中,进行了作品展示和自我评价、评价他人的环节。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从图画创作中认识到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友谊;同时了解了色彩和构图等美术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绘画能力和综合素养。
同时,本教案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互动互动性增强,课程趣味性十足。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十五课 四格画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十五课四格画︳湘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四格画的定义,理解四格画的基本构成要素。
2.学习四格画的绘画技巧,掌握橡皮泥与纸板结合使用的方法。
3.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四格画内容,展现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四格画的构图方法及颜色搭配。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及想象力,在绘画中发挥个人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橡皮泥,彩色纸板,剪刀,笔。
2.教师备课笔记,学生绘画本。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拿出四格画的作品展示,介绍四格画的定义及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步:讲解技巧1.讲解颜色的搭配及使用,指导学生根据四格画的主题设计绘画色彩。
2.橡皮泥与纸板结合使用的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第三步:绘制四格画1.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进行设计,包括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2.学生自行选取颜色,搭配不同的色彩。
3.按照四格画的基本构图规则,完成作品。
第四步:分享作品每位学生介绍自己绘制的四格画作品,分享自己的设计过程及灵感。
第五步:总结评价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四格画的特点及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并提出建议和指导。
课后作业1.学生在家自行进行四格画绘制,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2.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汲取设计创意,在课后多加练习以提升自身技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什么是四格画,四格画的构图技巧以及色彩搭配需要的考虑。
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我特地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创作,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同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对美术教育更加感兴趣。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用皱纹纸或者其它彩色纸,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各种形状,切切割割、拼拼摆摆,粘贴在彩色底纸上,组合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三、作业评价:
在本课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了多次的展示、评价。课后,我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对于学生的作业,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创作热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同学们用各种形状组合、设计的小项链、赛车、台钟等,想象画创作奇怪的脸、机器人、高楼大厦、未来时代等,一幅幅都是那么的构思奇巧、妙趣横生。其中,有一位学生画小瓢虫,他构思非常大胆,利用各种基本形进行组合,画出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等许多不同的形状。还有的学生设计的各种螃蟹闹钟、动物形汽车等,也生动而有趣。后来,我把这一课带入高年级进行教学,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导向、要求,也取得了成功。本课教学结束后,我把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了整理,在授课班级、学校进行了专题展示、展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反响。
二、奇思妙想——形的趣味组合
形的趣味组合,是本课教学在作业练习上的重点,我设计了三个主题的创作活动:
1、趣味构成——形的组合练习
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组合在一起,像搭积木一样,重复、重叠、错落,构成丰富、巧妙的画面。
2、奇思妙想——自由想象画
通过各种基本形进行巧妙组合,并发挥想象、加工创造,以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如奇怪的脸、机器人、赛车、建筑等)进行创作,完成一幅想象画。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
4、导入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
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第八课蹦蹦跳跳一、教材分析:本课蹦蹦跳跳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蹦蹦跳跳主体部分的呈现,表现出了儿歌创设的情境,一群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小动物开开心心地在一起说说笑笑,他们那生动的表情、动作,能把学习者带入到热烈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教材蹦蹦跳跳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
蹦蹦跳跳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
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
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由于本课蹦蹦跳跳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
教材对所呈现的学生活动的场面作了相关的提示,我们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于木偶的表演。
那些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作摆件装饰美化环境。
教材在最后提示学生可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二、教学目标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设计本课蹦蹦跳跳在制作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采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巧妙利用纸弹簧制作的构思上可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制作行为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制作。
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情境导入——探究质疑——尝试制作——交流讨论——综合制作——欣赏评价——表演游戏。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准备: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方法:尝试训练探索。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第一次画一种形第二次再画一种形第三次再画一种形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第2课加一加变一变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方法:尝试训练探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
让学生眼观画面,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脚丫、剪刀添画、小老虎、动物聚会、左邻右舍、六面怪脸、快乐地舞蹈、彩点点、动漫亮相、民间玩具、小蜗牛慢慢爬、打扮相框、杂技高手、男生女生、四格画、信封妹妹、影子大王、听听画画、蹦蹦跳跳、小泥人、猴子上树、剪纸动物。
三、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认知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五、教学措施: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第1课大脚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教学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师:瞧!这是什么呀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准备: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第一次画一种形第二次再画一种形第三次再画一种形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五、课后总结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
(播放音乐) 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湘美版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湘美版,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和创造力为主,通过观察、实践、表达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第1课:《画一个可爱的我》。
通过观察自己的外貌,学习如何画出一个可爱的自己。
第2课:《彩色的世界》。
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学习如何用颜色表达出美好的世界。
第3课:《奇妙的线条》。
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形态和动感。
第4课:《美丽的花朵》。
通过观察花朵的形态和色彩,学习如何画出美丽的花朵。
第5课:《我的小房间》。
通过观察自己的房间,学习如何画出自己的小房间。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3. 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使学生能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教学视频、教学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演示美术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湘美版。
2. 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让学生用颜色、线条、形态等,画出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要认真观察和体验,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学生要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之一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之一(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双湾镇中心小学学科教学打算—2第1课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爱好和审美乐趣。
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预备: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方法:尝试训练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第一次画一种形第二次再画一种形第三次再画一种形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平均,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现部分较好作业,鼓舞同学们的再制造情绪。
第2课加一加变一变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预备: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方法:尝试训练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差不多形,逐步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受。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看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受,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年级美术下册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演示教具。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3、学生答后,课件(2):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四)、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演示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
(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
(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
(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纸)
教学调整
第3课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剪刀添画-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剪刀添画-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剪刀添画》,选自湘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剪刀的使用技巧,学会利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状,并将这些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完整的添画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运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并能够将这些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完整的添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难点1. 剪刀的使用技巧: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剪出各种形状。
2. 形状组合:如何引导学生将剪出的形状进行有效组合,创作出一幅完整的添画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剪刀添画作品案例。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剪刀添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2. 新课讲解:讲解剪刀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剪出各种形状。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剪刀添画的创作过程,讲解形状组合的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剪刀的使用技巧和形状组合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程剪刀添画2. 教学重点:剪刀的使用方法、形状组合3. 教学难点:剪刀的使用技巧、形状组合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作品展示、总结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一幅剪刀添画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运用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剪刀添画作品,下次课带来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剪刀的使用方法和形状组合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准备: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第一次画一种形第二次再画一种形第三次再画一种形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教学目标:1.能辨识和描画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乐于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掌握加一加、变一变的作画步骤。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智慧星图画纸学生:水彩笔油画棒一.欣赏感知1.欣赏课件《花仙子》a.揭示课题。
b.让学生感受形的联想和变异,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探究,启发联想。
1.课件展示四个物品。
a.教师引导学生试着进行联想。
b.教师变出四样新的物品,学生欣赏感知。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和方法。
a.了解物品的外形特征,渗透轮廓意识。
b.描画外形。
c.旋转纸张,发挥想象。
d.加一加,变一变,添画完成。
e.上色。
2024湖南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人物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表现、想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其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描绘人物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构图。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
2.复印一些简单的人物形象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的内容,并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示范(15分钟)
1.教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人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并跟随。
2.教师让学生模仿画简单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
三、练习(20分钟)
1.学生进行练习,画出自己对人物的表现。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10分钟)
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任意一个人物形象,并在下节课时展示。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通过描绘人物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快乐地舞蹈》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快乐地舞蹈》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舞蹈的基础动作,如转圈、跳跃、跳起等。
2.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合作意识。
3.提高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1.播放器。
2.音乐《快乐地舞蹈》。
3.孩子们的座位。
三、教学过程1. 说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舞蹈教学中学习了很多基础动作,今天我们将学习《快乐地舞蹈》。
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歌曲,我们将用舞蹈来表达这种快乐的感觉。
2. 步骤讲解1.练习转圈动作。
同学们手拉着手,团团转圈,带动身体转动。
2.练习踢腿动作。
同学们自由活动,随听音乐,跳起来踢腿。
3.练习跳跃动作。
同学们手在腰上,跳跃起来,随着音乐做出动作。
4.教授舞蹈动作。
将转圈、踢腿、跳跃动作组合起来,按照音乐节奏做出舞蹈动作。
5.缩深练习。
小组内同学们组合操作,互帮互助,一起完成舞蹈动作。
3. 教学重点提示1.注意保持好的姿势,尤其是跳跃时要注意着地方式。
2.持续注意节奏感,与同学们协调一起完成。
4. 整合反思同学们这次舞蹈练习是怎么样的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汇总总结,加以点评和指导。
四、板书设计由于这是舞蹈教学内容,所以不需要进行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的动作基础不高,容易引起学生对课程的不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之前需要发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加强生动形象性的表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快乐的体验。
此外,教学需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安全问题,不断加强练习,慢慢提高学生技巧和表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版美术教案(第4册)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准备: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第一次画一种形第二次再画一种形第三次再画一种形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
(播放音乐) 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
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
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
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课猴子上树教学目标: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
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教学准备:剪刀卡纸胶水颜料等。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3、揭示课题:猴子上树4、提问: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
(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
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
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
(2)提问: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
(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
(两个同学上台拼摆)(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
(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
(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
(出示集体作业纸)(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课帽子回来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综合分析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能用拟人的方法画不同动物,引导设想动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
难点:不同动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画面的安排和布局。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想像平时从电视或是日常中见到过的动物形象并向同学们说一说,最后老师总结每种动物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
二、图片欣赏,分析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演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
兔子: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松鼠:尾巴大大的,……长颈鹿:脖子长长的,……三、讲故事,揭示课题。
老师创编一个《帽子回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多种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物,并有一定情节,将动物的生活拟人化,与儿童贴近,引起共鸣,激发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板书:帽子回来了四、欣赏范画,讨论。
1、书中的几幅作品描绘了小猪的什么故事?2、画中的各种小动物是怎样画的?3、这几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有什么特点?4、如果你来画,还可以画些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小猪(在干什么?)小猪戴帽子上学校风吹帽子挂树梢小猪急得蹦蹦跳谁能帮它去取帽森林(树、花、草、洞、石)六、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
作业要求:1、内容新颖、有趣。
2、构图饱满,布局合理。
3、色彩鲜艳。
第二课时:学生活动:35分钟。
一、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二、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课《三个好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30分钟。
1.语言情景导入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2.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
(学生操作)3.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
好了,开始吧! 4.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
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
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
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
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
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
)5.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6.教师小结:老师知道你们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
不是大家不行,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颜色调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原色”,意思是在颜色里原来就应该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调出来,但是它们三个相互调和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颜色!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对“原色”的理解就会很形象、很透彻,并在活动过程中不自觉地体验了“复色”的概念,为以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
7.接下来,我们就只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来做游戏,有两个游戏:①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②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自由想像画。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六课《海底世界》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二、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孙悟空海底寻宝”、“美人鱼”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