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农村地区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家照顾孩子的儿童。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以下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的一些具体内容。

1. 孤独感:留守儿童经常一个人度过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怀,感到孤独和无助。

对策: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

2. 情绪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注和安慰,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

对策: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机制,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习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

3.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容易出现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对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孤独和心理压力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自卑、自闭、焦虑等。

对策: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评估,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支持。

5. 家庭关系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容易疏远,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对策: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机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的紧密度。

6. 自我认同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对自我身份和角色产生困惑,缺乏清晰的自我认同。

对策: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经历和正能量的启发,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自我身份,并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7. 心理抵抗力问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期面临困境,容易缺乏心理抵抗力,面对诸多压力无法有效应对。

对策: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培养,通过培训和活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这些儿童通常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料。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更加健康成长。

本文将讨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团队我们需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团队。

这些机构可以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合组建,专门负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还需要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和心理咨询师,他们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通过建立这样的机构和团队,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们需要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情绪管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培养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开展,我们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和挑战。

三、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辅导除了课堂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和辅导,例如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的文艺表演、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沙龙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吸引留守儿童的参与,增加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还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农村留守儿童通常在家庭成员的照料下长大,因此家庭的支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他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爱。

我们还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让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未成年儿童。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往往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等。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家庭缺乏教育资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

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学习辅导和情感支持。

2. 心理问题较为严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孤独等。

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心理辅导,使得这些问题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3. 学习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的缺席下,通常由老人或者长辈照料。

一方面,这些长辈可能年纪较大,教育水平不高,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指导;这些长辈通常对于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成绩要求较高,导致留守儿童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提高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帮助,缓解其心理问题。

3. 联合学校开展支持计划政府可以和学校合作,组织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计划,包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辅导以及关爱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心理问题。

4. 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服务站点,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支持。

5. 增加父母回乡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的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创业就业,减少长期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独自留守家中,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关怀。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疏导等,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通过实践效果评估,发现这些方法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综合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现状分析, 问题分析, 方法探讨, 策略研究, 实践效果评估, 结论总结, 建议, 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在农村家中的未成年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一群体通常面临着缺乏家庭关爱、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等诸多困难。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常常缺乏家庭的情感支持和指导,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对策,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其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打工、迁徙等原因导致孩子长期独自留在农村家中生活的儿童群体。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这些孩子缺乏家庭关爱和监督,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关怀,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和误解,需要更多关注和帮助。

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有必要对其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实施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教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干预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农村教育的重点对象,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农村教师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为了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不能与子女在一起生活,留守在农村老家的儿童。

这些孩子通常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料。

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给留守儿童带来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

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常常在孤独中成长,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种孤独感可能导致他们变得内向、自闭,甚至抑郁和焦虑。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教育,他们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影响,例如暴力、虐待等,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护和关爱,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健康受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照看,但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支持。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们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发展受阻。

缺乏家庭的照料和关怀也会给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讨对策,对于保障这些儿童的教育权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社会机构和学校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需求,提出有效的教育改革措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中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是一个涉及广泛群体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农村地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家庭关爱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一系列困境,而这些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会造成长期影响。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资源调配的策略和措施,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改善当前农村教育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完善教育政策和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无人照料,他们往往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 焦虑等。
主要困难
缺乏家庭关爱、教育资源匮乏等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问题的主要困难。
国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分享
先进理念
倡导家庭教育、社区 支持等多元化心理健
康教育理念。
实践经验
通过儿童心理辅导、心理 健康课程等方式提升留守 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抗压能力
促进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观念
建立积极心态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和方法,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 系统的研究,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和改进建议。
●02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中,我 们将提出适合农村特点和儿童需求的实施路径。通过 结合研究成果和现实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且符合实 际的教育模式。
课程设置及内容设计
01
理论学习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心理调适技巧训练
02
03
实际操作
情绪管理练习 心理问题解决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
●05
第五章 实践案例与经验分 享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
案例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
案例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案例三
家庭心理疏导服务
教育者心得体会
体会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
体会三
困难与突破
体会二
工作中的成长与收获
成果展示及未来规划
01
成果展示
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 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前往城市打工,导致无法照顾孩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谈谈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1. 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交流减少,缺乏家人的陪伴,导致孤独感加重。

2. 自卑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容易产生自卑感。

3. 焦虑和恐惧:留守儿童长期面对未知的生活环境和问题,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

4. 心理依赖: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保护,留守儿童更容易依赖外部资源,如老师、朋友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关系: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创造机会和留守儿童谈天、聊家常,增进情感交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关注和爱护。

2. 陪伴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安排志愿者、校长、老师等人员,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

3. 开展心理疏导课: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疏导课程,教授留守儿童一些能够应对生活和情感问题的技巧,帮助他们逐渐增强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自信心等方面能力。

4. 鼓励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他们与同伴的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更广阔的视野和兴趣爱好,比如离开课堂来到自然进行农作物的收获。

5. 设计适合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激发留守儿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三、结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农村学校的教育者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应对生活,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一、引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关爱和教育,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是怎样的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1. 孤独感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长时间与家人分离,导致他们感到孤独。

这种孤独感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时候,孩子们会幻想自己的父母是在外打工赚钱给他们买礼物,这种幻想让他们更加渴望父母的陪伴。

2. 自卑感较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与城市孩子的差距较大。

这使得他们在与城市孩子交往时,容易产生自卑感。

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容易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

3. 情绪波动大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且,由于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极大的伤害。

4. 学习成绩下滑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督,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

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接触到的信息有限,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最终可能导致辍学。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完善政策体系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家长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谋生,会将孩子留在农村,由祖父母或亲戚照料,这就是留守儿童。

这部分孩子因为长期分离父母,缺乏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生活环境,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可以通过心理援助团队来帮助留守儿童。

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社工专家等人员组成心理援助团队,定期到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解决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可以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游戏、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韧性,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适应能力。

农村小学可以在课堂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各科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在语文课上讲述名人的成长经历,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解决困难问题时给予心理指导,在体育课上开展团体合作游戏等。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农村小学可以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学校还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其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农村小学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援助团队的支持、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课堂教育的融入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儿童。

他们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面临着教育、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议题。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导致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由于生活在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条件通常较差,缺乏师资和教学设备。

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影响其学习和成长。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师水平。

社会应积极发挥力量,建立支持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机构、心理健康辅导团队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通过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这一群体,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未来,希望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为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让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务工等原因而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的未成年人。

他们通常缺乏有效的监护和关爱,容易陷入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

在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较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容易放纵自己,影响学习积极性。

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欠缺,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的他们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问题,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障碍。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其学习,也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

政府、社会各界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农村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谋生选择到城市工作,而留下他们的孩子在农村老家。

这些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孩子,由于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缺乏比较完整的家庭关爱和教育,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

长期的空虚和孤独状态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甚至导致一些极端行为,如自虐或自闭。

这些问题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他们在学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其特殊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这些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有效预防和化解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并评估其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忽视,他们面临着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关爱、教育资源匮乏等挑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开展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更有利于为他们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感、自卑感、焦虑感、抑郁感等。

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在外打工,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孩子在性格、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由于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容易产生孤独感。

(3)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应对能力,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研究2.1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1)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村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社会各界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积极开展关爱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和生活帮助。

2.2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1)学校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

(2)社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3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1)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2)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三、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引导、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措施,我们相信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得到有效改善,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父母关爱和照顾,心理健康易受到影响。

为了帮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克服心理困扰,他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1. 建立安全稳定的环境: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友善的学习环境,提供舒适的学习场所、温暖的寄宿条件,并组建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让他们可以彼此支持和理解。

2.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对留守儿童采取关心、照顾和关注的态度,主动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团队合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3. 提供心理辅导:设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增加亲子沟通机会:鼓励留守儿童与父母保持联系,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增加亲子沟通的机会,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5. 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文艺表演、运动竞赛、手工制作等,让留守儿童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6. 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教导留守儿童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教授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让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7.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为留守儿童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关的职业发展咨询和培训。

8. 加强社会支持网络:联系社区、家庭和社会资源,建立以农村小学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关注。

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务工等原因离家远行,将孩子寄养在农村老家,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陪伴的儿童。

由于缺少家长的关爱和监督,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

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

留守儿童往往渴望关爱和陪伴,但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可能抵触心理很强。

教师和社工人员可以通过亲近、关心、耐心等方式来与留守儿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

只有在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中,留守儿童才能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困惑和压力。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师。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引入社工人员、心理专家等外来的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情绪管理技巧的培训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等方面有关。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讨论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形式,让留守儿童学会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等社交技巧,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

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

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可能受到限制。

学校可以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如音乐、舞蹈、体育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学校可以与社区、家长等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兴趣班的机会,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加强家校合作,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

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学校可以安排家访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机会,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务工、离异、出走等原因无法陪伴儿童成长而被迫留在家乡的儿童。

由于父母的长期分离,这些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如孤独、焦虑、自卑等。

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以下是一些心理教育的策略:1.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心理教育的关键是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学校、政府和社区可以共同努力,提供心理支持并组建志愿者团队,与留守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

这将帮助他们感到支持和关爱,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2.提供社交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交流。

学校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和社交机会,使这些儿童能够与其他孩子一起参与,建立友谊。

同时,政府和社区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交支持。

4.进行儿童心理教育宣传:政府和社区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渠道,向公众传递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

这样一来,大众将更加关注这些儿童的需求,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5.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政府和社区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提供育儿知识和技巧,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和教育留守儿童。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鼓励父母尽可能减少长时间的分离,回乡经营小企业或转岗到当地工作。

6.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通过教学和班会等形式,提供情感支持、自我认知、解决问题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训。

总之,留守儿童面临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提供社交支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宣传和儿童心理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政策保障,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教育的熏陶和指导。

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工作,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引导他们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关爱和指导。

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有家庭环境良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等。

他们可以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他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调节能力等。

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抵抗力。

四、开展心理活动和游戏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和游戏,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情感教育活动,比如情感表达训练、群体沟通训练、情绪管理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情感表达和情绪调控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五、建立心理支持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少父母陪伴的状态中,需要建立心理支持网络,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社工人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一、引言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未成年子女长期留守在农村家乡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通常由老人或家庭其他成员照料,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1. 孤独与孤立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关爱,无人陪伴,面临孤独与孤立的心理问题,社交能力较差,心理调适能力差。

2. 安全与保护由于长期无人照看,农村留守儿童易受到环境、社会、甚至家庭成员的伤害和侵犯,容易产生安全感不安全感。

3. 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

4. 教育和成长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学业不良、行为问题等,影响教育和成长。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1. 家庭关爱建立健全的家庭关系,加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2. 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3. 社区关爱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

4. 政府政策加强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健康。

四、结语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爱。

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助力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健康成长。

接下来,我们将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孤独与孤立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或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些留守儿童往往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感、焦虑、自卑、情绪不稳定等。

由于父母长期的外出,留守儿童往往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交困难和教育资源匮乏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和焦虑感,导致自卑和情绪不稳定。

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怀,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 学校支持:学校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他们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助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和情感支持。

3.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参与,增加他们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

社区还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关怀。

4. 父母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培训机制,教育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他们的孩子。

提供与父母沟通和关爱方法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5. 心理咨询: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学校、社区和家长都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村级组织
父母/监护人
学校教育
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实施帮扶制度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个别辅导3. 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需求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
社会支持
1. 政府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制定相关政策2. 动员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物质与精神帮助3. 村级组织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服务平台4. 推进城乡服务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能力不足,社交圈狭窄
普遍现象,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儿童
二、教育对策
对策方向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家庭教育
1. 父母或监护人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式教育2.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成长变化3. 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疏导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描述比 Nhomakorabea/情况孤独感
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导致情感缺失
普遍现象,约43.8%的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情感交流少
自卑感
因家庭状况、父母不在身边等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普遍存在,影响性格发展
心理压力
担心家庭经济、学习压力等
较高,影响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作者:宋健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01期
【摘要】我国留守儿童数量众多,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且多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导致多数儿童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

在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下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是政府、社会以及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关注共同解决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3-02
引言
由于我国的各区域中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以及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结构,使众多农民工子女被迫留在家乡。

据2012年教育部数据我国留守儿童总数超过6100万,同时一些“留守儿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如此规模的社会群体能否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的乡村小学中,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加上儿童父母位置缺失,常常将教师作为主要的心理依托,因此我国小学的乡村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影响,并学习相关的知识,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有效的开展。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家庭情感缺失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通常在隔代长辈的照顾下成长。

但隔代的长辈并不能替代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首先是生活照顾不够细致,由于长辈的年龄较大生活能力不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远不如其父母周全。

其次由于思维意识的差距,留守儿童很难与长辈进行有效交流,这很不利于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的培养。

再有由于对教育的理解不同,留守长辈往往只重视儿童生活上的照顾,对于情感需求缺乏观察,这些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感普遍缺失,难以形成对于爱的正确理解,传统儒家认为,对于社会的关爱起于人心中的亲子情感。

如果一名留守儿童无法理解家庭之爱,就很难引起自身对于社会的关爱。

(二)道德观错误
道德观的建立往往取决于儿童时期的生长环境,留守儿童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儿童,在道德观的建立上往往更加困难。

首先儿童的天性是需要群体关怀,但由于家庭的缺失儿童之间常常组建互助性质的小团体,这样的团体中往往充斥着对暴力的崇拜,儿童应有的道德观念也被江湖义气取代。

再有一部分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且道德修养不高,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
中常常使用包括体罚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这会在儿童的心理产生,可以利用权力倚强凌弱的观念。

还有在部分乡村中,部分拥有家庭背景的学生常会蔑视、欺负留守儿童,经过长期的积累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对于权力的畏惧和对社会的憎恨。

(三)缺乏符合本性的天真
多数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关怀,往往会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首先由于父母离开自己的原因是为了提高收入,所以留守儿童中普遍崇拜金钱。

其次由于在面对困难时既无能为力也无处撒娇,所以美好的童话世界在留守儿童心中逐渐消失。

再有由于儿童对于成年世界的天然依赖,导致了留守儿童常常结交比自己年龄更大的朋友,自然也就接触到更多成年人的生活习惯。

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早恋、泡网吧、抽烟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
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关键的是弥补儿童的家庭缺失,通过使儿童重新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帮助其寻找自身定位,从而塑造健康的心理世界。

由于家庭教育包含太多的情感寄托,以致没有哪种方法可以完全取代,所以在对儿童的辅导过程中可利用不同方法,分解完成家庭的职责。

首先心理辅导教师要定期拜访儿童的监护人,了解儿童的物质保障。

其次心理教师可以可以组建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助小组,使儿童可以得到情感上的帮助。

再有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帮助与儿童产生情感交流,并在一定程度替代父母的作用帮助学生成长。

还有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留守学生由于未能得到良好的照顧,被迫辍学离开家乡寻找父母。

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可在学校建立了学生寝室,使部分留守儿童可以在学校获得较好的物质照顾并在学校的生活过程中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

同时学生的家长也积极向学校捐助,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当地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得到了有效的弥补。

(二)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道德观
留守儿童的道德观产生偏差,主要原因是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缺乏关爱与规则且远离主流社会。

基于这一背景,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育应该充满关爱、建立规则并将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介绍给这些儿童。

教师可通过分组的方式,让留守儿童重新找到归属感,同时带领小组多参加社会活动,并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帮助孤寡老人,可以使儿童感到自己不仅是被帮助者也可以帮助别人,打扫公共卫生可以加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邀请一些老红军讲革命故事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常会遇到校外暴力事件,同时由于交通的局限,使得社会警力难以有效覆盖乡村地区。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用于面对困难并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教师可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劝导,使其交往善良的朋友,同时教师应当对当地的不良分子提出警告,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减少其对留守儿童的骚扰。

还有教师应当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同村的成年人形成对学生安全的保护,使留守儿童免受校外暴力的侵扰。

(三)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
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政府、社会与家长的共同参于。

政府层面应加强关注与政策引导,正确看待留守儿童的问题,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将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到干部的考核环节中,并且鼓励基层党员干部主动走进留守儿童群体主动担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师。

社会层面应当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用工单位可创造一些探亲机会让企业职工有更多的机会探望子女,同时有意愿的企业可以在经济上帮助一些有真实需要的留守儿童。

家长层面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政府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我国有着高达6100万的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的多数儿童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这些儿童由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导致家庭情感欠缺,交友不慎影响到正确道德观与法制观念的建立,甚至在许多留守儿童中出现了早恋、抽烟等恶习。

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需要政府、社会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利用多种手段弥补儿童感情缺失,通过教育建立其正确的法制观念,利用集体的约束力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尚慧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缺失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07):106-108.
[2]徐成虎.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引导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12,1(07):5-7.
[3]田建鑫,简颖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6):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