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国学(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全册国学教案(共19课时)

三年级全册国学教案(共19课时)

三年级全册国学教案(共19课时)三年级国学教案1、⼈之初教学⽬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个⼈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活会有什么影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性的理解。

启发⼤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导⼊《三字经》是古代⼩朋友上学的第⼀本书,是⼀本启蒙读物。

他⼀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朋友上学学的第⼀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以前中国发⽣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起学习⼀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诵读新句⼦:请⼀个学⽣上台领读,⼤家⼀起诵读三、讲解句⼦,阐释概念:1、⼈之初,性本善:“初”在这⾥就是“刚出⽣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个⼈在刚出⽣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步启发思考]教师⼩结:引出,同样的⽗母,⼀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法改变,⼈⼈⼀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和⼈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了。

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件事4、讲解养不教⽗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的第⼀个⽼师⼀般是谁?⽗亲应该对教育孩⼦负什么责任?在孩⼦的成长之中,⽗亲起了⼀个什么样的作⽤呢?讲了岳飞教育⼉⼦的故事教育当然是⽗母的职责,但是⼈终究要⾛进社会,要离开⽗母,进⼊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三年级上册背诵篇目第一单元:1、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馀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律吕调阳(lǜ lǚ tiáo yáng)。

云腾致雨(yún téng zhì yǔ),露结为霜(lù jié wéi shuāng)。

2、金生丽水(jīn shēng lí shuǐ),玉出昆冈(yù chū kūn gāng)。

剑号巨阙(jiàn hào jù què),珠称夜光(zhū chēng yè guāng)。

果珍李柰(guǒ zhēn lǐ nài),菜重芥姜(cài zhòng jiè jiāng)。

海咸河淡(hǎi xián hé dàn),鳞潜羽翔(lín qián yǔ xiáng)。

3、龙师火帝(lóng shī huǒ dì),鸟官人皇(niǎo guān rén huáng)。

始制文字(shǐzhì wén zì ),乃服衣裳(nǎi fú yī shāng)。

推位让国(tuī wèi ràng guó),有虞陶唐(yǒu yú táo táng)。

精品【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回自己的祖国去【第2课时】》课件

精品【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回自己的祖国去【第2课时】》课件

思考(重点):美国朋友给华罗庚送行,从他们的对话 中你体会到什么?
“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
表现出美国朋友的热情,反映了华罗庚在美国非常受人 尊敬,但是华罗庚更向往祖国。“您真的要走?”写出 了美国教授对华罗庚回国的想法不理解,侧面烘托出华 罗庚有一颗爱国的心。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朋友挽留他时,他坚决地表示自己是中国人,要为祖国尽力, 他认为只有将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 读时要体会华罗庚的一颗爱国之心,从而明确“我是一个中 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所蕴含的爱国热情,以此读出一位 海外游子的心声。
参考答案: 示例:“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本文讲述了华罗庚放弃了美国的洋房汽车,不顾
美国朋友的热情挽留,毅然回到了当时贫穷落后的中 国的故事。我们要学习华罗庚的爱国精神,作为中国 人,当祖国需要时,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投入祖国的 怀抱,并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我也要努力学习, 将来报效祖国。
1.华罗庚为什么回国?
教师点拨:从文中华罗庚与妻子、友人的对话中我们 可以体会到他急于回国的心情和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 参考答案:华罗庚之所以回国,是因为他认为作为一 个中国人,应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他希望把所有
报热 效爱 祖祖 国国
课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得知祖 国解放的消息后,毅然回国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他强 烈的爱国之情,从而告诉我们要学有所成,长大后应 当报效祖国的深刻道理。
推荐阅读
华罗庚勤奋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chuò)学在家。他 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更懂(dǒng)得用 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xī) 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 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 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

三年级 全部国学读本

三年级  全部国学读本

三年级国学诵读目录蝉 (3)蚕妇 (3)小景 (3)采莲曲 (3)送沈子福之江东 (4)山房春事 (4)春夜洛城闻笛 (4)峨眉山月歌 (4)塞上听吹笛 (5)山中问答 (5)大道曲 (5)桃花溪 (5)石头城 (6)秋词 (6)寒食寄京师诸弟 (6)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 (6)春雪 (7)惜牡丹花 (7)洛桥晚望 (7)登科后 (7)盘古开天地 (7)桂 (8)三年级国学必背(上学期)《论语》节选 (8)闲居初夏午睡起 (12)城东早春 (12)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12)兰溪棹歌 (12)听邻家吹笙 (13)霜月 (13)竹石 (13)官仓鼠 (13)社日 (14)江楼感旧 (14)咏月 (14)月夜 (14)秋晚宿破山寺 (14)寒食 (15)山亭夏日 (15)淮上与友人别 (15)猫斗 (15)莲 (16)三年级国学必背(下学期)《论语》节选 (16)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小景明.何景明草阁散晴烟,柴门竹树边。

门前有江水,常过打鱼船。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送沈子福之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是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山房春事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大道曲南北朝.谢尚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

车马不相识,音落尘埃中。

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国学吟诵课件三年级上第四课

国学吟诵课件三年级上第四课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天地无私无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 不施仁恩,让百姓自己发展。
天地之间,不就像个大风箱么?中间空虚无物, 作用却不穷竭,鼓动起来风吹不息。
·素解文意
老子把万物比喻成刍狗,是要说明天地之道是自然无 为的。老子又把天地比喻成风箱,中间空无一物,但只要 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生生不息,不会竭尽。
·素解文意 天地之所以能永恒存在,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
作、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如果一个人能以 天下为先,那么他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也会永远 留在百姓心中,从而得到与道一样不灭的长生,能 这样做的人就是“圣人”。
链接:寓言故事《彼此成就》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郊外你送我那荑草, 美丽真出奇。 荑草呵不是你有多美丽, 只因你来自美人的手里。
·字词释义
①姝:和下文的“娈”,都是女子美丽、美好的 意思。
②爱:躲避。 ③有炜:即炜炜,红而发亮。
品诗味 诗的第一节,男子在苦苦等待他的心上人,一
个娴静、美丽、多情的女子。 诗的第二、第三节,女子亲手送给男子彤管和
荑草,东西虽然普通,却是爱情的象征,因此价值 非同一般。同时,这也是男子爱屋及乌的反应。
分步练读
第四章
·文白对读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翻译:道是虚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深远呵! 它好像是万物的宗主。摧折锐气,消解纷争;含敛 光芒,混同尘世。隐秘呵!似无又似有。我不知道 它从哪里来的,好像产生在天帝之前。
拓展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11-14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11-14
一、引入
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背景音乐。古今之人都十分眷恋自己的家乡,因之,对“家乡”一词倍觉亲切,并赋予许多高雅质朴的代称,且常见于文人雅士的名篇和诗作中,今人对家乡则统以“老家”二字呼之,尤显得亲切感,出门在外的时候,多么希望听到乡音。我们的家乡正处在一个和谐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我们的家乡,关注我们的家乡,为我们家乡未来的建设而努力学习。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环节修改
教学反思
总课时:
年月日
课题
第课时
教学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深化文化认知的国学课程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深化文化认知的国学课程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深化文化认知的国学课程在当下这个时代,随着饮食和住房等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但是,当下很多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却显得单调和浅薄。

度依赖网络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因此,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不仅要注意到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应该注重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他们的文化认知能力,以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得以更好的展现自我,迎接人生挑战。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上,教师可以采用国学教育方案,让孩子们在中华传统文化范畴内获取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精神滋养。

以家喻户晓、通俗易懂的经典语录、寓言、民间故事、诗歌等作为教学媒介,载体,注重灵活性,方法多样性,将国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文化知识的点线面全方位教学,让传统文化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

当然,如何将国学知识传授给孩子,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何获得课程创新的启示,尽可能地巩固知识点,提高文化素养,将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教育者可要根据运用国学让孩子们深化文化认知的课程时,既关心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又要注意基本原则,注意教学方法,切实保证孩子们学到真正有用和实用的东西。

在深化文化认知的国学课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重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打牢基础在教学国学时,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教师可以设计多领域、多形态的教学内容,注重丰富的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讲解,从而完善国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中,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注重课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学国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们为何要学习国学,如何将国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深刻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内涵。

中华诵国学诵读教案三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诵读教案三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上册)教案甲马营镇实验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三年级上册)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着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集锦之古诗分类

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集锦之古诗分类

一、春景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二、夏景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三、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四、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五、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六、山水田园诗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一、谈话导入
信近于义①,言可复也②。——《论语•学而》
注释:
①信:所承诺的话。近:接近,符合。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
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②复:践行。
口惠而实不至①,怨菑及其身②。——《礼记•表记》
注释:
①口惠:空口许人以好处。
②怨菑:怨恨和灾祸。“菑”通“灾”。
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①,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在形象中感悟、理解“经典要义”,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台
课堂教学过程
一、阅读故事《曾子杀猪》
①让学生谈谈自己有没有不守信用的行为,鼓励学生养成恪守诚信好品质。
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经典要义”中名言的含义
二、生活实践: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矣④;不
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⑧!”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记载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冉求和闵子骞偶尔称“子”。
②孝: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tì): 通“悌”,即弟弟
④谨:寡言少语。信:诚实有信。
⑤泛:广泛。
⑥仁:指仁人,有仁德之人。
⑦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⑧文:古代文献。
子夏曰①:“贤贤②,易色③;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三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江上渔者教学目标: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

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江上打鱼的人。

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谁会读这首诗。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由朗读: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注释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注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及注释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赠花卿朝代:唐代作者: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及注释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注释(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竹里馆朝代:唐代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及注释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示儿朝代:宋代作者: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注释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

北师大三年级上下册古诗整理

北师大三年级上下册古诗整理

语文古诗100首过关卷(一)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每一首诗2分,错一字扣0.5分)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衷。

(诗经《采薇》)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

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作何!(项羽《垓下歌》)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6.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8.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民歌《上邪》请标出上邪〖yé〗二字的读音)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千千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0.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11.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在狱咏蝉》)1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中秋月》)13.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更却傍溪田。

(崔融《牧竖》)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15.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16.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近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艳艳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 第一单元知识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 第一单元知识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北京师范大学三年级中文版第一单元知识述评单元语文知识链接:1、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借助周围美好的事物去抒发自己的情怀。

2、抓住“发现”,理解“变化”。

3.不断变化的颜色是由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不同组合产生的。

重要能力:1。

学习格新旁边的新部首,继续练习独立读写能力。

2、理解“保卫”“威武”“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金钥匙”解释理解单词的方法,积累关于颜色的单词。

3.学习句子,复制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围绕关于颜色的习作,学习如何扩展写作的题材。

本单元易错知识或典型题例:1、辨析同音字。

住――注查――察进――近反――返2.积累描述颜色的词汇。

常见的颜色可分为七类: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等。

由于三种原色的混合不同,各种颜色各不相同,名称也有不同的变化和名称。

3、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颜色的使用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场合、地区、国家代表不同的意义,这些都与生活实际分不开。

单元作文指导:第一单元习作指导(一)材料准备1。

字汇金秋鲜红火红蔚蓝天蓝嫩绿碧绿翠绿金黄枯黄雪白五颜六色,清新淡雅,秋高气爽,满山红叶,枫叶如丹,金碧辉煌,芳香四溢北雁南飞秋菊傲霜2、佳句赏析田野:高高的蓝天上漂浮着几朵白云。

一群鹅一只接一只地向南飞去。

远处是一排排白杨,黄叶,随风飘落下来,仿佛黄蝶飞舞。

近处有一片金黄色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随风脑袋,泛起一层又一层的麦浪。

玉米涨红了脸,高粱笑弯了腰。

这丰硕的果实,给忙碌收割的农民伯伯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二)写作指导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颜色。

春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夏天是一个炎热而红色的季节;秋天是金色的收获季节;冬天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

学生必须喜欢四季玩耍,拥抱自然,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让我们一起开始,感受大自然迷人的色彩!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写一个特定季节的特定风景,比如“我爱秋天的田野”,只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这个地方秋天的风景和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 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 家谋划的事不尽心尽力吗?和朋友交往不诚心诚 意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 自己不了解别人。”

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
翻译: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 的话就能够兑现。 2.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
——《礼记· 表记》 翻译:空口答应给人好处而实际 做不到,就会导致被怨恨的灾祸。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 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到了这些诸侯国, 一定会听到国君们问政事,是孔子向他们提 出了请求呢?还是他们向孔子提出了请求 呢?”子贡回答说:“孔子具有温、良、恭、 俭、让五种美德,所以迎得国君们的敬重, 向他问政。孔子的请求,是不是与别人的请 求不一样呢?”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 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 正。”
9.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 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 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2. 有子曰:其为人而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 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 级,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 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 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啊!”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 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 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 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 他已经学习过了。”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 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 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 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 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 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在关于礼的运用上,和是最关键、 最宝贵的了。周天子的行为被大家公认为美, 原因就是无论小事大事都有礼,都以和为贵。 如果要说还有什么行不通的,那就是为了和而 和,没有礼的节制和约束,这样当然是行不通 的。”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 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 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 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 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 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有礼哩。”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对待骨、角、象牙、 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 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上天的恩赐呀, 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 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国学经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单元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守诚信
——《论语· 为政》 译为: 做人却不讲信用,怎么可以呢?
1.夫轻信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六十三章 翻译: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不重视的事 情,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2.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儒行》 翻译:儒者不以金玉为宝贵,而以忠信为宝贵。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 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 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 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 尊敬了。”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 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 谨慎,到有道的人去请求指教,这样可以 说是好学了。”
5.子曰:到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 民以时。 翻译:孔子说:“治理有兵车千辆的国家,应该 谨慎处理国事,讲诚信,节约爱惜民力,安排百 姓按照时节来种植。”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弟子进父母门就要孝顺,出自 己门就要敬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博爱众人而亲 近仁德。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就用来读书学 习。”
3.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 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荀子· 不苟》 翻译:说话没有定准,行为失去原则,只要有利 益,就往哪边倾,如果一个人这样就叫小人。
论语· 学而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 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 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 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
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翻译:信守承诺,仍然有人不相信有这样的 事,从未见过不守承诺的人会被人信任。
论语为政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星共之。”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 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 环绕在它的周围。”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 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