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阅读答案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dadd4a168884868762d6f2.png)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阅读答案朱光潜据我的教书经验来说,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
从此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一般青年对于文学的趣味还是很低。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纯粹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
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各人的天资不同,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感觉到趣味,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丝毫不感觉到趣味,也有些人只对于某一种诗才感觉到趣味。
但是趣味是可以培养的。
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
这件事实在不很容易。
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
记得我第一次读外国诗,所读的是《古舟子咏》,简直不明白那位老船夫因射杀海鸟而受天谴的故事有什么好处,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蒙昧真是可笑,但是在当时我实在不觉到这诗有趣味。
后来明白作者在意象音调和奇思幻想上所做的工夫,才觉得这真是一首可爱的杰作。
藏在草间阅读答案
![藏在草间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bc860d0912a21615792909.png)
藏在草间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7~19题。
藏在草间阅读答案乡村是藏在草间里的。
是啊,没有草的乡村是什么乡村?不管我从外回来,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时令节气,一踏到木镇的泥土,鼻翼里呼吸的味道就是草的味。
那种清芬令鼻翼发痒,你喷嚏的滑稽就是草香逗你的结果。
黄昏牛羊回圈,你看到他们的毛发上或皱褶里,不是草籽,就是苍耳子的那种带刺的颗粒。
草是不用播种的,有时席地坐在满是草的田埂上,随手抓一根草,用它剔牙,或者就拿在手里,用眼睛瞄,看汁液一点点渗出。
那是草提炼的雨水的留存,还是他们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人的心血来潮对草不是好事,他们受到伤害,但农人和他们的关系一直复杂。
草们要做牛羊的饲料,草们要做房屋的顶盖。
但他们与农人亲昵,父亲长说:老百姓和草一个姓,叫草民吧。
如果说草的生长使乡村有了些诗意,那也是乡村自己不了解的。
因为自己了解自己是困难的,草是修饰乡村和庄稼的,也许庄稼太实用,人们对庄稼多的是感恩,是庄稼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草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比如牛,比如羊,这又是低一个档次的,因这,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
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
但是一场雨后,你到了地里,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
草是那样的热烈,满地的青,是不是草尖和草籽都张开了小嘴,那些封闭了一冬的小生灵们,仿佛与节气与雨水有过契约击过掌,他们在雨水的搀扶下,都站立了。
我曾思索过父亲对草的情感,也许深层就是对土地和庄稼的情感,父亲苍老如残照,脸与手粗糟的像龟裂的枣树的干,黑糊、扭曲,骨节粗大如枣树的树瘤。
他的肩上四季有一个杞柳编的粪箕子,那里总有一些草或者干柴,喂养生灵或烧火。
当他中风后恢复得不是十分理想,他开始下地干活,我们那里叫薅草,他的步履蹒跚,手指不能灵活转动。
他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一亩地交出去,他说,这地就是一个根,空闲的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听听庄稼的拔节,即使不干活,蹲在地头弯腰拽几把草,也比坐在床上好。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c9d9b109aeaad1f346933ff4.png)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04课新题一、(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他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
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百度百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由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
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
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
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
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换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
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阅读去世》)材料三: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3。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的阅读答案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的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b2e0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6.png)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的阅读答案.do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36708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大运河——流淌千年的乡愁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大运河——流淌千年的乡愁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5d248f5335a8103d2201d.png)
大运河——流淌千年的乡愁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25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大运河——流淌千年的乡愁熊召政①莺飞草长的三月,站在黄鹤楼上,想起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便忽发奇想,能否雇一条帆船或者画舫,带上弦歌美酒,从胭脂色的波浪上,遇埠则歇,对月而歌,半醉半醒地航行到扬州去呢?朋友告诉我,偌大长江,再也难找到帆船与画舫了。
再者,扬州不在长江边上,即使雇到船只,也到不了那一片令李白痴迷的城郭。
我这才意识到,千年前的优雅与浪漫,早已是沉湮的古典。
②数年间,因各种机缘,我或者走在京杭大运河已经干涸的河床上,或者在它尚在流淌的河段上看夕阳下的浪影。
淤塞与疏浚,开凿与废弃,辉煌与衰落,保护与开发,似乎永远都有着诉说不尽的忧伤,展示不尽的画卷。
站在杭州的拱宸桥上,我希望看到从烟波深处摇来的乌篷船;在无锡城中的清名桥上,我总在想:为何脚下的流水,再也不能流到幽燕之地去听一听京韵大鼓,洗一洗北国的胭脂?③崛起于历史,必寂灭于历史。
就像寒山寺禅钟依旧,但客船不再;扬州仍不缺三月的烟花,但迎送游子的布帆,早已消失在水远山重的前朝。
④如果在历史版图上寻找中国古代文明伟大的标志,应首推长城与运河。
它们一个横贯东西,一个牵引南北;一个伴着铁马金戈,一个浸于桨声灯影;一个静态的阳刚,一个动感的阴柔。
但是,在世人的文明谱系里,长城却是要比运河的名气响亮得多。
长城上的雉堞与砖堡,至今仍让世界迷恋;而运河里的船队与波浪,似乎已经退出人们的视线。
⑤难道,那一条流动着繁华与锦绣的人造动脉,只能在屡遭虫蛀的线装书中寻找吗?河流死去的显著特征便是消失了桨声帆影。
这有点像沙漠上的胡杨,它保留了生长的姿态,但再也不能用绿色哺育大地。
⑥但运河是一部大书,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环境下阅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感慨。
有人问我,可以说“运河文明”这四个字吗?⑦从隋代开始,这条贯穿了几个庞大王朝的交通动脉,沟通了五大水系,串连起数十座湖泊。
选自《南风窗》现代文阅读答案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选自《南风窗》现代文阅读答案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https://img.taocdn.com/s3/m/9fbaf13ca2161479171128b6.png)
选自《南风窗》现代文阅读答案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现代文阅读答案(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一个是19世纪上半叶的玛丽·雪莱。
当时科学初兴,但她已警觉到科学家有可能走火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
一个科学家竟然东拼西凑做出了一个人造人,最后他后悔莫及,和他所造的人一起自我毁灭。
“科学怪人”现在已成了一个通用的隐喻,任何人类以科学手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食物,都叫做“科学怪食”。
另一个是加拿大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前几年在基因改造问题闹得很厉害的时候,她以一本《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以科幻小说的方式尽现无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乃是生命科学发展快速的阶段。
随着1962年DNA双螺旋构造的被发现,基因科学进入了黄金时代。
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但科学从来就不是价值中性的事务,科学的使用者是人,而人是个有七情六欲的自私动物。
当科学成了一种权力,科学的滥用、误用甚至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科学成了一种体制、一种商业、一种权力后,它的自闭和反动最好的例子即是美国卡逊女士的遭遇。
当年她发表《寂静的春天》,指出除草剂等化学药物造成生态的破坏,于是美国的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她发动排山倒海的围剿。
幸而当时主政的是肯尼迪政府,至少还有知识和判断力,才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
这显示出,当科学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和教育体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特权,一个恶势力,并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
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乃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农业公司,例如它可以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
种植这种玉米极为省事,可以大面积喷洒除草剂,少了许多经营成本。
再例如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蕃茄,可以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
喜雨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喜雨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805b3d4d8d15abe234e4b.png)
喜雨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10—13题。
喜雨亭记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0.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治:修建。
B.亭以雨名,志喜也。
名:命名。
C.雨麦于岐山之阳阳:山的南面。
D.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狱:监狱答案:选D项。
狱,诉讼案件。
1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惟江上之清风C.忧者以喜,病者以愈故为之文以志D.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选B项,皆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A项,才,副词;竟然,副词。
C项,因为,介词;来,目的连词。
D项,在,介词;从,介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喜雨亭记》一反亭台游记的通常写法,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交错并用,可谓运笔生辉,出手不凡。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文言文阅读答案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文言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d60c0f90f76c661371a7e.png)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
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
子以奸事我者也。
”乃烹之。
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
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
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
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
吾恐其伤汝等。
”遍饮而去之。
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
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
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
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
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
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
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
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
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劝:劝告B.社稷危,国家殆殆:危险C.子以奸事我者也事:侍奉D.穆公追而及之歧山之阳阳:山的南面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赵襄子围于晋阳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B.入多而无怨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C.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D.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无道以其无礼于晋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3分)①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②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③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④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⑤遍饮而去之⑥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236a559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a.png)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 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东方、影响中国,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 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 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 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 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 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 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尤为重要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 气。
贸然去读那些正在爆红的大众书,不管是政治、宗教的小册子,还是诗集和 小说,用他峻刻的话说,“凡为傻瓜写作的人,总会有一大群读者。请不要浪 费时间去读这些东西”。他呼吁人把时间花在阅读“具有伟大心灵的作者 的作品上”,他的意思是,“那些作者超越众人,他们的声音值得你去倾听”。
(选文有删改)
阅读思考 1.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说说我们还要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并且要“把阅读经 典作为我们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创造者可以从传统经典中吸取充分的资源与养料作为自己创新的 源泉。②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获得比较高级的智慧的追求。 ③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 环。④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转移社会风气的需要、 提高文化素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 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 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 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蒋口乡联合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蒋口乡联合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14d58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4c.png)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蒋口乡联合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4-6题: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①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②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③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④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⑤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⑥……鲁侍萍: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
(自语)⑦哦,天啊,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⑧4. 对语段中标明②④的周朴园的两次问话反映的心理活动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A. 她肯定是来找她的女儿四凤的。
B. 她也许是无意找来的,但必须早点打发她离开。
C. 她此来必有目的,一定是来敲诈我的。
D. 我得先把她镇住,取得主动权。
5. 选出对标明③⑤的两句话的表达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A. 她认为三十年来受的苦是命中注定的,同时也说明了她对不公平的世道的愤怒和不满。
B. 这表现了她的宿命论思想和性格的软弱无能,只能以责怪自己来解释自己所受的苦。
C. 这是她从根本上对不公平世道的坚决斗争。
D. 说明她不能理解三十年来受的苦到底是谁造成的,只好认为是命运安排的。
6. 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之前,处处表现出不忘旧情,而一旦认出,态度陡变。
对这种陡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周朴园对鲁侍萍从来就没有一点真情,他保留旧家具之类的表现,全是一种伪装。
侍萍到来后,他的本质才完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B. 周朴园和鲁侍萍曾有一段旧情,因此他对侍萍有一点怀念,对自己年轻时所做的伤天害理的事,也有过内疚。
但这种怀念和内疚都是以侍萍已死为前提的。
侍萍一出现,他意识到将危及自己的名誉地位,态度便突然变化,这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性格复杂的一面。
高考-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27c95adf8c75fbfc77db2a1.png)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00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从懵.(mē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
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2.(5.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含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蜂、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3.00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现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汪涌豪《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节选)》高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汪涌豪《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节选)》高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4cfb877232f60dccca182.png)
汪涌豪?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节选〕?高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文学的意义与价值要真正得到实现,端赖读者的参与和确认。
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并且不是简编本、图说本,少看那种过把瘾就完的注水文学,并不再满足于“浅阅读〞带来的轻松体验。
追逐流行在年轻人而言虽可理解,但我不能不说,任何对流行的追逐都是缺乏主见和定力的表现。
它的意义在传播中或许会被无限放大,但终将被时间遗忘。
这种遗忘,大家一定经历过。
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文学比选择职业要容易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困难得多。
虽然,现在文学正以异常活泼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但我要说的是,这种活泼的进入并不能说明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已被人充分地认知。
有时情况恰恰是这样的,当人们在说文学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
这自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关注重心和欣赏趣味的改变有关,但也与创作和阅读双方对文学意义与价值的认知缺乏分不开。
我们都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这只是就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而言的。
如果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这样的定义显然太过薄弱,尤其缺少对由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把握。
而一旦基于这样的系统把握来看文学,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它是语言艺术,不如说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更准确些。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
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一个以物质来衡量和平准一切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重当下轻未来、跟着感觉走的“存在迷失〞,还有目标丧失、深度感缺乏的“形而上迷失〞有所抬头。
国人眼睁睁地看着欲望在生活中横行,在精神领域奔跑,变得日渐紧张和焦虑,有时又感到空虚、脆弱或急躁,有着身心不得盘旋的疲累与窘迫。
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为什么还会对文学感兴趣,会自己掏钱买小说,或试着写小说呢?不正是为了求得这种精神的拯救与摆脱吗?不正是感到在文学中,自己可以释放浪漫,获得心的平静和自由吗?文学既可以表现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一切的复杂世相,并适度地予以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从而让读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实与可信,更重要的是,它还批评它们,让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从而至少在那个时刻,把自己交给了神圣的真理与正义,进而培植起理想,修养出道德,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
菲翔学校高考一轮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第2节 分析综合 试题
![菲翔学校高考一轮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第2节 分析综合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0f234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1.png)
墨达哥州易旺市菲翔学校第2节分析综合(20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根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消费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风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一样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方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可以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开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构造为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进步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到达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阅读的真正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的真正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3d828d15abe23492f4d66.png)
四、阅读下边文章,达成(10—— 12 题)( 10 分)阅读的真实意义真实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原因的,从书本中获取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忘餐废寝。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好而绚丽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余娱乐活动的根本特点,即它是不依靠其余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经过阅读,我们最后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类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趋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天一定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先人讲“三日不念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这其实不只是在讲旁观者的感觉,更是在提示自己,不念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册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录着高妙奥妙的思想,或传达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摆列为巧妙而华丽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将从头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假如说和别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表现一种难得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吵闹,却没法和自己沉静地相处片晌。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类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单独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临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久之物进行片晌的凝视。
而这,正是精神人品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我们倡导阅读,并不是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断。
阅读不是为了躲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别人。
从阅读中,我们不单在与崇高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解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沉、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单包含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含历代经典作家们创造的精神空间。
经过这类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轻柔、平庸,学着更深地理解别人与世界,更具包含心和同理心地对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点与不足。
高三语文大一轮3读3练 第3周周4 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三语文大一轮3读3练 第3周周4 Word版含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98c8581f121dd36a32d82e3.png)
下列句子都存在表意不明的毛病,请修改。
1.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答:2.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答:3.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答:4.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答:5.有人认为,不少电影剧本浮在生活表面,对题材挖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答:6.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答:7.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答:8.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答:9.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答:10.“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答:11.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答:12.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答:13.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答:14.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答:15.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马罗大叔节选阅读答案
![马罗大叔节选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6e5683b3567ec102d8af5.png)
马罗大叔(节选)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马罗大叔(节选)阅读答案陈忠实饥饿像洪水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我走出门,村巷里死一般沉寂。
没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
正在孕穗的包谷林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包谷棒子的腻腻的甜香气味,我在水渠边站住了。
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杆子,掰下一个又肥又粗的棒子,三两把撕掉嫩皮,蹲在水渠沿儿上啃起来。
包谷粒儿里的乳汁竟然溅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
嫩包谷粒儿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烂,就滚进肚子里去了,几乎尝不出什么味,只觉得十分香甜。
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丢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又一个包谷棒子,却猛然看见一个人,正站在三五步远的大柳树下。
我一惊,一愣,从身影和体形上,立刻辨认出来,那是马罗儿,终年四季给生产队看守庄稼的老光棍儿。
我也不知凭什么勇气,没有撒腿逃遁,也没有向他求饶,而是毫不动摇地把那个已经抓摸到手的包谷棒子,“咔嚓”一声掰了下来,三两下撕开嫩皮,蹲下身,又啃起来了。
“哼!你倒胆大——”他冷笑着说。
“跟我走!”马罗吼着。
顺着水渠往东走,我就看见一盏马灯萤萤的亮光,那马灯正挂在老光棍住的庵棚上。
“坐下!”他的头一摆,对我吼喊。
“啊……嗨嗨嗨嗨嗨……”突然间,他放声大哭起来,那粗哑的男人的哭声,从他喉咙里奔泻出来。
像小河在夏季里突然暴发山洪,挟裹着泥沙、石头和树枝,带着吼声,颤动着四野。
马罗伸出双臂,把我抱住,硕大的脑袋压在我的胸膛上,哭得更加不可收拾。
他粗壮的身体颤抖着,两条铁钳一样的手臂夹得我的肩胛骨麻辣辣地疼了。
松开抱着我的手臂,他哭溜着声儿颤颤地说了一句:“咱们……好苦哇……”我再也支撑不住了,心酸了,腿软了,一下子坐在茅草庵棚门口的树根上,双手捂住脸颊,哭起来了。
老光棍马罗,像疯了似地在庵棚前的草地上,跳起又落下,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假积极’!你欺哄毛主席,放你妈的臭‘卫星’!你得了奖状,叫俺社员跟受洋罪——啃生包谷棒子!”戒备,羞愧,所有这些复杂的心情,全都随着马罗的骂声跑掉了。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达标检测题解析版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达标检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d863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5.png)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达标检测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的日常交谈总是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书面语则主要用来满足我们对抽象思维的需要。
长时间以来,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网上我们也只能以书面语来交流。
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无奈才会用纯文字来交流,这种情况下就要做精简。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把符号分为“表达”和“指号”。
在他看来,所有的发声的言语都是表达,一说出来就能起到传递意义的作用。
说话者要表达的意义当下对听话者呈现。
当我们用书写来传达意义时,会失去语音表达所具有的当下性和直接性。
言语(书写)使得人类的发现可以代代相传,并且可以对原初的发现不断改善和添加,但导致发现的意识状态和意识活动是很难通过书写保留下来的。
现在各种图像使我们有望传达我们的意识状态。
________________。
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在《因为互联网》一书中说:“古典和中世纪的文本只会描述人物做了什么,不会描述他们的精神状态,近代的作品有了独白,人物表达他们的思考过程(如哈姆莱特和朱丽叶对死亡的思考)。
随着小说的出现,无所不知的讲述者可以暗示角色自己也不能充分理解的意识状态,20世纪的现代派作家开始唤起读者对某种精神状态的真实体验。
”现在更进一步,表情符号等东西可以让我们不仅是精神状态的读者,也是它们的作者。
我们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达发呆、奸笑、难过、抓狂等。
麦卡洛克认为,表情符号并不是一种新的语言,但它是语言有益的补充。
“表情符号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它们是一种语言,而是因为它们不是一种语言。
它们不是要在词语的主场跟它们展开竞争,增添的表情符号是为了表现另一层含义。
字母表示声音,标点表示语调,表情符号和其他图像则填补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的支柱:表达我们的手势和物理空间。
表情符号介于文字和图像之间,是一种表达我们的意图、在线分享空间的灵活的方式。
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阅读答案
![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51726bdaef5ef7bb0d3c9f.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
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
去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
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
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我们无意否认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而只是想提请注意,媒介的变化已然掩夺了阅读的本意,但大多数人对这种变化太不以为意了。
尽管生活中,他们不认为开车可以完全代替走路,赏览风景,尤其僻远的美景,更是非走路不可。
但一回到阅读,认知就发生了偏差,对读图、读网不能代替读书的认识,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清楚。
相反,忘记由文字构成的书籍,因符号抽象,常呈现为一开放的结构,在引发人书对话过程中,能唤起人往复思考,是最锻炼人脑的活动。
其中经典阅读,尤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而音画构成的具象,多刺激感官,不触及心灵。
耽溺日久,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进而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
严重的,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
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对此,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
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
可事实是,尽管现实世界无限广阔,虚拟空间更丰富多彩,但如果人们对它的贪恋是以牺牲自身与客体世界的区别为代价,就太不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经典的定义也无须再做论证,套用库切《何谓经典》中说的话,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
当然,撇开其讲演的特殊语境,那些历经后人最诚挚的颂扬而光景常新的作品,无疑也在其列。
越是越出惯常的理解,不能仅将经典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因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有深刻周彻的肯认,对人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并精鹜八极,鞭辟入里,也都是经典,都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
传统人文社科类经典大多着力于揭示人与世界的终极奥旨,字里行间,洋溢着个人与人类及宇宙深切的同体感。
那种既重视个体世间安顿,又时时仰望精神天空,不懈追索两者相携相成的执着与热忱,还有让一己放心落下的同时,努力让人类全体身心和谐的高尚追求,是人自身全部尊严的最好注释。
其中,作为“知识之王”的哲学经典,尤其具有范式意义,尤应认真阅读和了解。
一方面,它强调主体的自由出场和自我证明,故在根本处与文学艺术相近。
好的艺术经典以形象诠释人生,好的哲学经典(有时包括宗教经典)则以抽象演绎人生。
它们探讨的虽是“宇宙秩序”,但归结在“生活秩序”,面对同一个世界,回答同一个问题,所以可相资相益,相互参证。
这也是许多时候,一个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诗人的原因。
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认识到,这个出场和证明有其更决绝的姿态和更犀利的表达。
它不以叙述性的描写渲染为满足,而重在反思与究问,并且在本原性的究问方面有时还远胜于科学,故更能体现主体思考的问道特性。
对科学来说,主要是答案;对哲学来说,主要是问题。
它提出和究原这些问题,并让你在这种追究中做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裁量事理,度衡一切,有解构的冲动和批判的本能,是为“君子不器”。
这与那种懂得一切,但不能发覆的“知道分子”是完全不同的。
艺术经典与人文经典虽都指向世界的本质和人性的根底,但前者的达成端赖后者的积养。
你或许觉得,文学有故事,重抒情,更能体贴个体生命,但真所谓人生到处无往而非问题,后现代的世界图景更是如此,当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臵换成“每一个障碍都摧毁了我”,其间的变迁,是仅用文学解释不清楚的。
这个时候,以这样的视野,你所习知的文学,其实已远不仅仅是故事和抒情了,它背后有更深广的哲学。
并
且,因为这种哲学,这个小说也不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代言,它关涉多多,指向悠远。
所以,如何养成在两者交互中理解和体悟经典的意义,在今天显得特别重要,阅读收益的大小,也端赖这种交互的贯彻是否彻底和有效。
(摘编自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
178.正确有关“经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那些经历政治强权、宗教高压及传统保守思想等的残酷镇压、无情打击后仍能流传下来的作品堪称经典。
B.那些受到后人最诚挚的颂扬,并且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都能够经久不衰、光景常新的作品,无疑也在经典之列。
C.经典除了人们普遍认同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还包括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和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
D.衡量著作是不是经典要看它是否关心人的处境和命运,是否体谅人的内心经验,并能否做到精鹜八极、鞭辟入里。
17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的人文社科类经典大多着力于揭示人与世界的终极奥旨,其中处处洋溢着个人与人类及宇宙深切的同体感。
B.传统的人文社科类经典往往既重视个体世间的自下而上发展,又时时关注精神追求,并拥有努力追求两者相携相成的执着与热忱。
C.好的艺术经典与好的哲学经典都可以诠释和演绎人生,而且二者都是面对同一个世界,回答同一个问题,二者可以相资相益,相互参证。
D.哲学经典强调主体自由出场和自我证明,所以在根本处与文学艺术相近。
它不以叙述性的描写渲染为目标,而重在反思与究问。
180.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不管是遭到摧残、打压,还是备受推崇、颂扬,它都能保有其光芒,成为后人汲取精神营养的宝贵财富。
B.哲学往往比科学更能体现主体思考的问道特性。
它提出和和究原问题,并让人在追究
过程中做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C.文学有故事,重抒情,更能体贴个体生命,所以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置换成“每一个障碍都摧毁了我”是难以用文学来解释的。
D.阅读文学经典,如果忽视其背后深广的哲学,只关注故事和抒情,那么这些经典带给读者的只是作者个人的代言,难有更深层的阅读收益。
【答案】
178.D
179.C
180.C
【解析】
178.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项,以偏概全,原文中“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有深刻周彻的肯认,对人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并精骛八极,鞭辟入里”是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成为经典的原因,依据原文不能作为“衡量著作是不是经典”的标准。
17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C项,曲解原文,“它们都可以诠释和演绎人生”曲解文意。
180.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强加因果,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置换成“每一个障碍都摧毁了我”,是“人生到处无往而非问题”的例子,二者并非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