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构图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知识结构图

六年级数学知识结构图

游戏规则的 公平性
可 能 性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
第八单元
放大
分数混和 运算 运算
图形的 变换 圆的认识
圆的 和 分


圆的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第九单元
确定路线
结合律 交换律 分配律 应用
运算律 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先算括号 运算顺序 分 数 混 合 运 算
简单运算 数学应用
问题解决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
应用 感知
认识
应用 必要性
产生和 意义
认识及 应用

产生和意义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
第七单元Biblioteka 可能不可能一定 应用
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分 数 乘 法

第二章知识结构图
圆的特征 圆的认识 画圆 设计图案

概念 圆的 圆的 图 图 的 的 计 圆 计
第三章知识结构图
分 数 除 法
1”
第四章知识结构图
比 和 按 比 例 分 配
第五章知识结构图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图形运动和 位置确定
认识比例尺
比例尺
解决问题
确定位置
图形位置的确定

第三章 分镜头台本的画面构图

第三章 分镜头台本的画面构图

图3-1-18 动画片画面当中前景的物体与画面构图的关系
(2)背景的位置构图 背景是指画面中的最后一层景物,是观众所看到的最远距离,也是人 物和前景可以遮挡的最后画面。如图3-1-18b所示,画面的前景是一 块大石,石头离观众的视线最近,没有任何物体遮挡它。中景是山崖, 有个人在山崖的树下睡觉,作为中景,这是观众的注意力最为集中的 地方。而后面的群山是离观众最远的景象,而且在后面没有任何场景 或人物出现。
图3-1-5 可以从图中的指示线看出每个分镜头画面的构图形状
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是在很多门类的艺术当中出现的最多的 一种构图方式。九格构图(也叫三分法),九格构图是将画面分成 用水平和垂直的三条线分成相等的九个格子。 如图3-1-6所示,通过这种构图的安排,突显了画幅中四个点的存 在,每一个点的位置设计都决定了被摄物体不同的画面构图,具有 很强烈的方向性、不对衬性,赋予构图一定的空间、距离、透视。 除了九格法的构图方式外,还有很多种构图方式。
图3-2-6 动画片镜头画面当中的线条节奏
3、矩形 矩形可以代表逻辑、文明、控制、或是现代美学。图3-26b所示,当矩形出现在一个画面的构图当中,最直接体现画 面的稳固,但是却缺乏生命力。因此在使用矩形时一定要考 虑前后画面镜头之间的衔接,充分地利用矩形构图推动故事 情节的发展。 像圆形和线条那样给出图示如图3-2-6c。
4、主体在镜头画面中的构图特点 在构图中,需要被着重表现的主体应该设计在画面的突出位置上, 也就是主要位置。画面的构图原始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主体,突出情 节。其它元素的都是围绕主体,而进行组织和构成,是画面的构图 陪衬和气氛渲染的辅助。如图3-2-15所示,,构图要有主次,主 体之外的构图要简洁明了,人物关系明确。
图3-1-6 动画片分镜头台本当中构图画面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 ppt课件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 ppt课件
图底反转的共用构成形式按其特征可以分类为: 共线共用形、共面共用形、完全共用形
平面构成
1、共线共用形 概念:共线共用形是以边缘轮廓线的共用为特征,两形缺一不可、严密契合,是一种黑白正负形, 轮廓线的共用时构成图底反转的基础。
《昼与夜》M.C.ESCHER埃舍尔(荷兰)
平面构成
2、共面共用形
概念:共面共用形的特点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共用部分空间,是图形 的局部共用。我国的传统图形中这种形式很多。
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基本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 1)以几何形为基础; 2)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用与改造构成的基本形。 1)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基本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 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基本形。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 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 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平面构成
《F》系列
平面构成
2、图底关系的运用
《两个不同性别的腿》
明代成化皇帝 《一团和气图》
《六子争头》
平面构成
3、完全共用形 概念:完全共用形的特点是指一个装饰组织从不同的方向上看是不同的图形,图形 全部共用。
平面构成
作业 四 20*20CM图底反转一张。
平面构成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 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三章:构图1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三章:构图1

三角形构图之正三角
正三角形, 象金字塔一 样,底边与 画幅的横线 平行,两条 斜边向上汇 聚,其尖端 有一种向上 的动感。
三角形构图之反三角
反三角形与正三角 形相比,效果完全 相反,它具有一种 强烈地极不稳定的 感觉
直角灵便
直角三角形,就是侧三角形,是不等边的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直线, 底边为横线,立在画面一侧。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大都 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对三角 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 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 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 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 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灵活多变,很 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1、不同的摄距与画面的效果
•不同的摄距会带来画面景别变化:远景、全 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擅长表现力,一般来讲 “远取其势、近取神”。
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于景物的气势 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整体性而忽略其细节
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于表现景物的全貌及其 所处的环境特点。
《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幅照片,就是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左直边是 年久失修坍塌了的一个敌楼,底边的长城虽然已不整齐,但仍然牢 固而稳当地座立在群山之中,远处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峻岭之巅, 更加显得雄伟壮观,年代久远。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特点,不论从 外形上还是内涵上均在这幅照片中得到了展示。
对角线构图组 成的画央,能 够引导读者视 线沿着线条的 指向运动,使 画面增强运动 感,使被摄景 物产生活力。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 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 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 求之一。 要使画面均衡。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 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 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 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 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 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效果好坏与作者的 审美能力、艺术素质有关,要多加实践和学习, 一定会掌握这种构图形式,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第三章 绘画构图与

第三章 绘画构图与

一、绘画的视觉经验 对光线强弱的感受——视觉对光很敏
感。光的对比越强,视觉越清晰。
用光来强调主要对象,用光来塑造立 体感觉。比如荷兰画家伦勃朗常以光 突出人物的头部或主体人物。
印象派画家更是把光作为终生的课 题来研究。纳比派画家博纳尔也把光 作为画面结构的一部分来对待。
对颜色的感受——视网膜对不同波长 的颜色、、对不同部位色彩的感受不 完全相同。如对红色就特别敏感,黄 次之,蓝绿等冷色更次之。
交通管理信号标志:红色为危险,黄 色为警告,绿色为安全。
视觉心理学研究发现,同一种色彩处 在眼睛的视网膜中心和处于边缘是完 伞不同的,中心部位突出,边缘部分 的辨色能力逐渐减弱。画家处理构图 时,将画面中心以外的物象色彩的纯 度与彩度都相应降低,以突出画面的 重点。
对距离的感受——视觉辨别细节的 能力与视网膜上映象的大小有关系, 与物体的距离有关。远处模糊、近处 清晰的现象,从而在我们脑中形成了 距离、空间感。
距离感 二、透视原理 透视的发现成为15世纪意大利绘画的主要特点。画家
马萨卓等人以光学和数学为基础,建立适应观众位置的 成像法。描绘物都与人的视点相适应,科学总结相同物 体近大远小、级差变化和平行线集中的规律,创立了透 视学。目前仍是绘画应用最广泛的解决空间问题的手段 之一。
除形的空间关系外,还有色彩透视空间(即近鲜明、远 灰暗,近清晰、远模糊,近暖、远冷……)。
一个灰色图形,在黑背景、白色背景、红色背景、 绿色背景上的感觉不同。这是图形经过对比后在视觉 上产生出的补色效果。如果我们把许多乱线中长方形 用粗线或其他颜色勾一下,则能一目了然。
二、视错觉与参照物
所谓视错觉,知识判断同观察的客观状况相矛盾的 一种现象。
例如有名的“缪勒一莱依尔错觉”,同样长的 两条线段,被看成不一样长,这是由箭头开口 方向不同形成其整体结构不同而产生的视错觉。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结构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结构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构图整体结构图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辩证唯物论物质世界与人的实践存在形式:运动、时间、空间世界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普遍联系基本特征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马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克原因与结果思现象与本质主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义可能与现实哲偶然与必然学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过程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论认识的循环性和上升性认识的真理性真理观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与谬误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社会存在社会本质和社会的实践本质基本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社会历史进程社会发展和人的本质和价值人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第一章结构图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哲学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一性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主观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马克第二性问题思主不可知论义哲历史根源和阶级基础学是马哲产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科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直接理论来源的世哲学的基本主观条件界观特征科学性和方马哲的本质革命性法论特征实践性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马哲与现代的两大流派人本主义西方哲学马哲与现代西本质区别方哲学的关系相互影响深化了马哲的宇宙观现代科技革命对证明丰富了马哲的一系列马克思主马哲与现代马哲的丰富和发展基本原理义哲学与科技革命拓展了马哲的研究领域现时代马哲对科学技术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提供哲学论证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哲学中国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章结构图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范畴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物质及其的意义义反映论存在形式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存在形式时空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时间和空间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实践的本质: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主体世界实践的要素实践客体的物实践手段质性物质世界客观现实性和人与实践的特征自觉能动性的实人的实践社会历史性践活生产实践动实践的形式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造成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的意义造成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性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物质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劳动的产物统一性与意识本质: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实事求是功能: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和人工智能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第三章结构图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普遍联系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普遍联系中的系统基本特征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规律客观性和层次性永恒发展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矛盾是事物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对立统一发展的动力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联系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和发质、量、度展的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规律基本规律质量互变量变和质变及其规律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核心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事物联系的环节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原因与结果:揭示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现象与本质:揭示事物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的相互关系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揭示事物是内在要素与结合方式的统一可能与现实:揭示事物发展中现在和未来的历史关系偶然与必然:揭示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第四章结构图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认识的本质主体与客体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的关系价值关系: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与实践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认识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本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质和认识的过程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必要性过程到实践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条件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上升性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认识的真理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补充相互对立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归纳和演绎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第五章结构图地理环境: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存在人口因素: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和社会实践本质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社会本质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有机体劳动资料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社会经济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人类结构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社会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的本政治制度质和要素法律制度结构社会政治政治法律设施结构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政权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核心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类型社会意识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相对独立性自身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艺术社会观念观念形态道德结构的构成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功能观念形态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功能的功能对社会活动的调控功能对社会生活的创新功能第六章结构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基本动力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直接动力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与技术本质特征创造性社会特征探索性发展连续性规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科学技术科技作用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结构的变革史创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造者科教兴国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历史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历史人物人民群众个人历史作用反动人物:阻碍历史发展普通个人:参与历史群众路线的内容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第七章结构图经济社会形态社会形态自然历史过程技术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社会的世界历史进程历史进程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社会辩证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性人的本质多层次性社会一切社会关具体性发展人的本质系的总和历史性和人和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及其关系的发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实现途径:社会实践展主体自身条件人的价值实现条件机遇社会发展必然王国自由与必然自由王国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的特征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自行消亡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沪科版物理第三章知识结构图2

沪科版物理第三章知识结构图2

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体系:
声的世界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约为340m s
回声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能听出回声的条件:回声与原声时间相差0.1秒以上
回声的应用:利用回声测距离
乐音与噪声
乐音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
乐音的三个特性
响度
音调
音色
噪声
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
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超声与次声
超声
高于20 000Hz的声音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破碎能力强
次声
低于20Hz的声音
能量很高的次声波破坏性强、危害大。

商品摄影 第3章 商品拍摄的构图与用光技巧

商品摄影 第3章 商品拍摄的构图与用光技巧
1 方位与角度的变化 2 商品拍摄的构图技巧 3 网店摄影中的两类光源 4 光质变化影响光影效果 5 拍摄不同材质商品的用光技巧 6 优秀商品图片的拍摄技巧
三、网店摄影中的两类光源
1
易于使用的自然光
2
可精确控制的人造光
三、网店摄影中的两类光源
1 易于使用的自然光
自然光是指自然界产生的光线,最主要的自然光是指太阳发出的光线。对于网店商品 拍摄来说,太阳光有着人造光无可比拟的一些优势。
正午时候,阴影面积最小
上午和下午是运用太阳光进行商品拍摄的比较理想的时段。
三、网店摄影中的两类光源
2 可精确控制的人造光
常用于网店商品拍摄的人造光是闪光灯、影室灯与三基色灯。
使用人造光的最大优势是一切变得更加可控,例如,灯光的亮度、照射的角度、灯光
的色温等都可以轻松地进行控制。拍摄者还可以使用组合灯光或组合不同的灯光与附 件,获得不同的照明效果,并且不受时间、天气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软光展现商品细节
四、光质变化影响光影效果
晴朗天气时的阳光,或者没有安装任何柔光 附件的灯光通常会产生硬质光,也就是通常 说的硬光。
1 硬光展现立体感与表面质感
在网店商品拍摄中,硬光的作用主要是增强 商品的立体光拍摄钻戒
四、光质变化影响光影效果
光质就越柔和。
2 软光展现商品细节
使用安装了柔光箱的灯拍摄的相机镜头
大基本要素。想要拍摄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商品照片,其中一个诀窍就
是学会用光与构图。本章主要从商品拍摄的构图与用光技巧两个方面
来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商品的拍摄。
Contents 目录
1 方位与角度的变化 2 商品拍摄的构图技巧 3 网店摄影中的两类光源 4 光质变化影响光影效果 5 拍摄不同材质商品的用光技巧 6 优秀商品图片的拍摄技巧

《摄影与摄像》第三章 影像拍摄艺术基础

《摄影与摄像》第三章  影像拍摄艺术基础

三 色彩特性
色彩感觉的具体含义应为心理学中的一种心理效应现 象,是指感知某一色彩时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当人的 感官受到某种色彩刺激时,所引起心理、生理或情绪 的变化。
色彩特性大致可分为:1、远近感觉 2、大小感觉 3、进退感觉 4、冷热感觉 5、轻重感觉 6、胀缩感 7、动静感觉 8、快慢感觉 9、明暗感觉 10、软硬感觉
3 中景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中景人物 中,动作、姿态和手势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4 近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取其神”是近景表现的特点。近景拍摄人物,面部表 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近取其质”:重在表现好物体的 色彩、纹理、质地。
5 特写
特写是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 的内部特征。如人物的眼睛,人的手,另外特写下的一朵 小迎春花,一株小草芽,一朵荷花,一片红叶等等都能给 人以生命的欢悦。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 蓄,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在影视编辑中,常常被用来插 画面或转场。
4 画面顶天立地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 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作 品显得拘谨、死板。建议在被摄主体四面都留有余地。
章节目录
第二节 拍摄三要素:距离、方位、角度
一 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 变化的关系。拍摄距离的远近变化,体现在照片 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 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一 构图的概念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 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 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各部分 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 的画面。 摄影构图习惯叫法是“取景”。

《短视频制作实战技能》第3章短视频拍摄用光与构图

《短视频制作实战技能》第3章短视频拍摄用光与构图

3.2.2 景别
大全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大特写
3.2.3 环境与透视
前景 背景 环境构图禁忌 画面的透视 摄影摄头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动静变化及取景构图所产生的画面 结构,形成各种构图形式。根据画面构图形式的内在性质,可将其分为 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
短视频制作实战技能
第三章
短视频拍摄用光与构图
学习导入
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本章将 带领读者认识短视频拍摄的用光和构图,了解拍摄时光线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学习 在拍摄时不同构图对拍摄主体的不同影响,通过了解和掌握视频短视频在拍摄时画 面构图元素和布局,从而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短视频。
3.1.1 光的作用
光在摄影摄像中的作用
1.照明作用(使被拍物体清晰可见) 2.造型作用(表现被拍物体的质感及轮 廓) 3.表意作用(通过被拍物体传递思想感 情) 光对于摄影、摄像作品的作用就如同文 字对于文章的作用一样,它既是载体,又能 表现内容。
拍摄主体作用
3.1.2 光的分类
自然光 人工光 混合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光在摄影、摄像中的作用。 ✓ 了解摄影、摄像中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三种光的特点和作用。 ✓ 掌握摄影摄像构图法则。
技能目标:
✓ 能够利用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进行不同光线下的摄影、摄像。 ✓ 根据景物和拍摄主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摄影和摄像。
3.1
光在摄影、摄像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摄影、摄像是用光 在作画。
3.1.3 光位
正面光 前侧光 侧光 后侧光
逆光 顶光 脚光
3.2 取景 构图
取景就是选择恰当的拍摄范围,将景物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画面上, 使拍出来的照片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取景其实也就是构图

第三章 摄影构图与取材

第三章 摄影构图与取材

风光摄影构图技巧
一、 吸引人的景物 二、 避免居中 三、 构图三分法则 四、善用前景 五、简单 六、导入线 七、天空 八、纹理 九、负空间(negative space) 十、参照物
第三部分 摄影取材
取材:选择拍摄对象和选择拍摄角度。 条件:一定的艺术素质,对景物有观 察 、了解能力。

5).线条
线条在构图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座雕塑 具有优美的线条,但杂乱的背景掩盖了其特 征。
A、垂直线条:可以促使视线上下移动,显示 高度,造成耸立、高大、向上的印象。 B、水平线条:可以导致视线上下移动,产生 开阔、伸延、舒展的效果。 C、斜线条:会使人感到从一端向另一端扩展 或收缩,产生变化不定的感觉,富于动感。 D、曲线条:使视线时时改变方向,引导视线 向重心发展。 E、圆形线条:可以造成人们的视线随之旋转, 有更强烈的动感。
5.框架
6.避免遮盖
列举13 种构图
1.均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 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 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 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 殊风格的物体。
10.小品式构图 通过近摄等手段, 并根据思想把本 来不足为奇的小 景物变成富有情 趣、寓意深刻的 幽默画面的一种 构图方式。具有 自由想象、不拘 一格的特点。本 构图没有一定的 章法。
11.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中心位 置,而四周景物 呈朝中心集中的 构图形式,能将 人的视线强烈引 向主体中心,并 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 鲜明特点,但有 时也可产生压迫 中心,局促沉重 的感觉。
近景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图文课件最新版-第3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图文课件最新版-第3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比如:
概率统计
比如:
1 x y 0
F( x, y) 0 x y 0
对这二元函数来验证第4条性质。
现找 4 个点如下:
( x2 , y2 ) (1, 1); ( x1, y2 ) (1, 1)
( x2 , y1 ) (1, 1); ( x1, y1 ) (1, 1)
F(1,1) F(1,1) F(1, 1) F(1, 1)
0
x 0, y 0 其它
求: (1) 分布函数 F( x, y)
(2) ( X ,Y )落在G内的概率
其中 G: x y 1 及 x 轴、y 轴所围区域
解: (1) Q
x
F(x, y)
y
f ( x, y)dxdy
当 x 0, y 0 时
xy
F( x, y)
0 dx 0
2,4,8,10,14,16,20这7个 数不能被3整除,但能
被2整除
6,12,18这3个数能被2 整除,又能被3整除
不难验证:
1 1
7473
pi j 0, 0 0 pi j 21 21 21 21 1
概率统计
故 得: (X,Y) 的 联合分布 律为:
XY
0 1
01
7
4
21 21
7
P( x1 X x2 , y1 Y y2 )
F ( x2 , y2 ) F ( x2 , y1 ) F ( x1, y1 ) F ( x1, y2 )
如图:
y
y2 L
y1 L M
M
x
0 x1
x2
概率统计
2. 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 F(x,y) 的性质
性质1 F(x,y) 分别对 x 和 y 单调非减, 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2、构图形式
3.节奏


节奏原为音乐术语,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 通过音的长短、强弱有规律的变化而形成的。节 奏用于造型艺术是指某些造型形式形成一定的视 觉节奏感。在明暗变化间、在线条结构间、在色 彩搭配间、在物体排列间,点、线、面的组合间 都能产生节奏与韵律。 例如线条的结构,从短到长非顺序的排列,长短 的不间断的变化,线的不同粗细顺序的、重复排 列都可给人以节奏感。明暗的交错、间隔、形状 的大小等都能形成明显的节奏,都能增强画面的 活力。
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 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 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不对称式平衡构图
不对称的构图,往往会表现为左右力量不等,高 低不等,色彩比值不等,以及面积大小不等不对 称构图会产生不稳定感,让画面气氛紧张,或者 重心偏移,使观者产生不安和急迫感。但这种均 衡法比对称式的更富趣味。
7. V形构图

V字形构图是最富有变化的一种构图方法,其 主要变化是在方向上的安排或倒放,横放,但 不管怎么放其交合点必须是向心的。V字形的 双用,能使单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单 用时画面不稳定的因素极大,双用时不但具有 了向心力,而稳定感得到了满足。正V形构图 一般用在前景中,作为前景的框式结构来突出 主体。

这又是一种基本的经典构图方式。画面上的景 物成S形曲线的方式分布,具有延长、变化的 特点,使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 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 摄物体时,首先应该想到运用S形构图。常用 于表现河流、小溪、曲径等。
6.圆形构图
圆形是封闭和整体的基本形状,圆形构图通常 指画面中的主体呈圆形。圆形构图在视觉上 给人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在圆形构图 中,如果出现一个集中视线的趣味点,那么整个 画面将以这个点为轴线,产生和中强烈的向心 力。

构图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是一种组织技巧,它帮 助我们在无序的世界中找到秩序,把散乱的点、 线、面以及光、色等视觉要素组织成一个可以理 解的、悦目的画面,从而能够有力地表达某种主 题内容和各种情感。

概括地说,所谓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 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 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 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8.变化式构图

变化式构图故意将主体安 排在某一角落或某一边, 能给人一思考和遐想的空 间,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 地。这种构图富于韵味和 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 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 默照片等。
框式构图
L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
赏析优秀作品
《乌干达干旱》
《蒙娜丽莎的微笑》
练习 1、修改构图
2、构图的目的

构图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 程。构图的目的是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 —影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 术感染力。 即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 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 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 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 理想。
3、构图的性质
构图是要研究一切构图的结构形式和规律,研究构图 结构的原理和原则,研究构图和各种思维形式的对应 关系。构图学必须建筑在全部思维科学的基础上。 但构图是否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至今人们仍有 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画无定法",因为客观事 物千变万化,情感思想内容更是纷纭复杂,所以谁也 讲不出构图结构的规律。恩格斯说"自然界中的普遍 性的形式就是规律",因此可见,规律就是普遍性的 形式。实践证明,构图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中 国画论时的"经营位置、布置、布局、结构、光色"等 都是有关构图规律精辟论述。
2. 对比
对比是造型艺术最常用的表现方法,即相 互映衬。对比就是要强调各要素的彼此不 同的性质,它的作用在于突出主题,主体, 使造型产生生动的效果,使之富于活力。

在创作中经常运用的对比手法有:大小对比, 虚实对比,明暗对比,远近对比,疏密对比, 动静对比,冷暖对比,色彩对比等等。在运用 对比时,必须从内容出发,从生活出发,遵循 一定的表现形式为一定的主题思想服务的创作 原则。
一、构图的概念
1、什么叫“构图”
构图一词来自拉丁词“composition”,在中国 传统画论中称为“章法”或“布局”,意为结构、 构成、安排、联结和联系,即把诸多因素在画面 中组合成为艺术整体。
构图是“把不同的部分(这里不同的部分是指 线条、形状、明暗、质感和色彩)组织起来获 得一个统一的整体,以达到达意、简洁、提炼、 悦目的目的”。
4、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 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 (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 (2)非主题图形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图形的关系 (3)画面底形的位置以及与图形的关系 构图的样式分为两大类: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一、构图法则
平衡
对比 节奏
1. 平衡(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平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 整,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 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式构图、水平线构图

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纵深。常用 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 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等。

水平线式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 点。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 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 垠的草原等。
5. S形构图
2、斜线式构图

对角线形构图是最基本的 经典构图方式之一,把主 题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 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 同时也能使衬体与主体发 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 画面活泼,容易产生线条 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 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3、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 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 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 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 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 活的特点。
第三章 构 图
任课教师:
为什么有些照片比其他照片更吸引人……
为什么有些照片能在画廊里展出,供成千上 万的人欣赏?
为什么有些摄影师总能赢得比赛评委和评论 家们的称赞?
有些照片格外出色,主要原因之一是—构图
※ 学习目标
1、构图的含义和作用 2、构图的基本法则 3、解释常见的构图形式构成方法及其特征 4、赏析优秀摄影作品,体会构图魅力 5、能够利用所学构图原理进行创作
二、构图的基本形式

1、黄金分割法 在画面中最吸引 人视觉注意力的 中心点称“视觉 中心”(趣味中 心、趣味点)
三分法(九宫格)
九宫格法(又叫“井”字型构图)。画面上 横竖分成三等份,在横竖线条的交叉处是处理 主体最好的位置。构图中,趣味点在一个两度 空间的平面中有四个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 方的交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