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第五章 中国人民银行法

二、中国中央银行及其法律制度的形成 中国中央银行始于1905年的户部银行。1908年,清政府 将其改为大清银行,并颁布我国最早的银行立法——《大清 银行则例》,大清银行身兼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两项职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 中国第一个专职的中央银行是1928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中 央银行。 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在 石家庄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随人民解放军入北京设总行, 人民银行体系开始建立。 1989年初,新的银行法的起草工作开始进行。
我国人民币汇率应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采取合适的汇率,不能因 别国压力而盲目地升值和大幅地升值。我国应遵守国际法的相关规定,尽 早制定统一和修改完善有关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提升人民币汇率相关 政策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政策是政治实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根据客观情况而规定的 行为准则,国家政策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 目标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我国的《辞海》一书则把政策一词解 释为“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 则。” 在我国,党的政策是法律的基本依据,法律是政策的 法律化,是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和特征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确立的组织、管理、 调控、干预社会信用量的一种金融措施,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 个重要方面。 (二)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控社会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 实施以间接调控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即主要采取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国际银行业监管合作案例
案例概述
某跨国银行因跨境风险被多个国家监管机构联合监管。
案例分析
该银行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涉及跨境业务。各国监 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对该银行进行监管和检查,确保其 业务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案例结论
国际银行业监管合作对于跨国银行的监管至关重要。通过 加强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监管效率和有效 性,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监管评级是指监管部门对银行机构进行评级,根据评 级结果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分类监管是指监管部门根据银行机构的风险状况和业 务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对不同类别的银行机构 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风险处置与市场退
风险处置是指监管部门对存在风险的 银行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要求 银行机构补充资本、限制业务范围、 责令停业整顿等。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 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 • 银行业监管内容与标准 • 银行业监管手段与措施 • 银行业监管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01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通 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银行业进行 监督和管理的法律规范体系。
特点
具有强制性、规范性、专业性和 国际性等特点,旨在保障银行业 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保护 消费者权益。
监管目标与原则
监管目标
确保银行业合法合规经营,维护金融 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推 动银行业健康发展。
监管原则
依法监管、公开公平、审慎监管、适 度监管、协调监管等原则。
监管机构与职责
监管机构
案例分析
该银行因流动性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履行债务义务。监管机构及时采取 措施,对该银行进行流动性支持和风险控制,确保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80%
市场准入监管
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进行审批和监管,确保金融机构 具备从事金融业务的资质和能力 。
100%
业务运营监管
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进行持续 监管,包括资本充足率、风险管 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监管,确 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80%
市场行为监管
对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管 ,包括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打 击金融犯罪等方面的监管,维护 金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法律地位上独立于政府,其决策不受 政府干预。
财政支持
在特定情况下,如应对金融危机等,政府可向中 央银行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政策协同
中央银行与政府需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确保货 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相互协调。
监督与问责
政府对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依 法履行职责。同时,中央银行需定期向政府报告 工作,接受问责。
03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执行机构
中央银行
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中央银行是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主要 执行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监管机构依据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对金融机构和市场进行监 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监管措施
国际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合作内容
货币政策协调
国际支付体系合作
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国际协议,就货币 政策目标、手段及传导机制等方面进 行协调,以实现国际经济金融稳定。
推动国际支付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 高跨境支付效率,便利国际贸易和投 资。
金融监管合作
加强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合作,共同 应对金融风险,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 稳定。
第二篇金融调控与监管法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概述
四、中央银行法的立法模式与基本原则 (一)中央银行法的立法模式
中央银行法的立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合并立法,即将中央银 行和普通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同立一法,统称为银行 法;二是分别立法,即单独制定中央银行法和普通银行法,甚至中 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专业银行法分别立法。鉴于金融业务的日 趋复杂和金融调控、监管的日益重要,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 采用后一种立法模式,我国目前也采取分别立法的模式。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概述
四、中央银行法的立法模式与基本原则 (二)中央银行法的基本原则
2.独立自主原则
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执行金融监管、调控与服务 的过程中应依法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职权,并在人事、财务、组织管理 体制诸方面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提出,最早是要使其与一般商业银行相对脱 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专注于中央银行业务。但目前各国中央银行的独 立性主要是强调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相对独立。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概述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经历了初创、普及和完善的过程。其发展轨迹 可概要如下: 1. 从建立方式看,早期的中央银行是随资本主义货币信用经济的发展,从
一般商业银行发展到大银行以至发行银行,最后形成中央银行。而后期 的中央银行,则多半是在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结合本国实际,通过立 法而创设的。 2. 从中央银行的职能来看,中央银行的发展过程就是其职能不断完备的过 程。 3. 从中央银行的活动宗旨来看,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 步放弃自身营利目的、与国家政权融合的过程。 4. 从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看,在中央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资本所 有权私有为主向以所有权国有为主演变的明显趋势。
第二章 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

H
53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贷款规模控制、 消费者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特种存款
H
54
第四节
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法律责任
H
55
案例:
2016年 9月,甲分行发现该市某印刷厂在所印 制的挂历中采用了以扩大的新版 100万元人民 币的图案作为背景,色彩尺寸与 100万 元人民 币的票面相同甚至号码也一样,便对该印刷厂 做出了:责令立即停止印刷销售印有人民币图 案的挂历;销毁已经印刷的印有人民币 图案的 挂历成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 10万元罚款的 处罚规定。
H
35
二 、中国人民银行的禁止性业务
H
36
①不得向商业银行发放超过1年期的贷款;② 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 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③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和非银行金 融机构提供贷款;
④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 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 的非银行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⑤不得向任何 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
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量。 。
H
51
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 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
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 供应能力
H
52
公开市场业务
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 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 求。
第 二 章 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
H
1
提要: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概述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
人民银行法

人民银行法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公布1995年3月18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一)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三)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四)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五)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六)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七)经理国库;(八)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九)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十)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十一)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依照本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就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
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九条中国人民银行设行长一人,副行长若干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
(7)银行 金融监管法

1、商行定义: 是按商业银行法设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 企业法人。 此外: 国家发展 农业发展 进出口银行 2、经营原则: 基本原则: 安全、流动、效益 其他:独立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保障存款人利益 公平竞争
3、职能: *信用中介 向社会借入款 再带给借款人(吸储、放贷 投资 买卖政府、金融债券) *支付中介 帮助交易人实现货币支付与转移 *信用创造 放出的贷款在票据流通中又转化为存款,又可 再贷款,形成了超过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创造金融工具 如支票汇票本票 信用证 等 * 金融服务 是无风险业务 如代理保管 融资租赁 信息咨询 业务内容: 资产业务类: *现金业务 库存现金 在央行的存款 死钱 多则赢利资 产少 * 信贷业务 通过放款收回本金利息,是收益的来源 有短1 中5 长期 有信用 担保 抵押 质押
二、现代金融会给人带来美妙想象,如住房按揭 预支收入 刺激 出的消费观,但信用不能代替真金白银
三 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品都是手段,目的才是关键 ,不要无节 制 不要对不能持续的膨胀消费推波助澜。 四 应该加强监管 不能缺位,要依国情 如33年美国规范的分业经 营,在信息、技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已不存在,混业、共 损. 五 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 1靠投资 2靠出口(进出口贸易占 GDP60%) 波动与世界一致 所以要扩大内需
5 规定全部资产的风险含量应控制在60%内。
商行与央行、银监会的关系 1接受央行业务指导 报送报表 接受检查 遵循基准利率 交存 款准备金等 2 接受银监会行政监督管理 如设立、变更终止 需报批 执 行其所定管理制度
可以看到:
一、银行是典型的金融部门,金融的本质:1往来资金互通有无, 传统功用 2 创造信用 无中生有 扩张壮大手段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发文字号】国发〔1986〕1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公布日期】1986.01.07【实施日期】1986.01.0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一九八六年一月七日国务院发布国发[1986]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保证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经营存款、贷款、个人储蓄、票据贴现、外汇、结算、信托、投资、金融租赁、代募证券等项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应当遵守本条例的规定。
第三条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其金融业务活动,都应当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
第四条禁止非金融机构经营金融业务。
第二章中央银行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应当全面履行下列职责:一、研究拟订全国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二、研究拟订金融法规草案;三、制定金融业务基本规章;四、掌管货币发行,调节货币流通,保持货币稳定;五、管理存款、贷款利率,制定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六、编制国家信贷计划,集中管理信贷资金,统一管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七、管理外汇、金银和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八、审批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或撤并;九、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十、经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十一、管理企业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管理金融市场;十二、代表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管理全国的保险企业。
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设理事会,为总行决策机构。
理事会的主要任务如下:一、审议金融方针、政策问题;二、审议年度国家信贷计划、现金计划和外汇计划的有关重大问题;三、确定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撤并、业务分工的原则;四、研究涉及金融全局的其他重要事项。
央行单位存款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中央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单位存款的管理,确保央行单位存款的安全、合规、高效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央行各级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企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银行存款管理。
三、管理原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各项规章制度。
2. 保障央行单位存款的安全、合规、高效运行。
3. 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4. 优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四、账户管理1. 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开立银行存款账户,并确保账户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 单位应建立健全银行存款账户管理制度,明确账户使用范围、权限和责任。
3. 单位应定期对银行存款账户进行清理,确保账户使用的合规性。
4. 单位应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情况。
五、资金收支管理1. 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规定进行资金收支管理。
2. 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收支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收支流程、审批权限和责任。
3. 单位应加强对大额资金收支的监控,确保资金安全。
4. 单位应定期对资金收支情况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
六、内部控制1. 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存款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单位应加强对存款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
3. 单位应定期对存款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单位应加强对存款管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存款安全。
七、监督管理1. 央行各级分支机构应加强对单位存款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存款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央行各级分支机构应定期对单位存款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央行各级分支机构应建立健全存款管理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
八、附则1. 本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

第一章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概述1.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是中央银行,也是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主管金融工作的部级政府机关。
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金融事业的行政机关,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
它的全部开支来源于财政,其从事公开市场业务的收入全部上缴国库。
2.中央银行的职责(多选)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货币,管理货币流通;依法审批和监管金融机构;依法监管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工作;完成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3.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产生的程序:(单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所以其任期应当遵循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对国务院任期的规定,每届任期5年,可以连任。
2.货币政策委员会地位:(单选)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3.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只是总行派出的办事机构,没有独立的地位,分支机构的行在由总行任免,日常工作由总行统一两到,完整地执行总行的方针政策。
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的范围内,审批当地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对当时的金融市场实行监管,并负责当时金融业的统计和调查工作。
(即只是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的辖区内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不具有公司法人的地位。
)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业务1.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比较重要]简·论述)P9货币政策工具是实现货币政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和外汇等。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 (一)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三)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四)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五)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六)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七)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八)经理国库; (九)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十)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十一)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十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十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货币政策委员会组织机构
第五条 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下列单位的人员组成:中
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 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 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 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 当然委员。货币政策委员会其他委员人选,由中国 人民银行提名或者中国人民银行商有关部门提名, 报请国务院任命。 第七条 货币政策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 主席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副主席由主席指定。
1993-1997年:整顿秩序阶段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体 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 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 1998年以后:稳步发展 设立9个跨省区的一级分行(1998年10月),银监 会从中央银行独立出去(2003年4月28日) ,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 职能。
中央银行学

1、银行性业务: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
2、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资金。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金的比例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或以库存现金形式自己保持。
4、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6、联系汇率制: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保持固定的联系,但在外汇市场上则由市场规律来调节。
7、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节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中的最低保证金率,以刺激或抑制证券交易活动的货币政策手段。
8、发行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
9、相机抉择: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10、中央银行:一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和核心,对内负责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管理,对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
11、复合制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内不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由一家大银行来同时扮演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种角色。
12、准中央银行制度:某些国家和地区设立的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形式。
13、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九章节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

三是为对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其他机 构提供服务而经营的业务
第五节 金融监督管理
一、关于金融机构的审批 二、关于稽核 三、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 四、查处、违反金融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
度的单位和个人
第六节 财务会计
人民币属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 并代表一定价值量发挥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职能的货币形式。
第三节 人民币
二、我国货币发行原则 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2、经济发行原则:指货币发行只能根据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不能搞财政发行,应杜绝 用货币发行的办法解决财政赤字问题;
3、计算发行原则。
三、人民币的发行程序
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发行的管理是 通过划分发行库与业务库来组织实施的。
第四节 业务
一、概念 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是指由《中国人民银
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实 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需要可以经营的业 务,是中央银行职能的具体表现。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范围
一是为执行货币政策经营的业务;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预算制度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管理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会计事务
第七节 法律责任
一、一般主体 二、特殊主体(个人)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十一项职责: 第一层次是最高权力机构:明确了实行行长负
责制,赋予了行长很大的职权。 第二层次是内部职能机构:尤其是货币政策委
员会 第三层次是分支机构
第三节 人民币
一、关于人民币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 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中央银行法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职责 第三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和 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第四节
第五节
人民币的发行与管理
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和类型
1、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
2、复合制中央银行制度
3、类似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焦作市中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国有 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加强金融债权管理 的通知》中“对人民银行认定为逃废金融债务的改 制企业,各金融机构一律不予开立存款账户,更不 得为其提供贷款,结算等服务”及《中国人民银行 法》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十一)国务 院规定的其他职责”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认 定逃废债企业。但具体制裁措施属民事性质,故应 由各金融机构行使。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法律 法规未规定其享有民事制裁权,而且其本身并不与 企业开展经营业务,不具有实施民事制裁的基础条 件。法院判决撤销《关于对逃废债企业进行联合制 裁的通知》中人行焦作支行针对原告的行为。
(四)再贴现与再贷款
(五)公开市场业务 (六)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二)存款准备金
1、存款准备金的概念
2、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对象:银行业金融机构 3、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调整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三)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四)再贴现与再贷款
1、再贴现
2、再贷款(中央银行贷款)
(1)中央银行贷款的对象:商业银行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国人民银行的 监督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一)国务院对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 1、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 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须报国务院批准 后方能执行;人民银行就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有关货 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但应报国务院备案 2、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 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3、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 规定。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

20
(6)中央政府存款,包括国库持有的货币、活期存 (6)中央政府存款,包括国库持有的货币、 中央政府存款 定期以及外币存款等。 款、定期以及外币存款等。 (7)对等基金,是在外国援助者要求受授国政府存 (7)对等基金 对等基金, 放一笔与外国援助资金相等的本国货币的情况下 建立的基金。 建立的基金。 (8)政府贷款基金,指中央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渠道 (8)政府贷款基金 政府贷款基金, 从事贷款活动的基金。 从事贷款活动的基金。 (9)资本项目,包括中央银行的资本金、准备金、 (9)资本项目 包括中央银行的资本金、准备金、 资本项目, 未分配利润等。 未分配利润等。 (10)其他项目 这是一个净额, (10)其他项目,这是一个净额,等于负债方减去资 其他项目, 产方的净额。 产方的净额。
4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权力;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权力; 4.决定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和方式的权力; 4.决定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和方式的权力; 5.灵活运用相关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 5.灵活运用相关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 6.依据法律规定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督管 6.依据法律规定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督管 理的权力。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16
B、国内资产,主要由中央银行对政府、金融机 国内资产,主要由中央银行对政府、 构和其他部门的债权构成。 构和其他部门的债权构成。 (1)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亦是指中央政府对货币当 局的债务,它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库券、 局的债务,它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库券、政府 债券、财政短期贷款、 债券、财政短期贷款、对国库的贷款和垫款或法 律允许的透支额;(2)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在本 律允许的透支额;(2)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在本 表中是指地方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债务, 表中是指地方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债务,包括中央 银行持有的地方政府债券和其他证券、贷款和垫 银行持有的地方政府债券和其他证券、 款等; 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中央银行是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制定和执行 国家货币政策,调节和控制全国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依法 实施金融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一般有两种建立方式。一种是由一般银行发展而来, 即先设立一般的商业银行,然后逐渐赋予该商业银行一些特权, 特别是发行货币的权利,该商业银行最后演变成为中央银行。 另一种是先制定相关的法律,然后再依法建立中央银行。
第四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与职责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1.金融调控职能 2.金融服务职能 3.金融监管职能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发布 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 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 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等等。
(二)现金管理制度的内容
1.开户单位现金的使用范围 2.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 3.开户单位现金收支的管理 4.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中央银行法
一、中央银行法概述
(一)中央银行法的概念和特点
中央银行法是调整中央银行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监管活动法律关 系的总称。 中央银行法是金融组织法、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与金融服 务法的统一,兼有公法和私法的特点,具有社会法的性质。
第三节 中央银行法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1.权力机构 2.职能机构 3.分支机构 (四)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2.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第四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二)中央银行法的性质
中央银行法本质上属于公法,是经济法的子部门法。
第三节 中央银行法
二、中央银行法的基本内容
(一)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与职能
1.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 中央银行在性质上是国家机关,是比较特殊的国家机关。 2.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法律形式与法律地位
1.组织形式 2.法律形式 3.法律地位
金融法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返回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Nhomakorabea中央银行概述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中央银行法 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人民币管理的相关规定; 正确认识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掌握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了解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
技能目标
能够结合实际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能够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业务在实现其政策目标中所起 的作用。
第四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第四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 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最早提出这一见解 的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戴尔、纽曼、斯隆等人。他们认为 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就可以了解怎样管理。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 1.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务院的隶属性 2.中国人民银行有相对独立性 3.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工作报告
(二)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原则
(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2)经济发行原则 (3)计划发行原则
第二节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三)人民币发行的内容
第二节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三、 我国人民币的管理制度
(一)现金管理的含义
现金管理是指国家授权金融机构对单位的现金收入、支出及库存 进行的监督管理。我国的现金管理是中国人民银行控制和调节货 币流通的一项重要手段。流通中的现金体现为实实在在的货币, 表现为现实的社会购买力。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金属 2.货币单位 3.货币种类 4.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及其管理
第二节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二、我国的人民币发行制度
(一)货币发行的概念
货币发行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货币发行是指货币 发行机构向社会投放、回笼、调拨、销毁、保管货币和调节货 币流通的总称。狭义的货币发行是指货币发行机构向流通领域 投放货币的行为。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
(一)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单一制
二元制
跨国制
准中央 银行制
单一制是指在全二国元只制是指在一个国家跨内,国除制是指一些国准中央银行制是指在一国 设在支一全机家国构中 各 的央地中银设央行立银在 一 地 自 央 须 构,若行中 级 方 有 银 服 的同干制央 也 的 明 行 从 统一 设 两 确 无 中 一时分度级 有 级 的 权 央 的。设 中 中 权 独 级 货中 央 央 限 立 中 币央 银 银 划 制 央 政银 行 行 分 定 银 策行 , 互 , 货 行 。家而联其银外 并 不 但 币 权地, 且 隶 政 力不是盟成行方在 中 属 策 决在共,员的级地 央 , , 策本同由国制中方和各必机 国组货的度设成币共。中一联同央个盟的或 职 几 能 同 体地 能 个 的 构 系银货作中区 完 分 、 成 的行币为央内 备 别 类 该 制,没 的 履 似 国 度有 中 行 中 或 。真 央 中 央 地正 银 央 银 区意 行 银 行 的义 , 行 的 中上 而 部 机 央的 是 分 构 银、 由 职 共 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国家与 私人合资
国家独资
会员合资
无资本型
私人合资
成员国合资
第二节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一、货币制度概述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储藏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以法律形式确立的货 币发行与流通的结构和形式,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种 类、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及其管理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