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课件

合集下载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宣讲培训课件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宣讲培训课件
支配声带运动 ▪ 副神经损害 ▪ 胸锁乳突肌瘫痪(头无力转向对侧) ▪ 斜方肌瘫痪(肩下垂、抬肩无力)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相关神经核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舌下神经损害(Ⅻ) ▪ 舌肌瘫痪、萎缩 ▪ 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相关神经核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位听神经(Ⅷ) ▪ 分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 ▪ 蜗神经主要功能是听觉 ▪ 前庭神经损害 ▪ 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出现眩晕、眼球震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延髓背外处侧,请联综系网合站或征本人的删除临。 床表现
▪ 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Ⅷ对脑神经 的前庭神经核损害)
▪ 因此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关于脑干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脑干病变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 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及感觉障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小脑后下动脉 ▪ 椎动脉的最大分支,供应小脑底面后部和
延髓后外侧部,该动脉行程弯曲易发生血 栓,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的小脑性共济失 调。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相关血管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椎基底动脉 ▪ 起自锁骨下动脉,两侧椎动脉经枕骨大孔
相关神经核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迷走神经损害(Ⅹ) ▪ 发音困难 ▪ 声音嘶哑、呛咳、吞咽障碍 ▪ 心动过速和内脏活动障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Lateral medullary syndrome), 也叫Wallenberg综合征,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 (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yndrome), 病变位于延髓上段的背外侧区。
小脑后下动脉
• 小脑后下动脉从椎动脉上部分出,是椎动脉 最大且变异最多的分支。主要供应延髓中上 部外侧区、小脑半球底部和蚓部下面的后部。 小脑后下动脉自椎动脉外侧分出后,向后上 走行到小脑底面时分内、侧两支。内支不对 侧小脑后下动脉内支及同侧小脑上动脉吻合, 侧支不同侧小脑前下动脉吻合。并由小脑后 下动脉主干分出供应延髓外侧部的小支动脉, 是终动脉。故当小脑后下动脉主干闭塞时, 仅収生其到延髓的小分支供血区的梗塞,即 延髓背外侧梗塞
延髓横断面
前庭神经
• 功能:传导平衡觉。 • 解剖:如图 • 损害表现:眩晕、眼震及 平衡障碍。
疑核
• 为特殊内脏运动核 • 疑核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的网状结构 中,纵贯延髓的全长,収出的纤维先向背内侧走行, 然后折向腹外方出脑,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束纤维的传 入。 • 疑核是个细长的细胞柱,収出的纤维加入3对脑神经: 1.上部収出的纤维进入舌咽神经,仅支配茎突咽肌; 2.大的中部収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软腭不 咽的骨骼肌、喉的环甲肌和食管上部的骨骼肌。 3.下部収出的纤维构成副神经脑根,进入副神经, 出颅后又离开副神经而加入迷走神经,最后经迷走神 经的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此外疑核 还包含透射到心脏的副交感节前神经节。
三叉神经
•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集中 在三叉神经结内,三叉神经结 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中枢 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 根,由脑桥腹侧面入脑后,止 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经 脊束核,其周围突分布于头面 部皮肤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 • 受损表现:同侧面部痛温觉缺 失。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康复治疗PPT参考幻灯片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康复治疗PPT参考幻灯片
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以水平-旋转最常见。)—前庭核损害。 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束受损。 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声带瘫痪,咽反射消失—舌咽、迷走神经疑核 受损。 同侧Horner征,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同侧面部出汗减 少—交感神经受损。 同侧肢体共济失调—脊髓小脑束受损。
级。 MRI:左侧桥臂-左侧小脑半球大面积急性脑梗塞;双侧额
顶叶皮层下、半卵圆中心、双侧基底节、胼胝体、侧脑室 旁白质多发小梗塞及缺血变性灶,脑白质变性; 康复治疗:吞咽训练、平衡训练、电针、超短波、运动训 练
2020/3/24
15
病例1
2020/3/24
16
病例1
2020/3/24
17
病例2
科→11/26呼吸内科→出院 诊断:重症肺炎,糖尿病,延髓急性梗塞 康复治疗:吞咽训练、电针、超短波、神经肌肉电刺激 效果:吞咽功能、运动功能未恢复,肺炎未治愈,留置胃
管。
2020/3/24
25
病例4
2020/3/24
26
病例5--早期易误诊、漏诊
主诉:声嘶、饮水呛咳8天 现病史:已在外院住院7天
2020/3/24
27
41岁病例 杨**--2/14CT未见异常,2/18MRI延髓梗塞
2020/3/24
12
临床表现
2020/3/24
13
治疗
神经内科药物治疗; 基础疾病治疗; 控制眩晕、止吐,减轻患者痛苦和缓解紧张情绪;--眩晕
比较棘手,恢复慢,时间长; 感觉减退、麻木的治疗:恢复慢,时间长; 综合康复治疗;
2020/3/24
14
病例1
1495972 张**,女,66岁。 主诉:头晕2天 症状:头晕、呕吐,吞咽障碍,左侧面部麻木 体征:左侧眼裂小,瞳孔等大,平衡障碍,右下肢肌力4+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课件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课件
由于三叉神经感觉核受损,患 者可能出现患侧面部痛温觉消 失的现象。
眩晕、恶心、呕吐
由于前庭神经核受损,患者可 能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 状。
共济失调
小脑下脚受损导致共济失调, 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 等。
其他症状
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肢体无力等症状。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典型表现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血 管病变(如栓塞、出血等)、肿瘤、 炎症等。
病理
病变主要位于延髓背外侧区域,包括 前庭神经核、红核、小脑下脚等重要 结构,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
临床表现
眼球运动障碍
病变影响动眼神经核,导致眼 球运动障碍,如眼消失
03
前庭神经元炎
患者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 状,眩晕持续时间较长, 可伴有听力下降,无后组 脑神经症状。
迷路炎
患者多有中耳炎病史,眩 晕程度剧烈,可伴有头痛、 发热等症状,无后组脑神 经症状。
脑干梗死
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 等基础疾病,眩晕程度较 轻,可伴有肢体瘫痪、共 济失调等症状。
辅助检查
头颅CT或MRI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日常护理 • 案例分析
01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为 Wallenberg综合征,是一种由于 延髓背外侧区域病变引起的神经 系统综合征。
特点
该综合征主要影响人体的自主神 经系统、感觉系统以及小脑共济 失调,导致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 状。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将更加丰富和有效。未来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该疾病 的发病机制,探索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 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课件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课件

发病率与流行病学
发病率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发病率较低,但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诊断水 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例被发现。
流行病学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发病年龄以中老 年为主,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常见于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引起的血管病变,以及颈 椎病变、外伤等引起的神经压迫。
康复与预后评估
康复评估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定期的康复评估,观察患者的恢复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康复情况等,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05
研究进展与趋势
新技术与新方法在诊断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脑部代谢、血流等变化,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灵敏度。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的治疗方法。
神经炎症与神经再生研究
03
探索炎症反应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促进神经再生的可能
性。
临床试验与研究趋势
早期诊断与筛查
开展大规模的筛查研究, 提高公众对延髓背外侧综 合症的认识,早期发现和 治疗。
新型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研发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康复与心理支持
研究有效的康复训练和心 理支持方法,帮助患者改 善生活质量。
06
临床案例分析
病例一:延髓背外侧综合症的典型病例
01
02
03
04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吞咽 困难、饮水呛咳、眩晕,诊断
为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呕吐、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
哑、偏头痛等。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课件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课件

谢谢!!!
Wallenberg syndrome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
症状
眩晕 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或眩晕,常伴有蹒跚和视物成双。 面痛 面痛更具诊断性,是该综合征的核心表现。 失去平衡感 几乎所有病人存在眩晕或其他一些失去平衡感觉。 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前庭功能失常或背侧被盖部受累刺激四脑室底部(极后区)的呕吐中枢引起。因为疑核靠近呕吐中枢。
体征
同侧声带麻痹和同侧软腭无力 疑核受累引起同侧声带麻痹和同侧软腭无力。 同侧面部轻瘫 虽然常有发生,同侧面部轻瘫难以解释,因为病变是在面神经核以下。Dejeringh和Roussy的解释:一偏离正常的皮质延髓束从背侧走行到其它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纤维,在喙侧走向面神经核前,向尾侧有一点打襻。该神经束受累,或更可能的影响到下行的椎体外系纤维可以解释面瘫,面瘫一般短暂,程度很轻。
症状
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规律出现的,没有例外。 呃逆 呃逆是一常见症状,通常在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病人采取异乎寻常的咳嗽样动作方式,试图将滞留物驱除。这种鸡鸣样咳嗽是特征性的。 头痛 在延髓外侧梗死,常见中度或重度的头痛,与三叉神经和其核的下行脊束受累有关,或者是椎动脉闭塞过程引起的血管膨胀所为。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 syndrome)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Wallenberg syndrome
延髓外侧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综合征,涉及几乎所有经延髓的传导束,是对临床医师神经解剖基本功的考验,也是各种考试经常涉及的考题,同时临床不典型的表现亦容易被误诊。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齐鲁医院小儿神经内科
傲娇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猫先生
病因
小脑后下动脉梗塞引起
•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延髓背外侧解剖
•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 绿圈内为延髓背外侧涉及的解剖结构
累及的解剖结构
1.脊髓小脑束
• 脊髓小脑后束:上行经同侧小脑下脚进入同侧小脑。 • 脊髓小脑前束:上行经小脑上脚进入同侧小脑。 • 小脑区受累为蚓部和中间区(古小脑),深部受累为内侧3个核团(栓塞状、球状
累及的解剖结构
3.三叉神经脊束核
• 从同侧面部接受传入感觉纤维,穿过中线,经三叉神经丘脑腹侧通路进入对侧丘脑 腹内侧核(VML)
• 由于延髓核损伤(而不是三叉神经丘脑束),同侧痛温觉消失。
累及的解剖结构
4.支配面部的交感神经通路
• 下丘脑脊髓束携带交感神经:从下丘脑到脊髓中间外侧细胞柱走形,向面部提供交 感神经支配。
和束状) • 与后柱携带的静态本体感觉信息相比,脊髓小脑束携带的是动态(运动相关)本体
感觉信息。
累及的解剖结构
2.脊髓丘脑束(前外侧系统)
• 穿过脊髓对侧接近其进入水平(进入后外侧束内上升或下降2-4个水平),并直接 或间接进入对侧丘脑腹后核(VPL)。
• 携带除面部外来自身体的疼痛、体温和粗糙/轻微的触摸信息。 • 脊髓丘脑外侧束:痛温觉。 • 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
累及的解剖结构
5.支配语言和吞咽的核团(疑核-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 疑核支配同侧软腭、喉、咽和食道上部的肌肉。 • 皮质核束从一侧大脑半球投射到双侧的疑核,但疑核主要接受来自对侧皮层的投射
纤维。 • 因此,延髓或下运动神经元(核和皮质延髓)损伤引起同侧无力,而假性延髓或上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秦伟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影像学分享
头三张幻灯片是新加的,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做一简单介绍。

两例患者有相似之处,临床资料如上。

病例1的T1和T2像,可见中间图像的T1延髓右侧背外部呈低信号,T2高信号。

较高的层面未见异常。

该核磁扫描范围较低,如高的话可能遗漏梗死灶那层。

上排为冠状位的FIAIR和矢状位的T1,下排为DWI,证实为急性梗死灶
患者DSA造影显示主动脉弓及双侧颈内动脉及颅内血管未见异常
后循环左椎动脉未见异常,右椎动脉存在狭窄,远端显示不良。

左图为右侧椎动脉侧位片,可见血管先变粗,之后有个突然变细为线样之后又恢复的过程。

右椎动脉多个方位的图像。

第二例也是个右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左上角的T2相可见梗死灶,相应的外侧有扩大的血管腔,内有高密度的片状物体。

这个考虑为夹层所致内膜片
CTA各种图像显示相应的动脉先增粗,然后突然变细。

考虑为夹层改变。

病例1的图像,可以看到左图利右侧椎动脉呈半月形,考虑为夹层。

复习之前的DSA,相应的右侧椎动脉改变也是夹层的征象。

MRA所见也支持夹层可能。

国外的一例夹层的病例报道
特殊的成像方式可显示动脉的外壁
椎动脉夹层的常见表现,包括局部疼痛及远端表现,主要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最后看一例椎动脉闭塞所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lateral medullary syndrome,LMS) 又称 Wallenberg 综合征,为最常见的脑干综合征,是指 由小脑后下动脉(PICA )或(和)椎动脉(VA) 病变所 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病理特征
小脑后下动脉从椎动脉上部分出,是椎动脉最大且变异最多 的分支。主要供应延髓中上部外侧区、小脑半球底部和蚓部 下面的后部。小脑后下动脉自椎动脉外侧分出后,向后上走 行到小脑底面时分内、侧两支。内支与对侧小脑后下动脉内 支及同侧小脑上动脉吻合,侧支与同侧小脑前下动脉吻合。 并由小脑后下动脉主干分出供应延髓外侧部的小支动脉,是 终动脉。故当小脑后下动脉主干闭塞时,仅发生其到延髓的 小分支供血区的梗塞,即延髓背外侧梗塞。
病例分享
患者,女性,55岁,个体工商户
主诉:突发头晕、口齿不清伴左侧倾倒2小时余。
现病史:患者2小时前打数个喷嚏后突发头晕、声音嘶哑,随即发现左 侧眼裂缩小,无头痛,数分钟后出现站立时往左侧倾倒,送至当地医院 急诊,途中出现恶心呕吐两次,呕吐物为内容物,查头颅磁共振平扫 +DWI,提示“DWI序列显示脑干左侧延髓背外侧部轻度高信号,考虑超 急性期梗死灶可能(正式报告未出)”,遂拟“急性脑梗塞”收入神经 内科。起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未进食,大小便未解,体重无 明显改变。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概述
脑干解剖及生理结构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脑干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脑干上与脊髓相连,包括中脑、脑桥和延 髓。内部结构主要有神经核、上下行传导束 和网状结构。
脑干神经核
脑干内的灰质核团 中脑:有第Ⅲ、Ⅳ对脑神经的核团; 脑桥:有第Ⅴ、Ⅵ、ⅤII、Ⅷ对神经的核团; 延髓:有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的核团。 除上述脑神经核以外还有传导深感觉的中继核(薄束核和楔束核)及锥 体外系有关的红核和黑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上部发出的纤维进入舌咽神经,仅支配茎突咽肌; 2.大的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软腭与 咽的骨骼肌、喉的环甲肌和食管上部的骨骼肌。 3.下部发出的纤维构成副神经脑根,进入副神经, 出颅后又离开副神经而加入迷走神经,最后经迷走神 经的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此外疑核 还包含透射到心脏的副交感节前神经节。
• 此外,如双侧腭、咽、喉肌麻痹,伴面神经麻痹和(或)听力障碍, 锥体束征阳性等多种不典型表现。该综合征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大多是椎动脉阻塞而非小脑后下动脉阻塞。
• 该综合征一般可无小脑症候,但亦有少数患者可出现。如Masson 等观察3例突发性眩晕患者,其体征似急性迷路病变,但无眼球 震颤,MRI显示小脑一侧梗死,血管造影小脑后下动脉中段闭塞。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8
小脑下脚
• 小脑下脚连于小脑和延髓、脊髓之间。包含小 脑的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两部分。
1.传入纤维包括:起于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 延髓下橄榄核、延髓网状结构进入小脑的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及楔小脑束的纤维。
2.传出纤维包括:发自绒球和部分小脑球部皮质, 止于前庭神经核的小脑前庭纤维;起于顶核, 止于延髓的顶核延髓束纤维(包括顶核前庭纤 维和顶核网状纤维)。
• 2.Ⅱ型病灶对侧面部、半身痛温觉障碍。是病灶侧三叉神经二级 纤维(三叉丘系)和脊髓丘脑束受损所致。
• 3.Ⅲ型双侧面及病灶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 及其二级纤维和脊髓丘脑束受累的表现。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7
• 4.Ⅳ型病灶对侧半身(面部除外)感觉障碍。是病灶侧脊髓丘脑束受 损所致。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5
延髓横断面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6
Hale Waihona Puke 前庭神经 • 功能:传导平衡觉。
• 解剖:如图
• 损害表现:眩晕、眼震及 平衡障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7
疑核
• 为特殊内脏运动核 • 疑核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的网状结构
中,纵贯延髓的全长,发出的纤维先向背内侧走行, 然后折向腹外方出脑,此核接受双侧皮质束纤维的传 入。 • 疑核是个细长的细胞柱,发出的纤维加入3对脑神经: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0
三叉神经 • 三叉神经含有一般躯体 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 种纤维。 •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始 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其 轴突组成三叉神经运动 根,自脑桥腹侧面与小 脑中脚移行处出脑,位 于感觉根的前内侧,随 下颌神经分布至咀嚼肌 等。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1
三叉神经
12
脊髓丘脑束 • 功能:传导躯干和四肢的 痛,温,触及压觉。
• 解剖:在白质前连合处可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传导 痛温觉,发生交叉,形成 脊髓丘脑侧束;另一部分 传导触压觉,部分交叉, 形成脊髓丘脑前束。
• 受损表现:对侧偏身痛、 温觉减退或消失。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3
临床表现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
•病 因 • 血管分布 • 延髓结构 • 临床表现 • 并发症 • 药物治疗 • 功能障碍 • 康复治疗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2
• 老年人多见脑血栓形成, • 年轻人见于心源性及动脉源性栓子。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3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4
小脑后下动脉
• 小脑后下动脉从椎动脉上部分出,是椎动脉 最大且变异最多的分支。主要供应延髓中上 部外侧区、小脑半球底部和蚓部下面的后部。 小脑后下动脉自椎动脉外侧分出后,向后上 走行到小脑底面时分内、侧两支。内支与对 侧小脑后下动脉内支及同侧小脑上动脉吻合, 侧支与同侧小脑前下动脉吻合。并由小脑后 下动脉主干分出供应延髓外侧部的小支动脉, 是终动脉。故当小脑后下动脉主干闭塞时, 仅发生其到延髓的小分支供血区的梗塞,即 延髓背外侧梗塞
14
• ①神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丘脑束:受损后表现为病侧 面部和对侧躯干和肢体(不包括面部)痛、温觉障碍,即交叉性感 觉障碍。
• ②疑核:受损后出现病侧软腭麻痹、构音及吞咽障碍,咽反射减弱 或丧失。
• ③前庭神经下核:受累后表现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5
• ④网状结构交感下行纤维:受损时表现为病灶侧不全型Horner征, 主要表现为瞳孔小和(或)眼睑轻度下垂;⑤前后脊髓小脑束和绳状 体:受损后出现同侧肢体和躯干共济失调。
损害表现:同侧共济失调。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9
Horner综合症
• 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Horner综合症 • 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
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 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 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 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
• 由于小脑后下动脉的解剖变异较多,如仅单一小脑后下动脉由基 底动脉分出;与小脑前下动脉共同由一个干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分 出;延髓背外侧部直接由椎动脉供血;小脑后下动脉延髓分支发出 小分支到面神经和听神经等,使临床症状复杂化。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6
感觉障碍分型
• 1.Ⅰ型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典型表现。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或 核和脊髓丘脑束损害的表现。
•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 集中在三叉神经结内,三 叉神经结由假单极神经元 组成,其中枢突聚集成粗 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 脑桥腹侧面入脑后,止于 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 经脊束核,其周围突分布于 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及口 腔的粘膜。
• 受损表现:同侧面部痛温 觉缺失。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9
并发症
• 眼球斜角性偏斜:即病灶侧眼向下内转而对 侧眼向上外转。这是因为人通过前庭器官、 前庭系统维持静息和动态的人体平衡。椭圆 囊发出纤维主要投射到同侧前庭外侧核,球 状囊主要投射到前庭下核,半规管主要投射 到前庭上核、内侧核和下核。由前庭核发出 纤维到内侧纵束和前庭脊髓束以调节眼球位 置和颈肌活动。如上述通路受损可导致前庭 系输入不平衡,而出现眼球斜角性偏斜。
• 5.Ⅴ型仅病灶侧面部感觉障碍,有时仅三叉神经第1支、2支或第l、 2支分布区感觉障碍。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受累。
• 6.Ⅵ型双侧面部感觉障碍。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及三叉神经二 级纤维受累。
• 7.Ⅶ型仅病灶对侧面部感觉障碍,为病灶侧三叉神经二级纤维受
累。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9
18
• 8.Ⅷ型双侧半身(不包括面部)感觉障碍。是病变影响双侧脊髓丘脑 束或血管解剖变异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