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清夏图

合集下载

《溪山清夏图要》美学分析

《溪山清夏图要》美学分析

画家简介
• 盛懋出身画工之家,因此画工的 “熟”“巧”“浮”等习气出现在其画中也 是难免的。由于注重法度,故有时画得过熟 过巧,因此其画给人以“匠气”,而缺少了 一种韵味。盛懋画中的皴法,在董源、巨然 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其画趋于“熟”,有 些接近明代的院体画。 • 盛懋的画用笔较尖硬,用墨不太柔和。盛懋 用笔有油滑圆熟之嫌,用墨略死,和“元四 家”平淡含蓄的笔法相比稍逊一筹。《园绘 宝鉴》评价盛懋的画:“精致有余,特过于 巧”。
主要画作及收藏价值
盛懋传世作品不多。 《秋林高士图》现藏于台湾故宫 博物馆; 《秋江待渡图》现藏于北京故宫 博物院; 《沧江横笛图》现藏于南京博物 院; 《溪山清夏图》现藏于台湾故宫 博物院; 《松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院等等。
《三渔图扇》圆光镜心 • 以109.2万成交于北京保 利
《渔舟晚笛图》 以120万成交于香港 佳士得拍卖行
“专家”意见
• 展叶梅:群山掩映下的楼阁小巧温婉, 如江南温柔多情的女子,远景与近景层 次分明,再加上巍峨高山和缭绕云雾, 如多情豪迈的北方汉子。纵观全图,就 如温婉如水的女子依偎在强壮如山的男 子怀中,和谐、美好而又多情雄壮,给 人以刚柔同济的感觉。我深刻感受到画 家既胸怀大志而又隐含着对隐居美。用笔刚劲生辣, 用墨深浅苍润。画山石 以长麻皴加以渲染。笔 法以中锋为主,侧锋次 之,勾、皴、点、染并 用。树木用墨讲究,近 树仔细,远树概括。山 间草卉,点苔表现,亭 台楼阁笔笔清楚。山石 平坡,疏淡渐远,无不 精细勾绘。足见作者绘 画的深厚功力。
“专家”意见
谢谢观赏
第五小组制作
“专家”意见
• 马银连:重峦叠嶂,密树层林,小桥流水人家, 俨然桃源之景,那是世俗之外的一方净土。尘 俗的喧嚣被隔离在坚硬的石壁之外,图中人享 受这片刻的宁静,悠闲自在。而青山绿水是他 们心灵的依托,我愿做其中一员。 • 莫小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深印在我的心中, 从中我看到一位老翁经历宦海浮沉的人生之后 回归自然,拥有乐山乐水乐人生的积极心态和 看淡世事的平和心境,故我体会到了淡雅平和、 宁静致远的优雅人生,从而找到了心灵归宿。

《溪山暮雪图》宋佚名绢本水墨102.1x55.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暮雪图》宋佚名绢本水墨102.1x55.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暮雪图》宋佚名绢本水墨102.1x55.9厘米台北故宫博
物院
图绘临溪两岸,竹树笼于平坦处,江村置焉。

对岸林麓中烘染云烟如带,群鸦飞噪于其间,弥增雪意,其上则白山皑皑,冰壑峨峨。

于林蒨密处,更著一区精舍。

本幅造意之精,构景之妙,可称独至。

而笔墨细腻,烘染妥帖,尤足以称其意云。

'此幅标题来自清宫目录《石渠宝笈.续编》,画家已不可考,然从风格来看,应属十二世纪初画院之作品。

画中安排与〈谿山行旅〉颇有关连,除前中后三景清晰分割外,山体亦占画面三分之二,但已不再营造壮硕之感,而代之以亲切与祥和。

虽为雪景,但却生机处处。

前景中以细线画出之低首荷担旅人,小笔点出之戏水禽鸟等细节,皆引人注目。

中景精致的云烟雾气处理,正刻意针对日暮之际;也可与当时画论对此之关怀相呼应。

历代山水名画200幅技法解1

历代山水名画200幅技法解1

中国历代传统山水名画220幅技法解目录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中国山水画的鉴赏二、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解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唐代王维《长江积雪图》五代荆浩《匡庐图》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五代关仝《秋山晚翠图》五代卫贤《高士图》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五代董源《山口待渡图》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北宋巨然《秋山问道图》北宋巨然《雪图》北宋李成《寒林平野图》北宋李成《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晴岚萧寺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雪山萧寺图》北宋郭熙《早春图》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北宋米芾《春山瑞松图》北宋屈鼎《夏山图》北宋许道宁《关山密雪图》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佚名《秋山萧寺图》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松湖钓影图》南宋刘松年《松窗读书图》南宋刘松年《西湖四景图》南宋马远《踏歌图》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南宋马远《举杯玩月图》南宋马远《月下赏梅图》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南宋夏圭《临流赋琴图》南宋夏圭《钱塘秋潮图》南宋李迪《风雨牧归图》南宋佚名《青山白云图》南宋佚名《松风楼观图》金代佚名《洞天山堂图》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丹崖云树图》元代吴镇《渔人图》元代吴镇《双松平远图》元代倪瓒《江亭山色图》元代倪瓒《渔庄秋霁图》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元代王蒙《夏山高隐图》元代王蒙《秋山草堂图》元代王蒙《溪山风雨图册》元代曹知白《松亭图》元代盛懋《溪山清夏图》元代唐棣《霜浦归渔图》元代佚名《山居图》明代沈周《庐山高图》明代沈周《两江名胜图》明代周臣《春山游骑图》明代周臣《山斋客至图》明代周臣《雪村访友图》明代唐寅《杏花茅屋图》明代唐寅《东篱赏菊图》明代唐寅《高山奇树图》明代唐寅《落霞孤鹜图》明代唐寅《茅屋风清图》明代唐寅《清溪松荫图》明代唐寅《山路松声图》明代文徵明《积雨连村图》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图》明代仇英《玉洞仙源图》明代戴进《洞天问道图》明代戴进《踏雪寻梅图》明代戴进《雪景山水图》明代戴进《溪堂思诗图》明代王谔《雪岭风高图》明代王谔《月下吹箫图》明代王谔《江阁远眺图》明代蓝瑛《白云红树图》明代吴伟《渔乐图》明代张璐《溪山放艇图》明代陈裸《王维诗意图》明代刘珏《夏山欲雨图》明代朱端《仿郭熙山水》清代王时敏《仙山楼阁图》清代王时敏《丛林曲涧图》清代王鉴《仿三赵山水画》清代王鉴《仿大痴山水图》清代王鉴《梦境图》清代王翚《万壑千崖图》清代王翚《秋树昏鸦图》清代王翚《虞山枫林图》清代王翚《仿黄鹤山人山水图》清代王翚《水阁幽人图》清代王翚《夏五咏梅图》清代王翚《仙山浮岚图》清代王翚《仿王蒙秋山图》清代王原祁《《仿王蒙松溪山馆图》清代王原祁《山中早春图》清代石涛《设色云山图》清代石涛《四边水色图》清代髡残《苍翠凌天图》清代髡残《山水图》清代弘仁《黄海松石图》清代弘仁《林泉图》清代弘仁《西岩松雪图》清代朱耷《山水斗方图》清代吴历《夕阳秋影图》清代高岑《青绿山水图》清代高岑《松窗飞瀑图》清代谢荪《青绿山水图》清代龚贤《溪烟树图》清代张雨森《秋林曳杖图》清代吴历《江城秋访图》清代吴宏《柘溪草堂图》清代沈宗骞《竹林听泉图》清代唐岱《晴峦春霭图》清代黄鼎《山水图》清代任预《前程期远图》清代赵之谦《积书岭图》清代樊圻《江干风雨图》清代樊圻《秋山听瀑图》清代刘泳之《松风山馆图》清代袁江《观潮图》清代袁耀《阿房宫图》清代袁耀《蓬莱仙境图》清代袁耀《蓬莱仙境图》清代郎世宁嵩献英芝图》清代郎世宁《山水图》清代颜峰《秋林书啸图》清代陈漠《白云青嶂图》清代陈卓《云山青障图》清代陆远《仿古山水图》清代邹之麟《青绿山水图》近代黄宾虹《湖山晴霭图》近代金城《山水图》近代冯超然《夏山飞瀑》近代黃君壁《山水图》近代吴湖帆《潇湘雨过图》近代陶冷月《洞庭秋月图》近代溥心畲《白云满青山》近代刘海粟《黄山图》近代张大千《秋水清空图》近代傅抱石《待细把江水》近代李可染《江南春喜雨图》近代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代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近代陆俨少《山水图》近代陈少梅《长夏山居图》近代陈少梅《河阳神韵》近代陈少梅《回归山居图》近代陈少梅《轻舟寻友图》近代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近代白雪石《桂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杨明义《水墨山水》现代李震《工笔界画》现代李震《工笔界画》现代贾国英《工笔山水》现代贾国英《工笔山水》现代陈国胜《工笔山水》现代陈国胜《工笔山水》现代刘有成《彩墨山水》现代刘有成《彩墨山水》现代张泉踪《彩墨山水》现代张泉踪《彩墨山水》现代曾刚《彩墨山水》现代宋滌《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刘安祥《壮志凌云》现代刘安祥《天地有大美》现代刘安祥《林泉高致图》现代刘安祥《自有风韵颂千秋》现代刘安祥《峭崖列翠》现代刘安祥《剪取青山入画屏》现代刘安祥《望穿秋水》现代刘安祥《无限风光在险峰》现代刘安祥《山随平野尽》现代刘安祥《万山浮动兩初来》现代刘安祥《擎天一柱》现代刘安祥《晚山晴更好》现代刘安祥《湖山春曉图》现代刘安祥《三峡放歌》现代刘安祥《近山识鸟音》现代刘安祥《晴峦青障图》现代刘安祥《数峰无语立斜阳》现代刘安祥《江山览胜图》现代刘安祥《一帆风顺》现代刘安祥《仙境胜览图》现代刘安祥《晚山无语对斜阳》现代刘安祥《鸟鸣山更幽》现代刘安祥《碧水苍山》现代刘安祥《鸳鸯瀑》现代刘安祥《雪霁图》现代刘安祥《漓江晨曦》现代刘安祥《望断南飞雁》现代刘安祥《旭日照春山》现代刘安祥《云深不知处》现代刘安祥《云开雾散见山青》现代刘安祥《水色山光画图中》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国山水画萌于晋,成于唐,盛于宋元,自五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里,山水画都是笫一大科。

夏圭《溪山清远图》山水长卷赏析

夏圭《溪山清远图》山水长卷赏析

夏圭《溪山清远图》山水长卷赏析摘要:中国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发展中较为系统的绘画科目。

《溪山清远图》是南宋画家夏圭的山水作品之一,作品以绘画长卷的形式表现自然山水、建筑、人物,让人一目了然,其作品内容丰富、笔墨简练、意境悠远。

夏圭的山石皴法以“大斧劈皴”为主,水墨苍劲,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体现了夏圭典型的绘画风格。

中国传统山水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画家思想、情感的倾注,山水画形式、构图和皴法是画家借以表现其心中的审美意象的方法,从而形成了画面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中国绘画美注重画家的人品和文化修养,夏圭的作品笔简意远,合乎文人画对“平淡天真”的追求。

本文对中国山水画长卷形式、构图特点、皴法技巧、进行分析,并结合《溪山清远图》研究与探索山水画的内在价值与人文精神。

关键词:绘画长卷;构图;皴法一、《溪山清远图》概述夏圭南宋画家,《溪山清远图》是他的传世佳作,纸本墨色,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

作品采用中国画传统形式中的“长卷”的形式表现自然景物,其笔墨简练、墨色层次丰富、意境悠远,描绘晴日江南江湖两岸清远秀丽的景色,作品遵循了中国绘画的透视法和构图规律,使画中的形象生动、层次丰富、意境悠远。

夏圭以“大斧劈皴”也称“拖泥带水皴”为主,以苍劲的水墨表现自然山水,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体现了夏圭典型的绘画风格,也是南宋院体画的典范。

南宋时期,由于时代的变迁南宋政府的颠沛流离,画家们以清新秀丽的小景作为内心的一种寄托,南宋山水画以边角之景代替全景式的大山大,院体山水画法上多以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为特色,善用局部特写构成清新的意境,“边角之景”的兴起是南宋时期的社会環境、上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绘画长卷、构图透视与“皴法”中国画传统形式中的“长卷”是中国所独有的绘画形式。

超越时空界限,将千古风云人物、万里江山胜境、民俗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传说,奇特而巧妙地浓缩于一个连续的场景之中。

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夏圭、马远

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夏圭、马远

作品赏析
• 溪山清远图(局部)
山冈巨石,危岩壁立,丛林茂树,山寺楼观,远山朦胧,江水辽阔图作无尽江山之景。画卷构图 虚实相间、开合有致,全无拖沓拼凑之感。山石用粗劲的大斧劈皴,以劲利方硬之笔勾括,间以水墨 渲染,块面分明,折落有势。栖阁层宇,不假界尺,信笔画就。图中点景人物虽用笔寥寥,但各种动 态的相互呼应关系跃然纸上。整体画风清劲健爽。全图洋洋洒洒近九米之长,堪称南宋传世作品中的 鸿篇巨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这类硬派山水都绘于绢上,而此图为纸本,颇为少见。拖尾有陈川等 跋,卷中钤有[黔宁]、[公馀]两半印及清宋权、宋荦、清内府等鉴藏印,《盛京故宫书画录》著录。
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夏圭、马远
胡津铭给大冰童鞋
南宋院体山水画
• 宋室南渡后, 继续设立画院, 院体画仍是主流, 但山水画的风格发生了重大 变化。代表院体山水画主要特点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 他们被 称为“南宋四大家”。 南宋山水画的开创者是李唐。李唐在北宋末年所作的《万壑松风图》已有 新风格的萌芽。画家不取全景式构图, 只取中景与近景。迎面就是山峰和 松林, 林间有泉水奔流, 使人如游深山峡谷, 觉得湿冷的空气迎面扑来。 北宋灭亡, 宋室南渡长江以后, 李唐的画风渐渐改变, 画面变得开阔, 景物更 加精练, 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被删除, 画面开始出现虚空。他创造了水墨淋 漓一挥而就的“大斧劈皴”, 恰好表现南方山石坡角的潮湿特点, 首创豪放 简括、水墨苍劲的山水画特色, 开启南宋院体山水画新风, 为以后众多画家 所效仿。他的《清溪鱼隐图》就体现出这种新画风。南宋画院待诏刘松年, 其画师承李唐并自成体系, 把山水画和人物画结合起来, 善于描绘士大夫诗 意般的生活环境, 刻画细致, 兼工带写, 山水画多表现江南西湖一带优美雅 致的风景特色。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图》等。马远、夏圭也在构图上善 于创新, 将江南山水空灵清秀的特点展示出来, 简洁而富有诗意, 具有优美 的意境。在笔法上, 继承李唐遗风, 以饱蘸墨汁的大斧劈皴法, 表现坚实奇 峭的巨壁山崖, 在提炼形象时, 效果简单明确, 轻重分明, 是古代绘画水墨技 法的重大发展。他们画风相同, 对水墨苍劲、意境清远的南宋山水画风的 形成, 起到重要的作用, 后人因此把他们并称为“马夏”。

明朝著名画家(65位全介绍)

明朝著名画家(65位全介绍)

明朝画家A、安绍芳B、八大山人边景昭C、程嘉燧钱谷陈洪绶陈继儒陈淳(画家)崔子忠D、丁云鹏戴进董其昌H、黄诩黄伯圭J、计成K、郭诩蒯祥L、娄坚李流芳李李在林良刘若宰李士达陆师道吕纪缪辅M、马湘兰明四家Q、仇英S、沈周商喜T、唐肃谈志伊唐寅W、吴伟王绂王时敏王铎(天启进士)王鉴(画家)文震亨文嘉文征明王蒙(画家)王谔王宠X、徐贲(明朝)谢时臣许友夏昶续徐渭谢环项元汴Y、杨龙友隐元尤求杨基Z、周文静曾鲸朱端张学曾周之冕朱南雍周臣邹之麟张翀(画家)生平风格特点评价存世作品绘画作品:《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轴》、《秋荷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等。

书法作品:《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等。

作品拍卖纪念馆6、陈洪绶生平艺术成就部分传世作品•《老子骑牛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龙王礼佛图》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升庵簪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咏梅图》南京博物院•《玉堂柱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秋林策杖图》1650•《春风蛱蝶图》1651上海博物馆•《归去来图》1652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生平书画成就评价家庭纪念生平传世作品郭诩传世作品不多,现存的有:生平缪辅为宫廷画家,曾官武英殿锦衣镇抚。

擅长描绘水藻游鱼,写实生动,勾染细腻。

作品生平清人张景祈所评选明末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个名妓: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生平《孤山高士图》、《王子献移竹图》、《修禊图》、《蕉阴结夏图》、《桐阴清话图》等。

部分作品•桃村草堂图•莲溪渔隐图•玉洞仙源图艺术特色作品流传市场行情部分作品•庐山高图生平创作生涯唐寅诗作代表性作品王蜀宫伎图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相关演艺作品电影电视生平生平书画成就绘画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1668家族传世画作著作•《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生平画作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溪山清远图》考析 - 中国美术馆

《溪山清远图》考析 - 中国美术馆

一、夏珪与《溪山清远图》的作者《溪山清远图》,纸本墨笔,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于这件作品的作者,卷尾陈川题跋云:“余家天台有岩谷之胜,每爱云林蔽亏、风日阴翳,心甚惬之。

思得善手者绘为图,以有事北上,未暇也。

别来六年,未尝不在梦想。

今年还江南,留杭十日,适吴生持夏圭《溪山清远图》来请诗。

披玩再四,历历皆昔有也,乃知古人笔墨之妙,似为我发。

叹赏之余,因书长诗数韵以识余感。

时洪武戊午春三月十日陈川跋。

”洪武戊午年即1378年。

这是文献中最早将《溪山清远图》定为夏珪所画,紧随其后的平显题跋也持此说:“画家粉本尤精好,赏鉴谁能察毫杪。

良由天质发自然,惨淡经营信挥扫。

珪森父子鸣赵季,丘壑胸襟气深杳。

墨卷波涛沧海立,笔缩烟云天地小。

冥搜远寄作此图,绎思通灵古来少。

东南四万八千丈,玉室璿台势倾倒。

北归有客怀故乡,怅望清猿与幽鸟。

空悲白发岁年徂,不得痴儿公事了。

神游翠壁揽长萝,梦濯云溪藉纤草。

金庭之魂可些招,应蹑去踪追二老。

”“珪森父子鸣赵季”即指夏珪、夏森父子而言。

此后著录多将此卷归于夏珪。

夏珪字禹玉,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南宋宁宗时(1195—1224)为画院待诏,赐金带。

理宗时(1225—1264)为画院祗候,阶训武郎。

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

夏珪山水构图、皴法与马远略同,时人并称“马夏”,后人又将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庄肃《画继补遗》指其“画山水人物极俗恶”,夏文彦《图绘宝鉴》则认为“院人中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

其事迹见于《杭州志》《图绘宝鉴》《格古要论》《寓意编》《东图玄览》。

我们注意到,在陈川的题跋中夏珪之名写做“圭”,在平显的题跋中写作“珪”,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探讨。

从传世作品看是“珪”“圭”并用,例如《雪堂客话图》写做“臣夏珪”,《山水十二景图》写做“臣夏圭画”,《溪山无尽图》写做“臣夏圭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文献当中,夏珪之名多写作“珪”,如庄肃《画继补遗》、张炜《芝田小诗》、夏文彦《图绘宝鉴》、陈著《本堂先生文集》等。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00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刀笔小吏,尔乃好汉”;002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积粟千斛资盗粮,积钱万贯无私囊”;00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彼小范老,见人不蚤。

曳石悲歌,张元吴昊”;004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出入绿林,一清道人”;005天勇星—大刀【关胜】:“秩伦超群,髯之后昆,拜前将军”;006天雄星—豹子头【林冲】:“美色不可以保身,利器不可以示人”00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族尔家,乌乎义,忍哉匹夫终不贰”;008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将门之子,执鞭令史”;009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叹叹王人,叹叹贼臣”;010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哀王孙,孟尝之名几灭门”;? 011天富星—扑天雕【李应】:“牵牛归里,金生粟死”;012天满星—美髯公【朱仝】:“许身是孝子,黥面不为耻”;013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老僧好杀,昼夜一百八”;014天伤星—行者【武松】:“伸大义,斩嫂头,啾啾鬼哭鸳鸯楼”;015天立星—双枪将【董平】:“一笑倾城,风流万户侯董平”;016天捷星—没羽箭【张清】:“唐卫士,烈烟死。

庙貌而祀,一羊一豕”;017天暗星—青面兽【杨志】:“玩好不入,安用世及”;018天佑星—金枪手【徐宁】:“甲胄以御身,好之以陷人”。

019天空星—急先锋【索超】:“仗斧钺,将天罚”;020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南走胡,北走越”;021天异星—赤发鬼【刘唐】:“民脂民膏,我取汝曹,太山一掷等鸿毛”;022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杀四虎,奚足闻,悔不杀,封使君”;023天微星—九纹龙【史进】:“众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024天究星—没遮拦【穆弘】:“斩木折竿,白昼入市,终不令仲孺得独死”;025天退星—插翅虎【雷横】:“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赖兹良友”;026天寿星—混江龙【李俊】:“居海滨,有民人”;030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生浔阳,死钱塘”;031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还告身,渔于津,养老亲”;033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防危于未然,见事于几先”;034天暴星—两头蛇【解珍】:“赴义而毙,提携厥弟”;036天巧星—浪子【浪子燕青】:“子何不去,惜主不虑”;037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师尚父,友孙武”;046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用兵如神,笔舌杀人”;056地灵星-神医【安道全】:“先生国手,提囊而走”;?059地急星-一丈青【扈三娘】:“桃花马上石榴裙,锦撒英雄娘子军”;061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神鬼为邻,云水全真”;?085地伏星-金眼彪【施恩】:“武松不死,彼燕太子”;101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提葫芦,唱鹧鸪,酒家胡”;103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杀人为市,天下趋之以为利”;107地贼星-鼓上蚤【时迁】:“生吝施与,死而厚葬。

明朝著名画家(65位全介绍)

明朝著名画家(65位全介绍)

明朝画家A、安绍芳B、八大山人边景昭C、程嘉燧钱谷陈洪绶陈继儒陈淳(画家)崔子忠D、丁云鹏戴进董其昌H、黄诩黄伯圭J、计成K、郭诩蒯祥L、娄坚李流芳李李在林良刘若宰李士达陆师道吕纪缪辅M、马湘兰明四家Q、仇英S、沈周商喜T、唐肃谈志伊唐寅W、吴伟王绂王时敏王铎(天启进士)王鉴(画家)文震亨文嘉文征明王蒙(画家)王谔王宠X、徐贲(明朝)谢时臣许友夏昶续徐渭谢环项元汴Y、杨龙友隐元尤求杨基Z、周文静曾鲸朱端张学曾周之冕朱南雍周臣邹之麟张翀(画家)生平风格特点评价存世作品绘画作品:《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轴》、《秋荷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等。

书法作品:《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等。

作品拍卖纪念馆6、陈洪绶生平艺术成就部分传世作品•《老子骑牛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龙王礼佛图》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升庵簪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咏梅图》南京博物院•《玉堂柱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秋林策杖图》1650•《春风蛱蝶图》1651上海博物馆•《归去来图》1652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生平书画成就评价家庭纪念生平传世作品郭诩传世作品不多,现存的有:生平缪辅为宫廷画家,曾官武英殿锦衣镇抚。

擅长描绘水藻游鱼,写实生动,勾染细腻。

作品生平清人张景祈所评选明末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个名妓: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生平《孤山高士图》、《王子献移竹图》、《修禊图》、《蕉阴结夏图》、《桐阴清话图》等。

部分作品•桃村草堂图•莲溪渔隐图•玉洞仙源图艺术特色作品流传市场行情部分作品•庐山高图生平创作生涯唐寅诗作代表性作品王蜀宫伎图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相关演艺作品电影电视生平生平书画成就绘画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1668家族传世画作著作•《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生平画作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陈洪绶

陈洪绶

书画莲子——陈洪绶陈洪绶(1598~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

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

汉族,绍兴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

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

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

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人谓“明三百年无此笔墨”。

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陈洪绶祖上为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

出生前,有道人给他父亲陈于朝一枚莲子,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所以陈洪绶出生后,小名即为莲子(晚号老莲),谱名则为洪绶,一名胥岸,字章侯。

陈洪绶幼年即喜绘画,相传陈洪绶四岁时到已订亲的岳父家读书,见室内墙壁粉刷一新,便用桌椅做脚手架,在墙上画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圣关羽像。

九岁父亲去世,随蓝瑛学画花鸟。

蓝瑛赞叹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有一次,陈洪绶在杭州学府里见到李公麟七十二贤石刻像,用十天时间画了一个摹本,人们都说临得很像,陈洪绶听了很高兴。

后来他又去临了十天,边临边加以改造,结果人们都说临得不像,而陈洪绶听了却更高兴。

不满二十岁时,祖父与母亲去世,他哥哥一心想鲸吞家产,陈洪绶就将自己的一份拱手相让,离家出走,客居绍兴。

在绍兴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深受其人品学识影响。

1616年冬,洪绶作《九歌》人物十一幅,又画《屈子行吟图》一幅,仅用两日完成。

天启三年(1623),洪绶妻萧山来氏染病亡故,后继娶杭州韩氏。

崇祯三年(1630)应会试未中。

崇祯十二年(1639)到北京宦游,与周亮工过从甚密。

后以后以捐赀入国子监,召为舍人,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得观内府所藏古今名画,技艺益精,名扬京华,与崔子忠齐名,世称“南陈北崔”。

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

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

贡献
本研究通过对两幅画的比较分析,不仅揭示了它们在 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还探讨了它们所代表 的不同艺术传统和思想观念,为理解中国绘画的多样 性和发展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同时,本研究 也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
研究限制与不足
限制
本研究主要依赖于文献资料和图像分析,未能进行实地考察和实物鉴定,因此在某些细节和准确性方面可能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对于两幅画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的探讨可能还不够深入和 全面。
背景
宋代初期,中国画坛逐渐兴起了一种以写生为主要特点的绘画风格,即“溪山 行旅”风格。
特点
该风格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再现自然为主要目的,追求画面 细节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阶段一的主要作品与风格
主要作品
《溪山行旅图》、《山溪观景图》、《秋山行旅图》等。
风格
画面构图严谨,注重透视和空间感的表现,笔法细腻,注重描绘景色的细节和质 感,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生动感和动态感。
不足
本研究在探究两幅画的构图、笔墨运用、意境表达等方面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 艺术传统等因素,对于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此外,本研究主要基于现有文 献资料进行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价值
研究方向
未来可以对“溪山行旅”和“溪山清远 ”两幅画进行更深入的实地考察和实物 鉴定,进一步探究它们的绘画技巧、艺 术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 细节和特点。同时,可以结合更多的文 献资料和实物证据,对两幅画进行更全 面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NhomakorabeaVS
价值
通过对“溪山行旅”和“溪山清远”两幅 画的比较和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国绘 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探究中国古 代绘画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艺术传统 等方面的细节和特点。同时,通过对两幅 画的比较和分析,也可以为后人研究中国 古代绘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溪山清夏图

溪山清夏图

线条表现上,运笔精劲,线条邃密,峰峦 浑厚,林木丰茂。构图繁复深曲,用长披 麻皴表现山石,繁皴密点。界画楼阁严整, 人物工能精谨,云霭以线条勾勒,复染色 彩。
色彩上,通过墨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不同层次。 近景的树木用浓墨点染衬以褐色表现夏天树木蓊
郁葱茏的特点。山使用干涩的土黄色以及水墨混
合来表现夏山的干燥明朗。中景通过黄白结合的 颜色来体现夏云的层叠,飘逸纯洁的特点。远景 通过浓墨与色彩的兼容刻画出山石的雄浑壮阔。 以上这些形式符号是《溪山清夏图》的直接性物
四、意境超验层
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 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从意象世界向意境 世界的深化,将艺术品推向人生哲理的更高 层次。
《溪山清夏图》以工笔见长,结构严整, 笔墨清润,在浓郁浑厚的气韵中具有潇洒 隽逸的格调。该作品具有人文画的普遍审 美特点,结合元代的少数民族统治,文人 受到打击压迫,地位低下的时代背景和风 貌。从画的构图上,顶部的巨大沉重的山 石象征当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白云留白 与下部景物分隔更加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境 况。通过底部景物和人物的刻画,抒发出 作者内心无限的苦闷与压抑,由个人的苦 闷上升到整个时代的普遍苦闷,具有时代 的象征性。
谢谢!
从盛懋溪山清夏图可以看出这四个结构层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个单层次都毫无意义
溪山清夏图
第一组:
组长:朱强忠(14) 组员:王宝进(08) 卢凯耀(28) 涂永恒(47) 蓝 泽(54) 林焕前(12) 黎 良(38) 彭天生(50) 潘子舟(58)

夏圭《溪山清远图》,九米长卷,半壁江山,氤氲秀润,云南沐氏藏

夏圭《溪山清远图》,九米长卷,半壁江山,氤氲秀润,云南沐氏藏

夏圭《溪山清远图》,九米长卷,半壁江山,氤氲秀润,云南沐氏藏【画名】溪山清远图【画材】纸本【色彩】水墨【形式】横长卷【尺寸】横889.1厘米,纵46.5厘米【现收藏地】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家】夏圭,字禹玉,临安(今杭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宋宁宗(1194—1224年在位)时任画院待诏,受赐金带。

山水师法李唐,并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水墨苍劲,喜用秃笔,下笔较重,苍老雄放,用墨善调水分,淋漓滋润。

传世画作有:《溪山清远图》、《长江万里图》、《西湖柳艇图》,均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堂客话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画面概要】描绘的是夏日江南,人们在群山江湖间,行旅、赏景、驾船、捕鱼的情景。

采用全景式构图,以天空、远山、云雾为背景,以山径、溪流为气脉,辅以巨石、茂林、长桥、楼阁、村舍、渔舟、帆船、旅人、山民等。

画中,远山起伏,云烟弥漫;大江辽阔,浩渺无边;群峰巍峨,雄峙峭拔;宫宇楼阁,长松密林;巨石盘踞,大树虬曲;山径蜿蜒,长桥跃溪;山寨村舍,水榭茅屋;渔夫撒网,帆船载货;士人赏景,商旅来往;溪山无尽,清润悠远。

整幅画面,构图千里咫尺,笔法简率粗犷,墨法氤氲酣畅,意境平和淡远。

通过描绘江南山水的奇秀、氤氲,表达了对南宋社会祥和稳定生活的认同,同时还体现出对无力收复北方故土的迷茫与无奈,求之不得,望之不尽。

夏圭《溪山清远图》【画面细节】总览全图,从右至左分为三段景观:右段楼阁村寨大江,中段群峰长桥茅屋,右段楼阁群峰村舍右段:大江浩渺,舟船往来,楼阁村寨远山叠嶂起伏,在云烟雾霭中仅显现些许形迹。

中景大山树木稀疏,坡地略微倾斜,草木点缀。

近景一条河川向左蜿蜒流淌,此岸巨石堆砌、大树苍虬,彼岸木栏绵延。

河川流经一座小拱桥。

桥这边,两个僧侣头戴斗笠,一人持杖、一人挑担准备过桥去。

桥那边,一个男子和一个孩童在说着什么,一个老人持杖向前方一处宫宇楼阁走去。

宫宇依坡势而建,前低后高。

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

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

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汇报人:2024-01-09•“溪山行旅”的背景与特点•“溪山清远”的转变与影响•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的演变过程目录•“溪山行旅”与“溪山清远”的艺术风格比较•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的现代意义与启示01“溪山行旅”的背景与特点溪山行旅图诞生于北宋时期,是当时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北宋时期溪山行旅图的作者郭熙是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的典型风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郭熙其人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郭熙作为北宋山水画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

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溪山行旅图的构图极为巧妙,画面层次感极强,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

构图巧妙笔墨精湛意境深远郭熙的笔墨技法极为精湛,他运用丰富的墨色变化和线条的虚实处理,使画面呈现出深远的空间感。

溪山行旅图所表现的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交融,领略到山水之美的无限魅力。

030201艺术特点溪山行旅图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思想,体现了儒家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儒家思想画面中的山水形象也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超脱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道家思想作为北宋文人画的代表,溪山行旅图蕴含着浓厚的文人精神,反映了文人墨客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文人精神文化内涵02“溪山清远”的转变与影响社会环境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传统山水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艺术发展需求传统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适应艺术市场的发展。

画家个人追求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寻求个人风格和艺术语言的突破,从而推动山水画的创新。

主题选择从“溪山行旅”到“溪山清远”,主题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优美和宁静,强调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浅谈山水创作中的意境美—以〈溪山清远图〉为例

浅谈山水创作中的意境美—以〈溪山清远图〉为例

浅谈山水创作中的意境美—以〈溪山清远图〉为例摘要: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追求传情达意,表达思想情感,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境界,这种思想情感表现为空、灵、静、虚,是一种意境传达,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山水画作品蕴含意境美,这种意境美属于美学范畴,是表达主观“意”与客观“境”的融合;山水画作品意境是画家个人修养、审美情趣内涵的呈现与流露;是个性与共性辩证关系。

本文以意境美个性与共性发展与矛盾辩证关系论述山水画创作表现的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美个性共性《溪山清远图》1.山水创作中意境美的个性表达1.意境美意境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占有重要部分,理论或实践地位都如画苑冠冕。

清末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有我之物,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1]。

需使主观范畴“意”和客观范畴“境”交融达到特定艺术境界,为“意境”精髓所在。

夏圭在《溪山清远图》勾勒出江南山光水色,用笔虽简但真。

其创作中主要体现淡雅,简练与空灵,不同于北宋山水雄浑壮阔。

在创作中融合情感于画中,已是意境达到完美的“神境”。

夏圭用焦墨精琢画卷最近的景物,而后用清水略添墨勾勒远山遥水,枯笔描绘轮廓又以水加之润透,水墨技法运用至“酝酿墨色,丽如博染”境界,着重表现文人雅士所向往的情趣盎然,意境美跃然纸上。

1.意境美个性山水创作过程中需画者本身和客观事物共同起作用,然画者自身为最不同,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构思艺术意象和将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的艺术创作阶段中,都充分表现出艺术家主体的决定艺术创作过程和产品命运的主宰作用。

[2]画者除开自身的性格和天赋外,存在的自主性后天奋斗给予艺术创作更多可能。

此外画者绘画理念和审美态度,以及个人为人处世与经历感悟更添变化和特殊性。

再则画者生存的时代背景,给画者打上属于特定时代的烙印。

这些因素构成山水创作中更多样和更鲜明的意境美。

1.山水创作中意境美个性表达山水创作中意境美个性表达,纵观中国绘画历史,不同画派门下有特色,并将带有特色的意境美发扬,如荆浩北方山水画派雄伟壮阔意境美,或董源南方山水画派平淡天真意境美,再或米氏山水烟雾朦胧意境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意境超验层
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 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从意象世界向意境 世界的深化,将艺术品推向人生哲理的更高 层次。
《溪山清夏图》以工笔见长,结构严整, 笔墨清润,在浓郁浑厚的气韵中具有潇洒 隽逸的格调。该作品具有人文画的普遍审 美特点,结合元代的少数民族统治,文人 受到打击压迫,地位低下的时代背景和风 貌。从画的构图上,顶部的巨大沉重的山 石象征当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白云留白 与下部景物分隔更加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境 况。通过底部景物和人物的刻画,抒发出 作者内心无限的苦闷与压抑,由个人的苦 闷上升到整个时代的普遍苦闷,具有时代 的象征性。
谢谢!
色彩上,通过墨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不同层次。 近景的树木用浓墨点染衬以褐色表现夏天树木蓊
郁葱茏的特点。山使用干涩的土黄色以及水墨混
合来表现夏山的干燥明朗。中景通过黄白结合的 颜色来体现夏云的层叠,飘逸纯洁的特点。远景 通过浓墨与色彩的兼容刻画出山石的雄浑壮阔。 以上这些形式符号是《溪山清夏图》的直接性物
质存在。
三、意象世界层
指建立在两个层次基础上、非现实的、展 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 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
构中的核心层次。
《溪山清夏图》描绘的景象是:崇山复 岭,白云缭绕,楼阁掩映于树林之中。近 景溪水环绕,岸边筑有水阁亭榭。沿溪两 岸,松林掩映,水阁亭榭间,文人雅士悠 闲的倚坐休憩,驻足交谈。远山苍润,苔 点茂密。通过崇山、俊木、白云、溪水、 楼阁、亭榭等意象烘托出一幅清朗怡人的 夏日山景图。
整幅画通过浓墨淡彩对自然景物和文人雅士 的刻画,画家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进而使画 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表现出画家内心 的理想图景。颇合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 趣。而盛懋又是一个民间画家,作画风格也 比较适合老百姓的审美趣味。整幅画反映出 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和老百姓对宁静闲适生活 的向往与追求。
从盛懋《溪山清夏图》可以看出,这四 个结构层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 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 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 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 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个 单层次都毫无意义。
韵,色彩更加饱满,更利于表现绢画细节。因此,
绢本多用于工笔画。以上这些就是《溪山清夏图》
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和媒介。
二、形式符号层
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 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 体等,它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
线条表现上,运笔精劲,线条邃密,峰峦 浑厚,林木丰茂。构图繁复深曲,用长披 麻皴表现山石,繁皴密点。界画楼阁严整, 人物工能精谨,云霭以线条勾勒,复染色 彩。
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
如画布,颜料,纸等。
这幅画为立轴画,采用绢本设色长 204.5厘米,横108.2厘米。这并非一幅用 宣纸为底质的普通山水画,也不同于其他 的材料实体。
我们知道,生宣纸吸,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
心应手。
绢的材质能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传统水墨画的神
溪山清夏图
第一组:
组长:朱强忠(14) 组员:王宝进(08) 卢凯耀(28) 涂永恒(47) 蓝 泽(54) 林焕前(12) 黎 良(38) 彭天生(50) 潘子舟(58)
盛 懋 《 溪 山 清 夏 图 》
此画分为四个结构层次:
①物质实在层 ②形式符号层 ③意象世界层 ④意境超验层
一、物质实在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