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清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填空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f04527a98271fe900ef94f.png)
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单刀会》第四折[新水令]、[驻马听] [离亭宴带歇拍煞]《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五支曲词《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离亭宴煞][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白沟》、《挽文丞相》、《上京即事》(其一、其二)、《墨梅》名词解释:勾栏;对棚;末本;旦本;说话;话本;入话;正话;平话;说经;诗话;诸宫调;搊弹词;《会真记》;《董西厢》;《王西厢》;元剧四大家;北方戏剧圈;大都作家群;河北作家群;山西作家群;山东作家群;南方戏剧圈;次本;南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南戏四大传奇;元曲;散曲;小令;套数;带过曲;雅正;元诗四大家;铁崖体;《三国志演义》;历史演义;《水浒传》;英雄传奇;吴中四杰;《郁离子》;台阁体;茶陵派;八股文;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四声猿》;《南词叙录》;昆腔;吴江派;临川派;《曲律》;临川四梦;《牡丹亭》;《西游记》;神魔小说;《金瓶梅》;世情小说;拟话本;三言;二拍;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复社;几社;《滑稽余韵》;挂枝儿;梅村体;神韵派;浙西词派;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闲情偶寄》;才子佳人小说;脂评本;程甲本;程乙本;格调派;肌理派;常州词派;桐城派;义法;性灵派;《骈体文钞》;花雅之争;京剧;弹词;鼓词;子弟书;《吟风阁杂剧》;宋诗派;反帝爱国诗潮;侠义公案小说;诗界革命;新文体;南社;同光体;小说界革命;四大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话剧;戏剧改良运动填空: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94e5773cc17552706220822.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试卷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先秦诸子散文中,创立了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了发展,进而形成《孟子》的论辩文;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中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2、《诗经》第一篇名曰,其中有"窈窕淑女,。
"之句;《天问》的作者是,他最著名的抒情长诗中有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3、"文章西汉两司马"其一是指写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另一位则是汉赋大家,代表作有。
4、建安文坛被誉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这一时期还有一位女作家。
正始时期,有阮籍、嵇康等人组成的作家集团,史称。
5、东晋陶渊明创立了,其《饮酒》中有名句"采菊东篱下,";谢灵运创立了,其《登池上楼》有名句"池塘生春草,。
"二、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楚辞2、建安风骨3、初唐四杰4、韩孟诗派三、名句赏析(每题5分,共20分)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四、问答(每题8分,共24分,以下请按顺序在答题纸上答,并写清题号)1、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是什么?2、唐诗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试析《长恨歌》的主题。
五、论述(共16分,两题任选一题)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2、苏轼评柳宗元《渔翁》一诗的末两句"虽不必亦可"。
请谈谈你的认识。
附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去相逐。
试卷二一、填空(每空0.5分,计20分)1、"女娲抟黄土作人"的神话出自《》。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abd12e453610661ed9f48f.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一、先秦文学1、为什么说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开端?2、简述原始诗歌的特点。
3、上古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4、以《女娲补天》为例,说明古代神话的意义。
5、简要说明《诗经》的分类和编定。
6、简要说明上古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7、举例说明《诗经》中爱情诗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8、《诗经》中政治讽刺诗主要指哪两类作品?其意义如何?9、略述《诗经·大雅》中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
10、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11、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2、从《诗经》看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
13、《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14、从文学角度看,《左传》比《春秋》有哪些进步?15、简述《左传》人物描写的成就。
16、以《邵公谏弭谤》为例,说明《国语》的文学价值。
17、简述《战国策》思想倾向的复杂性。
18、《冯谖客孟尝君》在描写人物上有哪些独到之处?19、概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20、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勃兴的社会原因。
21、略述先秦诸子散文的演进概况。
22、略述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语》的文学价值。
23、《墨子》文章的特点。
24、《孟子》文章的风格。
25、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26、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书中“寓言”、“重言”、“卮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27、如何评寓言《庖丁解牛》?28、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29、以《劝学》为例,说明《荀子》的文学价值。
30、简述韩非文章的风格。
31、试述楚辞的来源。
32、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33、简述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4、概述《离骚》的思想内容。
35、《离骚》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36、《九歌》中神话题材的诗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37、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8、宋玉的《九辨》在抒情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开拓?二、汉代文学1、简述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及其发展衍变。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清代诗歌和词6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清代诗歌和词6](https://img.taocdn.com/s3/m/7123e3597e21af45b307a893.png)
论诗重情,强调诗写现实,他也注重学问,推 崇宋诗。他的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有 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王夫之
(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 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举人,曾从 永历桂王举兵抗清,南明灭亡后隐居著述
牡丹江师范学院 文学院
清代诗歌和词
清代文学·第 二 讲
主要内容
1 清代前期诗人 2 清代中期诗人 3 清代前期词人 4 清代中期词人
清初三大家、 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禛 沈德潜、翁方纲、袁枚 郑燮、黄景仁 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厉鄂“浙西词派”,“常州词派”
一、清初诗歌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王士祯
3、国朝诗人
又做王世禛,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 东新城(今桓台)人。 王士禛早有诗名,颇得钱谦 益的称赞。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 话》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韵”。 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 陋的弊病有所补救,但它维护传统 “诗教”,基本属封建正统派诗论。
翁方纲
肌理说
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 理也”(《志言集序》)。他把思想意 义(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 料(肌理)统一起来,认为作诗不在力 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不在空谈 性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 把诗歌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 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
明清文学试题
![明清文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b78b39844769eae009ed9f.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2.《陈州粜米》是( )A.历史剧B.爱情剧C.公案剧D.家庭伦理剧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D.宣扬道德教化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A.最长的诗B.最短的诗C.最早的诗D.最晚的诗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C.追求词藻华美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A.清新B.沉郁C.典雅D.豪放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A.文道合一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A.写景散文B.传纪文C.序文D.寓言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B.游戏说C.诛奸尚贤说D.滑稽说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A.历史演义B.英雄传奇C.神魔小说D.世情小说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A.注重合律侬腔B.推崇语言本色C.强调场上之曲D.注重文采才情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A.师法汉魏B.师法唐诗C.师法宋诗D.兼学唐宋14.陈维崧的词风是(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A.性灵说B.神韵说C.格调说D.肌理说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A.历史演义小说B.公案小说C.讽刺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17.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A.脂评甲戌本B.脂评庚辰本C.程甲本D.程乙本18.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A.《梧桐雨》B.《临川梦》C.《比目鱼》D.《奈何天》19.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 )A.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B.古意境、新语句、新风格C.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D.新意境、古语句、新风格20.辛亥革命期间,“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 )A.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B.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C.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D.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二、多项选择题1.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显著特点有( )A.以文为诗B.以文字为诗C.以才学为诗D.以议论为诗E.以诗为词2.从三十首论诗绝句可以看出元好问的诗美追求是( )A.翻新出奇B.慷慨激昂C.天然浑成D.质朴浑厚E.阴抑穷愁3.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重要说法有( )A.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B.讴歌贤才说C.为英雄豪杰立传说D.反映三国兴亡说E.宣扬正统说4.下列总集中,属于清代民歌总集的有( )A.《白雪遗音》B.《霓裳续谱》C.《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D.《古谣谚》E.《挂枝儿》5.清代曾国藩是( )A.咸同之际宋诗运动的倡导者B.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缔造者C.湘乡派的领袖D.同光体的中坚E.湖湘诗派的核心三、简答题1.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指什么事?作者借此表达何种含义?2.姚鼐《登泰山记》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3、梅尧臣诗歌有何特点?4、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四、论述(每小题 15分,共45分):1 、试析《红楼梦》中凤姐性格的丰富性。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汇总超详细)第二篇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汇总超详细)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5ae40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f.png)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汇总超详细)第二篇第二十七章清代戏剧第一节清初戏剧☆☆☆☆☆一、选择(单选、多选)1、入清后,李玉与叶时章、毕魏、朱素臣共同创作了《清忠谱》。
该剧25折,以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斗争为题材,以周顺昌为主线,将杨涟、魏大中、左光斗等人的遇难事件穿插其中,歌颂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颜佩韦等五人舍生取义的高尚节操,反映了晚明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抨击了魏忠贤党羽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其中的周顺昌具有“既清且忠”的理想人格,“清”表现在居官清廉,“忠”表现为一心向社稷。
2、清初戏剧有三个流派:一是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戏作有较强的市民色彩;二是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有案头化倾向;三是以李渔代表的娱乐派,讲求游戏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
3、《清忠谱》成功塑造了新兴的市民群体,他们是新的历史力量。
4、就艺术成就而言,清代传奇高于杂剧,清初传奇高于清中后期传奇。
5、吴伟业、尤侗的作品借历史故事抒发身世之苦或故国之思,意境上接近诗歌,曲词雅致,抒情性增强,但不利于演出,是“案头之曲”。
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苏州派的特点:苏州派是明清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地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戏作有较强的市民色彩。
该派戏剧特点:(1)创作题材上,较为关注社会现实,多为政治剧和时事剧。
(2)思想倾向上,突出表现道德情操与个人欲望的冲突,纲纪陵夷的社会与洁身守义的个人的冲突,不遗余力地抨击世风的浇薄、世态炎凉和小人的卑劣行径,歌颂清明的政治和社会安定,讴歌高尚的道德和操守,有强烈的伦理教化色彩,与明代中后期传奇相比,具有文化反思的特点。
(3)作品形式上,他们精通音律,又是演艺中人,注重舞台演出效果,少有案头剧不能演出的弊端,将平民文化与士大夫文化熔铸一体,又扎根于平民文化土壤之中。
2、李玉戏剧创作的成就:(1)有传奇33种,今存18种;(2)最著名有“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和《清忠谱》;(3)入清后,李玉的创作兴趣由关注世态人情转向朝政纲要,并反思历史。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三)及答案[1]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三)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998f559ed630b1c59eeb5ed.png)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元杂剧的角色,可以分为末、旦、净、()四个大类。
2.《汉宫秋》写的是汉代()的故事。
3.枯藤老树昏鸦,()。
4.《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的英雄是()。
5.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
6.徐渭著有《》,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7.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加工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世称“三言”。
8.《金瓶梅》的书名分别指书中人物潘金莲、()、春梅三人。
9.《醒世姻缘传》又名《》,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10.《镜花缘》的作者是()。
11.“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
12.明末清初,在苏州形成的一个戏曲流派是()。
13.()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14.清前期提倡肌理说的诗人是()。
15.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
16.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17.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18.清前期词风近似南唐二主的著名词人是()。
19.《病梅馆记》的作者是()。
20.倡导诗界革命的诗人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2.杂剧《西厢记》共有()。
A.三本二十折B.四本二十一折C.五本二十一折3.属于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人物的是()。
A.杜丽娘B.杜十娘C.李香君4.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B.游戏说C.诛奸尚贤说5.《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A.文言长篇小说B.文言短篇小说C.白话长篇小说6.《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7.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
A.李贽 B.袁宏道 C.钟惺8.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02093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2.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简答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简答题元代问答1.散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入据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
这样,逐渐和音乐脱离并且只能适应原有乐曲的词,在新的诗歌形式——散曲,便应运而生。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里曾对由乐曲的变化,导致词的衰落、“曲”的繁兴有过精辟的表述:“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宋词既不可被管弦,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
"2.宋元话本的体制特征?①入话:稳定在场的人群,等待晚入场的观众,起到稳场的作用,依附性较强。
②头回:与正话内容相似或相反的故事,话本原著中称为“德胜头回”或“笑耍头回”,相比入话,头话已经能独立成篇。
②正话:话本的主体,核心内容所在,篇幅较长,故事结构完整。
语言上结合韵文与散文,口语和少量诗词文,并用一些固定的逃狱、习惯用语承接缝合,浑然一体。
③片尾:在话本的篇末,一般又以诗词点题作结,或劝诫听众,有的直接说散场的话,以示说话结束。
也称“下场诗”这种体制既在说书场地中产生,经历了反复考验和锤炼,能概括各部分特点和功能,又能兼顾话本的原有称谓,被人们认可。
3.元诗四大家都是谁?他们共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①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②他们在当时都颇有诗名,作品多题咏寄赠,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唐诗。
明人胡应麟评此期诗风特征,"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
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
视宋人藻绘有馀,古淡不足。
"4.元杂剧的体制特点?①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②特点:有的剧本开头会有楔子,用以点明、补充正文。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个别的有五六折,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独唱,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每一折包括曲词(唱)、宾白(词)、科范(动作)三个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61b7765a417866fb84a8e43.png)
清代中期诗:一、创作概况:1、理论探索不断,若干流派形成,进入多元发展的局面。
2、具体:(1)宗唐派:沈德潜——格调说(2)宗宋派:厉鹗——浙派的盟主;翁方纲——肌理说(3)袁枚——性灵说“乾隆三大家”的赵翼、蒋士铨——持论和袁氏相近,但创作风格却各自成家(4)自成一格的郑燮、黄景仁二、中期宗唐诗人:沈德潜与格调说1、沈德潜——继王士禛之后主盟诗坛的大家2、“格调”说:(1)主张恢复儒家“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诗教传统,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
(2)本于明代七子,推崇前后七子而排斥公安、竟陵,论诗歌体格则推崇汉魏、盛唐而排斥宋调。
3、创作:(1)早年——反映民生疾苦的好诗,但大量的诗作则是平庸无奇(2)做官后——歌功颂德,艺术不脱模拟,典型的台阁体。
著有《沈归愚集》《春草》: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
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
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春草》: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
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
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三、中期宗宋诗人:1、厉鹗:(1692-1752)(1)等查慎行以后倡导宋诗的大家,也是“浙派”诗中坚。
(2)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诗歌大多自然优美。
2、翁方纲:(1733-1818)(1)人物: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四库全书》纂修官,编修。
(2)肌理说:清代中叶宗法宋诗的诗歌流派,创始者翁方纲。
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
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是一种以学术代替文学的诗歌歧路,它引导诗人脱离现实,从故纸堆中寻找诗材,反映了乾嘉考据之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四、袁枚与性灵说(一)生平:(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4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4](https://img.taocdn.com/s3/m/af6769ead4d8d15abe234eca.png)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4(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桐城派(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清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其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使桐城派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桐城派倡明程朱之学,主八家之文,为文讲究“义法”,选取事例和运用语言,只期阐明立意所在,不重罗列材料、堆砌文字。
他们的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由于求“雅”,语言避忌太多,缺乏活气。
)解析:2.阳羡词派(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产生于清初变幻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浓厚的乡土色调。
成员有徐喈凤、万树、曹亮武、蒋景祁、陈维崧,以陈维崧成就最高。
他们或是遗老逸民,或是忠烈后裔,词作多述民生之哀和故土之思,激荡楚郁,凄苍清狂。
)解析:3.弹词(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有“国音”和“土音”之分,以琵琶和三弦为伴奏乐器,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等组成。
多用第三人称叙述,语言浅近,韵散相间,以七字韵文为主。
一般篇幅庞大,一部作品可以连续演唱几个月(短小者也要三五天)。
作者多为女性。
)解析:4.子弟书(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鼓词的一支,只说不唱,演出时用八角鼓击节,佐以弦乐,由清代八旗子弟首创,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2)](https://img.taocdn.com/s3/m/d89594b1284ac850ad024267.png)
目录( 一 )前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这一论断出自于(D)A.《尚书.尧典》B.《毛诗大序》C.《吕氏春秋。
古乐》D.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此说出自(B)A.《毛诗大序》B.《尚书。
尧典》C.《吕氏春秋。
古乐》D.《河图玉版》3.‚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厥。
‛此说出自(C)A.《宋书。
谢灵运传论》B.《尚书。
尧典》C.《吕氏春秋。
古乐》D.《周易〃中浮》九二4.‚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
‛这段筮辞出自(A)A.《周易〃贲》六四B.《周易〃中浮》九二C.《周易〃归妹》上六D.《卜辞通转》三六三5.《弹歌》所表现的是(A)A.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B.冬令蜡祭是情况C.战争场面D.婚嫁场面6.在甲骨卜辞与《诗经》之间,呈现出过渡状态的是(C)A.古乐B.舞蹈C.《周易》筮辞D.神农氏的《丰年之咏》7.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B)A.原始宗教B.劳动生活C.原始歌舞D.想象或幻想8.在远古神话中,有‚造人‛和‚补天‛两大功勋的神话人物是(A) A.女娲B.羿C.禹D.鲧9.远古神话中为民除害的善射者是(D)A.鲧B.禹C.黄帝D.羿10.使神话具有文学特征的三个关键因素是(A)A.情感、形象和想象B.情感、情节和人物C.形象、想象和语言D.舞蹈、情感和形象1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C)A.《楚辞》B.《文选》C.《诗经》D.《全唐诗》12.《诗经》原本称为《诗》。
或《诗三百》,尊其为‚经‛,是在(D)A.战国初期B.战国末期C.秦代D.汉代13.《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A.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B.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14.《诗经》现存的诗歌共(B)A.三百篇B.三百零五篇C.三百一十一篇D.五百篇15.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B)A.班固《汉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9f0030376baf1ffc4fad59.png)
• 清词中兴: • 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全 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首,超过 宋词两倍以上。 • 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选》、 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 • 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运 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书》、 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
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评影响颇大。 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 朝诗别裁集》《说诗啐语》(cui4)。
2、“格调说”: 沈德潜的诗论。强调写诗须讨究格律 声调:“诗贵性情,亦须论法”。 要写 得含蓄、蕴藉、委婉, “温柔敦 厚”“怨而不怒”;讲究格律、声韵, 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拟古。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陋的 弊病有所补救,但它维护传统“诗教”, 基本属封建正统派诗论。
姚鼐在美学上提出用 “阳刚”、“阴 柔”区别文章风格。“阳刚”即豪放,“阴 柔”即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 生出多样风格。 姚鼐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 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 为文章八要。从掌握形式(格、 律、声、色) 进而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最终达到 高境。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 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扩大了桐城派的 影响。
一、清初词
“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1、陈维崧
“阳羡词派”领袖。其《迦陵词》存1600余 首,居清代之冠。多写身世之感和怀古之情。 风格师法苏、辛,具苍凉豪放特色。 《纤夫词》是陈词代表作。写清兵强征十万 民夫为战船拉纤给百姓造成的灾难。取景壮阔, 气魄雄伟,风格豪放,语言率直俊爽。是现实 主义杰作。
(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 话》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 韵”。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静闲远 境界,引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等。
1810-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810-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二)](https://img.taocdn.com/s3/m/4f60481f172ded630a1cb699.png)
1810-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1分)A:《冲沙漠子独步大罗天》B:《黑旋风仗义疏财》C:《赵太祖龙虎风云会》D:《雌木兰替父从军》2、遗民诗人屈大均诗歌的主要特点是()(1分)A:闲适B:雄直C:绮丽D:险怪3、以下诗歌中,由赵翼创作的是()(1分)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4、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为“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1分) A:诗歌B:古文C:小说D:戏曲5、下列作家中,既是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又是常州词派开创者的是()(1分) A:张惠言B:恽敬C:侯方域D:汪中6、元代后期诗歌创作的两大中心是()(1分)A:江西和婺州B:婺州和吴中C:大都和平阳D:平阳和泽州7、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的是()(1分)A:《紫箫记》B:《邯郸记》C:《南柯记》D:《牡丹亭》8、南戏规范化和广泛流行后,“传奇”指称的是()(1分)A:杂剧B:明清中长篇小说C:散曲D:明清中长篇戏剧9、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1分)A: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B: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C:欧阳修、苏轼、秦观、黄庭坚D: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10、明代前期散曲作家中,朱有燉影响最大,其散曲集曰()(1分) A:《诚斋乐府》B:《沜东岳府》C:《秋碧乐府》D:《碧山乐府》11、赵孟頫《钱塘怀古》诗最具特色的是()(1分)A:极富唐诗的意境与韵味B:同于宋诗的警策与深致C:表现一种离黍麦秀之感D:以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1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1分)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B:结构严谨,析理透辟C:雍容典雅D:纵横博辩13、元代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是()(1分)A: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B:悲喜连缀而贯通一体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D:淋漓酣畅而声韵兼美14、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赞颂和肯定的真儒明贤是()(1分) A:周进B:杜少卿C:杜慎卿D:景兰江15、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旨是()(1分)A:宣扬忠孝伦理观念B:揭示官吏贪赃枉法C:提倡神仙道化思想D:抒写离别相思之苦16、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1分)A:白朴B:乔吉C:康进之D:纪君祥17、近代诗坛上,龚自珍、魏源等张扬士人主体精神,被称为()(1分) A:启蒙诗人B:爱国诗人群体C:新派诗人D:革命派诗人18、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1分)A:以诗言事B:以诗喻理C:诗风豪放D:诗风典丽19、在近代诗坛上,王闿运属于()(1分)A:汉魏六朝诗派B:晚唐诗派C:宋诗派D:同光体20、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1分)A:清丽淡雅B:沉郁哀痛C:清空骚雅D:浓艳密丽21、近代古文作者中,薛福成属于()(1分)A:姚门四弟子B:曾门四弟子C:戊戌六君子D:清末四公子22、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1分)A:山谷体C:简斋体D:诚斋体23、近代文坛上,章士钊的文章被称为()(1分)A:经世文B:新文体C:逻辑文D:述学文24、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1分)A:清丽典雅B:思深辞丽C:豪放旷达D:清空婉约25、弹词《天雨花》的完成年代是()(1分)A:顺治年间B:嘉庆年间C:道光年间D:同治年间26、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1分)A:豪犷雄放B:平淡瘦劲C:生新瘦硬D:沉博绝丽27、“台阁体”散文的风格特点是()(1分)A:醇深典正,浑穆雍容B:雍容和雅,平易畅达C:平易自然,纡徐和缓D:简练明快,笔力雄健28、《平山冷燕》属于()(1分)A: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B:才子佳人小说C:侠义公案小说D:才学小说29、下列作家中,长于记述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味的是()(1分) A:袁宏道B:李贽C:归有光30、近代小说《儿女英雄传》属于()(1分) A:侠义小说B:狭邪小说C:政治小说D:谴责小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31、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包括()(2分)A:古体诗风格悲壮B:七律自然圆转而对仗工稳C:五律追求平淡简约的韵调D:绝句风格清淡秀逸E:田园诗风格平淡闲适32、“《一笠庵》四种曲”包括()(2分) A:《一捧雪》B:《人兽关》C:《永团圆》D:《清忠谱》E:《占花魁》33、近代诗坛上,同光体又分为()(2分) A:闽派B:赣派C:徽派D:粤派E:浙派34、《聊斋志异》的素材来源主要有()(2分) A:前人的小说和笔记B:前代戏曲C:正史记载D:自己的经历或见闻E:友人提供35、张可久散曲的创作特点有()(2分)A:注重形式格律B:喜欢雕琢字句C:少用俚语俗语D:风格以清丽为主E:追求诗词般的典雅三、文字题(共10题,共60分)36、名词解释:《三侠五义》(3分)37、名词解释:江湖诗派(3分)38、名词解释:元好问(3分)39、名词解释:《桃花扇》(3分)40、简述关汉卿杂剧创作概况。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9be7dbcc17552706220847.png)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1.梅村体正确答案: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创作的把李商隐诗色泽浓丽的特色,元自长篇叙事诗善于铺排、流丽婉转的风格和“初唐四杰”抒情歌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的以人物命运为中心,注重情节,腾挪跳跃,挟以沧桑浮沉之感,极尽俯仰变幻之能事的诗作被称作“梅村体”。
《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2.神韵说:正确答案:清代诗王士稹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出。
“神”是指表现恰到好处的诗味,“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淡清的境界。
合起来讲,所渭“神韵”,就是要使诗歌所表现的对象具有一种远境美。
艺术上,“神韵说”要求诗人将情感进行艺术加工,如秋雨之萧瑟、春梦之无痕,诗人不仅要将此情感秋雨化、春梦化,而且要进一步落到“萧瑟”和“无痕”上,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3.格调说:正确答案:清代诗人沈德潜为匡正王士稹“神韵说”的弊病而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
沈氏认为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原本性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要讲求蕴藉,他推尊唐诗,偏袒七子派,尤重诗歌声音的美。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4.桐城派正确答案:在清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其同乡刘大?、姚鼐等继承发展,使桐城派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桐城派倡明程朱之学,主八家之文,为文讲究“义法”,选取事例和运用语言,只期阐明立意所在,不重罗列材料、堆砌文字。
他们的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由于求“雅”,语言避忌太多,缺乏活气。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5.阳羡词派正确答案:产生于清初变幻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浓厚的乡土色调。
成员有徐喈凤、万树、曹亮武、蒋景祁、陈维崧,以陈维崧成就最高。
他们或是遗老逸民,或是忠烈后裔,词作多述民生之哀和故土之思,激荡楚郁,凄苍清狂。
【阶段测试四含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阶段测试四含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https://img.taocdn.com/s3/m/a2536f2db7360b4c2e3f64dc.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选B1、()被称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A.《四婵娟》B.《风筝误》C.《长生殿》D.《啸月楼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长生殿》被称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参见教材P314。
C1、常州词派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A.周济B.张惠言C.董士锡D.丁履恒【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周济师从张惠言之甥董士锡,得张氏绪论,推衍其说,是常州词派理论的集大成者。
参见教材P283。
2、陈寅恪的《论再生缘》认为()是“绝代才华之女子”。
A.朱素仙B.梁德绳C.陶贞怀D.陈端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陈寅恪《论再生缘》认为陈端生是“绝代才华之女子”,“孟丽君之性格,即端生平日理想所寄托”,“端生心中于吾国当日奉为金科玉律之君父夫三纲。
皆欲藉此等描写以摧毁之”,“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时及其后百余年间,俱足惊世骇俗”。
参见教材P324。
3、曹雪芹,名霑,字()。
A.留仙B.敏轩C.梦阮D.其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曹雪芹,名霑,字梦阮。
参见教材P301。
4、《长生殿》的作者是()。
A.孔尚任B.李渔C.吴伟业D.洪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
参见教材P312。
D1、()对文章的看法直接源于考据之举,重视文章创作的理性精神,强调文法本为学术所固有,不同于桐城派古文思想。
A.钱大昕B.章学诚C.姚鼐D.戴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戴震对文章的看法直接源于考据之举,重视文章创作的理性精神,强调文法本为学术所固有,这自不同于桐城派古文思想。
参见教材P276。
2、()的艺术构思直接启发了《长生殿》和《桃花扇》的创作。
A.《一捧雪》B.《占花魁》C.《人兽关》D.《清忠谱》【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占花魁》根据《警世通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改写,叙写莘瑶琴和秦重的风情际遇,将这些内容是置于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和国家兴亡的历史背景中,使得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紧密结合,这种艺术构思直接启发了《长生殿》和《桃花扇》的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测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f512bfe45c3b3566ec8b95.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测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100 分)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出自____。
A.李清照B.秦观C.柳永D.姜夔2.有“清代第一诗人”之称,受严羽影响,以“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的诗人是__。
A.王士祯B.袁枚C.纳兰性德D.沈德潜3.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南宋南戏作品是____。
A.《张协状元》B.《赵贞女》C.《王魁》D.《小孙屠》4.“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句?A.A黄宗羲B.B顾炎武C.C屈大均D.D王夫之5.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对戏曲的文学创作与戏曲导演艺术进行全面论述的专著,标志着中国戏曲理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是____。
A.《曲品》B.《曲律》C.《闲情偶寄》D.《录鬼簿》6.关于李清照的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她的词以南渡前后分为两个时期B.[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流露了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C.她虽然为女词人,但主要继承了范仲淹的词风而属于豪放一派D.她的词的语言大都明白如话,流转如珠,较少粉饰7.____是继王士禛之后主盟诗坛的大家,属宗唐派,首创“格调”之说,认为“诗贵性情,亦贵诗法”。
A.翁方纲B.沈德潜C.袁枚D.钱谦益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北杂剧曲谱,也是明初记录杂剧资料最为详备的一部著作是____。
A.《太和正音谱》B.《曲律》C.《闲情偶寄》D.《中原音韵》9.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即文章要有具体内容,内容要经得起考据的检验的是____。
A.方苞B.刘大櫆C.姚鼐D.张岱1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一面哪种诗体的评论是“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A.A晚唐体B.B西昆体C.C铁崖体D.D梅村体1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____。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f176662c5fbfc77da369b181.png)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四章清代小说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清代才学小说中,影响较大的是()A.《螳史》B.《镜花缘》C.《野叟曝言》D.《燕山外史》【解析】(P290):B本题考查清代才学小说的相关知识。
清代中叶,考据学风盛行。
读书人以精通古书、博闻强识为荣,这对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产生了一批才学小说,如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屠绅的《蟑史》、陈球的《燕山外史》,这些作品思想平庸,芜杂堆砌,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李汝珍的《镜花缘》。
2.李渔的作品《无声戏》的体裁是()A.小品B.拟话本C.杂剧D.南戏【解析】(291):B李渔的作品《无声戏》的体裁是拟话本。
3.今传最早的鼓词是( )A.《大唐秦王词话》B.《木皮散人鼓词》C.《呼家将》D.《天雨花》【解析】(P292):A本题考查鼓词的相关知识。
今传最早的鼓词,是明代天启刊本《大唐秦王词话》。
正式使用“鼓词”这一名称的,是明清之际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
《呼家将》是清代的讲史鼓词,《天雨花》是弹词。
4.除了《儒林外史》外,吴敬梓还有( )A.《文木山房集》B.《亭林诗文集》C.《有学集》D.《带经堂集》【解析】(P297):A本题考查吴敬梓的相关知识。
B、C、D三项作品作者分别是顾炎武、钱谦益王士禛。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属于清代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有( )A.《儒林外史》B.《聊斋志异》C.《阅微草堂笔记》D.《夜雨秋灯录》E.《三侠五义》【解析】(P274):BCD本题考查清代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品。
A、E两项都是长篇章回小说。
2.下列人物出自《儒林外史》的有( )A.婴宁B.王桂庵C.匡超人D.杜少卿E.鲍文卿【解析】(P282):CDE本题考查《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A、B两项出自《聊斋志异》。
三、简答题1.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
【解析】(P293-296)思想意蕴(1)写狐鬼与人的恋爱故事,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2)揭露科举考试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鄙。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弹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弹词](https://img.taocdn.com/s3/m/4bfb95f759eef8c75ebfb381.png)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七章清代弹词一、单项选择题1.明人把用诗赞韵文体进行叙事的文本统称为()A.话本B.词话C.散曲D.词【解析】(P320):B本题考查词话的相关知识。
明人把用诗赞韵文体进行叙事的文本统称为词話,词话在明中叶以后分衍为弹词和鼓词。
2.弹词最迟产生于()A.宋末元初B.明末清初C.元末明初D.清代中叶【解析】(P320):B弹词最迟产生于明末清初。
3.《再生缘》前17卷的作者是()A.陈端生B.陈长生C.梁德绳D.陶贞怀【解析】(P324):A本题考查《再生缘》的作者。
约在1869~1870年间,未出阁的18岁少女陈生在居住京师和随父宦游山东期间创作了《再生缘》前16卷。
其后由于母亲、祖父病逝和本出嫁的缘故搁笔,34岁时她又写了第17卷。
后由杭州女诗人梁德绳补续3卷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1.被称作“弹词三大”的作品是()A.《天雨花》B.《榴花梦》C.《再生缘》D.《笔生花》E.《锦上花》【解析】(P320):ACD《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被称作“弹词三大”。
2.下列属于清代弹词发展中期的作品是( )A.《凤凰山》B.《金鱼缘》C.《群英传》D.《子虚记》E.《双鱼佩》【解析】(P312):BCD 本题考查弹词作品的产生时期。
《凤凰山》属于清代早期弹词作品,《双鱼佩》属于清代晚期弹词作品。
三、简答题1.简述《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意义。
【解析】(P309)在弹词小说众多女扮男装的形象中,孟丽君是反抗“夫权”“父权”“君权”最坚决、言辞最激烈的一个。
《再生缘》通过塑造盂丽君这样一个才高气傲、聪慧机敏、敢于叛逆,最后奈屈从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热情歌颂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妇女挣脱礼教束缚的思想和行为,赞美了女性的才识和胆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戏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93121a6d8762caaedc33d483.png)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六章清代戏剧一、单项选择题1.剧作《千钟戮》的作者是()A.吴伟业B.李玉C.李渔D.尤侗【解析】(P310):B剧作《千钟戮》的作者是李玉。
2.下列作品为李渔所作的是( )A.《曲律》B.《曲论》C.《闲情偶寄》D.《论文偶记》【解析】(P311):C《闲情偶寄》是李渔所作。
3.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A.《梧桐雨》B.《临川梦》C.《比目鱼》D.《奈何天》【解析】(P313):A本题考查《长生殿》的题材。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白朴的杂剧《梧桐雨》也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
4.《桃花扇》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A.安史之乱时期B.南北宋之交C.宋元易代时期D.明清易代时期【解析】(P315):D 本题考查《桃花扇》剧作中故事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际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
5.蒋士铨的剧本《冬青树》写的是( )A.寇准的故事B.杨震的故事C.文天祥的故事D.汤显祖的故事【解析】(P318):C 本题考查蒋士铨《冬青树》的内容。
蒋士铨的剧作《冬青树》歌颂了文天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耿耿丹衷”。
6.清代戏剧声腔剧种的演变趋势是( )A.花部诸腔由盛而衰,雅部声腔日益兴旺B.雅部声腔由盛而衰,花部诸腔日益兴旺C.梆子、皮黄趋于衰落,昆曲蓬勃兴起D.京腔、秦腔日渐流行,弋阳腔、昆山腔趋于衰落【解析】(P318):B 本题考查清代戏剧声腔剧种的演变趋势。
乾隆时期,地方戏曲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花部与雅部之争。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
从道光年间开始,我国南北各地剧坛上风云变幻,地方戏腔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等,粉墨登场,此消彼长,传统雅部的昆曲由中心退居边缘。
二、多项选择题1.与李玉合作完成戏剧作品《清忠谱》的戏剧家有( )A.叶时章B.毕魏C.蒋士铨D.李渔E.朱素臣【解析】(P309):ABE本题考查《清忠谱》的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一章淸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一、解释:1、梅村体2、神韵派3、浙西词派二、填空1、淸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 ,钱谦益为代表的___________ •吴伟业为代表的_________ 02、淸初的__________ 、 __________ x ___________ 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淸初散文三大家描侯方域、__________ 、 __________ 侯方域的散文以___________ 见长.名篇有和_________4、"岭南三大家'、是抬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5、“恸哭八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的诗作中的名句。
6、清初重婆词派有以朱林瞠为代表的__________ •以陈维糕为代表的_________ •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____________ >7、吴伟业以______ 为宗•氏诗歌的主要内容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他最大的贡献在七有歌行体,代农作是______________ :8、钱谦益建立起“___________ “的真怙论,主张兼采 ________ •创建___________ 诗派.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_ 。
三、简答1.略述顾炎贰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清初有哪些较重要的词人和词派?3.清初有哪些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木内容是什么?四、论述k试述钱谦益诗歌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2.试述吴伟业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二章淸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X解释:1、苏州派2、"一人永占"3、南洪北孔4、《闲情偶寄》二、填空K《闲情偶寄》是 _________ 的戏曲论者.其中____________ 、________ 两部分•分别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
2、传奇《双熊梦》又名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 :《钧天乐》的作者是__________ ,《风筝误》的作者是________ ,《秣陵春》的作者是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长生股》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________ 和元代_________ 的來剧_____________4、《桃花扇》是以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爱情故爭为线索.反映____________ 兴亡的历史剧。
5.李漁擅写_____ 剧,体现其_______________ 的创作宗旨,作剧十种•总题为________________ :为其代表作。
三、简答K清初剧坛上主要有哪几类作家不同风格的创作?2、简述《淸忠谱》的思想内容。
3.《长生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4.简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5.《桃花扇》是怎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6.简述《桃花扇》人物形彖塑造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h试析《长生股》的主题思想。
2、试析《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一、解释:才子佳人小说二填空K淸代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迈入_____________ 的阶段。
2、清初的小说续书大致有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两种作法,其中较优秀的续书有陈忱的_______________ ”3、题为“西周生辑著”的 _______________ 是继《金瓶梅》之后的一部____________ 小说,全书用方言写成。
4、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等,代表作家是利_____________ 。
5、清初的拟话木有东鲁古狐生的_______________ ,圣水艾衲居士的______________ ・酌玄亭主人的等,创作上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三、简答1.简述淸初白话小说的类型及总体成就。
2、简述《醒世姻缘传》的思想内容的持点。
3.简述李漁在白话小说方面的成就。
4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有什么持点?第四章《聊斋志异》一、填空K “聊斋塊_______ 的名字•因集中作品多写___________ 的故爭.故称••志异二2.“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 -书中对___________ 作品的评价。
3.《聊斋总异》之后较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有纪旳的_______________ ・袁枚的 ___________ ,沈起凤的_________ 等。
4.《聊斋吉异》共近_______篇,从文体上看,有简约记述奇闻界爭如同穴朝 _____________ 的短莒也有叙事委婉曲微如同_________ 的篇苹。
清代学者______________ 讥其“______________ 3鲁迅称之为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斋,忐尉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商成就。
二、简答h蒲松龄一生的境遇如何?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2、简述《聊斋志异》的成书情况。
三、论述1.试述蒲松龄对中国文学的主要贡献。
2、试述《聊斋总:界》的思想内容。
3、如何理解鲁迅所说的$聊斋总异》••用传奇法.而以忐怪"的创作特色?4分析《婴宁》的思想艺术持色。
第五章《儒林外史》一、填空K《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 ______________ 小说的典范之作。
2「•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堤________ 在 _________ -书中对《储林外史》的________________ 所作的评价。
3、《備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实则展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的社会状况。
小说表达了作者的基木思想。
4、小说塑造了两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笑的典型人物是 _________ 和__________ ・还塑造了堕落无行的劣绅___________ ・以及真儒名士的典型_________ >二简答1.略述《儒林外史》讽刺文学的特征。
2、《儒林外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三.论述K试述杜少卿形象塑适的总蕴。
2、试述《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的突出成就。
3、试析《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形象。
第六章《红楼梦》一、解释:1.脂评木2、程甲本3.程乙木二填空lx《红楼梦》木名_________ ・最初以 ______ 回__________ 木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些传抄木大都有署名__________ 等人的评语,故习惯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 >2、《红楼梦》全书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 __________ 所补.乾隆五十六年. _______________ 和将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____________ ,称___________ 木。
3、___________ 木的印行,结束r《红楼梦》的传抄时代.使之得到广泛传皤。
4、近代数以百计的《红楼梦》戏中,梅兰芳的___________ 和荀慧生的_____________ 等经过杰出艺术凉的再创作•成为戏曲节目中的精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有《红楼梦》出來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C "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 一文中对《红楼梦》的评价°1、《红搂梦》的主婆版木有哪些?2、简述《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持点。
3、试述《红楼梦》的影响。
k试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
2、怎样认识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3^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來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广‘°怎样认识这个评价?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一、解释:1.格调派2、肌理派3、常州词派4、桐城派5.义法6、性灵派7、《骈体文钞》二填空lx清中叶重要诗派有以沈徳潜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_ ・以翁方纲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 ・以袁枚为代表的____________ O2、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与袁枚并称为••乾隆三大家3、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派别是_____________ •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 ・号称___________ 方苞提出 _______ 的主张:刘大槌着重探讨________ 、 _______ ,______ 的关系:姚啟欲合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为一。
4、清代最杰出的骈文作家是______ ・他的代表作________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悲惨情状。
三。
简答1、清中叶有哪些较重要的诗派?其文学主张的基木内容是什么?2、淸中叶有哪些较重要的词派和词人?四、论述1、试述袁枚与性灵派的诗歌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
2、试述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
第八章清中叶的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一、解释:1.花雅之争2、京剧3、弹词4、鼓词5.子弟书6、《吟风阁杂剧》二、填空1.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清中叶出现J'许多炫縱学问的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作的_____________ O2,雷锋塔传奇》为乾隆初_________ 所作,后由戏曲艺人________ 父女改编,又经_________ 加工, 成为比较完善的木子。
3.淸中叶较有影响的传奇作家是 ________________ ・现存剧作以 __________________ 垠有名,另有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4、弹词流行于_______ •由 ____ 、_____ 、 ______ 、 ____ 四部分组成,用_________ 、______ 等伴奏,语言上有__________ 与 ________ 之分,弹词中有貝唱不说的小段,称 __________ ・至今流传。
今所存弹词以胡士莹_____________ -书所收最为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