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练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4.6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4.6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针对传统的玉米和大豆间套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农学家经过反复探索和 试验,提出了玉米和大豆间套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认识具有上升性,而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和主体知识水平的限制强调 的是认识具有反复性,③④不选。
易错清零·突出应用性 易错点1 混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 训练1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 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 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 中“深化和发展”
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 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 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 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加以比较和对照
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 中去;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 才是认识的目的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表现
理解
区分点
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②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 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直接经验和间接 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 的基础上“从无到有 ”
实践是认 识发展的 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 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复习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的学习已经结束,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①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②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解析: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浙江选考)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练(含解析)(必修4)

(浙江选考)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练(含解析)(必修4)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 F )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 F )3.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 F )4.(2019·温州中学检测)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F )5.(2019·金华十校联考)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 F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自觉选择性D.社会历史性答案:A7.(2019·金华调研)科学家利用“单倍体干细胞”技术,通过神奇的细胞“变性手术”,仅利用卵子就实现了哺乳动物的繁衍,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固有“必然性”的认知。

这表明( )①通过实践能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②通过实践能超越规律的限制③真理会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材料强调科学家通过实践,改变、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①④正确。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超越其限制,②不选。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而不是被推翻,③错误。

8.神舟十一号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将为我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这说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③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神舟十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将为我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①④正确。

(浙江选考)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必修4)

(浙江选考)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必修4)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能__动__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_主__体___和__客__体__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__实__践__的产物。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_实__践___的需要。 ②__实__践__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 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__认__识__能力。
3.(2017·11 月浙江选考)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 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 ODI 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 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 ODI 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 土壤化”试验。5 年后,所试验的 4 000 亩沙漠变成了良田。这 样做是因为( ) A.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Hale Waihona Puke 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把科学理论作为检
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 验真理的标准
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正确理解
认识误区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 实践是
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 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 认识的
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 识不为实践服务 目的
是认识的目的
澄清真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因反映事物的角度不同,真理可以有多个。 分析:受反映角度等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会形成多 种不同的认识,但特定角度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2)真理可以作为检验其他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分析:真理本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随事物的发展和实践的 深化而发展,因而它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 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B.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一切物质性活动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对“客观的物质性”应这样理解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3.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4.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将进行环月探测,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2005年到2018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2018年到202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采样返回。

这表明A.实践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的特征D.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5.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现在则可以通过煤的干馏,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

煤的使用价值被不断发现说明A.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B.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6.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7.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精练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1)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精练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1)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

”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客观规律性C.主观能动性D.普遍有效性解析:实践不具有客观规律性和普遍有效性,B、D两项不选;实践高于理论认识,主要是因为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即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选A项;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2.(2013·汕头模拟)针对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显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从2012年7月下旬开始,国务院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专项督查体现了()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人们能在意识指导下自发地改造世界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解析:专项督查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与题意无关;人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C项表述错误。

答案:B3.(2013·山东卷)“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解析: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名言警句蕴含的哲学寓意:“想”要靠“做”来实现,要在实践中实现理想;其次,分析每一个选项中名言警句蕴含的哲理;最后,对号入座,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A项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B项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D项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均与题意不符合;C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一、围绕“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梳理第六课的知识思维导图。

(答在学案背面)
二、阅读“两山理论”材料,思考相关问题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对“两山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开始是片面追求发展,“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 。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人们意识到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

但随之而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等现象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思考这一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最终形成“两山理论”。

1、上述材料中哪些活动属于实践,有何特点?请一例说明。

2、结合材料,说明实践在“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怎样
的作用?(6分)
3、上述材料中认识有哪些?对于同一确定对象,为什么会有多个认识?也会有多个真理吗?
4、【课后完成】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设计一个问题、并组织答案,分值5—6分。

三、对于第六课的内容,你在自主复习中有什么疑问?。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范文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第二单元第六1/ 13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六课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结束求索真理的历程 [知识点一实践和认识] [记牢知识] 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概念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__社__会_历__史__性___ 基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形式的科学实验活动,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栏目索引 No.1 No.2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结束 [特别提醒]实践的社会性强调横向上的合作,实践的历史性强调纵向上的变化。

单个人的活动,最终也离不开社会关系,其劳动也是社会合作的结果。

2.实践和认识实践是认①实践是认识的_来__源__ 识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决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定认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①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__导__作__用__ ②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栏目索引 No.1 No.23/ 1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结束 [误区警示] 认识的来源不等于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

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实践。

栏目索引 No.1 No.2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结束 [练通小题] 一、判断题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 纠错: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2.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 纠错: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栏目索引 No.1 No.25/ 1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结束二、选择题 3.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其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

2020届高考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导学案

2020届高考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导学案

2020届高考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导学案XX届高考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导学案一、考点扫描(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二、考情分析实践安徽文综,10,4分海南单科,22,2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广东文基,16,2分宁夏/辽宁文综,21,4分海南单科,23,10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江苏单科,35(1)浙江文综,32,4分【知识梳理】1、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第一,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

第二,实践是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第三,所谓“改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理解: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并不是说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并不否定单个人实践活动的存在。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

(3)方法论要求。

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020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学案: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必修4)

2020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学案: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必修4)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及其特点、类型(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________活动。

(2)特点:客观物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型:__________、变革社会的实践、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__;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___;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________,正确的认识________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________实践的发展。

答案:(1)基础动力唯一标准(2)反作用推动阻碍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1.真理是客观的(1)含义:真理是标志___________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__________。

(2)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1)主观同客观正确反映(2)客观性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___________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________。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______来说的,都是____________、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答案:(1)条件和范围谬误(2)特定的过程主观与客观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理:认识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上升性。

(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__________真理,在实践中____________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答案:(1)反复性无限性(2)认识和发现检验和发展一、选择题1.(2012·全国卷)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

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必修4)

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必修4)

知识梳理·自主预习 考点梳理
一、实践(考点1、2) 1.概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特点 (1)客观物质性: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 象和实践的手段具有客观性;过程及其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2)主观能动性: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 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是一定历 史条件的产物。
上述材料的哲理是①②③④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判一判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
(2)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
(3)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因此人们不
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网络构建 全品高考网,用后离不了。
专家伴读 全品高考网,用后离不了。
1.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实践活动吗?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
(2)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3)嫦娥三号探月飞行活动。
(√)
(4)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
【点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改 造自己的主观思想的活动,不是实践。
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 有一个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 (1)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 无止境的过程。 (2)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 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 是不断发展的。 3.方法论启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浙江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练

浙江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练

求索真谛的历程一、判断题 (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实践是存心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 F )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全部活动。

( F )3.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谛性认识。

( F )4.(2019 ·温州中学检测) 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一定做到客观与主观的详细的历史的一致。

( F )5.(2019 ·金华十校联考) 认识只有不停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谛。

( F )二、选择题 (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6.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成功人士能经过实践把观点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这表示,实践拥有( )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自觉选择性D.社会历史性答案: A7.(2019 ·金华调研) 科学家利用“单倍体干细胞”技术,经过奇特的细胞“变性手术”,仅利用卵子就实现了哺乳动物的繁衍,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固有“必定性”的认知。

这表示()①经过实践能成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②经过实践能超越规律的限制③真谛睬在实践中不停被颠覆④实践是人有目的、存心识的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分析:选B。

资料重申科学家经过实践,改变、创建条件成立新的详细联系,故①④正确。

规律拥有客观性,不可以超越其限制,②不选。

真谛永久不会停止行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己而不是被颠覆,③错误。

8.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连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翔任务,总飞翔时间长达33 天。

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将为我国建筑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这说明()①量变是质变的必需准备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无穷的③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④实践活动拥有社会历史性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分析:选 B。

神舟十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将为我国建筑载人空间站做准备,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需准备,实践活动拥有社会历史性,①④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 F )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 F )3.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 F )4.(2019·温州中学检测)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F )5.(2019·金华十校联考)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 F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自觉选择性D.社会历史性答案:A7.(2019·金华调研)科学家利用“单倍体干细胞”技术,通过神奇的细胞“变性手术”,仅利用卵子就实现了哺乳动物的繁衍,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固有“必然性”的认知。

这表明( )①通过实践能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②通过实践能超越规律的限制③真理会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材料强调科学家通过实践,改变、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①④正确。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超越其限制,②不选。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而不是被推翻,③错误。

8.神舟十一号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将为我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这说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③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神舟十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将为我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①④正确。

②错误,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③错误,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9.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这一说法强调(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解析:选D。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意义,题干中的这一说法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说法正确。

A、B、C说法均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

10.“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解析:选C。

本题的题眼是“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由题眼可知,题干主要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C项符合题意。

A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B项强调思与学的关系、D 项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均不符合题干主旨。

11.古代有一男子,奔千里、费万金学得一手“屠龙绝技”,然技成却为天下笑。

该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解析:选D。

材料中描述的这一男子奔千里、费万金学得“屠龙绝技”,却没有办法将这技术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成为天下笑谈,这启示我们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获取的知识一定要用于实践,为实践服务,D符合题意,A、B、C都不符合题意。

12.(2019·宁波选考模拟)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在研究了9 000起交通事故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用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

如今部分国家已经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

这表明( )A.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解析:选B。

部分国家通过的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是在交通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得出的结论,B符合题意。

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认识具有促进作用,A错误,不选;C错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与题意不符,不选。

13.有人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有人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去寻找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这体现了( )①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人们不同的需求和体验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并在反复中不断超越自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对有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有人说是人生的两大悲剧,有人说是人生的两大快乐,可见,对同一事物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表明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中“取决于”说法错误;认识的反复性在材料中未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14.(2019·绍兴一中检测)观看了关于捕杀海豚的纪录片《海豚湾》后,有人说“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有人联想起“给文明以岁月,给岁月以文明”,也有人追问“难道强者的存活,只能靠弱者的牺牲才能换来”。

这反映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是无法判断的③不同主体面对同一客体,思考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④认识会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

②说法明显错误。

③中“完全不同”说法过于绝对。

15.在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的基础上,我国又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后,2名航天员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验证了一些未来空间站的关键技术。

这说明( )①作为实践基础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

我国通过“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及相关太空实验,验证了相关关键技术,这体现了②③。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实验只是实践活动的一种,④表述错误。

16.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D.真理与谬误是无法分开的解析:选B。

A、C属于辩证法的知识,不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但不能说二者是无法分开的,D错误;B正确地体现了题意。

17.“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

”该等式形象地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④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解析:选C。

“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界限,不能说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③④说法错误。

18.(2019·浙江五校联考)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也百思不得其解。

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论文发表成果,刊登中国科学家通过“墨子号”卫星用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

这表明(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条件性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④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

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是有条件的,故①错误;近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问题,近百年后,用科学实验验证,爱因斯坦的问题得到回答,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正确地认识存在,②正确;百年的科学实践,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和无限性,所以④正确;③材料未体现。

三、综合题19.(2018·11月浙江选考)为了满足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作物监测时效性要求高,监测内容多,数据要求高等需求,中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于2018年6月2日成功发射高分6号卫星。

这颗卫星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的优化组合,具有大范围、重访周期短、定量化探测等优势,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可以为农业农村管理提供精准保障,是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农业遥感卫星。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答案: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农业农村管理实践对农业遥感监测提出的新要求,推动科研工作者研发新型农业卫星。

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发展。

新型农业卫星的成功发射,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提高了我国农业遥感监测认识水平。

2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养老模式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过程: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提出“家庭+单位”的养老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社会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

80年代后,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国企改革的全面展开,提出了“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城镇职工养老模式。

现在,面对老龄化的挑战,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对养老模式的探索过程是如何体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道理的?解析:本题为“体现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明确“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包括哪些知识,然后结合我国三种养老模式的形成、特点和发展,从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

我国各个时期采取的养老模式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我国依据每一时期的具体条件确立相应的养老模式,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我国对养老模式的探索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