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初探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课改的几点认识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课改的几点认识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高校学生的需求,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进行课改势在必行。
下面我们就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进行几点认识进行探讨。
一、突出问题导向,关注学生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们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也更加深入。
传统的思政课内容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应该突出问题导向,关注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争辩、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思政课的课改,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二、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传统的思政课大多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环节。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中,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也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也能对将来的职业有所思考和准备。
三、多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中,多元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思政课大多是以课堂讲授、课外阅读、答疑解惑为主要形式,导致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应该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辩论赛、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课的学习中,提升教学效果。
四、融入新时代元素,增强实效性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元素,增强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应该注重引入新时代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念,使思政课的内容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也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思政课的内容与新媒体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政治理论和社会现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职业素质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I NS TI TUTE OF J I LI N PR0VI NCE
No . 1 0. 2 0I 3 Vo I . 2 9
To t a l No . 3 3 4
1 26
能 力 。在 实 际工作 中 , 员 工无 法选 择合作 的同事 , 也 无 法选 择 服务 的对 象 。例 如 , 有些人 脾 气暴躁 , 有 些 人 郁郁 寡 欢 ; 有些 人 自尊 心极 重 , 有 些 人 缺 乏 自信 ; 有 些人 自认 为怀 才 不 遇 , 有 些 人 做 事 有 干 劲 。在 企
培养 。
一
继续 学 习能力 ; 3 . 人 际 沟 通 能力 ; 4 . 任 务 执行 能力 ;
5 . 逻 辑思 维能 力 。 三、 思 政 课 程教 学 模式 改革 与 职 业 素质 培 养 的
衔接
、
高职 院 校 思想政 治教 育课 堂教学 模式 现状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课堂气氛的塑造
高职 院校 担 负 着培 养 适 应 生 产 、 建设 、 管理 、 服
职 院校学 生基本 职业 素 质 的要 求 , 得 出结论 , 排 在前 几位 的职业素 质要求 分别 为 : 1 . 积 极 主动 的态 度 ; 2 .
务第 一线 的高 端 技 能 型人 才 的任 务 , 这 种人 才 培 养 模 式 要求 高职 院 校 的思政 教育要 为企 业培 养适合 不 同 岗位 的人才 服 务 , 在 帮助 学生树 立 正确 的世界 观 、 价值 观 和人 生 观 的 同 时 , 要 注 生 共 同探 讨 问 题并 发 言 的课 堂 , 但不 是学 生天 马行空 地乱 想乱 说 。 自由课 堂需 要教 师在 教学 中分 步骤地 详 细设计话 题 , 同时 , 善 于启 发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培养任务更加重要和紧迫,对其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存在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政治能力。
教师们往往只注重课堂的内容安排,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还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由于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是一个相对短期的专业培训,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因此很多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短缺问题。
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是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的特点是接受一种职业技能的培训,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应该贴近实际,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需求,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可以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问题和挑战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能力等措施,才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①文雁,曹青(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曲靖655000)①本文系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2018YZX027)的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教学基地。
随着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大思政”教育格局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有的问题在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导致其本身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需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并且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有效发挥高职思政课教育作用,摒弃传统、落后的陈旧理念,保证相关工作得到稳定的实施。
本文就大思政教育格局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予以实践。
一、“大思政”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内涵在“大思政”背景下对高职思政课教学课堂进行改革就是指针对思政理念制定教学目标,从而以此为中心在高职学生中开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水平。
具体来说,在“大思政”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等。
对于高职思政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学习从而革新自身的思想理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还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水平。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改革开放之后,世界格局正向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也进一步推进了深化改革的力度,由此,社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与对外贸易的开放,人们的经济往来方式与生活方式都有了本质上的改变。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接受到丰富大量的社会信息,进一步开拓眼界。
但是,从根本上来看,互联网科学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网络上信息冗杂,因此,很难保证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 ) 一 思想 政 治 理论 课 教学 要 注 重 高 职生 的 全 面 发展 科 学 发展 观 . 一要 义是 发展 。就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来 说 , 第
育 具备 与 之 相应 的科 学 发 展观 。 二、 当前 高职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由于 高 职学 校 对 思想 政 治 理论 课 的 经 费投 入 普 遍 不 足 .并 且 普 遍 存 在重 视 专 业课 实 践 . 理论 课 实 践 的 观念 , 得 思 想 政 轻 使 治理 论 课教 学 成 果 打 了折 扣 。
不能 质 疑 这 种灌 输 方法 剥 夺 了高职 生 思 考 和选 择 的 权 利 . 与 高 职生 1 益 突 出 的活跃 思 维 、 于 思考 的特 点 产 生 了 冲突 。 3 善 这
不符合“ 以人 为 本 ” 教 育 规律 . 重 挫 伤 了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的 严 性. 致使 正 面' 导难 以产 生共 鸣 . 难 达 到 教学 目标 。 3 - l 很
高职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教 学 及 改革 放 在科 学发 展观 下进 行 审视 . 以期 得 出有益 的 启 示 。
关 键 词 : 学发展 现 ;思想 政 治 理 论课 ;以人 为本 科
一
、
科 学 发 展 观 的提 出
生存 和 发 展 自古 以来 便 是 人类 社 会 的 两大 主题 发 展 观 是关 于 发展 的 本 质 、 目的 、内 涵 和要 求 的 总体 看 法 和 根 本 观 点 。有 什 么样 的发 展 观 。 会有 什 么样 的 发 展道 路 、 展 模 式 就 发 和 发展 战 略 。 会对 发展 的 实 践产 生 根 本性 、 局性 的重 大 影 就 全 响 。 们 党提 出 的科 学 发 展 观 . 根据 马 克 思 主义 辩 证唯 物 主 我 是 义 和历 史 唯物 主 义 的 基 本 原理 .总 结 了 国 内外 在 发展 问题 上 经 验教 训 .吸 收 了人 类 文 明发 展 进 步 的新 成 果 的 基础 上 提 出 来的。 党 的十 七 大 报告 指 出 :科 学 发 展 观 。 一要 义 是 发 展 , “ 第 核 心 是 以 人 为本 . 本 要 求 是全 面 协 调可 持 续 。 本方 法 是统 筹 基 根 兼顾 ” “ 。 要全 面把 握 科学 发 展 观 的科 学 内涵 和精 神 实质 。 增强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对外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给我们带来了效率、竞争、信用等意识外, 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特别是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思想政治没用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
另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 网络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 但目前对网络管理的滞后性, 带来的网络垃圾、各类虚假信息、歪理邪说以及对负面的社会现象宣传、不同的观念形态, 都会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带来冲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总起来讲就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实践证明,这套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的,也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要求。
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做好高职院校思想理论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务必要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实践环节,引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巩固与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设置,是从维护、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着眼于引导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政治信念,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
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高职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思想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等。
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探索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内涵特点、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路径探究来探讨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问题提出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和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学生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价值观挑战,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如何让课程更加思政化,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不佳。
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政能力,也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因此,对于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有效落实。
2. 正文2.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指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初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初探[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流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教学课程,是系统地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错误思想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生的重要课程。
本文拟就思政课案例教学法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是必修课,是传播党的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的最主要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由于其理论性较强,侧重与从思想上改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其实践性、趣味性较差。
同时,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各种新媒体、新观念层出不穷,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我们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是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85.98%的网民年龄在18—35岁之间,84.97%的网民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这说明高职高专学生也成了网民的主体。
互联网固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本身无可厚非,但其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某些方面,学生甚至比老师掌握的信息还多还快,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课教育时,脑海里装满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课堂,有些信息甚至与教学内容相悖,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一些观点产生疑虑。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终极目标。
探究“知行合一”在高职思政课教改中具体应用,旨在进一步改变改革创新,挖掘思政理论精髓,拓展思政课堂视野,培养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认同,以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行为实践,以科学引导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理性认知。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和意义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等系列重要论述,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后继有人,要求思政课培根固本、铸魂育人提质增效、引领方向,把思政课建设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立足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获得感不足等问题。
为了实现思政课大提升、大格局,使思政课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灵话机动求实效、育人空间更加倡导从教室走向社会生活、课堂教学更加充分借助即时便捷的网络特色平台资源、育人力量更加注重教学资源整合贯通上下功夫,进一步开拓思政课教学视野、创新课堂形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学院自2019年4月起,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
结合现代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打造思政“金课”,持续推动思政课创新创优,决定开展思政课“四堂四创”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研究,为期一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
就高职 院校思 政课 的考试形式而 言,沿用传统的主客观题
高职 院校思政课考试多是总结性考试 ,考试环节完成就意味着 型作为主流模 式,尽管花样不断翻新,但 其考察的内容还是难
课程教学任务的结束,对于 老师而言,无法解决考 试中暴露 出 以脱离对知识的考察 ,而即便是属于主观题的论述和分析类型, 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 ,考试及格意味着万事大吉 ,至于知识 其 考察 目的也是应试者 的识记 和相关材料 的组 织能力。尽管 部
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 环节存在 的诸多 。其结果
经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发挥 。
1 考试 功 能存在 缺 陷 .
是学生既不能通过考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也不能运 用相 关理论揭示现实社 会中的各种问题 。当然 ,更无法从理论层面
众所周知,考试不但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之一,也 完整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构架和发展,而 科学 的世界观、价值 观 是教育过程 中不可缺少 的环节。在教 育过程中,考试具有诊断性 和人生观 的形成无异于水 中月、镜 中花。试想在这样 的考 试环 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导向等三重功能。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 考 境 下成长起来 的青 年,当其成为未来产业工人和其他社会 阶层
面 对 的 问题 。
一
的。所 以,探 悉和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改革 已经成为必须 核为主要切入点 ,考试 内容围绕课堂传授 的知识点进 行,结果 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 书本 以及老师拓展 的部 分知识。对于 高职 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面临的困境 老师而言, 试卷分析科学合理就是完成教学工作; 对于学生而言,
都是总结性考试 ,而非诊断性考 试。这 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 个方面的内容 , 题型模式一般是 由选择 、 填空、 名词解释 、 简答题 、 结果及 时调整 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 法,也不利于发挥 考试对学生 分析论述题等部分构成。 引导作用。第三,教学 评价过分依赖单一 的总结性 考试。 目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职院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效果不尽人意:教材基本上是延用本科院校的通用教材,内容上重理论体系阐述,不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教法上重填鸭式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考核方式上以单一的期末闭卷为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
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大胆改革,不断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要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着力为社会主义建设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作为高职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职院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无疑要围绕这一神圣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客观、理智、冷静的思维习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实际效果不尽人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上都亟待改革。
从2008年开始,笔者专此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收到了一些实效。
一、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尽管我们国家对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当重视,多次发文强调,还统一教材,进行评估检查,但是部分学生却忽视思政课,认为思政课是打酱油的副课,教学内容抽象、枯燥,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直接的影响,上不上课无所谓。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职学生缺乏吸引力的情况表明: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特点及其成长需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困惑和疑虑。
“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
“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推进“大思政”建设,提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各类课程、贯穿教育全过程。
这一举措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
一、“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求1. 适应时代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变革,中职生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内容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中职思政课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2. 提升道德素养:中职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培养,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思政课应当加大对道德教育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重视学生对社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学习。
3.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技能突出。
因此,思政课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1. 教材选择的问题:目前中职思政课的教材选择相对单一,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脱节。
部分教材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
2. 方法模式的问题:中职思政课教学中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培养,这导致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创新的欠缺。
教师在教学中更多侧重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互动、思维启发和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
3. 教师培养和素质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师队伍素质和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学力结构、知识结构与特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的专业能力。
三、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1. 更新教材内容:中职思政课的教材需要更加注重贴近学生实际、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
然而,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怎样实施有效的课程思政,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教育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以“三教”改革视域为切入点,探讨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探索方法。
一、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将面对各行各业,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解决社会问题、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思政课程的多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方法1.构建“三位一体”思政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思政课程体系。
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课程,毛泽东思想作为基本思政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拓展课程。
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保证学生系统全面地接受思政教育。
2.推行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做好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对象: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调研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调研结果: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已经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开设了一系列思政必修课程和专业思政课程,强化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教师或多或少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1.课程思政的整体性不强,不同学科之间缺乏协调。
有些课程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呈现出单一知识和功利主义倾向,缺乏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
2.思政课程教育存在着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教育过程,很多学生即使听了也不见得能够领会思政的重要性。
3.个别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思政课程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专业思政课程依旧采用静态式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讲授,缺少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
三、应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1.在各专业建设中加强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突出思政的教育功能,打造具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工程师。
2.在课堂教学中,“一切从学生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思想认识,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务实意识到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以多元化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要开展专业思政课程,也要通过融合日常生活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更好地接收和理解思政的学问。
结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加强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打造实践型、创新型和担当型的高质量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探究张蕾(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三教”改革能够有效提升人才的基本素养。
在“三教”改革过程中,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它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决定课改的深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更需要一批基础过硬、专业扎实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但是高职院校不能只重视专业课程的教授,还要注重思政教育,尤其在“三教”改革的情形下,探索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联合教学的新思路,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指引方向。
一、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路径探索高职院校在进行“三教”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快产教结合,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真正的学习,而不是照搬课本中枯燥的知识。
在项目的推动下,对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变革,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
具体的改革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程改革在教学中进行课程改革时,要从学生的角色出发,对授课流程、课程结构进行重新梳理,运用情景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的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风格的特色化。
从始至终以学生的接受及掌握程度为导向,同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学生的情况进行检测,以便设计出更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课程,完成教学任务。
(二)以国家职业及教学标准为准则,推进教学方法和教材改革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相关大纲要求,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清晰实际应用的情形,为今后学生具体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刻把握企业与岗位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及思路,编写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材,同时列举最新的行业案例,丰富学生对行业的认知水平,以达到教学方法及教材改革的目的。
(三)以大力发展“双师”为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职院校在“三教”改革的推动下,积极践行“双师型”教师团队,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与深度合作,让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了解行业的一手动态,对企业的文化及发展进行全方位把控,并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接触新设备,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为学生身先士卒。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变革,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建议,旨在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局面。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普遍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并努力探索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课程思政教学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从教学内容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过于注重理论传授,缺乏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
这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不高,难以形成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由于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程中难以体会到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从师资力量来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发展需求。
同时,由于思政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导致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和投入。
从评价体系来看,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一方面,过于强调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思政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评估,使得思政教育的效果难以量化和衡量。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双重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诸多困境,需要积极寻求对策。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1. 困境一:师资力量不足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师资力量普遍不足,教师队伍中缺乏专业化的思政教育教师,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这样一来,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2. 困境二:课程设置陈旧、内容单一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无法切实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思想需求。
传统的课程形式和理论知识教学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困境三:学生参与度低由于思政教育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加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度较低。
思政教育课程本应是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重要培养环节,但目前的情况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 困境四:实践教育薄弱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缺乏对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没有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上述困境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普遍存在,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积极探讨对策,解决上述困境,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推动思政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思政教育服务。
2. 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优化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思政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提升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参与度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三全育人视域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全育人视域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李波刘玲郝巧梅杜秀波来源:《时代汽车》2024年第01期摘要:三全育人视域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的现状,对三全育人视域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
选取汽车专业课《电工电子技术》和《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的典型案例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效果较好。
对《电工电子技术》和《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探索实践课程1 引言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因此国内外高校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式不同,但多数是通过其他学科进行隐性教育,借助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工作。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曾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他认为要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加以推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案例教学、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学者探讨了在电气工程课程中如何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验研究,他认为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案例教学、讨论等教学方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电气工程课程中。
通过在知网检索课程思政相关的论文发现,近五年國内研究课程思政的老师较多,职业院校的教师也逐渐增多。
从2004年至今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会议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发挥出高校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也要使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明确了高校实现“三全育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四个维度”探析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四个维度”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政理论课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课程,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
而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期能够为后续的改革工作提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塑造道德情操的重要课程。
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坚定的道德信念。
需要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完善,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修养。
二、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和社会热点事件的频发,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现实,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
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使他们能够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更好地领会国家方针政策的精神和内涵。
也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教师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主体,其教学水平和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需要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还要通过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使其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四、构建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构建相应的长效机制,以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落地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践课 , 学生 得 以实 践所 学 知 识 。思 想 政治 理 使 论 课本 身也 具有很 强 的实践 性 , 与现 实紧密 相连 , 应 当开 设适 当 的实践 课 。现实 情 况 是 , 大 多数 绝
学 校和 教师仅 仅 满 足 于理 论 课 的开 设 , 没有 开 设 实践 课 的计划 和 目标 , 得这 门课 对 现 实 问题 的 使
21 0 2年 8月
文章 编 号 :072 5 ( 0 2 0 -12 3 10 -8 3 2 1 ) 80 1 - 0
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职 院校思政课教 学改革初探
贝 贾 颜
( 吉林 医药学 院 教务处 , 吉林 吉林 12 1 3 03)
摘要 : 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满足 了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 的需求 , 作为高 等教育 的一 种新类型 , 其教育 目
但 学 生道德 行 为形成 的关键 是 道德认 知 能否 内化 为学 生 的道 德 观念 。高职 院校 向社会 输送 直接 可
用 的具有熟 练 操作 能 力 的技术 人 才 , 职 业 道 德 其
观念 的树立 , 定 了学 生在 未 来 工 作 中 的职 业 道 决 德行 为表 现 。因此 , 只有 职 业 道 德认 知 教 育 还 远远 不够 , 思政 课 的 教学 改 革 要 以促 使 学 生 职 业 道德 观念 的确 立为导 向。 ( )以正确 的世 界 观 、 生 观 、 值 观 的 树 立 为 二 人 价
关 注与 回答 的作用 无从 发挥 。 ( )内容 空洞 形式 单一 三
学生 对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缺乏 积 极 性 , 中很 其
重要 的原 因之一 就 是思想 政治 理论课 本 身 内容 空
洞 和形式 单 一 。教 师授 课 缺 乏 创 新性 , 以吸 引 难 和调 动学 生 , 此 以往 , 堂上 的局 面通 常就是 教 长 课 师与 学生 两不 相 干 , 自为 政 。这 样 的课 堂 教 学 各
第2 9卷
第 8期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 UR A FJLNI S IU E 0 H MIA E HN L Y O N LO 1I N TT T FC E C LT C O OG
V0 . 9 N . 12 o 8
Au . 2 1 g 0 2
方法 , 构建 立 体化 思 政 课 程 教 学 方法 。课 堂 教 学 主要完 成基 础 知识 、 基本理 论 的学 习 , 实践 教学 以 组 织学 生 到校外 实 践 基 地参 观 、 鼓励 学 生 自主 参 与社会 实践 为 主。通 过实 践 , 触社 会 , 能使 大 接 才
致 逃课 现 象 比较 严 重 。思 政 课 教 师 自身 重 视 不 够 , 现为 有部 分教 师把 全部 精力 投入 到科 研 上 , 表 忽视 课 堂教 学 。在 这样 的合 力 作 用 下 , 职 思 政 高 课有 名 无实 , 有实 现真 正 的重视 程 度 。 没
收 稿 日期 :0 20 -4 2 1-42
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 价值观为根本任务 , 对与高 职 生来说 具有 更为 重要 的意义 。高 职生 的生 源和 教 育层次 决定 了大 多数 学生要 比普 通高 校学 生更 容 易在世 界 观 、 生观 、 人 价值 观方 面 出现 问题 。高 职 生 主要 来 源 于 普 通 高 中毕 业 生 、 三 校 生 ” 社 “ 、 会 青 年 , 化 水 平普 遍 较 低 , 文 功利 心 较 重 , 文 明 在 礼仪、 道德行为方面表现较差 , 缺乏责任感、 理想 信 念模 糊 等 等 , 种特 点 表 明其 世 界 观 、 生观 、 种 人 价 值观 上或 多或 少 都会 存 在 一 定 的问 题 , 大学 而 阶段也 是世 界观 、 人生 观成熟 的关 键期 , 思想 政治 理 论课 应 当以帮 助 学 生树 立 正 确 的世 界 观 、 人生 观、 价值 观为 己任 。 ( )以促 进心 理健 康为 导 向 三 现代健康观念包括 身心健康两个方 面, 学生 的全 面发展 当然 应 当包 括 心理 健 康 , 想 政 治 工 思 作 的基 础也 是对 心理 健康 的受众 进行 。近年来 发 生 的心理应激事件 表 明, 大学生是 心理 问题和 一理 I 、 5 ,
导 向
各级 各类 教育都 应 当 以培 养受 教育 者树 立正
有责任心、 讲诚信 、 政治立场坚定的 , 面向未来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者 , 德 才 兼 备 、 面 发 展 的 人 即 全 才 J 。在学 生 的思 想 道 德 素 质 的 培 养 与 提 升 方 面 , 想政 治理论 课 是主渠 道 , 思 发挥 主要作 用 。 如何适 应形 势要 求 , 拓展 思政课 教学 内容 , 创 新 思 政课 教学 方法 , 提高 思政课 教学 实效 , 凸显 思 政课 的作 用 , 进学 生全 面发 展 , 高职 思政课 教 促 是
毫无效 果 可言 。
具有锐意进取 、 大胆探索 、 勇于创新 的素质 , 做好 充分的 自主创业 的准备。
三、 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视野下 高职思 政 课 教 学 改革
( ) 学 内容 改 革 一 教
二、 高职思想政 治理论课 发展现状
根 据新课 程 设 置 方 案 , 职 思 政课 专 科课 程 高 设 置为 两 门必 修 课 , 《 即 毛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的和培养 目标与其他高等 院校在本质上是一致 的 , 都是为社会 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培养 全
面发展 的人才 , 在这个过程 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承担着 学生思想 道德素 质培养 的重任 。高 职 教育有 自身 的规律 , 高职学生有 自己的特点 , 高职 的思 政课必须 立足于促 进学生 全面发 展 , 行教学 改 进
基金项 目: 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 题 吉林 作者简 介 : 颜( 90 ) 女 , 贾 1 8- , 吉林 敦化人 , 吉林 医药学院讲师 , 士 , 硕 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
第 8期
贾
颜: 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初探
疾病 多发群体 , 在高职生 中集 中反 映为 意志力 薄弱 缺乏 自控能力 、 自信心不 足 、 际交往 困难 、 人 叛逆 心 理较 重 J 。在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教 学 中应 当以人 为
学生 的心理 问题 , 而促进学 生身心和谐 。 从
( )以就 业指 导 为导 向 四
尽 管各个 高 校都 为学 生开设 了专 门的就 业指 导课 , 思想 政治 理 论 课 中仍 有 部 分 内容 与学 生 但 就 业息 息 相关 , 就业 是 民生之 本 、 如 国家就 业 宏观 政策 、 就业 微 观 环 境 、 业 准 备 、 业 等 。许 多 高 就 创 职 生对 就 业前 景 缺 乏 信 心 , 想 政 治理 论 课 要 利 思 用 好这 些 知识模 块 , 教 学 中 适 时适 当地 进 行 就 在 业 政策 的宣传解 释 工作 、 业选 择 指 导 和 创 业 精 职 神 的培 养 。特 别 是 要 重视 创 业 精 神 教 育 , 学 生 使
教 学 时间 ; 很大 一部 分学 生对 课程 内容不感 兴趣 、 不 重视 , 现 为上 课 可 听 可不 听 , 上 可 不 上 , 表 可 导
计, 改革教学内容 , 建立新的知识系统 , 优化知识结 构 。综 合考虑课 程总体结构 , 明确各个课 程模块 在 总体 结构 中 的定位 。 同时 也从 “ 而 博 ” 广 中选 择 、 重构 “ 而精” 少 的教 学 内容 , 进一 步 的精选 、 作 整合 和精 简 , 出教学 的时代性 、 突 理论性 、 术性 。 学 1划分知识模块 , 澄清知识体系 , 突出重点。 以教 材 为主 , 当增加课 外前 沿性 理论 内容 , 适 引入 本学 科最 新研 究成 果 , 既扩大 的课 堂 内容 的容 量 , 又使 理论 知识 具备 时代 性与 前瞻性 J 。 2 利 用课 堂教 学 、 . 心理 健康 教育 、 社会 实践 三 者之 间 的 内 在 联 系 , 极 探 索 课 堂 、 理 、 践 积 心 实 “ 三位 一体 ” 育人 模式 。 ( ) 学 方法 改革 二 教 在思 政教 育理 念与 实践上 创新 高职 思政课 课 堂教 学模 式 , 高 质 量 实施 新 课 程 方 案 的必 然 要 是 求 J 。采用课 堂 教 学 和 实 践 教 学 相 结 合 的 教 学
革探索 , 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
关 键 词: 高职 ; 思政课 ; 教学改革
文献标志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 2
职业 教 育是 为满足 社会 发展 对多层 次 实用性
人 才需求 而 必不 可 少 的教 育 类 型 , 中 的高等 职 其 业 教育更 是 承 担 着 培 养 高 级 职 业 技 术 人 才 的 重 任 ,06年 1 20 1月 1 6日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教 育 部颁 布 文件 《 教育 部关 于 全 面 提高 高 等 职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见 》 明确 指 出 :高 等 职业 教 育 作 为 “ 高 等教 育发 展 中 的一 个 类 型 , 负着 培 养 面 向生 肩 产、 建设 、 务和 管理第 一线 需要 的高 技能 人才 的 服 使命 , 我 国加快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现代 化 建 设 进 程 在 中具有 不可 替代 的作 用 。 正 因如 此 , ” 高职 教 育 培 养 的人 才不 仅要 专业 技术 过硬 , 更应该 是 有理想 、
在全 国高教统 编教 材 的基础上 , 择参考其 他 选 高校 教材 , 合各 校 实 际情 况进 行 教 学 内容 的 设 结
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 和《 律基础》 另开设 《 , 形势与政策》 课程。从 大多数 高职 院 校教 学实 践来 看 , 能保证 足 够 的学 时 , 有专 职教 师 队伍 , 但存 在着 这样 那样 一 些 问题 , 响 了 影 思政 课 的教 学效 果 , “ 生对 开设 思 想 政 治理 如 学 论 课 基本 持 肯 定 态 度 ” “ 习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但 学 积 极 性不 高 ” 思想 政治 理论课 教 师工 作态 度积 ;“ 极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4。部分教师对思想政 _ 治理 论课 的内涵 缺 乏 认 识 ; 论 教 学 与理 论 研 究 理 脱节 ; 教学 方法 和 手段 相对 守 旧 ; 生缺乏 学 习思 学 想 政 治理论 课 的 积极 性 ” 。高 职 思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发 展 现状 归纳 为 以下几 点 :